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付款提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57號 抗 告 人 鴻升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鍾佳勳 相 對 人 和運租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3日 本院114年度司票字第312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 時,聲請法院裁定對發票人之財產強制執行者,係屬非訟事 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 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 否之效力,而法院僅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 ,即為已足。另本票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固 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 未為提示者,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 負舉證之責,申言之,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則執 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 證據,發票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 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94 年度台抗字第1057號、第823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2年12月22日共同簽 發,票面金額新臺幣85萬2,000元,付款地在相對人臺北市 公司址,利息約定自遲延日起按年息16%計算,到期日為113 年11月11日,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 票),詎於到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聲請本院就上開金 額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裁定准予強制執行,並提出系爭 本票為證。原審就系爭本票為形式上之審查,認其已具備本 票各項應記載事項,合於票據法第120條規定,屬有效之本 票,乃依同法第123條規定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核無不合。 抗告人不服提起本件抗告,抗辯系爭本票付款地在抗告人公 司事務所,而抗告人公司登記地址及主事務所均在苗栗縣○○ 鄉○○路00號,進出廠區需填寫進出資料,惟依廠區進出紀錄 ,相對人於113年11月間均未曾前往該廠區,顯見相對人未 曾向抗告人現實出示系爭本票為付款提示,欠缺行使追索權 之形式要件云云。惟系爭本票已明載「此票免除作成拒絕證 書」,相對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時,僅主張於到期日後 提示不獲付款,即為已足,抗告人抗辯相對人未提示系爭本 票,應依上開規定負舉證責任。對此,抗告人固提出一紙鴻 升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廠管制表為證,稱系爭本票付款 地在抗告人苗栗公司址,相對人並未向抗告人現實出示系爭 本票為付款提示云云,然系爭本票所載付款地為「和運租車 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所在地 台北市○○區○○路000號15樓」 (見司票字卷第11頁),非抗告人所辯之苗栗公司址,況執 票人行使請求權之意思通知並無一定之方式,以書面或言詞 、明示或默示皆無不可,以使債務人知悉其事實即可,是縱 相對人未曾進入抗告人公司廠房,相對人亦非無在其他地點 提示之可能,僅依抗告人所提出之上開資料,不足遽認抗告 人所辯相對人未為提示一節為真,故抗告人抗辯相對人未為 提示一節,舉證尚有不足,難以採信。從而原裁定准許系爭 本票強制執行,於法無違。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 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方祥鴻                   法 官 黃鈺純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5-03-31

TPDV-114-抗-157-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55號 抗 告 人 鴻升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鍾佳勳 相 對 人 和運租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3日本院 司法事務官所為114年度司票字第3136號民事裁定提起抗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伊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2年12月22日 共同簽發面額為新臺幣(下同)100萬8,000元、付款地臺北 市○○區○○路000號15樓、利息按週年利率16%、免除作成拒絕 證書,到期日113年11月30日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 詎於到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向本院聲請裁定准許就10 0萬8,000元及自113年12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 %計算之利息為本票強制執行等語。 二、抗告意旨略以:系爭本票付款地為抗告人公司事務所,抗告 人廠區進出均須填寫資料,然抗告人廠區於11月間均無相對 人前來之紀錄,相對人未提示票據原本請求付款,應駁回其 聲請,爰提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次按,本票執票人,依 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之強制執 行,係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 僅依非訟事件程序,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 為已足,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 票據債務之存否或數額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 ,以資解決(最高法院57年台抗字第76號、56年台抗字第71 14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則 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 之證據。票據債務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 4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 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823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相對人於原審主張抗告人為發票人,聲請就系爭本票 准予強制執行,業據其提出系爭本票為證,經原審就系爭本 票為形式上審查,認其已具備本票之法定記載事項,而依票 據法第123條規定,就100萬8,000元及自113年12月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核無違誤。至抗告人雖提出進廠管制表為證,主張系爭本票 付款地為抗告人事務所,抗告人廠區無相對人進入之紀錄, 抗告人未為付款提示云云,然系爭本票已載明免除做成拒絕 證書(見司票卷第11頁),相對人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 證據,僅須主張提示時不獲付款,即為已足,應由抗告人就 相對人未提示付款之事實負舉證之責。而系爭本票載明付款 地為相對人即和運租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所在地,尚非抗 告人事務所所在地,況執票人行使請求權之意思通知並無一 定之方式,本不以付款地為限,且以書面或言詞、明示或默 示皆無不可,以使債務人知悉其事實即可,是僅依抗告人所 提出之上開證據資料,實無法證明相對人未提示系爭本票, 是抗告人抗辯相對人未為提示一節,舉證尚有不足,尚難採 信。 五、從而,原裁定依其審核結果,裁定准予強制執行,並無違誤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 法 官 方祥鴻                        法 官 楊承翰                                  法 官 趙國婕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程省翰

2025-03-31

TPDV-114-抗-155-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59號 抗 告 人 楊慧敏 相 對 人 陳欣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2月10日 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4年度司票字第301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 時,聲請法院裁定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此項 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就本票形 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 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 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 第1046號裁定意旨參照)。另按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 書,則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 款提示之證據。票據債務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 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 (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823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與第三人楊心儀共同於民國11 2年6月9日簽發、票面金額新臺幣400萬元,利息按年息12% 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未填載之本票1紙(下稱 系爭本票),詎其於112年6月9日提示後未獲付款,爰聲請 就上開金額及依年息12%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原裁定 就系爭本票為形式上審查,認系爭本票已完備票據法第120 條所規定之法定記載事項,屬有效之本票,爰依同法第123 條規定,裁定准許相對人得就系爭本票票款與利息為強制執 行,經核於法並無不符。 三、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聲請本票裁定前,未向抗告人提示, 依法無從行使追索權,且兩造間之債權債務關係尚有諸多爭 議需釐清,是本件聲請於法不合,原裁定應予廢棄云云。惟 查,系爭本票已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見原審卷第9頁) ,而抗告人就上開所辯,既未提出相關證據以實其說,依前 述舉證責任分配原則,本院自無從為抗告人有利之認定。至 其稱兩造間債務關係尚有爭議一情,核屬實體法上之爭執, 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審究,抗告人應另循民事訴訟程序以資 解決。從而,抗告人指摘原裁定不當,求為廢棄,並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匡 偉                   法 官 張庭嘉                   法 官 蔡牧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薛德芬

2025-03-31

TPDV-114-抗-159-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56號 抗 告 人 鴻升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鍾佳勳 相 對 人 和運租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3日 本院114年度司票字第313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 時,聲請法院裁定對發票人之財產強制執行者,係屬非訟事 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 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 否之效力,而法院僅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 ,即為已足。另本票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固 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 未為提示者,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 負舉證之責,申言之,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則執 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 證據,發票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 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94 年度台抗字第1057號、第823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3年1月24日共同簽發 ,票面金額新臺幣85萬5,000元,付款地在相對人臺北市公 司址,利息約定自遲延日起按年息16%計算,到期日為113年 11月28日,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 ),詎於到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聲請本院就上開金額 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裁定准予強制執行,並提出系爭本 票為證。原審就系爭本票為形式上之審查,認其已具備本票 各項應記載事項,合於票據法第120條規定,屬有效之本票 ,乃依同法第123條規定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核無不合。抗 告人不服提起本件抗告,抗辯系爭本票付款地在抗告人公司 事務所,而抗告人公司登記地址及主事務所均在苗栗縣○○鄉 ○○路00號,進出廠區需填寫進出資料,惟依廠區進出紀錄, 相對人於113年11月間均未曾前往該廠區,顯見相對人未曾 向抗告人現實出示系爭本票為付款提示,欠缺行使追索權之 形式要件云云。惟系爭本票已明載「此票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相對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時,僅主張於到期日後提 示不獲付款,即為已足,抗告人抗辯相對人未提示系爭本票 ,應依上開規定負舉證責任。對此,抗告人固提出一紙鴻升 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廠管制表為證,稱系爭本票付款地 在抗告人苗栗公司址,相對人並未向抗告人現實出示系爭本 票為付款提示云云,然系爭本票所載付款地為「和運租車股 份有限公司總公司所在地 台北市○○區○○路000號15樓」( 見司票字卷第11頁),非抗告人所辯之苗栗公司址,況執票 人行使請求權之意思通知並無一定之方式,以書面或言詞、 明示或默示皆無不可,以使債務人知悉其事實即可,是縱相 對人未曾進入抗告人公司廠房,相對人亦非無在其他地點提 示之可能,僅依抗告人所提出之上開資料,不足遽認抗告人 所辯相對人未為提示一節為真,故抗告人抗辯相對人未為提 示一節,舉證尚有不足,難以採信。從而原裁定准許系爭本 票強制執行,於法無違。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 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方祥鴻                   法 官 黃鈺純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5-03-31

TPDV-114-抗-156-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37號 抗 告 人 何依華 相 對 人 陳鴻煤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 年2月8日本院114年度司票字第290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相對人於原審之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參仟元及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均由相對人 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按本票上雖有免除作 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 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應負舉證責任,亦為同 法第124條、第95條所明定者。而本票為提示證券、繳回證 券,執票人應為付款之提示;所謂提示,係指票據持有人向 付款人或擔當付款人現實的出示票據而請求付款之行為,亦 即,須現實出示本票原本以請求付款;若執票人無法現實提 出本票原本,即難據以主張其票據權利。故本票上雖有免除 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 示。如未踐行付款之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85條第1 項規定,應認其行使追索權之形式要件未備。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3年10月9日簽發之 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付款地在臺北市,金額新臺幣2 50萬元,利息未約定,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113年12 月31日,詎於114年1月20日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 1紙,聲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依年息6%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 執行等語。 三、本件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未現實出示系爭本票原本以請求 付款,且抗告人並無違約、相對人所持有系爭本票涉及偽造 、變造,爰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並駁回相對人於原 審之聲請等語。 四、經查,系爭本票固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等字樣之記載( 見原審卷第9頁)。惟相對人自承其於114年1月20日以存證 信函檢附系爭本票影本而為付款之提示(見原審卷第7至15 頁),顯然未向抗告人現實提出系爭本票原本,請求抗告人 付款,自難認相對人已合法踐行票據付款提示程序,自不得 行使追索權。此外,相對人收受本件抗告狀後未表示意見( 見本院卷第21頁),復未提出於其他時地提示系爭本票予抗 告人請求付款之證明,則其行使追索權之要件不備,其所為 本票執行之聲請自非適法。 五、綜上所述,相對人未現實出示系爭本票,其聲請系爭本票准 許強制執行,不應准許。原裁定准許相對人之聲請,容有未 洽,抗告人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爰由本 院廢棄原裁定,並將相對人於原法院之聲請駁回。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姜悌文                   法 官 黃靖崴                   法 官 郭思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謝達人

2025-03-31

TPDV-114-抗-137-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16號 抗 告 人 林文傑 相 對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18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35953號民事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揭規 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此 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以審 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 ,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 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台 抗字第76號裁定意旨參照)。再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95 條規定,本票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 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 ,應負舉證之責。申言之,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則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 示之證據,發票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 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 院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3年6月5日共同簽 發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付款地在臺北市,金額新 臺幣80萬元,利息按年息16%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 期日113年11月5日,詎於到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 本票1紙,聲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 許強制執行等語。 三、本件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並無共同簽發系爭本票予相對人 ,與相對人自不認識,況相對人自始未踐行向抗告人提出系 爭本票請求付款,其所為請求已於法不合,應予駁回,為此 提出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經查,相對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本票為證,經原 審就系爭本票為形式上之審查,認其已具備本票各項應記載 事項,合於票據法第120條規定,屬有效之本票,乃依同法 第123條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核無不合。抗告人雖爭執相對 人未提示系爭本票,然系爭本票既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 載,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95條但書規定及前揭最高法院 裁定意旨見解,相對人聲請法院裁定就系爭本票准予強制執 行時,即無須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而應由抗告人就相 對人未為提示負舉證之責,抗告人辯稱相對人未為系爭本票 之提示,並未提出具體事證以實其說,自難信為真實。另抗 告人稱其從未簽發系爭本票等情,核屬實體上法律關係之爭 執,揆諸前開說明,尚非本件非訟事件程序所得審究,抗告 人自應另循訴訟程序解決之。從而,本件抗告指摘原裁定不 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末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2人以上共同 簽名時,應連帶負責,票據法第5條定有明文。又連帶債務 人中之一人提出上訴,亦須非基於個人關係之抗辯,且經法 院認為有理由者,始有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1項第1款之適用 ,其上訴效力始及於其他連帶債務人(共同訴訟人)(最高 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62號判決意旨參照)。此於非訟事件抗 告程序,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準用之。本件抗告人之抗告為 無理由,已如前述,則其提起抗告之行為效力即不及於共同 發票人戴世鑫,爰不列為視同抗告人,附此敘明。   六、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姜悌文                   法 官 黃靖崴                   法 官 郭思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謝達人

2025-03-31

TPDV-114-抗-116-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60號 抗 告 人 劉訓宏 相 對 人 繆光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2日 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4年度司票字第266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2年6月1 日簽發、面額為新臺幣(下同)1,738萬元、未載付款地、 未約定利息及到期日、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 系爭本票),詎於113年1月1日經提示未獲付款等語,為此 向本院聲請裁定准許就上開金額及依法定年息6%計算之利息 為強制執行。 二、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始終未向抗告人提示系爭本票,其票 據權利行使之程序並不合法,原審未究明相對人為付款提示 之時地、是否確實提出原本等節,顯有違誤;且本件兩造間 之債權債務關係仍有爭執,原因關係約定之年利率亦高達24 %,抗告人實際借貸金額並非系爭本票之票面金額,故本件 聲請為無理由云云,並聲明:原裁定廢棄。 三、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票據上之 簽名,得以蓋章代之,票據法第123條、第5條第1項、第6條 分別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 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程序,法院僅就形式上 審查得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裁定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 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 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四、經查,本件原審依非訟事件程序審查,認系爭本票均已符合 票據法第123條之規定,而為准予強制執行之裁定,經核並 無違誤。抗告人主張相對人未現實提示系爭本票、兩造間原 因關係尚有爭執,應不得行使票據權利乙情,均屬實體法上 權利義務關係存否之爭執,依前開說明,應由抗告人另行提 起訴訟以資救濟,而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加以審究。原審裁 定系爭本票准予強制執行,核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 不當,對之聲明不服,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方祥鴻                              法 官 趙國婕                              法 官 陳冠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劉則顯

2025-03-31

TPDV-114-抗-160-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33號 抗 告 人 山岳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楊澤世 共同代理人 林淑惠律師 相 對 人 賴世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21日 本院114年度司票字第421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規 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程 序,法院僅就形式上審查得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裁定並無 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 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 院56年度台抗字第714號、57年度台抗字第76號裁定意旨參 照)。再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則執票人聲請裁定 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發票人 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 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 22裁定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伊執有抗告人共同簽發、發票日、票 面金額及到期日分別如附表所示、未載付款地、未約定利息 ,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3紙(下稱系爭本票),詎於 民國114年1月6日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系爭本票,聲 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依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 等語。經原審裁定准許就附表所示票面金額及自114年1月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為強制執行。 三、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並未向伊就系爭本票為付款之提示, 不符行使追索權之要件,又系爭本票票載發票日距今已逾1 年多,伊是否確曾簽發系爭本票已不復記憶,爰依法提起抗 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經查,相對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本票為證,原審就系爭本票 為形式上審查,予以准許,於法並無違誤。抗告人雖辯稱相 對人未為付款提示云云,惟系爭本票既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之記載(原審卷第13頁),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 條但書之規定,自應由抗告人就未提示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然抗告人僅泛稱相對人未為付款提示,並未舉證以實其說, 即難認其主張為可採。又抗告人另辯稱伊是否曾簽發系爭本 票已不復記憶云云,核屬實體法上爭執,依上開說明,尚非 本件非訟程序得以審究。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 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第24條第1項、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 449條第1項、第95條、第8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李桂英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附表: 114年度抗字133號 編號 發票日 (民國)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民國) 提示日即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民國) 001 112年12月14日 72,840,000元 114年1月6日 114年1月6日 CH 0000000 002 113年1月16日 26,310,000元 未記載 114年1月6日 CH 0000000 003 113年5月16日 32,890,000元 未記載 114年1月6日 CH 0000000

2025-03-31

TPDV-114-抗-133-20250331-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2792號 原 告 許進祥 被 告 佐霖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采綝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48萬5,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31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萬6,246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48萬5,000元為原告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原告持有被告所簽發發票日民國113年1月30日、 票據號碼:QD0000000、票面金額新臺幣(下同)148萬5,00 0元,經由訴外人榮星營造有限公司(下稱榮星公司)及徐 家康背書轉讓予原告之支票1紙(下稱系爭支票)。詎經原 告遵期提示系爭支票,竟遭銀行以被告存款不足而退票等語 。為此,爰依票據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主文 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發票人應照支票 文義擔保支票之支付;支票到期不獲付款時,執票人於行使 或保全支票上權利之行為後,對於發票人得行使追索權;執 票人向支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請求自為付款提示日起 之利息,如無約定利率者,依年利6釐計算,票據法第5條第 1項、第133條、第144條準用同法第29條、第85條第1項定有 明文。  ㈡原告主張被告簽發系爭支票,經榮星公司及徐家康背書轉讓 ,經屆期提示遭退票等情,業據提出前述支票及退票理由單 等影本為證(本院卷第6頁),並經本院當庭核閱系爭支票 原本確認無訛,又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答辯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第3項規定,應視同自認,是依上開調查證據之結果,自 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揆諸首揭法律規定,原告請求被告 負系爭支票負發票人之責,並請求被告給付自提示日之翌日 (即113年1月31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遲延利 息,於法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48萬5,0 00元,及自113年1月31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訴訟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並由本院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之規定,依職 權宣告被告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張浩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 記 官 林家瑜

2025-03-31

KSEV-113-雄簡-2792-2025033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3號 抗 告 人 郭鐘隆 相 對 人 黃正園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9日本 院114年度司票字第145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次按匯票上雖有免除作 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承兌或付 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應負舉證之責, 票據法第95條定有明文,該規定亦為本票所準用。又按本件 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則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 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發票人如主張執 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 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裁定 意旨參照)。再者,所謂作成拒絕證書,旨在確認執票人是 否為適法之提示,及付款人對之已否為承兌或付款,以保護 償還義務人之利益,現行法允許償還義務人,拋棄其利益, 而為免除拒絕證書之記載,藉以增進票據之流通,兼節省作 成拒絕證書之費用。是發票人既決定拋棄其上開利益而於票 面上為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自應承擔嗣後可能發生執 票人有無依法提示之爭執的風險,票據法第95條但書規定由 其負擔舉證責任,即係本此意旨,就此事實之舉證責任為合 理分配。末按本票執票人依上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 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 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 ,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 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裁定意旨 參照)。況非訟事件之裁定,不經言詞辯論,抗告人提出時 效抗辯,相對人或許亦有時效中斷事由而不及主張,有礙其 防禦之實施,故抗告法院不得審酌其時效抗辯(最高法院83 年度台抗字第227號裁定意旨、94年度台抗字第90號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4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5、 15-1號研討結果、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非抗字第15號、第3 3號、第35號裁定參照)。準此,就本票聲請准予強制執行 事件,法院僅依非訟事件程序予以形式審查許可與否,即為 已足,無從審酌屬於實體上法律關係之事由,當事人間所為 實體爭執事項,應另循訴訟程序以資解決,尚無於本票裁定 之非訟程序中而為爭執之餘地。 二、抗告意旨略以:查本件相對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之本票 ,票載發票日為民國108年7月23日,未載到期日(下稱系爭 本票),依票據法第120條之規定,視為見票即付,消滅時 效期間應自上述票載發票日即108年7月23日起算,於111年7 月23日屆滿,惟相對人遲至114年始就系爭本票聲請裁定准 予強制執行,顯已逾3年時效期間,系爭本票之請求權已因 時效而消滅,此依系爭本票之外觀,已甚為明確,抗告人主 張時效抗辯,為有理由,原法院應予審酌。又執票人可隨時 向發票人請求付款,但仍應付款之提示,並於未獲付款後, 始得依據票據法第123條規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惟 相對人迄今從未向抗告人為付款之提示,其所謂曾為付款提 示,並非事實。從而,相對人已違反票據前開規定,亦即行 使追索權之形式要件未備,於法未合,且已罹於時效,不應 准許,自應廢棄原裁定,駁回相對人聲請等語。 三、經查,相對人提出之系爭本票,具備表明其為本票及無條件 擔任兌付之文字,並已記載抗告人為發票人、發票日及票面 金額,則原審裁定予以准許,形式上審查即無不合。抗告人 雖抗辯相對人未為提示云云,惟系爭本票既已載明「本本票 免除成作拒絕證書」,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95條但書規 定,及上開實務見解,相對人聲請法院裁定就系爭本票准予 強制執行時,即無須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而應由抗告 人就相對人未為提示負舉證之責,抗告人空言抗辯相對人就 系爭本票未為付款之提示,復未舉證以實其說,難以採信。 至於抗告人另抗辯系爭本票業已罹於消滅時效云云,縱令屬 實,亦係其與相對人間實體上法律關係之爭執問題,抗告法 院於非訟程序中自不得審酌,且非訟事件之裁定,得不經言 詞辯論,抗告人提出上開時效抗辯,相對人或亦有時效起算 點、時效中斷、不完成等事由而不及主張,有礙其訴訟防禦 權之實施,依前開說明,抗告人自應另行循訴訟程序謀求解 決。從而,抗告人據以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自有未 洽,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 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陳宏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張韶安

2025-03-31

PCDV-114-抗-63-202503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