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雅萍

共找到 170 筆結果(第 81-90 筆)

事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事聲字第60號 異 議 人 張麗雲 相 對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代 理 人 林雅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定訴訟費用額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 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 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 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第2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7月31日以 113年度司聲字第510號所為確定異議人應給付相對人之訴訟 費用額之裁定,於113年8月7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113年 8月16日具狀聲明異議,經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而送 請本院裁定,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合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懇請相對人向法院撤回拍賣異議人所有門牌 號碼桃園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00號3樓房屋(下稱系 爭房屋)之聲請,待異議人將系爭房屋交由專門銷售房屋之 人以較高之價格賣出後再一次清償對相對人之欠款,或異議 人另案經最高法院再審判決或發回一審法院判決取得賠償後 ,異議人方能清償民間欠款並買回新北市鶯歌區房屋持分, 倘有剩餘會於相對人銀行開立帳戶購買股票或認購權證。請 相對人勿扣押異議人銀行帳戶存款,避免異議人遲繳租金而 喪失買回新北市鶯歌區房屋持分之權利。另相對人係政府銀 行而非地下錢莊,並無理由要求加給自原裁定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5%計算之利息。爰依法聲明異 議,請求駁回相對人之聲請等語。 三、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 ,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依第1項及其他 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 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定有明 文。又此一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僅在審究有求償權之一 造當事人所開列之費用項目,及其提出支付費用之計算書等 證據,是否屬於訴訟費用之範圍,以確定應負擔訴訟費用之 他造當事人所應賠償其訴訟費用之數額。至訴訟費用究應由 何人負擔?按何比例負擔?悉依命負擔訴訟費用之確定裁判 主文定之,不容於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中,更為不同之酌 定(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705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本件相對人起訴請求異議人清償借款事件,經本院以 113年度訴字第432號判決相對人勝訴,並諭知訴訟費用由異 議人負擔確定在案,業據相對人提出上開判決暨確定證明書 在卷可稽(見原審卷第13至17頁);而前開訴訟之訴訟費用 為新臺幣(下同)8,260元,業經相對人預納,亦有本院112 年度補字第2441號裁定、自行收納款項收據在卷可稽(見原 審卷第19至20頁),則本院司法事務官依相對人之聲請,裁 定確定異議人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為8,260元,並依民事訴 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給自該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5%計算之利息,於法即無不合。至 異議人其餘所陳,均與本件確定訴訟費用額事件要審究訴訟 費用範圍、確定應賠償訴訟費用數額等事無涉,乃屬應負擔 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如何履行問題,自無從據以認定原裁定有 何不當。從而,異議人猶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求為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 3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5-01-10

PCDV-113-事聲-60-2025011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8號 聲 請 人 段嘉惠 上列聲請人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繳納費用後,准予交付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6號侵權行 為損害賠償事件歷次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聲請人就前 開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 用。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6號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事件之原告,為釐清開庭陳述內容,爰依法聲請交 付本件訴訟歷次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音、錄影光碟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當事人及依法得聲 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 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 定,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及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 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6號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事件之原告,係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復已敘明維護其 法律上利益之理由,可認其聲請係主張或維護其等法律上利 益所必要,且本件並無得不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 攝影卷內文書等應保密之事項,經核與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 1之規定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末按持有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法庭錄 音、錄影內容之人,就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 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 存辦法第8條第3項規定甚明,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4並定有 行政罰鍰之規定,是聲請人取得上開法庭錄音光碟,其使用 自應注意不得違反上開規定,附此敘明。 五、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 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5-01-10

PCDV-114-聲-8-20250110-1

消債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復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聲字第2號 聲 請 人 鄭美莉 代 理 人 楊恭瑋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復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鄭美莉准予復權。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業經本院以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9 8號裁定准予免責確定在案,爰依法聲請復權等語。 二、按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 依清償或其他方法解免全部債務;受免責之裁定確定;於清 算程序終止或終結之翌日起3年內,未因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46條或第147條之規定受刑之宣告確 定;自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之翌日起滿5年,消債條例第144 條定有明文。 三、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113年度 消債職聲免字第98號聲請免責事件卷宗查明屬實,應堪信為 真實。本件既有聲請人已受免責裁定之確定事由,合於前揭 消債條例規定,聲請人據以向本院聲請復權,應堪准許,爰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廖美紅

2025-01-07

PCDV-114-消債聲-2-202501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37號 抗 告 人 李靜芬 上列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3年11月14日所為之113年度司票字第 12099號裁定不服,提起抗告,惟未據繳納抗告費。查本件依非 訟事件法第17條規定,應徵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茲依非訟事 件法第26條第1項規定,限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 逾期未繳,即駁回其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廖美紅

2025-01-07

PCDV-113-抗-237-202501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923號 原 告 陳秋華 被 告 張鈺崢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 ,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 項定有明文。又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 ,法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 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 字第748號、108年度台抗字第959號裁定意旨參照);另債權人 聲請強制執行之範圍若包含本金及利息、違約金,該本金及利息 、違約金均應包含在原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內。查原 告訴之聲明係請求撤銷本院113年度司拍字第407號拍賣抵押物事 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為原告基於債務人之 異議權,而得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依本院113年度司 拍字第407號裁定附表一所示,被告聲請強制執行之範圍包含本 金及利息、違約金,計至原告起訴前即民國113年9月18日止合計 為19,120,068元(本金5,950,000元、利息193,118元、違約金12 ,976,950元),然本件所設定之最高限額抵押權金額僅9,000,00 0元,亦即其以該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得受分配之債權金額應 不超過9,000,000元,則原告提起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所得排除 強制執行之利益應為9,000,000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9 ,0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90,1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 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廖美紅

2025-01-07

PCDV-113-補-1923-20250107-1

家繼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25號 原 告 黃智群 被 告 黃成富 代 理 人 黃章修 被 告 黃成源 黃成熙 王詠莉 王詠姿 黃素美 黃哲操 兼上六人之 共同代理人 黃成勝 被 告 黃成蒼 黃成銘 王萬爐 范靜香 黃瑞菊 被 告 楊嘉彰 兼上一人之 代 理 人 黃瑞鳳 被 告 楊嘉森 徐麗華 楊世宏 楊雅萍 兼上三人之 共同代理人 楊嘉棠 被 告 劉楊春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113年12月6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兩造就被繼承人黃標西所遺如附表一所示遺產,其分割方法   如附表一「分割方法」欄所示。 二、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 第256條定有明文。又民法第1164條規定之遺產分割,其目 的係為廢止全部遺產公同共有關係,法院為裁判分割時,法 院得審酌共有物性質、經濟效用等因素為分割,而不受共有 人主張拘束,故當事人關於遺產範圍、分割方法主張之變更 、增減,均屬補充或更正法律或事實上之陳述,尚非訴之變 更、追加。經查,本件原告黃智群於民國113年3月26日所提 遺產分割之訴,訴訟標的法律關係為形成訴權,係就整個遺 產為一體而分割,而其起訴請求被繼承人黃標西所遺如附表 一之遺產,由兩造按家事起訴狀附表二、三應繼分比例分割 取得(見本院卷第13至21頁),茲因該家事起訴狀附表二、 三所載兩造應繼分比例有誤(見本院卷第17至19頁),故原 告於113年12月6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將該家事起訴狀附表二 、三兩造應繼分比例部分更正為:「兩造應繼分比例依本院 113年11月4日113年度家繼簡字第25號裁定附表一所示。」( 見本院卷第459頁),核所為其訴訟標的仍屬相同,應屬關於 遺產範圍之事實上陳述予以更正,非訴之變更或追加,合先 敘明。 貳、實體方面: 一、本件起訴主張略以:兩造之被繼承人黃標西於民國15年1月1 5日死亡,遺有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應由兩造共同繼承人 ,應繼分則如附表二所示,又被繼承人並未以遺囑禁止繼承 人分割遺產,兩造亦未以契約禁止分割,因兩造未能達成分 割協議,爰提起本件訴訟,請求按如系爭裁定附表二所示應 繼分比例分割等語。 二、被告黃成富、黃成源、黃成熙、王詠莉、王詠姿、黃素美、 黃哲操、黃成勝、黃成蒼、黃成銘、王萬爐、范靜香、黃瑞 菊、楊嘉彰、黃瑞鳳、楊嘉森、徐麗華、楊世宏、楊雅萍、 楊嘉棠及劉楊春玉:同意原告之訴求。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 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姐妹;四、祖父母。」,「 配偶,有相互繼承遺產之權,其應繼分,依左列各款定之: 二、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二順序或第三順序之繼承 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為遺產二分之一」,「同一順序之 繼承人有數人時,按人數平均繼承。」,民法第1138條第1 項、第1144條第2款、第1141條前段定有明文。原告主張被 繼承人黃標西於15年1月15日死亡,遺有如附表一所示之遺 產,兩造為其全體繼承人,應繼分比例如附表二所示等情, 業據提出繼承系統表、相關除戶及戶籍謄本等件為證(見本 院卷第15至19頁、第171至234頁、第409至422頁),並經本 院調取本院提存所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37、238號擔保提存 事件卷宗核閱確實,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可採信。 (二)本件遺產分割部分: 1、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 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164條定有明文。次按公同共有 物分割之方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共有物分割之 規定,此為民法第830條第2項所明定。又共有物之分割,依 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者,或於協議 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 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 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 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 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 ,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民法第824條第1、 2項定有明文。第按遺產分割,依民法第1164條、第830條第 2項之規定,應由法院依民法第824條命為適當之分配,不受 任何共有人主張之拘束(最高法院49年台上字第2569號判例 要旨參照)。復按公同共有物分割之方法,依民法第830條 第2項之規定,依分別共有物分割之規定即以原物分割或變 賣分割為之。將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終止改為分別共有關係 ,性質上屬分割遺產方法之一(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74 8號判決要旨亦同此見解)。 2、經查,被繼承人所遺如附表一所示遺產,就本件遺產如何分 割,兩造未能達成協議,而本件遺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 則原告為終止兩造間之公同共有關係,請求分割被繼承人所 遺如附表一所示遺產,於法即屬有據。本院審酌本件遺產之 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間之利益及公平等,認附表一 所示之遺產以原物分配於共有人,並無困難,由各繼承人按 應繼分比例予以分割,俾利各繼承人間得自由處分其應有部 分,尋求最大經濟利用價值,應屬適當,爰裁判分割如附表 一分割方法欄所示。 四、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事件涉訟、由敗 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 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查裁判分割遺產之形成訴訟,不因何造起訴而有不同,本件 黃智群請求裁判分割遺產雖有理由,惟關於訴訟費用之負擔 ,應由兩造即繼承人全體各按其應繼分比例負擔,方屬事理 之平,爰諭知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與判決之結果不 生影響,爰不另贅論,併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需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 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陳秀子                  附表一:被繼承人之遺產及分割方法 編號 遺產項目 金額 (為新臺幣) 分割方法 1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37號 87,643元(如有孳息,則含孳息) 原物分割: 由兩造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分配。 2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38號 2,541,047元(如有孳息,則含孳息) 同上。 附表二:兩造應繼分比例 繼承人 應繼分比例 原告黃智群 16分之1 被告黃成富 12分之1 被告黃成源 同上 被告黃成熙 同上 被告黃成蒼 20分之1 被告黃成勝 同上 被告黃成銘 同上 被告黃素美 同上 被告王萬爐 60分之1 被告王詠莉 同上 被告王詠姿 同上 被告范靜香 16分之1 被告黃瑞鳳 同上 被告黃瑞菊 同上 被告黃哲操 4分之1 被告楊嘉彰 20分之1 被告楊嘉棠 同上 被告楊嘉森 同上 被告劉楊春玉 同上 被告徐麗華 60分之1 被告楊世宏 同上 被告楊雅萍 同上

2025-01-06

SCDV-113-家繼簡-25-20250106-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消費借貸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573號 原 告 黎竹珺 被 告 余緯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消費借貸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按訴訟標的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 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 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 、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 (下同)411,123元【計算式:本金400,000元+自民國113年6月4 日起至起訴前即113年12月23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11,12 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411,123元】、300,781元【計算 式:本金300,000元+自民國113年12月5日起至起訴前即113年12 月23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781元=300,781元】,合計711 ,904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7,8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 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5-01-06

PCDV-113-補-2573-20250106-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塗銷所有權登記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9年度訴字第822號 原 告 吳秀娟 訴訟代理人 王青娥律師 被 告 曾怡雯 兼 訴訟代理人 林文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登記等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12 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林文濱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14,500元,及自民國112年4月2 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林文濱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於原告以新臺幣680,000元為被告林文濱 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林文濱如以新臺幣2,014,500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因情事 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 第255條第1項第4款定有明文;又所謂「因情事變更而以他 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係指原告之訴於起訴後因兩造間法 律關係或事實狀態變動,非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不能 達訴訟之目的者而言。原告起訴時原以林文濱、曾怡雯、丁 宇帥、陳楚鵬為被告,並聲明:㈠被告曾怡雯就新北市○○區○ ○段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64/30000,及坐落其上同段258建 號建物(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號5樓,下稱系爭房屋 )應有部分1/3,於民國106年11月20日以買賣為原因之所有 權移轉登記,應予塗銷,並回復登記為原告所有。㈡被告林 文濱、曾怡雯應自系爭房屋遷出並返還原告。㈢先位聲明: 被告丁宇帥、陳楚鵬就上開應有部分之最高限額抵押權設定 登記(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108年11月6日登記,重莊登字 第061440號)及預告登記(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108年11 月5日登記,重莊登字第061450號),應予塗銷。備位聲明 :被告林文濱、曾怡雯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25 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㈣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嗣於訴 狀達後,因上開應有部分業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09年度司 執字第95082號拍賣並核發權利移轉證明書予他人,原告遂 變更聲明如後。經核原告係因上開應有部分業經移轉他人之 客觀事實狀態變動,須變更聲明以代原聲明,始能達其訴訟 目的,是其訴之變更合於前開規定,自應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與訴外人吳志翔、吳芳怡共同繼承被繼承人吳岺銘名下 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192/30000,及坐落 其上同段258建號建物即系爭房屋(下合稱系爭房地),三 人權利範圍各1/3(即三人各有土地應有部分64/30000、建 物應有部分1/3),因原告、吳志翔積欠南山人壽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房屋貸款,原告對此困擾不已。  ㈡106年10月間,被告林文濱趁機佯稱伊為銀行經理,可辦理貸 款清償,並說服原告、吳志翔進行合作,由被告林文濱出錢 將系爭房屋裝潢後再行出租,類似公司分股等等,騙取原告 、吳志翔交付系爭房地所有權狀、印鑑證明,以及房屋使用 同意書、讓渡書等件;再於106年11月20日擅自移轉系爭房 地權利範圍2/3部分(即原告、吳志翔就系爭房地之權利範 圍部分,共計土地應有部分128/30000、建物應有部分2/3) 登記於被告曾怡雯。被告曾怡雯則於108年11月6日將系爭房 地權利範圍2/3部分,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預告登記於其 債權人丁宇帥、陳楚鵬。嗣丁宇帥、陳楚鵬聲請對被告曾怡 雯為強制執行,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09年度司執字第95082 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拍賣登記於被告曾怡雯名下之系 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拍定金額為4,029,000元。  ㈢因被告林文濱係使用詐術並偽造文書,將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 /3部分變更為被告曾怡雯所有,最終使原告喪失系爭房地所 有權,二人共同不法侵害原告之權利而受有利益,並致原告 受有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79條 等規定,擇一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拍定金額半數之損害賠償 或不當得利。  ㈣聲明:被告林文濱、曾怡雯應連帶給付原告2,014,500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均辯稱:被告林文濱係以300餘萬元向原告、吳志翔購 買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再借名登記於被告曾怡雯, 被告林文濱已依約給付價金(含代償房屋貸款)及搬遷費, 並無不法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系爭房地原為原告、吳志翔、吳芳怡所共有,權利範圍各1/3 (即三人各有土地應有部分64/30000、建物應有部分1/3) 。嗣於106年11月20日,原告、吳志翔以買賣為原因,移轉 所有權登記於被告曾怡雯(登記字號:106年店莊登字第700 00號);被告曾怡雯再於108年11月6日,就系爭房地權利範 圍2/3部分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予丁宇帥、陳楚鵬(登記字 號: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108年重莊登字第061440號,擔 保債權總金額2,500,000元)。其後,丁宇帥於109年7月28 日以本院109年度司票字第4149號本票裁定(准就被告曾怡 雯於108年12月2所簽發票面金額250,000元之本票,得為強 制執行),聲請就登記於被告曾怡雯名下之系爭房地權利範 圍2/3部分為強制執行,而於110年11月15日為他人以4,029, 000元得標拍定並繳足價金,經本院民事執行處於111年4月1 2日核發權利移轉證書等情,業據本院調取新北市新店地政 事務所106年店莊登第70000號申請登記案卷、本院民事執行 處109年度司執字第95082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案卷核閱無訛 ,首堪認定。 ㈡原告主張伊與吳志翔係遭被告林文濱以可解決房貸問題、整 修系爭房屋以出租收益等語詐騙,陷於錯誤而交付所有權狀 、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等件;被告林文濱再 未經伊與吳志翔同意,擅自移轉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 予被告曾怡雯,致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遭被告曾怡雯 之債權人丁宇帥、陳楚鵬聲請強制執行而為他人拍定等節, 雖為被告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經查:   ⒈被告林文濱曾於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訴字第1338號偽造 文書等案件(下稱系爭刑事案件)中供承確有向原告、吳 志翔表示可以先替其等清償積欠之貸款,並透過將系爭房 屋重新整修裝潢隔成分租套房,以出租他人收取租金來繳 納房貸之方式,替原告等人處理房貸問題,但須原告、吳 志翔將系爭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至自己名下,並要求原告 、吳志翔等人交付所有權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 及讓渡書等情不諱(見本院卷第531、556至557頁))。 是以,被告林文濱辯稱其係以價金300餘萬元向原告、吳 志翔購得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已非可採。   ⒉又原告、吳志翔於107年2月間搬出系爭房屋後,被告林文 濱除僅清理系爭房屋雜物並粉刷整理牆面外,並無支出其 他室內裝修之前置費用乙情,亦經被告林文濱於系爭刑事 案件中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534、559至560頁)。本院 審酌倘被告林文濱確實有為原告等人裝修系爭房屋供日後 出租並以租賃收入作為分享利益,償還代墊房貸費用支出 之合作真意,其既已著手清理屋內雜物並粉刷整理牆面, 衡情更應積極進行室內裝修、討論系爭房屋隔間出租等管 理收益。然被告林文濱卻捨此不為,迄至系爭刑事案件之 最後事實審言詞辯論期日,閒置系爭房屋長達近2年期間 ,實難認被告林文濱主觀上有實行其所稱合作模式之意思 。   ⒊況且,被告林文濱另指示被告曾怡雯,以系爭房地權利範 圍2/3部分為擔保,向丁宇帥、陳楚鵬借款,而該款項又 由被告林文濱所使用;嗣被告曾怡雯未依約清償債務,經 丁宇帥、陳楚鵬通知被告林文濱即將聲請強制執行後,被 告林文濱卻仍置之不理(見本院卷第536至537、561至562 頁),益徵被告林文濱應僅為自己不法所有之意圖,訛稱 不實合作模式,使原告、吳志翔陷於錯誤而為交付所有權 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最終致原告、 吳志翔喪失系爭房地之所有。   ⒋從而,原告主張伊受被告林文濱詐欺,交付系爭房地所有 權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被告林文濱 再擅自移轉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登記於被告曾怡雯 而受有損害,應為可採。  ㈢原告另主張被告曾怡雯明知被告林文濱上開不法,配合被告 林文濱登記為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之所有權人,並持 之向丁宇帥、陳楚鵬借款等節。惟借名登記為我國實務所承 認之無名契約,縱借名登記關係之一方存有不法(如本件被 告林文濱係以詐術取得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之所有權 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等),在無其他客 觀事實得為積極認定外,實難遽認他方必為共同侵權行為人 。而原告就其此部分之主張,僅以被告曾怡雯為被告林文濱 女友之情為其論據,並未提出其他客觀事證以實其說;況且 ,原告曾以相同原因事實對被告曾怡雯提出偽造文書、詐欺 等刑事告訴,亦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09年度偵 字第24091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見本院卷第305至308頁) 。是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 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之舉證責任分配法則,即難 認原告此部分主張為真實。  ㈣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負損害賠償責任者,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 之原狀;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顯有重大困難者,應以金錢賠 償其損害,亦為民法第213條第1項、第215條所明定。經查 ,被告林文濱對原告施以詐術,使原告陷於錯誤並交付系爭 房地所有權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等件, 最終使原告喪失系爭房地所有權(權利範圍1/3部分)等事 實,業經本院認定如前,是核被告林文濱所為乃係故意不法 侵害原告之財產權且已不能回復原狀,則原告依前揭侵權行 為損害賠償之法律規定,請求被告林文濱以金錢賠償其損害 ,應屬有據。又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經本院民事執 行處公開拍賣,於110年11月15日以總價4,029,000元為他人 拍定,從而原告主張其所受損害即喪失系爭房地權利範圍1/ 3部分以4,029,000元之半數即2,014,500元為定,亦為可採 。  ㈤再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為民 法第179條所明定。又所謂不當得利係指無法律上之原因而 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而言,故受利益之一方,其受利益 須無法律上之原因,且其受利益與他方受損害間應有因果關 係存在,始可成立不當得利。原告雖另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林文濱、曾怡雯連帶給付2,014,500元。惟查 :   ⒈就被告林文濱部分,本院已採納原告主張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之請求權基礎而准許原告對被告林文濱之請求,自 無庸審酌不當得利請求權有無理由。   ⒉就被告曾怡雯部分,被告曾怡雯固因登記為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之所有權人,使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形式上為其責任財產,最終經其債權人聲請為強制執行而受有債務消滅、餘款分配之利益(見本院卷第451至456頁之本院民事執行處109年度司執字第95082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分配表)。然被告曾怡雯取得系爭房地權利2/3範圍部分之所有權登記,乃係因其與被告林文濱間合法之借名登記契約,此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09年度偵字第24091號不起訴處分書所認定,非無法律上之原因;且原告喪失系爭房地所有權之原因,乃係被告林文濱前開不法行為,與被告曾怡雯獲得利益非基於同一原因事實,難認二者間有因果關係。揆諸前揭說明,原告尚無從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曾怡雯返還所受利益。  ㈥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原告請求被告林文濱給付前開損害賠償, 未定有給付期限,則被告林文濱應於原告催告而未為給付, 自受催告時起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而原告係 以112年3月8日民事訴之聲請變更狀為請求,該書狀於112年 4月21日送達被告林文濱(見本院卷第459頁),則原告請求 被告給付自112年4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之遲延利息,亦屬有 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前揭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規定,請求 被告林文濱給付2,014,500元,及自112年4月22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及免為假執行,經核原告勝 訴部分合於法律規定,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 至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因訴之駁回而失之依據,不予准 許。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31

PCDV-109-訴-822-20241231-3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659號 聲 請 人 張家豪 訴訟代理人 蘇奕全律師 複代理人 湯竣羽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辯論 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證券無效。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所有如附表所示證券不慎遺失,業經 本院113年度司催字第300號裁定公示催告在案。茲因申報權 利期限已經屆滿,又無任何人依法主張權利,爰依民事訴訟 法第545條第1項規定,聲請為除權判決等語。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民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經查,如附表所示證券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300號裁 定准予公示催告,本院亦依聲請人之聲請,於民國113年5月 9日公告該裁定於法院網站等情,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 公示催告卷宗核閱屬實。因本件公示催告程序所定申報權利 期間為3個月,業於113年8月9日屆滿,迄今均無人申報權利 及提出原證券,是聲請人之聲請,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附表 編號 發 票 人 發 票 日 到 期 日 金 額 (新臺幣) 本票號碼 001 陳劍暉 110年3月20日 未載到期日, 視為見票即付 5,000,000元 TH209600 002 陳劍暉 110年6月18日 未載到期日, 視為見票即付 6,500,000元 TH208090 003 陳劍暉 110年10月12日 未載到期日, 視為見票即付 3,000,000元 TH6848196

2024-12-31

PCDV-113-除-659-2024123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消費借貸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1號 原 告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訴訟代理人 黃偲齊 許哲泓 被 告 宋淑君 黃桾祐(原名黃承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消費借貸款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568,571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1 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17%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 113年2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 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6,280元由被告連帶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 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 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宋淑君於民國110年5月19日邀同被告黃桾祐 為連帶保證人與原告簽訂借款契約,借款新臺幣(下同)1, 000,000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0年5月19日起至116年5月19 日止,利息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年期存款額度未達5, 000,000元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年利率0.575%計收(現為2.1 7%),並按月平均攤還本息;遲延給付時,除依上開利率計 息外,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 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被告自113年1月19日 起即未再依約攤還本金,屢經催討,並未履行,依兩造簽訂 之借款契約共通條款第3條約定,其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 欠原告本金568,571元及其利息、違約金未能清償,被告應 負連帶清償債務之責任。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 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借款契約、放款相關 貸放及保證資料查詢單、通知函、財團法人中小企業信用保 證基金債權管理部函、查訪照片等件為證;又被告對於原告 主張之事實,均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 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或證據資料爭執,依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之規定,應視同自認 ,綜合上開證據調查結果,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從而,原 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 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31

PCDV-113-訴-691-202412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