搜尋結果:履行協議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91號 原 告 建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李彥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5萬 7,777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因財產權起訴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的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得定期間先命補正,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 款規定即明。又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 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此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 第1項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先位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李彥榕新臺幣(下同)359萬8 ,415元之本息、原告建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暉 公司)120萬3,358元之本息。備位請求被告給付建暉公司480 萬1,773元之本息。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480萬1,773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萬7,77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宇嫣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2025-02-20

TCDV-114-補-491-20250220-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履行協議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70號 上 訴 人 A01 訴訟代理人 郭怡妏律師 被 上訴 人 A02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0月30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2年度重家上更一字第 3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 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 意旨,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 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 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上開規定,依家事事 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不利於其部分提起上訴,雖以該部分 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 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 於兩造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簽立系爭切結書,締約真意係預防 上訴人違反貞操義務,造成被上訴人精神上痛苦之填補與慰 撫目的,自非無效。嗣上訴人於民國104年1月18日起與訴外 人甲○○發生外遇,違背婚姻之貞操義務,上訴人依系爭切結 書應負金錢給付義務所附停止條件業已成就,依約應給付至 被上訴人按內政統計通報算至平均餘命之83.7歲即145年6月 為止。審酌各情,認為系爭切結書約定上訴人應按月給付被 上訴人新臺幣(下同)20萬元至被上訴人老死為止之給付義 務,其金額對上訴人顯然過苛,應酌減至每月10萬元等情, 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違法, 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 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 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上-270-20250219-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履行協議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455號 上 訴 人 張嘉元 訴訟代理人 吳勁昌律師 被 上訴 人 張家銘 訴訟代理人 趙連泰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8月9 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720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並為訴之一部撤回,本院於114年1月1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 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 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訴之撤回於期日,得以言 詞向法院或受命法官為之,而被告於期日到場,未為同意與 否之表示者,自該期日起10日內未提出異議者,視為同意撤 回,民事訴訟法第262條定有明文。上訴人於原審主張依兩 造間合夥契約分紅約定、民法第676條、第179條之規定,請 求被上訴人給付民國111年1至6月分紅新臺幣(下同)59萬7 649元本息(見原審卷二第206頁),原審為上訴人敗訴判決 ,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於113年12月3日準備程序期日撤回 民法第179條規定之請求權基礎(見本院卷第275頁),被上 訴人則未異議而視為同意撤回,依前開規定,上訴人原主張 之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權部分既已視為撤回,已非本院審 理範圍,合先敘明。 貳、實體方面: 一、上訴人主張:兩造於110年7月約定共同經營○○用品事業,由 被上訴人以金錢出資設立「○○不散有限公司」(下稱○○公司) ,及在網路蝦皮購物平台設立「○○覺醒」賣場(下稱系爭○○ 賣場,與○○公司合稱系爭事業),並負責商品出貨、客服回 答等業務;伊則以勞務出資,負責招牌及商標設計、進貨、 報關、商品廣告設計及操作等業務,以每月系爭事業訂單營 業額扣除飼料營業額後之營業額(下稱系爭月營業額)的15 %作為伊之分紅,成立合夥契約(下稱系爭合夥),然正式 營運後,被上訴人於給付110年11月、12月分紅予伊後,竟 未再給付,爰依兩造間合夥契約分紅約定及民法第676條規 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111年1至6月分紅59萬7649元本息。 另被上訴人於111年3月6日變更系爭○○賣場帳號密碼,禁止 伊繼續執行業務,自行轉至其他賣場營業,使系爭○○賣場營 業額減損60萬2351元,爰依民法第672條、第680條之合夥規 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此損失本息。原審為上訴人敗訴判決 ,上訴人不服,全部提起上訴,並上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 。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20萬元,及自112年5月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119頁) 。 二、被上訴人則以:因上訴人表示可提供其經營網路電商之建議 與協助,伊遂以200萬元貸款獨資設立○○公司,該公司於蝦 皮平台之帳號申請及網站經營等業務,均係伊獨立完成,為 感念上訴人提供勞務或意見,伊口頭答應提撥每月營業額的 15%做為答謝金,非為系爭合夥之利益分配,且伊雇用上訴 人之友人即證人王○○協助上架商品,亦以月營業額3%作為王 ○○之報酬,足證兩造並未成立系爭合夥,充其量被上訴人僅 於上訴人提供勞務或意見供參考後,有給付答謝金而已,況 上訴人於111年1月即未有聯繫,其請求給付合夥分紅或消極 營業損失,均屬無據等語置辯。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如下(見本院卷第122至124頁;本院依判決 格式修正或增刪文句):  ㈠○○公司於110年8月18日經核准登記,資本額為200萬元,代表 人為被上訴人。  ㈡蝦皮○○賣場於110年9月開始經營。  ㈢「○○覺醒」及圖之商標權人為被上訴人,期間為111年3月1日 至121年2月29日。  ㈣被上訴人於110年12月3日、111年1月5日各將11月、12月分紅 6萬8568元、14萬4181元匯入上訴人帳戶。另於110年11月1 日匯款4315元入訴外人徐○○帳戶,及於110年11月1日、年12 月1日、111年1月6日各匯款1萬3015元、2萬7515元、2萬931 7元入證人王○○帳戶。  ㈤依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東勢稽徵所之○○公司於111年1至2月銷售 額為140萬6689元、3至4月245萬5373元、5至6月為19萬3358 元,兩造同意以前開金額為基準計算15%,如被上訴人須給 付上訴人營收金額15%,則分別為21萬1003元、35萬7643元 、2萬9003元。  ㈥原證1、4、8、12至28、29、31至33、35至44、46、50至54、 被證2、5、6、9為兩造之LINE對話。  ㈦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提出涉嫌背信、侵占之刑事告訴,經臺中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偵字第45124號為不起訴處分在 案,並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以111年度上聲議字 第3359號駁回再議而告確定。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合夥係二人以上互約出資以經營共同事業之契約,該出資 雖得以金錢以外之財產權,或以勞務、信用、其他利益代之 ,惟應估定價額為其出資額,此觀民法第667條規定即明。 是出資乃合夥契約成立之重要因素,影響合夥人之權利義務 甚鉅,須當事人間就各合夥人出資數額、如何出資(即可否 以金錢以外之財產權,或勞務、信用等代之)意思表示合致 ,該合夥契約始成立。尚難僅以二人以上經營共同事業之意 思一致,而不問出資條件為何,即可率認合夥契約成立(最 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223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當事 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此觀民 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規定自明。上訴人主張兩造於110年7 月間成立系爭合夥,既為被上訴人所否認,上訴人應就合夥 人即兩造間如何出資、出資數額、經營共同事業等合夥契約 必要之點,負舉證責任。倘上訴人無法舉證以實其說,其提 起本件訴訟,即無理由(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98號判 決意旨參照)。  ㈡上訴人主張兩造於110年7月約定由其負責招牌及商標設計、 進貨、報關、商品廣告設計及操作等勞務出資,以成立系爭 合夥云云,並提出110年7月12日兩造line對話為憑。惟觀諸 上訴人於此對話係詢問被上訴人:「你有要我們一起做進貨 行銷做網站...廣告等,分%,還是完全自己做」,被上訴人 回以:「分%或合作我覺得都可以」等語(見原審卷一第19 頁之該日LINE對話),且上訴人自承兩造就此話題後續無再 進行相關之對話等情(見原審卷二第259頁),足見兩造就 雙方合作模式尚無定見,並未就共同經營○○事業之出資方式 、出資比例及利益分配達成合意。  ㈢上訴人復主張其就系爭合夥出資為商標設計及蝦皮賣場設定 、行銷廣告等之勞務出資,縱未估定價額,依民法第667條 第3項規定,被上訴人以200萬元出資,上訴人出資額亦為20 0萬元,兩造確成立系爭合夥云云(見本院卷第39頁)。然 依上訴人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到庭陳稱:被上訴人是出勞力( 即出貨、寄送、實體店面經營)跟錢大概100多萬元,其出 技術(即搜尋大陸優質廠商、蝦皮賣場的經營、美工、廣告 設定、行銷PO文等),當初沒有約定兩造上開出資各佔合夥 出資額之比例等語(見本院卷第270、271頁),可見上訴人 主張之系爭合夥係由上訴人以技術(勞務)出資、被上訴人 以勞務及金錢出資。而出資為合夥之重要因素,出資比例為 日後合夥權益之依據,上訴人既認為其技術出資遠超過被上 訴人之金錢出資(見本院卷第271頁),復未就兩造各自勞 務出資部分估定其價額,及約定兩造之出資額,實不能認兩 造就系爭合夥互約出資之金額、出資比例、實際出資額等合 夥之重要因素已達成合意。  ㈣上訴人又執兩造有約定以系爭月營業額之15%作為其利益分配 ,被上訴人亦有給付110年11、12月之分紅給上訴人,主張 兩造成立系爭合夥云云(見本院卷第39頁),被上訴人不否 認有給付上揭月份系爭月營業額之7.5%或15%給上訴人(見 原審卷一第88、89頁),惟否認係合夥之利益分配,辯稱係 答謝金云云。按民法之合夥,係指二人以上互約出資以經營 共同事業,分享其營業所生之利益(盈餘)及分擔所生損失 之契約(參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793號判決要旨)。而 依上訴人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到庭陳稱:兩造約定被上訴人每 個月要給其系爭月營業額的15%作為紅利,沒有談到虧損如 何分擔,系爭營業額還未扣掉進貨、人事及賣場抽成之成本 等語(見本院卷第271至272頁),可知無論系爭事業之營業 成本費用如何、有無盈餘,上訴人均可取得系爭月營業額15 %,顯與合夥係分享事業所生之利益有別,自不成立合夥。 再由本件○○公司設立資金200萬元,均由被上訴人貸款負擔 ,並由其出任公司唯一之代表董事,相關「○○覺醒」之商標 註冊權人亦僅登記為被上訴人一人所有(見原審卷一第98、 99、117至119頁),上訴人就此均無異議或反對之表示,益 徵雙方就是否成立合夥一事並無合意,被上訴人更無與上訴 人合夥之意,則被上訴人縱曾給付上訴人按系爭月營業額一 定比例計算之酬勞,亦無從認係合夥之盈餘分配。  ㈤上訴人再執證人王○○於原審證稱:兩造都是經營者,兩造有 分工,被上訴人負責整理貨及出貨,剩下的工作行銷、美工 、廣告及進貨都是上訴人在做,其有聽到被上訴人說公司是 兩造一起做的等語,主張兩造間有系爭合夥契約存在。然證 人王○○亦證稱:上訴人介紹其兼職有與被上訴人在餐廳見面 ,談話過程中,兩造沒有講到出資狀況,○○公司是登記在被 上訴人名下,其不知道出資比例、股東結構,其沒有親眼見 聞兩造在討論有關○○公司的出資、合夥、分潤等重要約定等 語(見原審卷一第478至480頁),參以事業之組織型態多端 ,或為獨資,或為合夥,或成立公司,不論其事業形態,就 其業務之執行,非不得委由他人為之,不得僅以有參與事業 業務之執行,即推論該參與人為該事業之出資經營者(最高 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92號判決意旨參照),是由證人王○○ 前開證詞,僅能證明上訴人有參與系爭事業業務之執行,亦 不足以證明兩造間就系爭事業有系爭合夥之合意。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縱有參與系爭事業業務之執行,然上訴人 所舉證據不足以證明兩造間有系爭合夥之合意,從而,上訴 人主張兩造間有系爭合夥存在,依系爭合夥分紅約定、民法 第676條規定,及依民法第672條、第680條之合夥規定,請 求被上訴人給付前述分紅59萬7649元、營業額損失60萬2351 元,合計120萬元,暨自112年5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均無理由,不應准許。原審為上訴人敗 訴之判決,及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核無不合。上訴意旨指 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施懷閔                   法 官 廖純卿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書記官 蕭怡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TCHV-113-上易-455-20250219-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11號 原 告 楊雅鈴 訴訟代理人 酈瀅鵑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洪巧慧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補正如附表所示事項,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 判費,並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以訴狀表 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此乃起訴必備之程式。次按書狀 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 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亦有明定。 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 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因有附表所示情形不符合上開規定,應 予補正,茲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補正附表所示 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李祥銘   附表:     編號 原告應補正事項  1 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24,900元。 理由: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2,0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4,900元,原告未繳納,應予補正。  2 表明訴訟標的即請求權基礎(即明確說明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聲明第一項所示金錢,係依據兩造間如起訴狀證物2所示和解協議之何條款約定)。  3 表明上開編號2所示事項提出書狀正本及繕本各1份。

2025-02-19

KSDV-114-補-111-20250219-1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履行協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重上字第111號 上 訴 人①曹杉 訴訟代理人 李國豪律師 盧江陽律師 郭棋湧律師 曹高銘 被 上訴人②曹坤湖 ③曹賜浪 訴訟代理人 曹永欽 被 上訴人④曹雅涵 ⑤曹政佑 ⑥曹雅茹 兼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⑦白秀騰 被 上訴人⑧曹春秋 ⑨曹中和 ⑩曹文典 ⑪曹錫金(曹蕭猜及曹錫安之承當訴訟人) ⑫曹錫村(曹蕭猜及曹錫安之承當訴訟人) ⑬曹美綠(曹如洪之承受訴訟人) ⑭曹麗真(曹如洪之承受訴訟人) 兼⑧至⑭共同 訴訟代理人⑮曹炎權(曹如洪之承受訴訟人) 被 上訴人⑯黃美蓮(陳文勤之承受訴訟人) ⑰陳泓銘(原名陳杞定) ⑱黃美綢(即陳偉郎之承受訴訟人) ⑧至⑱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世祿律師 受告知訴訟 人 張椿堂 上列當事人間履行協議事件,因上訴人之聲明尚有欠明瞭之處, 應命再開言詞辯論及再開準備程序,並指定於民國114年3月26日 下午3時在本院第32法庭續行準備程序(茲因上訴人就先位聲明 係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為請求,惟依上訴人主張〇〇〇等7人於 日據時期昭和17年間就彰化縣○○市○○○段000○000○000○000○000地 號土地已完成協議分割,各共有人均已單獨取得各筆土地所有權 ,上訴人係彰化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之單獨所有權人,則上 訴人是否僅得對彰化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主張民法第767條 第1項規定之權利?又上訴人先位聲明請求塗銷分別共有登記並 移轉登記,請說明如何適用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熾光 法 官 郭妙俐 法 官 廖穗蓁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美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2025-02-18

TCHV-111-重上-111-2025021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81號 原 告 巨展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志銘 原 告 周秀玲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黃博駿律師 王俐棋律師 莊怡萱律師 被 告 臺灣絲織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小梅 上列當事人間履行協議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02,939 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 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原告起訴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巨展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新臺幣(下同)2,101,357元暨自民國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及於114年5月30日給付2,146,162元暨自114年5月3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及於115年5月29日給付2,191,040元暨自115年5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㈡被告應給付原告周秀玲700,452元暨自民國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及於114年5月30日給付715,387元暨自114年5月3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及於115年5月29日給付730,347元暨自115年5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關於起訴前遲延利息應併算其價額,故計算至原告起訴前1日即114年1月8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8,669,950元(=本金2,101,357元+利息63,904元+本金2,146,162元+本金2,191,040元+本金700,452元+利息21,301元+本金715,387元+本金730,34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2,93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正如主文所示之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張瓊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邱美嫆

2025-02-18

TPDV-114-補-181-20250218-1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112號 原 告 越南堡壘五金工業股份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垂典 訴訟代理人 陳居亮律師 被 告 金屯五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廷鑫 (遷出國外)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許維鈞 (遷出國外)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美金1,352,467.06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16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美金450,823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如以美金1,352,467.06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公司法所稱外國公司,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外國法律組 織登記之公司;外國公司,於法令限制內,與中華民國公司 有同一之權利能力,公司法第4條定有明文。此乃基於國際 化趨勢,國內外交流頻繁,依外國法設立之外國公司既於其 本國取得法人格,我國對此一既存事實宜予尊重,而認與我 國公司具有相同之權利能力。查本件原告係依越南相關法律 成立之外國公司,有股份公司之經營登記認證書在卷可稽( 見本院卷第33-35頁),依前揭規定,本件原告具有與我國 公司相同之權利能力,而有當事人能力,合先敘明。 二、按關於涉外事件之國際管轄權誰屬,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下稱涉民法)並無明文規定,故除由我國法院行使管轄權, 有明顯違背當事人間實質公平及程序迅速經濟等特別情事外 ,原則上應認我國法院有管轄權(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 第105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法律行為發生債之關係者, 其成立及效力,依當事人意思定其應適用之法律;當事人無 明示之意思或其明示之意思依所定應適用之法律無效時,依 關係最切之法律。法律行為所生之債務中有足為該法律行為 之特徵者,負擔該債務之當事人行為時之住所地法,推定為 關係最切之法律,涉民法第20條第1至3項定有明文。經查: 原告為外國公司,具有涉外因素,本事件應屬涉外民事事件 ;又原告係依兩造簽立之協議書(詳下述)為本件請求,核 屬因債之關係涉訟,應依上開規定定其準據法。審酌兩造法 定代理人均為我國人民,且被告金屯五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金屯公司)設立地點亦在我國(見本院卷第12頁、第 358-359頁),可見兩造實際經營者與我國關係密切,僅以 不同國家法人進行商業往來行為,故我國法律應為關係最切 之法律。 三、再按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乃係對於涉外事件,就內國之法律 ,決定其適用何國法律之法,至法院管轄部分,並無明文規 定,故就具體事件受訴法院是否有管轄權,當依法庭地法即 本國法加以判斷,準此,本件解釋上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 關於管轄之規定。查金屯公司為依照我國公司法組織登記成 立之私法人,主事務所設於彰化縣○○鄉○○村○○路0段00號( 已廢止,詳下述),有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結 果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37-43頁、第383頁、第259-261頁 ),揆諸上開說明,本院就本事件即有管轄權。 四、按股份有限公司之清算,依公司法第322條第1項規定,以董 事為清算人。公司之清算,係以了結公司清算前之一切法律 關係,並分配其剩餘財產為目的,故清算程序中,董事會因 無執行業務之必要而不存在,董事之業務執行權及董事長之 公司代表權均已消滅,而由清算人取代,對內執行清算事務 ,對外代表公司。經查:金屯公司業經廢止登記在案,其董 事為蔡垂典、許廷鑫、許維鈞,且迄未向本院聲報清算人就 任及清算完結等節,有經濟部民國112年6月28日經授中字第 11235009990號函暨登記資料、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在卷 可佐(見本院卷第117-121頁、第143頁)。是金屯公司雖經 廢止登記,因尚未清算完結,其法人格尚未消滅,仍具有當 事人能力,並以公司董事為清算人。則依金屯公司變更登記 表所示,公司董事除蔡垂典外,另有許廷鑫、許維鈞2人, 形式上本應以上開3人為金屯公司之法定代理人,然蔡垂典 為原告法定代理人,並訴請被告給付,基於訴訟當事人訟爭 對立性原則,自不宜由蔡垂典代表金屯公司應訴,是金屯公 司就本事件之法定代理人應為許廷鑫、許維鈞2人。 五、金屯公司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 場,經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 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略以:  ㈠兩造間交易模式為由金屯公司接單後,向原告下單由原告生 產製造,並販賣該筆訂單所需零組件材料予原告,產品製成 後再由原告出貨給金屯公司指定之廠商或客戶,是兩造往來 交易過程中,常有相互積欠貨款情形存在,先予說明。  ㈡西元2021(即110)年2月間,金屯公司已有周轉不靈、資產 不抵負債情形,截至西元2021(即110)年2月28日,金屯公 司積欠原告貨款為美金(下同)9,306,299.00元,原告積欠 金屯公司貨款為2,906,320.61元,互為抵銷後,金屯公司尚 應給付原告6,399,978.39元(計算式:9,306,299.00元-2,9 06,320.61元=6,399,978.39元,下稱系爭貨款①),兩造遂 與訴外人EMBLEM公司三方於西元2021年(即110年)3月2日 就系爭貨款①共同簽屬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甲)。因兩 造持續有交易往來,且有互相積欠貨款情形;原告於西元20 21(即110)年4月間,復發現金屯公司提前收取客戶即訴外 人Snow Joe LLC公司貨款1,205,470.00元、Tricam Industr ies Inc公司貨款1,091,394.00元,共2,296,864.00元,扣 除金屯公司已製作Snow Joe LLC模具費用、已出貨貨款分別 為128,000.00元、68,011.84元,尚餘2,100,852.16元(計 算式:2,296,864.00-128,000.00元-68,011.84元=2,100,85 2.16元,下稱系爭貨款②);原告同意替金屯公司償還其對 於Snow Joe LLC公司、Tricam Industries Inc公司債務, 兩造再次結算,並於西元2021(即110)年12月10日簽屬協 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乙)。  ㈢詎金屯公司並未依約履行上開協議,兩造遂再次結算,截至 西元2021(即110)年12月31日,金屯公司積欠原告貨款尚 有462,013.10元、354,857.08元,加計原告代金屯公司繳納 之股份轉讓稅金247,997.50元、原告代金屯公司給付Corona 公司之模具金額265,125元;再加上兩造就Snow Joe LLC公 司、Tricam Industries Inc公司再為計算,最終確認金屯 公司應給付原告此部分金額為2,100,863.16元。循此,金屯 公司應給付原告款項共計3,430,855.84元(計算式:462,01 3.10元+354,857.08元+247,997.50元+265,125元+2,100,863 .16元=3,430,855.84元)。原告積欠金屯公司貨款則分別為 228,884.68元、175,054.92元、1,674,449.18元,共2,078, 388.78元(計算式:228,884.68元+175,054.92元+1,674,44 9.18元=2,078,388.78元)。兩造互為抵銷後,金屯公司尚 應給付原告1,352,467.06元(計算式:3,430,855.84元-2,0 78,388.78元=1,352,467.06元,下稱系爭最終金額)。兩造 遂於西元2022(即111)年7月1日就系爭最終金額簽屬協議 書(下稱系爭協議書丙);惟自簽立系爭協議書丙迄今,金 屯公司均未履行其給付義務,爰依系爭協議書丙提起本件訴 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金屯公司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惟經許維鈞前以書狀陳述 以:金屯公司之所有財產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27997號 執行事件執行拍賣,對於本件請求已無能力給付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上開主張事實,經其舉證系爭協議書甲、乙、丙為證( 見本院卷第47-71頁、第73-79頁、第91-96頁、第157頁); 本院將載有原告上開主張事實、證據資料之起訴狀繕本送達 金屯公司,亦未見金屯公司就原告前開主張事實、證據資料 以言詞或書狀為爭執。堪認原告前開主張,應堪信為真實。 則金屯公司積欠原告系爭最終金額即1,352,467.06元未清償 ,原告依系爭協議書丙,請求金屯公司給付系爭最終金額, 自屬有據。  ㈡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 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 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 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條 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對金屯公司上開債權,並無約定 期限、利息,原告提起本件訴訟並以民事起訴狀繕本催告金 屯公司,上開起訴狀繕本分別於113年1月19日、113年6月4 日送達法定代理人許廷鑫、許維鈞,有駐洛杉磯辦事處113 年1月26日洛杉字第1135060372號函附送達證書及雙掛號簽 收回執單、本院公示送達公告、本院公示送達證書在卷可憑 (見本院卷第251-258頁、第285頁、第287頁),金屯公司 迄未給付,是原告請求自114年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即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協議書丙請求被告給付原告1,352,46 7.06元及自114年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利率5%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 行,核無不可,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併依民事訴訟 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免為假 執行。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及證據調查,均與本 案之判斷不生影響,爰毋庸一一審酌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18

CHDV-112-重訴-112-20250218-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60號 原 告 丁鵬超 訴訟代理人 許仁豪律師 被 告 楊琇婷 訴訟代理人 黃建銘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原告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具 狀變更訴之聲明,未據繳足裁判費。按訴之變更或追加,其變更 或追加後訴訟標的之價額超過原訴訟標的之價額者,就其超過部 分補徵裁判費,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5第3項定有明文。查原告 訴之聲明第1項變更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11萬4, 000元,及自民事準備一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88、97頁),核其訴訟標的金 額為311萬4,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萬1,888元,扣除原告 前已繳納之1萬7,929元裁判費,尚應補繳1萬3,959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繳1萬3,959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之變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朱家寬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欒秉勳

2025-02-14

TTDV-113-訴-160-20250214-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履行協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3737號 原 告 萊運汽車租賃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杜君晏 訴訟代理人 劉志壕 田儒馨 被 告 盧柏傑 上列當事人間履行協議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7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3,100元,及自民國112年11月7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加計自本判決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林俊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 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辜莉雰

2025-02-14

TCEV-113-中小-3737-2025021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14號 原 告 吳昇達 上列原告與被告吳培輝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50萬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19,05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蔡汎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宇萱

2025-02-14

TCDV-114-補-414-202502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