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桃園地檢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99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郭裔佑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1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柒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甲○○因犯詐欺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50條第2項, 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定 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第50條第1 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 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宣告多數 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 ,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 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先後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及本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 確定在案,其中編號1至7業經臺灣高等法院少年法庭112年 度少聲字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確定,有各該裁定 、判決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本院審核認本件檢察官 聲請既係依受刑人之請求,有「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依102 年1月23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請定應執行 刑調查表」附卷可稽,核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爰審 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類型、犯罪時間、侵害 法益及各罪依其犯罪情節所量定之刑,並經本院函詢受刑人 對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見,受刑人表示沒有意見(本院卷第 23頁)等情狀,定如主文所示應執行之刑。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吳宜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吳梨碩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受刑人甲○○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3 罪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2年6月 有期徒刑9月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10年8月30日 109年2月14日 109年3月4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高雄地檢110年度偵字第20660、21233、24849號 桃園地檢109年度少偵字第23、24、25、26、27、28、42號 桃園地檢109年度少偵字第23、24、25、26、27、28、42號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高雄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 號 110年度金訴字第271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判決日 期 111年3月3日 111年11月15日 111年11月15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高雄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 號 110年度金訴字第271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判 決確 定日 期 111年4月13日 111年12月19日 111年12月19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勞之案件 均否 均否 均否 備   註 高雄地檢111年度執字第3140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少刑執字第2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少刑執字第2號 編號1-7經臺灣高院少年法庭112年少聲字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桃園地檢112年執更字第1807號)。 編號 4 5 6 罪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5月 犯罪日期 109年3月4日 109年3月6日 109年3月11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09年度少偵字第23、24、25、26、27、28、42號 桃園地檢109年度少偵字第23、24、25、26、27、28、42號 桃園地檢109年度少偵字第23、24、25、26、27、28、42號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 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判決日 期 111年11月15日 111年11月15日 111年11月15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 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7號 判 決確 定日 期 111年12月19日 111年12月19日 111年12月19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勞之案件 均否 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勞 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勞 備   註 桃園地檢112年度少刑執字第2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少刑執字第2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少刑執字第2號 編號1-7經臺灣高院少年法庭112年少聲字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桃園地檢112年執更字第1807號) 編號 7 8 罪名 詐欺 傷害 宣告刑 有期徒刑2年8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09年1月8日至109年1月20日 109年12月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0年度少偵字第62號 桃園地檢110年度少連偵字第251號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桃園地院 案 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6號 112年度審簡字第1185號 判 決日 期 111年12月29日 112年10月26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桃園地院 案 號 111年度少上訴字第16號 112年度審簡字第1185號 判 決確 定日 期 112年1月31日 112年12月5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勞之案件 均否 均是 備    註 桃園地檢112年度少刑執字第7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722號 編號1-7經臺灣高院少年法庭112年少聲字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桃園地檢112年執更字第1807號)

2025-03-11

TYDM-114-聲-399-2025031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08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何灃敬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7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何灃敬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有期徒刑部 分,應執行有期徒刑肆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何灃敬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先 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經受刑人聲請,應依刑法第53條、 第51條第5款及第50條第2項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 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二、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 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 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 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 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 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 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 年,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 又依刑法第53條及第54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 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 應之檢察署檢察官,備具繕本,聲請該法院裁定之;法院對 於第1項聲請,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者外,於裁定前應 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項前段、第3項亦有明文。而所謂「裁判確定前」,應 以聲請定執行刑之各罪中最先裁判確定案件之確定時為準, 換言之,必須其他各罪之犯罪行為時,均在最先一罪判決 確定前,始符合數罪併罰之要件(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 第178號裁定意旨參照);至所謂「最後判決之法院」,係 指最後審理事實之法院而言,且以判決日期為準,並不問其 判決確定之先後(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93號裁定意旨 參照)。 三、次按數罪併罰中之一罪,依刑法規定得易科罰金,若因與不 得易科之他罪併合處罰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時,原可易科罰 金所處之刑,自亦無庸為易科折算標準之記載(司法院大法 官釋字第144號、第679號解釋意旨參照)。 四、本案援引檢察官聲請書所附「受刑人何灃敬定應執行刑案件 一覽表」為附表(其中附表編號2「偵查(自訴)機關年度 案號」欄內所記載:「桃園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4224號」 ,補充為「桃園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4224號、第4225號、 第4226號」)。經查:  ㈠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經如附表所示之法院先後判 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分別確定在案,又受刑人所犯如附 表所示之各罪,均係於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決確定日(即民 國112年4月27日)前為之,核屬裁判確定前所犯數罪,且本 院為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 等情,有各該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再者,其 中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所處之刑不得易科罰 金、得易服社會勞動,原不得合併定應執行刑,然本案係聲 請人依受刑人請求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此有臺灣桃園地方 檢察署依102年1月23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 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附卷足憑,自合於刑法第50條第2項規 定。是以,聲請人就如附表所示之各罪,向本院聲請合併定 應執行之刑,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爰本於罪責相當原則之要求,綜合斟酌受刑人如附表所示各 次犯行之犯罪類型、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犯罪行為 態樣、應受非難責任程度、犯罪時間間隔,與前科之關聯性 、所反應受刑人之人格特性及犯罪傾向等因素,對於受刑人 所犯數罪為整體非難評價,並兼衡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 性,復參酌如附表所示各罪宣告刑之總和上限、各刑中最長 期者之外部界限,暨本院於裁定前,以函詢方式賦予受刑人 陳述本案定應執行刑之意見,經受刑人表示:「沒有意見」 (見本院卷第19頁)等一切情狀,定如主文所示應執行之刑 。  ㈢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雖經法院判處得易科罰 金之刑,但因與如附表編號2所示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合併定 應執行刑,依上揭說明,自無庸再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之諭 知。至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經判處併科罰金 部分,因其所犯其餘附表所示之罪並無罰金刑之宣告,而無 多數罰金刑需定其應執行之刑,自無併定應執行刑之問題, 是本院僅就如附表所示之各罪,有期徒刑部分定其應執行之 刑,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莊劍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渝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受刑人何灃敬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罪     名 不能安全駕駛致 交通危險罪 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3月 (併科新臺幣3萬元) 犯 罪 日 期 112/02/22 112/03/09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 速偵字第695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4224號、第4225號、第4226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桃園地院 桃園地院 案  號 112年度桃交簡字 第513號 113年度審金簡字 第159號 判決日期 112年03月25日 113年06月26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桃園地院 桃園地院 案  號 112年度桃交簡字 第513號 113年度審金簡字 第159號 判決日期 112年04月27日 113年08月09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勞之案件 均得 不得易科,得社勞 備  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緩字第79號(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撤緩字第118號裁定撤銷緩刑)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2388號

2025-03-11

TYDM-114-聲-408-202503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2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江俊彥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字第16727號、114年度執聲字第314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江俊彥犯附表所示之罪而處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拘役壹佰日, 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上開受刑人江俊彥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規定,定應執行之 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41條第1項規定 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 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120日;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 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6款、第53條定有明文。查受刑 人江俊彥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經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 之刑,並分別確定在案;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 院審核卷附前揭案件之判決書及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後,認 聲請為正當,爰考量犯行罪質是否同一、犯行時間是否相近 等情事而為整體評價,定其應執行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王振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古紘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受刑人江俊彥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竊盜 竊盜 毀棄損壞 宣告刑 拘役30日 拘役40日 拘役20日 犯罪日期 111年1月10日 111年6月25日 111年3月20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739號 桃園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3355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2057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士林地院 桃園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易字第662號 111年度桃簡字第 2616號 111年度易字第 2699號 判決日期 112年2月13日 111年12月27日 112年6月27日 確定判決 法院 士林地院 桃園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易字第662 號 111年度桃簡字第 2616號 111年度易字第 269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年3月22日 112年5月23日 112年10月30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   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875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執字第7143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4090號 編號1至3應執行拘役75日,臺中地檢113年度執更字第940號(已執畢) 編   號 4 罪   名 竊盜 宣告刑 拘役30日 犯罪日期 111年8月23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2736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2年度易字第3625號 判決日期 113年9月1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2年度易字第3625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11月11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備   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727號

2025-03-11

TCDM-114-聲-427-2025031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43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劉奕翔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0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劉奕翔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貳萬伍仟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劉奕翔因犯洗錢等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第7款定其應執 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等語。 二、經查,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先後經如附表所 示之法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茲檢察 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爰參酌受 刑人所犯罪名(均為洗錢犯罪)、行為態樣(幫助犯、正犯)、 犯罪時間(民國111年2月、同年5月)、侵害法益(均為財產法 益),對於其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為整體非難評價,定其應 執行刑及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如主文所示。 三、依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款、第7款、第42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許雅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雨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附表: 編     號      1      2 罪     名 幫助洗錢罪 洗錢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2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1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犯 罪 日 期 111年2月11日 111年5月8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花蓮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415號等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3010、3052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花蓮地院 桃園地院 案  號 112年度原金簡字第5號 112年度審金訴字第234號 判決日期 112年3月2日 113年3月28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花蓮地院 桃園地院 案  號 112年度原金簡字第5號 112年度審金訴字第234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2年5月24日 113年5月8日 備      註

2025-03-11

TYDM-114-聲-543-2025031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02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方志軒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4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方志軒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拾月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方志軒因犯詐欺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行之 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定應執行之刑等 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 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 及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本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經本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經分別確定在案,有該案件判決書、法院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稽,核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復審酌受刑人 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類型、犯罪時間、侵害法益及各 罪依其犯罪情節所量定之刑,並經本院函詢受刑人對本件定 應執行刑之意見,受刑人表示無意見(本院卷第35頁)等情 狀,爰定如主文所示應執行之刑。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吳宜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吳梨碩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受刑人方志軒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罪名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2月(4次)、有期徒刑1年1月 犯罪日期 112年9月13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5970號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桃園地院 案 號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號 判 決日 期 113年8月2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桃園地院 案 號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號 判 決確 定日 期 113年9月4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備 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3826號

2025-03-11

TYDM-114-聲-302-2025031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4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邱品康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0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品康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有期徒刑部分 ,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玖月;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柒萬元 ,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一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邱品康因違反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等案 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款及第7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 有2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 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刑者:宣 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 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條、 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數罪併罰,應依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為基礎,定其應執行刑,此觀刑法第51條規定自明 ,故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其 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 應以其各罪宣告之刑為基礎,定其執行刑,上開更定之應執 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 ,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 適法。又依刑法第53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 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 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末按數罪併罰中之一罪 ,依刑法規定得易科罰金,若因與不得易科之他罪併合處罰 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時,原可易科部分所處之刑,自亦無庸 為易科折算標準之記載,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144號解 釋可資參照。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於附表所示之時間,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 之罪,經法院分別判處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刑,並均分別確 定在案,且各罪均為最先一罪裁判確定前所犯,本院亦為最 後事實審法院等節,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表 所示判決之刑事判決書在卷可稽。又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罪 ,雖分屬不得易科罰金但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得易科罰金 之罪、及不得易科罰金及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依刑法第50條 第1項各款規定,原不得併合處罰,然受刑人已具狀請求檢 察官就附表所示各罪定應執行刑等情,有臺灣桃園地方檢察 署依102年1月23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請定 應執行刑調查表附卷可查,依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自 得依第51條之規定,合併定應執行之刑。是受刑人所犯如附 表所示各罪,均係於最先一罪裁判確定前所犯,檢察官以本 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核與 數罪併罰之要件相符,自應予准許。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 號1所示之各罪,雖曾經本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216號判決 ,定有期徒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部分,應 執行罰金3萬5,000元,依前開說明,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 ,本院自應以其各罪宣告刑為基礎,惟仍不得較上開已定應 執行刑加計如附表編號2、3所判處有期徒刑之總和2年11月 ,以及加計如附表編號3所判處併科罰金之總和8萬5,000元 為重。是本院審酌前述定執行刑之內、外部界限,及受刑人 所犯各罪之犯罪類型、犯罪次數、侵害法益、犯罪時間間隔 、罪數等一切情狀,並考量受刑人對於本件聲請所表示之意 見(見卷附之本院詢問受刑人定應執行刑意見調查表),定 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至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 、2所示之罪,所處有期徒刑部分,雖分別符合得易服社會 勞動、得易科罰金之要件,然既與不得易科之如附表其餘編 號所示之罪合併定應執行之刑,揆諸前揭解釋意旨,本件仍 不得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之諭知,併予敘明。另受刑人所犯 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已執行完畢,應由執行檢察官於執 行時將此部分扣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涉,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朱家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劉璟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受刑人邱品康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違反槍砲彈藥管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4月,併科罰金3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1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有期徒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3萬5,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有期徒刑2年2月。 犯 罪 日 期 民國111年9月20日前某時至111年9月20日、111年12月25日前某時至112年1月3日 112年11月12日至111年11月15日 102年間至112年11月5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8481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4181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7663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本院 本院 本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16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1561號 113年度訴字第240號 判決日期 113年7月3日 113年8月6日 113年10月24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本院 本院 本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16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1561號 113年度訴字第240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8月6日 113年9月11日 113年11月2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但得易服社會勞動 是 否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1507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3678號(已執畢)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980號

2025-03-10

TYDM-114-聲-440-20250310-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496號 抗 告 人 詹銘祥 即 受刑 人 上列抗告人即受刑人因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案件,不服臺灣新北地 方法院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21日所為113年度聲字第4267號裁定 ,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抗告人即受刑人詹銘祥(下稱受刑人)前因 犯附表所示竊盜等罪,經法院分別判刑確定,復審酌受刑人 如附表編號1-12、14-15所示均係犯竊盜罪,附表編號13則 係竊取財物後,再持竊得之信用卡盜刷,其犯罪動機、態樣 、侵害法益相似,又附表編號1-7、9、10、11、13所示各罪 業經法院裁定及原確定判決分別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8月 、1年1月、6月、7月,是本件定刑不得逾該應執行刑及附表 其餘各罪宣告刑之總合合併之刑度,兼衡各罪犯罪時間間隔 相近、責任非難重複程度高,及受刑人以書面表示意見稱其 所犯均是竊盜罪,且尚有另案應執行有期徒刑12年、3年2月 ,請從輕量刑等語,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原則,暨整 體評價其應受非難及矯治之程度,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5 年等語。 二、抗告意旨略以:受刑人所犯竊盜等罪,犯案手段,輕重有別 ,均處有期徒刑4月、3月、5月,顯然比一般情節重大之情 形不同,附表編號5、6、7所示之罪,犯罪時間均為110年4 月2日,編號2所示之犯罪時間則為110年3月10日(3次),犯 罪間隔接近,且受刑人經過這次教訓,已經深感後悔,請更 為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以符合數罪併罰之目的,又 被告另案有12年、3年2月刑期,再加上本案應執行有期徒刑 5年,即有長達20年之刑期,實比殺人罪還重,為此請求從 輕酌定上述刑度等語。 三、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得易科罰金之罪與 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不在此限,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 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 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 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數罪併罰,有二裁 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 50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51條第5款及第53條分別定有明 文。又按數罪併罰之定應執行刑,係出於刑罰經濟與責罰相 當之考量,並非予以犯罪行為人或受刑人不當之利益,為一 種特別的量刑過程,相較於刑法第57條所定科刑時應審酌之 事項係對一般犯罪行為之裁量,定應執行刑之宣告,乃對犯 罪行為人本身及所犯各罪之總檢視,除應考量行為人所犯數 罪反應出之人格特性,並應權衡審酌行為人之責任與整體刑 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在量刑權之法律拘束性原則下,依 刑法第51條第5款之規定,採限制加重原則,以宣告各刑中 之最長期為下限,各刑合併之刑期為上限,但最長不得逾30 年,資為量刑自由裁量權之外部界限,並應受法秩序理念規 範之比例原則、平等原則、責罰相當原則、重複評價禁止原 則等自由裁量權之內部抽象價值要求界限之支配,使以輕重 得宜,罰當其責,俾符合法律授與裁量權之目的,以區別數 罪併罰與單純數罪之不同,兼顧刑罰衡平原則。是定執行刑 之多寡,係屬實體法上賦予法院依個案自由裁量之職權,如 所為裁量未逾上述法定範圍,且無濫權情形,即無違法可言 。  四、經查: (一)受刑人於如附表所示日期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先後經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並確定在案一情,有各該判決書及法院前案 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參,而受刑人所犯上開32罪之宣告刑, 最長期刑為附表編號7、8、9、10、11所示之有期徒刑5月, 合併刑期為有期徒刑12年1月,是原審法院於此範圍內酌定 其應執行之刑為有期徒刑5年,並未逾越法律之外部性界限 ,亦無明顯濫用裁量權而有違反法律內部性界限(即附表編 號1至7所示之罪,前經臺灣臺北院111年度聲字第1505號裁 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確定;附表編號9所示之罪,前經臺灣 新北地方法院110年度審易字第1590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8 月確定;附表編號10所示之罪,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0年 度簡字第3084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月確定;附表編號 11所示之罪,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0年度審易字第1387號 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確定;附表編號13所示之罪,經臺 灣桃園地方法院110年度審簡字第275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 7月確定,經加總以上刑期後,再加計其餘附表各編號所示 之總刑期有期徒刑7年2月為上限)之情事,且已依法給予受 刑人表示意見之機會,此有刑事陳述狀及定應執行刑意見查 詢表各1份在卷足憑(參見原審卷第187-191頁、第197頁), 於法自無違誤。 (二)受刑人所犯其中附表編號1-12、14-15所示各罪均係犯普通 竊盜罪,罪名相同,犯罪時間自109年11月6日起至110年5月 18日止,於期間內之109年11月、12月、110年1月、3月、4 月及5月接連多次犯案,而附表編號13所示犯行,則係竊取 財物後,再持所竊得之信用卡為盜刷犯行,以上犯罪動機、 態樣、侵害法益相同或類似,具有相當之密接性、高度重複 性,與侵害不可回復性個人專屬法益之犯罪有別,於併合處 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較高,自應酌定較低之應執行刑 ;又附表編號1至7所示之罪、附表編號9所示之罪、附表編 號10所示之罪、附表編號11所示之罪、附表編號13所示之罪 ,先前業經各該法院分別以裁定或判決定應執行刑,其中折 減幅度最高者為附表編號1至7所示之17罪,前經法院裁定應 執行有期徒刑3年,其折減後之刑期為原總刑期之58.06%(36 月÷62月=0.5806),而原裁定就附表所示全部罪刑,酌定應 執行有期徒刑5年,其折減後之刑期為原總刑期之49.58%(60 月÷121月=0.4958),折減幅度已較高於先前所有定應執行裁 判之折減幅度,且受刑人於上開定應執行案件中,對於各該 法院酌定應執行刑之裁判,自始未聲明不服而確定在案,尚 難認有何違反公平及平等原則之情事。 (三)至於抗告意旨所述另案應執行有期徒刑12年、3年2月之部分 :  ①受刑人先前雖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下稱桃園地院)113年度聲 字第1591號裁定另案95次竊盜等案件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 12年,然已由本院113年度抗字第1221號撤銷發回,嗣經桃 園地院113年度聲更一字第33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 經受刑人提起抗告後,現正由本院114年度抗字第492號案件 審理中,目前尚未確定,此有上開裁定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 各1份附卷可按,並非如受刑人所稱業經合併刑期為有期徒 刑12年,且該案與本案應各定執行刑之數罪,既不符合刑法 第51條有關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而併合處罰之規定,尚無從於 本案定應執行刑時併予審酌之;  ②又受刑人經臺灣臺東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317號裁定另案 所犯偽造文書、詐欺及加重竊盜等罪,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2 月之部分,既係由受刑人撤回抗告而確定(參見法院前案紀 錄表),已難認有何明顯違法或不當之可言,且受刑人於該 些案件所犯罪名及罪質,與本案合併定應執行刑所犯普通竊 盜罪等犯行,並非相同,自不能於本案酌定應執行刑之時, 亦作為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較高,應酌定較低應執行刑之 理由甚明。 五、綜上所述,抗告意旨猶執前詞請求撤銷原裁定而酌予較輕之 應執行刑,並非可採,且原裁定亦無濫用裁量權等違法或不 當之情事,俱如前述,是本件抗告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惠立                    法 官 戴嘉清                    法 官 楊仲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彭秀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3月(3次),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4月(5次),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09年11月20日 110年3月10日(3次) 109年11月15日(2次) 109年11月17日(2次) 109年11月19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5890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7654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92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案號 110年度簡字第1352號 110年度湖簡字第279號 110年度簡字第117號 判決 日期 110年4月12日 110年7月28日 110年8月12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案號 110年度簡字第1352號 110年度湖簡字第279號 110年度簡字第117號 確定 日期 110年5月21日 110年9月7日 110年9月7日 是否為得 易科罰金 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1.新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6544號 2.編號1-7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1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士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3752號 2.編號1-7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1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士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4040號 2.編號1-7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1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編號 4 5 6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3月(2次),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0年4月3日 110年4月2日 110年4月2日(2次)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20885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7762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491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0年度簡字第1428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1707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1890號 判決 日期 110年10月6日 110年11月8日 110年12月20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0年度簡字第1428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1707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1890號 確定 日期 110年11月24日 110年12月15日 111年1月25日 是否為得 易科罰金 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1.臺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5411號 2.編號1-7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1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臺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5674號 2.編號1-7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1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臺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752號 2.編號1-7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1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編號 7 8 9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1次)、 有期徒刑4月(2次)、 有期徒刑3月(1次) , 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4月(1次)、 有期徒刑5月(1次), 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0年4月2日(2次) 110年4月3日 110年5月15日 109年11月20日 110年3月15日 110年3月23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6789、17781、19588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7464、8827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22861、24413、2573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1944、1945號 110年度簡字第3085號 110年度審易字第1590號 判決 日期 110年12月28日 110年11月2日 110年12月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1944、1945號 110年度簡字第3085號 110年度審易字第1590號 確定 日期 111年2月8日 111年2月8日 111年1月12日 是否為得 易科罰金 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1.臺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1198號 2.編號1-7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1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1838號 1.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2866號 2.編號9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0年度審易字第1590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編號 10 11 12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3次),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5月(1次)、 有期徒刑3月(1次), 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09年11月6日 109年11月16日 109年11月20日 110年3月18日 110年3月26日 110年1月25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642、3655、4042號 桃園地檢110年度偵字第22632、23013、25132、27061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25726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0年度簡字第3084號 110年度審易字第1387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219號 判決 日期 110年10月13日 111年3月30日 111年3月3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0年度簡字第3084號 110年度審易字第1387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219號 確定 日期 111年3月15日 111年5月4日 111年5月11日 是否為得 易科罰金 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1.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3061號 2.編號10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0年度簡字第3084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桃園地檢111年度執字第6000號 2.編號11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0年度審易字第1387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5145號 編號 13 14 15 罪名 ①竊盜 ②偽造文書 ③詐欺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3次)、 有期徒刑2月(1次) , 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①110年3月16日晚間9時50分至17日凌晨5時45分間之某時 ②110年3月17日 ③110年3月17日(2次) 110年5月18日 110年5月11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0年度偵緝字第2033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2238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39859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275號 111年度簡字第700號 111年度簡字第3925號 判決 日期 111年4月28日 111年4月18日 111年11月2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275號 111年度簡字第700號 111年度簡字第3925號 確定 日期 111年6月1日 111年5月27日 111年12月27日 是否為得 易科罰金 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1.桃園地檢111年度執字第6997號 2.編號13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1年度審簡字第275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7154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851號

2025-03-10

TPHM-114-抗-496-20250310-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64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陳文清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偽造有價證券等案件,不服臺灣高等 檢察署檢察官之執行指揮(113年度執字第277號),聲明異議,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陳文清(下稱聲明 異議人)因詐欺等案件,經桃園地院、臺北高院判決確定, 並由桃園地檢、高雄地檢、臺灣高檢分別發文執行;其中有 期徒刑2年10月已經執畢,復就107年度重訴字第23號判決上 訴至經臺北高院,最高法院於民國113年12月11日判決,聲 明異議人刻於臺北監所執行中。為求累進處遇之權益,聲請 將桃園地檢、高雄地檢與臺灣高檢合併為一,依刑法第51條 之規定定刑,同時扣除羈押日數及執畢日數,並換發執行指 揮書等語。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 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同法第484條定有 明文。所稱「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檢察官有積極 執行指揮之違法及其執行方法有所不當等情形而言,且判決 確定後即生效力,檢察官如依確定判決內容為指揮執行,自 難指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違法或其執行方法不當(最高法院 100年度台抗字第93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聲明異議人因偽造有價證券等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上 重訴字第26號判決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處有期徒刑6年6月、 4年10月、3年4月,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0年,最高法院於1 13年12月11日以113年度台上字第4887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 ,由臺灣高等檢察署以113年執字第277號指揮執行,刑期起 算日為113年12月11日,指揮書執畢日期為122年8月29日, 聲明異議人於113年12月24日入監執行,有法院前案紀錄表 在卷可稽,是檢察官依據上開確定判決指揮前後案之執行, 自無執行之指揮違法或其執行方法不當。 ㈡、除上揭偽造有價證券案(下稱甲案)外,聲明異議人前因詐 欺案件,經本院以106年度上易字第75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 1年11月、1年,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2年8月確定(下稱乙案 );因偽造文書案件,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以110年度訴字 第84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確定(下稱丙案);甲案、乙 案、丙案經本院於114年2月19日以114年度聲字第142號定應 執行刑有期徒刑12年,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及本院上揭裁定影 本在卷可按,顯見檢察官已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 定向本院聲請就聲明異議人所犯甲案、乙案、丙案定應執行 刑,且經本院裁准。惟因本院114年度聲字第142號裁定之作 成日為114年2月19日,至今尚未確定,檢察官須待定應執行 刑裁定確定後,始能換發執行指揮書,尚難因暫未換發執行 指揮書而認檢察官之指揮違法或不當。 四、綜上所述,聲明異議人執前詞向本院就檢察官執行指揮聲明 異議,核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曾淑華                    法 官 陳文貴                    法 官 張宏任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洪于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PHM-114-聲-564-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87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暐翔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2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暐翔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拘役壹 佰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一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暐翔因傷害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6款,定其應執 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2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 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120日, 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數罪併罰,應依分別宣告其罪之刑為基礎,定其應執 行刑,此觀刑法第51條規定自明,故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 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 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以其各罪宣告之刑為基礎 ,定其執行刑,上開更定之應執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 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 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法。又依刑法第53條之規 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 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亦定 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於附表所示之時間,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 之罪,經法院分別判處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刑,並均分別確 定在案,且各罪均為最先一罪裁判確定前所犯,本院亦為最 後事實審法院等節,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表 所示判決之刑事判決書在卷可稽。是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 各罪,均係於最先一罪裁判確定前所犯,檢察官以本院為犯 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核與數罪併 罰之要件相符,自應予准許。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3 所示之各罪,雖曾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3289號裁定,定 應執行拘役120日,依前開說明,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 本院自應以其各罪宣告刑為基礎,惟仍不得較上開已定應執 行刑加計如附表編號4所判處拘役之總和為重,惟該加總後 之拘役刑期已達170日,是依刑法第51條第6款但書規定,合 併後刑期應以120日為限。是本院審酌前述定執行刑之內、 外部界限,及受刑人所犯各罪之犯罪類型、犯罪次數、侵害 法益、犯罪時間間隔、罪數等一切情狀,並考量受刑人對於 本件聲請所表示之意見(見卷附之本院詢問受刑人定應執行 刑意見調查表),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朱家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劉璟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受刑人林暐翔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4 罪     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傷害 宣  告  刑 拘役4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拘役50日,共2次,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拘役1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拘役5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犯 罪 日 期 民國112年7月2日 112年7月25日、112年8月20日 112年6月27日 112年7月22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27088、41951、42033、52579、52581、52590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0597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調院偵偵字第2016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本院 本院 本院 本院 案  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3438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3438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1159號 113年度審簡字第1549號 判決日期 113年3月29日 113年3月29日 113年6月26日 113年10月29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本院 本院 本院 本院 案  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3438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3438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1159號 113年度審簡字第154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5月7日 113年5月7日 113年9月2日 113年12月3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是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7257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2953號 桃園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16號 編號1、2部分業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2046號裁定定應執行拘役120日 編號1至3部分業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3289號裁定定應執行拘役120日

2025-03-10

TYDM-114-聲-487-20250310-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57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楊文源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199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楊文源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玖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數罪,先 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 ,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 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而數罪併罰有二以上 裁判者,應定其應執行之刑;其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 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 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 別定有明文。另按定應執行刑採限制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 合斟酌被告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 性(例如數罪犯罪時間、空間、各行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 或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等)、數罪所反應被 告人格特性與傾向、對被告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 最終具體應實現之刑罰,以符罪責相當之要求。因此,法院 於酌定執行刑時,應體察法律恤刑之目的,為妥適之裁量, 俾符合實質平等原則(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 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受刑人於附表各編號所示時間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先 後經法院判處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又附 表編號2至4所示之罪,犯罪時間在附表編號1所示裁判確定 (民國111年12月7日)前所犯,且本件聲請定應執行刑之犯 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為本院等情,有各該判決書及本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是上開犯罪乃於裁判確定前所犯之數 罪;茲聲請人向上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本院聲請定應執行 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  ㈡爰審酌受刑人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各係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 淨重二十公克以上罪(附表編號1)、非法持有非制式手槍 罪(附表編號2)、恐嚇危害安全罪(附表編號3)、意圖販 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以上毒品罪(附表編號4) ,其所犯附表編號1、4之罪,雖同屬毒品犯罪之罪質,然犯 罪態樣不同、期間亦有相當間隔,責任非難重複程度較低; 至其所犯附表編號2、3之罪之犯罪類型、行為態樣、侵害法 益、犯罪動機固俱屬有異,惟犯行時間密接,責任非難重複 程度較高,另其所犯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罪,前經法院於定 刑時有相當程度之寬減,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等原則 ,暨整體考量受刑人就附表所示各罪呈現之主觀惡性與犯罪 危害程度、應予整體非難之評價程度,再參酌受刑人對本件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案件表示無意見,有受刑人出具之陳述意 見狀可參,依刑罰經濟與責罰相當原則,於各罪定應執行刑 之外部界限(各宣告刑中之最長刑期即有期徒刑6年以上, 各宣告刑之合併刑期即有期徒刑10年8月以下(〈7月+6年+9 月+3年4月〉),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內部界限(即附表 編號1至3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前經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2年 度聲字第46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6年9月確定,合計附表編 號4所處之有期徒刑3年4月,計為有期徒刑10年1月)範圍內 ,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㈢又附表編號2宣告刑欄內諭知併科罰金新臺幣5萬元部分,因 僅一罪宣告併科罰金,不生定應執行刑之問題,仍依原判決 宣告之罰金刑併予執行,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51條第 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黃于真                    法 官 陳明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翁子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罪)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非法持有非制式手槍罪) 妨害自由 (恐嚇危害安全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6年 (併科罰金新臺幣5萬元) 有期徒刑9月 編號2至3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4月 犯 罪 日 期 110/06/08- 110/06/09 110年6月上旬至110年6月9日 110/06/07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苗栗地檢110年度毒偵字第1088號 苗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943號 苗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943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苗栗地院 苗栗地院 苗栗地院 案  號 111年訴緝字第28號 111年訴緝字第29號 111年訴緝字第29號 判決日期 111/11/09 112/01/03 112/01/03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苗栗地院 苗栗地院 苗栗地院 案  號 111年訴緝字第28號 111年訴緝字第29號 111年訴緝字第29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1/12/07 112/04/25 112/04/25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苗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20號 苗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374號 苗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374號 編號1至3經苗栗地院112年聲字第46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9月 編     號 4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而混合二種以上毒品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3年4月 犯 罪 日 期 110/09/09-   110/09/10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桃園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3957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灣高院 案  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2386號 判決日期 113/07/17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最高法院 案  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4950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3/12/12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備註 桃園地檢114年度執字第599號

2025-03-10

TPHM-114-聲-357-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