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甲OOO

共找到 7 筆結果(第 1-7 筆)

重家繼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家繼訴字第6號 原 告 甲OOO 訴訟代理人 楊貴森律師 被 告 乙OO 丙OO(0000 0000 000) 訴訟代理人 謝天仁律師 何乃隆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公同共有被繼承人丁OO所遺如附表一所示遺產,應分割如附 表一「分割方法」欄所示。 訴訟費用由兩造各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兩造之被繼承人丁OO於民國109年6月2日死 亡,原告為其配偶,被告均為被繼承人之子女,兩造應繼分 各3分之1,被繼承人死亡後遺有如附表一所示遺產,並無不 能分割之情形,亦無不分割之約定,除兩造不爭執如附表一 編號1至4所示房地、編號5至15所示土地、編號16所示房屋 、編號17至30所示存款、編號31至35所示股票之價值及編號 36所示生前債務、編號38所示對第三人債權存在及數額,暨 附表六編號1至4、5至23、24至25所示土地,分別為訴外人 國盛育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盛公司)、肯盛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肯盛公司)、合盛貿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盛貿 易公司)借名登記在被繼承人名下者外;兩造迄今仍不能協 議分割遺產,且被繼承人對伊並無被告丙OO所指附表一編號 37即附表四所示扣還債權存在。為此依民法第1164條規定請 求分割遺產,並聲明:兩造公同共有如附表一所示遺產,應 分割如該附表「分割方法」欄所示等語。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乙OO以:對原告主張遺產內容及分割方法沒意見,只希 望能盡快判決,而就被告丙OO聲請傳證人戊OO會計師要證明 兩造已協議分割遺產一節,我認為沒有必要,因為不管被告 丙OO所述我與其對話紀錄,或是當天戊OO與媽媽初步協商內 容,都不是家族協議分割,因為我沒有被通知到場,也完全 沒有委託證人己OO參加該會議,事後也沒有任何人通知我會 議內容,至於被告丙OO所言我與其對話,其實完全在說明原 告的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不是被告丙OO所述其拿70% ,我拿30%,戊OO製作的表格完全是針對原告要拿一半又3分 之1,原告分剩的才由我和被告丙OO七三分,這是他們計畫 好的內容,而由戊OO製作表格,且戊OO是受被告丙OO及證人 庚OO指使製作表格,既然已經傳喚證人庚OO,就不需要傳喚 戊OO等語。  ㈡被告丙OO以:對原告主張附表一編號1至4所示房地、5至15所 示土地、16所示房屋、17至30所示存款、31至35所示股票、 36所示生前債務、38所示對第三人債權,及附表六編號1至4 、5至23、24至25所示土地,分別為訴外人國盛公司、肯盛 公司、合盛貿易公司借名登記在被繼承人名下者等情均無意 見;但兩造曾於109年12月間達成口頭遺產分割協議,約定 由被告丙OO、乙OO二人分別70%、30%之比例分配附表一所示 遺產;又被繼承人對原告尚有如附表一編號37所示即原告曾 提領如附表四編號1所示被繼承人所有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 ,並曾出售附表四編號2所示已協議分配予被告丙OO之新加 坡編號3508號房屋之扣還債權存在,故原告對被繼承人尚有 如附表一編號37即附表四所示總計新台幣(下同)7億2984萬5 900元之負債而應列入扣還債權分配。為此聲明:駁回原告 之訴等語置辯。 三、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 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164條定有明文。次按各共有人 ,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但因物之使 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在此限;共 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 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 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以 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 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 ,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 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 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1項、第2項並有明文。再按 裁判分割共有物訴訟,為形式之形成訴訟,其事件本質為非 訟事件,故法院定共有物之分割方法,固應斟酌當事人之聲 明、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然法院 因共有物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依民法第824條命為適 當之分配,不受任何共有人主張之拘束;共有人提出之分割 方法,僅供法院酌定時之參考而已;縱未斟酌當事人所主張 之分割方法,亦不生違背法令問題(最高法院49年台上字第2 569號、81年度台上字第2018號、71年度台上字第4643號民 事裁判參照)。 四、經查,原告主張上揭兩造之被繼承人丁OO於109年6月2日死 亡,兩造應繼分如附表二所示,公同共有如附表一所示遺產 ,無以遺囑定分割方法或不能分割之情形,亦無不分割之約 定,及附表一編號1至4所示房地、5至15所示土地、16所示 房屋、17至30所示存款、31至35所示股票之價值及編號36所 示生前債務、38所示對第三人債權存在及數額,暨附表六編 號1至4、5至23、24至25所示土地,分別為訴外人國盛公司 、肯盛公司、合盛貿易公司借名登記在被繼承人名下之財產 等情,業據原告提出繼承系統表(見本院卷一第11頁)、被繼 承人死亡及被告丙OO遷出之除戶戶籍籍本(見本院卷一第37 、373頁)、遺產稅繳清證明書(見本院卷一第29至35頁)到院 ,並有本院查詢原告及被告乙OO戶籍資料(見本院卷一第293 、295頁)在卷可佐,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自堪信原告之主張 為真正,則原告訴請分割遺產,自應准許。 五、惟兩造就有無於109年12月間達成遺產分割協議、附表一編 號37所示扣還債權是否存在?若存在,金額若干?附表六所 示土地應否分割及價值若干?及本件遺產應如何分割?均仍 有爭執。茲就兩造間爭執分敘如下:   ㈠兩造並未就被繼承人遺產達成分割協議:  ⒈被告丙OO抗辯兩造早於109年12月間達成遺產由其與被告乙OO 按7:3比例口頭分割協議等語,為原告及被告乙OO所否認。 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查被告丙OO謂兩造就被 繼承人遺產已達成7:3比例分割之口頭協議,然所提出原告 指示會計師製作之「分配表」(見本院卷一第27頁),並非就 附表一所示全部遺產有所協議,此觀該「分配表」記載分配 內容,既不包括附表一編號16所示房屋、編號31所示股票, 亦未列出附表一編號17至30所示存款,甚至全未提及附表一 編號37即附表四所示扣還債權可知;且該「分配表」記載分 配方式,與被告丙OO認知全部遺產由其與被告乙OO兩人按7 比3比例分配之結論不符,此觀原告尚可依「1030之1請求權 」,取得包括「天母道路」、「39樓房屋」(應係指附表一 編號3至4所示房地)、「嘉義土地」(應係指附表一編號5至1 5所示土地)、「國盛土地、肯盛土地、肯盛免稅土地、合盛 土地」(應係指附表六所示借名登記土地)、「合盛股份」5 萬3347股、「合盛興股款」,總計價值13億1578萬2686元之 財產,且就「台玻股」(應係指附表一編號33所示股票)、「 南京東路房屋」(應係指附表一編號1至2所示房地)分配方式 ,前者全由被告丙OO取得,後者由被告二人平均取得,亦與 被告丙OO抗辯兩造已達成全部遺產由其與被告乙OO兩人按7 比3比例分配取得云云不符。足見原告及被告乙OO均否認與 被告丙OO就被繼承人遺產達成口頭分割協議等語,信而有徵 。    ⒉雖被告丙OO提出證人庚OO到院,並提出其與被告乙OO、原告 間之LINE往來訊息為證。惟證人庚OO到庭證稱:「有一天原 告叫我約會計師來公司開會,有關申報遺產稅的問題,那天 有開會的人有我、阮呂會計師、原告和己OO先生(按指被告 乙OO之夫)四人..之後阮呂會計師就依照原告提議做這個表. .可能是阮呂會計師給我或是傳真給我的..我收到這張表後 就拿去給原告,原告看完..叫我傳給被告丙OO..我就傳給被 告丙OO,被告丙OO..要我轉告原告說既然這個表大家都同意 ,我們就趕快去辦理申報遺產稅,將來就是以七三分配來分 割遺產」、「我不記得(這個表..當時..有沒有給被告乙OO) ,應該是會傳真給被告乙OO,要不然被告乙OO也跟原告同住 ,原告應該會傳給被告乙OO看,但我印象中我應該有傳給被 告乙OO」、「(開會時被告乙OO)印象中好像沒有(在場)..我 不記得(己OO有無說他是代理被告乙OO去現場)..(己OO)沒有 (出示被告乙OO委託他代理的委託書)..不記得(之後..有跟 被告乙OO確認她有無收到附表)..我沒有印象,不記得(被告 乙OO有同意七三分配,改稱:應該有)..被告乙OO沒有打電 話來說她有什麼意見,她都沒講(說她同意)」、「(原告)有 (說..同意七三配,而原告自己沒有分到)..被告丙OO是說大 家都同意了就趕快去申報,以後遺產就是按照七三下去分.. (大家都同意是指)原告和被告乙OO..印象中我沒有問過(被 告乙OO是否同意按照這個表)..(該分配表,被告丙OO回復後 ,被告乙OO)沒有(對該分配表..聯絡表示任何意見)」等語( 見本院卷五第361至367頁),足見證人庚OO不能確認被告乙O O已同意該「分配表」所載之遺產分割方法,甚至有無傳送 該「分配表」予被告乙OO亦僅是印象中應該有。次就被告丙 OO提出之LINE訊息觀之,被告乙OO回復訊息不過謂:「媽媽 、哥哥:為了家庭和樂、您們二人決定如何做就好!我只有 一個疑問..」等語(見本院卷三第233、115頁),並無同意被 繼承人遺產全部由其與被告丙OO兩人按3:7比分配之內容, 況被告丙OO提出之「分配表」記載內容,並非將全部遺產由 其與被告乙OO按7比3分配等情,已如前述,被告乙OO自無依 該「分配表」同意被繼承人遺產全部由其與被告丙OO兩人按 3:7比分配之可能。是以被告丙OO所舉證人庚OO及提出其與 被告乙OO、原告間LINE訊息,均不足認被告乙OO已同意將被 繼承人之全部遺產由其與被告丙OO兩人按3比7比例分配。  ⒊綜上,被告丙OO抗辯兩造就被繼承人遺產已於109年12月間達 成由被告丙OO、乙OO按7:3比例分配之口頭遺產分割協議云 云,不足採信;原告主張及被告乙OO抗辯兩造並未就被繼承 人遺產達成分割協議等語,則堪採信。  ㈡附表一編號37即附表四所示對原告之扣還債權不存在:  ⒈被告丙OO抗辯被繼承人遺產尚有如附表四編號1所示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遭原告提領,應計入被繼承人對原告之扣還債權列入分配等語,為原告所否認。查被告丙OO抗辯原告曾提領附表四編號1所示「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但該「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是否確屬被繼承人遺產,所舉被證2「Letter of wishes」(見本院卷二第17至21頁及第23至25頁中譯本,下稱系爭意願書)係由原告出具予「DBS Trustee Ltd」(下稱系爭DBS信託公司)之契約文件,並非被繼承人丁OO出具將其財產信託予系爭DBS信託公司之文件,雖被告丙OO謂依該系爭意願書信託予系爭DBS信託公司之信託財產,實際上係被繼承人生前所有,原告不過為名義人云云,然就此迄未舉證以實其說,已不足採;再依被告丙OO提出被證7及被證16匯款入帳文件(見本院卷二第167、407及409頁被證16中譯本)、被證29-1滙款帳務資料(見本院卷三第335至337頁及第339至343頁中譯本),固堪信被告丙OO謂其與被告乙OO分別於110年2月18日、同年3月5日曾收受系爭DBS信託公司匯付上開信託財產60%其中之70%即美金4200萬元(另有美金168萬元為管理費及報酬)、30%即美金1800萬元等情為真正,然此益證被告二人收受系爭DBS信託公司匯付信託財產,並非以該信託財產屬被繼承人之遺產按被告二人應繼分而分配,反而係依原告出具系爭意願書而與系爭DBS信託公司成立之信託契約而分配,自不足認該「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係屬被繼承人之遺產;又若認該「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確屬被繼承人遺產,被告丙OO、乙OO依系爭意願書第8點記載,得於被繼承人死後立即分配「信託基金」60%之其中70%、30%,然該系爭意願書第9點亦明文:信託財產其餘40%作為原告維護、健康及支持,包括但不限於醫療的費用,則該第8條及第9條內容,應認均屬「被繼承人生前指示」其死後所有「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之分配方法,殊不能割裂僅認第8條記載有效而第9條記載無效,是原告於被繼承人死後,本得依「被繼承人生前指示」分配該「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其餘40%甚明,則附表四編號1所示金額,不論原告有無領取,均屬原告依「被繼承人生前指示」得受分配之遺產,否則原告依系爭意願書第9點分配信託財產40%應列入扣還債權,而被告丙OO、乙OO就依系爭意願書第8點受領之美金4200萬元、1800萬元,卻不須列入扣還債權,顯非公允。準此,被告丙OO抗辯原告提領如附表四編號1所示「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屬其負債應列入扣還債權分配云云,不足採信。  ⒉又被告丙OO抗辯被繼承人遺產尚有如附表四編號2所示應由其 分配之新加坡編號3508號房屋遭原告出售,亦應計為原告債 務而列入扣還債權分配云云,復為原告所否認。查被告丙OO 抗辯被繼承人尚有新加坡編號3508號房屋,連同新加坡編號 3901、3208、3001號房屋,曾經兩造協議由其取得其中編號 3508、3901號房屋,被告乙OO取得編號3208、3001房屋之方 式分配,惟原告已於112年4月間將上開新加坡編號3508號房 屋出售得款新加坡幣670萬元,應認屬原告對被繼承人所負 債務列入本件扣還債權分配等語,固已提出被證8至10原告 及被告乙OO授權文件及中譯本(見本院卷二第169至182頁)、 被證3被告二人公證互換房產協議文件及中譯本(見本院卷二 第29至45頁)、被證4、5原告公證遺囑中英文及中譯本(見本 院卷二第47、49至58頁)及被證11-1原告出售新加坡編號350 8號房屋明細及中譯本(見本院卷三第325至329頁)等件為證 。惟依被告丙OO提出之上開被證8至10授權文件,足見被繼 承人在新加坡編號3508號房屋產權僅有2分之1(見本院卷二 第181頁),並非全部,被告丙OO就原告自有新加坡編號3508 號房屋其中2分之1部分出售所得,認屬對被繼承人所負債務 而應列為扣還債務,已無所據;至其餘原屬被繼承人所有該 編號3508號房屋2分之1部分,依被告丙OO提出之上開被證4 、5原告所立中英文遺囑記載:「本人名下之位於新加坡之 四間房屋分配如下:...(二)238號..#35-08..號..由長子丙 OO..單獨繼承取得」、「我聲明我是位於以下房產的唯一所 有者:⑴新加坡烏節大道238號 #35-08..我遺贈..我的兒子 ,丙OO 新加坡烏節大道238號 #35-08..」等語(見本院卷二 第47、57頁),足見該新加坡編號3508號房屋原屬被繼承人 所有2分之1部分,早經兩造繼承人約定由原告單獨繼承,不 過再由原告以遺囑將該2分之1連同原告自有2分之1即該房屋 全部,於原告死亡時遺贈被告丙OO,並非兩造另有將該原屬 被繼承人所有2分之1部分達成分割協議之情事;至被告丙OO 提出上開被證3不過係其與被告乙OO間關於新加坡編號3901 、3208房屋交換之協議,且該協議第1條約定於原告「去世 後生效」(見本院卷二第41頁),自與原告有無出售新加坡編 號3508號房屋無涉,是縱如被告丙OO提出上開被證11-1所示 ,原告已將其所有新加坡編號3508號房屋(包括其原有2分之 1及繼承丁OO所有2分之1)出售,亦係其在上開被證4、5遺囑 發生效力(民法第1199條參照)前處分自己財產,殊無對被繼 承人負有債務之可言;此外,上開新加坡編號3508及3901、 3208及3001號等房屋分配被告丙OO、乙OO之結果,縱然價值 比例約為7:3,亦係在原告百年之後始發生效力,此觀上開 原告所立遺囑及被告所立交換房產協議甚明,被告丙OO逕依 上開新加坡房屋將來分配之價值比例,推論兩造已達成由被 告丙OO、乙OO依7:3比例分配遺產之協議,完全置現仍生存 之母親應有權益於不顧,甚至於母親在世逕自主張按7:3比 例分配母親自有財產,殊非人子所應為。準此,被告丙OO抗 辯原告出售如附表四編號2所示新加坡編號3508號房屋為其 所負債務應列入扣還債權分配云云,亦不足採。  ⒊綜上,被告丙OO抗辯原告提領附表四編號1所示家族信託帳戶 內資產、出售附表四編號2所示新加坡編號3508號房屋,均 屬對被繼承人之負債,總計7億2984萬5900元應列入附表一 編號37所示扣還債權分配云云,均不足採。原告主張其對被 繼承人並無如附表一編號37即附表四編號1、2所示負債應列 入扣還債權分配,則堪採信。  ㈢附表六編號1至4、5至23、24至25所示土地,分別為訴外人國 盛公司、肯盛公司、合盛貿易公司借名登記在被繼承人名下 之財產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參見本院卷四第368頁),已 如前述,則該附表六所示土地既非屬被繼承人之遺產,自不 在兩造得受分配之列。又兩造就附表六編號6至11、13至15 、24至25所示土地價值若干,固有爭執,但該附表六所示土 地並非遺產,不應列入分割,且該附表六所示土地不論價值 若干,兩造亦認若列為分割項目,同時亦應將其價值列為生 前債務扣除(參見本院卷七第7至10及15至16頁訴訟中表格) ,是該附表六編號6至11、13至15、24至25所示土地價值, 不論若干,均無礙附表一所示遺產總額之認定,被告丙OO謂 若未鑑定,影響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云云,尚有誤會, 據此聲請鑑定上開附表六編號6至11、13至15、24至25所示 土地之價值,核無必要,附此敘明。  ㈣附表一所示遺產應如何分割:   爰審酌原告及被告乙OO均主張應將附表一編號1至4所示房地 、5至15所示土地、16所示房屋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登 記為分別共有,將附表一編號17至30所示存款、31至35所示 股票、36所示生前債務、38所示對第三人債權,均按附表二 所示應繼分比例分配或分擔;而被告丙OO主張附表一所示遺 產,除編號37所示對原告之扣還債權外,均由其與被告乙OO 按7:3比例分配,至原告則完全不受分配,與本院關於兩造 間並無達成遺產分割協議之認定不符,顯非適當之分割方法 ,本院因認以原告主張如附表一「分割方法」欄所示方法分 割,始能確保兩造公平繼承遺產,故認附表一所示遺產以該 附表「分割方法」欄所示方法分割為適當。   六、綜上所述,原告主張兩造公同共有被繼承人所遺如附表一所 示遺產應予分割,核屬有據,本院認應依附表一「分割方法 」欄所示之方法分割。惟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 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 ,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 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本件係因分割共有物而涉訟,而分 割共有物之訴,乃形式之形成訴訟,法院不受當事人聲明分 割方法之拘束,已如前述,實質上並無所謂何造勝訴、敗訴 之問題,亦不因何造起訴而有不同,故本件原告請求裁判分 割遺產雖有理由,然應由公同共有人依應繼分比例分擔訴訟 費用,始為公平。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164條規定,訴請分 割遺產,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分割方法應依主文第1項所 示,訴訟費用之負擔則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另行論述,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第85條第1項但書,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台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尹遜言 附表一:遺產清冊及分割方法表(幣別:新台幣元) 編號 應繼遺產 價值(本院認定) 分割方法 項目 內容 1 房屋及坐落土地 台北市○○區○○段○○段000○號建物(台北市○○區○○里○○○路○段000巷00弄0號一至三樓,權利範圍1/4) 856,245 權利分割,由兩造按附表二應繼分比例登記為分別共有 2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面積:37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4) 37,031,250 3 房屋及坐落土地 台北市○○區○○段0000○號建物(門牌號碼:台北市○○區○○里○○路000巷00號三十九樓,權利範圍1/1) 76,912,126 權利分割,由兩造按附表二應繼分比例登記為分別共有 4 臺北市○○區○○段00地號土地(面積:25‚234.6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53/20000) 224,511,034 5 土地 嘉義市○區○○段000○00地號(面積: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 1,766,600 權利分割,由兩造按附表二應繼分比例登記為分別共有 6 嘉義市○區○○段000○000地號(面積:1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 107,500 7 嘉義市○區○○段000○000地號(面積: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 10,753 8 嘉義市○區○○段000○00地號(面積:16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6,952,660 9 嘉義市○區○○段000○00地號(面積:7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3,224,045 10 嘉義市○區○○段000○00地號(面積:7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3,356,540 11 嘉義市○區○○段000○00地號(面積:6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1,366,200 12 嘉義市○區○○段000○00地號(面積: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19,800 13 嘉義市○區○○段000○00地號(面積:17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3,334,510 14 嘉義市○區○○段000○00地號(面積:1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292,501 15 嘉義縣○○鄉○○段000地號(面積:4,141.9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1) 650,876 16 房屋 嘉義市○○段0000○號建物(門牌號碼:嘉義市○區○○里○○路00巷00號,權利範圍全部) 598,057 權利分割,由兩造按附表二應繼分比例登記為分別共有 17 存款及孳息 永豐商業銀行長安分行活期儲蓄(帳號:00000000000000號) 100 原物分割,由兩造按附表二應繼分比例分配 18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大安分行支票(帳號:00000000000000號) 4,007 19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安和分行一本萬利(帳號:00000000000000號) 2 20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敦北分行台幣活存(帳號:00000000000000號) 37 21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安和分行外匯綜定(帳號:000000000000號)、澳幣133577.25元 2,706,369 22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台幣(帳號:00000000000000號) 7 23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南京東路分行證券活儲(帳號:0000000000000號) 693 24 安泰商業銀行延平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 11 25 華南商業銀行仁愛路分行(帳號:000000000000號) 11,625 26 國泰商業銀行忠孝分行證券活期儲蓄(帳號:000000000000號) 10 27 國泰商業銀行忠孝分行證券活期儲蓄(帳號:000000000000號) 25 28 國泰商業銀行仁愛分行活期儲蓄存款(帳號:000000000000號) 110 29 國泰商業銀行大安分行外幣活存(帳號:000000000000號)美金10.63元 319 30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信用卡溢付款(代收編號:0000000000000000號) 14,693 31 股票及股息 東華合纖股份有限公司1股 21 原物分割,由兩造按附表二應繼分比例分配 32 合盛貿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67‚000股 1,318,388,479 33 台灣玻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250股 11,163 34 國盛育樂股份有限公司5,000,000股 897,206,000 35 肯盛股份有限公司674,520股 60,237,873 36 生前債務 應償還國盛育樂股份有限公司 不爭執如附表三所示 -416,462,628 由兩造按附表二應繼分比例分擔 37 扣還債權 對原告應扣還之債權 爭執如附表四所示 0 無可扣還之債權,無庸分配 38 對第三人債權 對訴外人合盛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債權 不爭執如附表五所示 720,000 由兩造按附表二應繼分比例分配 總計 2,223,829,616 附表二:兩造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姓名 應繼分 1 原告甲OOO 1/3 2 被告乙OO 1/3 3 被告丙OO 1/3 附表三:生前債務表(幣別:新台幣元) 編號 支出項目 對合盛貿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負債 書證出處 日期 名稱 1 107.1.1 股東往來債務(欠款) 190,000,000 見卷三第139頁 2 109.6.29 股東往來債務(欠款) 226,462,628 見卷三第97-105頁、卷六第79-100頁 總計負債金額  416,462,628   附表四:扣還債權表(幣別:新台幣元) 編號 支出項目 原告負債 書證出處 日期 內容 原告及被告乙OO主張 被告丙OO抗辯 原告及被告乙OO提出 被告丙OO提出 1 110.6.14 提領家族信託帳戶內資產 0 577,487,900 見卷二第65-69、361頁 見卷二第17-25、167、407-409頁、卷三第269、271頁 2 112.2.27 出售協議分割予被告丙OO之新加坡編號3508房屋 0 152,358,000 見卷二第71-75、363頁 見卷二第29-45、47、49-58、183-185頁 總計扣還金額 0 729,845,900 附表五:對第三人債權表(幣別:新台幣元)         編號 支出項目 對合盛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債權 書證出處 時間 內容 1 109.12.10 退股款 720,000 見卷一第308頁 總計債權金額 720,000 附表六:借名登記土地表(幣別:新台幣元) 編號 土地坐落 土地價值 書證出處 原告及被告乙OO主張 被告丙OO抗辯 原告及被告乙OO提出 被告丙OO提出 國盛育樂股份有限公司借名登記之土地 1 桃園市○○區○○段0000地號(重測前為坑子段貓尾崎小段573之4)(面積:232.5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1,092,985 1,092,985 見卷一第57-59頁、卷三第175-177頁 2 桃園市○○區○○段0000地號(重測前為坑子段貓尾崎小段573之5)(面積:0.8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3,807 3,807 見卷一第61-63頁、卷三第175-177頁 3 桃園市○○區○○段0000地號(重測前為坑子段貓尾崎小段577)(面積:483.3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5) 151,437 151,437 見卷一第65-67頁、卷三第175-177頁 4 桃園市○○區○○段0000地號(重測前為坑子段貓尾崎小段595之16)(面積:797.4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3,748,203 3,748,203 見卷一第69-71頁、卷三第175-177頁 土地價值總計 4,996,432 4,996,432 肯盛股份有限公司借名登記之土地 5 桃園市○○區○○段000地號(面積:13,178.7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4/5) 28,466,143 28,466,143 見卷一第53-55頁、卷三第171-173頁 6 新竹縣○○鄉○○段0000地號(面積:24,199.1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43,558,398 87,842,769 見卷一第113-115頁 見卷二第349-351頁、卷三第171-173頁 7 新竹縣○○鄉○○段0000地號(面積:9,564.3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17,215,902 37,779,340 見卷一第117-119頁 8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24,078.1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43/45) 41,414,435 61,784,558 見卷一第121-123頁 9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8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1,440,000 4,552,800 見卷一第125-127頁 10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2,991.3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5,384,340 16,287,628 見卷一第129-131頁 11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902.0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1,623,618 3,274,623 見卷一第133-135頁 12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333.4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600,264 600,264 見卷一第137-139頁、卷三第171-173頁 13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1,251.3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2,252,412 5,299,425 見卷一第141-143頁 見卷二第349-351頁、卷三第171-173頁 14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41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741,600 997,040 見卷一第145-147頁 15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1,26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2,269,800 7,246,967 見卷一第149-151頁 16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1,61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2,907,000 2,907,000 見卷一第153-155頁、卷三第171-173頁 17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98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1,771,200 1,771,200 見卷一第157-159頁、卷三第171-173頁 18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128.6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231,624 231,624 見卷一第161-163頁、卷三第171-173頁 19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383.1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689,670 689,670 見卷一第165-167頁、卷三第171-173頁 20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906.0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1,630,854 1,630,854 見卷一第169-171頁、卷三第171-173頁 21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1,324.9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2,384,892 2,384,892 見卷一第173-175頁、卷三第171-173頁 22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46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838,800 838,800 見卷一第177-179頁、卷三第171-173頁 23 新竹縣○○鄉○○段000地號(面積:38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693,000 693,000 見卷一第181-183頁、卷三第171-173頁 土地價值總計 156,113,952 265,278,597 合盛貿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借名登記之土地 24 嘉義縣○○鄉○○○段0○0地號(面積:10,69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2,353,340 9,712,876 見卷一第189-191頁 見卷二第349-351頁 25 嘉義縣○○鄉○○○段0○00地號(面積:10,60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 2,333,100 3,202,710 見卷一第193-195頁 見卷二第349-351頁 土地價值總計 4,686,440 12,915,586

2025-03-28

TPDV-112-重家繼訴-6-20250328-1

監宣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110號 聲 請 人 甲OOO 相 對 人 乙OOO 關 係 人 丙OOO 上列當事人間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OOO與關係人丙OOO均為相對人乙OO O之子,相對人因身心障礙,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 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此向法院聲請准對相 對人為監護宣告,並請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指定關係人為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精神或心智 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得為監護之宣告 。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鑑定應有 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並出具書面報告 。」家事事件法第167條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意旨所指事實,固據聲請人具狀陳明,並提出其 等親屬系統表、同意書、戶籍謄本及相對人之中華民國身心 障礙證明為佐。為此本院依法委請崇光身心診所指派鑑定醫 師定於114年2月24日對相對人實施鑑定,惟聲請人於114年2 月20日經本院電詢後表示:本件不用聲請,不會寫撤回狀, 法院可以直接駁回等語,此有本院當日電話紀錄在卷可憑。 四、從而,聲請人未盡協力義務使相對人受訊問並接受鑑定,致 本院難以依法進行本件監護宣告之程序,是本件要件不備, 即屬無據,應予駁回。 五、至倘聲請人、關係人、相對人之四親等內親屬等民法第14條 第1項所定聲請權人嗣認有為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之必要,仍 得另行依法提出聲請,附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翁健剛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趙佳瑜

2025-02-21

TYDV-113-監宣-1110-20250221-1

監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許可監護人行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722號 聲 請 人 甲OOO 代 理 人 江蘊生律師 相 對 人 即受監護人 乙OO 關 係 人 丙OO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許可監護人行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聲請人處分受監護宣告之人乙OO(男、民國○○○年○月○○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號)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所 得價金應匯入受監護宣告之人所有合作金庫銀行大稻埕分行帳戶 (帳號:○○五○七六五七一四一三一號) 。 聲請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乙OO前於民國112年8月31日經本院以 112年度監宣字第354號裁定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選定 伊為其監護人,關係人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現因相對 人名下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下稱系爭不動產)管理不便及維護 費用甚鉅,而有處分之必要,爰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第1101 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許伊處分如附表不動產等語。 二、按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非為受監護人之利益,不得 使用、代為或同意處分;監護人代理受監護人購置或處分不 動產,非經法院許可,不生效力;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 1101條第1項、第2項第1款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本院112年度監宣字第3 54號裁定、經我國駐日本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驗證之系爭不 動產權利證明書、系爭不動產相關資料暨中譯本等件為證,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監宣字第50號、第503號卷 查核屬實,堪信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從而,聲請人依民法 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101條第2項規定聲請本院准其處分受 監護宣告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核與前揭規定尚無不 符,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台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書記官 尹遜言                  附表(面積:平方公尺): 日本國甲賀郡甲南町希望ケ丘三丁目00番00宅地(土地:面積198.74、權利範圍全部;房屋:面積98.53(一樓53.82、二樓44.71)、權利範圍全部)

2024-12-13

TPDV-113-監宣-722-20241213-1

監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許可監護人行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825號 聲 請 人 乙OO 代 理 人 賴其均律師 相 對 人 甲OOO 上列聲請人聲請許可監護人行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許聲請人代為處分受監護宣告之人甲○○○所有如附表所示 之不動產。 二、前項處分所得價金應全部存入甲○○○於中華郵政股份有限   公司基隆仁二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帳戶內。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監護宣告之人甲○○○前經本院以112年度輔 宣字第197號裁定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人,並選定聲請人為其 監護人,關係人吳榕峯為會同開據財產清冊之人。附表所示 不動產為受監護宣告人甲○○○所有,因其已遷離多年,致該 房地因地處基隆,閒置多年而潮濕發霉,現居臺中市之聲請 人亦難代為管理。又受監護宣告人甲○○○前因跌倒致生活難 以自理,現居住於佛教正德醫院,每日看護費需新臺幣(下 同)2,800元,相關醫療費用亦甚鉅,因受監護宣告人甲○○○ 名下現金不足以支應長期之醫療費用,均由聲請人以自身存 款代墊。然聲請人存款有限且已退休,並無其他收入,故現 為照護受監護宣告之人甲○○○之身體或其利益,有處分受監 護宣告之人甲○○○所有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之必要,並經親屬 團體會議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之同意,爰依法聲請准許 聲請人處分受監護宣告之人甲○○○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 等語。 二、按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非為受監護人之利益,不得 使用、代為或同意處分。監護人為下列行為,非經法院許可 ,不生效力:㈠、代理受監護人購置或處分不動產。㈡、代理 受監護人,就供其居住之建築物或其基地出租、供他人使用 或終止租賃。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 未成年人監護之規定,民法第1101條第1項、第2項、第1113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本院 112年度輔宣字第197號民事裁定及確定證明書、親屬系統表 、親屬團體會議-處分受監護宣告人財產、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同意書、財產清冊、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基隆仁二郵局存摺影本、基隆第二信用合作社存款證明書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建物及土地所有權狀、 診斷證明書、看護費用收據、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 基隆市稅務局房屋稅籍證明書、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房屋照 片等件為證,堪信為真實。準此,本院審酌聲請人為受監護 宣告之人甲○○○,並為受監護宣告之人甲○○○之監護人,而受 監護宣告之人甲○○○無工作能力,無收入以支應其生活及醫 療費用,復經親屬團體會議決議、關係人即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吳榕峯表示同意,故處分上開不動產用以支付、安排 受監護宣告之人甲○○○甲○○○每月醫療、看護、生活等費用, 應屬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益。是本件聲請核與法尚無不合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按監護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監護職務。又監護人 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損害於受監護人者 ,應負賠償之責。且法院於必要時,得命監護人提出監護事 務之報告、財產清冊或結算書,檢查監護事務或受監護人之 財產狀況,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100條、第1109條第1 項、第1103條第2項規定均有明示。本件聲請人即監護人處 分受監護宣告之人甲○○○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或就其處 分所得之金錢,自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妥適管理,並 使用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生活及養護療治所需費用。又為保 護、增進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益,及有利於監督監護人管理 變賣所得價金行為,爰併予諭知如附表所示不動產出售所得 價金應存入受監護宣告之人甲○○○設於基隆仁二郵局帳號000 00000000000帳戶內。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楊萬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新臺幣1,000元之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貴卿 附表: 一、基隆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294/10000) 。 二、基隆市OO區OO段OO小段1***建號建物(門牌號碼:基隆市○○ 區○○街00000號,權利範圍:全部)。

2024-12-10

TCDV-113-監宣-825-20241210-1

監宣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890號 聲 請 人 丙OO 應受監護宣 告之人 甲OOO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甲○○○之監護人。 指定乙○○(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甲○○○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丙○○為甲○○○(女,民國00年0月 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媳婦,甲○○○自 101年2月25日經診斷罹患阿茲海默氏失智症,其認知功能退 化,日常生活無法自理,經鑑定障礙等級為重度,致不能為 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爰 民法第14條第1項規定,聲請准予對甲○○○為監護宣告;併選 定聲請人為其監護人,指定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 語。 二、本院審酌下列證據:  ㈠除戶謄本、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  ㈡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診斷證明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正、反面影本。  ㈢親屬同意書:同意聲請人、乙○○分別為監護人、會同開具產 清冊之人同意書。  ㈣耕心療癒診所林耕新醫師出具之精神鑑定報告書略以:「身 體狀況:整日臥床、四肢癱瘓。精神狀態:定向力、辨識 能力、思考能力、記憶力、計算能力、現實反應能力均缺損 。日常生活狀況:需24小時依賴他人照顧。建議監護宣告 」等語。 三、本院認甲○○○確因重度失智症,目前領有第1、2類重度身心 障礙證明,其定向力、辨識能力、思考能力、記憶力、計算 能力、現實反應能力均缺損,無自我照顧能力,需人24小時 照顧,其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致其不能為意思能力及受意思 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且無回復可能性,已達 監護宣告之狀態,准依聲請人之聲請對甲○○○為監護宣告。 再者,因甲○○○之夫OOO及其子OOO均已死亡,現有親屬為其 媳婦即聲請人及其孫子女乙○○、OOO等3人,故認由聲請人擔 任監護人,應合於甲○○○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擔任甲○ ○○之監護人,及指定甲○○○之孫子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 四、又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之規定,於監護開始時 ,監護人丙○○對於受監護宣告人甲○○○之財產,應會同乙○○ 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家事第三庭  法 官 郭佳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金蘭

2024-11-21

KSYV-113-監宣-890-20241121-1

監宣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843號 聲 請 人 甲OOO 應受監護宣 告之人 乙O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人。 選定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人乙○○之監護人。 指定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夫乙○○,於民國113年0月0日起, 因中風,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為此依民法第14 條第1項規定,聲請宣告乙○○為受監護宣告人;併選定聲請 人為乙○○之監護人,指定乙○○之次女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等語。 二、本院審酌下列證據: (一)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 (二)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診斷證明書及中華民國 身心障礙證明正、反面影本。 (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鑑定報告書。 (四)親屬同意書:同意聲請人、丙○○分別為監護人、會同開具產 清冊之人。   認乙○○因中度失智,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 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已達需要他人監護之程度,准依聲 請人之聲請對乙○○為監護宣告,並認由乙○○之妻即聲請人擔 任其監護人,應合於乙○○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擔任乙 ○○之監護人,及指定乙○○之次女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 人。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家事第三庭  法 官 郭佳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書記官 張金蘭

2024-11-15

KSYV-113-監宣-843-20241115-1

重家繼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家繼訴字第34號 原 告 甲OOO 乙OO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孫瑞蓮律師 被 告 丙OO 兼 代理人 丁OO 被 告 戊O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繼承人己OO所遺如附表一所示遺產准予分割,分割方法如 附表一「本院分割方法」欄所示。 二、被繼承人庚OO所遺如附表二所示遺產准予分割,分割方法如 附表二「本院分割方法」欄所示。 三、訴訟費用由兩造依如附表三「合併計算應繼分」欄所示比例 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造辯論判決之說明   被告戊OO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 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 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規定,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一)被繼承人己OO於民國109年7月9日死亡,遺有如附表一所 示遺產,繼承人為配偶庚OO、子女即原告乙OO、甲OOO、 被告丙OO、丁OO,渠等應繼分各為五分之一;其後,被繼 承人己OO之配偶即被繼承人庚OO於111年12月6日死亡,則 其有關被繼承人己OO之遺產部分,由庚OO之子女即原告乙 OO、甲OOO、被告丙OO、丁OO、戊OO等五人再轉繼承,渠 等對被繼承人己OO之應繼分合計如附表三「合併計算應繼 分」欄所示。 (二)而被繼承人庚OO於111年12月6日死亡,遺有如附表二所示 遺產,繼承人為子女即原告乙OO、甲OOO、被告丙OO、丁O O、戊OO,渠等應繼分各為五分之一。 (三)又被繼承人己OO、庚OO所遺不動產,均已辦理繼承登記, 且該等遺產並無法律或被繼承人之遺囑為禁止分割之情形 ,亦無契約或被繼承人之遺囑定有分割遺產之方法,但因 繼承人彼此間無法自行協議分割,顯見雙方已難達成分割 協議之共識,爰起訴請求分割遺產,並聲明:被繼承人己 OO、庚OO所遺如附表一、二所示遺產,應按如附表一、二 「原告主張分割方法」欄所示,予以分割。 二、被告部分: (一)被告丙OO、丁OO:不動產部分,主張原物分割,法院判決 下來後,我們兄弟會去找對方談,要用什麼樣的金額處理 ;請法院不要直接判決變價分割,而且被告丁OO現在還住 那裡,渠等希望保有該不動產等語。 (二)被告戊OO:對被繼承人、遺產範圍、繼承人及應繼分等, 均無意見。      三、本院經原告甲OOO、乙OO及被告丙OO、丁OO同意整理並協議 簡化爭點後,其不爭執事項及爭點如下(見卷第247頁至第2 48頁): (一)不爭執事項     1、被繼承人及繼承人部分    被繼承人己OO於109年7月9日死亡(板司調卷35),繼承 人為配偶庚OO、子女即原告乙OO、甲OOO、被告丙OO、丁O O;其後,被繼承人庚OO於111年12月6日死亡(板司調卷3 7),繼承人為子女即原告乙OO、甲OOO、被告丙OO、丁OO 、戊OO(板司調卷27至34、103至112、130至133、134, 重家繼訴卷47至52、85至90、93至114)。   2、法定應繼分部分   (1)對被繼承人己OO部分,庚OO、原告乙OO、甲OOO、被告 丙OO、丁OO,各五分之一。   (2)對被繼承人庚OO部分,原告乙OO、甲OOO、被告丙OO、 丁OO、戊OO,各五分之一。   3、遺產範圍   (1)被繼承人己OO死亡時,留有如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稅 免稅證明書所載之遺產(板司調卷25、123)。   (2)被繼承人庚OO死亡時,留有如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稅 免稅證明書所載之遺產(板司調卷125)。   (3)系爭不動產已辦理繼承登記(板司調卷39至53、65至84 、113至122)。   (4)存款部分,被繼承人己OO郵局存款為新臺幣(下同)20 ,534元(重家繼訴261),被繼承人庚OO郵局存款為15, 740元(重家繼訴263),更正金額及其所生孳息如前。   4、分割方法    動產部分,原物分配。    (二)爭點部分     1、分割方法    不動產部分,原告瑛、敏主張,變價分割。    不動產部分,被告雄、中主張,原物分割。     四、本院之判斷 (一)被繼承人、遺產範圍、繼承人及應繼分之認定   1、按「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一、直系 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四、祖父母。」 、「同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數人時,按人數平均繼承。」, 民法第1138條及同法第1141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2、經查,原告主張被繼承人己OO於109年7月9日死亡,遺有 如附表一所示遺產,繼承人為配偶庚OO、子女即原告乙OO 、甲OOO、被告丙OO、丁OO,渠等應繼分比例,各為五分 之一;其後,被繼承人己OO之配偶即被繼承人庚OO於111 年12月6日死亡,則其有關被繼承人己OO之遺產部分,由 庚OO之子女即原告乙OO、甲OOO、被告丙OO、丁OO、戊OO 等五人再轉繼承,渠等對被繼承人己OO之應繼合計如附表 三「合併計算應繼分」欄所示;而被繼承人庚OO於111年1 2月6日死亡,繼承人為子女即原告乙OO、甲OOO、被告丙O O、丁OO、戊OO,渠等應繼分比例各為五分之一等情,業 據原告提出被繼承人己OO、庚OO之遺產稅免稅證明書、死 亡證明書、繼承系統表、兩造戶口名簿、戶籍謄本、土地 登記第一類謄本、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除戶戶籍謄本、 兩造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遺產稅免稅證明書等件為證 (見板司調字卷第25頁至第53頁、第101頁至第134頁、家 繼訴字卷第30頁至第41頁、第57頁至第71頁、第246頁至 第248頁),而被告丙OO、丁OO、戊OO均到庭表示,對此 均不爭執(見家繼訴字卷第144頁至第146頁),則依上開 事證,堪信原告該等主張為真。 (二)准予分割及分割方法   1、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 全部為公同共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 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 1151條、第1164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繼承人己OO遺 有如附表一所示遺產,被繼承人庚OO遺有如附表二所示遺 產,兩造目前無從達成分割遺產之協議,該等遺產亦無不 能分割之情形,是原告自得訴請分割。   2、又上開所留如附表一編號1、2、附表二編號1、2所示不動 產,原告主張變價分割,而被告丁OO、丙OO則表示:請求 原物分割,被告丁OO目前仍然居住在該處等語(見家繼訴 字卷第249頁),本院考量兩造如依應繼分比例分配遺產 ,並未損及共有人間之利益,且現無變價分割之急迫需要 ,尚可符合共有人間之公平,況維持共有亦可保留日後共 有人間再為協議使用方式或處分方式之空間,認如附表一 編號1、2以及附表二編號1、2所示不動產,由兩造依相關 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應為適當。本院具體斟酌公 平原則、各繼承人之利害關係、遺產之性質、使用狀況及 金額等因素綜合判斷,爰就被繼承人己OO所留如附表一所 示遺產,另定分割方法如附表一「本院分割方法」欄所示 ;被繼承人庚OO所留如附表二所示遺產,另定分割方法如 附表二「本院分割方法」欄所示。 (三)訴訟費用之負擔    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 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 ,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 1定有明文。查本件被繼承人之遺產係因兩造無從達成分 割協議,而由原告提起訴訟,惟兩造均因遺產分割而互蒙 其利,揆諸上開規定,本院認此部分訴訟費用應由兩造按 如附表三「合併計算應繼分」欄所示比例為分擔,始屬公 平,爰判決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0條之1,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政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書記官 劉春美 附表一:被繼承人己OO之遺產及分割方法 編號 財產種類、所在地、名稱 權利範圍、單位或金額(新臺幣) 原告主張分割方法 本院所定分割方法  1 新北市○○區○○段000000000地號土地 1/4 變價分割。 所得價金,由兩造按如附表三「合併計算應繼分」欄所示比例,予以分配。 原物分割。 由兩造按如附表三「合併計算應繼分」欄所示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2 新北市○○區○○段000000000○號建物(門牌:新北市○○區○○路00巷0號2樓) 全部  3 永和郵局存款 20,534元及其孳息 原物分割。 原物分割。 由兩造按如附表三「合併計算應繼分」欄所示比例,予以分配。 附表二:被繼承人庚OO之遺產及分割方法 編號 財產種類、所在地、名稱 權利範圍、單位或金額(新臺幣) 原告主張分割方法 本院所定分割方法  1 新北市○○區○○段000000000地號土地 公同共有1/4(潛在應有部分為其1/5) 變價分割。 所得價金,由兩造按如附表三「合併計算應繼分」欄所示比例,予以分配。 原物分割。 如附表一編號1、2「本院所定分割方法」欄所示。  2 新北市○○區○○段000000000○號建物(門牌:新北市○○區○○路00巷0號2樓) 公同共有全部(潛在應有部分為其1/5)  3 永和郵局存款 15,740元及其孳息 原物分割。 原物分割。 由兩造按如附表三「被繼承人庚OO之繼承人的應繼分」欄所示比例,予以分配。 附表三:各該應繼分比例 姓名 被繼承人己OO之繼承人的應繼分 被繼承人庚OO之繼承人的應繼分 合併計算應繼分 施芬英 1/5 1/5 6/25 甲OOO 1/5 1/5 6/25 丙OO 1/5 1/5 6/25 丁OO 1/5 1/5 6/25 戊OO 0 1/5 1/25 被繼承人庚OO 1/5

2024-10-08

PCDV-113-重家繼訴-34-202410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