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定國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六簡調
斗六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六簡調字第590號 聲 請 人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萬祥 代 理 人 鄭如妙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台電高課長間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應於本 裁定送達5日內,繳納裁判費,並應於收受裁定3日內具狀聲請閱 卷,且於閱卷完畢後2日內補正本件正確相對人,如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聲請人之訴,特此裁定。 一、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1萬6,443元,應繳 第一審裁判費1,760元,茲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 正,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聲請人之訴。 二、聲請人應遵期具狀聲請閱卷,並參酌卷附之事故資料,於「 閱卷完畢後二日內」補正本件正確相對人。 二、補正上開事項後,應依相對人人數提出起訴狀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18

TLEV-113-六簡調-590-20250218-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損害賠償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4年度簡字第9號 抗 告 人 陳真真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陳定國間損害賠償事件,對於本院民國114 年2月5日所為裁定不服,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並具狀補正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逾期即駁回其抗告。 理 由 一、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提起抗告應繳納裁判費新臺幣( 下同)1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提起抗告,應以抗 告狀表明對於原裁定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 明,倘抗告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 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逾期未補正者,即應以裁定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第272條第3項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 3款、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定。 二、本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5日所為,駁回其所提「 為陳定國圖利罪名提出行政訴訟」部分訴訟之裁定,提出行 政抗告書狀並略載「應更正蔡淑卿;行政法院書面已告知答 案;違反最高法院判例,吳姓、李姓民眾被記過、撤職」等 語,惟其書狀並未載明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亦未繳納 抗告裁判費。茲依首揭規定,限抗告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 內補正抗告聲明,並補繳抗告裁判費1000元,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其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法 官 李嘉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俐婷

2025-02-18

TCTA-114-簡-9-20250218-4

消債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35號 債 務 人 林詩霓 代 理 人 康志遠律師 債 權 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債 權 人 寰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文正 債 權 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即債務人林詩霓自中華民國一一四年二月十八日下午四時 開始更生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等債權人負 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金額合計新臺幣(下同)271萬5,832 元,於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施行後,聲請 人前向住所地之法院聲請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行消債條例前 置調解,嗣因調解不成立而終結。聲請人客觀上就已屆清償 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或不能清償之虞,復因聲請人未經法院 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為此向本院聲請 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者,於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 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 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揆諸消債條例之立法目的,乃在於使陷於經濟上困境之 消費者,得分別情形利用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債務,藉以妥 適調整債務人與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利義務關係, 保障債權人之公平受償,並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機會 ,從而健全社會經濟發展(消債條例第1條參照)。準此, 債務人若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客觀上並無 濫用更生或清算程序之情事,自應使其藉由消債條例所定程 序以清理債務。債務人於消債條例前置協商或調解程序中, 自應本於個人實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 解決方案,如終究不能成立協商或調解,於聲請更生或清算 時,法院自宜依上開消債條例第3條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 能清償之虞」,綜衡債務人全部財產及收支狀況,審酌債務 人陳報各項花費是否確屬生活必要支出,並評估債務人是否 確有難以負擔債務之清償情事;如曾有協商或調解方案,該 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基本需求等情。次按,法院開 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 效力,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亦有明文規定。又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行更生或清算程序, 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按消債條例所稱消費者,係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平 均每月營業額20萬元以下之小規模營業之自然人;債務人為 公司或其他營利法人之負責人,無論是否受有薪資,均視為 自己從事營業活動,其營業額依該公司或其他營利法人之營 業額定之,消債條例第2條第1項、第2項及消債條例施行細 則第3條第2項定有明文。本件聲請人陳報其5年內未從事營 業活動,聲請更生前2年以打零工(除草、施肥、農事等雜務 )維生,每月薪資約新台幣(下同)7,000元等語,並提出111 、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勞保被保險人投 保資料表、員工職務證明書等件為證,堪認聲請人屬消債條 例第2條所規定之消費者,而為消債條例所適用之對象。  ㈡聲請人因積欠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債權人無擔保及無優先 權債務金額合計271萬5,832元,於消債條例施行後,聲請人 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調解,嗣因調解不成立而終結,此有財 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債務清理條 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聲請狀、 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10號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債權人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清冊等在卷可憑,堪信為真 實。而聲請人於113年9月2日調解不成立後,於同年月11日 具狀向本院聲請更生,合於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所規定之 調解前置程序。是以,本院自應綜合聲請人之債務、收入、 生活必要支出及財產狀況等情,衡酌聲請人平均月收入扣除 每月生活必要支出後之餘額是否難以負擔債務金額,綜合評 估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是否有「不能清償債務或 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㈢聲請人陳報其目前以打零工維生,每月收入7,000元,另聲請 人子女每月固定給付聲請人1萬元孝親費,此外聲請人雖自1 11年12月19日起至112年11月14日止領有6筆保險金,然該款 項係因聲請人開刀所申請之醫療險費用,並非固定收入。除 上開聲請人所陳報之收入外,本院查無聲請人有其他固定收 入,爰以聲請人主張上開收入即每月1萬7,000元作為認定聲 請人客觀清償能力之基準。另聲請人所投保全球人壽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為7萬4,908元;所投保國泰人 壽保險公司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為4萬1,781元;所投保遠雄人 壽保險公司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為221元、1,865元;所投保宏 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為32元,業經聲 請人陳明在卷,並有全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人壽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單帳戶價值一覽表、遠雄人壽保險公司 批價單、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單價值證明在卷可參 。  ㈣聲請人陳報其每月生活必要支出為1萬4,000元等情,雖未提 出相關證明,然上開金額低於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所定 標準,是聲請人陳報每月生活必要支出1萬4,000元應予照列 。  ㈤綜上,觀諸聲請人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調件明細表所示,聲 請人名下並無任何財產,縱加計聲請人所投保全球人壽保險 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人壽保險公司、遠雄人壽保險公司、宏 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單價值準備金7萬4,908元、4 萬1,781元、221元、1,865元、32元,然因而聲請人積欠無 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金額高達271萬5,832元,以聲請人現 年59歲,每月收入1萬7,000元,扣除聲請人每月生活必要支 出1萬4,000元後,僅餘3,000元可供清償債務,縱不計息, 至少須75年餘始可清償完畢,遑論聲請人現積欠之無擔保或 無優先權債務之利息、違約金仍持續增加中,而聲請人表示 願以工作收入每月清償3,000元之更生方案清償債務,準此 ,本院審酌聲請人之債務、財產、勞力、收入及必要生活費 用支出,及其年已近60歲等情狀,認聲請人主張其有不能清 償債務之情,足以採信。因此,本院認有必要利用更生程序 ,,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 。 四、綜上所述,本件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 情形,且本件並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 款所定法院得駁回或應駁回聲請人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 聲請人聲請更生,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第1 項所示。又本件聲請人業經裁定開始更生程序,爰並裁定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五、聲請人於更生程序開始後,應提出足以為債權人會議可決或 經法院認為已盡力清償之更生方案以供採擇。而司法事務官 於進行本件更生程序、協助聲請人提出更生方案時,亦應依 聲請人之收入變化、社會常情及現實環境衡量聲請人之清償 能力,並酌留其生活上應變所需費用,進而協助聲請人擬定 允當之更生方案,始符消債條例重建債務人經濟生活之立法 目的,附此說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 記 官 高慈徽

2025-02-18

ULDV-113-消債更-135-20250218-2

六簡調
斗六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調解筆錄 114年度六簡調字第11號 聲 請 人 蔡秀姍 相 對 人 鄭馨怡 上列當事人間114年度六簡調字第11號損害賠償(交通)事件, 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17日下午3時30分在本院斗六簡易庭民事 調解處調解成立,出席職員: 法 官 陳定國 書 記 官 高慈徽 調 解委 員 賴克勤 到場當事人如下: 詳如報到單 當事人間調解成立,其內容如下: 一、相對人願於民國114 年4 月30日前給付聲請人新臺幣360, 000 元整(不含強制險),並匯入聲請人指定帳戶內。 二、聲請人其餘請求拋棄。 三、聲請費用各自負擔。 上列調解筆錄當庭給閱並朗讀兩造均承認無異簽名蓋章於后 聲請人 蔡秀姍 相對人 鄭馨怡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斗六簡易庭 書記官 高慈徽 法 官 陳定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17

TLEV-114-六簡調-11-20250217-2

六簡
斗六簡易庭

撤銷和解筆錄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六簡字第370號 被 告 蔡貝郁 原 告 楊瑞金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和解筆錄案件,本院不經言詞辯論,判決如下 :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規定,合併記載事實及理 由要領,其中兩造主張之事實,並依同項規定,引用當事人 於112年度六簡字第287號(下稱前案)審理中提出之書狀、言 詞辯論筆錄及本件書狀。 二、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請求繼續審判, 民事訴訟法第380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訴訟上之和解,為私 法上之法律行為,同時亦為訴訟法上之訴訟行為,即一面以 就私法上之法律關係止息爭執為目的,而生私法上效果之法 律行為,一面又以終結訴訟或訴訟之某爭點為目的,而生訴 訟法上效果之訴訟行為,兩者之間,實有合一不可分離之關 係,故其行為如有私法上或訴訟法上無效或得撤銷之事由存 在,不問何者,均屬民事訴訟法第380條第2項所謂和解有無 效或得撤銷之原因,當事人自得以之為請求繼續審判之理由 (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1075號判決意旨參照);所謂私法 上無效或得撤銷之事由,例如和解有內容違反法律強制禁止 規定或背於公序良俗,或和解有詐欺、脅迫、錯誤(錯誤應 受民法第738條之限制)等情形,所謂訴訟法上無效或得撤 銷之事由,例如和解之當事人無當事人能力或無訴訟能力、 當事人不適格、訴訟代理人無特別代理權等情形,且該無效 或得撤銷原因之有無,悉依和解成立時之狀態決之,不包括 和解成立前存在或和解成立後發生之事由在內(最高法院52 年台上字第500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繼續審判之請求顯 無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以判決駁回之,此觀之民事訴 訟法第380條第3項準用同法第502條第2項之規定自明。又和 解不得以錯誤為理由撤銷之。但當事人之一方,對於他方當 事人之資格或對於重要之爭點有錯誤,而為和解者,不在此 限,民法第738條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次按和解有無效或得 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請求繼續審判;當事人對於和解請 求繼續審判,應自和解成立之日起3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如請求繼續審判之理由知悉在後者,該項期間自知悉時起算 ,民事訴訟法第380條第2項、第3項準用同法第500條第1 項 及第2 項亦有明定。再按訴訟上和解,有實體法上或訴訟法 上之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存在時,當事人固均得請求繼續審 判,但若以「錯誤」為得撤銷之原因者,依民法第738前段 規定,原則上不得為繼續審判之理由。且按私法上之「和解 」,本質究為創設,抑為認定,應依和解契約之內容定之, 若當事人以他種之法律關係或以單純無因性之債務約束等, 替代原有之法律關係時,屬於創設時,則和解當事人即無就 原有法律關係有何意思表示內容錯誤之可言。故和解契約一 經合法成立,當事人均應受其拘束,縱使一方因而受不利益 之結果,亦不得事後翻異,更就和解前之法律關係再行主張 。  ㈡又前揭民法第738 條規定,暨該條立法理由記載:「謹按和 解既屬契約之一,則依契約原則,凡有錯誤被詐欺或被脅迫 情事,據本法總則第88條、第92條之規定,均得為撤銷之原 因,毫無疑義。惟本條則屬例外規定,凡事一經和解,即使 有於當事人一方有不利之情形,亦不得以錯誤為理由而撤銷 之。然若和解所依據之文件,係偽造或變造,經事後始行發 見,而和解當事人如知其為偽造或變造,即不為和解者,或 和解事件經法院確定判決,而為當事人雙方或一方,於和解 當時所不知者,或當事人之一方,對於他方當事人之資格, 或對於重要之爭點有錯誤而為和解者,此種情事,均關重要 ,既反乎真實符合之主義,自仍許當事人據為撤銷之理由, 以保護其利益。故設本條以明示其旨。」,足見若屬原告之 「錯誤」所生之不利益,原告不得以錯誤為由,依民法第73 8 條撤銷而作為繼續審判之理由,故原告主張其因錯誤而和 解,自不得依民法第738 條規定撤銷系爭和解。  ㈢次按訴訟上和解,係於訴訟繫屬中以終止爭執並終結訴訟為 目的,必須就本案訴訟標的為之,始具有與確定判決同一之 效力(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1647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蓋因訴訟上之和解一經成立,即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故此項和解,其當事人如主張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僅 得依前開民事訴訟法第380條第2項及第4項之規定,於自和 解成立或知悉時起30日之不變期間內請求繼續審判,尚不得 另外逕提起新訴訟,求為撤銷,而影響訴訟上和解之確定效 力甚明。是以,民事訴訟法明定請求繼續審判之不變期間, 自應排除民法上規定除斥期間而優先適用。本件原告主張經 試水證實是原告四樓化糞管退膠才會漏水,前案鑑定報告判 斷錯誤,原告無須負擔鑑定費用,並請求繼續審判等語,經 查:系爭和解筆錄係要求原告應將其房屋2樓及3樓衛浴按鑑 定報告修繕至不漏水,可見前案之訴訟標的為上開房屋2樓 及3樓衛浴,此有前案之修復漏水事件履勘鑑定報告書在卷 可稽,準此以觀,原告如事後主張是原告四樓化糞管退膠才 會漏水,此與前案訴訟標的不同,自不得依民事訴訟法第38 0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繼續審判,原告應另提新訴訟加以解決 。縱認本件訴訟標的與前案相同,惟系爭和解筆錄係於113 年6月27日作成,原告遲至同年11月13日方提起本訴,顯已 逾越30日,本件如准其提起,無異係規避民事訴訟法第380 條第4項所定不變期間之規定,亦難謂於法相合,是其以同 樣事由,再請求撤銷系爭和解之訴,自屬無據。 三、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38條但書第2款、第3款之規定, 訴請撤銷系爭和解筆錄並為繼續審判,於法律上顯無理由, 本院爰不經言詞辯論,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2 項,逕以 判決駁回之。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2項第2款、第78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 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17

TLEV-113-六簡-370-20250217-1

六小
斗六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六小字第377號 原 告 楊允良 被 告 楊青涼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14日 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45,562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3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台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由,向本 院斗六簡易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記載原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附件一: 本院勘驗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提供之錄影光碟(檔案:2024_0 517_163609_015自小貨QZ-2047異物砸掉落砸車.MOV),勘驗結 果如下:光碟撥放時間16:37:10-16:37:25畫面顯示當時原 告駕車行駛於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中間車道,並見被告駕駛小貨車 行駛於原告車輛前方,當被告由中間車道變換至外側車道後不久 後,突然有一不明物品從被告之小貨車掉落(光碟撥放時間16: 37:18,並砸向後方之原告車輛之引擎蓋後彈飛(可從影片中聽 見喀啦聲響),事故發生後即聽聞車內乘坐人員討論該物品是否 為石頭。    附件二(零件折舊) 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非運 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依平均法計算其折舊結 果(即以固定資產成本減除殘價後之餘額,按固定資產耐用年數 表規定之耐用年數平均分攤,計算折舊額),每年折舊率為5 分 之1 ,並參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 項規定「 固 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 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 期間未滿1 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 不滿1月者,以1 月計」,上開【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自出 廠日105年2月,迄本件車禍發生時即113年5月17日,已使用8年4 月,維修零件為38,044元,工資為39,221元,則零件扣除折舊後 之修復費用估定為6,341元【計算方式:1.殘價=取得成本÷( 耐 用年數+1)即38,044÷(5+1)≒6,341(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2. 折舊額 =(取得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38 ,044-6,341) ×1/5×(8+4/12)≒31,703(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3.扣除折舊後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即38,044-31,70 3=6,341】 維修必要費用:(零件)6,341+(工資)39,221=45,562

2025-02-13

TLEV-113-六小-377-20250213-1

六簡調
斗六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六簡調字第28號 聲 請 人 林欣諺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請求114年度六簡調字第28號分割共有物事件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 回其訴,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提出斗六市○○段000地號土地共有人林有明(日治時期)、 游振合(Z000000000)、林吉良(Z000000000)、林吉輝(Z0 00000000)之除戶謄本、繼承系統表、全體繼承人最新戶籍 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二、向管轄法院(被繼承人最後住所地法院)查詢上開共有人之 繼承人有無向管轄法院為拋棄繼承之證明文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12

TLEV-114-六簡調-28-20250212-2

六小
斗六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六小字第220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訴訟代理人 吳祐吉 被 告 張顯堂 (雲林○○○○○○○○大埤辦公 室,現應受送達之處所不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29日所為 之判決,其判決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主文第1項第3行關於「民國7月14日」之記載,均應更正 為「民國113年7月14日」。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 明文。但此規定於裁定準用之,同法第239條亦有規定。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明顯誤繕,業據本院調卷 查明,自應裁定更正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12

TLEV-113-六小-220-20250212-2

六簡
斗六簡易庭

返還代墊費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六簡字第36號 原 告 吳水銀 訴訟代理人 陳信村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張秀足(即林素美之遺產管理人)等人間請求返 還代墊費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 項,逾期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被告鄧順龍已於民國110年10月1日死亡應提出其除戶謄本、 繼承系統表、全體繼承人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再向管轄法院(被繼承人最後住所地法院)查詢全體繼承人 有無向管轄法院為拋棄繼承之證明文件。 二、被林立約已於110年12月26日死亡應提出其除戶謄本、繼承 系統表、全體繼承人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再 向管轄法院(被繼承人最後住所地法院)查詢全體繼承人有 無向管轄法院為拋棄繼承之證明文件。 三、提出雲林縣○○市○○段000地號土地分割為二筆後之最新第一 類土地登記謄本(全部,暨顯示權利人完整姓名之異動索引) 。 四、提出張秀足地政事務所辦理林忠之土地繼承登記及調解共有 物分割登記費用表中編號1至7各細項之繳費單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11

TLEV-114-六簡-36-20250211-1

六簡
斗六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六簡字第35號 原 告 陳應豐 上列原告與被告兆豐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 在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 期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應補正之事項: 一、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22萬5,444元,應繳第 一審裁判費新臺幣6萬2,691元,依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 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二、再原告所指台中地方法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13767號清償債 務執行事件,其原始執行名義為臺灣台中地方法院85年度司 促字第11965、11966號支付命令(下稱系爭支付命令),與 原告求為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不符,請具狀陳報起訴真 意是否係請求確認系爭支付命令所載債權不存在?如是,請 具狀更正;如否,請具狀陳明原告係於何時、地簽發?票面 金額若干之本票? 三、補正上開事項後,應依被告人數提出起訴狀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11

TLEV-114-六簡-35-202502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