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被告死亡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審易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審易字第456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忠義(已歿)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34349號),本院認不應以簡易判決處刑,改行通常審判 程序(原案號:113年度簡字第5146號),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附件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 二、按被告死亡者,檢察官應為不起訴處分;起訴之程序違背規 定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不受理之判決,得不經言 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6款、第303條第1款、第 307條分別定有明文。另提起公訴,應由檢察官向管轄法院 提出起訴書為之;起訴時,應將卷宗及證物一併送交法院, 亦據同法第264條第1項、第3項規定甚明。是所謂「起訴」 ,應指案件繫屬於法院之時。故如檢察官起訴前,被告已死 亡,而檢察官疏未查明,未依上開規定為不起訴處分,仍向 該管法院起訴者,因檢察官提出起訴書於管轄法院產生訴訟 繫屬時,該被告早已死亡,追訴對象已不存在,國家欠缺對 其為實體判決之訴訟要件,檢察官之起訴程序自屬違背規定 。 三、經查,本案起訴檢察官於113年12月2日偵查終結本案,以被 告涉犯竊盜罪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於113年12月24日繫屬於 本院,有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及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11 3年12月23日雄檢信月113偵34349字第1139107365號函之本 院刑事科收文戳為憑,應認本案起訴時點為113年12月24日 。惟被告已於起訴前之113年12月6日死亡之事實,有個人戶 籍資料1紙(見本院簡字卷第7頁)在卷可稽。是被告於本案 繫屬本院前既已死亡,檢察官未及審酌上情而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依上開說明,本案之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程序違背規定 ,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十二庭 法 官 洪韻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周耿瑩      附件: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4349號   被   告 王忠義  上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王忠義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3 年9月27日5時許,在黃坤語所管領位於高雄市林園區王公路340 號之廣應廟內,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擺放在櫃台上之 不鏽鋼便當盒1個(價值新臺幣200元),得手後逃離現場。嗣因 黃坤語發覺遭竊而報警處理,經警調閱監視器錄影畫面,始查 悉上情。 二、案經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林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一)被告王忠義於警詢時之自白。 (二)證人即被害人黃坤語於警詢時之證述。 (三)現場照片、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及影片光碟等。 (四)綜上,被告之自白應與事實相符,本案事證明確,其犯嫌應 堪以認定。 二、所犯法條: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 (二)至被告所竊得上開之便當盒1個,雖未扣案,惟乃被告之犯罪 所得,復未合法發還被害人,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 、第3項規定,予以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檢 察 官 歐陽正宇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洪瑞娥

2025-03-11

KSDM-114-審易-456-20250311-1

侵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妨害性自主罪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侵訴字第91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任凱 上列被告因妨害性自主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 字第3381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本件公訴意旨如附件起訴書所載。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被告江任凱業於民國114年2月19日死亡,有其個人基本資 料查詢、除戶資料、死亡證明書(見本院卷第89、103、104 頁)在卷為憑,依前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 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李佳靜                   法 官 郭子彰                   法 官 陳盈呈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程于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件: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3811號   被   告 江任凱  上列被告因妨害性自主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江任凱前係臺北市○○區○○路0號「森SPA足體會館」之按摩師 傅,於民國113年8月11日凌晨1時30分許,在上開會館內為 代號AW000-A113416(真實姓名詳卷,下稱:A女)提供按摩 服務時,明知A女同意其按摩、碰觸之部位並不包括陰部, 且A女亦未表示要求除身體按摩外之其他肢體接觸或碰觸陰 部,竟基於強制猥褻之犯意,未經A女之同意,徒手撫摸A女 之陰蒂而猥褻得逞。 二、案經A女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江任凱於警詢及偵訊之供述 被告坦承確有於上開時、地,利用為告訴人提供按摩服務之際,違反告訴人意願而猥褻告訴人陰蒂等事實。 2 證人即告訴人A女於警詢之證述與指訴 全部犯罪事實。 3 被告手寫之自白書、被告與告訴人間之通訊軟體對話訊息翻拍照片 被告坦承確有於上開時、地,利用為告訴人提供按摩服務之際,違反告訴人意願而猥褻告訴人陰蒂等事實。 4 告訴人與友人之通訊軟體對話訊息翻拍照片 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24條之強制猥褻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檢 察 官 蕭永昌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書 記 官 方宣韻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24條 (強制猥褻罪) 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 ,而為猥褻之行為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3-10

TPDM-113-侵訴-91-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23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皆亨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字第978號、第1068號),本院認不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改 依通常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李皆亨分別於㈠民國113年 8月14日上午9時38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前,徒 手竊取柯家研停放於該處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置物箱內之錢包1個(錢包價值約新臺幣【下同】3萬元、內 有健保卡、中國信託金融卡、中國信託簽帳卡、中華郵政金 融卡及現金8,000元)及手機1支(價值4萬元)後離去。㈡11 3年10月31日上午7時24分許,在桃園市○○區○○街00號統一超 商桃龍門市,徒手竊取鄭凱筑停放於該處車牌號碼0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車廂內手機1支(廠牌:OPPO,價值5,000元 )後離去。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03條 第5款定有明文。查被告業於114年2月13日死亡,有被告之 戶役政個人基本資料可稽(見本院易字卷),依照前揭說明, 本件不經言詞辯論,逕行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452條、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劉淑玲                   法 官 李佳勳                   法 官 施敦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王智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0

TYDM-114-易-230-20250310-1

審原交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原交易字第61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日世俊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彭詩雯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 841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日世俊前因酒後駕車之公共危險案件, 經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分別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6月確定, 且於民國111年11月20日徒刑執行完畢出監。詎猶不知悔悟 ,於113年4月10日凌晨2至3時許時許,在桃園市○○區○○路00 0號住處內飲用酒類後,明知酒後不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仍 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上路。嗣於113年4月10日上午11時41分許, 在桃園市○○區○○○街00巷0弄0號前,因交通違規遭員警攔查 ,經警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89毫克,始悉上 情。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服用酒類吐 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 罪嫌。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303 條第5 款及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被告已於114年2月8日死亡,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 個人基本資料附卷可稽,本件不經言詞辯論,逕行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 條第5 款、第307 條,判 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楊宇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TYDM-113-審原交易-61-20250310-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詐欺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上訴字第91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加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3年 度訴字第381號,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8961號),提起上訴,本 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撤銷。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   上訴人即被告陳加(下稱被告)於民國113年6月17日起,加 入由暱稱「滬」、「美金」、「星願」及真實姓名不詳之人 所紐成之3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 性之詐欺集團紐織,由被告擔任領取贓款之車手角色並提供 大頭照予詐欺集團製作偽造之長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工 作蹬,約定由被告取得收取款項2.5%之報酬。該詐欺集團成 員乃先後於㈠113年不詳時間,以LINE通訊軟體聯絡鄭勝仲, 邀其加入LINE群組,嗣要求鄭勝仲下載名為「長興」之投資 平台,向鄭勝仲佯稱可參與股票抽籤,以假投資真詐財之方 式詐騙鄭勝仲,鄭勝仲於113年6月18日匯款共新臺幣(下同 )12萬3000元;詐欺集團又向鄭勝仲相約於同年月21日16時 許,前往臺中市○○區○○○○路000號門口,派員向鄭勝仲收取 股款44萬元。㈡詐欺集團成員復於113年5月3日間,以LINE通 訊軟體聯絡羅文生,邀其加入LINE「股海明珠」之群組,嗣 要求羅文生下載名為「長興證券VIP」之APP並註冊為會員, 向羅文生佯稱教學如何操作及買賣有內線消息、中籤之股票 ,以假投資真詐財之方式詐騙羅文生,致羅文生陷於錯誤, 依照詐騙集團成員之指示,自同年5月24日至同年6月12日, 在新竹縣芎林鄉住處及新竹縣竹北市等地當面交付現金予詐 欺集團不詳車手4次,合計130萬元;嗣詐欺集團再向羅文生 相約於113年6月21日19時許,在新竹縣○○鄉○○路○段000號統 一超商飛鳳門市交付投資款50萬元,惟羅文生心生懷疑先行 報警;而該詐騙集團暱稱「滬」之成員於113年6月21日,以 Telegram通訊軟體聯絡取款車手即被告前往向鄭勝仲、羅文 生收款。被告在不詳地點將詐欺集團製作完成之偽造商業操 作合約書、長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現金收款收據、印有被告 大頭照之長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工作證列印出後,搭乘 高鐵北上,至臺中市○○區○○○○路000號門口,出示上開偽造 之員工工作證,向鄭勝仲收取44萬元,並交付上開偽造之合 約書及現金收款收據(被告於其上偽簽陳佑仁)後,至臺中 高鐵站將44萬元贓款交予詐欺集團共犯;被告再北上至新竹 縣○○鄉○○路○段000號統一超商飛鳳門市,出示偽造工作證及 現金收款收據(被告於其上偽簽陳佑仁)欲向羅文生收取50 萬元時,為警當場查獲而未遂;因認被告涉犯組織犯罪防制 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參與犯罪組織罪嫌、刑法第339條之4第 2項、第1項第2款之3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既遂及未遂罪嫌 、刑法第216、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刑法第216、212條 之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嫌等語。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公訴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定有明文;且 依同法第364條規定,於第二審之審判準用之。 三、經查:被告因涉犯詐欺等案件,經原審判處罪刑,被告不服 原判決,於法定期間內提起第二審上訴,繫屬於本院,嗣被 告於114年2月7日死亡,有被告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基 本資料、全戶戶籍資料在卷可查(本院卷第41至43頁),原 判決未及審酌此事由,自屬無可維持,依上開說明,應由本 院將原判決撤銷改判,並不經言詞辯論,諭知公訴不受理之 判決。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9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303條 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黃于真                    法 官 陳明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翁子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0

TPHM-114-上訴-919-20250310-1

交易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109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趙振延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2年度偵字第7 08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附件所示。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查 本案被告趙振延業於民國114年2月16日死亡,此有個人戶籍 資料查詢結果1紙在卷可稽,依上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 ,逕諭知不受理判決。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 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吳文城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子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洪秀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件: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2年度偵字第7087號   被   告 趙振延 男 33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雲林縣○○鎮○○里0鄰○○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趙振延於民國102年9月9日晚間6時許,在雲林縣斗六市斗六   工業區某餐廳內,飲用酒類後,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   通重型機車行駛於道路。嗣於同日晚間9時45分許,行經雲   林縣斗南鎮苓德路苦苓腳路段(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62分   1電桿前)時,不慎自行撞擊路中分隔島而受傷。經送醫救   治後,對其施以抽血檢測,測得其血液中酒精濃度為181M   G/DL,換算成呼氣酒精濃度測試值為每公升0.90毫克。 二、案經雲林縣警察局斗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編號 證據清單 證據清單 一 證人即被告之同事許志偉 之證述 證明被告於102年9月9日晚 間6時許,在雲林縣斗六市 斗六工業區某餐廳內,與同 事飲用酒類後,騎乘車牌號 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行駛於道路,於同日晚間9 時45分許,行經雲林縣斗南 鎮苓德路苦苓腳路段時,不 慎撞擊路中分隔島而受傷等 事實。  二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檢驗報 告1紙 證明被告於102年9月9日受 傷,送往台大醫院雲林分院 救治,並抽血檢驗酒精濃度 為181MG/DL,換算成呼氣酒 精濃度測試值為每公升0.90 毫克之事實。 三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診斷證 明書1紙 四 雲林縣警察局道路交通事 故現場圖、調查報告表( 一)(二)、舉發違反道 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各 1紙 證明被告於102年9月9日晚 間9時45分許,行經雲林縣 斗南鎮苓德路苦苓腳路段因 酒後駕車而肇事之事實。 五 照片45張、路口視器擷取 畫面2張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公共危險罪   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2  月  26  日             檢察官  吳 文 城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陳 懿 俐 附  錄: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2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 ,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3-10

ULDM-114-交易-109-20250310-1

金訴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560號 公 訴 人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馨玉 居南投縣○里鎮○○街000巷00號2樓A3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616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所載。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該不受理判決,得 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分 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被告於檢察官起訴後之民國114年2月7日死亡, 此有被告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1份附卷可憑,故依前開法 條規定,本件自應為不受理判決之諭知,且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洪英丰提起公訴;檢察官魏偕峯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彥宏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 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劉 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NTDM-113-金訴-560-20250310-1

交簡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簡上字第97號 上 訴 人 黃揚能 即 被 告 選任辯護人 蒲純微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3年3月29日113年度 交簡字第484號號第一審簡易判決(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號:113 年度偵字第1870號),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認不得以簡易判 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並自為第一審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撤銷。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黃揚能未領有合格之自用 小客車駕駛執照,猶於民國112年1月16日16時58分許,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後營里南47線公路臺南 市西港區路段由南往北方向行駛,行經該路段5.7公里處無 號誌路口時,本應注意車前狀況及兩車併行之間隔,並隨時 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且行經無號誌之交岔路口,應減速慢 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而依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 視線良好、柏油路面、路面乾燥、道路無缺陷、無障礙物, 並無不能注意之情狀,竟未注意車前狀況、未減速慢行,適 有告訴人陳玉秋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輕型機車,沿上開 路段由南往北方向行駛作左轉,兩車發生碰撞,致告訴人人 車倒地,受有左側股骨轉子間骨折、左股骨骨折等傷害。因 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對於簡易判決之上訴,準用刑事訴訟法第三編第一章及 第二章之規定;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有理由,或上訴雖無理 由,而原判不當或違法者,應將原審判決經上訴之部分撤銷 ,就該案件自為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 、第455條之1第3項、第369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 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經法院認為有刑事訴訟 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第3款所列之法院於審理後認應為無 罪、免訴、不受理或管轄錯誤判決之諭知者,應適用通常程 序審判之,刑事訴訟法第452條亦有明文。是管轄第二審之 地方法院合議庭受理簡易判決上訴案件,認案件有刑事訴訟 法第452條之情形者,應撤銷原判決,逕依通常程序為第一 審判決。 三、查本案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由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經原審判處罪刑,被告於上訴期間提起上訴後,於本院審理 期間之114年2月24日死亡,有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死亡證明書 、被告之個人基本資料、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原判決 對此未及審酌,自屬無從維持,揆諸前揭說明,應由本院將 原判決撤銷,改依通常程序為第一審判決,並不經言詞辯論 ,逕為公訴不受理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455條之1第1項、第3項、 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 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李駿逸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郭俊男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庭 審判長法 官 李音儀                 法 官 翁翎                 法 官 馮君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張嫚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0

TNDM-113-交簡上-97-20250310-1

交易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6號 公 訴 人 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詹文裕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079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詹文裕於民國113年10月5日7時許,在 雲林縣斗六市朋友家中飲酒後,明知已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 通工具,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騎乘微型電 動二輪車上路,嗣於同日8時44分許,行經雲林縣斗六市西 平路地下道機車道,不慎追撞前方被害人林榮和所騎乘車牌 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致被害人受有左小腿骨受傷 等傷害(涉犯過失傷害罪嫌,未據被害人告訴),經送成功 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救治,由警於同日9時45分許 測得被告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42毫克,始悉上情。 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駕駛動力交通工 具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罪嫌等語。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公訴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於114年1 月8日繫屬本院,嗣被告於本案繫屬後之114年2月26日死亡 等情,有其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及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11 4年1月8日雲檢亮大113偵10798字第1149000728號函上之本 院收文戳章各1份附卷可考,揆諸前揭規定,爰不經言詞辯 論,逕為不受理判決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簡伶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金雅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07

ULDM-114-交易-6-20250307-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593號 原 告 林宜蓁 被 告 梁志業 (已歿)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710號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 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 回原告之訴。但經原告聲請時,應將附帶民事訴訟移送管轄 法院之民事庭,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梁志業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雖因被告死亡 ,經本院為不受理判決在案,然原告於書狀中聲請就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由民事庭審理,爰依首揭法律規定,將本件 移送本院民事庭。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法 官 洪英花                    法 官 宋恩同                    法 官 謝欣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傳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2025-03-07

TPDM-114-審附民-593-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