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移轉管轄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移轉管轄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49號 聲 請 人 賴玟伃(原名:賴芬蘭) 相 對 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本院114年度補字第770號 ),聲請人聲請移轉管轄,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 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 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 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 後者,亦得主張之,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強制執行法 第14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所謂專屬管轄,係指法律規 定某類事件專屬一定法院管轄之謂,凡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僅 得由一定法院管轄者,縱未以法文明定「專屬管轄」,仍不 失其專屬管轄之性質。是以,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應向執 行法院為之,顯已由該法明定此類事件應由執行法院管轄, 性質上屬「專屬管轄」(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38號裁定 要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提起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請求撤銷本 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47308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 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依民事訴訟法第13條規定 ,應由票據付款地之法院管轄,且該執行標的債權前已歷經 數次執行程序,均係由臺灣彰化地方法院(下稱彰化地院) 管轄,又相對人尚成立侵權行為待釐清,依同法第15條第1 項應以彰化地院為管轄法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規定,聲請移送由彰化地院管轄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對相對 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請求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 程序等,揆諸前開說明,應專屬由系爭執行事件繫屬之執行 法院即本院管轄,是聲請人主張以民事訴訟法第13條、第15 條第1項所定票據付款地、侵權行為地定本件管轄法院,而 聲請將本件訴訟移送彰化地院審理,核與上揭專屬管轄規定 不符,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宛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李品蓉

2025-03-31

TPDV-114-聲-149-2025033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2528號 原 告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被 告 李季如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 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此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 1項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得合意定管轄法院 ,乃因法定管轄規定於實際上常造成當事人諸多不便,故為 尊重當事人之程序選擇權,兼顧當事人實行訴訟之便利,於 無礙公益上特別考量所作管轄(如專屬管轄之規定)規定下 ,特容許當事人得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立法意旨既係為 便利當事人實行訴訟而設,則兩造於起訴前合意指定之管轄 法院,必須限於一定之法院,始能謂係便利當事人約定實行 訴訟,如當事人一造以定型化契約廣泛將不特定多數第一審 法院定為合意管轄之法院,用與他造當事人簽訂契約,即與 合意管轄立法意旨有悖;當事人合意定數管轄法院時,雖非 法所不許,然亦應限於特定之一個或數個法院,如合意泛指 當事人一造得向不特定多數法院起訴或並未排除此等可能性 ,自為法所不許。而此係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法院 應為之程序審查事項,尚非同條第2項經當事人以情形顯失 公平為由聲請移轉管轄情形,合先說明。 二、查本件原告請求被告返還借款事件,乃依其起訴狀上所附書 第20條之約定,主張兩造係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然觀該條款約定為:「...若涉訟時,...合意以臺灣臺北『 或(空白)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則就其前後 文義而言,除本院外之其他全國地方法院既未經劃除,或均 得為其任選作為管轄法院,該約款既然不能排除包括本院在 內之我國境內之臺灣地方法院均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依前說 明,不能認已有合意限於一定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之明示 意思;且此情係預先擬定定型化契約條款之原告可以簡單、 輕易排除之文義不明確狀態,其捨此不為,自當無由將因此 導致約款文字不精確之不利益,轉由遭起訴被告承擔,是該 合意管轄約款,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4條規範之意旨未合,應 屬無效。又,排除前開審認為無效之合意管轄約定適用後, 自應回歸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之規定,查被告起訴時戶籍 住址在「新北市中和區」,此有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及該 約定條款在卷可參,本院並無管轄權。考量被告於發生契約 紛爭進行訴訟時,亦以在被告往常生活日常作息活動慣常之 住所地管轄法院應訴,最稱便利;而原告為我國知名銀行, 全國均有設置分行或辦事處等分支機構,債務履行地遍布全 國,亦派有專人處理相關訴訟,縱依被告住所地定管轄法院 ,亦可輕易委由員工到庭應訴,是認最為妥適。爰依職權將 本件移轉管轄至被告戶籍地管轄之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認為 最為妥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林振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並繳納抗告費新 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凱如

2025-03-31

TPEV-114-北簡-2528-2025033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2360號 原 告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被 告 蘇桓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 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此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 1項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得合意定管轄法院 ,乃因法定管轄規定於實際上常造成當事人諸多不便,故為 尊重當事人之程序選擇權,兼顧當事人實行訴訟之便利,於 無礙公益上特別考量所作管轄(如專屬管轄之規定)規定下 ,特容許當事人得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立法意旨既係為 便利當事人實行訴訟而設,則兩造於起訴前合意指定之管轄 法院,必須限於一定之法院,始能謂係便利當事人約定實行 訴訟,如當事人一造以定型化契約廣泛將不特定多數第一審 法院定為合意管轄之法院,用與他造當事人簽訂契約,即與 合意管轄立法意旨有悖;當事人合意定數管轄法院時,雖非 法所不許,然亦應限於特定之一個或數個法院,如合意泛指 當事人一造得向不特定多數法院起訴或並未排除此等可能性 ,自為法所不許。而此係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法院 應為之程序審查事項,尚非同條第2項經當事人以情形顯失 公平為由聲請移轉管轄情形,合先說明。 二、查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乃依其起訴 狀上所附書第18條之約定,主張兩造係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 管轄法院。然觀該條款約定為:「...就本約定書涉訟時,. ..同意以臺灣臺北『或(空白)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則就其前後文義而言,除本院外之其他全國地方法 院既未經劃除,或均得為其任選作為管轄法院,該約款既然 不能排除包括本院在內之我國境內之臺灣地方法院均為第一 審管轄法院,依前說明,不能認已有合意限於一定法院為第 一審管轄法院之明示意思;且此情係預先擬定定型化契約條 款之原告可以簡單、輕易排除之文義不明確狀態,其捨此不 為,自當無由將因此導致約款文字不精確之不利益,轉由遭 起訴被告承擔,是該合意管轄約款,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4條 規範之意旨未合,應屬無效。又,排除前開審認為無效之合 意管轄約定適用後,自應回歸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之規定 ,查被告已於民國100年7月7日遷出國外,其在我國最後之 住所地則係設在新北市○○區○○路○段000號8樓,此有個人基 本資料查詢結果及該約定條款在卷可參,本院並無管轄權。 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 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林振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並繳納抗告費新 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凱如

2025-03-31

TPEV-114-北簡-2360-2025033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1674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被 告 孟祐廷(即孟繁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依第24條之合意管轄 ,如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依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 條款而成立,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 論前,得聲請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1項 前段、第28條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考其立法意旨,在 於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時,通常占有經濟上之強勢地 位,如因契約涉訟而須赴被告之住、居所地應訴,無論在組 織及人員編制上,均尚難稱有重大不便。如法人或商人以預 定用於同類契約之債務履行地或合意管轄條款,與非法人或 商人之他造訂立契約時,他造就此類條款表面上雖有締約與 否之自由,實際上幾無磋商或變更之餘地。則一旦因該契約 涉訟,他造即必須遠赴法人或商人以定型化契約所預定之法 院應訴,在考量應訴之不便,且多所勞費等程序上不利益之 情況下,經濟上弱勢者往往被迫放棄應訴之機會,如此不僅 顯失公平,並某程度侵害經濟上弱勢者在憲法上所保障之訴 訟權,於是特別明文排除合意管轄規定之適用。是以,定型 化契約當事人因此爭執涉訟時,如法人或商人據此向合意管 轄法院起訴,在不影響當事人程序利益及浪費訴訟資源之情 況下,非法人或商人之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前,得聲請 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因此,在無其他特別審判籍管轄法院之 適用時,法院受理此種移轉管轄之聲請,自應依民事訴訟法 第1條「以原就被」原則定管轄法院。 二、本件原告固主張依被告與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渣打銀行)訂立之信用卡合約書第31條約定,兩 造合意以本院為管轄法院,而渣打銀行於民國99年12月1日 將對被告之信用卡債權讓與予原告,則原告即繼受上開信用 卡契約之所有權利義務關係,故一併適用上開合意管轄條款 。惟查,本件被告住所地在臺南市學甲區,此有個人戶籍資 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又被告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前具狀主 張上開約定條款顯失公平,並聲請將本件移送於其住所地之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下稱臺南地院)管轄,有其提出之民事 移轉管轄聲請狀在卷足憑。本院參酌被告與渣打銀行所訂立 信用卡契約性質,既屬企業經營者所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定 型化契約,個別、不特定之消費者在締約當時,自難有磋商 或修改之權利,另考量被告之住所地既在臺南市學甲區,復 無其他證據可資認定被告以本院為合意管轄法院之有利理由 ,從而,上述有關以本院為合意管轄法院之契約條款,對被 告而言顯失公平,依前揭說明,被告之聲請應有理由,本件 應排除合意管轄法院之適用。再本件既無其他特別審判籍管 轄法院規定之適用,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規定,自應由 被告住所地之臺南地院管轄,爰依被告之聲請將本件移送於 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家淳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蘇炫綺

2025-03-31

TPEV-114-北簡-1674-2025033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1308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高聿艷 被 告 張居祥 原籍設新北市○○區○○○道0段0號6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移轉管轄 而來(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重簡字第2086號),本院於民 國114年3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39,682元,及其中新臺幣127,997元部分 ,自民國113年9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44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39,682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事項: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又原告於訴訟進行中減縮聲明如主 文第1項所示,依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予 准許。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91年11月21日,向美國運通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美國銀行)申請信用貸款(帳號:0000000000 000000),詎被告未依約還款,尚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金額及利息。嗣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渣打銀行)於97年8月1日概括承受美國銀行在台分行全部 資產、負債及營業,而渣打銀行將前開債權讓與原告。爰依 前開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起訴請求,並聲明如主文第 1項所示。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信用貸款 申請書等件為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斟酌,本院依卷證資料,已 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正,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主 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徐千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玉瓊 訴訟費用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440元 合    計          1,440元

2025-03-31

TPEV-114-北簡-1308-20250331-1

司繼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538號 聲 請 人 陳菀妤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經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移轉 管轄而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拋棄繼承權者,須以繼承人為限,而遺產繼承人,除配偶 外,依下列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親屬。㈡父母。㈢兄弟姊 妹。㈣祖父母,此觀民法第1138、1174條第1項規定自明。又 按拋棄繼承為不合法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家事事件法 第132條第3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甲○○之繼承人,被繼 承人已死亡,聲請人自願拋棄繼承權,為此具狀聲明拋棄繼 承權,請准予備查等語。 三、經查:被繼承人甲○○於民國113年12月8日死亡,聲請人為被 繼承人之女等情,有聲請人提出最新戶籍謄本、被繼承人除 戶戶籍謄本及繼承系統表在卷可考。惟聲請人除本件聲請外 ,又另行具狀向本院聲請拋棄繼承,並經本院於114年3月5 日以114年度司繼字第277號准予備查在案,業據本院職權調 取上開卷宗查核屬實。從而,依前揭規定,聲請人之拋棄繼 承溯及於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故聲請人已非繼承人,自無 就被繼承人之財產為拋棄繼承。是以,其重覆聲請拋棄繼承 難謂合法,無從予以准許,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劉怡芳

2025-03-31

CHDV-114-司繼-538-20250331-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5號 聲 請 人 肯信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 定 代 理 人 郭毓庭 相 對 人 美歐亞七號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MARZIO KEILING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現金或無記名可轉讓定存單供擔保新臺幣6,000,000元 後,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94582號執行事件所為之強制執行程序 ,於本院114年度審重訴字第42號(含嗣後改分之本案訴訟案件 )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判決確定、調解成立、和解或撤回起訴前 ,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按法院依強制執行法 第18條第2項定擔保金額,而為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 ,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 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 的所受之損害額,或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 ,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最高法院86年度台 抗字第442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持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80121號債權 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司 執字第94582號清償債務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程序)受 理。惟聲請人已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院)提起 債務人異議之訴,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之規定,聲 請供擔保停止強制執行等語。 三、經查,相對人持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80121號債權憑證為執 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系爭執行程序受理, 又聲請人向臺北地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經臺北地院以11 4年度重訴字第95號裁定移轉管轄至本院,現由本院以114年 度審重訴字第42號受理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 年度司執字第94582號執行卷宗及本院114年度審重訴字第42 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卷宗,核閱屬實。再者,相對人主張 聲請人積欠新臺幣(下同)2,000萬元及自民國110年10月1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之利息,並聲請執行聲請人所 有之不動產,聲請人之不動產現已查封登記,尚未定期拍賣 ,則系爭執行程序未經終結,聲請人聲請停止系爭執行程序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本件強制執行程序如暫予停止, 將導致相對人不能即時由執行標的受償而受有損害,則相對 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應為聲請執行債權2,000萬 元延後受償之利息損害,故計算相對人停止執行期間不能受 償之利息損害,應以2,000萬元為計算依據;並參酌本件為 債務人異議之訴案件,訴訟標的為2,000萬元,屬得上訴至 第三審之事件,參酌民法第203條法定利率為週年利率5%, 並依其爭執之難易程度,以及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第 2條規定,訴訟期間應可評估約6年(第一、二、三審通常程 序審判案件之辦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年、1年6月),本 院預估相對人因停止本件強制執行程序可能受損害額為6,00 0,000元(00000000×5%×6=0000000,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爰酌定本件擔保金額為6,000,000元。 四、據上論結,聲請人之聲請有理由,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 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碩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林香如

2025-03-31

CTDV-114-聲-45-20250331-1

投簡
南投簡易庭(含埔里)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投簡字第179號 原 告 劉紹錡 林如枰 被 告 台灣百獅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于德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對於私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人之團體之訴訟,由其主 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 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條第2項、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又本於票據有所請求而涉訟者,得由票據付款地之法 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3條固有明文,惟該條立法目的旨在 貫徹票據流通性,便利票據權利人行使票據權利。所謂本於 票據有所請求,專指執票人本於票據行使票據上之權利而言 ,凡執票人本於票據請求承兌、付款及行使追索權均屬之, 如本於持有票據之原因事實而為請求,並不包括在內。另發 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前條裁定送達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非訟事件法第19 5條第1項雖定有明文,惟上開條文既列舉偽造、變造二者, 解釋上,本票債務人以其他事由提起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 訴,即無適用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1項之餘地,為本票裁定 之法院,亦無從依上開規定取得管轄權。 二、經查,本件原告主張未積欠被告新臺幣84,400元,附表所示 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債權、利息債權均不存在,且系爭 本票亦罹於時效等情,起訴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顯見 原告並非主張系爭本票有偽造、變造,則本件確認本票債權 不存在之訴,與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1項無涉,本院自無從 依該規定取得管轄權。再者,原告起訴時被告主事務所或主 營業所在臺中市,有被告之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 務公司基本資料在卷可稽,揆諸上開說明,本件應由臺灣臺 中地方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 ,爰依職權裁定移轉管轄。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南投簡易庭 法 官 許慧珍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藍建文 附表:      編號 發 票 日 票 面 金 額 (新臺幣) 到 期 日 票據號碼 0 110年11月5日 84,400元 110年11月5日 TH827923

2025-03-31

NTEV-114-投簡-179-20250331-1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445號 聲 請 人 林金塗 上聲請人因聲請對相對人洪淑玲就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之本票一張,經提示 不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1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 二、按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本票准予 強制執行,應提出本票原本以釋明其為執票人,僅提本票影 本尚難遽認其為執票人,其聲請即不應准許。經查,聲請人 於113年11月25日向南投地院就系爭本票(票據號碼:WG0000 0000)一紙聲請准予裁定強制執行,經南投地院以113年度 司票字第496號(下稱南投地院卷)受理後,將系爭本票之 本票裁定案件移轉管轄由本院審理,聲請人向南投地院提出 聲請時,雖曾提出系爭本票原本,然嗣經南投地院非訟中心 將前開本票原本1紙發還聲請人,此有南投地院送達證書1份 在卷可稽,是聲請人於本事件移送本院審理後,仍應再次提 出系爭本票原本以供審核。本件經本院於114年3月19日裁定 命其補正「㈠聲請費新臺幣750元。㈡提出據以請求之本票( 票據號碼:WG00000000)原本一件。」,惟聲請人僅補繳聲 請費,本票原本迄未提出,難認已釋明其為本票執票人,揆 諸前揭說明,其聲請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第95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3-31

TCDV-114-司票-2445-20250331-2

司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強制執行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891號 聲 請 人 侯德威 上列聲請人對相對人許哲嘉聲請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按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以新臺 幣依一定標準徵收費用;第13條規定之費用,關係人未預納 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請 ,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2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非 訟事件之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 訟事件法第30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票據為完全之有價證券 ,票據權利之行使與票據之占有不得分離。執有票據之人, 始得行使票據權利;如未執有票據,不問其原因為何,   均不得主張該票據權利。本票執票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亦為行使票據權利方式之一,於聲請時自應提出本票原本   ,以證明其確實執有本票而得行使票據權利,如聲請人無法   或拒絕提出,其聲請之法定要件即屬不備。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9月6日 簽發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500,000元,到期日未載, 經提示未獲兌現,爰請求裁定強制執行云云。 三、經查,聲請人原持本票正本三紙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聲請本 票裁定,經該院驗畢退還本票正本三紙,同時將聲請人所持 相對人於113年9月6日所簽發,票面金額為新台幣500,000元 之該紙本票(下簡稱系爭本票)之聲請,以114年1月4日113年 度票字第4168號民事裁定移送至本院,經本件受理在案,有 該院記載(經聲請人本人簽名)、移轉管轄裁定附卷可參。惟 查,本件聲請人聲請裁定本票強制執行,係因財產關係而聲 請,未據繳足裁判費,且未提出系爭本票正本,經本院於民 國114年3月13日通知命聲請人於7日內補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 ,000元,同時應提出本票正本等件,前開通知乃於同年3月1 4日送達聲請人,有本院通知函及送達證書在卷可考,詎料 ,聲請人逾期迄今仍未補正,其聲請顯非適法,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第30條之1,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司法事務官 項仁玉

2025-03-31

TNDV-114-司票-891-2025033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