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謝承翰

共找到 41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契約無效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43號 原 告 天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虹君 訴訟代理人 劉宛甄律師 丁銓佑律師 被 告 李俊鵬 林建宏 施智皓 余易宸 許博彥 戴嘉豪 李光城 陳韋伶 徐美惠 吳升恒 簡詠慧 李俊德 吳柏諭 張淮誌 曾聖博 林序一 姜瑞祺 蔡聖德 謝承翰 黃建樹 黃凱文 蔡宗倫 蔡宗穎 蔡銘軒 謝政宏 林煒宸 吳曜宇 呂聖韡 林睿紘 魏宇琪 林凱文 歐威志 魏廷霖 陳易璘 楊承哲 周明賢 陳俊豪 呂采芬 陳秉達 吳建志 黃韋儒 張伯亨 葉星佑 王英宇 沈俊衛 張奕智 劉俊廷 佘冠霆 何承勳 鍾宇倫 吳文煜 葉力誠 黃靖幃 林柏旭 林昱丞 翁敬翔 吳秉倫 李知耀 賴紀滕 蔡明龍 劉易蒼 蘇柏丞 謝昀憲 謝議葳 謝承叡 朱宸佑 羅永倫 蘇柏宇 陳昶宇 黃柏翰 周秉漢 李孟寰 邱翊銨 陳昶亨 呂紹頊 黃仲寧 林晟億 高宇彤 林佑勳 鄭筠憲 林子勝 蔡尚圃 蔡承璋 羅文鍵 王家翔 陳泓宇 詹吉煌 周舒宇 柳政佑 王皓永 葉星宏 歐陽衡 林登凱 林詠哲 黃暘量 邱謝宇 翁健展 蔡沛希 蕭誌宏 周建勲 黃弘硯 何宗諺 陳梓維 蔡凱昕 邱彥銘 呂彥霖 黃鈺元 王邱正 林耀文 楊甯甯 陳嵊 劉權中 李冠勲 尤理衡 李承陽 李崧毓 廖群勝 陳希愷 劉晉凱 呂翰昇 洪雅芳 賴學寬 林育賢 陳宏益 張宏宇 吳俊廷 駱韋中 翁新橋 鄭郁倫 鐘暐翔 丁堡黌 劉育杰 王少甫 郭大維 郭又誠 許文宜 劉育廷 楊育昕 吳浩業 張庭亮 藍詠薰 洪承岳 林欣諴 李冠輝 林彥甫 徐暐傑 林愛 張俊程 劉柏毅 吳政翰 歐承翰 林鈺展 林楷傑 龔誌堯 葉竣誠 邱詣程 蘇致瑋 曾泓雲 楊鎮宇 鄭榮楷 林仕淳 謝振杰 顏慎皓 王煒翔 陳致廷 陳駿德 楊賀証 曾德浩 傅群翔 詹元耀 林哲聖 紀冠宇 林明憶 陳品勳 葉宸邑 曾泓雲 謝炎璋 陳瑋倫 陳尚霆 黃楷鈞 陳東軒 曾奕承 吳東霖 吳岱融 藍建維 余宗軒 彭冠霖 陳柏麟 王郁強 陳凱華 張維宸 蔡梓麒 吳柏寬 黃佑黠 施惟雄 鄭承哲 郭洧滕 池冠昕 陳家興 郭煥承 陳維昭 粘靖烽 林茂昌 范麗梅 郭智豪 林亷展 李振榮 魏育仁 洪祥恩 廖彥勛 鄭宏杰 陳信安 邱建勳 謝博勳 林明潭 陳郁豪 張忠麟 柳晏群 許明達 劉正德 廖崧揚 游鎮誠 林彥霆 賴奕銓 陳郁豪 陳怡靜 蔡易陵 張躍 蔡昀龍 張皓晴 連浩宇 林沛宜 施惟雄 楊承翰 夏與廷 蔡明翰 黃睿智 陳信和 蘇展慶 鄭怡安 林俊澤 陳秉鋐 蔡京翰 陳柏嘉 温翔旭 侯文威 黃懷慶 莊淯任 趙彥儒 蔡雨恩 花晨佳 郭正 郭鎧霆 詹淮銀 林泓陞 蕭廷宇 陳冠瑜 林中行 韓毓益 吳晁宇 范綱佑 陳冠瑜 張仁傑 陳忠淳 彭冠霖 林翰韡 謝宗晏 王誠恩 林明謙 游照臨 許育綸 謝鋒亮 林聖家 陳冠廷 陳仕杰 潘彥辰 李柏葦 洪健閔 楊弘宇 曾凜 李國誠 劉力嘉 林芷馨 謝昆荃 蔡品洋 洪盛益 王振澔 許竹均 林恩睿 林子寬 李忠霖 張嘉幃 黃政翰 劉仟璽 姜柏程 郭秉翔 王中辰 陳冠瑜 陳柏仲 李彥達 黃仕宇 丁宣文 陳冠裕 李開疆 汪兆元 韋光濬 曹祐禎 沈銘浩 陳重宇 陳金諄 何家逸 朱振均 陳庭宇 吳宸緯 林資堯 陳柏曄 蔡承融 蔡仲林 黃榮志 黃國銓 謝承叡 黃冠穎 高立翰 陳威成 林冠圻 邱晏鈞 施權修 馬子傑 蘇宏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契約無效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繳納裁判費新臺幣壹拾壹萬柒仟 參佰玖拾貳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等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 其他要件之情形而可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此 為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所明定。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 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 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 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 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 高者定之。同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 分別亦有明定。 二、經查,本件原告先位聲明:確認兩造間就起訴狀附表1「訂 單編號」欄之買賣契約無效;備位聲明:兩造間就起訴狀附 表1「訂單編號」欄之買賣契約應予撤銷。衡情預備之訴, 係以先位之訴無理由時,請求法院就備位之訴為判決之合併 訴訟,先位、備位聲明間即應屬選擇之關係,揆諸前開規定 ,其訴訟標的價額自應以其中價額高者定之。查件原告先位 請求確認兩造間就起訴狀附表1「訂單編號」欄之買賣契約 (不包括業經撤回之附表編號361、400部分)無效之確認利 益,應以前述買賣契約所代表之交易價額為斷,故核定先位 聲明之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208萬4,164元;備 位聲明係請求撤銷兩造間就起訴狀附表1「訂單編號」欄之 買賣契約(不包括業經撤回之附表編號361、400部分),此 係以撤銷權之形成權為訴訟標的,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原 告行使撤銷權所受利益為準,即1,208萬4,164元。是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自應以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即應核定為1,208 萬4,164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1萬8,392元,扣除原告前繳 1,000元,尚欠11萬7,39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 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蘇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併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黃靖芸

2025-03-31

SLDV-114-補-143-20250331-1

潮簡
潮州簡易庭

給付電費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潮簡字第77號 原 告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屏東區營業處 法定代理人 饒祐禎 訴訟代理人 謝承翰 被 告 方中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費事件,本院於114年3月24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方面:   原告主張訴外人方謝美珠,前向原告就位於屏東縣○○鄉○○段 00000號之處所申請用電,電號為00-00-0000-000號,惟其 積欠112年4月至7月之電費,總計新台幣(下同)101,384元 ,迭經催繳均未為清償。而方謝美珠已死亡,其繼承人除被 告外,均已拋棄繼承,被告繼承方謝美珠之債務,應負清償 之責,為此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於繼承方謝美 珠遺產範圍內,給付原告101,38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訴訟費用由被告 負擔。 二、被告方面:   否認有用電,完全不知道原告為何得向其請求等語。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法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訴外人方謝美珠向原告申請用電,積欠112年4月至 7月之電費等情,固據其提出用電基本資料及電費單據為證 (見本院卷第11至20頁),惟方謝美珠業於110年11月12日 死亡,此有其除戶戶籍謄本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9頁), 則當無可能於112年有用電之情,則原告所請求的112年4月 至7月的電費,顯非方謝美珠負有繳納之義務,則此筆電費 自非方謝美珠的債務,被告當無所謂繼承此筆債務之情,本 件原告基於被告為方謝美珠的繼承人而為本件請求,自無理 由,應予駁回。 四、訴訟費用負擔的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思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李家維

2025-03-31

CCEV-114-潮簡-77-20250331-1

苗原簡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苗原簡字第49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碧佳 指定辯護人 本院約聘辯護人陳俞伶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8761 號、111年度偵字第9539號)及移送併辦(112年度偵字第1730號 、112年度偵字第4005號),嗣經被告自白犯罪(112年度原易字 第6號),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經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 官獨任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林碧佳幫助犯行使偽造準私文書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附件一即起訴書有關「楊承翰」之記載均更正為「謝承翰」、犯罪事實欄一第15行「楊宜倩」更正為「楊宜蒨」、第15行「000000000」更正為「0000000000」、第18行「16時20分」更正為「16時13分」、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編號㈢「(匯款憑證)」刪除,附件三即112年度偵字第4005號移送併辦意旨書二、證據㈡「及偵查中」刪除,證據部分並增列「被告林碧佳於本院訊問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及移送併辦意旨書之記載(如附件一、二、三)。 二、論罪科刑:  ㈠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圖畫、照像,依習慣或特約 ,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關於本章及本章以外各罪, 以文書論;稱電磁紀錄者,謂以電子、磁性、光學或其他相 類之方式所製成,而供電腦處理之紀錄,刑法第220條、第1 0條第6項分別定有明文。核被告林碧佳所為,係犯刑法第30 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及刑法第30 條第1項前段、第216條、第210條、第220條第2項之幫助行 使偽造準私文書罪。被告幫助偽造準私文書之行為,為幫助 行使偽造準私文書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被告以一行為觸犯4個幫助詐欺取財罪及幫助行使偽造準私文 書罪,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之規定,從一重以幫 助行使偽造準私文書罪處斷。另本案(含起訴及移送併辦部 分)被告共提供門號0000000000號(下稱門號一)、000000 0000號(下稱門號二)、0000000000號(下稱門號三)等3 門號之SIM卡與他人,因被告於偵查中否認有將SIM卡交給他 人,起訴意旨認被告係分別交付門號一、門號二之SIM卡與 他人,而應論以數罪,應係以門號一、門號二之申請日期有 別為據,然被告於本院審理時明確供稱其僅交付過1次SIM卡 與友人陳育德(見本院原易字卷第275頁),且門號一、門 號三雖係於民國111年2月21日申請,有異於門號二之申請日 期即111年5月4日,惟不詳詐欺行為人係於111年5月6日以門 號一作為認證電話辦理電支帳戶,業經起訴書記載明確,又 不詳詐欺行為人係於111年5月7日以門號三作為認證電話申請 一卡通MONEY帳號,亦有一卡通MONEY帳號會員資料附卷可考 (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7279號卷第27頁) ,是被告非無可能於111年5月4日申請門號二後、111年5月6 日辦理電支帳戶前之期間,將上開三門號之SIM卡一次交付 與他人,況卷內亦無證據顯示被告確係分次交付,基於「罪 證有疑,利於被告」之證據法則,應認被告係以單一行為一 次交付。起訴意旨認應論以數罪,容有未洽。  ㈢被告幫助他人犯行使偽造準私文書罪,並未實際參與行使偽 造準私文書犯行,所犯情節較正犯輕微,爰依刑法第30條第 2項之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㈣檢察官移送併辦部分(112年度偵字第1730號、112年度偵字 第4005號),與原起訴事實為想像競合犯之裁判上一罪關係 ,為起訴效力所及,本院自得併予審理。  ㈤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已婚之生活狀況、高職肄 業之教育程度(見本院原易字卷第239頁被告個人戶籍資料 );被告犯行造成社會法益(幫助行使偽造準私文書部分) 、告訴人吳玟萱、楊承翰、周建勲、被害人曾純媛之財產法 益(幫助詐欺取財部分)受損害之程度;被告於偵查中否認 犯行,嗣終能於本院審理時坦承犯行,惟尚未與告訴人3人 、被害人和(調)解或賠償其等損害之犯罪後態度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被告於本院訊問時否認有獲取犯罪所得(見本院原易字卷第 276頁),卷內亦無積極證據證明被告因本案獲有任何利益 ,自無從宣告沒收或追徵犯罪所得,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 上訴(應附繕本)。 六、本案經檢察官蕭慶賢提起公訴、檢察官徐一修移送併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苗栗簡易庭 法 官 林信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須附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 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 準。                書記官 莊惠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附錄本案論罪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條 (幫助犯及其處罰)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 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 (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5年以下有 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20條 (準文書) 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圖畫、照像,依習慣或特約,足 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關於本章及本章以外各罪,以文書論 。 錄音、錄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 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亦同。

2025-03-20

MLDM-113-苗原簡-49-20250320-1

司促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買賣價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4585號 債 權 人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債 務 人 謝承翰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玖仟參佰貳拾肆元,及其中新 臺幣玖仟零玖拾伍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程序費用 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 ,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品潔 附記: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債權人應於收受支付命令後十五日內,提出『債務人其他可 供送達之地址』;如債務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 資料( 例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 現戶戶籍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 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 確定證明書) 三、債務人如已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 十日內向本院提出異議,若未提出異議,則本命令確定後 本院仍將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予債權人。 四、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証明書,債權人 勿庸另行聲請。 五、支付命令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債務人,債務人對於債 權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債權人、債務人接獲本院之裁定 後,請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 本院聲請裁定更正錯誤。

2025-03-13

TNDV-114-司促-4585-20250313-1

審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妨害秩序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訴字第271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承翰 陳湟仁 上列被告等因妨害秩序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 字第9376號),經本院裁定改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辛○○犯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 實施強暴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丙○○犯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 實施強暴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事 實 一、庚○○(由本院另行審結)因不滿址設高雄市○○區○○路000○0 號、由戊○○所承租並經營之馬林漁菸酒行以高價販售酒類, 庚○○即居於首謀之地位,邀集壬○○(由本院另行審結)、辛 ○○、丙○○前往馬林漁菸酒行。庚○○、壬○○、辛○○、丙○○均明 知馬林漁菸酒行外面為公共場所,如於該處聚集三人以上攜 帶客觀上足對他人生命、身體、安全造成危害之木棒、球棒 等兇器對菸酒行之鐵門及停放店外之機車施強暴,顯會造成 公眾或他人恐懼不安、對公共秩序之信賴產生動搖,庚○○竟 基於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首 謀並下手實施強暴、恐嚇危害安全之犯意,與壬○○、辛○○、 丙○○共同基於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 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恐嚇危害安全之犯意聯絡,於民國11 2年11月5日5時許,由庚○○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 客車(下稱甲車),壬○○搭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 車,辛○○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丙○○駕駛車 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前往馬林漁菸酒行外,由庚 ○○駕駛甲車來回衝撞菸酒行之鐵門,另由壬○○、辛○○、丙○○ 分持木棒、球棒砸毀停放在菸酒行門口之車牌號碼000-000 號、AEX-1388號普通重型機車(庚○○、壬○○、辛○○、丙○○所 涉毀損部分,均未據告訴),因而妨害公共秩序及公眾安寧 ,並以此加害財產之事恐嚇戊○○,致生危害於戊○○之安全。 二、案經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岡山分局報告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本件被告辛○○、丙○○(下合稱被告2人)所犯之罪,均係死刑 、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且非 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被告2人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 被訴事實均為有罪之陳述(審訴卷第89、102頁),經本院 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2人之意見後 ,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是本件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 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 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2人均坦承不諱,並證述彼此參與 情節在卷(警卷第39至42、49至52頁、偵卷第107至111頁、 審訴卷第89、92、95、102、105、108頁),復經證人即同 案被告庚○○、壬○○、證人即被害人戊○○、甲○○、己○○證述明 確(警卷第1至4、7至8、11至17、27至30頁、偵卷第21至23 頁、41至51、79至81、153至157頁、偵卷第102至108、124 至127頁),另有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現場照片、車輛詳 細資料報表、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23283號、 113年度偵字第1476號起訴書附卷可稽(警卷第5、9、61至7 5頁、偵卷第55至62、113頁),是被告2人上開任意性之自 白核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綜上,本件事證明確,被告2 人犯行均堪認定,各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論罪  1.核被告2人所為,均係犯刑法第150條第2項第1款、第1項後 段之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 手實施強暴罪、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  2.被告2人與同案被告庚○○、壬○○共同對菸酒行鐵門、車牌號 碼000-000號、AEX-1388號號普通重型機車施以強暴之舉動 ,均係在密切接近時間內、於相近地點為之,侵害同一社會 法益(車牌號碼000-000號、AEX-1388號普通重型機車固分別 為被害人甲○○所有、被害人己○○使用,然被告2人均因該等 車輛停放於菸酒行門口,而以砸毀該等車輛之方式恐嚇菸酒 行經營者即被害人戊○○,是被告2人主觀上另侵害同一被害 人戊○○自由法益),各行為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觀 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 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 理,均應論以接續犯之一罪。  3.按學理上有「任意共犯」與「必要共犯」之分,前者指一般 原得由一人單獨完成犯罪而由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之情形,當 然有刑法總則共犯規定之適用;後者係指須有二人以上之參 與實施始能成立之犯罪而言。且「必要共犯」依犯罪之性質 ,尚可分為「聚合犯」與「對向犯」,其二人以上朝同一目 標共同參與犯罪之實施者,謂之「聚合犯」,如刑法分則之 公然聚眾施強暴、脅迫罪、參與犯罪結社罪、輪姦罪等是, 因其本質上即屬共同正犯,故除法律依其首謀、下手實施或 在場助勢等參與犯罪程度之不同,而異其刑罰之規定時,各 參與不同程度犯罪行為者之間,不能適用刑法總則共犯之規 定外,其餘均應引用刑法第28條共同正犯之規定(最高法院 81年度台非字第233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刑法條文有「 結夥三人以上」者,主文無加列「共同」之必要(最高法院 79年度台上字第4231號判決意旨參照),而同法第150條第1 項以「聚集三人以上」為構成要件,應為相同解釋,主文亦 不贅載「共同」。查被告2人與同案被告庚○○、壬○○就恐嚇 危害安全犯行,又被告2人與同案被告壬○○就意圖供行使之 用而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犯行, 各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均應分別論以共同正犯。   4.被告2人均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2罪,為想像競合犯,應 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均從一重之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 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處斷。  (二)刑之加重、減輕事由  1.刑法第150條第2項:   按犯刑法第150條第1項之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實施強暴 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一、意 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二、因而致 生公眾或交通往來之危險,刑法第150 條第2項定有明文。 該規定係就犯罪類型變更之個別犯罪行為得裁量予以加重, 成為另一獨立之罪名,屬於刑法分則加重之性質,上開得加 重條件,屬於相對加重條件,並非絕對應加重條件,是以, 事實審法院依個案具體情狀,考量當時客觀環境、犯罪情節 及危險影響程度、被告涉案程度等事項,綜合權衡考量是否 有加重其刑之必要性。本院審酌被告2人雖有使用木棒及球 棒作為犯罪工具,然非如槍彈等殺傷力極強之物,又其2人 實施強暴行為之時間已晚,脫序行為之時間非長,對社會秩 序安寧之影響程度,較諸多數民眾仍在外活動之時段或長時 間持續滋擾之情形為低,另其2人只針對機車實施強暴行為 ,未造成人身損害,經核其等所犯刑法第150條第1 項後段 之罪,其法定刑為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已足評價其等 犯行,均無再依刑法第150條第2項加重其刑之必要。  2.刑法第59條:  ⑴按刑之量定,為求個案裁判之妥當性,法律固賦予法院裁量 權,但此項裁量權之行使,除應依刑法第57條規定,審酌行 為人及其行為等一切情狀,為整體之評價,並應顧及比例原 則與平等原則,使罪刑均衡,輕重得宜,以契合社會之法律 感情。又刑法第59條規定犯罪之情狀可憫恕者,得酌量減輕 其刑,其所謂「犯罪之情狀」,與同法第57條規定科刑時應 審酌之一切情狀,並非有截然不同之領域,於裁判上酌減其 刑時,應就犯罪一切情狀(包括第57條所列舉之10款事項) ,予以全盤考量,審酌其犯罪有無可憫恕之事由(即有無特 殊之原因與環境,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以及宣告法 定低度刑,是否猶嫌過重等等),以為判斷(最高法院95年 度台上字第6157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刑法第150條第1項 後段之罪,其法定刑雖為「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然 同為妨害秩序之行為,其原因動機不一,犯罪情節未必盡同 ,所造成危害社會之程度亦屬有異,法律科處此類犯罪,所 設之法定最低本刑卻同為必須監禁之6月以上有期徒刑,不 可謂不重。於此情形,倘依其情狀處以適切徒刑,即足以懲 儆,並可達防衛社會之目的者,自非不可依客觀之犯行與主 觀之惡性二者加以考量其情狀,是否有可憫恕之處,適用刑 法第59條之規定酌量減輕其刑,期使個案裁判之量刑,能斟 酌至當,符合比例原則。  ⑵經查,被告2人上揭犯行衝突時間非長、聚集人數非多,施強 暴行為之對象均為物品,並未對自然人之身體或生命造成傷 害,且被害人戊○○、甲○○、己○○均未提出告訴,亦不予追究 ,其中被害人戊○○已與被告2人及同案被告庚○○、壬○○以共 同賠償新臺幣(下同)10萬元之條件達成和解,有和解書在 卷可佐(偵卷第113頁),足認被告2人前開犯行之主觀惡性 及犯罪情節尚非至惡、重大,認如處以法定最低度刑之有期 徒刑6月,仍有情輕法重之虞,爰均依刑法第59條規定酌量 酌減其等之刑,期使個案裁判之量刑,能符合罪責相當之原 則。 (三)爰依據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2人因同案被告庚○○ 之買賣糾紛即受邀聚眾攜帶兇器實施強暴及恐嚇之行為,對 公眾安寧及社會安全秩序、被害人戊○○之財產安全均造成相 當程度之危害,動機及所為均屬可議;考量被告2人各自角 色、手段、參與情節、犯罪時、地、對社會秩序治安危害程 度;復參以被告2人均坦承犯行,且已與被害人戊○○達成和 解,已如前述;兼衡被告2人各自素行(參審訴卷第129至13 5頁法院前案紀錄表),又被告辛○○自陳高中畢業、擔任廚 師、須扶養父親,被告丙○○自陳高職畢業、做工、無扶養他 人(審訴卷第96、108頁)等一切情況,分別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均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被告辛○○自陳攜帶木棒到場,被告丙○○則自陳攜帶球棒到場 ,並供自身及其他共犯持以為本案犯行所用,然該等物品均 未經扣押,亦均非違禁物,單獨存在不具刑法上之可非難性 ,如予沒收或追徵恐徒增執行上之人力物力上之勞費,為免 日後執行困難,爰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乙○○提起公訴,檢察官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50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者, 在場助勢之人,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首謀及下手實施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一、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 二、因而致生公眾或交通往來之危險。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2025-03-04

CTDM-113-審訴-271-20250304-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賭博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922號 聲 請 人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鎰銘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805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與證據,除犯罪事實欄第1行補充更正為「甲○ ○為宜蘭縣○○鎮○○路0號及6之2號之承租人」,第6行及證據 並所犯法條欄二第3行之「113年11月11日凌晨2時許」更正 為「113年11月11日凌晨1時許」,犯罪事實欄第9行「紙籌 碼600元30張」更正為「紙牌籌碼600元30張」,第16行至第 17行「德州撲克籌碼10000元30個、德州撲克籌碼無面額260 個」更正為「德州撲克籌碼10000元50個、德州撲克籌碼無 面額466個」,並補充「宜蘭縣政府警察局蘇澳分局114年2 月5日警澳偵字第1140000906號函及職務報告、扣押物品清 單」為證據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 載(如附件)。 二、論罪  ㈠核被告甲○○所為,係犯刑法第268條前段之圖利供給賭博場所 罪,以及同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  ㈡被告自民國113年8月至113年11月11日1時整為警查獲時止, 反覆多次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及聚眾賭博,其主觀上係基 於意圖營利所為之多次行為,客觀上具有時間緊密、連續性 質,本質上乃具有反覆、延續性行為之特徵,於刑法評價上 ,應認係合多數犯罪行為而成立之獨立犯罪型態之「集合犯 」,應僅成立一罪。  ㈢被告係以前揭一行為,同時觸犯二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 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處斷。  ㈣被告本件犯行構成累犯,惟經本院裁量後,認不需加重其最 低本刑:   ⒈被告前因傷害、妨害兵役治罪條例案件,分別經臺灣新北 地方法院以107年度審易緝字第12號、本院以107年度簡字 第432號判決處有期徒刑7月、2月確定,經本院以107年度 聲字第961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確定(下稱甲案) ;又因殺人未遂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4年度上訴字 第78號判決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5年確定,嗣經撤銷緩刑 (下稱乙案),前開甲、乙2案接續執行,於108年7月22 日假釋出監,於109年7月21日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其 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論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 稽。被告於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因故意而再犯本案有 期徒刑以上之罪,屬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之累犯(參考 司法院「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判決主文不再記載累犯加 重事由)。   ⒉按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受徒刑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 執行而赦免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 為累犯,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有關累犯加重本刑部分 ,不生違反憲法一行為不二罰原則之問題。惟其不分情節 ,基於累犯者有其特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等立法理 由,一律加重最低本刑,於不符合刑法第59條所定要件之 情形下,致生行為人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個 案,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之侵害部分,對人民受憲法 第8條保障之人身自由所為限制,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 ,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於此範圍內,有關機關應自 本解釋公布之日起2年內,依本解釋意旨修正之。於修正 前,為避免發生上述罪刑不相當之情形,法院就該個案應 依本解釋意旨,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司法院釋字第77 5號解釋文參照)。是依上開解釋意旨,本院就被告上開 構成刑法第47條第1項累犯之事由,就最低本刑部分是否 應加重其刑一事,自應予以裁量。   ⒊經查,被告前開構成累犯之案件,係傷害、妨害兵役治罪 條例、殺人未遂案件,其罪質與被告本案所犯之圖利供給 賭博場所罪、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均有所差異,是不能以 此遽論本件被告有特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 故經本院裁量後,認不需就被告上開犯行予以加重最低本 刑。  三、扣案如附表編號一至二十五所示之物,均為被告所有供本案 犯行所用之物,如附表編號二十六所示之物,為被告本案犯 行之所得等情,業據被告供承在卷,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 前段、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之規定宣告沒收。至其餘扣案物 ,核與被告本案犯行無關,亦無證據可認為違禁物,爰均不 予宣告沒收。 四、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 54條第2項,刑法第268條、第55條、第47條第1項、第41條 第1項前段、第38條第2項前段、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刑法 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判決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起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永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簡易庭 法 官 李蕙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鄭詩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物品 一 麻將6副 二 牌尺12支 三 風圈3個 四 撲克牌11副 五 紙牌籌碼2000元20張 六 紙牌籌碼1000元47張 七 紙牌籌碼600元30張 八 紙牌籌碼500元14張 九 紙牌籌碼300元117張 十 黑紙牌籌碼200元27個 十一 白紙牌籌碼200元50個 十二 黑紙牌籌碼100元43個 十三 白紙牌籌碼100元35個 十四 紙牌籌碼50元120個 十五 紙牌籌碼20元48張 十六 德州撲克莊碼1個 十七 德州撲克籌碼1元99個 十八 德州撲克籌碼100元460個 十九 德州撲克籌碼10元200個 二十 德州撲克籌碼50元80個 二十一 德州撲克籌碼500元100個 二十二 德州撲克籌碼1000元256個 二十三 德州撲克籌碼5000元98個 二十四 德州撲克籌碼10000元50個 二十五 德州撲克籌碼無面額466個 二十六 抽頭金新臺幣1,800元 附件: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8053號   被   告 甲○○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為宜蘭縣○○鎮○○路0號之承租人,竟基於營利供給賭博 場所及聚眾賭博之犯意,自民國113年8月間某日起,提供上 址作為賭博場所,在上址聚集不特定賭客並提供麻將為工具 賭博財物,賭博方式係臺灣麻將(16張),每底新臺幣(下 同)200元,每臺50元,甲○○則每將收取抽頭金600元,以此 方式營利,嗣於113年11月11日凌晨2時許,為警持搜索票至 上址執行搜索,查獲賭客陳祥維、張獻瑞、謝承翰,並扣得 麻將6副、牌尺12支、風圈3個、帳本1個、撲克牌11副、紙 牌籌碼2000元20張、紙牌籌碼1000元47張、紙籌碼600元30 張、紙牌籌碼500元14張、紙牌籌碼300元117張、黑紙牌籌 碼200元27個、白紙牌籌碼200元50個、黑紙牌籌碼100元43 個、白紙牌籌碼100元35個、紙牌籌碼50元120個、紙牌籌碼 20元48張、德州撲克莊碼1個、德州撲克籌碼1元99個、德州 撲克籌碼100元460個、德州撲克籌碼10元200個、德州撲克 籌碼50元80個、德州撲克籌碼500元100個、德州撲克籌碼10 00元256個、德州撲克籌碼5000元98個、德州撲克籌碼10000 元30個、德州撲克籌碼無面額260個及賭資(甲○○1,700元、 謝承翰6,500元、張獻瑞12,350元、陳祥維2,250元,賭資部 分由警另依社會秩序維護法沒入)、抽頭金1,800元等物, 而悉上情。 二、案經宜蘭縣政府警察局蘇澳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查中坦承不諱,核與證人 陳祥維、張獻瑞、謝承翰於警詢證述之情節相符,並有復有 賭桌配置圖、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搜索票、宜蘭縣政府警察局 蘇澳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各1份、現場照片6 張等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以採 信,被告罪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68條前段之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 所及同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等罪嫌。被告自113年8月 間某時起至113年11月11日凌晨2時許為警查獲時止,反覆多 次圖利供給賭博場所及圖利聚眾賭博,本質上均含有反覆實 施性質,於刑法評價上,應認係集合犯,僅成立一罪。再被 告所犯上開2罪,係基於同一賭博犯意,為達成其同一犯罪 目的之各個舉動,屬於法律概念之一行為,為想像競合犯, 請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處 斷。至扣案如事實欄所述麻將牌等物,均為當場賭博之器具 ,係被告所有供本案犯罪所用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 規定宣告沒收;另扣案之抽頭金1,800元,為被告之犯罪所 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檢 察 官 林 永

2025-02-27

ILDM-113-簡-922-20250227-1

橋小
橋頭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小字第1485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林筠容 被 告 謝承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3,581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3,581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2025-02-27

CDEV-113-橋小-1485-20250227-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賭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29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江彩瑜 選任辯護人 周仲鼎律師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賴玄碧 夏嘉雨 韓鈞霈 林聖濱 宋禹翰 游凱仲 陳佑陞 王文弘 賴佑齊 上九人共同 選任辯護人 廖國豪律師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坤壕 劉保辰 陳冠緯 李航宇 黃沛婕 陳鉑璿 林謙益 謝承翰 上八人共同 選任辯護人 吳志浩律師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沂茹 王映筑 黃正賢 陳維澤 林致均 羅詩涵 沈姿菁 陳詠絮 上八人共同 選任辯護人 林湘清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賭博案件,不服本院112年度原簡字第25號 中華民國113年3月29日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起訴案號:臺灣臺 中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6085、36086、36087、36088、361 54、39289、39290、39291、39301、39302、47258號、112年度 偵字第1872、5067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 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被告韓鈞霈沒收部分撤銷。 前項撤銷部分,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壹佰貳拾參萬柒仟貳佰 伍拾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 價額。 其餘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審理範圍:  ㈠按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 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定有明文。本條項民國110年6月16日 修正之立法理由為:「為尊重當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並減 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容許上訴權人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 處分一部提起上訴,其未表明上訴之認定犯罪事實部分,則 不在第二審之審判範圍。如為數罪併罰之案件,亦得僅針對 各罪之刑、沒收、保安處分或對併罰所定之應執行刑、沒收 、保安處分,提起上訴,其效力不及於原審所認定之各犯罪 事實,此部分犯罪事實不在上訴審審查範圍。爰增訂本條第 3項,作為第2項之例外規定,以資適用」。  ㈡經本院當庭與被告賴玄碧、夏嘉雨、林聖濱、宋禹翰、游凱 仲、陳佑陞、王文弘、賴佑齊、林坤壕、劉保辰、陳冠緯、 李航宇、黃沛婕、陳鉑璿、林謙益、謝承翰、林沂茹、王映 筑、黃正賢、陳維澤、林致均、羅詩涵、沈姿菁、陳詠絮( 下稱被告25人)確認結果,上開被告已明示僅就刑一部(量 刑)提起上訴;而被告韓鈞霈明示僅就量刑及沒收部分提起 上訴,是依上開規定,本院審理範圍自僅及於原判決關於被 告25人量刑之部分;及被告韓鈞霈量刑及沒收部分,其餘部 分均非本院審理範圍,且就犯罪事實、所犯法條及沒收(不 含被告韓鈞霈部分)等認定,均逕引用本院第一審刑事簡易 判決書所記載之事實、證據及理由(如附件)。 二、對原判決之上訴說明:  ㈠被告25人上訴意旨略以:請從輕量刑並給予緩刑宣告等語; 被告韓鈞霈上訴意旨略以:請從輕量刑並給予緩刑宣告,另 原判決關於被告韓鈞霈沒收部分認定有違誤,被告韓鈞霈實 際任職時間為110年3月至111年8月16日等語。 ㈡按量刑輕重,係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苟 已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刑度,不得遽 指為違法(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6696號、75年度台上字 第7033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在同一犯罪事實與情節,如別 無其他加重或減輕之原因,下級審量定之刑,亦無過重或失 輕之不當情形,則上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院之職權行使,原 則上應予尊重(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446號判決意旨參 照)。  ㈢經查,原審審理結果,認被告26人犯罪事證明確,經具體審 酌被告26人不思以正當方式賺取生活所需,為圖輕鬆獲利, 竟無視國家禁令,參與賭博場所之工作,從中獲取不法利益 ,助長社會僥倖心理,並使人易趨於遊惰,養成不良習慣, 破壞社會善良風俗及經濟秩序,應予非難,惟念及被告26人 犯後均坦承犯行,態度尚佳,兼衡被告等52人之犯罪動機、 目的、素行、參與本案博奕集團之期間長短、擔任職務、分 工狀況、薪資多寡,及其等智識程度、經濟與家庭生活狀況 等一切情狀,在法定刑度內就被告26人所犯分別量處如附件 本院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書附表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經核已依刑法第57條規定,就所量處之刑度 詳為審酌並敘明理由,既未逾越法定刑度,復未濫用自由裁 量之權限,所為量刑核無不當或違法,且無輕重失衡之情形 ,應予維持。被告26人上訴意旨雖稱請求給予緩刑等語,然 未提出任何新事證,本案科刑基礎並未變更,經核被告25人 及被告韓鈞霈此部分上訴無理由,自應予以駁回。  ㈣關於被告韓鈞霈沒收部分,本院撤銷改判之理由:  ⒈原判決認被告韓鈞霈本案犯罪所得合計應為新臺幣(下同)3 ,075,450元,並以此為被告韓鈞霈犯罪所得據為宣告沒收, 惟原判決係以被告韓鈞霈在本案博奕公司任職期間108年1月 2日至111年8月16日、每月薪資95,200元為計算標準,然觀 諸原判決犯罪事實及理由欄,係認定被告韓鈞霈於110年3月 間加入本案博奕公司擔任組長,是被告韓鈞霈在本案博奕公 司任職期間應為110年3月至111年8月16日。  ⒉按刑法考量宣告沒收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 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 要者,得不宣告或酌減之,刑法38條之2第2項亦有明文。考 量被告韓鈞霈在本案博奕公司任職,均僅受僱從事受薪階級 工作,亦均有實際勞務及時間之支出,倘逕將其等於犯罪期 間領得之薪資一律沒收追徵,實有過苛之虞。而參照我國臺 中市於110至111年之最低生活費分別為14,596元、15,472元 ,於110至111年間之基本工資分別為24,000元、25,250元, 於110至111年臺中市民平均每人消費支出分別為24,775元、 25,666元,此有最低生活費一覽表、我國基本工資調整與平 均薪資、平均每人消費支出一按區域別分等資料在卷可按。 參酌被告韓鈞霈來臺中謀生,則以行政院主計總處針對區域 別分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之臺中市標準,作為被告韓鈞霈平 均每月消費支出之最低標準,而為過苛之酌減依據,較為公 允。茲認定被告韓鈞霈自任職時均以每月24,500元作為其等 每月消費支出之最低標準,而應予扣除,逾越部分即屬其因 本案所獲取之犯罪所得【計算式如下:(每月薪資95,200元 -24,500元)×17.5月(即110年3月至111年8月16日)=1,237 ,250元】。  ⒊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 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原判決認定被告韓鈞霈之犯 罪所得為3,075,450元,並以此範圍宣告沒收,固非無見, 然所認定被告韓鈞霈之犯罪所得尚有未妥,已如前述,被告 韓鈞霈此部分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關於沒收部分不當,為有 理由,應就原判決關於被告韓鈞霈沒收部分予以撤銷,改判 如主文第2項所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富鈞提起公訴,經被告提起上訴後,由檢察官郭 姿吟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田德煙                   法 官 葉培靚                   法 官 王曼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上訴。                   書記官 蔡昀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本院112年度原簡字第25號刑事簡易判決。

2025-02-26

TCDM-113-簡上-293-20250226-1

司促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361號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代 理 人 黃淑芬 債 務 人 謝佳妘即謝佩吟兼謝承翰之繼承人 債 務 人 陳麗芳兼謝承翰之繼承人 債 務 人 謝宛珊即謝承翰之繼承人 債 務 人 謝宗祐即謝承翰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一、債務人謝宛珊、謝宗祐應於繼承被繼承人謝承翰之遺產範圍 內,與債務人謝佳妘即謝佩吟及陳麗芳向債權人連帶給付新 臺幣(下同)51,841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1日起至114年2 月18日止,按年息1.775%計算之利息,暨自114年2月19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75%計算之利息,與自113年9月2日 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超 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另債務人謝宛珊 、謝宗祐應於繼承被繼承人謝承翰之遺產範圍內,與債務人 謝佳妘即謝佩吟及陳麗芳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386元整, 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 二、債務人謝佳妘即謝佩吟、陳麗芳應向債權人連帶給付15,355 元,及自113年8月1日起至114年2月18日止,按年息1.775% 計算之利息,暨自114年2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7 5%計算之利息,與自113年9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 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 %計算之違約金,債務人謝佳妘即謝佩吟、陳麗芳並應連帶 賠償督促程序費用114元整,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 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三、債權人陳述略以如附件事實欄所載。 四、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林美芳 附註: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勿 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債務人,債務人對於債權 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債權人、債務人獲本院之裁定後,請 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本院聲請 裁定更正錯誤。 四、依據民事訴訟法第519條規定: 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於法定期間合法提出異議者,支付命令 於異議範圍內失其效力,以債權人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 訴或聲請調解。 前項情形,督促程序費用,應作為訴訟費用或調解程序費用 之一部。

2025-02-26

CYDV-114-司促-1361-20250226-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恐嚇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297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晨妘 選任辯護人 魏雯祈律師 上列被告因恐嚇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21 49號),被告在本院訊問時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 刑,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程序處刑如下:   主 文 楊晨妘犯恐嚇危害安全罪,處有期徒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之打火機壹個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倒數第2行「謝明翰 」應更正為「謝承翰」,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於本院113年1 2月26日訊問時之自白」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 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73條第4項、第1項之預備放火燒燬 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及同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又 被告係以一預備放火而加害生命、身體、財產之行為恐嚇被 害人二人,同時觸犯預備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及恐 嚇危害安全罪,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 從一重論以恐嚇危害安全罪。  ㈡爰審酌被告不思以理性處理自身情緒,竟恣以此預備放火而 加害生命、身體、財產之行為恫嚇告訴人林明乾,而為本案 恐嚇危害安全及預備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等犯行,所 為應予非難,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已有悔意;考量被告 於本案前無犯罪紀錄,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可參,素行良好, 兼衡其患有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因遭逢養女於租屋處自殺身 故而悲痛不已,又因與告訴人之裝潢費用糾紛致情緒失控之 犯罪動機、其以潑灑汽油之方式為犯罪手段、其智識程度及 家庭生活經濟狀況(見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22 149號卷第11頁,本院113年度易字第898號卷〈下稱本院卷〉 第23頁)、告訴人請求本院依法審酌量刑之意見(參本院公務 電話記錄,見本院卷第39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沒收   扣案之打火機1個為被告所有,並為其供本案犯罪所用之物 ,業據被告陳明在卷(見本院卷第24頁),依刑法第38條第 2項前段規定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 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書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欣怡提起公訴,檢察官林聰良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孟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凃文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173條 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或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礦坑、火車 、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無 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前項之物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第 1 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 1 項之罪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9 千元 以下罰金。 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22149號   被   告 楊晨妘 女 68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號7樓              之4             (現於法務部○○○○○○○○○              ○羈押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等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楊晨妘前因向林明乾承租址設臺北市內湖區江南街某處房屋 (具體地址詳卷)而生租屋糾紛,又思及其養女黃○○(姓名 詳卷)前在該上開房屋內,因燒炭致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 腦病變而自殺身故,因諸多不順遂事件接連發生,且林明乾 亦不願意支付裝潢補助金新臺幣(下同)10萬元,對其亦心 生怨懟,乃萌生復仇之意念,復念及其與林明乾間之租屋糾 葛亦須一併解決,先於民國113年10月1日晚上23時15分許, 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電動自行車前往全國加油站(址設臺 北市○○區○○○路0段00號),購買價值約新臺幣(以下同)62 元之92無鉛汽油汽油承裝在保特瓶內,再騎乘上開電動自行 車前往上開房屋,於該屋內稍作休息後,便將其養女之衣服 相關遺物,抱著拿至臺北市○○區○○0號公園潑灑汽油,而於 翌(2)日1時59分許以打火機燃燒上開衣物,迨燃燒殆盡後 ,便返至前開房屋內,見其汽油尚有剩餘,便預留稍待欲點 燃焚燒衣物的份量後,其餘汽油部分,竟基於放火燒燬現供 人使用住宅之預備及恐嚇危害安全等犯意,於該日凌晨2時1 0分許,將其餘汽油潑灑在上開房屋之走廊、牆角及楊晨妘 養女黃○○生前居住之房間衣物上,以此加害生命、身體、財 產之事恫嚇林明乾,致生危害於安全。嗣因楊晨妘將其養女 之衣服抱出至同市區江南街21巷空地,以打火機點火燃燒該 衣物,經附近鄰人謝明翰察覺有異,通報現場處理警員,始 悉上情。 二、案經林明乾告訴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其待證事實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楊晨妘於警詢時、偵查中及羈押審理時之供述之供述 1.證明其所涉恐嚇危害安全罪嫌部分為坦承。 2.否認涉有預備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住宅之犯意。 2 證人即告訴人林明乾於警詢時、偵訊中之證述 佐證上揭犯罪事實。 3 證人即住該處附近之街坊鄰居謝承翰於警詢、本署偵訊中之證述 佐證上揭犯罪事實。  4 證人即事發當時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港墘派出所警員何瑋霖偵訊中之證述 證明被告於上揭時、地為警查獲時即已自承已將告訴人林明乾屋內淋滿汽油之事實,足認被告有放火預備犯意。  5 證人即事發當時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港墘派出所警員承辦警員黃祺玲偵訊中之證述 證明警員為了尋找被告之孫子而進入林明乾屋內,發現林明乾屋內已充斥汽油味,約10秒就嗆鼻難忍,遂即退離之事實,足認被告有放火預備犯意。  6 證人即事發當時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港墘派出所警員承辦警員黎和承偵訊中之證述 證明於查獲當時被告手上尚持有打火機,足認被告有放火預備犯意之事實。 7 本署113年度相字第602號之黃○○相驗案卷資料影本 證明以下事實: ①被告養女黃○○係因缺氧性腦病變、燒炭致一氧化碳中毒之事實。 ②死者黃○○係因長期疾病、憂鬱症而自殺死亡之事實。 ③足認被告辯稱係告訴人林明乾害死其養女而為本案犯行云云,顯屬推諉卸責之詞。 8 臺北市政府內湖分局港墘派出所查訪表資料 證明以下事實: ①受訪人陳梅桂為被告之胞妹,被告之孫子黃○森(民國000年0月生,完整姓名詳卷)由其照顧,現有社工協助之事實。 ②佐證上揭犯罪事實。 ③證明被告於燃燒衣物前,尚在在上址房屋內之面對客廳之左面牆壁上書寫「逼我女兒是你,逼死我的也是你」,冷氣下方即右面牆壁上書寫「林明乾我化成立鬼也要你全家的命」、「FUCK」,以示復仇意念甚深而認有延長羈押必要性之事實。  9 監視器影像暨其畫面照片資料 證明以下事實: ①被告於上揭時、地燒雜物之事實。 ②被告於上揭時、地購買汽油之事實。  10 現場照片資料 ①證明被告於屋內潑灑汽油而有預備犯意之事實。 ②證明被告於上開房屋牆壁書寫不雅字眼以示復仇決意甚深之事實。  11 警員密錄器影像畫面暨其勘驗筆錄資料各乙份 ①檢察官當庭勘驗密錄器光碟畫面末三碼870檔案(警員何瑋霖所提供封面載有「瑋霖」字樣的光碟),於影像畫面2時10分15秒時,被告有稱「你們不要進來,我已經放汽油了。」於同上檔案影像畫面2時10分18秒時被告則稱「你們去叫林明乾來跟我談。」 ②檢察官當庭勘驗密錄器影像畫面檔案名稱末三碼070,於監視器影像畫面113年10月2日凌晨2時8分10秒處,被告稱「沒關係,我豁出去了」,同檔案2時8分18秒處,被告稱「不給我的話,我就一把火把他放了」。 12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113年11月13日火災調查報告 證明上開火災原因調查鑑定結果之事實。 13 警員黃祺玲、黎和承於113年12月11日職務報告及警員何偉霖、藍鈞柔於113年12月10日職務報告暨所附之現場勘查照片 佐證上開犯罪事實。 14 臺北市港墘派出所110報案紀錄單乙份 佐證被告之養女黃○○前於上揭房屋燒炭自殺之事實。 二、核被告楊晨妘於上揭時、地,將汽油潑灑在上開房屋之走廊 、牆角及衣物,藉此恫嚇告訴人林明乾給付裝潢補助金等節 ,其所為係涉犯犯刑法第173條第4項、第1項之預備放火燒 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同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等罪嫌 。被告係以一行為觸犯上開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請依刑 法第55條之規定從一較重之恐嚇危害安全罪論處。扣案之打 火機,係供犯罪所用之物且為被告所有,業據被告供承在卷 ,請均依刑法第38條第2項規定宣告沒收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檢 察 官 林欣怡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 記 官 林弦音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73條 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或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礦坑、火車 、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無 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前項之物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第 1 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 1 項之罪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9 千元 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9 千元以下罰金。

2025-02-26

SLDM-113-簡-297-20250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