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競文

共找到 174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管收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60號 再 抗告 人 施鍊岸 代 理 人 葉宏基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張翔閎間聲請管收事件,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9月12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954號),提起 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程序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本件再抗告人主張:伊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下稱士林地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對債務人宏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騰公司)聲請強制執行(案列112年度司執字第44534號),因該公司前任法定代理人即相對人張翔閎於民國105年間處分該公司應供執行之財產,並隱匿其情,依強制執行法第22條第5項、第25條第3項規定,聲請管收相對人等語。經士林地院駁回其聲請,再抗告人不服,提起抗告,原法院以:相對人自108年8月20日起即非宏騰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執行法院於112年10月3日依強制執行法第22條第1項規定命宏騰公司於文到7日內提供擔保或履行債務,並未通知相對人提供擔保或履行債務,自不得因之管收相對人等詞,裁定駁回再抗告人之抗告,經核於法並無違誤。又原裁定係認本件管收之聲請不符合強制執行法第22條規定之程序,並未認定相對人非屬同法第25條所規定得為管收之對象,再抗告人據以指摘原裁定違法,即屬誤會。再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聲明廢棄,為無理由。至原裁定贅列管轄權部分,無論當否,要與裁定結果不生影響,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 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第481條、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 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2024-12-05

TPSV-113-台抗-860-20241205-1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聲請訴訟救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36號 抗 告 人 徐海萍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王國川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訴訟 救助,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26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 聲字第239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資力 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 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 條之規定自明。又曾繳納裁判費之當事人,倘不能釋明其於訴訟 進行中之經濟狀況確有重大之變遷,不得遽為聲請訴訟救助。本 件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對於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111年度醫字第32號判決,提起上訴,並向原法院聲請訴訟救 助。原法院以:抗告人曾繳納第一審裁判費,依其所提證據,未 能釋明其繳納第一審裁判費後,經濟狀況有重大變遷,致無資力 支出第二審裁判費,因而裁定駁回抗告人訴訟救助之聲請,經核 於法並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 由。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 項 、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2024-12-05

TPSV-113-台抗-836-20241205-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分配夫妻剩餘財產差額上訴聲請訴訟救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178號 聲 請 人 劉夢蘋 訴訟代理人 温思廣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胡小川間請求分配夫妻剩餘財產差額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7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07年度 家上字第218號),提起上訴,並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按家事事件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 定准予訴訟救助。又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下稱法扶會) 分會准予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 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此觀民事訴訟法 第107條第1項前段、法律扶助法第63條前段、家事事件法第51條 規定即明。本件聲請人對於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家上字第218號 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查聲請人向法扶 會台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經該分會審查結果,認聲請人符合受 法律扶助者無資力認定標準而准許法律扶助,有該分會准予扶助 證明書及委任狀可稽,其聲請訴訟救助,自應准許。爰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聲-1178-20241128-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再審之訴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087號 聲 請 人 陳聖珠 陳杜摘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朱怡銘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再審之訴 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4月30日本院裁定(113年度台抗字第31 2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不服者,除合於法定再審事由得聲請再審 外,不容以其他方法聲明不服。本件聲請人不服本院確定裁定, 雖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但仍應視其為聲請再審,而依該程 序調查裁判,合先說明。 次查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請再審,非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 所列各款情形,不得為之,此觀同法第507條之規定自明。本件 聲請人對於本院113年度台抗字第312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並未 敘明該裁定有何法定再審事由。依上開說明,其聲請自難認為合 法。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02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陳 麗 芬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本 源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聲-1087-20241128-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拆屋還地等聲請訴訟救助再審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133號 聲 請 人 簡誌重 法定代理人 李堉臣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余建華間請求拆屋還地等聲請訴訟救助聲 請再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1月8日本院裁定(112年度台 聲字第1137號),聲請再審,經臺灣高等法院裁定移送前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款規 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 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 ,倘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尚難謂已合 法表明再審理由。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本件 聲請人主張本院112年度台聲字第1137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 裁定)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所定事由,對之聲請再 審。經核其聲請狀內容,無非說明其對於前訴訟程序確定裁判不 服之理由,對於原確定裁定究有如何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 項第13款規定之具體情事,則未據敘明。依上說明,其聲請自非 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02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本 源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聲-1133-20241128-1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5號 聲 請 人 澎湖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陳光復 代 理 人 胡嘉元 張競文律師 相 對 人 樺澎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代理人 許慧娟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許慧娟於本院112年度重訴字第11號損害賠償事件,為相對 人樺澎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因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現由本院112年 度重訴字第11號審理中,因相對人即被告樺澎開發股份有限 公司現無法定代理人可行使代理權,恐有延誤訴訟之虞,爰 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規定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 人等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第40條第3項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第4項 機關之代表人及依法令得為訴訟上行為之代理人準用之,民 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定有明文。 三、經查,相對人代表公司負責人張綱維業於民國111年4月22日 因有公司法第30條事由而當然解任後,相對人迄未改選新任 董事長,亦未變更公司負責人登記,故相對人現已無代表公 司負責人等情,有相對人公司變更登記表及經濟部111年4月 22日經授商字第11101053680號函等件在卷可憑,足認相對 人現無適格之法定代理人得實施訴訟行為,本院審酌如不為 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恐致本件訴訟久延而使聲請人之權 益受損,認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於法相符 ,應予准許。又依相對人公司變更登記表之記載,相對人除 已當然解任之董事張綱維外,僅設監察人許慧娟1人,本院 審酌許慧娟為相對人之監察人,其對相對人之營運應具一定 程度之熟稔,應有能力代理相對人為訴訟行為,當可為相對 人為一定法律上之主張,認選任與相對人具密切關聯之許慧 娟為本件之特別代理人,應屬適當,茲選任其為相對人於本 院112年度重訴字第11號損害賠償事件之特別代理人。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民事庭  審判長法 官 楊國精                  法 官 王政揚                  法 官 費品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吳佩蓁

2024-11-28

PHDV-113-聲-5-2024112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工程款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1014號 上 訴 人 曹惠珍 訴訟代理人 李毓倫律師 被 上訴 人 李育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工程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9 月26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0年度重上字第439號),提 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 理 由 一、本件上訴人主張:伊就名下門牌號碼宜蘭縣羅東鎮仁愛段51 5地號之農舍(下稱系爭農舍)及資材室(下稱系爭資材室 ),於民國100年4月12日與被上訴人簽訂「曹惠珍小姐增建 農舍餐廳設計施工案(下稱系爭工程)之設計暨工程預算契 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被上訴人設計各項施工圖 面,及施作結構工程等各項工程,原預估工程總價新臺幣( 下同)1,250萬元,嗣被上訴人於103年7月11日提出工程估 價單(下稱系爭估價單),將工程款調高為1,800萬元,伊 已累計給付工程款1,987萬1,358元,應於結算後多退少補。 系爭工程如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編號1至16所示工項迄 未完工驗收,編號17至25所示工程款則係重複計算或溢領, 被上訴人所領上開部分款項均應返還予伊。被上訴人施工有 瑕疵,應給付伊附表編號26、27所示瑕疵修補費用。系爭工 程應於103年8月26日完工,被上訴人迄未完工而給付遲延, 且迄未交付色樣與建材建議等資料,伊得依系爭契約第10條 第5項約定請求其給付逾期罰款(即附表編號28),又被上 訴人未繼續施工,伊得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22項約定請求其 給付罰款(即附表編號29)等情。爰依民法第179條(附表 編號1至25)、第493條、495條(附表編號26、27)規定, 系爭契約第10條第5項(附表編號28)、第5條第22項(附表 編號29)約定,求為命被上訴人給付4,090萬6,099元,及其 中1,476萬3,150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利息之判決。 二、被上訴人則以:伊係負責建築物外觀設計、室內空間規劃設 計,另僅負責施作系爭估價單已記載單價之工項(含選購項 目),至於未記載單價之項目,則無須施作,伊已依約完工 。系爭契約為總價承攬契約,關於選購項目則實作實算。系 爭工程建造執照於101年12月25日核發,主管機關展延開工 日至102年7月25日,工期270個工作天,惟上訴人拖延支付4 、5、6期工程款,累計遲延達2.34年,伊得主張同時履行抗 辯,故完工日應順延至105年11月間,系爭資材室、系爭農 舍在該日前已分別於103年12月4日、104年9月9日取得使用 執照,經上訴人驗收並支付工程款,系爭工程並無遲延或瑕 疵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維持第一審所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駁回其上訴,係以 : ㈠上訴人於100年4月12日與被上訴人簽訂系爭契約,約定由被 上訴人承攬系爭工程,工程款原預估為1,250萬元,於103年 8月29日開工。被上訴人於103年7月11日將總價1,800萬元之 系爭估價單交付上訴人,上訴人就系爭工程已給付被上訴人 1,987萬1,358元,系爭資材室、系爭農舍分別於103年12月4 日、104年9月9日取得使用執照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系 爭工程簽約後,因工項與數量均有所調整,故將工程款金額 暫時調漲至1,800萬元,實際施作項目應以系爭估價單為準 ,且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1項、第5條第7項約定,完工後應再 為結算,依結算結果多退少補。又系爭估價單註記「另計」 、「未估價」、「不包含」、「補貼差額」、「追加差額」 之項目,即屬未確定施作之項目,非被上訴人應施工之範圍 。  ㈡關於附表編號1至16所示款項部分:   附表編號1「玄關大門(19萬4,850元)」工項:被上訴人固 未施作金屬或玻璃材質大門,惟兩造原約定施作之金屬大門 已改為玻璃材質,而系爭估價單註記玻璃材料另計,故玻璃 大門並非被上訴人施工範圍,其無施作義務;附表編號2「 樓梯扶手(13萬7,500元)」工項:系爭農舍樓梯現況並無 扶手,係因上訴人迄未提出樓梯指定使用玻璃表材之規格, 被上訴人並無施作義務,且上訴人為取得使用執照,同意被 上訴人先安裝臨時扶手,日後再施作系爭估價單A0.36之玻 璃樓梯扶手,並自行支付臨時扶手之費用予訴外人合泰企業 社;附表編號3「泥作打底-廁所(15萬2,306元)」工項: 依泥作施工照片、衛生設備管線照片,參照上訴人已支付泥 作內部打底等工程完成款,堪信被上訴人已完成該工項;附 表編號4「浴室防水與磁磚(26萬7,582元)」、編號5「部 分水電(12萬6,040元)」工項:該二工項係因上訴人未依 約採購磁磚致被上訴人無法施作,被上訴人已自上訴人尚未 給付之尾款中扣除該二部分工程款;附表編號6「電梯LED燈 (9,110元)」工項:該工項未經估價,被上訴人並無施作 義務,自無須施作,且電梯相關款項上訴人係匯至訴外人「 大業開發富士電梯」之帳戶;附表編號7「主建物外牆防護 漆(12萬9,826元)」工項:被上訴人已依上訴人指示採購 防護漆,並施作於屋頂、資材室、陽台外牆,另上訴人未選 購雨遮之防護漆,被上訴人自無須施作;附表編號8「二丁 掛磁磚貼工及專業防水工程(105萬6,400元)」工項:被上 訴人依約僅負責1樓室內、2樓室內、3樓室內之浴室內部磁 磚(二丁掛)貼工及專業防水工程,不負責室內地坪之磁磚 (二丁掛)貼工工作及專業防水工程,並無漏未施作室內地 坪磁磚(二丁掛)貼工工程及專業防水工程之情形。至附表 編號9「地底燈電器工程(15萬8,168元)」、編號10「屋內 地下水工程及設備工程(14萬780元)」、編號11「隔音保 暖管工程(3萬5,312元)」、編號12「屋外水電工程及雜項 申辦費用(10萬5,760元)」、編號13「專用電源及迴路工 程(34萬3,432元)」、編號14「弱電預留管路工程(14萬7 ,543元)、編號15「避雷針系統工程(9萬5,623元)」、編 號16「自來水給水工程更換原本使用PVC管改為使用白鐵壓 接管(12萬838元)」等工項,原均非上訴人主張或請求鑑 定之工項,其迄111年1月26日始指稱被上訴人未施作上開工 項,復未提供任何比對資料,自非可採;且上訴人得參照系 爭契約第9條第1、2項約定、系爭估價單及付款明細計算表 (下稱系爭付款明細表)之記載,知悉各期工程應完成之項 目,當不致未確認即貿然給付款項,應係驗收後始於106年1 2月7日前支付1,987萬1,358元。從而,上訴人依民法第179 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附表編號1至16所示工程款共計3 22萬1,070元,即無可採。 ㈢關於附表編號17至25所示款項部分:   附表編號17「溢領工程款─補貼結構牆體鋼筋等材料與工資 (113萬9,800元)」工項:系爭農舍因有天井之設計,如同 在四方體中間挖出一個大洞,為兼顧造型及安全,加強結構 ,兩造乃以系爭估價單B0.03約定天井結構及鷹架及防水及 泥作,雖無樓板施工,但須補貼結構牆體鋼筋與混凝土及版 模及鷹架及泥作貼工及水泥砂及彈性水泥及防水工程等材料 與工資費用共計113萬9,800元,該補貼款與系爭估價單A0.0 1至A0.06所示1至3樓主體結構工程之款項並未重複,無溢領 情事;附表編號18「溢領工程款─103年9月3日大底補強工程 (22萬元)」工項:該工項未列於系爭估價單,係兩造另於 103年9月3日確認追加並議定金額之工項,無報價過高致溢 領情事;附表編號19「重複計價追加基樁工程(36萬元)」 工項:兩造以系爭估價單A0.20工項約定之地基為筏式基礎 ,不含基樁工程,上訴人於103年9月1日始確認施作基樁及 議定其費用為36萬元,並未重複計價;附表編號20「重複計 價溢領工程款─105年3月10日追加天井露台地坪(6萬9,500 元)」工項:該工項為二次施工之工程,並非建造執照工項 ,該報價亦與市價相近,無重複計價或溢領情事;附表編號 21「重複計價追加泥作補原始農舍三個窗成牆面(2萬5,000 元)」工項:依系爭付款明細表記載,該工項係於104年6月 26日確認追加之磚材、砌磚黏著劑之材料及工資,與系爭估 價單A0.34泥作粉光工程不同,無重複計價情事;附表編號2 2「重複計價追加高壓清洗外牆青苔及整理天井及垃圾清運 之工程項目(3萬元)」工項:該工項係於105年3月15日追 加,為系爭估價單A0.29所示一次施工時之工地清潔工作以 外之工作,並無重複計價或溢領;附表編號23「鋼筋虛報溢 領工程款(6萬1,012元)」工項:系爭工程鋼筋用量為94.3 10公噸,除系爭農舍主建物56.98571公噸、系爭資材室5.6 公噸外,差額31.72429公噸應係使用於原建物牆樑柱加高( 即結構體加高)、地樑加高及外圍包覆工程,被上訴人因鋼 筋價格調漲超過系爭估價單A0.17之標準,而領取鋼筋調漲 款6萬1,012元,難認有虛報鋼筋數量或溢領情事;附表編號 24「面積短缺溢領工程款(418萬4,281元)」工項:兩造係 約定按滴水面積計算農舍地坪面積,其計算結果為67.48坪 ,系爭估價單僅按63.6坪計算,並未逾越,被上訴人自無因 面積計算錯誤致溢領工程款418萬4,281元之情;附表編號25 「溢領營業稅(82萬5,826元)」:兩造約定營業稅外加, 應由上訴人支付,被上訴人受領該款項並無不當得利。從而 ,上訴人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附表編號1 7至25所示重複計價或溢領工程款共計691萬5,419元,並無 可採。  ㈣附表編號26、27所示磁磚色差、髒污瑕疵之修補費用126萬3, 240元、78萬261元部分:   依系爭契約、系爭估價單約定,外牆磁磚係由上訴人向訴外 人丰格原創有限公司買受,其色差係燒製時產生之差異,與 被上訴人之管理無關;被上訴人於105年5月間完成外牆磁磚 貼覆,上訴人於106年3月21日、同年12月29日發函僅表示磁 磚有色差問題,並未提及磁磚髒污,難認有磁磚髒污之瑕疵 ,是上訴人依民法第493條、第495條請求被上訴人賠償上開 瑕疵修補費用,亦屬無據。 ㈤附表編號28、29所示逾期罰款258萬3,160元、未繼續施工罰 款2,614萬2,949元部分:   被上訴人已依約交付電氣配置圖、弱電配置圖、建物外觀3D 模擬圖,並就建物外觀提供色樣與建材建議,且依系爭契約 第1條約定,被上訴人無須就「室內裝潢」部分提供色樣與 建材建議,並無未依約交付圖面、完成設計義務,而應負遲 延義務之情。又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4、5、6項約定,被上訴 人完成建築物外觀3D模擬圖、正式設計圖,及建照取得時, 上訴人依序應於其請款7日內支付預售總價款之1%、1%、5% ,上開項目依序於103年2月12日、101年12月3日、101年12 月25日完成,被上訴人於103年2月12日、101年12月3日、10 1年12月28日請款,詎上訴人遲至103年8月18日、102年3月3 0日、103年8月18日始支付上開各期款項,遲誤合計達616日 ,被上訴人已為同時履行抗辯,竣工期應順延至104年12月3 1日,系爭資材室、系爭農舍已分別於103年12月4日、104年 9月9日取得使用執照而完工,被上訴人並未逾期,亦無未繼 續施作系爭工程之情,上訴人分別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22項 、第10條第5項約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逾期罰款、未繼續施 工罰款,即屬無據。  ㈥綜上,上訴人依民法第179條、第493條、第495條規定,系爭 契約第10條第5項、第5條第22項約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4, 090萬6,099元本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等詞,為其判斷之 基礎。 四、本院之論斷:  ㈠查系爭契約原預估工程款為1,250萬元,嗣工項與數量均有所 調整,被上訴人於103年7月11日將總價1,800萬元之系爭估 價單交付上訴人,被上訴人施作之工程項目應以系爭估價單 為準,且最終付款金額應待完工結算後多退少補,上訴人已 支付被上訴人1,987萬1,358元,為原審認定之事實。果爾, 則該估價單註記「表材另計」、「費用及材料另計」、「須 補貼差額」、「須全額補貼」之工項,是否僅為完工結算時 作為增加報酬、計算應否退補工程款之依據,是否仍屬被上 訴人施作範圍?已滋疑義。又原審既謂被上訴人並無施作附 表編號1、2、6、8所示工項之義務,則如上訴人已就上開工 項支付19萬4,850元、13萬7,500元、9,110元、105萬6,400 元,被上訴人受領該款項究有何無法律上原因?亦待研求。 乃原審逕就此為上訴人不利之論斷,不免速斷。  ㈡次按承攬報酬,應於工作交付時給付之,無須交付者,應於 工作完成時給付之,此觀民法第505條第1項規定自明。承攬 人負有先完成工作之義務,不得以定作人未給付報酬為由拒 絕工作。又民法第505條第2項規定,工作係分部交付,而報 酬係就各部分定之者,應於每部分交付時,給付該部分之報 酬。查本件承攬工作為系爭農舍之設計施工,報酬係就全部 工作整體定之(初預估1,250萬元,嗣增加為1,800萬元), 似未就系爭工程分為數部分,就各部分約定報酬,倘係如此 ,則系爭契約就工程款之給付,雖分次為之,是否屬民法第 505條第2項所指工作分部交付,報酬就各部分定之?亦待研 酌。乃原審逕謂上訴人遲誤第4、5、6期款之交付期限,被 上訴人得為同時履行抗辯並順延完工期限,無給付逾期罰款 ,即有未合。又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22項約定,被上訴人完 成各付款條件所示工項後,上訴人須於收到被上訴人請款單 7日內仍未支付該期款項,始陷於遲延(見第一審卷一第9頁 背面),系爭契約第9條復有被上訴人工程完成後應通知上 訴人驗收之約定(見同上卷第10頁背面)。乃原審未查明被 上訴人是否請求驗收、是否曾經請款,遽謂被上訴人並無逾 期情事,亦嫌疏略。 ㈢查系爭估價單有「一次施工」、「二次施工」之記載(見同 上卷第76頁、第80頁),而原審先謂附表編號2工項,上訴 人同意依被上訴人提議先安裝樓梯臨時扶手以取得使用執照 ,待日後再施作系爭估價單A0.36項目之樓梯扶手,及附表 編號20之工項為二次施工之工項等情(見原判決第10頁、第 11頁、第23頁)。又謂系爭資材室、系爭農舍分別在103年1 2月4日、104年9月9日取得使用執照即已完工,並無不繼續 施工情事(見原判決第37頁)。就系爭工程於取得使用執照 後是否仍有被上訴人應施作之工項(即二次施工工項),前 後認定不一,進而遽認被上訴人無庸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22 項約定支付不繼續施工罰款,亦有可議。 ㈣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求予廢棄,非無理由。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第47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上-1014-20241128-1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就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65號 抗 告 人 大陸營建廢棄物共同清除處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碧雲 訴訟代理人 黃曙展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合豐磚廠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請求塗銷所有 權移轉登記等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5日臺灣高等法院裁 定(112年度重上字第298號),就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費 。又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法院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得依職權調查證據,亦為同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3項所明定 。本件抗告人與相對人合豐磚廠股份有限公司、大境環保再生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境公司)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 ,於第一審追加聲明,求為命大境公司就○○市○○區○○段0000-0、 0000-0、0000-0建號建物,於民國111年6月16日在桃園市楊梅地 政事務所所為第一次登記應予塗銷之判決,未據繳納裁判費。原 法院參酌相對人間111年1月20日增補協議書,核定該部分訴訟標 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83萬3,615元,並命抗告人補繳該部分 第一審裁判費1萬9,216元,於法並無違誤。又法院依職權核定訴 訟標的價額,與訴訟中爭點簡化協議無關。抗告論旨指摘原裁定 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 、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抗-865-20241128-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再審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182號 聲 請 人 郭小草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損害賠 償聲請再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2月28日本院裁定(112年 度台聲字第1439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不服者,除合於法定再審事由得聲請 再審外,不容以其他方法聲明不服。本件聲請人不服本院1 12年度台聲字第1439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雖未以 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惟仍應視其為聲請再審,而依該程序 調查裁判,合先敘明。  二、次按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請再審,非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 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不得為之。又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 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款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 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 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如未表明 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本件聲請人對於原確定裁定 聲請再審,經核其聲請狀內表明之再審理由,無非說明其對 於前訴訟程序確定裁判不服之理由,惟對於原確定裁定究有 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則未據敘明,依上說明 ,其聲請自非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 02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2024-11-28

TPSV-113-台聲-1182-20241128-1

台上
最高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等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台上字第2430號 上 訴 人 石祐任 訴訟代理人 范志誠律師 被 上訴 人 陳珮怡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 年6月13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重上字第1 94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給付及該訴訟費用部分廢棄,發回臺灣高等 法院臺中分院。 理 由 一、本件被上訴人於原審反訴主張:兩造為夫妻,上訴人婚後屢 次對伊及3名子女施以肢體及語言暴力,伊及子女長年遭受 精神上壓力及創傷。兩造經心理諮商後,於民國104年3月25 日簽訂婚姻補償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約定由上訴人一次 性補償被上訴人新臺幣(下同)4,800萬元,並簽發同金額之 本票(下稱系爭本票)予伊作為擔保,係上訴人對伊履行道德 上義務之贈與,不得撤銷等情。爰依系爭協議,求為命上訴 人給付伊4,800萬元本息之判決(未繫屬本院者,不予贅敘) 。 二、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於104年間確診夜盲症,因將來可能 完全失明而有自殺念頭,伊念及上情,希望被上訴人對世界 還有留念始簽訂系爭協議。系爭協議性質上為贈與,伊已於 111年11月21日為撤銷之意思表示,被上訴人不得向伊請求 給付約定贈與之4,800萬元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為被上訴人上開反訴勝訴之判決,無非以:被上訴人以 系爭本票所聲請之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110 年度司票字第3750號裁定(下稱第3750號裁定)對上訴人聲請 強制執行,上訴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請求撤銷前開強制 執行程序,並不得持第3750號裁定對上訴人聲請強制執行, 經第一審法院為上訴人勝訴之判決,被上訴人對之提起第二 審上訴並提起反訴,依系爭協議請求上訴人給付4,800萬元 本息,系爭協議為系爭本票之原因債權,被上訴人於第二審 所提反訴,與民事訴訟法第446條第2項但書所定尚無不合, 自應許之。查兩造為夫妻關係,於104年3月25日簽訂系爭協 議,記載:兩造婚姻存續近11年,上訴人對被上訴人多所虧 欠,為彌補對女方之傷害,上訴人均願意自本協議書簽定之 日起,一次性補償被上訴人4,800萬元,上訴人同意開立同 額之本票以為擔保等內容,為兩造所不爭。依此內容,兩造 合意由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4,800萬元,用以彌補上訴人於 兩造婚姻存續近11年間對被上訴人之虧欠及傷害,性質上係 由上訴人以自己之財產,為無償給與被上訴人之意思表示, 並經被上訴人允受,系爭協議性質上即為贈與契約。依被上 訴人提出臺中地院110年度家護字第211號、第500號民事通 常保護令裁定,及上訴人於前開保護令事件、原審之陳述, 勾稽系爭協議記載上訴人對被上訴人多所虧欠,為彌補對女 方傷害之緣起,及被上訴人有遭上訴人暴力相待、上開保護 令所載上訴人對未成年子女施暴等情節,參諸兩造另簽訂交 友同意書,表明於婚姻關係期間不得干預彼此交友情形,並 同意對方得與第三人發生親密行為,包含但不限於性交行為 ,將來雙方離婚時,不得以此主張可歸責於對方之事由,請 求對方賠償及限制對方裁判離婚之請求等語,堪認被上訴人 主張其與未成年子女長期處在上訴人暴力威脅,身心受創、 辛苦戮力維持家庭和諧等情非虛。上訴人復表明其珍惜被上 訴人多年來對婚姻的付出等語,可信上訴人係為補償被上訴 人而同意給予4,800萬元,系爭協議係上訴人為履行其對被 上訴人之道德上義務所為之贈與,依民法第408條第2項規定 ,上訴人不得撤銷。從而,被上訴人依系爭協議約定,請求 上訴人給付4,800萬元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等詞,為 其判斷之基礎。 四、本院之論斷:   ㈠按民法第408條第2項所謂履行道德上義務而為贈與,係指法 律上雖無義務,但付與相當之餽贈,符合社會通念之道義或 美德者而言。如無扶養義務之親屬間所為生活費給付、對無 因管理人之酬謝約定,或於災難之際以慈善或公益目的所為 捐贈承諾均屬之。以金錢或其他可分之給付為贈與標的者, 其是否屬道德上義務之履行,應視上開贈與目的、當事人間 關係、贈與人經濟狀況及相關客觀情狀,按諸社會通念,判 斷義務與給付是否相當。倘逾相當之範圍者,仍不得認係履 行道德上義務所為贈與。91年6月26日增訂民法第1030條之3 第1項規定,夫或妻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前5年內所為之贈 與,僅於「相當」之範圍內始得認係為履行道德上義務所為 而免於追加計入婚後財產,即同斯旨。於此情形,贈與人非 不得就贈與契約為一部撤銷,俾衡平贈與人及受贈人之權益 。查兩造間系爭協議,係上訴人為履行道德上義務,對被上 訴人所為贈與金錢之約定,為原審認定之事實。果爾,系爭 協議所約定之給付金額4,800萬元,按諸社會通念,得否概 認為係履行該道德上義務之相當給付?非無再事研求之餘地 。原審未詳細究,遽命上訴人依系爭協議悉數給付,不免速 斷。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關其敗訴部分違背法令,求予廢棄 ,非無理由。  ㈡末查被上訴人於原審提起反訴,其請求上訴人給付4,800萬元 本息之聲明,已包含確認被上訴人對上訴人該4,800萬元本 息之請求權存在之內涵,此項請求權,為系爭本票之原因債 權,是被上訴人於原審提起本件反訴,難謂與民事訴訟法第 446條第2項但書第1款規定有違,併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第47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本 源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2024-11-28

TPSV-112-台上-2430-202411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