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再執行羈押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發還扣押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321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李國華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竊盜案件(本院111年度易字第264號),聲 請發還扣押物及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國華於本院111年度易字第264號中所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5千 元及其實收利息均准予發還。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李國華(下稱被告)因竊盜案 件,經本院111年度易字第264號判決確定,請求發還扣案之 手機3支及保證金新台幣(下同)6千元等語。 二、可為證據或得沒收之物,得扣押之,刑事訴訟法第133條第1 項定有明文。復按扣押之物是否有繼續扣押之必要或應予發 還,事實審法院自得本於職權,依審判之需要及訴訟進行之 程度,審酌裁量(最高法院95年度台抗字第496號裁定意旨 參照)。至聲請發還之「扣押物」,係另案犯罪偵查之扣押 物而非屬本案之扣押物時,受理聲請之本案法院自無從裁定 准許發還,而應由聲請人向該扣押物所屬案件之法官或檢察 官聲請發還。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受不起訴處分、有罪 判決確定而入監執行或因裁判而致羈押之效力消滅者,免除 具保之責任;被告及具保證書或繳納保證金之第三人,得聲 請退保,法院或檢察官得准其退保;但另有規定者,依其規 定免除具保之責任或經退保者,應將保證書註銷或將未沒入 之保證金發還;以現金繳納保證金具保者,保證金應給付利 息,並於依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3項規定發還時,實收利息 併發還之,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至3項、第119條之1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因竊盜案件,前經本院指定保證金5千元,由被 告於民國111年5月9日繳納後釋放被告。而被告所涉上開案 件,業經本院以111年度易字第264號判決有期徒刑7月,嗣 於112年2月22日確定。被告復已因另案於112年7月6日入監 服刑,本案判決確定後,亦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簽 發指揮書,將於118年7月28日接續執行本案等節,有刑事被 告保證書、國庫存款收款書、被告之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 考。是被告既已入監執行,其於監所執行他案罪刑期間,人 身自由已遭拘束,應無逃匿之可能,本案既已判決確定並移 送執行,應無以具保人提供之保證金擔保本案刑罰執行之必 要性,應依法免除具保人具保之責任,而前開保證金亦未經 發還或沒入,從而被告此部分聲請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至被告另聲請發還保證金新台幣1千元部分,應屬被告對 其所繳納之保證金金額有所誤會,此部分聲請,應予駁回。 另就被告聲請發還同案中所扣案之手機3支部分,經查,被 告於前開案件經檢察官以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 第10718號起訴時,檢警並未隨案移送任何扣押物至本院, 且觀該案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武陵派出所扣押並代 為保管之扣押物僅有電纜線2副、電纜切割器4把、對講機4 臺、手電筒3支、頭燈1副等物,此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 分局武陵派出所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代保管條在卷 可稽,且上開扣案物業經本院於判決時宣告沒收,亦有該案 判決書附卷可參。依上開說明,首揭被告聲請發還之扣押物 既非本案扣押物,本院自無從裁定發還。從而,本件被告聲 請發還首揭扣押物,尚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19條之1、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曾煒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季珈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   日

2025-01-24

TYDM-113-聲-4321-20250124-1

原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強盜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47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劉佳宜 選任辯護人 黃健弘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強盜案件,聲請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劉佳宜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在花蓮縣○○市○○○街00號0樓之 0,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劉佳宜(下稱被告)因姊姊一 個人在外不容易,還要幫我清償債務,我想要停止羈押,出 去賺錢還債等語。辯護人亦稱:被告之前雖然經過通緝到案 ,但被告於這段時間於所內已經深刻反省,且被告現在身體 狀況不好,希望能夠出去得到適當的治療,被告也需要出去 工作處理債務問題,請准予不要繼續羈押被告等語。 二、按被告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聲請停止羈押;許可 停止羈押之聲請者,並得限制被告之住居,刑事訴訟法第11 0條第1項、第116條分別定有明文。另限制出境亦屬限制住 居方法之一,而限制被告出境,僅在限制被告應居住於我國 領土範圍內,不得擅自出國,俾便於訴訟程序之進行,是「 限制出境」與「限制住居」名稱雖有不同,「限制出境」仍 屬「限制住居」之處分。是法院認被告如符合停止羈押之要 件,於必要時自得佐以限制出境或限制住居之處分,以確保 被告接受審判或刑之執行。又對被告所執行之羈押,本質上 係為保全證據,或為使偵查、審判程序得以順利進行及擔保 嗣後刑之執行程序,而對被告所實施剝奪其人身自由之強制 處分,因之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應依案件進行之程度不同 而予認定。 三、經查,被告因刑法第330條第1項而有同法第321條第1項第1 款、第4款之結夥三人以上侵入住宅之強盜罪嫌,前經本院 訊問後,認被告涉犯上開犯罪之嫌疑重大,而有刑事訴訟法 第101條第1項第1款、第3款之情形,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判 、執行,自民國113年9月6日起執行羈押3月在案。本院審酌 被告犯上開之罪嫌疑重大,且羈押之原因尚未消滅,然斟酌 本案業經辯論終結並已定期宣判(尚未確定),並考量全案 犯罪情節、訴訟進行之程度、被告之家庭經濟狀況並無資力 等情,認被告限制住居在固定處所,應足以對其形成拘束力 ,而得確保後續審理、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即無繼續羈押 之必要,爰准予被告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在花蓮縣○○市○○ ○街00號0樓之0,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 又倘被告於停止羈押期間,無故不到庭,依刑事訴訟法第11 7條第1項第1款至第3款規定,此係得命再執行羈押之新事由 ,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116條、第93條之6、第101 條之2,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二庭審判長法 官 林慧英                法 官 謝昀璉                法 官 李水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抗告 書狀,並應敘述抗告之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徐文彬

2025-01-24

HLHM-113-原上訴-47-20250124-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22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許鈞皓 指定辯護人 曾子興義務辯護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114年度訴字第76號 ),聲請具保停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許鈞皓於提出保證金新臺幣伍萬元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在新北市○○區○○路○段○○○巷○弄○號五樓之一,及應遵守如附表 所示之事項。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附件所示之刑事聲請狀所載。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許 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並指定相當之保證 金額;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法院許 可停止羈押時,經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認 有必要者,得定相當期間,命被告應遵守下列事項:二、不 得對被害人、證人、鑑定人、辦理本案偵查、審判之公務員 或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 親、家長、家屬之身體或財產實施危害、恐嚇、騷擾、接觸 、跟蹤之行為。八、其他經法院認為適當之事項,刑事訴訟 法第111條第1項、第5項、第116條之2第1項第2款、第8款亦 有明定。 三、經查:  ㈠被告許鈞皓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 公訴,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5日訊問後,被告坦承犯行,依 卷內證據資料,本院認其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3項 之販賣第三級毒品罪、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參 與犯罪組織罪,犯罪嫌疑重大。又其所犯販賣第三級毒品罪 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之重罪,且犯罪次數非少,如將來經認 定有罪,重刑可期,依常人趨吉避凶,畏懼重刑之基本人性 ,被告非無為逃避刑責而逃匿之可能,有相當理由足認被告 有逃亡之虞。且依起訴書所載,被告所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4條第3項之販賣第三級毒品罪,已達3次之多,且被告亦 自承其係因經濟因素為本案犯行,在其經濟狀況未顯著改善 之情形下,仍有可能持續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3項之 販賣第三級毒品罪犯行,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 之虞。惟考量被告已坦承全部犯行,對自身犯行已感悔悟, 且於偵查中已羈押近4月,應已足阻斷其繼續涉犯與本案相 類犯行之意欲,並權衡被告人身自由、防禦權及國家司法權 之有效行使、社會治安之維護,認如被告以新臺幣5萬元具 保,並限制住居在新北市○○區○○路0段00巷00弄0號5樓之1, 及遵守如附表所示之事項,即無羈押之必要。然因被告當日 覓保無著,無從以具保之方式替代羈押,仍有羈押之必要, 而於同日予以羈押。  ㈡嗣被告已表明覓得為其出具保證金之人,且被告坦承全部犯 行,並已於偵查、審理中遭羈押相當時日,應已對其行為有 所悔悟而足阻斷其繼續實施同一犯罪,本院權衡國家刑事司 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及防 禦權受限制之程度後,認被告於提出如主文所示之保證金, 並限制住居在新北市○○區○○路0段00巷00弄0號5樓之1,及遵 守如附表所示之事項,即無繼續羈押之必要,爰裁定如主文 所示。又上開應遵守事項如有違反,依刑事訴訟法第117條 規定得再執行羈押,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21條第1項、第111條、第1 16條之2第1項第2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黃傅偉                   法 官 黃媚鵑                   法 官 許柏彥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許雅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附表: 編號 被告應遵守事項 1 禁止許鈞皓與本案共犯、證人以任何方式接觸。 附件:被告具保狀

2025-01-23

TPDM-114-聲-222-2025012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交保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536號 113年度聲字第4939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吳浩良 選任辯護人 翁振德律師 聲 請 人即 選任辯護人 葉重序律師 被 告 黃楠益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3年度金訴字第2265號),聲 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浩良於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 住居於基隆市○○區○○路○○○巷○○○號三樓。 黃楠益於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 住居於新北市○○區○○路○段○○○○○號四樓。   理 由 一、聲請人即被告吳浩良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吳浩良業於民國11 4年1月10日與告訴人楊春英達成調解,並於當日與其他被告 一同將新臺幣15萬元交付予告訴人楊春英,顯見被告吳浩良 已極力彌補被害人所受損失,信其經此偵、審程序後,不會 再從事與本案相類似之行為,被告吳浩良之祖母已年邁並罹 患肺腺癌,身體狀況不佳需人照顧,且年關將近,請准被告 以其他方式替代羈押,使被告吳浩良得返家照顧祖母並與家 人過年等語。 二、聲請人即被告黃楠益之辯護人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黃楠益究 所涉犯行均已明白陳述在案,本件並無事實足認其有勾串共 犯、證人之虞,無羈押之原因,又綜認被告黃楠益有法定羈 押原因,然本案業經起訴,目前之證據亦已足資確保犯罪訴 追,故亦無羈押之必要,若使被告黃楠益提出相當之保證金 ,亦足以對其形成一定之拘束效果,請准被告黃楠亦具保停 止羈押等語。 三、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而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 ,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指定之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 納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免提出保證書;許可停止羈押之聲 請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1 1條第1項、第3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再者,所謂停止羈 押,乃指羈押原因仍在,但無羈押之必要,而以具保、責付 或限制住居為其替代手段,亦即羈押裁定之效力仍然存續, 僅其執行予以停止。 四、經查:  ㈠被告吳浩良、黃楠益因詐欺等案件,前經本院於113年11月20 日訊問後,認被告吳浩良、黃楠益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 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 項後段之洗錢罪嫌疑重大,均有事實足認有再犯詐欺犯罪之 虞,且有羈押之必要,裁定均自同日起予以羈押在案。  ㈡茲本院審酌卷內事證,認前揭本院所認定被告吳浩良、黃楠 益涉犯前揭罪名且犯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有再犯詐欺犯 罪之虞之羈押原因,目前並無變更而仍然存在,然衡酌被告 吳浩良、黃楠益於本院審理中之114年1月10日與告訴人楊春 英調解成立並履行賠償,確有彌補告訴人楊春英因本案所受 損失,再衡酌被告吳浩良、黃楠益均自偵查中即受羈押,迄 今已逾4月,其等身體受拘束已有相當之時日,經此偵、審 程序及羈押處分,應足使被告吳浩良、黃楠益有所警惕,並 可藉由命具保之處分,對其等造成相當程度之心理約束力, 降低其等再犯之風險,而無繼續羈押之必要,故於考量被告 吳浩良、黃楠益犯罪情節、家庭狀況、經濟能力後,准予於 提出新臺幣5萬元後停止羈押,並命被告吳浩良限制住居於 基隆市○○區○○路00巷00號3樓、被告黃楠益限制住居於新北 市○○區○○路0段000號4樓。  ㈢另按「停止羈押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命再執行羈押:一 、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場者。二、受住居之限制而 違背者。三、本案新發生第101條第1項、第101條之1第1項 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四、違背法院依前條所定應遵守之事 項者。五、依第101條第1項第3款羈押之被告,因第114條第 3款之情形停止羈押後,其停止羈押之原因已消滅,而仍有 羈押之必要者」,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聲 請人如於停止羈押期間,有上開情形,本院自得再予執行羈 押,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第5項、第121條第1項,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王筱維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昱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PCDM-113-聲-4536-2025012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交保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536號 113年度聲字第4939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吳浩良 選任辯護人 翁振德律師 聲 請 人即 選任辯護人 葉重序律師 被 告 黃楠益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3年度金訴字第2265號),聲 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浩良於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 住居於基隆市○○區○○路○○○巷○○○號三樓。 黃楠益於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 住居於新北市○○區○○路○段○○○○○號四樓。   理 由 一、聲請人即被告吳浩良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吳浩良業於民國11 4年1月10日與告訴人楊春英達成調解,並於當日與其他被告 一同將新臺幣15萬元交付予告訴人楊春英,顯見被告吳浩良 已極力彌補被害人所受損失,信其經此偵、審程序後,不會 再從事與本案相類似之行為,被告吳浩良之祖母已年邁並罹 患肺腺癌,身體狀況不佳需人照顧,且年關將近,請准被告 以其他方式替代羈押,使被告吳浩良得返家照顧祖母並與家 人過年等語。 二、聲請人即被告黃楠益之辯護人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黃楠益究 所涉犯行均已明白陳述在案,本件並無事實足認其有勾串共 犯、證人之虞,無羈押之原因,又綜認被告黃楠益有法定羈 押原因,然本案業經起訴,目前之證據亦已足資確保犯罪訴 追,故亦無羈押之必要,若使被告黃楠益提出相當之保證金 ,亦足以對其形成一定之拘束效果,請准被告黃楠亦具保停 止羈押等語。 三、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而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 ,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指定之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 納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免提出保證書;許可停止羈押之聲 請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1 1條第1項、第3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再者,所謂停止羈 押,乃指羈押原因仍在,但無羈押之必要,而以具保、責付 或限制住居為其替代手段,亦即羈押裁定之效力仍然存續, 僅其執行予以停止。 四、經查:  ㈠被告吳浩良、黃楠益因詐欺等案件,前經本院於113年11月20 日訊問後,認被告吳浩良、黃楠益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 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 項後段之洗錢罪嫌疑重大,均有事實足認有再犯詐欺犯罪之 虞,且有羈押之必要,裁定均自同日起予以羈押在案。  ㈡茲本院審酌卷內事證,認前揭本院所認定被告吳浩良、黃楠 益涉犯前揭罪名且犯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有再犯詐欺犯 罪之虞之羈押原因,目前並無變更而仍然存在,然衡酌被告 吳浩良、黃楠益於本院審理中之114年1月10日與告訴人楊春 英調解成立並履行賠償,確有彌補告訴人楊春英因本案所受 損失,再衡酌被告吳浩良、黃楠益均自偵查中即受羈押,迄 今已逾4月,其等身體受拘束已有相當之時日,經此偵、審 程序及羈押處分,應足使被告吳浩良、黃楠益有所警惕,並 可藉由命具保之處分,對其等造成相當程度之心理約束力, 降低其等再犯之風險,而無繼續羈押之必要,故於考量被告 吳浩良、黃楠益犯罪情節、家庭狀況、經濟能力後,准予於 提出新臺幣5萬元後停止羈押,並命被告吳浩良限制住居於 基隆市○○區○○路00巷00號3樓、被告黃楠益限制住居於新北 市○○區○○路0段000號4樓。  ㈢另按「停止羈押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命再執行羈押:一 、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場者。二、受住居之限制而 違背者。三、本案新發生第101條第1項、第101條之1第1項 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四、違背法院依前條所定應遵守之事 項者。五、依第101條第1項第3款羈押之被告,因第114條第 3款之情形停止羈押後,其停止羈押之原因已消滅,而仍有 羈押之必要者」,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聲 請人如於停止羈押期間,有上開情形,本院自得再予執行羈 押,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第5項、第121條第1項,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王筱維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昱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PCDM-113-聲-4939-20250123-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發還保證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71號 抗 告 人 即 具保人 彭師佑 被 告 彭師君 上列抗告人即具保人因聲請發還保證金案件,不服臺灣士林地方 法院113年度聲字第1479號,中華民國113年12月9日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 ㈠、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彭師君前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等案件,在偵查中法院裁定以新臺幣(下同)5萬元具保, 經具保人彭師佑如數繳納保證金後,將被告停止羈押,嗣案 經起訴(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447號),雖本案 尚未判決,然被告業已因另案入監服刑,其刑期最少至民國 119年,亦即被告在監至少達5年之久,期間並無須採取任何 措施,即可保全本案審判進行與刑罰執行,被告在本案中並 已認罪,具保人係被告弟弟,現今為被告撫養其子彭千億, 彭千億因蛀牙看診,需款孔急,為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1 9條第1項、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發還上揭保證金等語。 ㈡、查被告並非因本案入監,尚難認具保人具保責任已經免除, 至於具保人雖稱被告現今因另案在監服刑,刑期預計至119 年方會屆滿,而因家有急用,故希望能予退保等語,然具保 人擔保責任既已成立,不能僅因具保人片面意願而逕予免除 ,且被告刑期終結日期為119年1月4日,被告仍有因假釋縮 刑甚或疾病等原因而提前出監之可能,未必直待119年方會 釋放出監,考量被告本案不僅犯嫌重大,可能被判處之罪刑 均甚重,被訴販賣第一級毒品未遂罪部分,更屬法定刑為死 刑或無期徒刑之重罪,逃亡之可能性自然偏高,故尚不宜遽 許具保人退保。綜上,具保人聲請退保,尚難准許等語。 二、抗告意旨略以:原裁定極為忽視具保人之財產權保障,未能 體察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2項賦予法官裁定准予退保而有裁 量怠惰之嫌,且原裁定在東成監獄函復「刑期預計至119年1 月4日為止」下,仍認被告「逃亡之可能性自然偏高」,顯 然「悖乎通常一般人日常生活經驗之定則或論理法則」而違 法。請撤銷原裁定,並逕為准予退保及發還保證金全部(含 實收利息)之裁定等語。 三、按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第2項規定:「撤銷羈押、再 執行羈押、受不起訴處分、有罪判決確定而入監執行或因裁 判而致羈押之效力消滅者,免除具保之責任。」、「被告及 具保證書或繳納保證金之第三人,得聲請退保,法院或檢察 官得准其退保。但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其中第1項規 定「有罪判決確定而入監執行」者,免除具保之責任,考其 立法意旨,具保之目的在保全審判之進行及刑罰之執行,被 告於「本案」有罪判決確定而依法入監執行時,因已無保全 刑罰執行之問題,具保原因已消滅,自應免除具保責任。倘 「另案」經羈押或有罪判決確定而入監執行,因與「本案」 無涉,自不得免除具保責任,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539 號裁定意旨同此。另上開第2項規定則係基於具保為羈押之 替代處分,於受准許具保停止羈押之裁定後,被告及具保證 書或繳納保證金之第三人倘因個人因素或其他考量,得選擇 退保與否之權利,而法院於被告及第三人聲請退保時,仍須 審酌被告具保之必要性予以判斷,非謂一經聲請法院即應准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203號刑事裁定意旨復亦同此。 四、經查: ㈠、被告前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偵查中由法院 裁定以5萬元交保,經具保人於112年1月13日如數繳納保證 金後,將被告釋放乙節,有國庫存款收款書在卷可按(見原 審卷第11頁)。惟本案嗣經檢察官於112年8月23日偵查終結 提起公訴,現由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訴字第447號案 件審理中,尚未確定等情,有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見本院卷第38頁)。是具保人聲請退還保證金顯不符合上 揭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所定免除具保責任之要件。 ㈡、雖被告另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撤銷假釋,於1 12年3月5日入監執行殘刑3年7月11日(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下稱桃園地檢署)112年度執助字第480號),再接續執行 偽造文書案件拘役50日(桃園地檢署112年度執助字第2817 號),以及接續執行搶奪等案件應執行刑有期徒刑2年(桃 園地檢署113年度執助字第5214號),刑期預計至117年12月 4日為止,有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見本院卷第45至46頁、 第74頁)在卷可考。然揆諸前揭說明,被告因上開另案入監 執行,與本案無涉,自不得免除具保責任,且上開另案亦非 無可能因故停止執行,兼以本案仍未定讞,洵有盡可能排除 或降低被告逃匿之風險,以確保被告日後到庭接受審判及執 行之必要。而具保係羈押之替代手段,用以確保日後審判、 執行之順利進行,是本案既未判決確定,具保人之具保責任 自仍繼續存在,且無其他得免除其具保責任之事由,原審因 而裁定駁回具保人發還保證金之聲請,經核認事用法,洵無 違誤。 ㈢、抗告意旨固指稱:原裁定未能體察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2項 賦予法官裁定准予退保而有裁量怠惰之嫌,且原裁定在東成 監獄函復「刑期預計至119年1月4日為止」下,仍認被告「 逃亡之可能性自然偏高」,顯然「悖乎通常一般人日常生活 經驗之定則或論理法則」而違法等語。然原審已敘明具保人 提出保證金為被告具保即意味具保人願意以保證金擔保被告 日後能夠到案,此項擔保責任既已成立,自不能僅因具保人 片面意願而逕予免除,且原審經函詢後指出之被告另案服刑 終結日期119年1月4日,不僅已因定應執行刑而提前至117年 12月4日,且被告仍有如原審所言可能因假釋縮刑甚或疾病 等原因而提前出監,未必直待117年方會釋放出監,原審再 基於前述被告提前出監之可能,敘明其考量被告尚未判決確 定之本案係被訴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6項、第1項 之販賣第一級毒品未遂罪,與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 第6項、第1項之販賣非制式手槍未遂罪,及同條例第12條第 5項、第1項之販賣子彈未遂罪等罪嫌,不僅犯嫌重大,可能 被判處之罪刑均甚重,被訴販賣第一級毒品未遂罪部分,更 屬法定刑為死刑或無期徒刑之重罪,逃亡之可能性自然偏高 ,從而認不宜遽許具保人退保。是抗告意旨並非可採。 五、綜上,刑事訴訟程序中繳納保證金,係作為羈押之代替手段 ,其目的在防止被告逃匿,藉以確保訴追及審判訴訟程序之 進行及刑罰之執行,故為刑事被告而向法院繳納保證金之第 三人,僅於被告具同法第119條第1項所定情事或具保人符合 同條第2項所定情形經法院准其退保者,法院始應於被告具 保案件終結且到案執行前將保證金發還具保人(最高法院10 3年度台抗字第52號、99年度台抗字第687號裁定意旨參照) 。是以,被告所涉本案既尚未確定,且被告並無刑事訴訟法 第119條第1項得以免除具保責任之情事存在,具保人之具保 責任復有繼續存在之必要性,自無從僅以需款孔急、保障具 保人財產權,而解免其具保之責任。從而本件抗告並無理由 而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潘翠雪                    法 官 許文章                    法 官 商啟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潘文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TPHM-114-抗-71-20250123-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號 114年度聲字第25號 114年度聲字第55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王政熹 選任辯護人 馮彥霖律師(法扶律師)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林雅運 選任辯護人 劉威宏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113年度原 訴字第30號),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政熹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在南投縣○里鎮○○里○○路00○0號,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 境、出海捌月。 林雅運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在南投縣○里鎮○○里○○路00巷00號,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 出境、出海捌月。   理 由 一、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聲 請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許可停 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 ;指定之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納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 免提出保證書;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 ;依刑事訴訟法第八章之一以外規定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 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出海,並準用第93條之2第2項及 第93條之3至第93條之5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 第3項、第5項、第93條之6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被告王政熹、林雅運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前經 本院訊問後,認其等犯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之 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而 有羈押之必要,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執行羈押在案。茲本 院審核相關卷證,認被告2人犯罪嫌疑確屬重大,且原羈押 之原因仍繼續存在,惟本院審酌本案業經辯論終結,並定於 114年2月11日宣判之訴訟進度,再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 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2人人身自由之私益暨 其等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後,認命被告2人具保、限制住居 及限制出境、出海,應足以對被告2人形成拘束力,而可替 代羈押之處分。因此,本院衡酌被告2人所涉罪名、犯罪情 狀、犯罪所生危害程度、其等家庭狀況、資力等節,准被告 王政熹提出新臺幣(下同)5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 並限制住居在南投縣○里鎮○○里○○路00○0號,及自停止羈押 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被告林雅運提出5萬元之保證金 後,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在南投縣○里鎮○○里○○路00巷00 號,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又被告2人停 止羈押後,若有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各款所列情形之一 者,本院得命再執行羈押,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111條第1項、第3項、第5項 、第93條之6,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信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莊惠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MLDM-114-聲-25-20250123-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號 114年度聲字第25號 114年度聲字第55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王政熹 選任辯護人 馮彥霖律師(法扶律師)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林雅運 選任辯護人 劉威宏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113年度原 訴字第30號),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政熹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在南投縣○里鎮○○里○○路00○0號,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 境、出海捌月。 林雅運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在南投縣○里鎮○○里○○路00巷00號,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 出境、出海捌月。   理 由 一、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聲 請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許可停 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 ;指定之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納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 免提出保證書;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 ;依刑事訴訟法第八章之一以外規定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 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出海,並準用第93條之2第2項及 第93條之3至第93條之5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 第3項、第5項、第93條之6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被告王政熹、林雅運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前經 本院訊問後,認其等犯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之 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而 有羈押之必要,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執行羈押在案。茲本 院審核相關卷證,認被告2人犯罪嫌疑確屬重大,且原羈押 之原因仍繼續存在,惟本院審酌本案業經辯論終結,並定於 114年2月11日宣判之訴訟進度,再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 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2人人身自由之私益暨 其等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後,認命被告2人具保、限制住居 及限制出境、出海,應足以對被告2人形成拘束力,而可替 代羈押之處分。因此,本院衡酌被告2人所涉罪名、犯罪情 狀、犯罪所生危害程度、其等家庭狀況、資力等節,准被告 王政熹提出新臺幣(下同)5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 並限制住居在南投縣○里鎮○○里○○路00○0號,及自停止羈押 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被告林雅運提出5萬元之保證金 後,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在南投縣○里鎮○○里○○路00巷00 號,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又被告2人停 止羈押後,若有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各款所列情形之一 者,本院得命再執行羈押,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111條第1項、第3項、第5項 、第93條之6,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信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莊惠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MLDM-114-聲-55-20250123-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發還保證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273號 聲 請 人 即 具保人 楊旭揚 上列聲請人即具保人因詐欺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969號), 聲請發還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具保人、被告楊旭揚因本案前經本 院指定保證金。現被告已入監執行,爰請求將保證金發還聲 請人等語。 二、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受不起訴處分、有罪判決確定而入 監執行或因裁判而致羈押之效力消滅者,免除具保之責任; 被告及具保證書或繳納保證金之第三人,得聲請退保,法院 或檢察官得准其退保,但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免除具保 之責任或經退保者,應將保證書註銷或將未沒入之保證金發 還,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至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是以 刑事被告之具保人繳納保證金後,僅於具保責任在法律上已 免除或已獲准退保,始應將保證金發還與具保人。 三、經查,被告前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羈押,經本院訊問 後,於民國112年9月20日裁定命被告於提出新臺幣2,000元 之保證金後,認無羈押必要,而由聲請人於112年9月20日以 現金繳納後予以釋放,有本院112年度聲羈字第693號裁定、 刑事被告保證書、國庫存款收款書、本院具保責付辦理程序 單等附卷可參,然該案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 訴,現由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969號審理中,本案尚未確定 。至被告因另案入監執行,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 惟此與本件聲請人所負具保責任之本案係屬不同案件,被告 尚有可能於本案審理期間因停止執行等情事而出監,而仍有 課與聲請人具保責任以達保全審判之進行及刑罰之執行等目 的。依上開說明,本件尚無從以被告因前揭「他案」判決確 定並在監執行中,即認就聲請人對於被告所涉「本案」部分 亦得依刑事訴訟法第119條免除具保責任。從而,本件聲請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黃柏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紫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3

TYDM-113-聲-4273-20250123-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4號 抗 告 人 即 被 告 許道昱 選任辯護人 林威伯律師 上列抗告人即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臺北 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3年12月20日駁回聲請具保停止羈押裁定(1 13年度聲字第3013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抗告人即被告許道昱(下稱被告)因違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原審訊問後,認其涉犯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之運輸第一級毒品罪、懲治走私條例第 2條第1項之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罪,犯罪嫌疑重大,而被告所 犯運輸第一級毒品罪,屬最輕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之重罪 ,審酌趨吉避凶、脫免刑責乃人之本性,且同案共犯黃文浩 於偵查停止羈押後即逃匿未到案接受審判、執行,足認本案 確有相當理由認被告有逃亡之虞,而認有羈押之原因及其必 要性,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裁定被 告自民國113年12月10日起延長羈押2月。又本案雖已辯論終 結,並定宣判期日,然被告涉犯運輸第一級毒品犯行,對社 會侵犯之危害性甚高,基於國家刑罰權遂行之公益考量,認 對被告維持羈押處分係適當、必要,合乎比例原則,若改採 命被告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出海等侵害較小 之手段,均不足以確保日後之審判程序或判決確定後執行程 序之順利進行,而仍然有繼續羈押之必要等語 一、抗告意旨略以:被告就起訴書所載犯行均已全面坦承,已無 湮滅、偽造或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下稱滅證、 串供之虞),雖同案被告黃文浩、「Yea Ok」尚未到庭,同 案被告黃文浩停止羈押後則逃亡,但不能因同案被告逃亡而 認定被告同樣有逃亡之動機及能力,被告僅有刑事訴訟法第 101條第1項第3款之羈押原因,且本案運輸毒品集團遭偵查 機關破獲後,已不再運作,被告並無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 第1項第10款之預防性羈押事由,被告願以新臺幣(下同)1 0萬元具保,並限制出境及出海、限制住居、配戴電子腳鐐 及定期至派出所報到等語。 二、按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 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或所犯為死 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有相當 理由認為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 之虞者,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或涉犯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至第4項之罪,其嫌疑重大, 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而有羈押之必要者 ,得羈押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第3款、第10 1條之1第1項第10款定有明文。次按關於刑事訴訟法第101條 之1所規定之「預防性羈押」,係因考慮該條所列各款犯罪 ,一般而言,對於他人生命、身體、財產具有重大之侵害, 對社會治安破壞甚鉅,且依實證經驗判斷,此等犯罪之犯罪 行為人多有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實施之傾向,為避免此種犯 罪型態之犯罪行為人在同一社會環境條件下,再次興起犯罪 意念而反覆實行同一犯罪行為,乃以拘束其身體自由之方式 ,避免其再犯。是法院依該條規定,決定應否羈押被告時, 並不須有積極證據證明被告確已準備或預備再為同一犯罪之 行為,僅須由其犯罪之歷程觀察,其於某種環境或條件下已 經多次再犯該條項所列之罪行,而該某種環境或條件現尚存 在,或其先前犯罪之外在環境或條件並無明顯改善,足以使 人相信在此等環境或條件下,被告仍可能有再為同一犯罪行 為之危險者,即可認定其有反覆實行該條所列犯罪行為之虞 。再按羈押被告之目的,其本質在於確保訴訟程序得以順利 進行、或為確保證據之存在與真實、或為確保嗣後刑罰之執 行,而對被告所實施剝奪其人身自由之強制處分。而被告有 無羈押之必要,法院須審查被告犯罪嫌疑是否重大、有無羈 押原因、有無賴羈押以保全偵審或執行之必要,就具體個案 情節予以斟酌決定。故有無羈押之必要性,屬事實審法院得 自由裁量、判斷之職權。倘就客觀情事觀察,法院許可羈押 之裁定,在目的與手段間之衡量並無明顯違反比例原則之情 形,即無違法或不當可言(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151號 裁定意旨參照)。再執行羈押後有無繼續之必要,仍許由法 院斟酌訴訟進行程度及其他一切情事而為認定,聲請停止羈 押,除有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得駁回 者外,其准許與否,該管法院有自由裁量之權,苟無濫用其 權限之情形,即不得任意指為違法。 三、經查:  ㈠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並經原審訊問後,認依抗告人供述及卷內事證,足認其涉犯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之運輸第一級毒品罪及懲治走 私條例第2條第1項之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罪,犯罪嫌疑重大, 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及第101條之1第1項第10款   之情形,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判、執行程序,裁定抗告人 自113年12月10日起延長羈押,現仍羈押在案。  ㈡考量本案業經原審於113年12月16日辯論終結,且於113年12 月30日宣判,堪認無滅證、串供之羈押原因。惟被告所涉罪 名之法定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並經原審以113年度 重訴字第13號判處有期徒刑9年6月(見原審卷㈣第18頁), 基於趨吉避凶、脫免刑責、不甘受罰之基本人性,客觀上已 足認其逃匿、規避日後審判或執行程序之可能性甚高。且觀 被告與同案被告「Yea Ok」先前在通訊軟體Telegram之對話 紀錄內容(見原審卷㈢第80頁),可悉被告曾主動詢問運輸 毒品所需開立郵政信箱之需求,同案被告黃文浩業經原審法 院通緝中(見原審卷㈣第9至16頁)、同案被告「Yea Ok」亦 未到案,未能排除被告與其等聯繫而再為同一犯罪行為之危 險。並審酌國家刑罰權之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抗告 人人身自由之限制情況,及本案雖經原審宣判,然尚未確定 ,抗告人或檢察官均有可能就原審判決提起上訴等情,且本 案並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如經具保聲請停止羈押 ,不得駁回之情事,是為保全將來刑事審判或刑罰執行程序 能順利進行,認尚難以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等方式替代羈 押之處分,認仍有繼續羈押之必要。  ㈢抗告意旨稱其無逃亡之理由,已無繼續羈押之原因及必要, 以10萬元具保,輔以限制出境及出海、限制住居、配戴電子 腳鐐及定期至派出所報到等方式,足以作為替代羈押之手段 等語,均無可採。又其自陳無逃亡動機及能力等節,經核與 停止羈押與否無關,並不影響本案羈押原因及必要性認定, 難認有理。  ㈣綜上所述,原審認被告前揭羈押之原因及必要性仍屬存在, 其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並無理由,爰裁定駁回其具保停止羈 押之聲請,併予解除其禁止接見、通信及收受物件(見原審 卷㈢第239頁),核係依被告之具體情形所為裁量職權之行使 ,在目的與手段間之衡量並無明顯違反比例原則之情形,要 無違法或不當。抗告意旨猶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請求 撤銷原裁定駁回聲請具保停止羈押之部分,並無理由,應予 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審判長法 官 謝靜慧                    法 官 汪怡君                    法 官 吳志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劉晏瑄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TPHM-114-抗-64-202501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