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柯欣妮

共找到 238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聲保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8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孟肱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 付保護管束(113年度執聲付字第12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孟肱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即被告(下稱受刑人)吳孟肱前因違 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1年1月27日判處 有期徒刑9年,並移付執行。茲查受刑人奉准假釋,依照刑 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在假釋期中,應付保護 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聲請裁定等語。 二、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 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 定之,刑法第9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受刑人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本院於111年1月27日以110年度聲字第1069號裁定定應執 行有期徒刑9年確定。受刑人已於109年1月10日入監執行上 開案件,現仍執行中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茲 檢察官以本院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而受刑 人業於113年12月30日核准假釋在案(核准文號:法矯署教 字第11301884190號),聲請本院裁定受刑人於假釋中付保 護管束,本案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 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ULDM-114-聲保-8-20250103-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889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俊智 蔡英俊 另案於法務部○○○○○○○○○○○ 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260 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 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 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乙○○共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 仟元折算壹日。 丁○○共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 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一、乙○○、丁○○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共同或單獨基於竊盜之 犯意,接續為以下行為:  ㈠於民國113年7月9日12時許及同月12日16時許,均由乙○○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下稱本案車輛)搭載丁○○ ,前往甲○○所管理位在雲林現四湖鄉中正路000之0號無人居 住之倉庫(下稱本案倉庫),並利用本案倉庫外圍牆倒塌、 側門並已遭不詳人士撬開之機會(無證據證明係乙○○、丁○○ 持不詳工具毀損)進入本案倉庫內,渠等見甲○○所有之茶餅 、茶磚、酒類、古董文物等物品置於本案倉庫內無人看管, 即由丁○○先在本案倉庫外把風,並由乙○○徒手將普洱茶磚(2 50公克)322磚、普洱茶磚(盒裝冰島)14盒、普洱茶磚(盒裝 老班章)14盒、普洱茶餅(357公克)223餅、普洱茶餅(7子餅) 32筒、普洱茶沱(5顆裝)20柱、普洱茶沱(吉幸牌)1沱、安化 百兩花卷(百兩花)1柱、普洱茶餅(3公斤)8餅、普洱茶(冰島 3公斤、一箱6餅)4箱、普洱茶(冰島3公斤)3餅、普洱茶餅( 早春喬木老班章)2箱、小青柑2箱、百鈔金磚收藏票(壹角)3 5盒、普洱茶(未拆保麗龍箱)4箱、收藏字畫1箱等物放置於 本案倉庫內之單輪手推車內,再以單輪手推車將上揭物品載 送至本案車輛停放處,並由乙○○、丁○○將上揭物品放置於本 案車輛上,接續行竊得手後隨即離去,並由乙○○將竊得之上 開物品置放在雲林縣○○鄉○○○路0段000巷000號之租屋處內保 管。  ㈡丁○○基於同一竊盜之犯意,於113年7月11日22時許,自行前 往本案倉庫,並以前揭相同之方式進入本案倉庫內,徒手竊 得甲○○所有之紫砂壺7支、紫砂茶罐1罐、普洱茶餅6餅、電 線2包等物品(起訴書誤載為係乙○○、丁○○共同竊得,惟依 卷內扣案物照片可知,係丁○○單獨竊得之物,應予更正), 得手後隨即離去,並將其自行竊得之前揭物品,置放在位在 雲林縣○○鄉○○路000號之居所內。  ㈢嗣經甲○○經親友告知後發覺遭竊盜報警處理,並經警調閱監 視器後,前往乙○○該時之租屋處及丁○○之居所內,分別經乙 ○○、丁○○同意搜索後,而扣得渠等所共同竊得及丁○○單獨竊 得之上揭物品,而悉上情。 二、案經甲○○訴由雲林縣警察局臺西分局報告臺灣雲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告乙○○、丁○○所犯之罪,均屬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 項所定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 之罪,亦非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而被告2人於本院 行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均為有罪之陳述(本院卷第76、11 3頁),經告知被告2人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被告2人 、檢察官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是 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 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 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合先敘明。 二、至本判決其餘引用為證據之非供述證據,均與本案事實具有 關聯性,復非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違背法定程序所取 得,依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反面解釋,均有證據能力。 貳、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乙○○於警詢、偵查及本院準備、簡 式審判程序中、被告丁○○於本院準備程序及簡式審判程序中 均坦承不諱(偵卷第23至26、239至242頁、本院卷第73至82 、109至119、123至131頁;本院卷第109至119、123至131頁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甲○○於警詢中之證述(偵卷第147至1 51頁)、證人即告訴代理人吳○○於警詢中之證述(偵卷第13 7至141頁)、證人即被告丁○○友人吳○○於警詢及偵訊中之證 述(偵卷第59至64、235至237頁)大致相符,並有被告乙○○ 、丁○○之自願受搜索同意書各1份(偵卷第27、111頁)、被 告乙○○、丁○○之雲林縣警察局臺西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 物品目錄表各1份(偵卷第37至43、113至117頁)、刑案失 竊現場圖1紙(偵卷第155頁)、遊戲點數使用須知(顧客聯 )1份(偵卷第157頁、第189頁)、本案車輛車輛詳細資料 報表1紙(偵卷第163頁)、案發地點照片13張(偵卷第165 至173頁、第187至189頁)、被告遺留現場之飲料食物照片4 張(偵卷第175至179頁)、監視器畫面照片23張(偵卷第17 7至185頁、第191至205頁)、被告丁○○比對照片5張(偵卷 第181頁、第207頁)、住宅租賃契約書影本1份(偵卷第95 至96頁)、拘提及搜索照片10張(偵卷第129至133頁)、贓 物認領保管單2份(偵卷第143至145頁)、內政部警政署刑 事警察局113年9月10日刑生字第1136110684號鑑定書1份( 偵卷第345至348頁)、勘察採證同意書1紙(他卷第27頁) 、本案車輛車行紀錄1份(他卷第61至62頁)在卷可參,足 認被告上揭出於任意性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得採為認定事實 之證據。 二、至公訴意旨雖認被告2人係涉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2款之毀 越門窗竊盜罪嫌,惟被告2人均否認有何毀越門窗之行為, 並均辯稱:本案倉庫的圍牆在我們到的時候就已經倒塌,側 門也已經被撬開,所以我們是直接進去的等語。經查:本案 卷內僅有告訴人指述本案倉庫側門經人撬開破壞之情形,然 依告訴人於警詢中之證述亦可知悉告訴人並未實際目睹被告 2人竊盜之情形,且本案倉庫之監視器亦遭破壞,並無攝得 被告2人行竊之經過,卷內亦無其他監視器畫面可供參酌, 是依卷內之證據資料,尚不足以使本院形成公訴意旨所稱係 被告2人以不詳工具撬開本案倉庫側門之確信,自應為有利 被告2人之認定,係本案倉庫已遭不詳人士撬開側門,被告2 人並藉此機會而直接進入本案倉庫。 三、綜上所述,被告2人犯行均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參、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2人上開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公訴意旨認被告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2款之加重竊盜罪 ,容有未洽,與本院審理結果認定之罪名有異,惟因二者基 本社會事實同一,且本院審理時已當庭告知罪名並請一併辯 論(本院卷第112至113頁),對於被告2人之防禦權尚無侵 害,自得依刑事訴訟法第300條規定變更起訴法條予以裁判 。又公訴意旨另認被告2人係於不同時間、基於竊盜各別之 犯意為上開犯行,而應論以被告2人數罪,然考量本案被告2 人上開犯行之時間雖有所不同,然上開竊盜行為時間仍僅隔 數日而甚為相近,且皆係前往同一地點之本案倉庫竊取同一 告訴人之財物,應基於單一犯罪決意,在密接時空實施,持 續侵害相同法益,各次行為之獨立性甚薄弱,應分別包括於 一行為予以評價,均為接續犯,僅論以1個竊盜罪即足以評 價被告2人之行為,公訴意旨容有誤會。 二、犯罪事實㈠由被告乙○○負責將欲竊取之物品自本案倉庫搬運 至本案車輛停放處,而被告丁○○則負責於門外把風並將竊取 之物品自單輪推車轉移至本案車輛,被告2人間就犯罪事實㈠ 之竊盜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為共同正犯。至犯罪 事實㈡部分係被告丁○○單獨前往,並將竊得之物置放於自身 之居所地,並無證據證明被告乙○○就此部分知情、並有分擔 行為,自無從就犯罪事實㈡部分論以被告乙○○為共同正犯。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2人正值壯年,不思以 己力賺取金錢,而任意竊取告訴人所有之財物,欠缺尊重他 人財產權利觀念,危害告訴人之財產法益,且依被告2人自 述於案發當時,被告2人亦均無經濟狀況窘迫之情形,是被 告2人恣意竊取告訴人財物之行為實不可取,並考量被告2人 所竊取之財物價值及被告乙○○並有竊盜前案紀錄之素行等節 ,有被告乙○○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本院卷第135至1 40頁)。惟考量被告2人於犯後均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尚可 ,而本案被告2人所竊得所屬告訴人之財物,均已經告訴人 之代理人領回等情,亦有贓物認領保管單2份(偵卷第143至 145頁)可證,是被告2人犯罪情節暨所生損害已略有回復, 並兼衡被告乙○○自陳家中尚有母親及弟弟,有1名未成年子 女但交由前妻扶養,其為高中肄業之教育程度、從事回收之 工作,家庭經濟狀況勉持;被告丁○○自陳家中尚有父母親, 其為高中畢業之教育程度、在監前從事粗工之工作,家庭經 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狀(本院卷第129至130頁),各量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以示敬懲。 四、沒收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犯罪所得已實際 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 第1項前段、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2人本案竊得之財 物,為被告2人本案之犯罪所得,然均已發還告訴人,業如 前述,是本案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之規定,爰不予宣告沒 收或追徵其價額。至被告2人所使用之單輪手推車,固為其2 人供本案犯罪所用之物,惟依卷內事證無從認定係被告2人 所有,自無從就此宣告沒收,併予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00條(本件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丙○○提起公訴,檢察官黃薇潔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附記本案論罪法條全文 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2025-01-03

ULDM-113-易-889-20250103-1

聲保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6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文彬 上列受刑人因竊盜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113 年度執聲付字第11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文彬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即被告(下稱受刑人)陳文彬前因竊 盜案件,經本院於民國97年9月15日及99年2月3日判處有期 徒刑10月及20年,並移付執行。茲查受刑人奉准假釋,依照 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在假釋期中,應付保 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聲請裁定等語。 二、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 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 定之,刑法第9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受刑人前因竊盜等案件,經本院於97年9月1 5日以97年度聲字第789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確定, 嗣另案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再經本院於99年1月1 1日以99年度聲字第5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0年確定(聲 請意旨誤載為99年2月3日,應予更正),上開案件並經接續 執行。受刑人已於97年8月22日入監執行上開案件,現仍執 行中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茲檢察官以本院為 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而受刑人業於113年12 月30日核准假釋在案(核准文號:法矯署教字第1130189519 0號),聲請本院裁定受刑人於假釋中付保護管束,本案經 核於法並無不合,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 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ULDM-114-聲保-6-20250103-1

交附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交附民字第238號 原 告 江好漂 被 告 丁酉億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交易字第172號(嗣改行逕以簡易判決處 刑:113年度交簡字第126號)過失傷害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 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 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5條第1項準用同法第504條第1項, 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柯欣妮 法 官 蔡宗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書記官 高壽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ULDM-113-交附民-238-20250103-1

聲保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15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鄭明銀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 付保護管束(113年度執聲付字第12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鄭明銀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即被告(下稱受刑人)鄭明銀前因違 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下稱嘉義 地院)及本院分別於民國109年2月27日判處有期徒刑1年、 於110年1月29日判處有期徒刑6年10月,並移付執行。茲查 受刑人奉准假釋,依照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 ,在假釋期中,應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聲 請裁定等語。 二、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 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 定之,刑法第9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受刑人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分別經嘉義地院於109年2月27日以109年度聲字第168號裁定 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確定,再經本院於110年1月29日以1 10年度聲字第572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0年6月確定, 上開案件並接續執行。受刑人已於109年1月2日入監執行上 開案件,現仍執行中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茲 檢察官以本院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而受刑 人業於113年12月30日核准假釋在案(核准文號:法矯署教 字第11301884190號),聲請本院裁定受刑人於假釋中付保 護管束,本案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 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ULDM-114-聲保-15-20250103-1

聲保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7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振閎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 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付 保護管束(113年度執聲付字第12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振閎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即被告(下稱受刑人)黃振閎前因違 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2年7月19日判處有期 徒刑1年1月,並移付執行。茲查受刑人奉准假釋,依照刑法 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在假釋期中,應付保護管 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聲請裁定等語。 二、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 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 定之,刑法第9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受刑人前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經本院 於112年7月19日以112年度訴字第173號判處有期徒刑1年1月 確定。受刑人已於113年2月29日入監執行上開案件,現仍執 行中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茲檢察官以本院為 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而受刑人業於113年12 月30日核准假釋在案(核准文號:法矯署教字第1130193833 0號),聲請本院裁定受刑人於假釋中付保護管束,本案經 核於法並無不合,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 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ULDM-114-聲保-7-20250103-1

交易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627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廖維國 選任辯護人 吳文城律師 呂芷誼律師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9 419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 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 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乙○○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 通工具,處有期徒刑柒月。   犯罪事實 一、乙○○於民國113年9月25日21時許至22時30分許,在雲林縣○○ 市之友人住處內,飲用不詳數量之威士忌後,於翌日(26日 )7時許,竟未待酒意退去,仍基於酒後不能安全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之犯意,自其住處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 客(下稱本案車輛)上路,嗣於同日7時8分許,行經雲林縣 ○○市○○路與○○路之交岔路口時,與邱○○所駕駛之車牌號碼00 0-0000號自用小客車發生行車糾紛,乙○○並自本案車輛內取 出柴刀1把朝邱○○揮劃造成邱○○受有傷害後隨即駕車離去( 傷害部分未據告訴),邱○○因而駕車尾追乙○○,乙○○因不滿 邱○○之尾追,即將本案車輛停放於雲林縣○○市○○○路000號之 ○○宮前廣場,並再度持柴刀將邱○○駕駛車輛之擋風玻璃擊破 (毀損部分未據告訴),邱○○於擋風玻璃遭擊破後即駕駛車 輛離去,並報警處理。嗣經警於同日7時18分許抵達○○宮後 ,因見乙○○酒氣濃厚,而對其施以吐氣酒精濃度測驗,並於 同日8時24分許,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81毫 克,因而查悉上情。 二、案經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報告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告乙○○所犯之罪,屬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所定死 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亦 非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而被告於本院行準備程序中 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本院卷第39頁),經告知被告簡 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被告、辯護人及檢察官之意見後, 本院合議庭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 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 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 之限制,合先敘明。 二、至本判決其餘引用為證據之非供述證據,均與本案事實具有 關聯性,復非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違背法定程序所取 得,依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反面解釋,均有證據能力。 貳、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簡式審判程序中坦承 不諱(本院卷第37至44、47至53頁),核與證人邱○○於警詢 中之證述大致相符(偵卷第17至21頁),並有酒精測定紀錄 表1紙(偵卷第33頁)、雲林縣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 理事件通知單1份(偵卷第35頁)、公路監理電子閘門系統 資料1紙(偵卷第37頁)、車輛詳細資料報表2紙(偵卷第39 、41頁)、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呼氣酒精測試器檢定合 格證書1紙(偵卷第53頁)、證人邱○○之行車紀錄器照片11 張(偵卷第55至65頁)、證人邱○○車輛照片、傷勢照片共5 張(偵卷第65至69頁)、現場照片3張(偵卷第71至73頁) 、柴刀照片3張(偵卷第73至75頁)、檢察事務官勘驗筆錄1 份(偵卷第105至119頁)、員警職務報告(本院卷第33頁) 在卷可佐,足認被告上揭出於任意性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得 採為認定事實之證據。故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 ,應依法論科。 參、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不能安全駕 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於100、101、104年間 均有公共危險前案紀錄之情形,有法院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 可參(本院卷第63至68頁),其素行難謂良好,其仍未能認 知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嚴重性,不僅自陷己身於危險之 中,亦將導致一般往來公眾身體、生命及財產上之危險,且 本案被告亦與證人發生行車糾紛,其後續更有脫序持刀劃傷 證人及擊破證人車擋風玻璃之行為,更可見酒精已影響其行 為、造成其行為危險性,其所為實屬不該,另酌其使用之動 力交通工具及行駛之道路型態,而本案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高 達每公升0.81毫克等情節。惟念及本案被告犯後於本院審理 中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並積極與證人達成調解、賠償證人 所受損害等情,亦提出雲林縣斗六市調解委員會113年民調 字第2037號調解書1份足資佐證(本院卷第57頁),堪認被 告對其犯行確有展現真誠悔悟之意,兼衡其自陳家中尚有配 偶及1名未成年子女,其為高中肄業之智識程度,目前從事 環保工程之工作,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狀暨被告、辯 護人及檢察官對本案量刑之意見(見本院卷第44至45、49頁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期勿再犯。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本件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甲○○提起公訴,檢察官黃薇潔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附記本案論罪法條全文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5-01-03

ULDM-113-交易-627-20250103-1

聲保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1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洪國棠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 中付保護管束(113年度執聲付字第13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洪國棠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即被告(下稱受刑人)洪國棠前因違 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於民國 112年9月25日判處有期徒刑2年,並移付執行。茲查受刑人 奉准假釋,依照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在假 釋期中,應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聲請裁定 等語。 二、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 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 定之,刑法第9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受刑人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本院以110年度訴字第301號判決有期徒刑1年10月(5次) ,並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2年、緩刑5年確定,嗣其緩刑經本 院以112年度撤緩字第24號裁定撤銷,並經受刑人抗告至臺 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下稱臺南高分院),經臺南高分院以 112年度抗字第575號抗告駁回確定。受刑人因緩刑經撤銷後 ,已於112年11月9日入監執行上開案件,現仍執行中等情, 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茲檢察官雖於聲請書中誤認臺 南高分院為受刑人上開案件最後事實審之法院,並向本院聲 請受刑人之假釋付保護管束,然經本院核對受刑人之法院前 案紀錄表可認本院仍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 是聲請書雖有誤載之處,惟尚不影響本案聲請之合法性。而 受刑人業於113年12月30日核准假釋在案(核准文號:法矯 署教字第11301941340號),故聲請人聲請本院裁定受刑人 於假釋中付保護管束,本案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ULDM-114-聲保-1-20250103-1

聲保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玄剛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 中付保護管束(113年度執聲付字第11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玄剛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即被告(下稱受刑人)林玄剛前因違 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本院及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 稱臺中地院)於民國111年11月30日、110年6月30日裁定定 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及4年4月,並移付執行。茲查受刑人 奉准假釋,依照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在假 釋期中,應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聲請裁定 等語。 二、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 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 定之,刑法第9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受刑人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分別經本院以111年度聲字第989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 年6月、臺中地院以110年度聲字第2423號定應執行有期徒刑 4年4月,上開案件並經接續執行。受刑人已於109年10月12 日入監執行上開案件,現仍執行中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 在卷可憑。茲檢察官以本院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 法院,而受刑人業於113年12月30日核准假釋在案(核准文 號:法矯署教字第11301904250號),聲請本院裁定受刑人 於假釋中付保護管束,本案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ULDM-114-聲保-3-20250103-1

聲保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13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羿翔 上列受刑人因強盜等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11 3年度執聲付字第12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羿翔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即被告(下稱受刑人)陳羿翔前因強 盜等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0年4月29日判處有期徒刑7年8月 ,並移付執行。茲查受刑人奉准假釋,依照刑法第93條第2 項、第96條但書規定,在假釋期中,應付保護管束,爰依刑 事訴訟法第481條聲請裁定等語。 二、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 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 定之,刑法第9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受刑人前因強盜等,經本院於110年4月29日 以110年度聲字第342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7年8月確定 。受刑人已於109年9月4日入監執行上開案件,現仍執行中 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茲檢察官以本院為上開 案件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而受刑人業於113年12月30 日核准假釋在案(核准文號:法矯署教字第11301889300號 ),聲請本院裁定受刑人於假釋中付保護管束,本案經核於 法並無不合,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 2項、第96條但書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ULDM-114-聲保-13-202501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