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電腦使用罪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74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翁崇恩
上列被告因妨害電腦使用罪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113年度偵字第10746號),本院嘉義簡易庭認不宜以簡易判
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審判,判決如下:
主 文
翁崇恩被訴背信部分無罪;被訴無故變更他人電腦相關設備之電
磁紀錄部分公訴不受理。
理 由
壹、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翁崇恩明知民國113年2月
1日某時許,同意受告訴人張○○之委託,為告訴人處理事務
,負責在網路遊戲之「楓之谷」為告訴人(遊戲帳號為黑○○
)代練,並收受告訴人給付新臺幣(下同)3,500元為報酬,
詎其竟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利益,基於背信及無故變更他人
電腦相關設備電磁紀錄之犯意,未經告訴人之同意,於同年
2月6日某時許,擅自違背委託人告訴人所授權應依誠信原則
忠實履行任務之義務,將告訴人遊戲帳號內之虛擬寶物(燃
燒戒指)以4,000元出售予其他網友得逞,致生損害於告訴人
,因認被告所為涉犯刑法第342條第1項之背信罪嫌、同法第
359條之無故變更他人電腦相關設備之電磁紀錄罪嫌等語。
貳、無罪部分:
一、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
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認定不利於被告
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
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有利之證
據,又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
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
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
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
,最高法院著有30年上字第816號、92年台上字第128號等判
例。
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無非係以被告之供述、告訴人之指訴
、告訴人提供之對話紀錄網頁截圖為其主要論據,主張被告
受告訴人付費委託後,於113年2月6日某時,擅自將告訴人
遊戲帳號內之虛擬寶物出售予其他網友,認被告就此所為涉
犯刑法第342條第1項之背信罪嫌。
三、經查:
㈠刑法第342條之背信罪,係指為他人處理事務之受任人,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本人之利益,而違背其任務之行為,故成立背信罪,須以為他人處理事務為前提,所謂為他人云者,係指受他人委任,而為其處理事務而言。再依最高法院83年度台上字第3231號判決略謂「刑法第342條之背信罪,以處理他人事務為前提,如其處理事務係經他人之委任,於委任其處理期間,因發見受任人處理事務有不當,經撤銷其委任,由另人處理者,則被撤銷者,即無再為他人處理事務之權,於此而有不法行為時,除成立他罪外,要難以刑法上背信罪相繩。」等旨,可知刑法上之背信罪,係因行為人受他人委任期間始有為他人處理事務之權限,而於委任期間為他人處理事務時,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本人之利益,而有違背其任務之行為,始足當之,故倘若該委任關係業已終止、消滅或撤銷後,縱使行為人對他人有何不法行為,除成立其他犯罪外,因並非為他人處理事務之違背任務行為,即不得以背信罪相繩。
㈡被告就其受告訴人付費委託,為告訴人之上開網路遊戲帳號
代練等級,且被告嗣後未經告訴人之同意或授權,將原屬告
訴人上開遊戲帳號之虛擬寶物「燃燒戒指」轉售予他人等情
均不予爭執,並有證人即告訴人之證述可佐(見臺北地檢署
偵卷第23至25頁;嘉簡卷第35至37頁),且有告訴人提供之
資料可參(見臺北地檢署偵卷第33至57頁;嘉簡卷第45至79
頁),故上開情節堪信屬實,合先敘明。
㈢依被告之供述、告訴人之指訴及告訴人提供之對話紀錄網頁截圖,雖可認被告係因受告訴人付費委託代練告訴人於前揭網路遊戲角色帳號等級,然依證人即告訴人於本院訊問時證稱:當時「楓之谷」遊戲活動時間有限,伊沒有時間可以玩,翁崇恩提到可以提供代練等級服務,伊就請翁崇恩代練,當時活動時間是到113年2月7日,活動到113年2月7日就結束,伊請翁崇恩代練,有將登入遊戲的帳號、密碼給翁崇恩,就是要翁崇恩在活動截止前幫伊練到一定的等級,翁崇恩幫伊代練等級部分並沒有發生什麼事,伊於113年5月3日登入遊戲發現虛擬寶物「燃燒戒指」不見,伊想要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與時間點,所以有跟其他公會網友討論,依照伊庭呈資料,翁崇恩於113年4月1日詢問神奇剪刀的事情時,應該還沒有把燃燒戒指賣掉等語(見嘉簡卷第35至37頁),另參酌告訴人歷來提供之資料(見臺北地檢署偵卷第33、45頁;嘉簡卷第47、55頁),可知告訴人係因上述網路遊戲舉辦衝等級之活動,付費委請被告協助代練遊戲帳號等級,被告確實有依其受託之旨於活動截止日前即113年2月7日完成代練等級之事務,則對於被告與告訴人間存在「代練網路遊戲帳號角色等級」事務處理之委任關係,被告並無任何違背受託之旨或未完成受託事務之情形。
㈣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雖認被告係於113年2月6日擅自將上開虛擬寶物出售他人,然遍查全卷,均無任何積極證據足以支持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所主張之上開事項(即被告於113年2月6日出售上開虛擬寶物)。且被告①前於偵訊時供稱:伊是於113年2月26日出售寶物等語(見嘉義地檢署偵卷第10頁),②於本院訊問時自承:伊於113年4月1日詢問可不可以用「神奇剪刀」,主要就是準備要將「燃燒戒指」進行交易,伊本案賣了「燃燒戒指」收到的錢,是匯到伊所申辦郵局帳戶,就是113年4月1日下午5時41分匯入的4,215元,伊是於將「燃燒戒指」移轉給賣家後才收到錢,伊能把「燃燒戒指」賣掉,是因為張○○請伊代練等級時有給伊登入遊戲的帳號、密碼等語(見嘉簡卷第34、37至38頁),佐以卷附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2月5日儲字第1130074722號函檢附被告帳戶交易明細(見嘉簡卷第17至21頁)、告訴人庭呈說明資料(見嘉簡卷第67至79頁)與告訴人於本院訊問所為證述,堪認被告擅自將上開虛擬寶物出售並移轉之時間乃為113年4月1日,而此時,前揭網路遊戲所舉辦之衝等級活動時間早已經過,被告與告訴人間原先「代練網路遊戲帳號角色等級」之委任關係也已因上述活動期間屆至及被告已為告訴人練等完成而終結,被告擅自於上開時日出售上開虛擬寶物,不過是於其等上述委任關係終結後,利用其前受託而掌有告訴人帳號、密碼之機會擅自登入遊戲所為,依前所述,則縱使被告主觀上確實有圖利或損及他人利益之意圖而出售上開虛擬寶物,除成立他罪外,當無從以背信罪相繩。
㈤檢察官所舉證據,無法證明被告有背信之犯行,因認不能證
明被告此部分犯罪,基於「罪證有疑,唯利被告」之原則,
自應為被告無罪之諭知。
參、公訴不受理部分:
按犯罪之被害人得為告訴,而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
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
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238條第1項、第3
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本案被告前因告訴人提出告訴後
,亦經檢察官依刑法第359條之無故變更他人電腦相關設備
之電磁紀錄罪向本院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此部分罪嫌依同
法第363條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而本案繫屬於本院期間,被
告與告訴人業於113年12月16日成立調解,且被告已依調解
內容履行,由告訴人同日具狀撤回告訴,有本院調解筆錄、
刑事撤回告訴狀可參(見嘉簡卷第81至85頁),本院就被告
被訴無故變更他人電腦相關設備之電磁紀錄罪嫌部分自應為
不受理之諭知。
肆、按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如經法院認為有應為無
罪、不受理之諭知,應適用通常程序審判之,刑事訴訟法第
451條之1第4項但書第3款、第452條定有明文。且起訴為裁
判上一罪案件,如法院審理結果認一部不成立犯罪,他部又
欠缺追訴要件,則一部既不成立犯罪,即難與他部發生一部
及全部之關係,法院應分別為無罪及不受理之諭知,有最高
法院70年台非字第11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本案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意旨認被告涉犯背信罪嫌、無故變更他人電腦相關設
備之電磁紀錄罪嫌具有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但依前
開說明,被告所為尚難以背信罪相繩而應為無罪之諭知,被
告涉犯無故變更他人電腦相關設備之電磁紀錄罪嫌部分即難
與前揭部分發生一部及全部之關係,揆諸前揭說明,本院自
應就本案適用通常程序審判,並就被告涉嫌背信罪嫌部分與
無故變更他人電腦相關設備之電磁紀錄罪嫌部分,分別於主
文為無罪及不受理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1條第1項、第303條第
3款,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昭廷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由檢察官廖俊豪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王慧娟
法 官 王品惠
法 官 郭振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黃士祐
CYDM-113-訴-474-2025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