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假扣押強制執行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明異議(假扣押)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4號 抗 告 人 伊瑪格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政宇 相 對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上列當事人間聲明異議(假扣押)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2月4日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全事聲字第9號所為裁定提 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相對人前聲請對抗告人伊瑪格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伊瑪格公 司)及謝政宇、鍾麗生(下分稱姓名或名稱,合稱債務人) 之財產為假扣押。經原法院司法事務官以112年度司裁全字 第102號裁定(下稱原處分)准許後,僅抗告人以非基於其 個人關係之抗辯為理由,聲明異議。經原法院以113年度全 事聲字第9號裁定(下稱原裁定)認其異議為無理由,該異 議效力不及於謝政宇、鍾麗生(合稱謝政宇等2人),而駁回 抗告人之異議後,抗告人不服原裁定,提起本件抗告,合先 敘明。 二、相對人聲請及答辯意旨略以:  ㈠抗告人於民國108年8月間邀同謝政宇等2人為連帶保證人向伊 借款,已逾二期未繳,積欠新臺幣(下同)153萬4454元之本 息及違約金未清償(下稱系爭債務),債務人對伊應負連帶給 付責任。  ㈡抗告人於112年7月3日間有票面金額82萬7799元之票據因存款 不足遭退票,且尚未清償註記;並有逾期未繳勞工保險費之 逾期紀錄;另有多位債權人對其向法院聲請本票裁定及支付 命令;抗告人並於另案自承其金流出現嚴重問題,處於無資 力支付訴訟費用之狀態而向法院為訴訟救助之聲請。足認抗 告人財務狀況已顯有異常且瀕臨為無資力或難以清償等情事 ,伊之債權恐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爰 聲請於153萬4454元之範圍內假扣押抗告人之財產等語。     ㈢相對人依原處分聲請假扣押執行,原法院以112年度司執全字 第51號(下稱51號)事件受理後囑託執行,經臺灣新北地方法 院(下稱新北地院)112年度司執全助字第440號(下稱440號) 事件扣押抗告人對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雅分公 司(下稱遠東商銀)其名下帳戶(下稱系爭帳戶)之存款154 萬6980元債權(下稱系爭存款債權)。嗣伊就本件假扣押之 債權聲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院)核發112年度司 促字第11879號支付命令並已確定(下稱系爭確定支付命令) ,相對人據以聲請強制執行系爭存款債權,惟經新北地院11 2年度司執字第187315號(下稱187315號)事件函復因系爭帳 戶目前為警示帳戶,致無法換價等語。又187315號事件(此 案嗣後經併入同院112年度司執助字第8820號事件辦理)並囑 託原法院以112年度司執助字第1269號(下稱1269號)事件執 行,1269號事件再併入原法院112年度司執助字第1133號(下 稱1133號)事件執行。縱系爭存款債權後續如能換價執行分 配,然因抗告人之欠款甚鉅,依1133號事件分配表(分配標 的為另筆1萬4358元存款),可知抗告人所欠其他債權人之債 權金額逾3千萬元;相對人之債權比例僅佔目前已知債權總 額約4.8%,如依普通債權比例分配,可得受償金額有限。相 對人另對鍾麗生假扣押不動產,係為確保債權得以收回,並 無抗告人所稱逾合理執行程度之情事。  三、異議及抗告意旨略以:  ㈠伊雖有多位債權人,但伊有意願優先對相對人清償,且原得 以系爭存款償還相對人,然因相對人扣押系爭存款債權,致 伊無法自主清償。又扣押之系爭存款債權已足供對相對人清 償,並無其他債權人對該存款債權聲請扣押。相對人扣押系 爭存款債權後遲不進行強制執行,更追加扣押連帶保證人鍾 麗生名下不動產,已逾合理執行程度,應駁回本件假扣押之 聲請。  ㈡系爭帳戶雖列警示戶,惟僅限制收款及電子商務功能,並未 限制臨櫃提領現金權限,系爭存款債權於112年9月間遭扣押 後,伊仍得由該帳戶提領70餘萬元,足證該帳戶餘額無法動 用之唯一原因,係因相對人聲請法院扣押所致,與警示帳戶 狀態無涉。相對人稱系爭帳戶被列警示戶致無法強制執行乙 節,與事實不符。  ㈢爰提起抗告,求予廢棄原裁定。  四、按債權人聲請假扣押,就假扣押之請求及原因,絲毫未提出 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之一切證據以釋明者,固應駁回其 聲請;惟如經釋明而有不足,法院仍得命供擔保以補其釋明 之不足,而准為假扣押,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26條第1項、第 2項之規定自明。所謂釋明,乃當事人提出之證據雖未能使 法院達於確信之程度,但可使法院得薄弱之心證,信其事實 上之主張大概為如此,即為已足。是依當事人之陳述及提出 之相關證據,倘可使法院得薄弱之心證,信其事實上之主張 大概為如此者,即不得謂為未釋明(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 第55號裁定意旨參照)。民事訴訟法第523條第1項所稱「有 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之「假扣押之原因」者 ,本不以債務人浪費財產、增加負擔或將其財產為不利益之 處分,致達於無資力之狀態,或債務人移住遠方、逃匿無蹤 或隱匿財產等積極作為之情形為限,祇須合於該條項「有日 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之條件,即足當之。倘債 務人對債權人應給付之金錢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債權,經催 告後仍斷然堅決拒絕給付,且債務人現存之既有財產,已瀕 臨成為無資力之情形,或與債權人之債權相差懸殊,將無法 或不足清償滿足該債權,或債務人同時受多數債權人之追償 ,在一般社會之通念上,可認其將來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 執行之虞之情事時,亦應涵攝在內(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 字第54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五、經查:  ㈠關於假扣押之請求部分:     相對人主張抗告人於108年8月間邀同謝政宇等2人為連帶保 證人向其借款,迄今尚積欠153萬4454元本息及違約金未清 償,債務人應負連帶給付責任等情,業據其提出銀行授信函 、保證書、授信往來與交易總約定書及質權設定合約書影本 等件為證(見司裁全卷第5至24頁)。堪認相對人就假扣押之 本案請求,已為釋明。 ㈡關於假扣押原因部分:  ⒈相對人主張抗告人於112年7月3日間有票面金額82萬7799元之 票據因存款不足遭退票且尚未清償註記;並有逾期未繳勞工 保險費之逾期紀錄;另有多位債權人對其聲請本票裁定及支 付命令等情,業據相對人提出第二類票據信用資料查覆單、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查詢結果及臺北地院112年度司票字第828 2、8649號、112年度司促字第7082號裁定為證(見司裁全卷 第25、44至47頁)。依上開臺北地院112年度司票字第8282號 裁定(債權人寰享科技有限公司)、112年度司票字第8649號 裁定(債權人蕭匯宗)所載債權分別為美金105萬元、1億1650 萬元,另112年度司促字第7082號裁定所載債權人為林家駿 ,可知已有多數債權人主張對抗告人有債權存在,且債權金 額甚鉅。相對人並主張由原法院1133號事件之分配表,可知 抗告人所欠其他債權人之債權金額逾3千萬元等語,已提出 該分配表為證(本院卷一第55至60頁)。再者,抗告人因與蕭 匯宗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聲請訴訟救助,並陳 稱其透過募資平台FlyingV募資,惟因故募資平台FlyingV目 前不允許其動用金流,造成其金流出現嚴重問題,顯處於無 資力支付訴訟費用之狀態等語,亦有相對人提出之臺北地院 112年度簡抗字第54號裁定在卷可憑(見司裁全卷第48頁)。 綜上各節,堪認相對人就所主張抗告人已瀕臨成為無資力之 情形,且同時受多數債權人之追償,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 甚難執行之虞乙節,已為釋明。  ⒉抗告人雖抗辯相對人已扣押之系爭存款債權足供清償系爭債 務,遲不為強制執行,竟再追加扣押連帶保證人鍾麗生之不 動產,逾合理執行程度云云。惟查,相對人主張其係持原處 分聲請原法院為假扣押強制執行,經原法院以51號事件受理 後,囑託新北地院以440號事件執行,而扣押抗告人對遠東 商銀之系爭存款債權,相對人再依系爭確定支付命令聲請強 制執行系爭存款債權,經新北地院以187315號事件受理,並 因系爭存款帳戶遭列警示帳戶而尚未換價執行等情,已據相 對人提出新北地院440號事件112年10月2日函、遠東商銀112 年9月21日函、112年12月12日函、新北地院187315號事件11 2年12月4日函、113年2月23日函、上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 書等件為證(本院卷一第47至53頁、卷二第31至35頁)。可知 抗告人所稱已扣押之系爭存款債權,係相對人依原處分聲請 為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而予扣押,自不因上開假扣押執行程 序而影響本件應否裁定准許假扣押之判斷。至於抗告人指摘 相對人就系爭存款債權遲不續行本案強制執行程序,及其另 增加聲請假扣押鍾麗生之不動產致假扣押執行之財產逾合理 必要程度等語,至多屬依強制執行法第12條規定就強制執行 程序對執行法院為聲請或聲明異議之範疇,與本院認定相對 人已釋明本件有假扣押之原因,亦不生影響,均難據為有利 抗告人之認定。 六、綜上所述,相對人就本件假扣押之請求及原因,已為釋明, 其釋明程度雖尚有不足,惟既陳明願供擔保以補釋明之不足 ,從而,原處分准相對人供擔保52萬元或同額之中央政府建 設公債後,得對於抗告人之財產於153萬4454元範圍內為假 扣押,於法並無不合。原裁定予以維持,駁回抗告人之異議 ,亦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處分及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瑞蘭                  法 官 林孟和                  法 官 鄭舜元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抗告人得再抗告。 再為抗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如提起再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 須按照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同時 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                  書記官 郭振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CHV-114-抗-64-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19號 抗 告 人 溫淑珍 相 對 人 黃春樹 上列當事人間聲明異議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 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事聲字第42號所為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及原法院司法事務官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所為 一一三年度司聲字第三六號裁定均廢棄。 相對人在原法院之聲請駁回。 聲請、異議及抗告訴訟費用均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 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㈠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㈡供 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㈢訴訟終結後,供擔 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 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 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 。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 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6條前段亦著有明文 。所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在撤銷假扣押提供反擔保之場合 ,係指債權人無損害之發生,或債務人本案勝訴確定,或債 務人已賠償債權人所生之損害而言。次按擔保提存之提存人 於提存後,受擔保利益人於法官或提存所主任前表明同意返 還,經記明筆錄者,得聲請該管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提 存法第18條第1項第8款有明文規定。又提存法第18條第1項 第1款至第8款規定,聲請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者,無庸法 院裁定,提存法施行細則第16條亦有明定。再按因假扣押 、假處分、假執行、聲請停止執行或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 擔保而提供之擔保物,係備供賠償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 故受擔保利益人如以對供擔保人之其他執行名義聲請就該擔 保物強制執行,應解為已含有拋棄對該擔保物行使權利而同 意供擔保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之意思表示。供擔保人固非不得 聲請返還提存物,惟因執行法院亦可核發未附條件之收取命 令,使供擔保人之債權人取得以自己名義向提存所收取金錢 債權之收取權。故此際供擔保人則不得再聲請返還該提存物 (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118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於原法院聲請意旨略以:伊與抗告人間假扣押事 件,經原法院108年度司裁全字第1288號裁定(下稱系爭假 扣押裁定)准抗告人以新臺幣(下同)350萬元或同額之國 內銀行無記名可轉讓定期存款單供擔保後,得對伊之財產於 1,045萬元之範圍內假扣押,但伊以1,045萬元為抗告人供擔 保後,得免為假扣押。抗告人於民國108年11月4日供擔保後 聲請假扣押執行,伊提存1,045萬元(案號:原法院109年度 存字第64號,下稱系爭擔保金)後撤銷假扣押執行。嗣抗告 人聲請撤回假扣押執行,並請求返還擔保金,且本案訴訟業 經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176號裁定確定,則抗告人既 已撤回假扣押執行程序,應認供擔保之原因已消滅,且假扣 押之本案訴訟業經終結,伊已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抗告人行 使權利而未行使,爰依民事訴訟法106條前段準用同法第104 條第1項第1款、第3款規定,聲請發還系爭擔保金等語。 三、抗告人異議及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提供之系爭擔保金已因 債權人執行取得而不復存在,相對人聲請返還系爭擔保金, 顯無理由。原法院司法事務官113年5月23日以113年度司聲 字第36號裁定准予返還相對人提存之系爭擔保金(下稱原處 分),原裁定未查予以維持而駁回伊之異議,於法未合。爰 依法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及原處分,並駁回相對人於 原法院所為發還系爭擔保金之聲請等語。 四、經查,本件抗告人前以相對人故意於新北市○○區○○路0段00 號6樓房地設定抵押權,變相脫產之背於善良風俗方式 ,加 損害於抗告人為由,聲請對相對人之財產於1,045萬元之範 圍內准予假扣押,經原法院於108年10月25日以系爭假扣押 裁定准許抗告人以350萬元或以同額之國內銀行無記名可轉 讓定期存款單為相對人供擔保後,得對相對人之財產於1,04 5萬元之範圍內假扣押,但相對人以1,045萬元為抗告人供擔 保或將上開金額提存後,得免為或撤銷假扣押,抗告人據此 如數提供擔保金供擔保後,聲請對相對人財產為假扣押 , 經原法院以108年度司執全字第574號假扣押強制執行事件受 理,相對人亦依系爭假扣押裁定提存系爭擔保金供擔保後 ,撤銷假扣押執行在案。嗣抗告人就假扣押所欲保全之債權 提起本案訴訟,即向原法院提起損害賠償之訴,經原法院於 112年11月7日以112年度重訴字第28號判決駁回抗告人之訴 ,抗告人不服提起上訴,經本院於114年2月19日以112年度 重上字第748號判決駁回抗告人之上訴,並確定在案等情, 有系爭假扣押裁定、原法院109年度存字第64號提存書、民 事起訴狀節本、原法院112年度重訴字第28號庭期通知書、 原法院112年度重訴字第28號民事判決、本院112年度重上字 第748號民事判決、本院民事科查詢表等附卷可稽(見原法 院113年度司聲字第36號卷第15頁至第18頁,原法院113年度 事聲字第42號卷第37頁至第39頁、第81頁至第93頁,本院卷 第37頁至第53頁),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無訛 。則兩造間本案訴訟,既已判決相對人全部勝訴確定,揆 諸前開規定及說明,應認相對人應供擔保之原因已消滅。惟 第三人板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板信銀行)前向原 法院聲請對系爭擔保金為強制執行,經原法院分別於113年6 月7日、113年7月31日對該院提存所發扣押命令,且受擔保 利益人即抗告人於113年7月10日在提存所主任前表示同意提 存人即相對人取回系爭擔保金,由板信銀行扣押收取,並記 明筆錄乙節,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原法院109年度存字第64 號擔保提存事件、113年度取字第1420號領取提存物事件卷 宗核閱無訛。原法院於113年9月24日發收取命令准許板信銀 行收取系爭擔保金及其利息,板信銀行於113年9月30日向原 法院提存所領取系爭擔保金,經原法院提存所於113年10月4 日准予領取之情,亦有原法院109年度存字第64號擔保提存 事件、113年度取字第1420號領取提存物事件卷宗可參。依 上說明,系爭擔保金業經板信銀行執行取得,相對人自不得 再聲請返還。從而,原法院司法事務官以原處分准予相對人 聲請返還系爭擔保金,及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異議,均有未 洽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爰 由本院將原裁定及原處分廢棄,更為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十庭             審判長法 官  邱 琦                法 官  邱靜琪                法 官  高明德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郭彥琪

2025-03-31

TPHV-114-抗-119-20250331-1

執事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假扣押)

臺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119號 異 議 人 郭馥甄 相 對 人 石金珠 代 理 人 陳青霞 上列當事人間因假扣押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民事執行 處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0月16日所為裁定(113年度司執全字 第168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異議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 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 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 前段、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強制執行法 第30條之1規定準用之。本院民事執行處113年度司執全字第 168號裁定(下稱原裁定)於民國113年10月18日送達異議人 ,異議人於同年月28日具狀聲明異議,未逾不變期間,司法 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 符,本院自應就司法事務官所為之原裁定,審究異議人異議 有無理由,並為適當之裁定,合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債權人即相對人持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3 81號假扣押裁定(下稱系爭假扣押裁定)並供擔保後,聲請 就債務人即異議人所有如附表一、二所示不動產及台北富邦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邦銀行)、京城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京城銀行)之存款債權為假扣押執行。惟 其中就附表一所示不動產之公告現值已達新臺幣(下同)1, 310萬4,006元,而參考同棟大樓之實價登錄可知附表二編號 1之房地市價高達2,380萬,附表二編號2同一社區之房地市 價高達2,444萬,縱以最低成交價三拍即64折計算,附表二 之房地可預期拍定價額至少為2,844萬1,600元,扣除貸款餘 額仍有1,308萬7,187元,且經扣押之存款合計為465萬9,667 元(含外幣折合新臺幣部分),與相對人之假扣押債權金額 1,000萬元相較,顯有極端超額查封之情形,本件應屬超額 查封,應就超額查封之部分塗銷查封登記。原裁定駁回債務 人之異議,顯有未洽,為此聲明異議,請求廢棄原裁定;11 3年5月20日南院揚113司執全清字第168號、113年5月24日南 院揚113司執全清字第168號假扣押命令就附表二所示不動產 及富邦銀行之存款部分之假扣押執行程序應予撤銷等語。 三、按強制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 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 的之必要限度,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定有明文。蓋強制執 行程序攸關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故執 行行為應公平合理兼顧其等權益,以適當方法為之,不得逾 必要限度,並符合比例原則(同條項立法理由參照)。次按 查封不動產,以其價格足以清償強制執行之債權額及債務人 應負擔之費用為限,強制執行法第113條準用第50條規定甚 明。是如逾越債權額之查封,即屬「超額查封」而不應准許 。查封之財產,如已足供清償強制執行之債權額及債務人應 負擔之費用,自不得再以債務人之其餘財產作為應供強制執 行之財產。所查封之財產苟有不足,須對債務人之財產再為 執行,仍以補足所需清償之債權額及應負擔之費用為限。至 於所查封之財產是否足額,乃執行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事項 (最高法院96年度台抗字第772號、97年度台抗字第532號裁 定意旨參照)。惟法院評估有無超額查封,應以債務人之財 產將來拍賣所得之價金是否足以清償債務人應負擔之各項費 用、稅捐及債權額以為斷,非以查封當時之價值為認定標準 。因我國強制執行法採平等主義,准許有執行名義之債權人 及對標的物有擔保物權之優先債權人參與分配;且查封標的 物於日後經終局執行拍賣時,能否迅速拍賣、實際價格若干 、是否有其他債權人參與分配,及拍賣所得於分配後是否足 敷清償債權人之債權,於實際拍定前,難以確定。故衡量是 否超額查封,應以客觀上極為明顯者為標準(最高法院100 年度台抗字第392號、102年度台抗字第559號裁定意旨參照 ),是於債務人有多數財產可供執行時,即應以此為標準加 以選擇,就財產價值與債權額相當之財產為強制執行(最高 法院89年度台抗字第35號裁判要旨參照)。 四、經查:  ㈠本件相對人持系爭假扣押裁定並供擔保後,聲請就異議人所 有如附表一、二所示不動產及富邦銀行、京城銀行之存款債 權為假扣押執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全字第168號假扣押 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等情,業據本 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核閱無訛。  ㈡查如附表一、二所示不動產未經鑑價亦未定第一拍底價,若 依目前之卷證資料,就附表一所示不動產之公告現值(通常 低於市價)合計1,229萬1,756元定為第一拍底價(異議人計 算為1,310萬4,006元應有誤),則該部分不動產將來實際拍 定價格若經3次減價拍賣,拍定價格預估至少約630萬元(計 算式:1,229萬1,756元×80%×80%×80%=630萬);就附表二編 號1之房地以實價登錄市值2,380萬元定為第一拍底價,則該 部分不動產將來實際拍定價格若經3次減價拍賣,拍定價格 預估至少約1,219萬元(計算式:2,380萬元×80%×80%×80%=1, 219萬元);就附表二編號2之房地以實價登錄市值2,444萬元 定為第一拍底價,則該部分不動產將來實際拍定價格若經3 次減價拍賣,拍定價格預估至少約1,251萬元(計算式:2,44 4萬元×80%×80%×80%=1,251萬元);再加計異議人遭扣押之存 款債權465萬9,667元,推估異議人受扣押、查封之財產可供 受償總金額預估至少約為3,565萬9,667元(計算式:630萬 元+1,219萬元+1,251萬元+465萬9,667元=3,565萬9,667元) ,扣除目前異議人尚欠之抵押債權金額1,962萬2,895元(臺 南市仁德區農會555萬元+富邦銀行1,227萬2,895元+興富發 建設股份有限公司180萬元)後,尚餘1,603萬6,772元,相 較相對人請求之假扣押債權額1,000萬元而言,仍高出603萬 6,772元,顯足供本件相對人完全受償,則異議人主張本件 客觀上有極端超額查封之情,尚非無據。惟若將附表二所示 不動產及富邦銀行之存款部分之假扣押執行程序均予撤銷, 則不能確保相對人之假扣押債權額1,000萬元均足受償,是 異議人請求撤銷附表二所示不動產及富邦銀行之存款部分之 假扣押執行程序等語,不足為採。至本件應扣押哪些標的即 屬已足,而不違反超額查封之規定,仍宜由執行法院再為調 查,併參兩造意見後,另為適法之處理。 五、綜上所述,原裁定以本件無極端超額查封之情事為由,駁回 異議人之異議,難謂妥適。異議人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 棄,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將原裁定廢棄,發回由本院民事執 行處司法事務官另為適法之處理。 六、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前段 、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永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玉芬 附表一:                  財產所有人:郭馥甄 編號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權 利 範 圍 公告現值總額 (新臺幣/元) 縣 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平方公尺 1 臺南市 關廟區 香洋 1064 30 全部 62萬4,000 備考 最高限額抵押權720萬元(債權人:臺南市仁德區農會),迄至114年3月12日止尚欠555萬元(本院卷第79頁)。 2 臺南市 關廟區 香洋 1064-4 29 全部 60萬3,200 備考 3 臺南市 歸仁區 沙崙 1072-7 1075 全部 262萬9,450 備考 一般農業區、農牧用地 4 臺南市 歸仁區 沙崙 1072-9 630 1/4 51萬4,710 備考 一般農業區、農牧用地 5 臺南市 關廟區 香洋 1066 229 全部 546萬5,534 備考 最高限額抵押權720萬元(債權人:臺南市仁德區農會),迄至114年3月12日止尚欠555萬元(本院卷第79頁)。 6 臺南市 關廟區 香洋 1086 57 1/20 4萬2,750 備考 7 臺南市 關廟區 香洋 1091-3 130 全部 229萬7,360 備考 最高限額抵押權720萬元(債權人:臺南市仁德區農會),迄至114年3月12日止尚欠555萬元(本院卷第79頁)。 8 臺南市 關廟區 民生 17 92 1/20 11萬4,752 備考 附表二: 編號 不動產 面積 (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鄰近地區 實價登錄 (新臺幣/元) 備考 1 臺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 3511 627/100000 2,380萬 (抗證3,本院卷第25頁) ⒈最高限額抵押權1,325萬元(債權人:富邦銀行),迄至114年3月12日止尚欠873萬9,848元(本院卷第111頁)。 ⒉普通抵押權198萬元(債權人:興富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臺南市○○區○○段00000○號建物 (門牌號碼:臺南市○○區○○路0段000號12樓之1) 128.01 全部 2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 85 全部 2,444萬 (抗證4,本院卷第27頁) 最高限額抵押權600萬元(債權人:富邦銀行),迄至114年3月12日止尚欠353萬3,047元(本院卷第107、109頁)。 臺南市○○區○○段0000○號建物 (門牌號碼:臺南市○○市○○區○○○街000號) 240.57 全部

2025-03-31

TNDV-113-執事聲-119-20250331-1

事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事聲字第40號 異 議 人 張巧玲 相 對 人 陳春桃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限期行使權利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11 月20日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聲字第579號裁定聲明異議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21日內,就因本院112年度司執全 字第240號假扣押執行事件(併入本院111年度司執字第118895號 給付會款強制執行事件)所受損害,向異議人行使權利,並向本 院提出行使權利之證明。 異議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 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處分;認異 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 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及第2、3項分別 定有明文。查本件異議人於民國113年11月22日收受本院113 年度司聲字第579號裁定(下稱原裁定),並於同月25日提 出異議等情,有異議人「民事抗告狀」上本院收狀日期戳章 在卷可佐,並經本院職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屬實。是異議人 於收受原裁定後10日內具狀聲明異議,經本院司法事務官認 其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於法相符,合先敘明。 二、聲明異議意旨略以:相對人積欠異議人新臺幣(下同)38萬 500元及利息未清償,經異議人聲請本院核發112年度司促字 第15035號支付命令確定。異議人前依本院112年度司裁全字 第498號民事假扣押裁定(下稱系爭假扣押裁定),提出13 萬元擔保金經本院以112年度存字第731號提存事件提存後, 聲請經本院以112年度司執全字第240號假扣押事件(下稱系 爭假扣押事件)受理,因假扣押執行之標的為他案即111年 度司執字第118895號給付會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強制 執行事件)相對人可獲分配之款項,爰併入系爭強制執行事 件,異議人最終獲分配受領17萬8,609元(含執行費用3,044 元),就不足部分經本院發給111年度司執字第118895號債 權憑證。異議人取得上開分配款後具狀聲請撤銷系爭假扣押 裁定,經本院以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29號裁定撤銷系爭假 扣押裁定確定在案,異議人與相對人間之訴訟業已結案,惟 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爰依法聲請本院通知相對人 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原裁定未查系爭假扣押事件業已併 入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執行及分配完畢,並已由本院發給異議 人債權憑證,異議人已無標的物可再追加強制執行之可能, 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29號裁定亦已確定,異議人已無法再 對相對人財產聲請假扣押強制執行,逕以異議人迄未撤回假 扣押之執行,系爭假扣押執行程序尚未終結,異議人尚有於 系爭假扣押事件中追加執行標的之可能,相對人因假扣押執 行所受之損害額可能繼續發生,訴訟難謂已終結為由,駁回 異議人之聲請,顯有違誤。爰依法聲明異議,請求廢棄原裁 定,裁定准許通知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等語。 三、按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 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一、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 二、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三、訴訟終結 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 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 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 未證明者,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定有明文。依同法第10 6條規定,上開規定於因假執行而供擔保者準用之。所謂「 訴訟終結」,係指依假扣押所保全之請求提起之本案訴訟終 結;如供擔保人未提起本案訴訟時,則指假扣押裁定及假扣 押執行程序均不存在者而言(最高法院93年度台抗字第281 號裁定意旨參照),此乃因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不 當假扣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 假處分裁定實施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在供擔保人撤回假 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 發生,損害額既未確定,即無強令其行使權利之理;反之, 如已執行之假扣押或假處分程序,已無繼續執行之可能,供 擔保人無從再依該執行程序追加執行標的,即難謂受擔保利 益人仍可能受有損害而無法確定損害額,自應准許供擔保人 依上開規定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 四、經查:  ㈠異議人前以相對人積欠38萬500元及利息未清償為由聲請支付 命令,經本院於112年8月1日核發112年度司促字第15035號 支付命令(嗣於112年9月11日確定);異議人於112年8月31 日以其業經本院核發上開支付命令,惟該支付命令尚未確定 ,而相對人之財產已由其他債權人即第三人邱玉姐向本院聲 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受理,定於112年9 月22日上午分配,依該執行事件中之分配表所示,相對人將 可獲發還205萬3,791元,異議人因尚未取得上開支付命令確 定證明書,尚無法聲請強制執行,未能於上開強制執行事件 中參與分配,恐日後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為由, 聲請供擔保准許於相對人在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中之205萬3,7 91元分配發還款於38萬500元範圍內予以假扣押,經本院於1 12年8月31日以系爭假扣押裁定准許異議人以13萬元為相對 人供擔保後,得對於相對人財產於38萬500元範圍內予以假 扣押;異議人提出13萬元擔保金經本院以112年度存字第731 號提存事件提存後,聲請經本院以系爭假扣押事件受理,併 入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實施假扣押執行相對人於系爭強制執行 事件中可獲分配之款項,異議人另執112年度司促字第15035 號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經本 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2292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受理後 ,一併併入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嗣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於113 年6月7日實行分配,異議人獲分配17萬8,609元(含執行費 用3,044元),經異議人領取完畢,異議人債權未受清償部 分另經本院發給111年度司執字第118895號債權憑證;異議 人於113年7月10日具狀以假扣押原因消滅為由,聲請撤銷系 爭假扣押裁定,經本院以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29號裁定撤 銷系爭假扣押裁定確定等情,業經本院職權調取系爭強制執 行事件、系爭假扣押事件、112年度司裁全字第498號假扣押 事件及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29號撤銷假扣押事件卷宗核閱 屬實,此部分之事實,堪可認定。  ㈡異議人雖僅撤銷系爭假扣押裁定,並未具狀撤回對相對人假 扣押執行之聲請;惟本件異議人依系爭假扣押裁定供擔保聲 請假扣押相對人於系爭執行事件中可受分配之發還款205萬3 ,791元,經本院以系爭假扣押事件受理後,併入系爭強制執 行事件執行實施假扣押,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已將上開205萬3 ,791元款項中異議人可獲分配之17萬8,609元(含執行費用3 ,044元)撥款分配予異議人,及將剩餘款項撥款分配予其他 參與分配之相對人債權人,均經異議人及其他債權人受領完 畢,並就不足清償額部分核發111年度司執字第118895號債 權憑證予異議人,於113年7月4日執行程序終結,此經本院 職權調取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卷宗核閱無訛。又系爭假扣押事 件查封標的為相對人於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可獲分配之款項, 且經併入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後者之執行程序既已終結,異 議人雖未撤回假扣押執行之聲請,惟相對人可獲分配之款項 業經分配完畢,相對人若有因執行受有損害之情,自系爭強 制執行事件執行程序終結日起,即可確定不再繼續發生,其 損害範圍已屬可得確定,而得行使權利請求賠償,且異議人 前所執之系爭假扣押裁定亦經撤銷確定,異議人無法再持之 就相對人其他財產聲請假扣押,相對人不致繼續受損害,揆 諸前揭說明,堪認異議人與相對人間之訴訟確已終結。從而 ,異議人依前開規定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 利,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原裁定以異議人迄未撤回假 扣押之執行,且假扣押擔保之本案債權尚未全部受清償,假 扣押執行程序仍未終結,聲請人尚有於系爭假扣押事件中再 行追加執行標的物之可能,相對人因假扣押執行所受之損害 額可能繼續發生而無法確定為由,駁回異議人之聲請,尚有 未洽,爰廢棄原裁定,並准異議人命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之 聲請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 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 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須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謝婷婷

2025-03-31

TNDV-113-事聲-40-20250331-1

地聲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聲請強制執行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4年度地聲字第13號 聲 請 人 黃永安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北市府停車管理工程處間聲請強制執行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2條規定:「公法上之爭議,除法律別有規 定外,得依本法提起行政訴訟。」法院組織法第7條之3第1 項規定:「法院認其無審判權者,應依職權以裁定將訴訟移 送至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前揭法院組織法規定依行政法 院組織法第47條規定於行政法院準用之。又民事強制執行事 務,於地方法院及其分院設民事執行處辦理之,強制執行法 第1條定有明文。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 執行行為地之法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 行為地不明者,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 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2項定有明 文。是以,權利人以實現私法上權利為目的,而聲請強制執 行時,除應取得執行名義外,尚應依強制執行法向普通法院 聲請,行政法院並無受理權限,應依職權以裁定將之移送至 有受理權限之管轄法院。 二、經查,聲請人以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抗字第1023號民事確定 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本件假扣押強制執行,欲實現其私法 上權利,屬民事強制執行事件,而應向普通法院民事執行處 聲請。又聲請人所述標的物及相對人之公務所所在地,分別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中正區,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管 轄法院,本院並無受理權限,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有受理 權限之管轄法院即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三、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法 官 林禎瑩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 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盧姿妤

2025-03-31

TPTA-114-地聲-13-20250331-1

司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34號 聲 請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鄧榮森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96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 幣86,4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另依同法第106條,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 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鈞院民事裁定,提供擔保金,並 向鈞院提存後,聲請鈞院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強制執 行。茲因聲請人已撤回前揭假扣押執行程序,且通知相對人 行使權利,相對人逾期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 三、查聲請人前依本院113度裁全字第57號民事裁定,提供新臺 幣86,400元為擔保,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96號號提存後, 聲請本院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強制執行,經本院113 年度執全字第38號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執行。次查, 聲請人已撤回前揭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且聲請本院通知相 對人行使權利,經本院以彰院毓民慧113年度司聲字第421號 函,通知相對人於文到21日之期間行使權利,相對人逾期未 行使權利等情,經本院調閱前開卷宗審核無誤。依首揭規定 ,本件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郭浩銓

2025-03-31

CHDV-114-司聲-134-20250331-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64號 聲 請 人 李芙玥 兼 法定代理人 李宗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定 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或命供起   訴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上開規定立 法意旨,乃以受擔保利益人經供擔保人或法院定期催告後,   仍不於期間內行使權利,足以推知其已無對供擔保人所供擔   保求償之決心,故認法院得依聲請以裁定命返還擔保,以其 因供擔保而生之權利義務關係早日確定(最高法院101年度 台抗字第556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1 2年度家全字第46號民事裁定,提供新臺幣(下同)87,100 元之擔保金,以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973號提存後,遂以本 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532號對相對人之責任財產假扣押強制 執行,嗣經聲請人撤回前開假扣押執行程序,復以本院113 年度家全聲字第16號撤銷前開假扣押裁定在案,是該假扣押 程序業已終結,又聲請人通知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 ,惟因相對人行蹤不明而遭信件退回,爰於本件併聲請公示 送達及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於本件聲請返還擔保金併公示送達,顯見尚未 通知相對人行使權利,本院亦無從審酌相對人是否已逾行使 權利期間而未行使。是聲請人於合法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且 相對人逾期未行使權利前,即逕行聲請返還本件擔保金,於 法自有未合,其聲請應予駁回。聲請人應先向本院聲請通知 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後,再提起本件返還擔保金之 聲請,方合乎前揭條文要件,而非於本件併同聲請,附此敘 明。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9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世鵬

2025-03-29

TCDV-114-司聲-364-20250329-1

司家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家聲字第513號 聲 請 人 翁雪婷 相 對 人 魏修溥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724號擔保提存事件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761,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 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 法第106 條所明定。次按家事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者 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亦為家事事件法第51條所明定 。又所謂訴訟終結,宜從廣義解釋,包括撤銷假扣押或假處 分裁定及執行程序終結在內(最高法院90年度台抗字第653 號裁定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已遵本院112年度家全字第38 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761,000元為擔保金,並 以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724號提存事件提存後,聲請本院以1 12年度司執全字第301號假扣押執行相對人財產在案。茲因 兩造嗣後已和解,聲請人已於民國112年12月20日具狀撤回 本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01號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之聲請, 且聲請人並已於113年1月17日聲請撤銷假扣押,經本院113 年度家全聲字第3號裁定撤銷上揭假扣押在案。又聲請人已 於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 相對人於收受後迄未行使權利,為此聲請裁定准予返還擔保 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本院112年 度家全字第38號民事裁定、112年度存字第1724號提存書、1 13年度家全聲字第3號裁定、確定證明書、本院民事執行處1 12年12月21日桃院增十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01號函、郵局存 證信函用紙等件影本及中華郵政掛號郵件回執正本等件為證 ,復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宗與查詢本院兩造訴訟繫屬之 查詢結果查核無誤,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28

TYDV-113-司家聲-513-20250328-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645號 聲 請 人 陳慶鴻 代 理 人 邱志勇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采日興營造有限公司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供擔保之場合 ,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受損 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或假 處分之執行,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全部執行程序前,受擔保利 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定,自難強令 其行使權利,故必待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程序已全部撤銷 ,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130號裁定 意旨參照)。末按,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期間之催告,既 屬法定要件之一,則催告必須在訴訟終結之後,否則不生催 告之效力。不能謂訴訟終結前之催告,亦屬合法(最高法院 87年度台抗字第454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遵鈞院11 2年度司裁全字第797號民事裁定,提供新臺幣100萬元之擔 保金,並以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下稱苗栗地院)112年度存字 第128號提存在案(以苗栗地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7號對相 對人之責任財產假扣押強制執行)。聲請人以鈞院112年度司 票字第4833號本票裁定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執行拍賣相對人 所有坐落於苗栗縣財產,而經併入苗栗地院民事執行處112 年度司執字第29672號事件,該案於拍定後製作分配表定期 分配,聲請人債權未受償部分經該院換發債權憑證終結【註 :聲請人原記載為對相對人取得鈞院113年度司促字第12350 號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終局執行,惟依其113年11月1 日補正狀內容交互比對,前揭支付命令乃於113年5月3日核 發與前揭執行日期顯不相符且該筆金額亦未經納入苗栗地院 前揭分配表分配,故此部分應爲誤載】。因聲請人已撤銷上 開假扣押裁定在案(鈞院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23號民事裁 定),聲請人復已於訴訟終結後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 行使權利,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 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依前揭假扣押裁定提供本件擔保金後,向苗栗 地院聲請對相對人所有未保存登記建物(即建築執照為111栗 商建苑建字第134、135、136號所示未完工建物、地基等未 保存登記建物)為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又系爭不動產業經 苗栗地院以112年度司執字第29672號事件拍定,並於113年1 0月11日分配確定,有該院執行處書記官於苗栗地院系爭扣 押執行案號卷面註記紀錄暨該分配表在卷供參,並經本院調 閱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7號、本院112年度 司裁全字第797號等卷核閱無誤,堪以認定。聲請人雖另持 其他終局執行名義就系爭假扣押執行之不動產調卷執行完畢 ,並向本院以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23號裁定撤銷系爭供擔 保之假扣押裁定,惟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撤銷假扣押裁定 卷宗,並無送達債務人之送達回執,且經向該案查詢該113 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23號裁定尚未確定,有本院非訟中心114 年2月7日查詢簡答表在卷可查。是聲請人既未對該相對人撤 回系爭假扣押執行程序,且前揭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23號 裁定尚未確定,該假扣押執行事件仍未屬終結,受擔保利益 人即相對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尚未確定, 自難認訴訟已終結,其縱已對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為訴訟 終結前之催告,其催告亦非適法,不生合法催告之效力,揆 諸首開規定與說明,自與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第106條所規定之要件不符,不生催告行使權利之效力;復 查,聲請人亦未補正其他符合返還擔保金要件之證明。從而 ,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於法尚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28

TCDV-113-司聲-1645-20250328-2

司聲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42號 聲 請 人 羅淑惠 相 對 人 陳政男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425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台幣肆萬零伍佰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 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 。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 第106條規定甚明。另所謂「訴訟終結」,應從廣義解釋, 包括撤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及執行程序終結在內,最高法 院88年度台抗字第682號裁判要旨可資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羅淑惠與相對人陳政男間請求假 扣押事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13年度家全字第7號民事裁定為 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台幣40,500元為擔保金,並以本院11 3年度存字第425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該事件業經終結 ,聲請人以存證信函已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 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為此,請求返還擔保金等語,並 提出本院113年度存字第425號提存書、113年度家全字第7號 假扣押裁定、撤回假扣押強制執行狀、存證信函、掛號函件 執據等影本為證。 三、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經本院調閱113年度家全字第7號假扣 押事件卷、113年度存字第425號擔保提存事件卷、113年度 司執全字第85號執行卷,查核無誤,而本件訴訟終結後,聲 請人已先定相當期間通知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 不行使,亦經本院依職權向本院民事紀錄科函查未受理相對 人對聲請人提起之民事訴訟及非訟事件,有民事紀錄科查詢 表在卷可稽,聲請人請求返還擔保金,自無不合,應予准許 ,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許智閔

2025-03-27

SCDV-114-司聲-42-202503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