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住居所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812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SARUTWARAKUN PATCHAMON 選任辯護人 陳仲豪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113年度重訴字 第102號),聲請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SARUTWARAKUN PATCHAMON已坦承犯行, 請求准予具保停止羈押等語。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被告 有無繼續羈押之必要,事實審法院本得斟酌訴訟進行程度及 其他一切情形而為認定,故受羈押之被告除確有刑事訴訟法 第114條所列情形之一,經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不得駁回外, 如以其他原因聲請具保停止羈押,其應否准許,事實審法院 自有認定裁量之權(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138號裁定意 旨參照)。 三、經查: (一)被告SARUTWARAKUN PATCHAMON經本院訊問後,坦承本件運 輸第二級毒品犯行,並有卷內證物附件為憑,復有扣案物 品為證,足認被告所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2項之 運輸第二級毒品、懲治走私條例第2條第1項之私運管制物 品進口等罪犯罪嫌疑重大。衡以被告所犯運輸第二級毒品 罪,為最輕本刑有期徒刑5年以上重罪,依一般趨吉避凶 之常情及規避己身重罪責任刑責之人性,有相當理由足認 被告有為規避重罪刑罰而有逃亡之虞,具有刑事訴訟法第 101條第1項第3款羈押之原因。且被告SARUTWARAKUN PATC HAMON為外國人,在我國境內無固定住居所,僅因涉犯本 件犯行入境我國,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具有刑事訴訟 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羈押之原因。審酌其犯罪事實對社 會侵犯之危害性及國家刑罰權遂行之公益考量,與被告人 身自由之私益兩相權衡後,為確保日後追訴程序之進行, 認對被告為羈押處分係屬適當、必要,符合憲法比例原則 及刑事訴訟法上羈押相當性原則之要求。又本案尚未辯論 終結,仍有確保後續進行審理及上訴程序之必要,苟予以 開釋,國家刑罰權即有難以實現之危險,難期被告日後能 到庭接受審判或執行,經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 、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及防禦權受 限制之程度,本院認尚無法以具保、責付、限制住居等對 被告自由權利侵害較輕微之強制處分措施替代,以確保審 判或刑罰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是對被告維持羈押處分係 適當、必要,符合比例原則及刑事訴訟法上羈押相當性原 則之要求,而有繼續羈押聲請人之必要。 (二)被告雖以前揭聲請意旨為由,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惟被告 羈押之原因及必要性,迄未消滅,且不得以其他侵害較小 之手段,確保將來審判或執行之順利進行,是仍有羈押之 必要,已如前述。復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不得 駁回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之情形,本件聲請停止羈押洵屬無 據,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順輝                   法 官 范振義                   法 官 林其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2025-03-18

TYDM-114-聲-812-2025031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08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黃思維 選任辯護人 鍾燦鴻律師 王志超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113年度重訴字 第102號),聲請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甲○○於偵查及審理均坦承犯行,相關證 人業已到庭證述,已無滅證及串證之虞,且被告符合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2項減刑規定,可預期將來所受宣告 之刑度非屬重刑,並有固定住居所,亦有撫養未成年子女之 責任,無逃亡可能,請求准予具保停止羈押等語。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被告 有無繼續羈押之必要,事實審法院本得斟酌訴訟進行程度及 其他一切情形而為認定,故受羈押之被告除確有刑事訴訟法 第114條所列情形之一,經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不得駁回外, 如以其他原因聲請具保停止羈押,其應否准許,事實審法院 自有認定裁量之權(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138號裁定意 旨參照)。 三、經查: (一)被告甲○○經本院訊問後,坦承本件運輸第二級毒品犯行, 並有卷內證物附件為憑,復有扣案物品為證,足認被告所 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2項之運輸第二級毒品、懲 治走私條例第2條第1項之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等罪犯罪嫌疑 重大。衡以被告所犯運輸第二級毒品罪,為最輕本刑有期 徒刑5年以上重罪,依一般趨吉避凶之常情及規避己身重 罪責任刑責之人性,自有較高之逃亡機率,且被告甲○○常 有出入國之情形,並於本件犯案後有湮滅證據之行為,有 相當理由足認被告有為規避重罪刑罰而有逃亡及湮滅之虞 ,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羈押之原因。審酌 其犯罪事實對社會侵犯之危害性及國家刑罰權遂行之公益 考量,與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兩相權衡後,為確保日後追 訴程序之進行,認對被告為羈押處分係屬適當、必要,符 合憲法比例原則及刑事訴訟法上羈押相當性原則之要求。 又本案尚未辯論終結,仍有確保後續進行審理及上訴程序 之必要,苟予以開釋,國家刑罰權即有難以實現之危險, 難期被告日後能到庭接受審判或執行,經權衡國家刑事司 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之 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本院認尚無法以具保、責付 、限制住居等對被告自由權利侵害較輕微之強制處分措施 替代,以確保審判或刑罰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是對被告 維持羈押處分係適當、必要,符合比例原則及刑事訴訟法 上羈押相當性原則之要求,而有繼續羈押聲請人之必要。 (二)被告雖以前揭聲請意旨為由,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惟被告 羈押之原因及必要性,迄未消滅,且不得以其他侵害較小 之手段,確保將來審判或執行之順利進行,是仍有羈押之 必要,已如前述。復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不得 駁回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之情形,本件聲請停止羈押洵屬無 據,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順輝                   法 官 范振義                   法 官 林其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2025-03-18

TYDM-114-聲-708-2025031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妨害自由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38號 被 告 江宏益 被 告 郭豈宏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少連 偵字第33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於自行或由第三人提出新臺幣參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 ,並限制住居於新北市○○區○○里○○街00巷00號。 乙○○於自行或由第三人提出新臺幣參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 ,並限制住居於桃園市○○區○○路0段000巷000號。   理 由 一、按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 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或第101條之 1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 每次不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 之刑者,第一審、第二審以3次為限,第三審以1次為限,刑 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前段、第5項後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甲○○、乙○○因妨害自由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 訴,前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7日訊問後,認被告甲○○、乙○ ○涉犯三人以上攜帶兇器非法剝奪他人行動自由、恐嚇取財 等罪,均犯罪嫌疑重大,而被告乙○○坦承犯行、被告甲○○僅 坦承傷害犯行,否認其餘犯行,惟渠2人所陳情節並不相同 ,與其他涉案少年所述亦有出入,參以被告2人係受少年丙○ ○請託一同前往處理本案債務糾紛,足見被告2人對於其餘涉 案少年均有一定威攝及影響力,足認有勾串證共之動機與能 力,而有羈押之必要,故諭知被告2人均應自114年1月7日起 予以羈押3月,並禁止接見、通信。 三、茲因被告2人羈押期間將屆,經本院於114年3月12日再次訊 問被告2人,被告2人均坦承全部犯行並請求具保停止羈押, 於併聽取檢察官之意見後,本院審酌全案犯罪情節、現有卷 證資料、素行紀錄,及本案業已辯論終結而定期宣判之程序 進行程度,另權衡國家司法權對犯罪之追訴處罰、保障社會 安寧秩序、受處分人個人自由及家庭生活機能之圓滿等羈押 之比例原則及必要性原則,認被告2人若能提供相當金額之 擔保,並限制其住居,應足以對被告2人形成拘束力,即無 繼續羈押之必要,併考量被告之年齡、資力及本案對社會秩 序之危害程度之情形,爰分別准許被告2人提出如主文所示 之保證金,停止羈押,並命被告2人分別限制住居於主文所 示住居所。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220條,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十四庭審判長 法 官 孫立婷                              法 官 黃皓彥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2025-03-18

TYDM-114-訴-38-20250318-2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102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SARUTWARAKUN PATCHAMON 選任辯護人 陳仲豪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PROMPHAO WISUTPAT 選任辯護人 林日春律師 被 告 黃士紘 選任辯護人 黃慧仙律師 黃啟銘律師 被 告 黃思維 選任辯護人 鍾燦鴻律師 王志超律師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36547號、第43502號、第47209號),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SARUTWARAKUN PATCHAMON、PROMPHAO WISUTPAT、黃士紘、黃思 維自民國壹佰壹拾肆年參月貳拾伍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得 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規定訊問被 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得逾2 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第一 審以3次為限,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 文。 二、經查: (一)被告SARUTWARAKUN PATCHAMON、PROMPHAO WISUTPAT、黃 士紘、黃思維經本院訊問後,均坦承運輸第二級毒品犯行 ,並有卷內證物附件為憑,復有扣案物品為證,足認被告 4人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2項之運輸第二級毒品 、懲治走私條例第2條第1項之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等罪犯罪 嫌疑重大。被告4人所犯運輸第二級毒品罪,為最輕本刑 有期徒刑5年以上重罪,衡以一般趨吉避凶之常情及規避 己身重罪責任刑責之人性,自有較高之逃亡機率。另被告 黃士紘於警詢及偵訊時並非自始坦承犯行,被告黃思維則 常有出入國之行為,並於本件犯案後有湮滅證據之行為。 綜合被告4人上開客觀情事,有相當理由足認被告4人有為 規避重罪刑罰而有逃亡及湮滅之虞,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0 1條第1項第3款羈押之原因。另被告SARUTWARAKUN PATCHA MON、PROMPHAO WISUTPAT為外國人,在我國境內無固定住 居所,僅因涉犯本件犯行入境我國,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 虞,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羈押之原因。考 量被告4人運輸毒品類型、數量,嚴重危害我國社會治安 及國民健康,助長國內施用毒品之歪風甚為嚴重,是審酌 其等犯罪事實對社會侵犯之危害性及國家刑罰權遂行之公 益考量,與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兩相權衡後,為確保日後 追訴程序之進行,認對被告4人為羈押處分係屬適當、必 要,符合憲法比例原則及刑事訴訟法上羈押相當性原則之 要求,裁定自民國113年10月25日起予以羈押在案。復於 羈押期間屆滿前,經訊問後裁定被告4人自114年1月25日 起延長羈押在案。 (二)因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本院訊問被告4人,並聽取其等 辯護人意見後,認其等原羈押原因事由仍存在,仍有確保 其等到案進行後續司法之審理等程序之必要,苟予以開釋 ,國家刑罰權即有難以實現之危險,難期其等日後能到庭 接受審判或執行,經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 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 之程度,本院認對其等維持羈押處分係適當、必要,符合 比例原則及刑事訴訟法上羈押相當性原則之要求,故被告 4人仍有繼續羈押之原因及必要,仍分別依刑事訟法第101 條第1項第1、3款規定,自114年3月25日起對被告4人延長 羈押2月。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順輝                   法 官 范振義                   法 官 林其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2025-03-18

TYDM-113-重訴-102-20250318-2

桃補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補字第239號 原 告 江妍熹 (住居所詳卷) 上列原告與被告宋美玲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0萬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6,7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繳,即 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陳振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潘昱臻

2025-03-17

TYEV-114-桃補-239-20250317-1

壢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壢交簡字第170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徐瑞祥(原名徐文潭)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3年12 月31日113年度壢交簡字第1703號刑事簡易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上訴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 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 應以裁定駁回之;對於簡易判決之上訴,準用前揭規定,刑 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第362條前段、第455條之1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又送達於住居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亦無受 領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自治或 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2份,1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 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1份置於該送達 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寄存送達,自寄存之 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亦為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1項前段 、第138條第1項、第2項所明定,並依刑事訴訟法第62條規 定,於刑事訴訟程序之送達文書準用之。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徐瑞祥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於 民國113年12月31日以113年度壢交簡字第1703號判決判處罪 刑在案,並將判決正本送達於被告位於桃園市平鎮區陸光路 之居所,因未會晤受送達人本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或 受僱人,而於114年1月9日將該文書寄存於桃園市政府警察 局平鎮分局宋屋派出所,依前揭說明,應自寄存之日起經10 日即114年1月19日發生送達效力,並自翌日起算20日之上訴 期間為114年2月8日,復依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第2 條第1項規定,加計在途期間1日,則其法定上訴期間應於11 4年2月9日屆滿,是本件上訴期間之末日應為114年2月9日, 然上訴人遲至114年2月18日始具狀聲明上訴,此有被告提出 書狀之本院收文戳章可佐,顯已踰越上訴期間。揆諸前開說 明,本件上訴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 中華民國114年3月17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蔡旻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徐家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YDM-113-壢交簡-1703-20250317-2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違反保護令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壢簡字第169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莊翊廷 上列被告因違反保護令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 3年度偵字第5559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如本判決附表所示各罪,各處如本判決附表主文欄所示之 宣告刑。應執行拘役壹佰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如 附件)之記載。 二、核被告甲○○就附表編號1、2所為,均係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61條第4款違反保護令罪;就附表編號3所為,係犯家庭暴力 防治法第61條第2款違反保護令;就附表編號4所為,係犯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2款、第4款違反保護令。被告於密接 之時間、地點,為附表編號3所示行為,依一般社會健全觀 念,難以強行分開,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 一行為評價為接續犯,僅論以一罪。又附表編號4部分,被 告係以一犯意而違反同一保護令上所禁止之數個態樣,為一 違反保護令之行為,屬單純一罪。又被告就本判決附表各編 號犯行,犯意各別,行為互異,應予分論併罰。 三、爰審酌被告藐視保護令代表之國家公權力及保護被害人權益 作用,行為實有可議,參酌被告自陳之職業、教育程度、家 庭經濟狀況,兼衡其犯罪動機、目的、生活狀況、品行、犯 後態度及智識程度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另衡酌被告所犯各罪之犯罪 類型、態樣、手段、所侵害法益、責任非難程度及犯罪時間 ,再斟酌被告犯數罪所反應之人格特性,暨權衡各罪之法律 目的、多數犯罪責任遞減、罪刑相當原則及相關刑事政策, 而為整體評價後,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併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2款、第4款,刑法第11條前段、第 51條第6款、第41條第1項前段,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乙○○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張明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李芷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本判決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文 1 處刑書附表編號1 甲○○犯違反保護令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處刑書附表編號2 甲○○犯違反保護令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處刑書附表編號3 甲○○犯違反保護令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處刑書附表編號4 甲○○犯違反保護令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14條第1項、第16條第3項所為之下列裁定者,為本 法所稱違反保護令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 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三、遷出住居所。 四、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五、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5598號   被   告 甲○○ 男 35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巷0              弄00號3樓             居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              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 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與徐秀禎前為男女朋友,雙方以情感為基礎,發展親密 之社會互動關係,而屬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3條之1規定之曾 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甲○○前因對徐秀禎為家庭暴力行 為,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於民國112年11月14日核發112年度 家護字第1241號民事通常保護令,裁定甲○○不得對徐秀禎實 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不法侵害行為,並不得對徐秀禎為 騷擾、接觸、跟蹤、通話及通信之行為,且應遠離徐秀禎位 在桃園市○鎮區○○路000巷00號住處至少100公尺,保護令有 效期間為1年6月。詎甲○○明知上開民事通常保護令內容,仍 基於違反保護令之犯意,於附表所示時間、地點,為附表所 示之行為,以此方式對徐秀禎實施騷擾、接觸及未遠離告訴 人住處,而違反上開保護令。 二、案經徐秀禎訴由本署簽分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訊中坦承不諱,並有臺灣 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家護字第1241號民事通常保護令、被 告另案於113年1月6日之調查筆錄各1份、現場錄影光碟1片 及錄影畫面翻拍照片、社群軟體FACEBOOK網頁擷圖及簡訊擷 圖等在卷可稽,其罪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就附表編號3所為,係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2款 之違反保護令罪嫌;被告就附表編號1、2所為,係犯家庭暴 力防治法第61條第4款之違反保護令罪嫌。被告就附表編號4 所為,係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2款、第4款之違反保護 令罪嫌,又被告係以一犯意而違反同一保護令上所禁止之數 個態樣,為一違反保護令之行為,屬單純一罪,請以一違反 保護令罪論處。被告上揭所犯4次違反保護令罪嫌間,犯意 各別,行為互殊,請分論併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檢 察 官 乙 ○ ○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 記 官 林 意 菁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 14 條第 1 項、第 16 條第 3 項或依第 63 條之 1 第 1 項準用第 14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2 款、第 4 款、 第 10 款、第 13 款至第 15 款及第 16 條第 3 項所為之下列 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 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三、遷出住居所。 四、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五、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六、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七、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八、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附表 編號 時間 地點 行為 涉犯罪嫌 1 113年5月10日0時31分許 桃園市○鎮區○○路000巷00號 駕駛車輛前往告訴人位在桃園市○鎮區○○路000巷00號住處門口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4款 2 113年5月28日0時56分許 桃園市○鎮區○○路000巷00號 駕駛車輛前往告訴人位在上址住處門口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4款  3 113年5月31日 不詳地點 在社群軟體FACEBOOK上張貼文章、撥打電話及傳送簡訊與告訴人持用之手機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2款 4 113年5月31日23時許 桃園市○鎮區○○路000巷00號 駕駛車輛前往告訴人位在上址住處附近,並與告訴人接觸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2款、第4款

2025-03-17

TYDM-114-壢簡-169-20250317-1

重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104號 原 告 洪延珊 被 告 上方汽車修護交通器材行 法定代理人 陳霈霖 訴訟代理人 陳建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經營之上正電動車招牌燈過亮,照入原告居 住之房屋,原告因患有近視散光眼疾,家人亦常遭招牌燈光 閃到眼睛造成行車危險。燈光照入房屋2、3樓,原告受到驚 嚇晚上睡覺作惡夢導致精神不振,常於樓梯摔倒。原告受此 不法侵害身心痛苦異常,為此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賠償財物損失、醫藥費、購買保健食品費用及精神慰撫 金共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 ,0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被告承租屏東市○○路00000號房屋,被告承租之 房屋與原告住所相隔約30公尺,中間隔著4線道,4線道中間 有中央分隔島,中央分隔島上之路燈比被告之招牌燈還亮, 原告住所左右鄰居亦有招牌,其不清楚何以被告之招牌會造 成原告困擾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被告於民國109年8月間至113年10月間於屏東市○○路00000號 地址經營上正電動車,而原告居住於被告營業處所對面即屏 東市○○路000號,原告住所與被告營業處所間隔著4線道和平 路,和平路中間有1中央分隔島,分隔島上則有設置路燈等 情,有商業登記抄本、Google街景圖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 159、273至277頁),此部分事實堪以認定。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 第184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具備法 條所定之主、客觀要件始可,其中客觀要件部分,並須行為 人之行為係屬不法,始足當之。又按損害賠償之債,以有損 害之發生及有責任原因之事實,並二者之間,有相當因果關 係為成立要件。故原告所主張損害賠償之債,如不合於此項 成立要件者,即難謂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存在。原告主張被告 營業處所之招牌燈光過亮,照入原告住家以致原告受到驚嚇 ,常作惡夢,原告精神上受有痛苦等情,為被告所否認,則 原告應就被告招牌燈光過亮超過人體負荷標準,以及原告之 身體、健康因招牌燈光超過人體負荷標準而受有損害負舉證 責任。經查:  1.被告營業處所設有招牌燈光,原告住所即為招牌燈光之對角 處,有原告提出之被告營業處所及原告住家照片14張在卷可 參(照片置放於本院卷證件存置袋內)。而依原告提出之照 片所示,招牌燈光於夜間開啟時,從原告住家窗戶往外觀看 ,確實可看到招牌之亮燈,並有明顯之光線,惟是否能以此 遽認招牌燈光所產生之光線已超過人體負荷標準侵害原告之 身體、健康權,尚有所疑。再者,一般所謂之光害侵擾係指 不必要之光線進入了他人私有領域,使他人感到不適,而原 告提出之上開照片,並無從證明係屬不必要之光線或有過度 照明之情事,原告復無法舉證招牌燈光亮度有過度強烈超越 合理範圍之情形,況兩造住居所間和平路上之中央分隔島確 有設置路燈,夜間路燈開啟確實會使個人感覺燈光之亮度有 加成效果,則原告主張其因被告營業處所之招牌燈光照入原 告房屋內之光線過亮,致侵害其身體、健康權,尚乏所據, 難認原告上開主張為可採。  2.再者,本院根據原告提出之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寶建醫院、 安和醫院、林典慶婦產科診所、陳泰昌骨科診所、旭陽診所 之醫療費用收據,函詢上開醫院、診所有關原告就醫之原因 ,旭陽診所函覆原告就診原因為不孕(見本院卷第199頁) ,安和醫院函覆原告就診原因為子宮肌瘤合併不孕症(見本 院卷第201頁),陳泰昌骨科診所提供本院之醫療明細表則 記載脊椎檢查(見本院卷第207頁),林典慶婦產科診所提 供本院原告之病歷表則記載痛經症(見本院卷第209至215頁 ),長庚醫院函覆表示原告就診原因主訴不孕症(見本院卷 第261頁),寶建醫院函覆表示病人自述喝完養生茶後頭暈 ,3天沒睡覺,27歲於奇美醫院就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 另有至風濕免疫科門診就醫,結果疑有免疫疾病導致不孕, 並治療蕁麻疹等語(見本院卷第251頁),則根據上開醫療 院所之函覆資料顯示,原告就醫原因皆與被告營業處所之招 牌亮度無關。另根據寶建醫院之函覆資料可知,原告雖曾於 112年7月15日、同年月22日至神經內科門診,經診斷其為兩 眼視機能疾患,有原告之寶建醫院病歷在卷可參(見本院卷 第255頁),惟並無證據證明此為被告營業處所之招牌燈光 過亮所導致,從而,原告無法舉證證明被告有何不法之侵權 行為,亦無法證明其所受之損害與其主張之侵權行為間有何 相當因果關係,其主張被告應負損害賠償責任,難認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1,000 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審 酌後,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另一一論駁,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李育任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黃依玲

2025-03-17

PTDV-113-重訴-104-20250317-1

嘉小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小調字第346號 聲 請 人 許家豪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薛誠德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正被告住居所、原因事實,逾期 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為之,訴狀應記載當事人、訴訟標的及其原 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 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 第1至3款、第116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又當事人書狀不 合程式,法院應定期間命補正,當事人逾期不為補正,起訴 即不具應具備之程式而不合法,應以裁定駁回,同法第121 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提出之訴狀名稱為「聲請損害告訴狀」及狀內記 載「不得不提民事告訴請求損害賠償新台幣參萬元補償,以 糾正其錯誤」等語,並未載明被告住居所及原因事實,自上 開文義無法認定原告主張之原因事實為何,茲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正 被告住居所、原因事實,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黃美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周瑞楠

2025-03-17

CYEV-114-嘉小調-346-20250317-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220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閆靜儒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本院中華 民國113年10月31日113年度壢簡字第2209號刑事簡易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上訴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 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 應以裁定駁回之;對於簡易判決之上訴,準用前揭規定,刑 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第362條前段、第455條之1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又送達於住居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亦無受 領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自治或 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2份,1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 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1份置於該送達 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寄存送達,自寄存之 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亦為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1項前段 、第138條第1項、第2項所明定,並依刑事訴訟法第62條規 定,於刑事訴訟程序之送達文書準用之。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即被告閆靜儒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 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31日以113年度壢簡字第2209號 判決判處罪刑在案,並將判決正本送達於被告位於桃園市中 壢區中正路之住所及居所,因皆未會晤受送達人本人,亦無 受領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而於113年11月7日將該等文書 均寄存於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興國派出所,依前揭說 明,應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即113年11月17日發生送達效力 ,並自翌日起算20日之上訴期間為113年12月7日,復依法院 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第2條第1項規定,加計在途期間1 日,則其法定上訴期間應於113年12月8日屆滿,是本件上訴 期間之末日應為113年12月8日,然上訴人遲至113年12月20 日始具狀聲明上訴,此有被告提出書狀之本院收文戳章可佐 ,顯已踰越上訴期間。揆諸前開說明,本件上訴違背法律上 之程式,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 中華民國114年3月17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蔡旻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徐家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YDM-113-壢簡-2209-20250317-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