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共找到 32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53號 原 告 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褚丹明 上列原告與被告李怡寬等間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事件,原告應於 本裁定送達翌日起21日內,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補正下列事項,特此裁定。 應補正事項: 一、苗栗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之最新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正 本(地號全部,含他項權利部,全部資料均無遮掩)。 二、被告李怡寬等最新戶籍謄本正本(記事欄請勿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宋國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廖翊含

2025-03-20

MLDV-114-補-253-20250320-1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574號 異 議 人 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褚丹明 相 對 人 謝敏惠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本院司法事務官 於民國113年9月18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59677號裁定(即原處 分)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處分廢棄,發回原司法事務官更為適當之處分。   異議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除本法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 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 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 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 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 法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查 ,本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 年9月18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59677號民事裁定(下稱原 處分),本件異議人於同年月25日收受後,於同年10月4日 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為無理由,送請本院為裁定 ,經核與上開條文規定及意旨相符,先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本件相對人向第三人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富邦人壽公司)投保如附表所示保險契約(下稱 系爭保險契約),惟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已臻完備,縱使終止 系爭保險契約,亦不危害相對人生存權,且購買補充營養品 並非療程所必須,系爭保險契約價值準備金為新臺幣(下同 )12萬5,970元,可有效終局滿足部分債權,並未違反比例 原則,原處分駁回對系爭保險契約之強制執行,顯有違誤, 求為廢棄等語。 三、按強制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 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 的之必要限度;債務人依法領取之社會保險給付或其對於第 三人之債權,係維持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 者,不得為強制執行;債務人生活所必需,以最近一年衛生 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 倍計算其數額,並應斟酌債務人之其他財產,強制執行法第 1條第2項、第122條第2、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執行法院執 行要保人於壽險契約之權利,應衡酌所採取之執行方法須有 助於執行目的之達成;如有多種同樣能達成執行目的之執行 方法時,應選擇對債務人損害最少之方法為之;採取之執行 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之執行目的之利益顯失均 衡(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本件異議人以臺灣屏東地方法院93年度執字第10571號債權憑 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相對人對富邦人壽公司 之保險契約金錢債權,經本院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字第596 77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經 執行法院於113年3月27日核發扣押命令,經富邦人壽公司陳 報系爭保險契約,並陳明依前揭扣押命令對系爭保險契約予 以扣押,有債權憑證、扣押命令及陳報狀等件可佐(見執行 卷第9頁至第14頁、第33頁至第35頁、第49頁至第50頁), 堪信為真實。  ㈡原處分固以相對人罹有重病,系爭保險契約已進入免繳保費 狀態,每年可領取6萬元,如領取三年將遠逾解約金所得, 終止契約有違比例原則等節為由,予以酌留,而駁回異議人 對該部分強制執行之聲請。然而,依據富邦人壽公司陳報狀 所載(見執行卷第49頁),相對人為要保人之保險契約共有 兩筆,其中已進入免繳保費狀態、每年可領取6萬元之保險 契約,其保單號碼為0000000000-00,且無保價金,不在本 次扣押命令範圍等情,亦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可佐(見本院 卷第29頁),足見並非系爭保險契約,況且,系爭保險契約 主契約並非健康險、醫療險,且無該類附約(見執行卷第50 頁),是否係相對人維持生活所必需,並非無疑;更遑論系 爭保險契約解約金額高達十餘萬元,如逕認不能強制執行, 對擁有債權長年未能獲償之異議人,亦非公允。異議意旨指 摘原處分不當,求予廢棄,非無理由,爰廢棄原處分,發回 原事務官另為適當之處理。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有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前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育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霈恩 附表: 編號 保險名稱 保單號碼 要保人/被保險人 預估解約金 (新臺幣) 卷證頁數 1 富邦人壽鑫富利增額終身壽險 0000000000-00 謝敏惠/蔡佩瑜 12萬5,970元 執行卷第50頁

2025-03-13

TPDV-113-執事聲-574-202503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69號 原 告 李承龍 被 告 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褚丹明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玖拾捌萬柒仟參仟捌拾玖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三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壹萬參 仟零柒拾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又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 權,法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 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債務人排除強制 執行所得受之利益,原則上為債權人主張之執行債權額,然 若執行標的物之價值顯然低於執行債權額,則債務人排除強 制執行所得受之利益,應以執行標的物之價值為度(最高法 院113年度台抗字第16號裁定意旨參照)。另提起民事訴訟 應繳納裁判費,為必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   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亦規定甚明。 二、查被告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執臺灣士林地方法院86年度 執字第3716號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下稱系爭執行名義), 聲請就原告對第三人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人壽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契約金錢債權為強制執行,經本院 民事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字第30230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 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本件原告起訴聲明請求撤銷 系爭執行事件對原告所為之強制執行程序(下稱系爭執行程 序),可知係為排除系爭執行名義之執行力。而被告聲請對 原告強制執行之債權額為新臺幣(下同)3029萬1543元【計 算式:本金及計算至本件起訴前1日(即民國114年2月13日 )之利息如附表一所示】,堪認原告起訴如獲勝訴判決,可 受排除執行債權額3029萬1543元之利益。惟被告聲請強制執 行原告之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合計如附表二所示即98萬7389 元,業經本院調取系爭執行卷查明。因此,系爭執行程序執 行標的之價額顯然低於執行債權額,依前揭說明,本件訴訟 標的價額核定為98萬7389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萬3070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   受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顧仁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葉佳昕 附表一:(民國/新臺幣) 附表二:(新臺幣) 編號 保  單  名  稱 解約金 1 新光人壽長樂終身壽險 (保單號碼AAQA076810) 4萬4259元 2 國泰人壽真情101終身壽險(保單號碼0000000000) 58萬2465元 3 國泰人壽樂事年年終身壽險(保單號碼0000000000) 36萬0665元 合     計 98萬7389元

2025-02-21

TPDV-114-補-469-20250221-1

執事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24號 異 議 人 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褚丹明 相 對 人 吳旭峰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給付借款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民事 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民國114年1月23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14886 1號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 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 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 前段、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此規定並為強制執行法 第30條之1所準用。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4年 1月23日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48861號裁定,駁回異議人關於 相對人吳旭峰保險部分強制執行之聲請(下稱原裁定),原 裁定於114年2月4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114年2月10日具 狀聲明異議等情,有原裁定、本院送達證書、民事聲明異議 狀上本院收狀戳章所載日期等在卷可憑,司法事務官認其異 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核與上開程序規定相符,先予敘 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   異議人前持本院100年度司執字第99563號債權憑證聲請強制 執行,並聲請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下稱壽險 公會)查詢相對人之投保紀錄,欲對相對人之保險契約保單 價值準備金、解約金為強制執行,因上開執行標的必須保單 給付條件成就或解約後始可領取,經債務人領取後,始有可 能經由保險公司主動申報於債務人當年度所得項目,如未符 給付條件或解除保單合約,縱使債務人仍持續繳納保費,或 早已繳清保費,仍不可能會有領取保單金額而出現於債務人 所得清單中,惟異議人欠缺調查權,無權自行向保險公司查 詢相關投保紀錄,且依壽險公會網站揭示訊息,異議人亦無 從基於債權人身分,自行向壽險公會查知相對人投保紀錄, 並非無正當理由不遵補正通知向執行法院陳報,考量異議人 查報之可能性,就相對人有無投保人壽保險,自有聲請法院 職權調查之必要。另依司法院113年7月1日通過實施之法院 辦理人壽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強制執行原則第2條規定,已明 確表示債權人若未具體表明執行標的債權,亦可聲請法院調 查債務人有關壽險契約之保險人名稱,且依最高法院民事大 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亦認債務人基於壽險契 約請求返還或運用保單價值之權利,得為強制執行之標的, 此顯係以債權人得聲請執行法院協助函查,獲得債務人保險 資料為前提。原裁定雖認異議人未能就相對人投保事實為相 當之釋明,惟現今社會中債務人透過保險契約藏匿財產之情 事並非少見,且考量查詢必要之狀況不同,異議人並非未陳 明任何調查方法或浮濫聲請,即要求執行法院對不特定第三 人任意調查債務人於第三人處是否有財產存在,而係特定指 明向壽險公會函查相對人於保險公司之投保資料,應認異議 人係於善盡所有調查方法後,始聲請執行法院依強制執行法 第19條第2項規定,對於單一機構進行函查,且就其必要性 已盡相當程度之釋明義務,原裁定駁回異議人此部分強制執 行之聲請,有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84號、112年度 台抗字第662號民事裁定意旨,顯有未洽,為此聲明異議, 請求依聲明異議之內容,續為本件執行程序等語。 三、按執行法院對於強制執行事件,認有調查之必要時,得命債 權人查報,或依職權調查之。執行法院得向稅捐及其他有關 機關、團體或知悉債務人財產之人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受 調查者不得拒絕。但受調查者為個人時,如有正當理由,不 在此限,強制執行法第19條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意旨在於, 民事強制執行程序乃係透過公權力之介入,協助債權人實現 私權所進行之程序,仍保留有相當程度當事人進行主義色彩 ,債務人究竟在何處有何財產可供執行,固本為債權人應自 行查報之事項。然強制執行程序係屬國家公權力之行使,為 強化執行法院之調查權,並兼顧債權人之利益及執行績效, 執行法院對於強制執行事件,認有調查之必要時,仍應依職 權調查之,藉此保障已透過司法民事程序取得執行名義之債 權人。易言之,法院在合法、合理、可行之範圍內,應有盡 可能保障已花費訴訟成本取得執行名義之債權人實現其權利 之責任,避免已循民事程序取得執行名義之債權人,對司法 產生無謂之怨懟及不信任感。基此說明,債權人聲請對債務 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時,固應盡其查報債務人財產之義務, 然此查報責任應至何種程度,仍應視個案具體狀況而定。次 按強制執行程序如有債權人於執行程序中應為一定必要之行 為,無正當理由而不為,經執行法院再定期限命為該行為, 無正當理由逾期仍不為者,致不能進行時,執行法院得以裁 定駁回其強制執行之聲請,並於裁定確定後,撤銷已為之執 行處分,強制執行法第28條之1第1款定有明文。所稱債權人 於執行程序中應為一定必要之行為,係指債權人不為一定必 要之行為,執行程序即不能進行者而言,惟必以債權人無正 當理由而不為,方得依上開規定使生失權效果。該一定必要 之行為,倘因執行法院依同法第19條規定為調查,亦得達相 同之目的時,在執行法院未為必要之調查而無效果前,尚難 遽謂債權人係無正當理由而不為,致執行程序不能進行,最 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62號裁定意旨亦可資參照。 四、經查:  ㈠異議人於113年11月26日,持本院100年司執字第99563號債權 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相對人強制執行,並就執行 標的部分,聲請執行法院依職權向壽險公會函查相對人之投 保資料,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48861號給付借款強制 執行事件受理,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於114年1月23日 ,以異議人聲請執行標的不明,且未提出相關資料釋明相對 人有投保之事實,即聲請向壽險公會函查相對人之投保資料 ,經命異議人補正釋明之資料,異議人仍未能為適當之釋明 ,認異議人未盡查報義務,而以原裁定駁回異議人關於相對 人保險部分強制執行之聲請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 執行卷宗核閱無誤,堪以認定。  ㈡惟查,異議人於聲請本件強制執行時,已敘明:得向壽險公 會查詢投保人之人身保險資料,應僅限於有親人死亡之民眾 ,而未開放債權人申請查詢債務人之投保紀錄等語。參以本 院查詢壽險公會網站所揭示之訊息,其中「投保紀錄查詢專 區」中所提供之「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申請表 (利害關係人申請專用)」表單上明確記載:利害關係人限 於被查詢人之法定代理人(含親權人、監護人或輔助人)、 最近順位法定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因債權債 務關係查詢用途不符本會建置通報資料之特定目的,本會不 提供民事債權人申請民事債務人投保紀錄查詢服務等語,有 該網頁列印資料在卷可參;又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相關規 定,關於相對人是否確有投保商業保險,異議人無法逕以債 權人身分向保險公司查詢;亦無從就其所調取之綜合所得稅 各類所得資料清單中查知相關事證。基此可知,異議人確無 從基於債權人身分,自行查知相對人具體投保資料,則其未 能查報或釋明相關投保內容,並非無正當理由而不為,揆諸 前揭最高法院裁定意旨,本院民事執行處於未依強制執行法 第19條第2項規定,為必要之調查而無效果前,尚難遽以異 議人未能釋明相對人之投保內容,逕行裁定駁回其強制執行 之聲請。況異議人業已指明聲請執行法院向壽險公會為查詢 ,並非未陳明任何調查方法抑或浮濫聲請,執行法院自有必 要依強制執行法第19條第2項規定為調查,以使異議人指明 欲聲請執行之保險契約標的,其執行程序尚不因異議人未查 報相對人之保險資料致不能進行。是原裁定以異議人未盡釋 明義務為由,逕予駁回異議人關於相對人人身保險部分強制 執行之聲請,難謂妥適。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為廢 棄,非無理由,應由本院廢棄原裁定,並由本院司法事務官 另為適法之處理。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有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品謙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黃心瑋

2025-02-18

TNDV-114-執事聲-24-20250218-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09號 原 告 標智主 被 告 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褚丹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 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 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 第77條之2第1項本文、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異 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法院核定此訴訟標 的之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 行所有之利益,即執行債權人對該債務人之債權為準,而此 債權包括其本金、利息、違約金等在內(最高法院105年度 台抗字第611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 ㈠、被告執臺灣臺南地方法院83年度執字第1659號債權憑證(下 稱系爭債權憑證)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請求原告與訴外人 李景山等7人應連帶給付新臺幣(下同)3150萬元,及自民 國82年3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75計算之利 息,暨已核算未受償之利息5548元。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下 稱執行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39741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 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業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事 件卷宗查明。 ㈡、查本件原告請求:㈠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㈡確認被告持有系爭債權憑證所載附表如附表所示之本票 ,對原告之本票本金及利息債權請求權均不存在;㈢被告不 得執系爭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對原告之商業保險保單為強 制執行。依首揭說明,加計至被告聲請強制執行前一日(即 113年11月7日)之利息如附表所示,與本金3150萬元、已核 算未受償之利息5548元併算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是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為1億3857萬599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20萬75 66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10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雅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于子寧 附表: 編號 類別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金額(新臺幣,四捨五入) 1 本金 3150萬元 2 利息 82/3/27 113/11/7 (31+226/365) 10.75% 1億0707萬0442元 3 已核算未受償之利息 5548元 合計 1億3857萬5990元

2025-02-14

TNDV-114-補-109-20250214-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號 聲 請 人 標智主 相 對 人 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褚丹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4388萬3000元後,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39 741號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114年度補字第109號事 件判決確定或和解、撤回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依此規定,只須當事 人提起異議之訴,在該異議之訴確定前,法院如認有必要, 得依職權為停止執行之裁定;其在當事人願供擔保,聲請停 止強制執行時,法院亦非不得依其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 保,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至該異議之訴實體上有無理由 ,則非法院於裁定停止強制執行時應予審酌之事項(最高法 院104年度台抗字第193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執臺灣臺南地方法院83年度執字第16 59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向本院聲請就伊財產 為強制執行,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以113年 度司執字第139741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 事件)受理,執行程序尚未終結,惟伊已對相對人提起債務 人異議之訴,並確認相對人於系爭債權憑證中對伊主張之債 權本息新臺幣(下同)1億3857萬5990元不存在(本院114年 度補字第109號,下稱系爭異議之訴),爰依法聲請准供擔保 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主張,業據本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系爭異議之訴 卷宗查明,應堪認定。聲請人以其提起系爭異議之訴為由, 陳明願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後,停止系爭執行事件程序,核 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之要件相符,應予准許。 ㈡、次按法院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因必要情形或依聲 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此項擔 保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 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 的物所受之損害額定之,而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 依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567號裁定意旨參照)。法 院以裁定命供擔保後停止強制執行,其擔保金額之多寡應如 何認為相當,原屬於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如已斟酌債權人 因停止執行所應受之損害,即非當事人所可任意指摘(最高 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35號裁定意旨參照)。又依執行債權 倘為金錢債權,債權人因停止強制執行,致受償時間延後, 通常應可認係損失停止期間利用該債權總額所能取得之利息 。再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 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此項遲延利息之本質屬於法定損害 賠償,可據為金錢債權遲延受償所可能發生損害之賠償標準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033號裁定意旨參照)。 ㈢、審酌聲請人系爭異議之訴為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依司法院 頒布之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第2點規定,民事通常程 序辦案期限第一審為2年、第二審為2年6月、第三審為1年6 月,再加計聲請人仍得提起上訴及加計行政作業時間,推估 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期間以6年4個月為計,是相對 人因停止執行就可能遭受之遲延利息損害約為4388萬2397元 【計算式:1億3857萬5990元×5%×(6+1/3),元以下四捨五 入】。本院認聲請人為相對人因停止執行可能所受損害供擔 保之金額,應以4388萬3000元為適當。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雅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于子寧

2025-02-14

TNDV-114-聲-21-20250214-1

臺灣高等法院

確認債權不存在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2號 抗 告 人 洪碧珠 送達代收人 黎允妘 上列抗告人因與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間確認債權不存在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6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313 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抗告人於原法院起訴主張:相對人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 司向原法院以伊積欠新臺幣(下同)67萬8,064元,及自民 國107年6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0.25%計算之利息, 並自87年10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上開利率20%計算違約 金(下稱系爭債權)為由,聲請強制執行(案列原法院113 年度司執字第41545號),然伊並未積欠相對人債務,亦未 收受訴外人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開公司)之 債權讓與通知,且伊與台開公司間之系爭債權尚有爭議,系 爭債權亦已罹於消滅時效,是系爭債權是否存在,將影響相 對人得否聲請強制執行及執行範圍,致伊私法上地位有不安 之狀態存在,爰依法訴請確認相對人對伊之消費借貸請求權 不存在等語。原法院以台開公司前向臺灣花蓮地方法院(下 稱花蓮地院)依督促程序對抗告人聲請核發支付命令,命給 付台開公司99萬9,154元之本息暨違約金,並賠償督促程序 費用,經花蓮地院核發85年度促字第6967號支付命令(下稱 系爭支付命令)暨確定證明書,而相對人受讓自台開公司之 系爭債權係源於系爭支付命令,為台開公司之繼受人,且系 爭支付命令因與確定判決具同一效力,兩造均為系爭支付命 令之效力所及,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7款後段規定 以抗告人起訴不合法為由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訴(下稱原裁定 )。抗告人不服,提起抗告。  二、抗告意旨略以:系爭支付命令及債權讓與通知送達之處所均 為花蓮縣○○鄉○○○街000號(下稱明仁二街地址),並非伊當 時之戶籍地,系爭支付命令及相對人取得之債權憑證均不生 效力,系爭支付命令既因3個月內未合法送達予伊,依法即 失其效力,原裁定竟以伊須受系爭支付命令效力拘束,駁回 伊之起訴,自有未恰,爰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並確 認相對人對伊之消費借貸請求權不存在等語。 三、按法院依法定程式所作之文書,除有反證,足以證明其記載 為失實外,就其記載事項有完全之證據力,此觀民事訴訟法 第355條之規定自明。且當事人請求發給確定證明書,法院 應依司法院72年8月15日修正發布之辦理民事訴訟事件應行 注意事項第62點第2項規定,經審查判決、裁定、支付命令 確經合法送達確定後,始得發給(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 第2644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㈠系爭支付命令曾經花蓮地院發給確定證明書一節,有該確定 證明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71頁),是其所記載之事項, 除有反證外,即有完全之證據力。而系爭支付命令卷宗已逾 保存期限而銷燬,有花蓮地院114年1月20日花院胤檔字第11 44500092號函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則抗告人於系爭支 付命令卷宗逾保存期限而銷燬後,主張該支付命令未經合法 送達,自應由其就此未經合法送達之事實舉證證明之。  ㈡抗告人雖主張系爭支付命令未合法送達於其當時之戶籍地等 語,惟查,系爭支付命令於85年12月18日核發時所記載抗告 人之住所為花蓮市○○街00巷00號(下稱北濱路地址,見本院 卷第67頁),而抗告人於85年5月27日至89年2月24日間之戶 籍地亦同為北濱路地址一節,有抗告人提出遷徙紀錄證明書 為佐(見本院卷第15頁),堪認系爭支付命令送達之處所應 為抗告人當時之戶籍地即北濱路地址,抗告人主張系爭支付 命令係以非伊斯時戶籍地之明仁二街地址為送達處所等語, 顯屬無據。抗告人復未能舉證證明其於系爭支付命令送達時 之住所非北濱路地址,依前開說明,應認系爭支付命令有合 法送達於抗告人,而發生效力。 四、次按當事人就已繫屬於不同審判權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起 訴違背第253條、第263條第2項之規定,或其訴訟標的為確 定判決效力所及。除別有規定外,確定之終局判決就經裁判 之訴訟標的,有既判力。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7款、 第40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104年7月1日修正公布之民 事訴訟法,雖刪除第521條第1項關於確定之支付命令「與確 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規定,惟依該法施行法第4條之4第2 項規定,修正前已確定之支付命令,仍得依修正前之規定提 起再審之訴之規定觀之,修正前已確定支付命令,仍適用修 正前之規定,即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最高法院110年度 台抗字第203號裁定意旨參照)。再命債務人為給付之確定 判決,就給付請求權之存在有既判力,依民事訴訟法第400 條第1項之規定,債務人不得對於債權人更行提起確認該給 付請求權不存在之訴(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284號裁定 意旨參照)。另確定判決,除當事人外,對於訴訟繫屬後為 當事人之繼受人者,亦有效力,同法第401條第1項定有明文 。所謂繼受人,包括因法律行為而受讓訴訟標的法律關係之 特定繼受人在內(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92號判決意旨 參照)。經查:  ㈠系爭支付命令於85年12月18日確定一節,有花蓮地院確定證 明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71頁),台開公司前執系爭支付 命令及確定證明書向花蓮地院聲請對抗告人為強制執行,僅 受償56萬元,因抗告人無財產可供執行,花蓮地院因而依強 制執行法第27條規定發給債權憑證乙情,有花蓮地院88年6 月4日花院昭民執忠2691字第33458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88 年債權憑證)可稽(見本院卷第73-75頁),嗣台開公司於9 8年間執系爭88年債權憑證聲請對抗告人為強制執行,因執 行結果全未受償,抗告人無財產可供執行,花蓮地院於98年 3月3日再發給花院能98執明2914字第11004號債權憑證(下 稱系爭98年債權憑證)等節,亦有系爭98年債權憑證在卷可 稽(見本院卷第83-85頁),相對人主張其於100年5月6日受 讓系爭支付命令債權,並有通知抗告人等語,業據其提出債 權讓與證明書、臺北中山郵局存證號碼第2118號存證信函( 下稱系爭存證信函)、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為憑(見 原法院卷第43-45頁)。抗告人雖稱系爭98年債權憑證及系 爭存證信函所載抗告人住所為明仁二街地址,顯非其斯時之 戶籍地等語,惟查,抗告人係於96年6月20日遷入明仁二街 地址為其戶籍址乙情,有相對人提出抗告人之戶籍謄本可證 (見本院卷第81頁),核與抗告人提出遷徙紀錄證明書(本 院卷第15-17頁)上載96年6月20日自原戶籍址花蓮縣○○鄉○ 里○街00巷00號遷至明仁二街地址,復於104年10月15日再自 明仁二街地址遷至高雄市○○區○○○路000號地址相符,是抗告 人主張明仁二街地址非其於104年10年15日前之戶籍地等語 ,容有誤解,而非可採。  ㈡台開公司前主張抗告人積欠其99萬9,154元之本息及違約金, 依督促程序向花蓮地院聲請核發系爭支付命令獲准並確定, 台開公司嗣將系爭支付命令債權讓與相對人一節,均經認定 如前,依上開說明,相對人為台開公司之繼受人,依民事訴 訟法第400條第1項及修正前第521條第1項規定,系爭支付命 令效力自及於相對人;相對人復執系爭98年債權憑證(內載 原執行名義為系爭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主張對抗告人 有系爭債權存在,向原法院聲請對其為強制執行,經抗告人 於原法院起訴主張系爭債權不存在,請求確認相對人對抗告 人之消費借貸請求權不存在(見原法院卷第9-10頁),足認 抗告人本件訴請確認不存在之消費借貸法律關係,為系爭支 付命令同一原因事實所涵攝之法律關係,即二者之訴訟標的 為同一之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自應受與確定判決具同一效力 之系爭支付命令效力所及而受拘束,抗告人就相同之法律關 係更行起訴,其提起本件後訴訟自非合法。  ㈢從而,抗告人於系爭支付命令確定後,就系爭債權起訴請求 確認與相對人間消費借貸請求權不存在,其訴為不合法,自 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抗告人起訴請求確認系爭債權之消費借貸請求權 不存在,為與確定判決具同一效力之系爭支付命令效力所及 ,其再行起訴為不合法,原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7款後段規定予以裁定駁回,並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 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李媛媛                法 官 周珮琦                法 官 蔡子琪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佳瑩

2025-02-13

TPHV-114-抗-2-20250213-1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80號 異 議 人 魯曼君 相 對 人 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禇丹明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 6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執助字第10065號 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事件,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 辦理之。本法所規定由法官辦理之事項,除拘提、管收外, 均得由司法事務官辦理之,強制執行法第3條及法院組織法 第17條之2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又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 對於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之命令,或對於執行法官、書記官、 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強制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 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為聲請或 聲明異議;前項聲請及聲明異議,由執行法院裁定之,亦為 強制執行法第12條第1項本文、第2項所明定。次按司法事務 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效力。當事 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 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 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 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 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為強制執行程序所準用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復有明文。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 事務官於民國114年1月6日作成113年度司執助字第10065號 裁定(下稱原裁定),異議人於原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聲 明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經核 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  ㈠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民事大法庭裁定:執行法 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儥務人為《要保人》 之《 人壽保險契約》,命第3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其內容完全 未提到債權人可扣押健康險…等。由上得知,最高法院108年 裁定債務人清償儥務之定義,僅包含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 ,並未包括被保險人之健康險、醫療險等,因而異議人認為 本案健康險依最高法院之裁定,應該不在其扣押範圍內。否 則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臺灣宜蘭地方法院為何對健康險不予 查扣?  ㈡本案債權人並未依强制執行法第10條:聲請延緩強制執行3個 月,因此本案依程序法應於113年7月18日最後收到國泰人壽 保險公司,查無所得之回函後,即應依債務人並無所得而結 案。   ㈢本院民事執行處自113年7月18日國泰人壽保險公司回函予本 院民事執行處,本院民事執行處卻拖遲至9月3日方向匯興資 產管理有限公司提出如認旨揭聲明異議不實時,得於收受本 通知後10日內,向管轄之法院提起訴訟,逾期本院得依第3 人之聲請(遠雄人壽及南山人壽均已提出撤銷前發之執行命 令。但匯興資產有限公司並未於10日內提起訴訟,則應依11 3年5月29日遠雄人壽或113年6月24日南山人壽所提出之附件 撤銷執行命令,而非繼續執行命令。  ㈣司法事務官身為公務人員,理應尊重異議人及家屬之個資, 不應將異議人及家屬之資產明細於裁定書公佈的如此清楚。 女兒雖有買自住之房產,但仍舊要繳貸款。尤其最近被裁員 ,已好幾個月未領薪資,還耍撫養長期住院之父母親及哺育 3子女,開銷非常大,並不像司法事務官所想像。  三、按債務人依法領取之社會保險給付或其對於第三人之債權, 係維持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者,不得為強 制執行;債務人生活所必需,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 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其數額 ,並應斟酌債務人之其他財產,強制執行法第122條第2項、 第3項定有明文。債務人依法領取之社會保險給付或其對於 第三人之債權,除酌留債務人及其他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 必需者外,得發收取命令、移轉命令或支付轉給命令為換價 之執行;所稱債務人生活所必需,應保障其具有用於維持基 本生活之自由處分權限(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 65條第3項、第4項規定參照)。又強制執行之目的,在使債 權人依據執行名義聲請執行機關對債務人施以強制力,強制 其履行債務,以滿足債權人私法上請求權之程序,雖強制執 行法第122條規定,應酌留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 所必需之債權,惟此係依一般社會觀念,維持最低生活客觀 上所需者而言,非欲藉此而予債務人寬裕之生活,債務人仍 應盡力籌措,以維債權人之權益。又債務人主張其對於第三 人之債權係「維持本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者 ,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之規定, 應由債務人就其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負舉證之責。 四、經查:  ㈠相對人持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8年度司執字第91940號債權憑證 為執行名義,向臺灣屏東地方法院聲請強制執行異議人之保 險契約金錢債權、不動產等財產,經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於11 3年4月19日函囑託本院強制執行異議人之保險契約金錢債權 ,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助字第10065號執行事件 (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本院民事執行處於113年5月21 日對異議人於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人壽)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山人壽)、遠雄人壽 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雄人壽)核發扣押命令。國 泰人壽於113年7月18日函復國泰人壽現有以異議人為要保人 之有效保單,但無可供扣押之債權;南山人壽於113年6月21 日以聲明異議狀陳明異議人於南山人壽現無任何有效保單。 遠雄人壽則於113年5月31日以聲明異議狀陳報遠雄人壽現無 以異議人為要保人之有效保單;另於113年10月22日陳報異 議人就保單號碼0000000000保險契約係被保險人,非要保人 ,並無行使保險契約終止權、領取保單解約金之權利,而就 附約(遠雄人壽安心醫療保險附約RSI)有得請領之保險醫 療給付138,113元;並於113年12月12日陳報更正已依執行命 令扣押異議人得請領醫療保險給付應為9萬元,異議人尚得 請領之醫療保險給付4萬8,000元部分係執行命令送達後才發 生之保險事故,非扣押效力所及。異議人就上開扣押命令具 狀聲明異議,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以原裁定駁回異議 人聲明異議等情,業經本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核閱屬實 ,合先敘明。  ㈡且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 ;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 ,分擔義務;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負 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民法第1114條第1款、 第1115條第3項、第1116條之1及第1119條分別定有明文。查 異議人名下有3筆投資財產、2筆營利所得,有異議人112年 度稅務資訊連結作業財產、所得查詢結果在卷可查(見限制 閱覽卷宗)。且異議人自113年5月起每月得領取勞工保險老 年年金給付17,176元,有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11月25日 函復內容可憑(見司執助卷第141頁)。再者,異議人配偶 戴欽賢全年薪資所得共41萬7,000元;異議人之女范瑋寒所 有財產包含數筆房屋、數筆土地、車輛、多筆投資總價值高 達1,245萬5,351元,全年所得包含營利所得、薪資所得與其 他所得高達406萬4,552元,有異議人配偶戴欽賢、異議人之 女范瑋寒112年度稅務資訊連結作業財產、所得查詢結果附 卷可稽(見限制閱覽卷宗)。異議人更自承其「不夠之住院 健保費用及一般花費平時都是由女兒代為繳納」等語(見司 執助卷第211頁),是應認異議人並非毫無收入以支應生活 ,異議人扶養義務人(配偶、女兒)亦具有相當之所得及資 力可提供異議人生活保障。異議人既未提出扶養義務人(配 偶、女兒)未能履行扶養義務(生活保持義務)之證明,應 認異議人日後尚能請求扶養義務人(配偶、女兒)給付必要 之生活費用(含醫療費用)。況異議人尚有全民健康保險制 度及社會安全網絡(各縣市已布建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提供整 合社會救助與福利服務,包含經濟扶助、福利補助扶助、急 難救助、實物提供等措施)可供仰賴,自足以保障日後之基 本醫療及生活需求。異議人既未舉證目前有何須仰賴經扣押 之醫療保險給付9萬元以支應生活或醫療費用,自難認經扣 押之醫療保險給付9萬元係為維持本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 生活所必需,縱本院依法執行,雖使異議人無從領取經扣押 之醫療保險給付9萬元,然異議人有一定之收入,且其法定 扶養義務人亦有相當之資力,依一般社會通念,異議人不致 於因該醫療保險給付9萬元之執行,使異議人及其共同生活 親屬生活陷入困窘,所為執行手段尚無過苛。此外,異議人 所提出之前開異議事由,均無從認定經扣押之醫療保險給付 9萬元為本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自無從據以 限制或禁止相對人即債權人對之聲請強制執行。是異議人所 述異議事由,與系爭醫療保險給付是否依法不得執行無關, 揆諸前揭說明,並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權 益,應認為執行系爭醫療保險給付9萬元為適當。  ㈢綜上所述,異議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現非有賴經扣押之醫 療保險給付9萬元維持生活,本院民事執行處將之扣押,所 為執行手段尚無過苛,於法核無違誤,從而,原裁定駁回異 議人就其系爭醫療保險給付9萬元強制執行程序之聲明異議 ,並無不當。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不當,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2-11

TPDV-114-執事聲-80-20250211-1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539號 異 議 人 蔡麗雲 相 對 人 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褚丹明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本院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8月20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33748號裁 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 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 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 前段、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此為強制執行法第30條 之1所準用。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8月2 0日為113年度司執字第33748號裁定(下稱原裁定)於同年8 月28日寄存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法定期限內對原裁定提出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為無理由,送請本院為裁定,經 核與上開條文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伊從小患有小兒麻痺,導致智力受損和中度 身障,行動不便又有慢性疾病,無工作能力,由胞弟幫忙租 屋,三餐及生活必需品都是伊胞弟救濟,胞弟考量伊疾病在 身,往後醫療恐無法負擔,於是替伊投保新光人壽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新光人壽公司)如附表所示保單(下稱系爭 保單),伊目前僅剩系爭保單,無任何收入及政府補助,懇 請保留系爭保單,避免往後無法負擔生活及醫療費用支出, 爰依法聲明異議等語。 三、按強制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 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 的之必要限度,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定有明文。而壽險契 約,常見兼有保障要保人等及其家屬生活,安定社會之功能 ,執行法院於裁量是否行使終止權執行解約金債權時,仍應 審慎為之,並宜先賦與債權人、債務人或利害關係人陳述意 見之機會,於具體個案依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及第122條 等規定,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為 公平合理之衡量。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 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 約金(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另依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規定之立法理由:強制執行 程序攸關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故執行 行為應公平合理兼顧其等權益,以適當方法為之,不得逾必 要限度,並符合比例原則,可知前開規定非僅為保障債務人 之權益而設。又法治國家禁止人民私力救濟,故賦與債權人 強制執行請求權,惟要求債權人提出具有執行力之執行名義 請求國家執行,以便實現債權人受憲法第15條財產權保障之 私法上債權,債權人既已提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已證 明其具備聲請強制執行之特別要件事實,債務人抗辯有實施 強制執行之障礙事由,應由債務人依一般舉證責任分配法則 負舉證責任。雖強制執行法第52條、第122條規定,應酌留 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之金錢或債權,惟此 係依一般社會觀念,維持最低生活客觀上所需者而言,非欲 藉此而予債務人寬裕之生活,債務人仍應盡力籌措,以維債 權人之權益。另債務人主張其對於第三人之債權係「維持本 人或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者,依強制執行法第30 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之規定,應由債務人就其主張 有利於己之事實,負舉證之責。 四、經查:  ㈠相對人前聲請本院強制執行異議人於第三人新光人壽公司之 保單,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字第33748號清償債 務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並於113 年2月22日核發扣押命令,禁止異議人收取對新光人壽公司 已得請領之保險給付、已得領取之解約金及現存在之保單價 值準備金,經新光人壽公司函覆本院扣得異議人如附表所示 之系爭保單,預估解約金如附表所示,異議人具狀聲明異議 ,主張其從小患有小兒麻痺,領有中度身障手冊,無工作能 力,日常支出全靠胞弟支應,系爭保單係保證其往後醫療費 用支出,且保費均由胞弟支出等語,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認 系爭保單非維持異議人生活所必需,以原裁定駁回異議人就 系爭保單之聲明異議等情,業經本院核閱系爭執行事件卷宗 (下稱司執卷)屬實。  ㈡異議人雖主張其患有小兒麻痺,領有中度身心障礙證明,無 工作能力及收入,日常生活支出及系爭保單之保費均由其胞 弟支應,有賴系爭保單保障其未來醫療費用支出云云,並提 出身心障礙證明及胞弟繳納保費之存摺明細為證(見本院卷 第19至23頁),惟保險契約之保單價值,實質上歸屬要保人 ,要保人基於壽險契約請求返還或運用保單價值之權利,應 為其所有之財產權,異議人既為系爭保單之要保人,該等保 單之保費是否由異議人自行繳納,均無礙於系爭保單為異議 人財產之認定。異議人雖提出中度身心障礙證明,然並未提 出其他證據證明其目前已因罹患小兒麻痺或其他疾病而有持 續接受手術及相關治療之必要性,並進而依系爭保單申請保 險理賠金之迫切需求,況我國尚有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可供 國人一定程度之基本醫療保障及生活需求,且系爭保單之主 約為「新長安終身壽險」(見司執卷第49頁),新光人壽保 險公司亦函覆本院已就系爭保單依「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 意事項」第197點第3項辦理附約保留作業(見司執卷第131 頁),是異議人之醫療保險附約均得予以保留,應認異議人 之醫療需求已獲相當之保障。又保單價值準備金在要保人終 止契約取回解約金前,要保人本無從使用,堪認系爭保單顯 非維持異議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之生活所必需,自難認執行 法院執行系爭保單為不當。從而,原裁定駁回異議人就系爭 保單之聲明異議,於法並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 ,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爰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前 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雅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黃啓銓 附表:   保單號碼 要保人 被保險人 保單名稱 預估解約金 (新臺幣元) ACFA859500 蔡麗雲 新光人壽新長安終身壽險 102,686元

2025-02-10

TPDV-113-執事聲-539-20250210-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88號 原 告 阮馨儀 上列原告與被告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4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正 ,將裁定駁回其訴: 一、按債務人異議之訴,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法院核 定此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議權 ,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92年 度台抗字第659號裁定意旨參照)是請原告: ㈠查報被繼承人王玉(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死亡 日期:93年8月9日)所遺之遺產範圍究竟為何?請分別依不 動產(土地、建物等)及動產(存款、股票、汽機車等)羅 列其項目及權利範圍。 ㈡說明原告就前揭㈠所指遺產範圍內之繼承情形為何?有否協議 分割?受分配項目及權利範圍為何? ㈢說明原告主觀上認為「就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80244號強制 執行範圍內,哪些部分屬於原告固有財產,而非屬於前揭㈠ 所指遺產範圍」?其價值總額為若干元(需提出計算式並說 明之)?即就訴之聲明,原告可得利益為何?其金額或價額 多少? 【註:本件起訴日期為114年1月17日,適用新法之程序,需 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27及114年1月1日施行 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 收額數標準第2條規定,課徵本件裁判費。】 二、提出彰化縣○○鎮○○段0000○000000○0000地號之最新土地登記 第一類謄本、93年1月迄今異動索引(地號含共有人全部、 含他項權利部;以上資料均不可遮蔽)。 三、提出被繼承人「王玉(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死 亡日期:93年8月9日)」之除戶謄本正本、全戶戶籍謄本手 抄本、繼承系統表,及其全體繼承人之最新戶籍謄本正本( 記事欄勿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鏡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王宣雄

2025-02-08

CHDV-114-補-88-202502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