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婉如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消債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67號 聲 請 人 張明丙 代 理 人 林根億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 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有如附件所示事項應予補正,爰   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三、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 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附件 一、依聯徵中心報告記載,摩根聯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摩根公司)為聲請人之債權人(調卷第15頁),聲請人是否 漏未記載於債權人清冊內?如是,請更正債權人清冊。 二、請預納郵務送達費新台幣(下同)5,100元(依聲請人目前 陳報之債權人9人(含摩根公司),連同債務人,合計10人, 暫以每人10份,每份51元計算:10人×51元×10份=5,100元) 。 三、請說明聲請人是否有民間債權人。如有,所積欠之債務為何 ?如重新製作債權人清冊之債權人大於前項所陳報之人,請 按照超過之債權人人數,以每人10份,每份51元預納郵務送 達費。 四、請詳加說明債務發生原因及其詳細情形為何(如債務發生原 因不同,應分別說明之)? 五、聲請人學經歷為何?聲請人目前任職於何處?擔任職務(如 雇主不同,請分別說明,勿僅陳報臨時工)?每月薪資(含 三節獎金、年終獎金及各類補助或獎金)?提出113年1月迄 今之薪資單。 六、聲請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第3項編號1記載之臨時工,雇 主為何人?薪資計算依據及證明文件?為何雇主未替聲請人投 保勞健保並申報所得稅?提出雇主聯繫地址。 七、請補正說明聲請人之家庭親屬狀況。聲請人目前與何人同住 ?是否實際居住在戶籍地?如是,房屋所有權人為何人?如 否,請提出租賃契約書。又聲請人已逾法定退休年齡,有無 應負扶養聲請人義務之人?如有,各扶養義務人每月給付聲 請人之扶養費金額及比例?提出應負扶養聲請人義務之人全 戶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略)。 八、聲請人之母每月總扶養費數額?各扶養義務人負擔扶養費比 例及金額?提出聲請人之母及其扶養義務人之全戶戶籍謄本 (記事欄勿略)。 九、請補正說明聲請人及受其扶養人等親屬有無領取社福補助津 貼,如失業補助、租屋津貼補助、低收入戶補助、老年津貼 、國民年金、育兒津貼、身心障礙補助等?如有,每月可請 領之項目及金額為何?請提出相關證明文件或領取明細,例 如存摺封面暨內頁等據實向法院陳報。 十、請陳報聲請人聲請更生前2 年之財產變動狀況:包含就「不 動產」及「動產」所為之所有有償(買賣、互易、設定抵押 權等)、無償(贈與、第三人清償等)行為所生之財產變動 ;倘於該段期間取得或喪失不動產所有權,應詳為標明不動 產之坐落地號、建號及其取得或出售之對價(買賣契約等) 相關資料。 十一、請說明聲請人最近5年內有無從事國內股票、期貨、基金 或其他金融商品之投資?如有,請提出其目前往來證券商 之交易明細查詢表,證券存摺封面、內頁影本及投資股票 往來金融機構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應補登存摺至本裁定 送達日)及相關之投資交易明細及證明文件。 十二、請聲請人提供其最近5年內所有之金融機構、郵局存摺補 登後之內頁資料(須附存摺封面暨完整內頁資料並應補登 存摺至本裁定送達日之後)。 十三、聲請人請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地址:臺北 市○○路000號5樓)申請查詢歷年以來包含「以聲請人為要 保人或受益人」之人壽保險投保紀錄,待該公會核發查詢 結果相關文件後,再予一併陳報本院。 十四、承上,請聲請人依上開查詢資料向保險公司查詢聲請人投 保之有效保單現有「保單價值準備金、解約金」之額數( 如無個人保險亦請註明),再予一併陳報本院。 十五、聲請前二年內有無任何無償行為,有害及債權人之權利? 聲請前二年內有無任何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係有害及 債權人之權利,且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有無雙務 契約尚未履行完畢? 十六、更生清償方案為更生程序得否進行之重要依據,請釋明聲 請人若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將以何種經濟來源支應 每月應繳金額及必要生活費用?請說明每月能盡最大清償 能力之更生方案為何?(即每月可供還款金額、分期期數 )。 (請聲請人依上開詢問事項之順序依序補正說明,提出之證明文 件請以標籤紙加以標示)

2025-02-05

PCDV-114-消債更-67-202502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600號 原 告 許哲翔 被 告 林献修 被告因傷害案件,經原告提起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113年 度附民字第1015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 114年1月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萬530元,並自民國113年4月 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6%,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3萬530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係新北市○○區○○街00○0號工廠之經營者,被 告係新北市○○區○○街00○0號工廠之經營者,兩造為鄰居。被 告於112年7月4日上午7時23分許在原告工廠前因停車糾紛, 徒手揮打原告,致原告受有鼻子、上唇鈍傷、左臉頰浮腫等 傷害(下稱系爭傷害)。原告因系爭傷害支出醫療費用530元 ,且被告對其無緣無故毆打原告,未曾道歉也不曾表示任何 悔意,對於原告造成二次傷害,且擔心隨時遭到被告再次毆 打,是原告受有精神上痛苦,受有非財產上損害50萬元。爰 依民法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 告應給付原告50萬530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本件是因為原告停車擋在被告門口且向被告咆哮 始發生衝突。本件係因原告惹事而生,兩造都有精神損傷, 不同意賠償原告精神慰撫金。原告請求醫療費530元及本院1 13年度易字第609號刑事判決所認定之事實則不爭執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於上開時間 、地點徒手揮打原告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等情,有仁愛醫院 112年7月4日診斷證明書1張、監視器畫面截圖、臺灣新北地 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112年10月23日勘驗筆錄 、監視器光碟及本院刑事庭113年7月22日勘驗筆錄在卷可稽 (新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4577號卷《下稱偵卷》第18、32至 48、93至94、129至132頁、第142頁光碟存放袋,本院刑事 庭113年度易字第609號卷《下稱本院113易609號卷》第130頁 ,本院113年度審附民字第618號卷《下稱審附民卷》第13至14 頁)。又被告上開所為經新北地檢署檢察官以被告涉犯傷害 罪嫌提起公訴,經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易字第609號判決認 定被告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2月等情,有上開刑事判決在 卷可稽(本院卷第13至20頁),並經本院調取前開刑事案件電 子卷宗審閱無訛,且被告亦不爭執傷害原告之事實(本院卷 第33頁),自堪信為真實。從而,原告主張依侵權行為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自屬有據。 ㈡、次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 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93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其因系爭傷害 至仁愛醫院就診支出醫療費用共計530元等情,業據其提出 與所述相符之仁愛醫院醫療費用收據及診斷證明書1張為證 (審附民卷第11至12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本院卷第32 頁)。從而,原告請求被告賠償醫療費用530元乙節,洵屬有 據,應予准許。 ㈢、又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第195條第1項前 段定有明文。被害人受有非財產上損害,請求加害人賠償相 當金額之慰撫金時,法院對於慰撫金之量定,應斟酌實際加 害情形所造成之影響、被害人痛苦之程度、兩造之身分、地 位、經濟情形及其他各種狀況,以核定相當之數額(參照最 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判例意旨)。經查,原告因被告 故意不法行為受有系爭傷害,堪認原告精神自遭受相當之痛 苦,揆諸上開規定,原告請求被告賠償因此所受非財產上損 害,自屬於法有據。本院審酌本件紛爭係始於鄰居間停車糾 紛,被告以徒手揮打原告之加害行為、導致原告所受系爭傷 害之危害程度。再參以原告係專科畢業,目前擔任工程公司 之業務,每月薪資約4萬元;被告係國中畢業,目前擔任螺 絲工廠之負責人,每月薪資約5萬元等情,業經兩造於本院 陳述在卷(本院卷第33頁),復佐以卷附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財 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所示之財產狀況(置於卷外限閱卷)等一 切情狀。認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50萬元,尚嫌過高,應以3 萬元為適當。至逾此範圍之請求,即有未當,應予駁回。 ㈣、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被告賠償損害,係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無確定期限,又未約定利率,則其請求自刑事附 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4月5日(送達證書詳審附 民卷第15頁),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遲延利息,於 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萬5 03元(醫療費用503元+精神慰撫金30,000元=30,503元),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五、本判決所命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 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另依民事訴訟法 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 行。 六、本件事實、證據已經足夠明確,雙方所提出的攻擊或防禦方 法及所用的證據,經過本院斟酌後,認為都不足以影響到本 判決的結果,因此就不再逐項列出,併此說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因此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2025-02-05

PCDV-113-訴-3600-202502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分期價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296號 原 告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被 告 曾凱迪 何荷蒂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價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得以文書合意定第一 審管轄法院;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 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 24條、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前揭關於合意管轄 之規定,除專屬管轄外,得排斥其他審判籍而予優先適用(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917號、99年度台抗字第110號裁 定意旨參照)。又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 ,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民法第1148條第 1項亦有明文。是因繼承而成為契約之當事人,即受契約所 定合意管轄約定之拘束。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曾凱迪(以下單一被告逕稱其名,合 稱被告)於民國111年9月22日邀同訴外人簡士翔為連帶保證 人,並以廠牌BMW,車牌號碼000-0000號之汽車為擔保,向 其辦理汽車借新還舊貸款,並簽立分期付款買賣契約(下稱 系爭契約)。嗣簡士翔於112年3月12日死亡,何荷蒂為人簡 士翔之繼承人。惟被告尚積欠新臺幣77萬9,999元本息迄未 清償完畢,經其催告仍未清償。爰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民 法第1148條、第1153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經查 ,系爭契約第19條前段約定:「甲乙雙方及連帶保證人同意 因本契約所生一切訴訟以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等語(本院卷第13頁),足認本件法律關係已有管轄之合 意,而曾凱迪為系爭契約之當事人,何荷蒂為系爭契約當事 人簡士翔之繼承人,均應受上開契約所載合意管轄約定之拘 束。復審酌原告起訴主張之事實,並無涉及專屬管轄規範之 法律關係,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上開合意管轄之約定,自 得排斥其他審判籍而優先適用。是本件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管轄,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 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得抗告,如有不服,應於收受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2025-02-05

PCDV-114-訴-296-20250205-1

消債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481號 抗 告 人 秦雅琳 上列抗告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更生事件,對於民國113年12 月26日本院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補繳抗告費新台幣(下同)1,5 00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其抗告。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繳納裁判費1, 500元(依民國113年12月30日發布、114年1月1日施行之臺 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 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抗告裁判費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8原定數額1,000元加徵10分之5即1,500元)。次按抗告有 應繳而未繳裁判費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 不於期間內補正者,其抗告為不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 明文。上開規定,於更生程序準用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第15條亦有明文。 二、經查,抗告人於民國114年1月23日具狀對於本院113年度消 債更字第481號裁定提起抗告,茲依前揭規定命抗告人於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抗告費1,500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 其抗告。 三、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2025-02-05

PCDV-113-消債更-481-20250205-3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878號 原 告 李慧雯 被 告 陳○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被告陳○駿本人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依民法第12條規定,滿18歲為成年。次按當事人喪失訴訟 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 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 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8條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陳○駿為民國00年00月0日出生,有個人戶籍資料 附卷可稽(限閱卷),於本件起訴時尚未滿18歲,為未成年 人,僅有限制行為能力,依民法第77條、第78條、第79條之 規定,不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自無訴訟能力,應由法 定代理人代為訴訟行為,惟被告陳○駿於113年12月5日為滿1 8歲之成年人,因此被告陳子○駿於訴訟繫屬中成年而取得訴 訟能力,其法定代理人之代理權於其成年時消滅,然迄今未 據兩造提出書狀聲明承受訴訟,依上開規定,自應由本院依 職權裁定命被告陳○駿本人承受訴訟,續行本件訴訟程序。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2025-02-04

PCDV-113-訴-3878-202502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撤銷區分所有權人會決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75號 原 告 陳英美 被 告 大華尊爵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蕭勝陽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台幣(下 同)1萬7,335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訴訟標的之價額不能核定者,以民事訴訟 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十分之一 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12分別定 有明文。次按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為訴訟標的者,並非 對於身分上之權利或親屬關係有所主張,係因財產權而起訴 ,倘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不能核定者,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2規定,以同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 數加10分之1定之(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625號民事裁 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原告起訴聲明為:請求撤銷 大華尊爵社區113年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議題六之決議。經查 ,原告上開請求係基於財產權關係而請求,即應以原告經判 決准許所可得之客觀上利益定其標的價額,惟就原告所提訴 訟資料,無法衡量原告倘獲勝訴判決所得受之客觀利益,訴 訟標的價額即屬不能核定,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 ,以同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1 0定之,而現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為150萬元,加 計1/10為165萬元,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65萬元, 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萬7,33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2025-01-23

PCDV-114-補-175-20250123-1

消債清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204號 聲 請 人 林廷鑫 代 理 人 李珮琴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林廷鑫自民國114年1月23日下午4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五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 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 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 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務人對 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 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法院開始清算 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2條、第3條、第80條 、第151條第1項、第83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民國108年間聲請人前妻向其表示想要在網 路蝦皮平台開店,央求聲請人先以信用卡預借現金供其開店 ,口頭表示爾後有賺錢再償還聲請人,惟其自始未曾償還, 兩人後於109年間離婚,前妻更無償還意願,聲請人因前妻 未償還,因此每月只能繳納最低額度,導致陷入循環利息地 步,讓債務越滾越多,最終致不能清償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本件聲請人曾於105年間擔任他山之石有限公司(下稱他山之 石公司)之負責人,惟他山之石公司業於107年5月1日解散等 情,有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網頁資料附卷可稽 (本院卷第61頁)。又聲請人於113年8月7日提起本件清算程 序等情,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清算聲請狀上本院收文戳章可考 (本院卷第9頁)。是以,聲請人擔任負責人之他山之石公司 業於其聲請清算程序前5年解散,其自屬消債條例第2條第1 項所定之「五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之 自然人」,其聲請本件清算程序,核與法相符,應予准許。 ㈡、又本件聲請人曾與最大債權銀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下稱國 泰銀行)進行債務協商,惟協商不成立等情,業據本院依職 權調閱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1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80號卷宗核 閱無訛。是以聲請人所為本件清算聲請可否准許,應審究聲 請人現況是否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 而定。 ㈢、經查,聲請人名下有宜蘭縣○○市○○段000○00000地號土地、宜 蘭縣○○鄉○○段00地號土地、新北市○○區○○段000○000○000地 號共6筆土地等情,有全國財產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及土地 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佐(本院卷第49頁、第129至139頁)。 惟聲請人名下上開土地均係繼承取得,目前尚處於公同共有 狀態,共有人數甚多,聲請人潛在應繼分相對微小,難以估 算價值等情,業據聲請人陳報在卷(本院卷第121至122頁)。 是本院暫不予認定上開土地之財產價值。又聲請人名下有國 泰人壽醫療險保單2張,無保單價值(本院卷第126頁、第193 頁);玉山銀行證券帳戶餘額19萬8,015元(本院卷第150頁) ;凱基銀行證券帳戶餘額2元(本院卷第158頁);中華郵政存 款帳戶餘額44元(本院卷第173頁);中小企銀存款帳戶餘額1 ,000元(本院卷第176頁);國泰世華銀行存款帳戶餘額22萬1 ,170元(本院卷第178頁);台灣銀行存款帳戶餘額192元(本 院卷第184頁);富邦銀行存款帳戶餘額2元(本院卷第186頁) 。是以,暫予扣除聲請人名下土地財產價值,本院認定聲請 人名下資產數額為42萬425元(計算式:198,015元+2元+44元 +1,000元+221,170元+192元+2元=420,425元)。另聲請人積 欠債務金額為68萬582元(本院卷第246頁),扣除名下資產價 值為42萬425元(詳如前述),其目前尚有債務26萬157元(計 算式:680,582元-420,425元=260,157元)未清償完畢。 ㈣、次查,聲請人主張其因癲癇疾病而為輕度身心障礙身分,目 前無工作,每月領有身心障礙補助5,437元(本院卷第58頁) 、112年度領取祭祀公會發放之現金7,000元(本院卷第53頁) ,平均每月金額為583元(計算式:7,000元÷12=583元,元以 下四捨五入)。從而,本院暫認定聲請人每月可處分所得為6 ,020元(計算式:5,437元+583元=6,020元)。其次,聲請人 主張其每月必要生活費依113年度新北市政府最低生活費1.2 倍計算為1萬9,200元等語(本院卷第19頁),並陳報其生活開 支多由母親支應等語(本院卷第232頁)。因此,本院認定聲 請人每月實際自行負擔之必要生活費用數額應為其每月平均 收入金額,即6,020元。 四、綜上,聲請人名下土地難以變價清償債務,且聲請人目前每 月可處分所得為6,020元,扣除其每月必要生活費6,020元後 ,已無剩餘,顯然不足以清償其目前積欠之債務26萬157元 ,遑論尚有利息及違約金待清償,堪認以聲請人目前之資力 ,客觀上處於不足以清償債務之經濟狀態,符合消債條例第 3條所規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 形。又本件聲請人名下尚存有土地及存款等資產可供清算執 行之財產,參酌本件清算程序之規模及為使債權人有受償之 機會,本院認尚有進行清算之實益,故不依消債條例第85條 之規定同時終止清算程序。 五、綜上所述,本件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活動, 且有無法清償債務之情事,亦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 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 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存在。從而,聲請 人本件清算之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裁定開始清算 程序,並依法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六、另法院終止清算程序後,債務人之債務並非當然免除,仍應 由法院斟酌消債條例有關免責之規定,例如本條例第133條 、第134條、第135條等規定,依職權認定是否裁定免責,故 法院終止清算程序後,債務人雖有免責之機會,惟其財產不 敷清償清算程序之費用如係因上述條例所定不可免責之事由 所致,法院即非當然為免責之裁定,債務人就其所負債務仍 應負清償之責,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4年1月23日下午4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2025-01-23

PCDV-113-消債清-204-20250123-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84號 原 告 吳冠增 被 告 吳謝春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57萬5,700元,應 徵收第一審裁判費7,74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 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2025-01-23

PCDV-114-補-184-2025012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535號 原 告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訴訟代理人 呂哲嘉 被 告 何承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69萬3,301元,及自民國113年 6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295%計算之利息,暨自113 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 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於109年12月24日簽訂之授 信契約書第19條本文約定:「立約人對貴行所負之各宗債務 ,除另有約定外,應以中華民國法律為準據法,並合意以新 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等語(本院卷第15頁),此 係就本件借款債務所生訴訟之合意管轄約定,是本院自有管 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與原告於109年12月24日簽訂青年創業及啟 動金貸款契約書(下稱系爭契據)借款100萬元,借款期間 自109年l2月25日至115年12月25日止,並自貸放後12個月內 按月繳納利息,嗣後開始按月平均攤還本息,共分60期,第 1期本息於111年1月25日償還。被告復於112年9月20日簽訂 契據條款變更契約,自112年7月起增加寬限期1年,按月繳 息,寬限期內本金暫緩攤還,寬限期滿,依剩餘期限本息按 月平均攤還。又依兩造簽訂之授信約定書第15條:有任何一 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時,得將全部借款視同全部到期;授 信約定書第4條:因立約人(即被告)違約而依授信約定書 第15條或第16條視為到期者,以請求時之利率計算全部遲延 利息、違約金,即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年期定期儲金機 動利率加0.575%機動計息(目前為1.72%+0.575%=2.295%)。 另依系爭契據第7條約定,自應償付日起,逾期在6個月以內 部分照前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照前開利率20%加 付違約金。詎被告未依約履行,本息僅攤還至113年6月24日 止,依據授信約定書第15條約定,上開借款視為到期。業經 原告屢次催討,被告均置之不理,經抵銷存款後,目前被告 滯欠本金共計69萬3,301元及應計之利息、違約金迄未清償 ,爰依民法消費借貸法律關係及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授信約定 書、系爭契據、契據條款變更契約、客戶帳欠電腦資料表及 郵匯局二年期定期儲金利率變動表等件影本為證(本院卷第 13至29頁),核與原告主張相符。而被告經本院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有利於己之聲明 或陳述,以供本院審酌,本院依調查證據之結果及斟酌全辯 論意旨,自堪認原告主張為真。 ㈡、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 滿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 ,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29條第1項、第233 條第1項、第25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於109年 12月24日向原告借款100萬元,然被告自113年6月25日起即 未依約清償,依授信約定書第15條第1項約定,被告未清償 之借款視為全部到期,即負有返還尚未清償之本金、利息及 違約金之義務。 四、結論,原告依民法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 文第1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因此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2025-01-22

PCDV-113-訴-3535-20250122-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770號 聲 請 人 曜新企業社 法定代理人 謝明洸 代 理 人 賴彩雲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支票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宣告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為無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 實 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不慎遺失如附表所示之票據,業經 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587號裁定公示催告在案。茲因申報權利 期間已滿,無任何人依法主張權利,該票據確為聲請人所遺失,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規定,聲請宣告如附表所示支票無 效。   理 由 一、查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587號裁定公 示催告在案。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12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聲請人之聲請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婉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製作。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張育慈 支票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000770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支票號碼 備考 (新台幣) 001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樹林分行 簡明堅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樹林分行 112年8月1日 188,000元 FK3051174

2025-01-22

PCDV-113-除-770-2025012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