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子龍

共找到 217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簡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04號 上 訴 人 李雅玲 訴訟代理人 余志宣 複代理人 歐陽智 被上訴人 黃庭頡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6月28日本院新竹簡易庭113年度竹簡字第303號第一審判決不 服提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 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於原審起訴主張:上訴人於民國112年8月27日16時 36分許,駕駛車號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桃園市○○區○ 道0號高速公路由南往北方向中線車道行駛,行經北向65公 里處時,因恍神、分心駕駛,過失追撞前方由被上訴人駕駛 自己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致系爭車輛受有損害,被上訴人因此受有車輛價值減損 新臺幣(下同)10萬元、鑑定費用1萬元,共計11萬元,爰 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上訴人應給 付被上訴人11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經原審調查審理結果,認被上訴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 提出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國道公路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初 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照片黏貼紀錄表、系爭車輛行 車執照、本件鑑定報告即中華民國事故車鑑定鑑價協會鑑定 報告及收據等件影本為證,上訴人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視同自認,堪信被上訴人主 張為真,且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請求修補或賠償修復費 用,以填補技術性貶值之損失而回復物之物理性原狀外,就 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交易價值,亦得請求賠償,以填補交易 性貶值之損失而回復物之價值性原狀,而系爭車輛於事故回 溯至事故發生時即112年9月間正常車況價值為51萬元,事故 發生後其修復後之市場價值則為41萬元乙情,亦有本件鑑定 報告在卷可參,爰審酌該會係汽車專業機構,與兩造均無任 何關係,鑑定方式復與同業鑑價方式相同,足認系爭車輛確 實因上訴人之前開侵權行為,受有10萬元之交易價值減損, 又被上訴人於起訴之前,為了證明其損害賠償範圍所支出之 鑑定費,核屬必要之費用,故自得請求上訴人賠償鑑定費用 1萬元,因此而為被上訴人全部勝訴之判決,暨依民事訴訟3 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得為假執行,並依民法第 78條規定定訴訟費用由敗訴之上訴人負擔。 三、上訴人不服原判決提起上訴,所持理由則以:⑴系爭報告沒 有實際勘查,也未就事故前及修復後之價值,係如何判斷作 出結論,提出依據,上訴人認為應該是要《先計算系爭車輛 受損前之價值,扣除受損後未修復之時價,再扣除必要修復 費用》,於正數時,方有貶損、若為負數,則無價值減損, 故請求二審囑託台灣區汽車修理工業同業公會,重行鑑定, 而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意旨,其真正含意,係 車輛價值減損費用,超過必要修理費用,始得就該差額請求 賠償,進而避免請求人反因交通事故之發生,而有產生利益 之不合理情形;⑵系爭車輛有投保,保險公司係新安東京海 上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A公司),已辦理車體險理 賠完畢,而承保肇事車輛ATN-5375的保險公司,則係由華南 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B公司),又系爭車輛車損全額 ,包括鈑金2萬6,650元、塗裝3萬0,763元、零件13萬6,336 元共19萬3,749元,此部分後續將由B公司代上訴人賠付給A 公司,但上訴人認為零件13萬6,336元應再計算折舊,於事 故時系爭車輛車齡有5年又6月,被上訴人方面因為修復系爭 車輛,受有利益,聲明求為:原判決廢棄,被上訴人於第一 審之訴駁回,歷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被上訴人則以 :⑴交易性貶損之損失係以物毀損時,於客觀上所減少之交 易價值而言,非指實際交易時所生之價值減損,上訴人於原 審對於本件鑑定報告結論,未有爭執,現在才說要重新鑑定 ,卻又指不出有何重大瑕疵之處,根本是在浪費司法資源; ⑵事情起因是上訴人112年8月27日不來追撞被上訴人,被上 訴人也不用修車並向A公司辦理車體險出險理賠,所以上訴 人是在強迫被上訴人更換零件,這也是屬於一種強迫他人得 利之行為等語,資為抗辯,爰答辯聲明:如主文所示。 四、按,損害賠償之目的在於填補所生之損害,其應回復者,並 非原有狀態,而係損害事故發生前之應有狀態,應將事故發 生後之變動狀況悉數考慮在內。故於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 得請求修補或賠償修復費用,以填補技術性貶值之損失而回 復物之物理性原狀外,就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交易價值,亦 得請求賠償,以填補交易性貶值之損失而回復物之價值性原 狀(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88號、106年度台上字第2099 號判決意旨均可資參照)。查,上訴人對於自己有侵權行為 之事實,不為爭執,僅據提出所謂之正數或負數《計算式》, 並謂他造當事人反而因為本次交通事故《受有利益》,本院審 酌於物被毀損時,被害人本得請求物理性回復原狀所生之必 要費用,亦得請求物因毀損所減少之交易價值,如前說明, 系爭車輛因毀損所減少之交易價值有本件鑑定報告1件附卷 可參(見原審卷第19頁至第57頁),本院審酌中華民國事故 車鑑定鑑價協會係具有鑑定車輛價值專業能力之機關,其所 為之鑑定結果,除有明顯之錯誤或瑕疵之情形外,應具有一 定之公信力,堪以採信,上訴人以前開情詞空泛爭執,難認 可採。準此,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賠償系爭車輛車價減損10 萬元,應屬有據。  五、又,保險公司所為之理賠或追償,分別係依當事人間保險契 約之法律關係及保險法第53條第1項之代位規定而來,縱使 被上訴人有向A公司辦理出險、後續A公司擬向上訴人求償或 已為求償,致使B公司最終撥付款項,此等皆非與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為同一法律關係,故對於被上訴人而言,自不生損 益相抵之問題。另,當事人為伸張權利所支出必要費用,如 可認為係因他造侵權行為所受之損害,即加害行為與損害賠 償間有相當因果關係者,均非不得向他造請求賠償(最高法 院99年度台上字第224號判決意旨參照)。因此本件被上訴 人主張其所有之系爭車輛遭上訴人於上開時地撞擊而受損, 上訴人應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賠償被上訴人所受之損害, 共計有車輛價值減損10萬元與鑑定費用1萬元,並無不合, 原審判命上訴人應如數給付並加計按照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 給付利息,而為被上訴人全部勝訴判決,核無違誤,上訴人 以前開情詞指摘原判決不當,求為廢棄改判,其上訴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與攻擊防禦方法,經核均 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 、第463條、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庭   審判長法 官 彭淑苑                   法 官 楊子龍                   法 官 周美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徐佩鈴

2024-12-27

SCDV-113-簡上-104-20241227-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407號 原 告 古玉枝 被 告 黃淑惠 陳誌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壹佰捌拾柒萬柒仟捌佰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壹萬玖仟 陸佰壹拾貳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又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 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 規定甚明。另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 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 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2亦有明文。 二、查原告訴之聲明為:㈠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新竹縣○○鎮○○路0段 0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遷讓返還原告,並給付新臺 幣(下同)24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0日起至遷讓返 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40,000元。㈡被告應給付 原告1,500,000元。而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房屋課稅現值為7 7,800元,有新竹縣政府稅務局113年房屋稅繳款書在卷可參 (本院卷第39頁);併計240,000元及自113年10月20日起至 起訴前1日即113年12月4日(本院收狀戳章,本院卷第9頁) 止,共1月又15日,按每月40,000元計算之金額60,000元( 計算式:40,000*(1+15/30)=60,000),故前揭聲明第1項之 訴訟標的價額為377,800元(計算式:77,800+240,000+60,0 00=377,800)。另前揭聲明第2項之訴訟標的價額為1,500,0 00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877,800元(計算式 :377,800+1,500,000=1,877,800),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9, 612元。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核與首開應備程式不合 ,應予補正。爰定期命原告依主文第2項所示內容補繳裁判 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楊子龍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2024-12-25

SCDV-113-補-1407-20241225-1

竹北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給付服務費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北小字第505號 原 告 台灣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洪國超 訴訟代理人 黃建勳 被 告 台灣華鈺螢光色彩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紘宇 訴訟代理人 李傳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服務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仟玖佰玖拾捌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五 月二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竹北簡易庭 法 官  楊子龍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4-12-24

CPEV-113-竹北小-505-2024122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92號 抗 告 人 陳森輝 相 對 人 華伸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華伸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8月16日本院 113年度司票字第126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規 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之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 ,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 ,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並無確定 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 爭執時,應由發票人另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伊執有抗告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 稱系爭本票),因未載到期日,視為見票即付,經於民國11 3年6月21日提示未獲付款,爰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等情, 已據提出系爭本票1紙為證,原裁定予以准許,即無不合。 抗告人抗告意旨略以:伊簽發系爭本票時僅向訴外人遠信國 際資融股份有限公司貸款新臺幣(下同)15萬元,非票面金 額30萬元等語,核屬實體上之爭執,應由抗告人另行提起訴 訟,以資解決,尚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審究。抗告意旨執此 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其抗告。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 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彭淑苑                   法 官 周美玲                   法 官 楊子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1 112年11月10日 300,000元 未記載

2024-12-20

SCDV-113-抗-92-2024122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219號 原 告 余成章 上列原告與被告田志榮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伍佰參拾陸萬玖仟捌佰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伍萬肆仟 壹佰陸拾參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次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 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 定有明文。又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 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 項規定甚明。另按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 負賠償責任人起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 訟費用;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一、詐欺犯罪:指下列各 目之罪:㈠犯刑法第339條之4之罪。㈡犯第43條或第44條之罪 。㈢犯與前2目有裁判上一罪關係之其他犯罪,詐欺犯罪危害 防制條例第54條第1項前段、第2條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原告先位訴之聲明為:㈠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 5,369,8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前項聲明,如其中任一被告為全 部或一部之給付,其他被告於給付之範圍內,同免給付責任 。備位訴之聲明為:被告應分別給付原告如附表「請求金額 」欄所示之金額,及均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而上開先備位訴之聲明,屬應 為選擇之訴訟標的,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規定,其 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又上開先位訴之 聲明訴訟標的價額為5,369,800元;備位訴之聲明訴訟標的 價額合計為5,031,400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5,3 69,8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4,163元。  ㈡至原告雖主張其為詐欺犯罪被害人,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 例第54條第1項規定,應暫免繳納訴訟費用云云。惟原告主 張其匯款至被告之金融帳戶,被告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帳 戶之人,卷內並無證據資料顯示被告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 之罪」或「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3條或第44條之罪」或 「與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1款第1目至第2目有裁判 上一罪關係之其他犯罪」,故無上述暫免繳納訴訟費用規定 之適用。  ㈢是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核與首開應備程式不合,應予 補正。爰定期命原告依主文第2項所示內容補繳裁判費,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楊子龍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附表:   編號 被告 請求金額 1 田志榮 114,200元 2 許崐山 244,000元 3 鄭羽彤 37,600元 4 呂芠錡 1,232,000元 5 柯品嫻 190,000元 6 劉盈迪 651,000元 7 陳悅艾 152,000元 8 伍雅勵 822,000元 9 林盈汝 465,600元 10 王育騰 526,000元 11 蘇昱文 152,000元 12 葉青煜 72,000元 13 鄭家伃 55,000元 14 李崧韜 26,000元 15 王宥翔 40,000元 16 甘乃如 94,000元 17 黃裕凱 158,000元 合計 5,031,400元

2024-12-20

SCDV-113-訴-1219-2024122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399號 原 告 朱淑淵 上列原告與被告蔡素好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貳仟貳佰壹拾 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又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 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 定有明文。 二、查原告訴之聲明為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10,00 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210元。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裁判費,核與首開應備程式不合,應予補正。爰定期命原 告依主文所示內容補繳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楊子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2024-12-20

SCDV-113-補-1399-20241220-1

小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上字第36號 上 訴 人 吳劼豫 訴訟代理人 吳修元 被 上訴人 江晨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9月10日 本院新竹簡易庭113年度竹小字第539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 得上訴或抗告,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定有明文。次 按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一、原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 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同法第436條之25亦有明文。又 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同法第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 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 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 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 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另按上訴不合法者,依同 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71條第1項、第444條第1項規定 ,法院毋庸命其補正,應逕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業經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 後為不起訴處分,上訴人非詐騙犯之同夥。又上訴人之提款 卡於民國112年4月3日遭騙取,被上訴人於112年4月4日匯款 ,故被上訴人匯款時,上訴人並無掌控提款卡之能力。另上 訴人不認識被上訴人,無犯罪之動機、犯意,且上訴人之提 款卡遭騙取後,隨即於112年4月6日報案,上訴人亦為詐欺 受害者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之上訴理由,核屬事實認定之範疇,依前開說 明,非屬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故上訴狀內未表明「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25規定,從而,本件上訴為不合法,應依同法第436條之3 2第2項準用同法第444條第1項前段規定裁定駁回。 四、第二審訴訟費用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同法 第436條之19條第1項規定,確定其數額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 段、第436條之19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彭淑苑                   法 官 周美玲                   法 官 楊子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2024-12-20

SCDV-113-小上-36-20241220-1

竹北簡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北簡字第470號 原 告 KASIYATI(凱西) 被 告 SITI KHOIRIYAH(宋茜蒂) 訴訟代理人 宋明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1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對原告之票據債權不存在。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此項危險得 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而言。查被告以如附表所示之 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並經本院以113年度司票 字第1110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得為強制執行,則系爭本 票既為被告所執並據以行使票據權利,而原告否認系爭本票 之票據債權,顯然兩造就系爭本票之票據債權存在與否具有 爭執,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地位有不安之狀態,且此種 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則原告提起確認系爭 本票之票據債權不存在之訴,應認有確認利益。 二、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11年4月15日向被告借款新臺幣(下 同)24,200元,且於111年4月26日以匯款方式收受24,200元 (下稱第1筆借款),約定分6期償還,每期清償6,800元, 原告並簽發系爭本票予被告收執。而原告自111年6月至11月 間分別按月清償被告6,800元,第1筆借款已清償完畢。另原 告雖有於113年間再向被告借款59,500元(下稱第2筆借款) ,然未收到59,500元或99,000元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 項所示。 三、被告則以:原告於第1筆借款清償完畢後,復於113年2月20 日向被告借款59,500元,並以系爭本票作為擔保等語,資為 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經查,被告以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並經本院以系爭裁定得為 強制執行,有系爭裁定在卷可考(本院卷第17至18頁),並 經本院職權調取系爭裁定卷宗核閱屬實,且為兩造所不爭執 ,堪信為真實。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票據乃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上之權利義務悉依票上 所載文義定之,與其基礎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票據上權利 之行使不以其原因關係存在為前提。執票人行使票據上權利 時,就其基礎之原因關係確係有效存在不負舉證責任。且若 票據債務人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 依票據法第13條規定觀之尚非法所不許,而應先由票據債務 人就該抗辯事由之基礎原因關係負舉證之責任。惟當票據基 礎之原因關係確立後,法院就此項原因關係進行實體審理時 ,當事人於該原因關係是否有效成立或已否消滅等事項有所 爭執,即應適用各該法律關係之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又金錢 借貸屬要物契約,因金錢之交付而生效力,此應由貸與人就 交付金錢之事實負舉證責任。故倘執票人主張票據係發票人 向其借款而簽發交付,發票人抗辯其未收受借款,則就借款 已交付之事實,應由執票人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11年度 台簡上字第15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第1筆借款已經原告清償完畢一節,為被告所不爭執(本院卷 第88頁),則系爭本票擔保之第1筆借款債權既已因清償而 消滅,自應認此部分之原因關係不存在。就第2筆借款部分 ,被告固抗辯:原告於113年2月20日再度向被告為第2筆借 款,並以系爭本票為擔保云云(本院卷第88頁),然據原告 主張:我113年有再借59,500元;我沒有收到59,500元或99, 000元等語(本院卷第88、90頁),且經被告自承:目前沒 有交付59,500元借款的資料等語(本院卷第90頁),則原告 既主張其未收受第2筆借款,被告又未就其已交付第2筆借款 之事實舉證以實其說,依前開說明,應由被告承擔未能舉證 之不利益,堪認此部分之原因關係亦不存在。從而,原告主 張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不存在並以此對抗被告,核屬有據。 六、綜上所述,原告請求確認被告持有系爭本票對原告之票據債 權不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 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竹北簡易庭 法 官  楊子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備註 1 111年4月22日 99,000元 111年5月22日 113年度司票字第1110號裁定

2024-12-19

CPEV-113-竹北簡-470-20241219-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378號 原 告 黃麗卿 被 告 林家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肆拾萬貳仟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肆仟肆佰 壹拾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又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 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 規定甚明。 二、查原告訴之聲明為:被告應將坐落新竹新豐鄉福興段後湖子 小段983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如起訴狀附圖所示編 號a-c(約長10公尺,寬6公尺)之地上物拆除,並將該部分 土地返還原告及其他共有人全體。而系爭土地於起訴時之公 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6,700元,有土地登記 第一類謄本在卷可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402,000元( 計算式:6,700*6*10=402,000),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410 元。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核與首開應備程式不合,應 予補正。爰定期命原告依主文第2項所示內容補繳裁判費,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楊子龍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2024-12-18

SCDV-113-補-1378-20241218-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376號 原 告 謝文凱 被 告 許哲輔 上列當事人間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壹佰陸拾貳萬陸仟零伍拾肆 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壹萬柒仟 壹佰參拾柒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又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 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 規定甚明。次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 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 項亦有明文。另按分配表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價額,以原告 主張因變更分配表而得增加之分配額為標準定之(最高法院 76年台上字第2782號原判例要旨參照)。 二、查原告訴之聲明為:㈠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61735號強制執 行金額分配表,次序1所列被告債權總金額新臺幣(下同)5 8,448元及分配金額58,448元,均應予剔除,並改分配予原 告。㈡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61735號強制執行金額分配表, 次序3所列被告債權總金額3,775,795元及分配金額1,567,60 6元,均應予剔除,並改分配予原告。依上開說明,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即應以原告主張因變更分配表而得增加之分配額 定之,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626,054元(計算式 :58,448+1,567,606=1,626,054),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7,1 37元。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核與首開應備程式不合, 應予補正。爰定期命原告依主文第2項所示內容補繳裁判費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楊子龍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2024-12-18

SCDV-113-補-1376-202412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