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補充判決

共找到 242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竊盜等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675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韋升 (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0615 號),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29日所為判決,有應補充部分,爰補 充判決如下:   主 文 陳韋升扣案之六角板手2支均沒收。   理 由 一、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 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被告陳韋升本案所犯竊盜罪,業經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29日 為判決。扣案之六角板手2支,為被告涉犯竊盜罪所用,業 據被告自承在卷,有被告於113年8月15日之審理筆錄在卷可 參(本院卷第86頁),此部分扣案之六角板手2支為被告所 有之犯罪工具,應依前揭規定宣告沒收,本院上開判決漏未 諭知沒收此部分犯罪工具,爰依上述規定,補充判決如主文 所示。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補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劉建良提起公訴,檢察官郭怡君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彥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許馨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2025-01-09

ULDM-113-易-675-20250109-2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房屋等聲請補充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0號 抗 告 人 賀姿華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陳猛等間請求返還房屋等事件,聲請補充 判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11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裁定 (112年度重上字第223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聲請補充判決以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之裁判有脫漏者為 限,不包括判決不備理由在內,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33條第1項之 規定自明。本件抗告人以原法院112年度重上字第223號判決(下 稱原判決),就伊主張「華民安養中心為民國80年間成立之不定 期合夥,與華民外科診所係不同之權利主體,伊父親賀光勛於80 年8月3日僅協議結束華民外科診所營業,並未自華民安養中心退 夥,相對人陳猛盜刻賀光勛印章長期使用、偽造文書,冒名賀光 勛經營華民安養中心」等事證,漏未調查裁判為由,對原判決聲 請補充判決。原法院以:抗告人聲請意旨係指摘原判決取捨證據 、認定事實所持之理由尚未詳盡,並非表明該判決於訴訟標的之 一部或訴訟費用有脫漏情事,其聲請核與補充判決之規定不符, 爰以裁定駁回其聲請,經核於法並無違背。抗告意旨,指摘原裁 定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 、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官 吳 麗 惠 法官 徐 福 晋 法官 邱 景 芬 法官 管 靜 怡 法官 鄭 純 惠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雅 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2025-01-08

TPSV-114-台抗-10-20250108-1

新簡
新市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新市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新簡字第277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李羿 訴訟代理人 吳郁菁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涂威霖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聲請 人對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所為之113年度新簡字第277號民 事判決聲請補充判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所為之113年度新 簡字第277號民事判決(下稱系爭判決),就聲請人騎乘之E MQ-1353號機車(下稱系爭機車)因本件事故受損,所請求 該車維修費用新臺幣(下同)48,365元、拖車託運費2,800 元之部分(下稱系爭費用),未予以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 第233條第1項、第2項規定,聲請補充判決等語。 二、按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裁判有脫漏者,法院應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判決補充之,民事訴訟法第233條第1項定有明 文。查聲請人於113年1月16日提起本件訴訟時,並未請求賠 償系爭費用,有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在卷可參(附民卷第3- 6頁)。次查,聲請人訴訟代理人於113年6月25日言詞辯論 期日時,表示其要請求該訴訟代理人所有之系爭機車維修費 用,經本院諭知應提出系爭機車行照、損害賠償請求權讓與 證明、維修估價單等文件(本院卷一第107、108頁)。嗣聲 請人於113年10月10日提出之民事起訴狀,固附上系爭機車 車損債權請求權讓與同意書、交通部公路局臺北區監理所板 橋監理站113年6月27日北監單板一字第1133089223號函、報 價單、拖車費發票、翔順機車託運服務單(本院卷二第7-13 、31-41頁),惟觀其該書狀,其上並未記載要請求系爭費 用,且聲請人訴訟代理人於113年12月3日最後言詞辯論期日 時,亦未再提及要請求系爭費用(本院卷二第105-107頁) ,本院自無法審酌系爭費用而予以判決,故系爭判決實無裁 判脫漏之情。準此,聲請人聲請本院就系爭費用為補充判決 ,核屬無據。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33條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新市簡易庭 法 官 陳尹捷 上開正本核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裁定,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吳佩芬

2025-01-08

SSEV-113-新簡-277-20250108-2

金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956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依婷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29807號),本院補充判決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沒收。   理 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論罪均詳如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6 日所為113年度金訴字第956號判決(下稱本院原判決)所載 ,另補充判決如後。 二、按科刑判決之主文,係取捨證據、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之結 果,以確認國家對被告犯罪事實之刑罰權存在及所論處之罪 名、應科之刑罰等具體刑罰權之內容,是確定科刑判決之實 質確定力,僅發生於主文。若主文未記載,縱使於判決之事 實、理由內已敘及,仍不生實質確定力,即不得認已判決, 而屬漏未判決(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79號判決意旨 可資參照)。又刑法關於沒收之規定,業於104年12月30修 正公布,自105年7月1日施行。新法認為沒收為刑法所定刑 罰及保安處分以外之法律效果,具有獨立性,而得與罪刑部 分,分別處理,是倘於主文漏未記載而漏未判決,應屬補行 判決之問題,合先敘明。又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 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 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黃依婷本案共同犯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 之一般洗錢罪,業經本院於113年12月16日判處罪刑在案。 扣案如附表所示手機(即本院原判決所列附表三所示手機) ,為被告供本案聯繫使用,應依據刑法第38條第2項規定宣 告沒收,均經詳述於本院原判決理由欄,惟因本院原判決漏 未於主文諭知此部分沒收,爰予以補充判決如主文所載。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 補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永章提起公訴,檢察官劉河山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林家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 記 官 林豐富 附表(即本院原判決之附表三) 編號 扣案物名稱 數量 出處 1 SAMSUNG手機(門號:0000000000、IMEI: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支 偵卷第89頁至第93頁

2025-01-07

KSDM-113-金訴-956-20250107-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遲延利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消字第24號 原 告 柯心儀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黃茗豪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許晋豪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邱錦超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號 朱志偉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號 許祐豪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號 吳品誼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蕭泰昇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邱立偉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黃美麗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黃祿翔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邱瑞興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謝靜怡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周愉晴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連怡鈞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賴昭宏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曾鈺婷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謝春郎 住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0弄 00號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王文聖律師 複代理人 張浚泓律師 被 告 總誼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克彥 訴訟代理人 洪翰中律師 邱俊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遲延利息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3 所為判決,依職權補充判決如下:   主  文 本判決主文關於「本判決第一項所命給付部分,於原告分別以如 各編號『原告應供擔保金額』欄所示金額為被告供擔保,得假執行 。」之部分,補充判決為「本判決第一項所命給付部分,於原告 分別以如附表各編號『原告應供擔保金額』欄所示金額為被告供擔 保,得假執行。但被告如分別以如附表各編號『應准許金額』欄所 示金額為原告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裁判有脫漏者,法院應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判決補充之。脫漏之部分已經辯論終結者,應 即為判決。民事訴訟法第233條第1項、第3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 二、查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所為之112年度消字第24號判決 漏未就「被告願供擔保後,免為假執行」部分予以判決,爰 依法為本件補充判決,並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王奕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張祐誠

2025-01-07

TCDV-112-消-24-20250107-2

審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104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允昌 選任辯護人 麥玉煒律師 被 告 王冠宇 上列被告因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10418號),本院於113年9月20日判決在案,再經(執 行)檢察官聲請補充判決,本院認有理由,補充判決如下:   主 文 鄭允昌之未扣案之洗錢財物現金新台幣拾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王冠宇之未扣案之洗錢財物現金新台幣拾伍萬元沒收,於全部或 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均如本院113年9月20日之113年度審金訴字第1 044號判決事實欄及附表所載。 二、理由部分:  ㈠首按「判決確定後,發見該案件之審判係違背法令者,始得 提起非常上訴,為刑事訴訟法第441條所明定。又依民國105 年7月1日修正施行之沒收新制規定,沒收係刑罰及保安處分 以外具有獨立性之法律效果,已非刑罰(從刑),具有獨立 性,而得與罪刑部分,分別處理。因之,第二審法院就被告 所提起之上訴,關於沒收部分,如漏未判決,應屬補行判決 之問題,該漏判部分,既未經判決,自不發生判決確定之情 形,對之不得提起非常上訴,107年度台非字第61號判決著 有明文。  ㈡經查:本院113年9月20日之113年度審金訴字第1044號判決事 實及理由已詳載被告鄭允昌、王冠宇二人洗錢之財物各為新 台幣10萬元、15萬元,並依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之規定 沒收。再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之文字雖僅「犯第十九條 、第二十條之罪,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不問屬於犯罪 行為人與否,沒收之。」而未規定「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然依最高法院113年度 台上字第3589號判決意旨: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7條規 定:「犯詐欺犯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如有犯罪 所得,自動繳交其犯罪所得者,減輕其刑;並因而使司法警 察機關或檢察官得以扣押全部犯罪所得,或查獲發起、主持 、操縱或指揮詐欺犯罪組織之人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其 前段規定之立法說明:為使犯本條例詐欺犯罪案件之刑事訴 訟程序儘早確定,「同時」使詐欺被害人可以取回財產上所 受損害,行為人自白認罪,並自動繳交其犯罪所得者,應減 輕其刑,以開啟其自新之路。是行為人須自白犯罪,如有犯 罪所得者,並應自動繳交犯罪所得,且所繳交之犯罪所得, 須同時全額滿足被害人所受財產上之損害,始符合上開法條 前段所定之減刑條件。參照同條例第43條規定,詐欺獲取之 財物或財產上利益達500萬元者,量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千萬元以下罰金。達1億元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3億元以下罰金。其立法說明,就犯罪所得之 計算係以①同一被害人單筆或接續詐欺金額,達500萬元、1億 元以上,或②同一詐騙行為造成數被害人被詐騙,詐騙總金額合 計500萬元、1億元以上為構成要件。益見就本條例而言,「 犯罪所得」係指被害人受詐騙之金額,同條例第47條前段所 規定,如有「犯罪所得」自應作此解釋,故詐欺防制條例第 47條之「犯罪所得」均應解為被害人所交付之受詐騙金額。 …詐欺防制條例第47條前段既規定:「犯詐欺犯罪,在偵查 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如有犯罪所得,自動繳交其犯罪所得 者,減輕其刑」,以有犯罪所得並自動繳交為要件,即應以 犯詐欺罪既遂,自白並自動繳交被害人受詐騙金額者為限, 至犯罪未遂者,被害人未因此受財產損害,行為人既無犯罪 所得可以繳交,自無上開減刑規定之適用,亦屬當然。由此 可知,犯刑法第339條之4之罪(此為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 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所規範之犯罪),「犯罪所得」係指 「被害人受詐騙金額」,是被告鄭允昌、王冠宇二人於本件 之犯罪所得自應包括本件告訴人面交予其二人之現金即被告 二人之洗錢之財物10萬元、15萬元,而不應僅只侷限於其二 人因犯該罪,詐欺集團應允並已交付其二人之報酬,是上開 10萬元、15萬元自應除依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之規定, 對其二人分別宣告沒收外,並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之規 定宣告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此亦多數法院判決所是認),本院113年9月20日之113年 度審金訴字第1044號判決既漏未依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之規 定宣告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自應補充判決如主文所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徐銘韡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翁珮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2025-01-06

TYDM-113-審金訴-1044-20250106-2

桃簡
桃園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桃簡字第2006號 原 告 黃燕珠 寄桃園市○○區○○路000巷00號 訴訟代理人 尹良律師 孫穎妍律師 黃世昌律師 被 告 朱有智 王彩紅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范振中律師 黃俊華律師 陳俐螢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6月21日所 為之判決,應補充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裁判有脫漏者,法院應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判決補充之;脫漏之部分已經辯論終結者, 應 即為判決,民事訴訟法第233條第1項、第3項前段定有明 文。原告提起本件訴訟,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 應將門牌號碼桃園市○○區○○○街000號3樓房屋(下稱系爭房 屋)騰空返還予原告,並依同法第179條及第184條、第185 條規定擇一請求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系爭 房屋之日止,按月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1,935元。 本院於民國113年6月21日所為判決,僅論及民法第767條第1 項、第179條規定部分,而就同法第184條、第185條規定部 分是否有理由漏未判決,爰依職權補充判決如本判決所示。 二、原告固主張被告無權占有系爭房屋,侵害原告之所有權,已 構成共同侵權行為,原告為此受有不能使用收益系爭房屋之 損害每月41,935元等語。惟查,被告朱有智係基於與原告間 之互易契約而有權占有系爭房屋,被告王彩紅則為朱有智之 占有輔助人,並非系爭房屋之占有人,故被告均非無權占有 系爭房屋等事實,業經本院於113年6月21日判決所認定,是 被告既有占有使用系爭房屋之正當權源,自無不法侵害原告 就系爭房屋之所有權而構成共同侵權行為之情形。準此,原 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85條規定,請求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連帶給付原告41,9 35元,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 敘明。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高廷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 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王帆芝

2025-01-03

TYEV-112-桃簡-2006-20250103-2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合夥財產之分配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99年度上易字第361號 聲 請 人 即上訴 人 賀姿華 聲請人因與陳猛等間請求分配合夥財產事件等事件,聲請補充判 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以:因本案太複雜,不得歸責中區國稅局,台灣高 等行政法院81判字41號法官,高雄98年訴字1515號法官、士 林法官、台中法官、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及聲請人都誤將 民國80年5月17日陳猛偽造賀光勛民外科診所函致台中市政 府(稅捐稽徵處)文書,以為真正,並從行政法院81判字41 號審理到台中高等行政法院113年訴字15號才發現有造假文 書,因陳猛長期在77號地址與中區國稅局偽造賀光勛文書蓋 章用印,移植79年、80年華民診所稅金,經中區國稅局於83 年8月17日更正華民診所核定單,本身為變造文書,又錯誤 引導所有審理法官與將上開80年5月17日陳猛偽造賀光勛民 外科診所函致台中市政府(稅捐稽徵處)文書以為真實,進 行訴訟,直到今日真相大白。反觀從98年高雄地方法院、台 中地方法院、士林地方法院、台南柳營簡易庭、台中高等行 政法院,至今在最高法院皆審酌有4個文書,直到台中高分 院112年重上223號判決後才出現台中高等行政法院113年訴 字15號:有台中市政府社會局說明80年5月17日陳猛偽造賀 光勛文書內容為無中生有,卻遭中區國稅局變造更正華民診 所核定單,遭98年訴字1515號法官、士林法官、台中法官、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及聲請人相信為真,並據此駁回聲請 人歷年來訴訟。應審酌4文書除去上開2文書①陳猛造假文書 及②中區國稅局依據陳猛造假文書做成的79年綜所稅核定單 ,就剩下③78年11月華民診所合作條款於80年3月1日變更為 華民安養中心合夥契約及④80年8月3日結束華民外科診所營 業協議內容只出現3次華民外科診所。縱法院認80年8月3日 結束華民外科診所營業協議內容只出現2次華民外科診所及1 次華民診所為98年訴字1515號之重大疏失判決認定為賀光勛 有78年11月合作條款有2股華民安養中心,因80年8月3日結 束華民外科診所營業協議而退夥,然陳猛自80年8月4日不定 期經營華民外科診所及不法無因管理賀光勛所有2股華民安 養中心合夥,賀光勛仍有2股華民安養中心合夥,聲請99年 度上易字第361號(下稱系爭判決)應為補充判決,捨棄80 年5月17日陳猛偽造賀光勛民外科診所函致台中市政府(稅 捐稽徵處)及中區國稅局於83年8月17日更正華民診所核定 單,才能正本清源等語。 二、按裁判須於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有脫漏者,法院始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以判決補充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33 條第 1 項規定自明。 三、經查,聲請人對系爭判決聲請補充判決,先後經本院111年 聲字第50號裁定、112年度聲字第28號裁定駁回其聲請,系 爭判決核無就訴訟標的漏未裁判之情事。聲請人以前揭主張 陳猛偽造文書,華民診所、華民外科診所及華民安養中心之 稅單核定是否真正,並其等間合夥及退夥等情聲請補充判決 ,但並未具體指明系爭判決有何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 有脫漏之情形。揆諸前開規定,本件聲請顯與補充判決之規 定不符。另聲請人提及112年度重上字第223號抗告溢繳裁判 費並重新計算上訴三審裁判費等詞,惟此案乃繫屬於臺灣高 等法院臺中分院,非屬本院審理範圍,自無補充判決可言。 是以,聲請人聲請補充判決,核與前揭規定不合,其聲請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郭宜芳                    法 官 黃悅璇                    法 官 徐彩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王紀芸

2024-12-31

KSHV-99-上易-361-20241231-2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分配合夥財產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99年度上字第147號 聲請人 即 上 訴 人 賀姿華 聲請人因與陳猛等間請求分配合夥財產事件等事件,聲請補充判 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以:因本案太複雜,不得歸責中區國稅局,台灣高 等行政法院81判字41號法官,高雄98年訴字1515號法官、士 林法官、台中法官、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及聲請人都誤將 民國80年5月17日陳猛偽造賀光勛民外科診所函致台中市政 府(稅捐稽徵處)文書,以為真正,並從行政法院81判字41 號審理到台中高等行政法院113年訴字15號才發現有造假文 書,因陳猛長期在77號地址與中區國稅局偽造賀光勛文書蓋 章用印,移植79年、80年華民診所稅金,經中區國稅局於83 年8月17日更正華民診所核定單,本身為變造文書,又錯誤 引導所有審理法官與將上開80年5月17日陳猛偽造賀光勛民 外科診所函致台中市政府(稅捐稽徵處)文書以為真實,進 行訴訟,直到今日真相大白。反觀從98年高雄地方法院、台 中地方法院、士林地方法院、台南柳營簡易庭、台中高等行 政法院,至今在最高法院皆審酌有4個文書,直到台中高分 院112年重上223號判決後才出現台中高等行政法院113年訴 字15號:有台中市政府社會局說明80年5月17日陳猛偽造賀 光勛文書內容為無中生有,卻遭中區國稅局變造更正華民診 所核定單,遭98年訴字1515號法官、士林法官、台中法官、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及聲請人相信為真,並據此駁回聲請 人歷年來訴訟。應審酌4文書除去上開2文書①陳猛造假文書 及②中區國稅局依據陳猛造假文書做成的79年綜所稅核定單 ,就剩下③78年11月華民診所合作條款於80年3月1日變更為 華民安養中心合夥契約及④80年8月3日結束華民外科診所營 業協議內容只出現3次華民外科診所。縱法院認80年8月3日 結束華民外科診所營業協議內容只出現2次華民外科診所及1 次華民診所為98年訴字1515號之重大疏失判決認定為賀光勛 有78年11月合作條款有2股華民安養中心,因80年8月3日結 束華民外科診所營業協議而退夥,然陳猛自80年8月4日不定 期經營華民外科診所及不法無因管理賀光勛所有2股華民安 養中心合夥,賀光勛仍有2股華民安養中心合夥,聲請99年 度上字第147號(下稱系爭判決)應為補充判決,捨棄80年5 月17日陳猛偽造賀光勛民外科診所函致台中市政府(稅捐稽 徵處)及中區國稅局於83年8月17日更正華民診所核定單, 才能正本清源等語。 二、按裁判須於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有脫漏者,法院始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以判決補充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33 條第 1 項規定自明。 三、經查,聲請人對系爭判決聲請補充判決,先後經本院111年 度聲字第49號裁定、112年度聲字第27號裁定駁回其聲請, 系爭判決核無就訴訟標的漏未裁判之情事。聲請人以前揭主 張陳猛偽造文書,華民診所、華民外科診所及華民安養中心 之稅單核定是否真正,並其等間合夥及退夥等情聲請補充判 決,但並未具體指明系爭判決有何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 用有脫漏之情形。揆諸前開規定,本件聲請顯與補充判決之 規定不符。另聲請人提及112年度重上字第223號抗告溢繳裁 判費並重新計算上訴三審裁判費等詞,惟此案乃繫屬於臺灣 高等法院臺中分院,非屬本院審理範圍,自無補充判決可言 。是以,聲請人聲請補充判決,核與前揭規定不合,其聲請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郭宜芳                    法 官 黃悅璇                    法 官 徐彩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王紀芸

2024-12-31

KSHV-99-上-147-2024123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300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盧彥祖 (現在法務部○○○○○○○○○○○執行)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262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盧彥祖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先後經 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其應 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受刑人就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有權請求 檢察官聲請法院合併定執行刑,至已請求定執行刑後,得否 撤回其請求及撤回之期限為何,雖法無明文,然鑑於該規定 係賦予受刑人選擇權,以維其受刑利益,並非科以選擇之義 務,是在其行使該請求權後,自無不許撤回之理。惟為避免 受刑人於裁定結果不符其期望時,即任意撤回請求,而濫用 請求權,無限聽其不安定狀態之繼續,其撤回請求之時期, 自應加以限制。而就裁判之羈束力以觀,裁判者於裁判生效 後,不得逕行撤銷或變更,此乃法安定性原則之體現,基此 ,應認管轄法院若已裁定生效,受刑人即應受其拘束,無許 其再行撤回之理,以免影響國家刑罰權之具體實現,及法安 定性之維護。換言之,倘受刑人於管轄法院裁定生效前,已 撤回其請求,依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規定,即不得對其併 合處罰,俾符保障受刑人充分行使上述選擇權之立法本旨, 並兼顧罪責之均衡(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692號裁定 、111年度台抗字第207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經法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有各該案件裁判書及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等附卷可稽。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 示之罪,乃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如附表編 號2所示之罪,乃不得易科罰金、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是本案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應由受刑人請求 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刑,始得依刑法第50條第2項規定定 其應執行刑。  ㈡受刑人雖於民國113年8月30日在「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刑法 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中之「 請求檢察官就上開案件合併定應執行刑」欄位,勾選「是」 ,有上開調查表在卷可稽,然受刑人於本院函請其就本件定 應執行刑案件表示意見時改稱:因尚有另案未判決,請等全 部判決完再聲請定應執行刑等語,有受刑人提出之陳述意見 表在卷可查,應認受刑人無意再就如附表所示之罪請求定應 執行刑,有撤回此部分請求之意。  ㈢綜上所述,本院就檢察官之聲請定應執行刑既尚未裁定並生 效,自應許受刑人撤回其定應執行刑之請求,以符合受刑人 選擇權及其受刑利益。從而,檢察官就如附表所示之罪,聲 請定應執行刑,既經受刑人在本院裁定前表示不請求定應執 行刑,本院自不得將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 動之罪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檢察官之聲請不應准許,應予 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曼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蔡昀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附表:受刑人盧彥祖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詐欺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1年5月、 有期徒刑1年4月、 有期徒刑1年2月(共7次) 犯  罪  日  期 111年3月28日至同年4月29日 112年9月19日至同年月20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   案   號 高雄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號、112年度偵字第8063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5388、45389、57804號、113年度偵字第6637、6835號(聲請書未記載,應予補充) 最後事實  審 法   院 高雄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2年度金訴字第365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61、419號(聲請書未記載,應予補充) 判決日期 112年8月25日 113年5月29日 確定判決 法   院 高雄地院 臺中地院 案   號 112年度金訴字第365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61、419號(聲請書未記載,應予補充) 判決確定日期 112年10月12日 113年8月13日 (撤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均否(聲請書誤載為得,應予更正) 均否 備       註 高雄地檢112年度執字第8148號、113年度執助字第789號 編號1經高雄地院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併科罰金新臺幣5萬元(發監113年4月2日至113年12月1日)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1749號 編號2經臺中地院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0月(發監115年5月9日期滿)

2024-12-31

TCDM-113-聲-3003-202412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