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薛侑倫

共找到 171 筆結果(第 91-100 筆)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32號 原 告 黃靖原 黎少明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柏榮律師 被 告 李英忠 郭清宗 李英和 梁家明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租賃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9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㈠、被告李英和應將坐落屏東縣○○市○○段○○段000○0地號土地如附 圖所示暫編地號208之7⑶部分面積34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 並將上開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 ㈡、被告李英忠應將坐落屏東縣屏東市大埔段三小段208之6地號 土地如附圖所示暫編地號208-6⑴面積48平方公尺、屏東縣屏 東市大埔段三小段208之5地號土地如附圖所示暫編地號208- 5⑴面積1平方公尺、屏東縣屏東市大埔段三小段208之7地號 土地如附圖所示暫編地號208之7面積16平方公尺(合計共65 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並將上開各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 ㈢、被告梁家明應將坐落屏東縣屏東市大埔段三小段203地號土地 如附圖所示暫編地號203⑺部分面積63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 並將上開土地返還原告黃靖原。 ㈣、被告郭清宗應將坐落屏東縣屏東市大埔段三小段208之7地號 土地如附圖所示暫編地號208之7⑵部分面積87平方公尺之建 物拆除,將上開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 ㈤、訴訟費用由被告李英忠百分之26;被告郭清宗負擔百分之35 ;被告李英和負擔百分之14;及由被告梁家明負擔百分之25 。 ㈥、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如被告李英和以新臺幣479,400元 為原告黎少明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㈦、本判決第二項得假執行;但如被告李英忠以新臺幣916,500元 為原告黎少明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㈧、本判決第三項得假執行;但如被告梁家明以新臺幣888,300元 為原告黃靖原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㈨、本判決第四項得假執行;但如被告郭清宗以新臺幣1,226,700 元為原告黎少明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 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 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擴張或減 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62條 第1項、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定有明文。經查,本件 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請求:⒈被告李英和應將坐落屏東縣○○市○ ○段○○段○○○0○○○○○○○○○地號208之7⑶部分面積34平方公尺上 之建物拆除,將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⒉被告陳鴻義應將坐 落屏東縣○○市○○段○○段○○○0○○○○○○○○○地號203部分面積1平 方公尺上之建物拆除,將土地返還原告黃靖原。⒊被告李英 忠應將坐落屏東縣○○市○○段○○段○○○0○○○○○○○○○地號208之5⑴ 、208之6⑴、208之7部分面積合計65平方公尺上之建物拆除 ,將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⒋被告梁家明應將坐落屏東縣○○ 市○○段○○段○○○0○○○○○○○○○地號208之7部分面積63平方公尺 上之建物拆除,將土地返還原告黃靖原。⒌被告郭清宗應將 坐落屏東縣○○市○○段○○段○○○0○○○○○○○○○地號208之7⑵部分面 積87平方公尺上之建物拆除,將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嗣經 被告陳鴻義同意履行聲明第二項部分,故原告於113年12月9 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撤回對陳鴻義之訴訟,附經陳鴻義當庭 表示同意(見本院卷第104頁),並更正聲明如後開二、原 告主張㈢所示,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  ㈠、按租賃訂有期限者,其租賃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民 法第450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出租人於租賃物交付後, 承租人占有中,縱將其所有權讓與第三人,期租賃契約, 對於受讓人仍繼續存在。民法第425條第1項定有明文。  ㈡、經查被告因占用原告所有如附表所示之土地擅自建有違章 ,後與原土地所有權人即祭祀公業王昭成立本院108年度 移調字第77號調解筆錄,約定由被告租賃其等各自占用之 土地,約定租賃期限自108年7月23日起至113年7月22日止 ,並約定是否續約雙方視當時情形討論、如有任一方違約 ,他造得請求損害賠償,包含律師費等,嗣祭祀公業王昭 將上開租賃土地售予原告,原告並聲請本院調解,且原告 明確表示已無續租意願,惟被告等人亦表示不願返還土地 。為此,爰依租賃契約及所有權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  ㈢、末因被告等均已認諾,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 第1款宣告假執行。  ㈣、並聲明:   ⒈被告李英和應將坐落屏東縣○○市○○段○○段000○0地號土地如 原證1複丈成果圖所示暫編地號208之7⑶部分面積34平方公 尺上之建物拆除,將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   ⒉被告李英忠應將坐落屏東縣○○市○○段○○段000○0○000○0○000 ○0地號土地如原證1複丈成果圖所示暫編地號208之5⑴、20 8之6⑴、208之7部分面積合計65平方公尺上之建物拆除, 將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   ⒊被告梁家明應將坐落屏東縣○○市○○段○○段000地號土地如原 證1複丈成果圖所示暫編地號203⑺部分面積63平方公尺上 之建物拆除,將土地返還原告黃靖原。   ⒋被告郭清宗應將坐落屏東縣○○市○○段○○段000○0地號土地如 原證1複丈成果圖所示暫編地號208之7⑵部分面積87平方公 尺上之建物拆除,將土地返還原告黎少明。   ⒌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則以:  ㈠、被告李英和:當時合約五年後得視情形續約,我們還想租 ,已經租很久了,我們都住在那裡,如果他不要租,我可 以拆給原告,但原告應該也要補償我。  ㈡、被告李英忠:大概三十七、八年前就買了那個房子,現在 是三代同堂,現在的基地有一半是國有財產局的,等於付 了兩邊的租金,現在安身立命就是那個老宅,我們沒有經 濟能力購屋換屋,先前我們從來不拖延不積欠租金,租金 也隨著地價和物價調漲,希望能再續約。  ㈢、被告郭清宗:上次調解原告開了30萬,要我們4月底搬走, 錢我們沒有意見,但我那邊還有再租給別人,租客問5月 底再搬可不可以,後來我答應他們之後再去和原告律師談 ,律師說地主不同意了。  ㈣、被告梁家明:希望可以續租。  ㈤、並均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附圖、本院調解筆錄及 土地第一類謄本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23至37頁);復經 兩造於本院審理期日均稱:先前確實有調解成立而承租土 地,現租約到期等語相符,是原告上開主張堪信為真。  ㈡、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所有人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租賃定有 期限者,其租賃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承租人於租賃 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物,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 段、第450條第1項、第455條前段定有明文。查兩造間租 賃契約之法律關確實均已屆滿,被告雖均稱希望繼續承租 ,惟為原告所拒絕,則被告等人對於本件土地之使用權源 ,即因租期屆滿而消滅,則被告等人繼續占用本建土地, 無正當法律上權源至明。是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各被告 拆除如附圖所示各該地上物並返還占用土地,洵屬有據, 均應准許。至被告希望原告補償拆除損失部分,兩造就此 部分既無相關約定,加以原告亦無此等法律上義務,是應 另由被告再與原告協商,與原告本件請求無涉,附此敘明 。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租賃及所有權之法律關係,請求各被 告拆除地上物後返還占用土地,均有理由,應予准許。又本 件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敗訴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 項第1款、第392條第2項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 審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 明。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 條第1項、第389條第1項第1款、第392 條第2 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薛侑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沈詩雅 附表:被占用之土地 編號 地號土地 (均坐落屏東縣屏東市) 所有人 占用部分 (即原證2暫編地號) 占用面積 (平方公尺) 佔用人 1 大埔段三小段203地號土地 黃靖原 203⑺ 63 梁家明 2 大埔段三小段208之7地號土地 黎少明 208-7⑶ 34 李英和 208-7⑵ 87 郭清宗 208-7 65 李英忠 3 大埔段三小段208之5地號土地 208-5⑴ 4 大埔段三小段208之6地號土地 208-6⑴

2024-12-23

PTDV-113-訴-632-20241223-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694號 原 告 曾秋月 訴訟代理人 徐仲志律師 陳宗賢律師 陳彥彣律師 被 告 余福妹 陳圓妹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9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兩造共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0地號土地(面積6,365平方公 尺),依下列方法分割:  ㈠、如附圖所示暫編地號12標示(A)之面積2,551平方公尺分歸 原告取得。  ㈡、如附圖所示暫編地號12⑴標示(B)之面積3,183平方公尺分歸 被告余福妹取得。  ㈢、如附圖所示暫編地號12⑵標示(C)之面積631平方公尺分歸被 告陳圓妹取得。 二、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所示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兩造共有坐落於屏東縣○○鄉○○段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 地)面積分別為6,388平方公尺,原告應有部分為26075/6 5050、被告余福妹應有部分為1/2、陳圓妹應有部分為645 /6505。系爭土地並無法令限制或其他不能分割情事,惟 其分割方法迄不能協議決定,爰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 824條第2項規定,請求准予分割系爭土地如附圖所示。  ㈡、並聲明:兩造共有坐落於屏東縣○○鄉○○段00地號土地應予 原物分割,按附表所示應有部分比例分配於各共有人。 二、被告則均以:同意原告方案等語(見本院卷第134頁)。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民法第823 條第1 項定有明文。經查:本件依其 使用目的,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兩造間亦未以契約訂有 不分割之期限,揆諸前揭法條規定及說明,原告請求裁判 分割系爭土地,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共有物之分割方法,法院應斟酌當事人之聲明、共有物之 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利益等為公平決定(最高法 院69年度台上字第3100號判決意旨參照)。是共有物分割 之方法,固可由法院自由裁量,但亦須以其方法適當者為 限,是法院為裁判分割時,需衡酌共有物之性質、價格、 經濟效用及公共利益、全體或多數共有人利益等因素,並 兼顧公平之原則。經查:   ⒈系爭土地位中間有三米寬道路,道路西側由原告種植檳榔 ,並有鐵皮屋一座由原告使用中,道路東側由被告余福妹 種植木瓜等情,經本院會同屏東縣潮州地政事務所測量員 到場勘測屬實,製有勘驗測量筆錄及現況複丈成果圖(見 本院卷第63至69頁)在卷可憑。   ⒉關於系爭土地之分割方法,經到庭當事人同意以附圖方式 分配之,併綜合現房屋座落及耕作情況,以及分割後之對 外聯絡方式及形狀均勘屬方正等,是本院以附圖分割最為 適宜,爰依此方法予以分割本件土地。 四、綜上所述,原告本於共有物分割請求權,求為裁判分割,於 法有據,又本院審酌分割方法(如附圖),尚屬公允適當, 已如前述,爰判決如主文第1 項所示。 五、末按因共有物分割事件涉訟,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 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 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定有明文。本件係因分割共有物而涉 訟,兩造之行為均可認按當時之訴訟程度,為伸張或防禦權 利所必要,又分割共有物之訴,乃形式上形成之訴,法院不 受當事人聲明分割方法之拘束,故實質上並無所謂何造勝訴 、敗訴之問題,本院審酌兩造各自因本件分割訴訟所得之利 益等情,認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兩造依其於系爭土地之應有 部分之比例分擔,始為公平,爰宣示兩造分攤比例如主文第 2 項(即附表)所示,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薛侑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沈詩雅      附表:訴訟費用分擔比例 當事人 訴訟費用分擔比例 陳圓妹 645/6505 曾秋月 26075/65050 余福妹 1/2

2024-12-23

PTDV-112-訴-694-20241223-1

簡上附民移簡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附民移簡字第65號 原 告 方姿涵 被 告 王暉加 (現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本院113年度簡上附民字第39號),經本院刑事庭 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三萬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五月七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在監執行中,經合法通知後,具狀表示不願意出庭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有本院送達證書、民事庭出庭意 見調查表等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95頁),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明知被告已預見將金融帳戶交予他人使用,可 能幫助他人以詐欺社會大眾轉帳或匯款至該帳戶,且可幫助 車手成員使用該帳戶進行現金提領,而切斷資金金流以隱匿詐欺犯罪 所得之去向及所在,基於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一般洗錢之不 確定故意,於112年4月21日17時20分許,在址設屏東縣○○市 ○○街00○0號「全家便利商店」武成門市前,將其所有之中國 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案帳戶)存 摺、提款卡、提款卡密碼及網路銀行資料(合稱本案帳戶資 料),當面提供予身分不詳、自稱「和」之行騙者,而容任 行騙者使用本案帳戶。嗣行騙者取得本案帳戶資料後,原告 於112年4月29日某時許,加入行騙者LINE群組並瀏覽該群組 所提供之不實投資資料後陷於錯誤,遂依指示於112年4月30 日10時53分許,匯款新臺幣(下同)30,000元至本案帳戶內 。旋遭行騙者提領一空,致無法追查受騙金額之去向,致原 告受有30,000元之損害。為此,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 本訴。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0,000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民法第184 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本件被告因幫 助洗錢行為致原告有金錢上損害,因而侵害原告之財產權 ,原告自得依上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損害。  ㈡、經查:原告主張受被告侵害行為而有金錢上損害等情,業 據刑事判決確定(本院113年度金簡上字第17號),並經本 院調閱電子卷證確認無誤;且被告經本院合法通知,未於 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均未提出書狀作何陳述或答辯,依 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第3 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 項前段之規 定,被告視同自認,自堪認原告之主張均為真正。 ㈢、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 條第2 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以本件訴訟作為催告,被告既未清 償,即應負遲延之責。從而原告依民法第203條規定之法定 利率,並主張由被告生收受起訴狀繕本效力翌日起(即113 年5月7日,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查,見附民卷第9至11頁)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亦 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依本件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30,000元暨法定利息,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另原告雖 請求依職權予以宣告假執行,然本件判決所命被告之給付並 未逾150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466條第1項規定屬不得上訴 三審之案件,一經判決即確定,故無須依據民事訴訟法第38 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之必要,附此敘明 。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經審酌後,認與 判決基礎之事實及結果並無影響,爰不一一贅述,併此敘明 。 七、本件原告於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附帶民事損害賠償之訴,本 毋庸徵收裁判費用,且本件於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亦未支出其 他訴訟費用,故本院自無庸命當事人為訴訟費用之負擔,附 此敘明(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5年法律座談會提案第21 號之研討意見參照)。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 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潘快                   法 官 郭欣怡                   法 官 薛侑倫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沈詩雅

2024-12-18

PTDV-113-簡上附民移簡-65-20241218-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530號 原 告 林政宏 訴訟代理人 葉詩涵 李世明 被 告 黃方也合(即黃萬振之承受訴訟人) 黃亞煌(即黃金興之承當訴訟人) 陳建萌(即盧儷文之承當訴訟人) 許金元 陳明德 黃文徑 林再造 黃昆旗 黃昆明 兼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黃昆誠 被 告 林水龍 訴訟代理人 黃臆儒 林瑞元 被 告 張淨雅 陳榮吉 林楷哲 陳俊翔 林敏如 許秀英 鄭宛珊 上七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瑞元 被 告 吳玉溱(即吳天德之承受訴訟人) 吳雀銀(即吳天德之承受訴訟人) 吳美貞(即吳天德之承受訴訟人) 張財發(即張清泉之承受訴訟人) 許家正 張友榮 兼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郭錦鳳 被 告 黃和田 黃和川 黃寵助 黃鄭金英 黃耀德(即黃萬守之承受訴訟人) 兼 上五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黃添旺 被 告 羅有元 羅東福 周玉華 吳金濱 吳振成 吳信忠 吳正雄 吳儀庭 羅偉賢 兼 上九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吳麗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30 日所為之判決,其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正本第12至13頁關於附表三之記載,應更正為本裁定附表 所示。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潘 快                     法 官 薛侑倫                    法 官 郭欣怡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謝鎮光   附表: 應為補償人及金額 黃亞煌 陳明德 羅有元 黃文徑 陳榮吉 黃和川 羅東福 周玉華 黃昆旗 黃昆誠 黃昆明 陳建萌 黃鄭金英 吳正雄 吳麗雪 吳儀庭 黃添旺 合計 應受補償人及金額 林政宏 658 4034 8930 24900 4594 1128 2156 6959 87 84 84 3684 1058 2324 2324 2324 2297 67625 林水龍 677 4149 9186 25613 4726 1161 2218 7158 90 86 86 3790 1088 2391 2391 2391 2363 69564 黃方也合 256 1572 3480 9702 1790 440 840 2711 34 33 33 1435 412 906 906 906 895 26351 吳玉溱 21 125 277 772 142 35 67 216 2 3 3 114 33 72 72 72 71 2097 吳雀銀 20 125 277 772 143 35 67 215 3 3 2 115 32 72 72 72 72 2097 吳美貞 20 125 277 772 142 35 67 216 3 2 3 114 33 72 72 72 71 2096 郭錦鳳 911 5581 12356 34451 6357 1561 2983 9628 121 116 116 5098 1464 3216 3216 3216 3178 93569 許金元 69 420 929 2591 478 117 224 724 9 9 9 383 110 242 242 242 239 7037 許家正 137 840 1859 5183 956 235 449 1448 18 17 17 767 220 484 484 484 478 14076 張淨雅 534 3273 7246 20205 3728 916 1750 5647 71 68 68 2990 858 1886 1886 1886 1864 54876 張友榮 399 2446 5415 15098 2786 684 1307 4219 53 51 51 2234 641 1409 1409 1409 1393 41004 林再造 246 1509 3340 9314 1719 422 807 2603 33 31 31 1378 396 869 869 869 859 25295 林楷哲 625 3827 8472 23623 4359 1071 2046 6602 83 80 80 3495 1004 2205 2205 2205 2179 64161 黃和田 137 838 1854 5170 954 234 448 1445 18 17 17 765 220 483 483 483 477 14043 陳俊翔 304 1862 4122 11492 2120 521 995 3212 40 39 39 1700 488 1073 1073 1073 1060 31213 林敏如 294 1801 3987 11117 2051 504 963 3107 39 37 37 1645 472 1038 1038 1038 1026 30194 吳金濱 10 63 139 388 72 18 34 108 1 1 1 57 16 36 36 36 36 1052 吳振成 10 63 139 388 72 18 34 108 1 1 1 57 16 36 36 36 36 1052 吳信忠 10 63 139 388 72 18 34 108 1 1 1 57 16 36 36 36 36 1052 黃寵助 71 434 961 2679 494 121 232 749 8 8 8 396 114 250 250 250 247 7272 許秀英 3 16 36 100 18 5 9 28 1 1 1 15 4 9 9 9 9 273 鄭宛珊 304 1864 4126 11505 2123 521 996 3215 40 39 39 1702 489 1074 1074 1074 1061 31246 羅偉賢 385 2360 5226 14572 2689 660 1262 4072 51 49 49 2156 619 1360 1360 1360 1344 39574 張財發 484 2963 6560 18290 3375 829 1584 5111 64 62 62 2706 777 1707 1707 1707 1687 49675 黃耀德 79 485 1073 2992 552 136 259 836 10 10 10 443 127 279 279 279 276 8125 合計 6664 40838 90406 252077 46512 11425 21831 70445 881 848 848 37296 10707 23529 23529 23529 23254 684619

2024-12-17

PTDV-111-訴-530-20241217-2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616號 原 告 林建滄 訴訟代理人 錢政銘律師 被 告 王致竣 沈容如 王朝旗 上列當事人間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8日所為 之判決,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第5頁第2行中關於「夫妻,應可認係夫妻」記 載,應更正為「母子,應可認係母子」。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錯字之顯然錯誤 ,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薛侑倫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沈詩雅

2024-12-17

PTDV-112-訴-616-20241217-3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771號 原 告 陳秀如 上列原告與被告吳軒霆等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 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如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 駁回原告之訴: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1,000,000 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900 元。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依前開期限補繳之。 二、原告應提出被告吳軒霆、李筱米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均 勿省略)。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薛侑倫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沈詩雅

2024-12-17

PTDV-113-補-771-2024121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07年度訴字第333號 原 告 張順仁 訴訟代理人 邱超偉律師 複 代理人 陳清朗律師 被 告 張貴源 張美珠 張建榮 羅張素禎 張建富 張賢昌 張坤杰 張順富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林福容律師 被 告 張嘉元即張乞仔 蔡新珠(即張順喜之承受訴訟人) 張志忠(即張順喜之承受訴訟人) 張志偉(即張順喜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0年12月24日 所為之判決,其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正本第8、9頁中關於附表三:訴訟費用分擔之記載,應更 正為本裁定附表所示。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潘 快                     法 官 薛侑倫                    法 官 郭欣怡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謝鎮光 附表:訴訟費用分擔 當事人 分擔比例 張順仁 1/4 張貴源 1/4 張美珠 張建榮 羅張素禎 張建富 張賢昌 連帶負擔 1/8 張坤杰 1/8 張順喜 29/280 張嘉元即張乞仔 6/280 張順富 1/8

2024-12-17

PTDV-107-訴-333-20241217-3

聲再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10號 再審聲請人 黃耀烱 再審相對人 陳怡先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再審事件,再審聲請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0 月26日本院112年度重訴字第96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再審聲請人聲請狀中,其聲請意旨略載:「再審聲請人對於 中華民國112年10月26日屏東地方法院112年度重訴字第96號 確定裁定聲請再審」,然其復於聲請狀最後記載:「聲請屏 東地方法院105年度重訴字第120號民事第一庭法官陳怡先判 決:㈠相對人被告美國公民,黃耀聰必須把系爭土地屏東縣○ ○鎮○○段000○000地號土地、房屋為屏東縣○○鎮○○里○○路000 號、188號,移轉處分登記原告黃耀烱所有並發放所有權狀 給原告黃耀烱保管使用。」,可見其訴狀內容前後矛盾,然 法院與前既已與聲請起人聯繫,聲請人確實稱:要係要對本 院112年度重訴字第96號聲請再審(有公務電話記載附卷可查 ,見高院卷27頁),本院乃認定聲請人係就本院112年度重訴 字第96號聲請再審而審理之,合先敘明。 二、承上,聲請人雖係對本院本院112年度重訴字第96號聲請再 審,然其聲請狀意旨內容略為:「再審聲請人黃耀烱於中華 民國110年4月9日以繳納再審裁判費1千元,聲請屏東地方法 院110年度訴字第290號民事第一法庭法官李育任傳喚雙方當 事人黃耀烱與相對人法官陳怡先出庭舉行公開辯論;請問審 判長法官陳怡先,妳為什麼不敢傳喚原告起訴被告美國公民 ,原告之兄長黃聰耀提出民國55年8月4日登記原始所有權狀 正本出庭舉行公開辯論,為什麼故意藏躲暗箱內判決,故意 違背法規,故意把原告其所有,使用50年土地屏東縣○○鎮○○ 段0000○00000地號土地(重測後為恆春鎮城西段210、211地 號土地)別給美國公民黃聰耀去公開拍賣,原告保管,自由 使用50年的土地、房屋,若被賣掉或設定債權抵押登記,原 告黃耀烱已經82歲孤苦無依、無靠的獨居老人,無家可歸、 流浪街頭、凍死街頭、無人收屍,謀殺原告兇犯,就是屏東 地方法院垃圾法官陳怡先,不敢請求向屏東地方檢察署提反 告,不敢向檢察官提反訴,必須把屏東縣○○鎮○○段000○000 地號土地判還原告黃耀烱所有,雙方辯論終結;認所有權存 在之訴,原告就所有權存在之訴,原告就所有權存在之事實 ,固有負舉證之責任,惟原告如為占有該土地而行使所有權 之人,應依民法第943條推定其適法有所有權者,依民事訴 訟法第281條之規定,除被告提出55年8月4日登記原始所有 權狀正本反證外,原告毋庸舉證(29上378號參照)請求被 告提出民國55年8月4日登記原始所有權狀正本反正免賠償否 則回復其損害如聲明。」,而觀諸本院112年度重訴字第96 號裁定內容,則是以聲請人於該案件中未依法繳納裁判費而 駁回之,可見本件再審聲請人所提之再審理由均與本院112 年度重訴字第96號無關,至為酌明。 三、按再審之訴顯無再審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以判決駁回 之,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2項定有明文。再按聲請再審,應 依民事訴訟法第507 條準用第501 條第1 項第4 款規定表明 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須 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 當;倘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尚難 謂已合法表明再審理由。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 補正。本件再審聲請人所主張之內容均與其聲請再審之案件 無涉業如前述,是聲請人對於原確定裁定究有何條款之法定 再審事由,及如何合於何條款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均 未加以表明,依上開說明,難謂已合法表明再審理由,本院 亦無庸命其補正,是本件再審聲請人聲請再審,即難認為合 法,應以裁定駁回之。 四、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   條、第502 條第1 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曾士哲                    法 官 郭欣怡                    法 官 薛侑倫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沈詩雅

2024-12-06

PTDV-113-聲再-10-20241206-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710號 原 告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志堅 訴訟代理人 謝惠慈 上列當事人與被告力佳綠能生技有限公司等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如逾期未 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原告之訴: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足裁判費。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 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 、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 第1項本文、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請求被告應連帶給 付新臺幣(下同)25,468,974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 約金。其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定為25,796,062 元【計算式: 2 5,468,974+327,088=25,796,062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3 9,040 元,扣除原告前已繳納之236,136 元,尚應補繳2,90 4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於前開期限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 告之訴。 二、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薛侑倫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書記官 沈詩雅

2024-12-04

PTDV-113-補-710-2024120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719號 原 告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訴訟代理人 沈美佑 上列原告與被告曾唯宸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 定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如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 即駁回原告之訴: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 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修正後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請求: ㈠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2,453,179 元,及自民國(下同 )113年6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96%計算之利息, 暨113年7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內者,並按上開 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超過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 之違約金。㈡被告給付487,252 元,及自113年6月29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2.96%計算之利息,暨113年7月30日起至 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內者,並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 個月者,超過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其訴訟標 的價額經核定為2,966,972 元【計算式:2,453,179+487,25 2+26,541=2,966,972 元,利息、違約金計算詳附表】,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30,403 元,扣除先前已繳納之聲請費用500 元外,尚應補繳29,903 元。 二、本件原告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因被告於法定期間內對 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請原告 提出記載本件起訴正確聲明之起訴狀(含附件)過院,並按 被告人數提出繕本。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薛侑倫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記官 沈詩雅

2024-12-02

PTDV-113-補-719-2024120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