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育誠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原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妨害秩序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原訴字第81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建文 邱來富 張育誠 上列被告因妨害秩序等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案被告陳建文、邱來富、張育誠部分,由受命法官獨任逕以簡 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本件被告陳建文、邱來富、張育誠因妨害秩序等案件,經檢 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而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由受命 法官獨任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49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七庭審判長法 官 吳軍良                   法 官 林欣儒                   法 官 林莆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郭怡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2024-12-24

TYDM-113-原訴-81-20241224-2

地聲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聲請強制執行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地聲字第68號 聲 請 人 黃鎮華 住○○市○○區○○○路0段000巷0弄0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間聲請強制執行 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306條第2項準用強制執行法第4條1項、第6 條第1項、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 ,聲請強制執行應提出執行名義之證明文件。此為法定必須 具備之程式,若有欠缺,經法院定期間命補正而未補正,其 聲請即屬不合法,應裁定駁回。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回復登記臺北市○○區○○○路00巷00號 之建物及臺北市○○區○○段○○段000○000地號,惟並未提出得 為執行名義之證明文件,經本院前以民國113年12月11日113 年度地聲字第68號裁定命聲請人於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提 出執行名義正本(本院卷第15頁),惟其陳報之臺灣高等法 院111年度國抗字第29號民事裁定、99年度抗字第1023號民 事裁定等(本院卷第21至65頁),均無關於命相對人回復登 記之記載,無從作為本件聲請之執行名義,是依上開說明, 本件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法 官 劉家昆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 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且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育誠

2024-12-24

TPTA-113-地聲-68-20241224-2

地全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聲請假扣押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地全字第83號 聲 請 人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代 表 人 張世棟 上列當事人與相對人上源汽車有限公司間違反海關緝私條例等事 件,聲請人聲請假扣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得對於相對人上源汽車有限公司之財產於新臺幣(下 同)648,837元範圍內為假扣押。 二、相對人上源汽車有限公司如為聲請人供擔保648,837元,或 將相同之金額提存後,得免為或撤銷假扣押。 三、聲請訴訟費用由相對人上源汽車有限公司負擔。 理 由 一、按「受處分人未經扣押貨物或提供適當擔保者,海關為防止 其隱匿或移轉財產以逃避執行,得於處分書送達後,聲請法 院假扣押或假處分,並免提擔保。但受處分人已提供相當財 產保證者,應即聲請撤銷或免為假扣押或假處分。」、「納 稅義務人或受處分人欠繳應繳關稅、滯納金、滯報費、利息 、罰鍰或應追繳之貨價…未經扣押貨物或提供適當擔保者, 海關為防止其隱匿或移轉財產以逃避執行,得於稅款繳納證 或處分書送達後,就納稅義務人或受處分人相當於應繳金額 部分,聲請法院就其財產實施假扣押或其他保全措施,並免 提供擔保。但納稅義務人或受處分人已提供相當擔保者,不 在此限。」,海關緝私條例第49條之1第1項、關稅法第48條 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假扣押裁定內,應記載債務人 供所定金額之擔保或將請求之金額提存後,得免為或撤銷假 扣押。為行政訴訟法第297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527條所規定 。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違反海關緝私條例、加值型及非加值 型營業稅法等規定,經聲請人以113年第11301608號及第113 01585號處分書,處相對人罰鍰及追徵關稅、營業稅、貨物 稅合計新臺幣(下同)1,092,042元,經扣除相對人押金443 ,205元後,相對人尚應繳納648,837元,上開處分書業已合 法送達相對人在案。因相對人未就上開欠款提供足額擔保, 為防止其隱匿或移轉財產以逃避執行,爰依海關緝私條例第 49條之1第1項等規定,請准免提供擔保,將相對人所有財產 於債權額648,837元範圍內為假扣押。 三、經核聲請人就其主張及假扣押原因,已提出前揭處分書、送 達證書、滯欠案件清冊、相對人財產所得查詢結果等件為相 當之釋明,依上開規定,本件聲請應予准許。但相對人如為 聲請人提供擔保金648,837元或將相同之金額提存後,得免 為或撤銷假扣押。 四、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審判長法 官 黃翊哲                           法 官 林敬超                法 官 劉家昆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原裁定有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育誠

2024-12-24

TPTA-113-地全-83-20241224-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交字第2308號 原 告 李素霞 被 告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 代 表 人 蘇福智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原告不服被告民國113年7月3日北 市裁催字第22-AS0440742號裁決書(下稱原處分),提起行政訴 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依兩造所述各節及卷內資料所示,本件事證已臻明確,爰依 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二、事實概要:   原告遭民眾檢舉於113年3月12日7時39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 -0000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行經臺北市興隆路二 段與景隆街之路口(下稱系爭路口)時,有「直行車佔用最 外側轉彎專用車道」之違規行為,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下 稱舉發機關)於113年3月25日舉發(本院卷第41頁)。嗣經 原告陳述意見(本院卷第45頁),舉發機關查復後,仍認違 規事實明確(本院卷第57頁)。被告爰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 條例第48條第7款規定及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 準表,以原處分裁處原告罰鍰新臺幣600元(本院卷第67頁 )。原告不服,主張右轉時有一機車臨時停下,必須將車輛 靠左避免車禍,檢舉人有紅線違停之違法取證,聲明請求撤 銷原處分(本院卷第9頁)。被告則認原告主張不可採,答 辯聲明駁回原告之訴(本院卷第37至39頁)。 三、本院判斷:   經查,依據舉發機關提供之檢舉影像畫面截圖(本院卷第59 、61頁),可以確認:畫面時間07:39:48, 系爭車輛行 駛於興隆路二段往興隆路一段之右轉專用車道上(地面繪有 右轉指向線),畫面時間07:39:50至52,系爭車輛通過路 口停止線後並未右轉,同時顯示左側方向燈,07:39:57, 系爭車輛行駛於景隆街(興隆路二段通過路口後直行)。堪 認原告確實有系爭違規行為。原告雖以前詞主張,惟未見原 告舉證證明其係為避開前方臨停機車而靠左,也未證明其靠 左行駛右轉專用車道係迫不得已,又檢舉人車輛係行駛於原 告前方(檢舉影像係由檢舉人車輛往車尾方向拍攝),非如 原告所稱於紅線上違規停車,原告所陳均不足為採。原告應 注意且得注意卻未注意而犯系爭違規行為,核有過失。綜上 ,被告以原處分予以裁罰,並無違誤,原告訴請撤銷原處分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訴訟資料經本 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不另一一論述。 五、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為300元,應由原告負擔。 六、結論:原告之訴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法 官 劉家昆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未載明 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上訴狀 及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如未按期補提上訴理由書 ,則逕予駁回上訴),並應繳納上訴裁判費新臺幣75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育誠

2024-12-24

TPTA-113-交-2308-20241224-1

司催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公示催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催字第129號 聲 請 人 翌暘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育誠 上列聲請人因遺失證券事件,聲請公示催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對於持有附表所載證券之人為公示催告。 二、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核對附表所示證券 之記載無誤後,依規定向本院聲請將本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 網站(聲請時應註明本件案號及股別)。 三、聲請人未依規定聲請公告者,視為撤回公示催告之聲請。 四、持有附表所示證券之人,應自本公示催告開始公告於法院網 站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院申報其權利並提出該證券。 五、如不為申報及提出證券,本院將宣告該證券為無效。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司法事務官 陳崇漢 附表: 113年度司催字第000129號 編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或到期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支票號碼 備考 號 001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虎尾分行 劉家文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虎尾分行 113年12月16日 55,124元 ZE5028496 說明:請聲請人於申報權利期間屆滿翌日起算3個月內(註一), 自行檢附本裁定及法院網站公告全文(註二),具狀向法院 聲請除權判決,並繳交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註一、如公示催告所載申報權利期間為3個月,法院於民國107年 1月31日將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網站,則申報權利期間於 同年4月30日屆滿,聲請人須於同年5月1日起3個月內,即 同年7月31日前向法院聲請除權判決。 註二、聲請人得於聲請網站公告狀到達法院7個工作日後,自行 至司法院網站公示催告專區查詢列印公告全文。    註三、嗣後遞狀及其信封請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2-24

ULDV-113-司催-129-20241224-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交字第2281號 原 告 吳明錦 被 告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 代 表 人 蘇福智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原告不服被告民國113年7月16日北 市裁催字第22-AX1378467號裁決書(下稱原處分),提起行政訴 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依兩造所述各節及卷內資料所示,本件事證已臻明確,爰依 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二、事實概要:   原告遭民眾檢舉於113年5月6日18時3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 0000營業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行經臺北市中山北路6 段與德行東路之交叉路口(下稱系爭路口)時,有「駕駛汽 車行經行人穿越道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 之違規行為(下稱系爭違規行為),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下稱舉發機關)於113年5月13日舉發(本院卷第33頁)。嗣 經原告陳述意見(本院卷第38頁),舉發機關查復後,仍認 違規事實明確(本院卷第43頁)。被告爰依道路交通管理處 罰條例第24條第1項、第44條第2項規定及違反道路交通管理 事件統一裁罰基準表,以原處分裁處原告罰鍰新臺幣(下同 )6,000元,並應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本院卷第59頁) 。原告不服,主張車頭距離行人走出尚有三個枕木,中山北 路6段往北向車輛已起步,唯恐發生嚴重事故所以未急煞, 聲明請求撤銷原處分(本院卷第9頁)。被告則認原告主張 不可採,答辯聲明駁回原告之訴(本院卷第19頁)。 三、本院判斷:   經查,依據舉發機關提供之檢舉影像畫面截圖(本院卷第48 頁),可以確認:系爭路口設有行人穿越道,畫面時間18: 03:21,行人穿越道號誌顯示綠燈,已有數名行人行走在行 人穿越道上,18:03:22,系爭車輛於系爭路口左轉而前懸 進入行人穿越道時,與其中一行人(著帽子及背心,下稱系 爭行人)水平距離僅約1組枕木紋線(依據道路交通標誌標 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85條第1項規定,1組枕木紋最大距離為1 20公分),18:03:23,系爭車輛未停讓而持續通過行人穿 越道,與系爭行人距離不到一組枕木紋線之間隔。是原告行 為已符合內政部警政署強化行人路權執法計畫「以汽車前懸 進入行人穿越道,距離行人行進位置1個車道寬(約3公尺) 以內」之取締認定基準,且原告係自行人行進方向前方通過 ,導致行人須減速行走並持續注意原告動向,原告並自承未 急煞即通過,實已對行人通行產生危險,違背道交條例第44 條第2項賦予行人優先路權,使行人能夠信賴行人穿越道之 目的,堪認原告確實有系爭違規行為。原告於系爭路口左轉 時本應注意停讓行人而決定於何適當時間再行左轉,卻搶快 逕自左轉而通過行人穿越道,其能注意卻未注意,核有過失 。綜上,被告以原處分予以裁罰,並無違誤,原告訴請撤銷 原處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訴訟資料經本 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不另一一論述。 五、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為300元,應由原告負擔。 六、結論:原告之訴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法 官 劉家昆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未載明 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上訴狀 及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如未按期補提上訴理由書 ,則逕予駁回上訴),並應繳納上訴裁判費新臺幣75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育誠

2024-12-24

TPTA-113-交-2281-20241224-1

稅簡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所得稅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稅簡字第62號 抗 告 人 葉濬承 相 對 人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代 表 人 李怡慧 上列當事人間所得稅法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3年11月20 日113年度稅簡字第6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又提 起抗告,如逾抗告期間,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行 政訴訟法第268條、第272條第3項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 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院113年11月20日113年度稅簡字第62號裁定於113 年12月4日送達抗告人(本院卷第45頁)。又抗告人之住所 地位於基隆市,依據行政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第2 條規定,應扣除在途期間2日。是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之不 變期間,應於113年12月16日屆滿。惟抗告人遲至113年12月 18日始向本院提起本件抗告,有本院收狀章可稽,顯已逾抗 告之法定不變期間,依上開說明,本件抗告為不合法,應予 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法 官 劉家昆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 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且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育誠

2024-12-23

TPTA-113-稅簡-62-20241223-3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交字第488號 原 告 王亭雁 被 告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 代 表 人 蘇福智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原告不服被告民國113年1月17日北 市裁催字第22-ZAC147557號裁決書(下稱原處分),提起行政訴 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處分關於記違規點數1點部分撤銷。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依兩造所述各節及卷內資料所示,本件事證已臻明確,爰依 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二、事實概要:   原告遭民眾檢舉於112年5月26日17時56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 0-0000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行經國道1號南向中 壢出口匝道時,有「行駛高速公路違規使用路肩」之違規行 為(下稱系爭違規行為),經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 (下稱舉發機關)於112年7月7日舉發(應到案日期112年8 月21日,本院卷第35頁)。嗣原告於113年1月22日方陳述意 見(本院卷第41頁),舉發機關查復後,仍認違規事實明確 (本院卷第47頁)。被告爰以原告逾越應到案期限60日以上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道交條例)第33條第1項 第9款、行為時同條例第63條第1項第1款規定(107年6月13 日修正公布,同年9月1日施行)及行為時違反道路交通管理 事件統一裁罰基準表(112年3月25日版,同年月31日施行) ,以原處分裁處原告罰鍰新臺幣(下同)6,000元,記違規 點數1點(本院卷第37頁)。原告不服,主張系爭車輛前方 出現車道分隔之白色虛線,伊只是在原車道循序前行,未逾 越分隔線之實線,無違規使用路肩,聲明請求撤銷原處分( 本院卷第9、10頁)。被告則認原告主張不可採,答辯聲明 駁回原告之訴(本院卷第25至27頁)。 三、本院判斷: (一)罰鍰6,000元部分:   經查,依據舉發機關提供之採證照片(本院卷第49頁),可 以確認:於畫面時間17:56:01至02時,系爭車輛行駛於出 口匝道,白色實線(路面邊線)左方有分隔車道之白色虛線 ,系爭車輛行駛位置一併跨越前開白色實線與白色虛線,右 側前後車輪、部分車身皆已在白色實線右方。又路面邊線係 用以指示路肩或路面外側邊緣之界線(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 誌設置規則第183條第1項參照),系爭車輛部分車身既已位 於路面邊線右方,即係部分車身位於路肩之情形,堪認系爭 車輛確實有系爭違規行為。原告應注意且能注意卻未注意, 核有過失。綜上,原處分裁處罰鍰6,000元部分,並無違誤 ,原告訴請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二)記違規點數1點部分:   查道交條例第63條第1項規定業經修正,限當場舉發者,始 得記違規點數,於113年5月29日公布,同年6月30日施行。 本件為民眾檢舉舉發(本院卷第35頁),並非當場舉發,依 修正後第63條第1項規定已無庸記違規點數而對原告有利, 是依行政罰法第5條規定,本件應適用修正後之規定,原處 分記違規點數1點部分因法律變更應予撤銷。 四、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訴訟資料經本 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不另一一論述。 五、被告敗訴部分係因法律變更所致,非可責於被告,本院認原 告仍應負擔第一審裁判費300元全部。 六、結論: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法 官 劉家昆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未載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如未按期補提上訴理由書,則逕予駁回上訴),並應繳納上訴裁判費新臺幣75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育誠 附錄(本件應適用法令): 1.道交條例第33條第1項第9款:「汽車行駛於高速公路、快速公 路,不遵使用限制、禁止、行車管制及管理事項之管制規則而 有下列行為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 鍰:九、未依規定使用路肩。」 2.道交條例第63條第1項規定(113年5月29日修正公布,同年6月 30日施行):「汽車駕駛人違反本條例規定,除依規定處罰外 ,經當場舉發者,並得依對行車秩序及交通安全危害程度記違 規點數一點至三點。」 3.行為時道交條例第63條第1項第1款規定(107年6月13日修正公 布,同年9月1日施行):「汽車駕駛人有下列各款所列條款之 一者,除依原條款處罰鍰外,並予記點:一、有第三十三條第 一項、第二項、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四十條、第四十五條、 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至第三款、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或第六 十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情形之一者,各記違規點數一點。 4.行為時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表(112年3月25日 版,同年月31日施行):行駛高、快速公路未依規定行駛路肩 ,逾越應到案期限60日以上,繳納罰鍰或逕行裁決處罰者,裁 罰6,000元。記違規點數1點。應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5.行政罰法第5條規定:「行為後法律或自治條例有變更者,適 用裁處時之法律或自治條例。但裁處前之法律或自治條例有利 於受處罰者,適用最有利於受處罰者之規定。」

2024-12-23

TPTA-113-交-488-20241223-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勞工退休金條例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簡字第442號 原 告 林芳宇 被 告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代 表 人 白麗真 上列當事人間勞工退休金條例事件,原告不服勞動部民國113年2 月19日勞動法訴一字第1120015904號訴願決定書(下稱訴願決定 ),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2,000元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106條第1項規定:「第4條及第5條訴訟之提 起,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於訴願決定書送達後2個月之不 變期間內為之。但訴願人以外之利害關係人知悉在後者,自 知悉時起算。」、第107條第1項第6款規定:「原告之訴,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六、起訴逾越法 定期限。」上開規定,並依同法第236條於簡易訴訟程序適 用之。未於訴願決定書送達後2個月之不變期間內提起撤銷 訴訟者,其起訴為不合法,且不能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 二、經查,訴願決定於113年2月22日寄存送達,此有送達證書可 稽(訴願卷第5頁),對原告生送達效力。又原告之住所地 位於高雄市仁武區,依據行政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 第2條、第3條規定,應扣除在途期間11日。是原告提起本件 行政訴訟之不變期間,應於113年5月3日屆滿。惟原告遲至1 13年8月20日始向本院提起本件訴訟,有本院收狀章可稽( 訴字卷第9頁),顯已逾起訴之2個月不變期間,依上開說明 ,本件起訴為不合法,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法 官 劉家昆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 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且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育誠

2024-12-23

TPTA-113-簡-442-20241223-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交字第3158號 原 告 游雯芳 上列原告因交通裁決事件,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100條第1項規定:「裁判費除法律別有規定 外,當事人應預納之。其未預納者,審判長應定期命當事人 繳納;逾期未納者,行政法院應駁回其訴、上訴、抗告、再 審或其他聲請。」、第237條之5第1項第1款規定:「交通裁 決事件,按下列規定徵收裁判費:一、起訴,按件徵收新臺 幣三百元。」。是交通裁決事件中撤銷訴訟之提起,應依上 開規定繳納裁判費,經定期間命繳納仍未納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其訴。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113年11月22日裁 定命原告於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繳納裁判費,該裁定已於1 13年11月29日寄存送達(本院卷第29頁),對原告生送達效 力。惟原告逾期迄未繳納,有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多 元化案件繳費查詢清單、答詢表可稽(本院卷第45至51頁) ,依上開說明,本件起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法 官 劉家昆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 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且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3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育誠

2024-12-23

TPTA-113-交-3158-20241223-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