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律師公會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家調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離婚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調字第842號 聲 請 人 乙○○ 非訟代理人 魏正棻律師 複代理人 蔡思葦律師 相 對 人 丙○○ 非訟代理人 張禎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離婚等事件,聲請調解,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陳梅芳為未成年子女甲○○(男,民國000年0月0日生,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程序監理人,並由兩造於收受本 裁定拾日內預納程序監理人酬金各新臺幣壹萬玖仟元。   理   由 一、按就有關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事件,未成年子 女雖非當事人,法院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於必要時, 亦得依父母、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 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未成年子女選任程序監理人, 家事事件法第109 條定有明文。次按法院得就社會福利主管 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所屬人員,或律師公會、社會工作師公 會或其他相類似公會所推薦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 化,並有處理家事事件相關知識之適當人員,選任為程序監 理人,家事事件法第16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兩造間離婚等事件,涉及兩造對於未成年子女甲○○權 利義務之行使負擔,而未成年子女與其法定代理人有利益衝 突之虞,為保護其最佳利益,有選任程序監理人之必要。次 查,陳梅芳為中華民國社區諮商學會推薦、司法院列冊之程 序監理人人選,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化,並為有 處理家事事件相關知識之適當人員,茲徵詢兩造、被選任人 意見後,爰選任其為未成年子女之程序監理人。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温宗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吳念樵

2025-03-07

TPDV-113-家調-842-20250307-1

家繼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遺產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繼簡字第4號 聲 請 人即 原 告 甲OO 訴訟代理人 何文雄律師 楊家寧律師 相 對 人即 被 告 乙OO 關 係 人即 被 告 丙OO 訴訟代理人 丁福慶律師 複 代理人 陳智勇律師 關 係 人即 被 告 丁OO 關 係 人 詹連財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遺產等事件,聲請人即原告邱玫月聲請為 相對人即被告乙OO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詹連財律師於本院114年度家繼簡字第4號返還遺產等事件, 為相對人即被告乙○○(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原告(下稱聲請人)林玫月為相對 人即被告(下稱相對人)乙○○之女,相對人因腦出血併失智 症,前經本院以112年度監宣字第1113號民事裁定宣告為受 監護宣告之人,並選定關係人即被告丙○○、甲○○為共同監護 人,指定聲請人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因聲請人對相對 人及關係人即被告丙○○、甲○○提起返還遺產等事件,經本院 以114年度家繼簡字第4號受理在案,惟關係人即被告丙○○、 甲○○為相對人之共同監護人,於該訴訟中與相對人利益相反 ,依法不得代理相對人,爰依民法第1098條第2項規定聲請 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以利本件返還遺產等事件訴訟之 進行等語。 二、按「家事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 規定。」、「無訴訟能力人有為訴訟行為之必要,而無法定 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者,其親屬或利害關係 人,得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家事 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 「監護人之行為與受監護人之利益相反或依法不得代理時, 法院得因監護人、受監護人、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 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受監護人選任特別代理人 。」、「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未成 年人監護之規定。」,民法第1098條第2項、第1113條亦有 所載。  三、經查,相對人前經本院以112年度監宣字第1113號民事裁定 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選定關係人即被告丙○○、甲○○為 共同監護人,指定聲請人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有本院 112年度監宣字第1113號裁定附卷為佐,並經依職權調取上 開監護宣告事件卷宗核閱無訛。而關係人即被告丙○○、甲○○ 為相對人之共同法定代理人,其等同為本件返還遺產等事件 之繼承人,即涉及自己代理與利益衝突,是聲請人聲請為相 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而本院依台北 律師公會願任法院指定相關職務律師名冊(特別代理人名冊 ),徵詢詹連財律師意願,其同意擔任之,有本院公務電話 紀錄等件在卷可稽。復審酌關係人詹連財具律師資格,對於 相關法令應知之甚詳,衡情詹連財律師對於被繼承人邱節煇 之返還遺產等事宜,尚無利害關係,亦無不適或不宜代理相 對人之消極原因,堪信由詹連財律師擔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 人,對相對人權益應可善盡保護之責任。從而,本院認由關 係人詹連財律師於本件返還遺產等事件中,擔任相對人之特 別代理人為適當。 四、至於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民事訴訟法第483條定有明文;又訴訟程序進行中,受訴 法院所為關於選任特別代理人之裁定,同法第51條並無得抗 告之規定,則本裁定即不得抗告,附此敘明(最高法院85年 度台抗字第215號、87年度台抗字第670號民事裁定、88年度 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政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劉春美

2025-03-07

PCDV-114-家繼簡-4-20250307-1

家非調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非調字第544號 113年度家非調字第558號 聲請人 即 相 對 人 丙○○ 非訟代理人 呂秋𧽚律師 相對人 即 聲 請 人 丁○○ 上列當事人間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選任黃淑文為未成年子女乙○○(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甲○○(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程序監理人,並由兩造於 收受本裁定拾日內預納程序監理人酬金各新臺幣壹萬玖仟元。   理   由 一、按就有關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事件,未成年子 女雖非當事人,法院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於必要時, 亦得依父母、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 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未成年子女選任程序監理人, 家事事件法第109 條定有明文。次按法院得就社會福利主管 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所屬人員,或律師公會、社會工作師公 會或其他相類似公會所推薦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 化,並有處理家事事件相關知識之適當人員,選任為程序監 理人,家事事件法第16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兩造間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涉及 兩造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而未成年子女與 其法定代理人有利益衝突之虞,為保護其最佳利益,有選任 程序監理人之必要。次查,黃淑文為社團法人中華社會福利 促進協會推薦、司法院列冊之程序監理人人選,具有性別平 權意識、尊重多元文化,並為有處理家事事件相關知識之適 當人員,茲徵詢兩造、被選任人意見後,爰選任其為未成年 子女之程序監理人。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温宗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吳念樵

2025-03-07

TPDV-113-家非調-558-20250307-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4389號 債 權 人 社團法人新竹律師公會 法定代理人 張淑美 債 務 人 陳昭勳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貳萬柒仟陸佰元,及自本支付 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 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詳如附件聲請書所載。 三、債務人如對第1項債務有爭議,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 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議。 四、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3-07

TCDV-114-司促-4389-20250307-2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97號 抗 告 人即 聲明異議人 鍾信行 上列抗告人即聲明異議人因被告鍾進丁等竊佔等案件聲明異議, 不服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3年12月18日所為裁定(113年 度聲字第997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即聲明異議人鍾信行(下稱抗告人)具 律師資格,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自字第16號裁定竟 以抗告人非向律師公會登記不得聲請提起自訴為由駁回抗告 人之聲請,然此屬法律上程式之合法問題,應定期間命抗告 人補正,原合議庭既未命抗告人補正,應係認抗告人之聲請 合法,其認定實屬矛盾,嚴重違法,並侵害憲法賦予之訴訟 權等語。 二、按刑事訴訟法第484條之聲明異議,以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 人或配偶,對於檢察官執行之指揮認為不當者,方得為之。 本件抗告人即聲明異議人鍾信行(下稱抗告人),為被告鍾進 丁等竊佔等案件之告訴人,並非有權聲明異議之人。抗告人 因對被告鍾進丁等提出竊佔等案件之告訴,不服臺灣高等檢 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長於民國113年6月3日以113年度上聲 議字第1563號駁回再議之處分,乃向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下 稱原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113年度聲自字第16號),經 原審法院於113年8月14日以聲請程序不合法而裁定駁回其聲 請,該裁定依法不得抗告,惟抗告人仍先後提出「刑事聲明 異議狀」、「刑事抗告狀」表示不服該裁定之意,經原審法 院分別於113年9月27日、113年11月7日裁定駁回其抗告,抗 告人復具狀為本件聲明異議等情,有原審法院上開113年8月 14日、9月27日、11月7日裁定書及本件聲明異議狀在卷可憑   ,則抗告人聲明異議之客體即原審法院113年8月14日所為駁 回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之裁定,與檢察官依確定裁判所為執行 指揮書之執行無涉,自非聲明異議程序得救濟之範疇。原裁 定因而以其聲明異議不合法予以駁回,經核於法並無違誤。 三、抗告意旨置原裁定之明白論述於不顧,任憑己見指摘原裁定 不當,自屬無據。本件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張靜琪                   法 官 簡婉倫                   法 官 黃小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書狀( 須附繕本)。                   書記官 鄭淑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2025-03-07

TCHM-114-抗-97-20250307-1

家非調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非調字第544號 113年度家非調字第558號 聲請人 即 相 對 人 丙○○ 非訟代理人 呂秋𧽚律師 相對人 即 聲 請 人 丁○○ 上列當事人間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選任黃淑文為未成年子女乙○○(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甲○○(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程序監理人,並由兩造於 收受本裁定拾日內預納程序監理人酬金各新臺幣壹萬玖仟元。   理   由 一、按就有關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事件,未成年子 女雖非當事人,法院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於必要時, 亦得依父母、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 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未成年子女選任程序監理人, 家事事件法第109 條定有明文。次按法院得就社會福利主管 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所屬人員,或律師公會、社會工作師公 會或其他相類似公會所推薦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 化,並有處理家事事件相關知識之適當人員,選任為程序監 理人,家事事件法第16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兩造間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涉及 兩造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而未成年子女與 其法定代理人有利益衝突之虞,為保護其最佳利益,有選任 程序監理人之必要。次查,黃淑文為社團法人中華社會福利 促進協會推薦、司法院列冊之程序監理人人選,具有性別平 權意識、尊重多元文化,並為有處理家事事件相關知識之適 當人員,茲徵詢兩造、被選任人意見後,爰選任其為未成年 子女之程序監理人。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温宗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吳念樵

2025-03-07

TPDV-113-家非調-544-20250307-1

家聲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字第257號 聲 請 人 己OO 相對人 即 受監護宣告 之人 乙○○ 法定代理人 丙O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選任特別代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楊雪貞律師就本院113年度家調字第2327號事件(含嗣後如 調解不成立改分之訴訟事件),為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 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特別代理人。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日起七日內,預納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 用新臺幣參萬元。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受監護宣告之人乙○○及其法定代理 人丙OO,均為被繼承人戊OO之子女,戊OO於民國113年10月1 5日死亡,現有分割遺產事件於本院繫屬中。惟乙○○前於108 年11月21日經本院裁定受監護宣告,與其法定代理人甲○○利 害關係相衝突,此時即有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之情,爰 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項規定,請求選任特別代理人等語 。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 ,及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費用,得命聲請人墊付;又訴 訟行為須支出費用者,審判長得定期命當事人預納之。當事 人不預納者,法院得不為該行為。但其不預納費用致訴訟無 從進行,經定期通知他造墊支亦不為墊支時,視為合意停止 訴訟程序;前項但書情形,經當事人於4個月內預納或墊支 費用者,續行其訴訟程序。其逾4個月未預納或墊支者,視 為撤回其訴或上訴,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項、第94 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另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 人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其律師之酬金由 法院酌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5第1項定有明文。又上 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程序準用之 。而法院裁定律師酬金,應斟酌案情之繁簡、訴訟之結果及 律師之勤惰,於下列範圍內為之;但律師與當事人約定之酬 金較低者,不得超過其約定:㈠、民事財產權之訴訟,於訴 訟標的金額或價額3%以下;但最高不得逾新臺幣(下同)50 萬元。㈡、民事非財產權之訴訟,不得逾15萬元;數訴合併 提起者,不得逾30萬元;非財產權與財產權之訴訟合併提起 者,不得逾50萬元,亦為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 定支給標準第4條第1項所明定。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乙○○、甲○○,均為被繼承人戊OO之子女,現有分割 遺產案件於本院繫屬中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並 有本院索引卡查詢可證,堪信為真。又乙○○前經本院裁定受 監護宣告確定,與其法定代理人甲○○在分割遺產事件,有利 害關係,此時應認甲○○事實上之不能行使上開法定代理權, 確有選任特別代理人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請求本院為乙○○ 選任特別代理人,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至特別代理人人選部分,聲請人希望選任親友,甲○○則希望 選任中立人士擔任,有本院電話紀錄可查,兩造無法達成合 意。本院審酌旨揭訴訟事件性質,所涉法律專業度較高,宜 選任法律專業人士協助相對人為訴訟行為,以保障其權益。 若由高雄律師公會推派、與兩造無親戚關係之楊雪貞律師( 已電話徵得其同意)擔任,較具中立性且可從法律專業上代 理乙○○行使權利,應符合乙○○最佳利益,應為適當人選無訛 ,爰選任楊雪貞律師於本院113年度家調字第2327號分割遺 產事件(含嗣後如調解不成立改分之訴訟事件)為乙○○之特 別代理人。 四、另特別代理人之報酬乃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且選任特 別代理人乃相對人是否經合法代理而具備訴訟合法要件之前 提,足見特別代理人之報酬乃本件訴訟行為所需支出之費用 ,如不預納該費用將致訴訟欠缺合法要件而無從進行,揆諸 首揭說明,聲請人自應預納因本件訴訟而應給付特別代理人 之報酬。本院參酌前揭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 支給標準,及本件案情繁雜程度、審理可能所需時程,暫認 本件選定乙○○特別代理人之報酬為3萬元,爰依民事訴訟法 第51條第5項、第94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命聲請人於本裁 定送達後7日內預納上開金額。 五、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奕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長慶

2025-03-06

KSYV-113-家聲-257-20250306-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妨害名譽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1813號 上 訴 人即 自 訴 人 鄭邁律師 被 告 鄭文彥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妨害名譽案件,不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 度自字第64號,中華民國113年6月28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一、本案審理範圍:   原審判決後,自訴人不服原判決,全部上訴,是本案本院審 理範圍為原判決全部。 二、按犯罪之被害人得提起自訴。但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 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為之;前項 自訴之提起,應委任律師行之,刑事訴訟法第319條第1項、 第2項固有明文。惟按本法上開規定雖無如民事訴訟法第466 條之1第1項:「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 訴訟代理人。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 在此限」之但書規定,然據此法理,亦應為同一解釋,即倘 自訴人如具備律師資格,則無強令其另外委請律師之必要。 查自訴人鄭邁為執業律師,此有其提出之臺北律師公會律師 證可佐(見原審卷第15頁),揆諸前揭規定,其未委任律師 而逕行提起本案自訴,應屬合法。    貳、實體部分: 甲、無罪部分: 一、自訴意旨略以:被告鄭文彥(下稱被告)與自訴人鄭邁(下 稱自訴人)為兄弟關係,自訴人前因認被告於母親蔣鳳儀生 前未共同分擔扶養義務,對被告提起返還代墊扶養費之訴訟 (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下稱桃園地院>111年度家親聲字第15 7號審理),詎於該案民國112年9月19日上午10時25分在桃園 地院第50法庭開庭時,被告基於公然侮辱、誹謗之犯意,公 然聲稱案外人劉鳳鳴為自訴人之乾爹等語,以此等不實言論 侮蔑自訴人認他人為父,侵害自訴人之名譽及社會評價。嗣 又另行起意,基於公然侮辱、加重誹謗之犯意,於113年1月 29日在蔣鳳儀之臉書頁面,張貼「今天是媽媽被累死的日子 ,那個累死媽媽的道貌岸然畜生,畜生的乾爸、乾媽也都該 死,而我深信他們離死不遠了」之貼文(下稱0000000貼文 ),且依被告此前張貼在蔣鳳儀臉書頁面之貼文內容,已足 資辨識被告所稱「畜生」之人為自訴人,是被告上開貼文足 以侵害自訴人之名譽。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09條第1項之公 然侮辱罪、第310條第1項、第2項之誹謗、加重誹謗罪等語 。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 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認定 不利於被告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 於被告事實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 有利之證據。另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如未能發現相當證 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為裁 判基礎;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不以直接證據為限 ,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然無論直接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 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於有所懷疑,而得確信 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之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 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性懷疑之存在時,即無從為有罪之 認定。 三、又按: ㈠、刑法第309條所稱「侮辱」及第310條所稱「誹謗」之區別, 一般以為,前者係未指定具體事實,而僅為抽象之謾罵;後 者則係對於具體之事實,有所指摘,而損及他人名譽者,稱 之誹謗;然而,言論中事實陳述與意見表達在概念上本屬流 動,有時難期其涇渭分明;是若言論內容係以某項事實為基 礎而評論,或發言過程中夾論夾敘,將事實敘述與評論併為 陳述時,縱屬評論「意見表達」用語粗鄙不堪,仍不能因此 將該粗鄙用語自評論中抽離,逕論以公然侮辱,否則屬於依 據事實而為意見表達之言論因符合刑法第310條第3項之要件 而不罰,反因所為用語損及名譽而受處罰,自非法理之平(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012號判決同此意旨參照)。 ㈡、刑法誹謗罪之成立,行為人於客觀上有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 他人名譽之事實,主觀上亦需有毀損他人名譽之故意,此觀 刑法第310條第1項之規定至明,而我國刑法第310條之誹謗 罪所規範者,僅為「事實陳述」,不包括針對特定事項,依 個人價值判斷所提出之主觀意見、評論或批判,屬同法第31 1條第3款所定免責事項之「意見表達」,亦即所謂「合理評 論原則」之範疇,是就可受公評之事項,縱批評內容用詞遣 字尖酸刻薄,足令被批評者感到不快或影響其名譽,亦應認 受憲法之保障,不能以誹謗罪相繩,蓋維護言論自由俾以促 進政治民主及社會健全發展,與個人名譽可能遭受之損失兩 相權衡,顯有較高之價值。易言之,憲法對於「事實陳述」 之言論,係透過「實質惡意原則」予以保障,對於「意見表 達」之言論,則透過「合理評論原則」,亦即刑法第311條 第3款所定以善意發表言論,對於可受公評之事為適當評論 之誹謗罪阻卻違法事由,賦予絕對保障。   四、自訴意旨認被告涉有公然侮辱、誹謗、加重誹謗等犯行,無 非以桃園地院111年度家親聲字第157號案件112年9月19日上 午10時25分開庭筆錄、0000000貼文及證人劉鳳鳴於原審之 證述為其論據。被告堅詞否認有何自訴意旨所指之犯行,辯 稱:伊在桃園地院開庭時之陳述,係來自於蔣鳳儀生前之告 知,因而認為與事實相符,且「乾爸」一詞並無貶抑之意; 又伊在蔣鳳儀臉書之留言,係蔣鳳儀過世後,伊於遭受委屈 時,向蔣鳳儀傾訴之唯一方式,並非針對自訴人進行侮辱等 語。經查: ㈠、關於指訴被告112年9月19日開庭陳述所涉犯行部分:     ⒈被告有於桃園地院111年度家親聲字第157號事件112年9月19 日上午10時25分開庭時,當庭表示劉鳳鳴為自訴人之乾爹等 語,為被告所是認(見原審卷第195頁),並有桃園地院111 年度家親聲字第157號112年9月19日上午10時25分開庭筆錄 (見原審卷第39頁)可稽,此部分事實,應堪認定。  ⒉被告雖於上開法院開庭時發表劉鳳鳴為自訴人乾爹之言論, 惟指稱他人稱呼某人為「乾爸(爹)」乙節是否構成妨害名 譽,不可一概而論,倘係意指該他人受某人包養,乃認某人 為爹,或貪圖利益,竟認賊作父等,自屬妨害他人名譽,若 無此意,僅係因一般日常對相較自己年長之人之親暱稱呼, 或指稱2人關係情同父子(女),則一般人聽聞此事,不致 產生該稱呼他人乾爸(爹)之負面聯想,自不生妨礙名譽可 言,故仍應以言論之全部脈絡,綜合以觀。  ⒊觀諸被告於前揭桃園地院112年9月19日開庭時所述,完整內 容為:「......聲請人(案指本案自訴人)找來的證人都是 聲請人的家人,劉鳳鳴也是聲請人的乾爹,我與他們都不熟 ,甚至他們還說出我母親生前的親筆手札是假的,他們的證 言還有什麼可信力。」等語(見原審卷第39頁),另參照該 事件前於111年5月3開庭之筆錄,被告曾稱:「......聲請 人提到的證人部分,他找了自己乾媽、乾爹作證......」等 語(見原審卷第51頁),足見被告於112年9月19日開庭時所 述,係因主張本案自訴人於該事件中聲請之證人證詞不可信 ,故說明所憑理由為因證人劉鳳鳴為自訴人之乾爹,即欲以 此關係陳明其主張證詞不可信之理由,佐以劉鳳鳴於原審證 稱:我與蔣鳳儀等於是共同生活,我們彼此互相關心,彼此 喜愛,生活在一起,算是男女朋友關係,與蔣鳳儀生活的20 幾年間,與鄭邁(自訴人)、鄭文彥(被告)關係都是一家 人等語(見原審卷第99至100頁),堪認被告當庭所述「自 訴人稱劉鳳鳴為乾爹」乙節,所指「乾爹」係著眼與其2人 間類同「父子」之關係,陳述用意係為說明於該關係下之證 詞恐有偏頗,顯非出於妨害名譽之目的。是被告辯稱此部分 所述並非誹謗、侮辱,應屬可採。  ⒋自訴人自訴意旨逕將稱呼他人為「乾爹」指為負面評價,上 訴又提出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對「乾爹」之解釋為「稱拜 認的父親」(見本院第43頁)此一中性解釋,遽指被告妨害 其名譽,所為指訴,均非可採。  ⒌據上,依據前開說明,自不能以被告於前揭開庭時,有自訴 人所指之當庭陳述內容,逕對被告以侮辱、誹謗等罪相繩。 ㈡、關於「0000000貼文」所涉犯行部分:  ⒈被告有於蔣鳳儀臉書頁面發表0000000貼文等情,為被告所是 認(見原審卷第195頁),並有0000000貼文翻拍照片在卷可 稽(見原審卷第81頁),是此部分事實,同堪認定。  ⒉觀諸前開貼文,除有「那個累死媽媽的道貌岸然畜生」、「 畜生的乾爸、乾媽」等文字內容,並附有手寫手札翻拍照片 (下稱手寫手札,放大版見原審卷第165至173頁),且自訴 人不爭執該手寫手札為其母親蔣鳳儀所書寫(見原審卷第18 9頁),而被告於本院自承該貼文中「畜生」指的就是自訴 人,母親的臉書,一定的親友都能看到等語(見本院卷第10 3頁)。又該手寫手札中確載有諸多蔣鳳儀對「寶寶」有所 指摘之不滿內容(完整內容詳卷),且自訴人於本院自承該 手寫手札中所稱「寶寶」就是伊(見本院卷第72頁),由此 以觀,則被告在上開貼文中撰寫「那個累死媽媽的道貌岸然 畜生」、「畜生的乾爸、乾媽」等文字暗指自訴人而為負面 批評,因貼文同時附上上開手寫手札,即難排除被告係本於 手寫手札中母親蔣鳳儀所寫對於自訴人之上開不滿文字,將 在一定親友間之可受公評事項,表達自己的意見而為對自訴 人較為嚴厲之評論,綜合以觀,尚在憲法對言論自由保障之 合理限度內,依據前開說明,無從逕以誹謗相繩。至其中使 用「畜生」之用語雖粗鄙且帶有負面意涵,因屬評論之意見 表達一部分,縱足使自訴人感到不快,依前說明,仍不得單 獨由其全部意見表達中抽離,遽認該當侮辱犯行。  ⒊至自訴人雖以該手寫手札係隨意記載在筆記本中,除前揭「 手寫手札」之幾頁文字以外,其餘多數頁數為空白(此部分 經本院當庭勘驗,上開「手寫手札」是書寫在某公司發行之 行事曆記事本,該記事本除該等內容,其他頁數為空白,且 空白頁佔多數,見本院卷第104頁)為由,主張手寫手札之 內容係其母親蔣鳳儀之一時氣話云云。然以,該手寫手札記 載在上開行事曆記事本,核與日常以該等相類筆記本記事或 書寫文字抒發心中想法之作法並無不合,且不因筆記本中其 餘頁數是否多為空白而受影響,至於內容為「氣話」與否( 按自訴人之意應指手寫手札內容非屬事實),僅係自訴人之 單方主張,非閱覽者形式上所能認定,自無從逕指該內容必 然不實,而謂被告係對明知不實之內容發表意見,是自訴人 此部分之指訴,並非可採。 ㈢、至於自訴人提出之其他證據(含上訴後提出之被告所涉另案 之偵查筆錄、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本院準備期日後被告再 為之貼文等),或為證明被告另有指稱劉鳳鳴為其乾爹,或 為證明被告張貼上開貼文所稱畜生即暗指自訴人,且該貼文 為多數人得以共見共聞,被告確有散布之意等情,此等證據 ,仍無礙於前開認定本案被告被訴所為無從以侮辱、誹謗相 繩之認定。   五、綜上所述,本案依自訴人所舉證據,尚難使本院就被告涉有 自訴意旨所指公然侮辱、誹謗、加重誹謗犯行,達於通常一 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被告為有罪之心證程度。 此外,復無其他積極證據足證被告確有自訴意旨所指之犯行 ,揆諸前揭說明,自應為被告無罪之諭知。 乙、自訴不受理部分:    一、追加自訴意旨略以:被告於110年3月23日貼文(下稱000000 0貼文)將上開手寫手札上傳於母親蔣鳳儀之臉書,影射自 訴人即為被告所指摘之人,因認被告此部分亦犯誹謗罪嫌云 云。 二、自訴人於本院稱上開內容不在其自訴範圍云云。然由自訴人 於113年3月5日向原審提出之「刑事暨追加自訴狀」(見原 審卷第75至79頁)觀之,狀內除表明追加自訴之旨,並記載 前揭認定無罪部分之被告張貼0000000貼文行為,以及此部 分之被告張貼0000000貼文之行為,並稱被告「多次」張貼 於母親臉書貼文內容,已達辨識被告所指「畜生」之人為自 訴人之程度,涉犯誹謗罪等語,堪認已就被告張貼0000000 貼文之行為追加提起誹謗自訴,而生繫屬法院之效力,法院 自應審理,自訴人稱此部分非自訴範圍云云,與卷內追加自 訴狀所載不符,並非可採,先予敘明。 三、按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 ,於六個月內為之;告訴或請求乃論之罪,已不得為告訴或 請求者,不得再行自訴;不得提起自訴而提起者,應諭知不 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7條第1項、第322條、第334條 分別定有明文。 四、自訴意旨雖認被告0000000貼文亦涉有誹謗之犯行,惟上開 罪名依刑法第314條規定,須告訴乃論,而依自訴意旨,上 開貼文既於110年3月23日即經被告發表於蔣鳳儀之臉書頁面 ,自訴人自斯時起即可知悉被告之犯行,然其迄113年3月5 日始向原審就此部分犯行追加自訴,顯已逾6月之告訴期間 ,依前揭規定,自不得再行自訴。自訴人固以連續犯規定認 其提起此部分自訴尚未逾告訴期間,然連續犯之規定於被告 為自訴人所指犯行時,廢除已久,自訴人憑此認其尚未逾越 告訴期間,顯不可採;自訴人又稱其係於113年2月15日經家 人告知,始知悉被告前揭犯行,然就此部分,自訴人並未提 出任何證據以實其說,況被告張貼貼文在自訴人母親之臉書 ,如謂自訴人長達3年時間未曾瀏覽母親臉書而查覺,與常 理有違,是依有疑惟利被告原則,自應為有利被告之認定, 即認自訴人提起此部分自訴已逾告訴期間,而不得再行自訴 。是此部分自訴,為不合法,應為自訴不受理之諭知。 參、駁回上訴之理由:          原審審理後,同本院認定,就被告被訴112年9月19日開庭陳 述及張貼「0000000貼文」等所涉犯行部分,為被告無罪諭 知,另就被告被訴張貼「0000000貼文」所涉犯行部分,諭 知公訴不受理。經核原判決採證、認事均無違誤,被告上訴 空言指稱原判決諭知不受理部分非自訴範圍云云,與卷內追 加自訴狀內容不符,業經說明如上,顯非可採;又就原判決 諭知無罪部分,上訴仍指被告犯罪,然本案應為無罪諭知, 業經論述如上,被告上訴所提證據未能使本院形成有罪心證 ,亦說明如上。是自訴人上訴核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陳明偉                    法 官 吳祚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楊宜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06

TPHM-113-上易-1813-20250306-1

家親聲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50號 聲 請 人 乙○○ 丁○○ 丙○○ 相 對 人 甲○○ 特別代理人 蔡翔安律師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甲○○間聲請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113 年度家親聲字第150 號),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蔡翔安律師於本院113 年度家親聲字第150 號減輕或免除扶 養義務事件擔任相對人甲○○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甲○○之子女,相對人因 泌尿道感染、左上葉肺炎、高血壓、腦中風併失語及右側無 力,生活無法自理,無意思能力及陳述能力,為不具有非訟 能力之人,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等語。 二、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訴訟能力;對於無訴訟能力 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 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 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45條、第51條第1 項定有明文 。次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 之規定。又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之規定, 於非訟事件關係人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 第11條亦有明文規定。 三、經查,相對人甲○○已成年而無法定代理人,且未經監護宣告 ,有其戶籍謄本在卷可稽(見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 年度家 親聲字第703 號卷第25頁);而甲○○因泌尿道感染、左上葉 肺炎、高血壓、腦中風併失語及右側無力,生活無法自理, 無意思能力及陳述能力,此有祥太醫療社團法人祥太醫院診 斷書、本院113 年度家親聲字第150 號民事裁定在卷可參( 見本院卷第51-56頁),堪認甲○○已無法獨立以法律行為行 使權利及負擔義務,應為無非訟能力之人,是本院認有為甲 ○○就本院113 年度家親聲字第150 號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 件選任特別代理人之必要。本院參酌嘉義律師公會所推薦願 任特別代理人名單,認蔡翔安律師為執業律師,具有專業知 識及能力,亦無不適宜擔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之原因,堪 信由蔡翔安律師擔任特別代理人,對相對人之權益應可善盡 保護之責任,故本件由蔡翔安律師為相對人甲○○於本院113 年度家親聲字第150 號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之特別代理 人,應屬妥適。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1條,民事訴訟法第51 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曾文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張紜飴

2025-03-06

CYDV-113-家親聲-150-20250306-2

司繼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5030號 聲 請 人 董銘哲 受 選任人 楊俊彥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為被繼承人林柏豪選任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楊俊彥律師為被繼承人林柏豪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林柏豪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 告。 被繼承人林柏豪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內承 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林柏豪 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屬國庫。 聲請程序費用由被繼承人林柏豪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 1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民 法第1177條、第1178條規定甚明。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林柏豪(男、民國00年0月00 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臺 中市○○區○○路000號2樓之2)於113年7月16日死亡,且其所 有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是否仍有應繼承之人不明,而其親 屬會議亦未於法定期間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致聲請人無法對 被繼承人之財產主張權利,聲請人為被繼承人之債權人,爰 基於利害關係人地位,依法聲請為被繼承人選任遺產管理人 等語,並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本票( 均影本)等為證。 三、查聲請人主張其為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兼抵押權人,且被繼承 人死亡後其所有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是否仍有應繼承之人 不明,而其親屬會議未於法定期間內選定遺產管理人等事實 ,此有聲請人提出前揭書證在卷可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 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3831號、第4385號拋棄繼承事件卷宗 核閱無誤,堪信為真實,從而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之遺 產管理人,揆諸前揭法條規定,為有理由,應予准許。本院 就社團法人臺中律師公會推薦有意願擔任本件遺產管理人之 人選進行函詢,經楊俊彥律師具狀陳報同意擔任本件遺產管 理人,此有楊俊彥律師114年2月27日民事陳報狀附卷可稽。 茲審酌楊俊彥律師為執業律師,非但具有專業知識及能力, 且與被繼承人所遺遺產間無利害關係,若由其擔任本事件之 遺產管理人,定能秉持其專業倫理擔當此具公益性質之職務 ,並順利達成管理保存及清算遺產之任務。執此,本院認為 由楊俊彥律師擔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應屬妥適,爰選 任之。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4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楊雅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張雅如

2025-03-06

TCDV-113-司繼-5030-202503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