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立傑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中簡
臺中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3822號 原 告 陳志榮 法定代理人 陳栢欽 訴訟代理人 陳雯婷 被 告 劉庭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路0段000號房屋騰空遷讓返還 予原告。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6,000元。 被告應自民國113年12月26日起至遷讓返還第1項房屋之日止,按 月給付原告新臺幣30,000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10分之9,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1、2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51,300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3項,於判決確定前清償期已屆至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方面: ㈠、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 限;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 者,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 、第3款、第256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時原 聲明為: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路0段000號房屋 (下稱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並給付新臺幣(下 同)101,000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22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止 ,按月給付30,000元及給付違約金30,000元等語(見本院卷 第17頁),嗣迭經變更,於本院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期日 當庭變更訴之聲明為: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 原告;②被告應給付原告71,000元;③被告應自113 年12月26 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房屋時,按月給付原告30,000元等語(見 本院卷第154頁),核係本於同一租賃關係而為請求,且係 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與上開規定尚無不合,先予敘明 。 ㈡、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依民事訴訟法第433條之3規定,本 院依職權由原告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   被告前向原告承租系爭房屋,約定租賃期間自112年11月10 日起至114年11月9日止,每月租金為30,000元,按月於每月 10日前給付,押租金為60,000元,並簽訂房店屋租賃契約書 (下稱系爭租約),詎被告自112年12月起未按時給付租金 ,期間亦有僅給付部分租金,屢經催討亦未獲置理,迄今尚 欠租金101,000元,扣除押租金60,000元後,被告已積欠2期 以上之租金未繳納,原告於113年12月18日以鈞院言詞辯論 筆錄之送達,作為向被告終止系爭租約之意思表示,而於11 3年12月25日發生終止之效力,系爭租約既已終止,被告即 負有返還系爭房屋之義務,又系爭租約終止後,被告繼續占 用系爭房屋,致原告受相當於租金損害之不當得利,而被告 於系爭契約終止後,未依約定返還系爭房屋,依系爭契約第 14條第4項之約定應賠償原告懲罰性違約金30,000元等語。 爰依終止租賃契約租賃物返還請求權、民法第767條及系爭 租約、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與原告;②被告應給付原告 71,000元;③被告應自113 年12月26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房屋 時,按月給付原告30,000元。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公證書、房店屋租賃契約、   房屋稅籍證明書、存證信函、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租金欠 款明細、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LINE對話紀錄為證( 見本院卷第21-37、71、113-137頁)。而被告經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為聲明或陳述, 經本院調查結果,認原告主張與事實相符,堪信原告之上開 主張為真正。 ㈡、按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物,民法第455條前 段定有明文。又承租人積欠租金額,除擔保金抵償外,達2 個月以上時,出租人始得收回房屋,土地法第100條第3款亦 有明文。又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 返還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定。另承租人租金支 付有遲延者,出租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承租人支付租金, 如承租人於其期限內不為支付,出租人得終止契約。租賃物 為房屋者,遲延租金之總額,非達2個月之租額,不得依前 項之規定,終止契約,民法第440條第1項、第2項前段定有 明文。次按依民法第254條規定,債務人遲延給付時,必須 經債權人定相當期限催告其履行,而債務人於期限內仍不履 行時,債權人始得解除契約。經查: 1、被告自112年11月10日起至113年8月9日止,合計應繳9個月租 金270,000元,雖於112年11月1日、113年1月23日、113年2 月25日、113年3月22日、113年4月15日、113年6月3日被告 分別繳納30,000元、30,000元、30,000元、30,000元、10,0 00元、22,000元(合計152,000元),惟並無法清償上開期 間之全部租金債務【總金額為270,000元(原告係認於113年 7月22日終止系爭租約,計算至113年7月22日之租金為253,0 00元,惟因積欠之租金總額(000000-000000=101000)扣除 押租金60,000元後未達2個月(000000-00000=41000),該 終止並不合法,系爭租約未合法終止,113年7月租金應仍以 全月計算】,依民法第321條第1款抵充已屆清償期部分後, 尚積欠118,000元,扣除押租金60,000元後(抵充113年4、5 月租金),尚積欠58,000元,嗣後被告自113年6月10日起至 同年12月底止,仍未繳納租金(積欠113年6-12月租金210,0 00元),足認被告積欠之租金已達2個月以上之租額。又原 告前於113年1月6日、113年2月21日、113年3月15日、113年 5月27日、113年6月21日以存證信函催告被告給付積欠之租 金,復於113年12月18日以本院言詞辯論筆錄之送達,作為 向被告終止系爭租約之意思表示,上開筆錄於000年00月00 日生送達效力,於113年12月26日發生終止之效力,有本院 公示送達公告附卷可佐(見本院卷第149頁),揆諸上揭說 明,則原告主張系爭租約於113年12月25日經合法終止,應 屬可採。 2、次查,系爭租約已於113年12月25日經合法終止,依民法第45 5條前段之規定,被告即負有返還租賃物之義務,從而,原 告依民法第455條前段規定,訴請被告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 返還與原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被 告遷讓房屋既屬有據,則原告另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求被 告遷讓房屋,即無需審酌。 3、另原告主張被告於系爭租約終止前,尚積欠租金101,000元( 112年11月至113年12月31日應繳租金總額為420,000元,被 告僅繳納152,000元,尚共積欠租金總額268,000元,原告僅 以101,000元計算,自無不可)未給付,經扣除押租金60,00 0元後,尚積欠租金41,000元未給付,業如前述,則原告依 系爭租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41,000元,核屬有 據。 ㈢、再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 第179條載有明文。無權占有他人房屋,可能獲得相當於租 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度台上字第16 95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系爭租約至113年12月25日經 合法終止,業經本院認定如前,自系爭租約終止之翌日起, 被告無合法使用系爭房屋之權源,其後被告繼續使用系爭房 屋屬無權占有,被告受有利益致系爭房屋所有權人即原告受 有損害,應堪認定。被告自系爭租約終止翌日即113年12月2 6日起,繼續占有使用系爭房屋,所獲得之相當於租金之不 當得利,而依系爭租約之約定,系爭房屋租金為30,000元, 被告無權占用系爭房屋,受有相當免繳租金之利益即30,000 元,每個月所獲得之利益自得以30,000元計算。原告請求被 告自113年12月26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應給付相當 於每月租金30,000元之不當得利,核屬有理。 ㈣、末查,依系爭租約第14條第4款約定「乙方(按指被告)未依 第2項約定返還房屋時,…,並得請求相當於1個月租金額計 算之懲罰性違約金…」(見本院卷第29頁)。此約定係屬違 約金性質,而兩造並未約定上開違約金之性質,依最高法院 86年度台上字第3397號判決意旨所示,應視為損害賠償總額 預定之違約金。又約定之違約金過高者,得由法院依職權予 以酌減。契約當事人約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應依一般客觀 之事實、社會經濟狀況、當事人實際上所受損害及債務人如 能如期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享受之一切利益為衡量標準。 而債務已為一部履行者,法院亦得比照債權人所受利益,減 少其數額。是當事人所受之一切消極損害 (即可享受之預期 利益) 及積極損害,均應加以審酌。本院審酌原告於租約屆 期後被告未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其所受積極損害、所失 利益,通常為租金之收入及租金轉投資之收益等,並衡諸社 會經濟狀況,認原告請求相當月租金額計算之違約金尚屬過 高,應予酌減為相當月租金額0.5倍即15,000元為適當。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終止租賃契約租賃物返還請求權、租金請 求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 遷讓返還與原告;②被告應給付原告56,000元;③被告應自11 3年12月26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止,按月給付原告30,000元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 駁回。 六、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款 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 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併依職權為被告供擔保免 為假執行之宣告。 七、結論:原告之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9

TCEV-113-中簡-3822-20250219-1

中簡
臺中簡易庭

給付國有土地使用補償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簡字第4374號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趙子賢 訴訟代理人 申惟中律師 被 告 范智雄 訴訟代理人 楊孟凡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范智雄間給付國有土地使用補償金事件,原告起 訴雖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440元,惟查本件訴訟標的 金額為1,307,607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3,969元,原告僅繳納1 ,440元,尚欠12,529元,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向本庭補繳上開所欠裁判費餘 額,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8

TCEV-113-中簡-4374-20250218-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4891號 原 告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萬祥 訴訟代理人 蔡佩蓉 被 告 莊正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 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1,194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8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1,194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4

TCEV-113-中小-4891-20250214-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4500號 原 告 陳忠志 被 告 陳柏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 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3,023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其中新臺幣73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餘新臺幣270元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為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3,023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被告於民國112年7月18日上午,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 通重型機車(下稱肇事機車),沿臺中市太平區中山路2段1 00巷往大興路方向行駛,於同日上午7時47分許,行經中山 路2段100巷與中山路2段交岔路口(下稱事故地點),因未 注意於未劃分向標線之道路,應靠右依序行駛,竟自左側超 越連貫二輛以上車輛,適同向在連貫二輛車前方由原告駕駛 訴外人林密所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 車輛)於行經事故地點時轉備左轉時,兩車因而發生碰撞   (下稱系爭事故),致系爭車輛毀損,系爭車輛所需修復費 用新臺幣(下同)33,519元(含工資烤漆費用15,912元、零 件費用17,607元),被告就系爭事故應負全部過失責任,自 應負賠償責任,而林密已將系爭車輛受損之損害賠償債權讓 與給原告。又原告就系爭事故並無肇事因素,惟原告於系爭 事故發生後,代被告墊付肇事機車之修理費用25,350元,被 告係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機車修理費用25,350元之利益,自 應返還與原告。爰依侵權行為及債權讓與、不當得利之法律 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8,869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   依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下稱初 判表)所示,兩造就系爭事故之發生均有過失,惟臺中市車 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下稱車鑑會)及臺中市車輛行車事 故鑑定覆議委員會(下稱覆議會,合稱鑑定會)認定原告未 有過失,實有違誤;嗣改稱:對鑑定會鑑定結果無意見。又 被告如需負損害賠償責任,僅負回復原狀之責,原告於未經 被告同意或通知被告前,逕行前往修配廠修車,所支出之修 車費不得向被告請求,縱認被告需賠償,零件之支出亦應予 以折舊。至原告自知無照駕駛而認理虧,始代墊肇事機車之 修理費,其明知無代墊肇事機車之修車費義務而為給付,亦 屬履行道德上義務,不得請求返還,嗣改稱:願返還肇事機 車之修理費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被告於上開時地,於未劃分向標線之道路,未靠右 依序行駛,且於前行有連貫二輛以上車輛時進行超車之過失 駕駛行為,致發生系爭事故,使系爭車輛毀損,林密已將對 被告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讓與原告等情,業據提出系 爭偵案不起訴處分書、維修明細表、統一發票、行車執照、 車輛損害賠償債權請求權讓與同意書為證(見本院卷第21-2 9頁、第91-93頁),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偵案偵查卷宗 查閱屬實,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正。 ㈡、按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91 條之2前段定有明文,此係專為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 使用中駕駛人之責任而為舉證責任倒置之規定,蓋駕駛人使 用動力車輛,即有侵害他人權利之危險,因此應隨時注意避 免致生損害於他人。故凡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害於他人者 ,即應負賠償責任,由法律推定駕駛人侵害他人之行為係出 於過失。查系爭事故係因被告駕車途經事故地點時,撞及系 爭車輛,致系爭車輛毀損,則系爭車輛所有權人林密就系爭 車輛毀損所受之損害,顯然係因被告使用車輛時駕駛行為所 致,被告駕駛行為與系爭車輛所受損害間,自具有相當因果 關係,揆之前揭規定,應推定被告之駕駛行為具有過失。 ㈢、次按汽車除行駛於單行道或指定行駛於左側車道外,在未劃 分向線或分向限制線之道路,應靠右行駛。但遇有特殊情況 必須行駛左側道路時,除應減速慢行外,並注意前方來車及 行人;機車行駛之車道,應依標誌或標線之規定行駛;汽車 超車時,應依下列規定:二、在設有學校、醫院標誌或其他 設有禁止超車標誌、標線之處所、地段或對面有來車交會或 前行車連貫二輛以上者,不得超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5 條第1項、第99條第1項前段、第101條第1項第2款分別定有 明文。而事故地點為未劃分向標線之道路【見附於臺灣臺中 地方檢察署(下稱臺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9899號交通過 失傷害(下稱系爭偵案)卷第51、71-81頁之事故現場相片 】,被告駕車行經事故地點,理應注意靠右依序行駛,又被 告所駕駛肇事機車本在原告駕駛系爭車輛後方,且間隔二輛 汽車以上,而依當時情形天氣晴朗未下雨,視線良好,又無 不能注意情事,被告竟於前行有連貫二輛以上車輛時,未靠 右行駛於對向進行超車,致發生系爭事故,使系爭車輛受損 ,顯見被告之駕駛行為確有過失甚明,系爭事故亦經覆議會 鑑定在案,有該會覆議字第0000000案覆議意見書附卷可稽 (見臺中地檢系爭偵案卷第195-196頁),兩造對此並不爭 執(見本院卷第102頁),是被告就系爭事故之發生,確有 過失且其過失與系爭車輛受損間,存有相當因果關係,應堪 認定。 ㈣、至被告抗辯原告無照駕駛乙節,固為原告所不爭執,然審諸 駕駛執照之核發,屬公路監理機關之行政管理措施,與駕駛 人有無過失或車禍是否發生,並無必然關聯性,被告既未證 明原告未領有駕駛執照,同系爭事故發生之肇事原因,自不 能認為原告無照駕駛與系爭事故有相當因果關係,亦無從認 定原告為有過失情節,併此敘明。   ㈤、復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復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應向被害人賠償其物因毀損 所減少之價值,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及第196條分別定有 明文。再按物被毀損時,被害人依民法第196條規定請求物 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必要之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 最高法院77年5月17日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系爭車輛之修復所需費用共33,519元,其中零件費用為17,6 07元,有前揭維修明細表在卷可參,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 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之規定,系爭車輛之耐用年數 為5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369,另依營利事業 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 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 定率遞減法者,以1 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 年者 ,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 ,以1月計」,系爭車輛自出廠日103年1月,迄本件車禍發 生時即112年7月18日,已使用9年7月,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 修復費用估定為1,761元(詳如附表之計算式),復加計不 生折舊問題之工資烤漆費用15,912元,是系爭車輛之合理修 復費用為17,673元(計算式:1761+15912=17673)。 ㈥、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 第179條定有明文。又給付係履行道德上之義務者,及因清 償債務而為給付,於給付時明知無給付之義務者,不得請求 返還,固為民法第180條第1、3款所明定。惟該條款所謂明 知無給付之義務,係指原無債務而直接及確定之故意認為有 債務而為給付者而言。至於原無債務而誤以為有債務者,縱 其誤認係出於過失或重大過失,亦非明知而非債清償,仍無 該條款之適用(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897號判決意旨參照 )。再按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經他造於準備書狀內或言詞辯 論時或在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前自認者,無庸舉證,民事訴 訟法第279條第1項定有明文。在未經自認人合法撤銷其自認 前,法院不得為與自認事實相反之認定。而自認之撤銷,自 認人除應向法院為撤銷其自認之表示外,尚須舉證證明其自 認與事實不符,或經他造同意者,始得為之(最高法院107 年台上字第1837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原告主張其無肇 事因素,兩造又未因原告為其代墊肇事機車之修理費用25,3 50元達成和解,被告無法律上原因受有原告代墊肇事機車修 理費用之利益25,350元等情,業據提出估價單、免用統一發 票收據為證(見本院卷第31-33頁),而被告於本院113年12 月20日言詞辯論期日自陳對肇事機車維修費用部分,願意賠 償給原告等語(見本院卷第82頁),嗣撤銷自認,並以前詞 置辯。則被告撤銷自認,並未經原告同意,應舉證證明自認 與事實不符。 ㈦、又系爭事故於112年7月18日發生,警員製作之初判表係記載 原告「左轉彎時疏未注意左側來車(一般違規:駕照吊(註 銷))」(見臺中地檢系爭偵案卷第53頁),而車鑑會於11 2年11月17日鑑定結果認原告並無肇事因素(見臺中地檢系 爭偵案卷第49-50頁);覆議會於113年5月2日亦為相同之鑑 定結果(見臺中地檢系爭偵案卷第195-196頁),而原告係 於112年12月14日支付肇事機車之修理費(見本院卷第33頁 ),徵諸原告支付肇事機車之修理費時,初判表認原告有過 失,鑑定會則認定原告無過失,惟尚未經覆議會最終鑑定前 ,難認原告係明知無給付義務,被告抗辯原告明知無給付義 務而給付,不請求返還,核與法條不符,尚難採信。再按, 當事人間是否有道德上權利義務存在,應依社會通念由客觀 上認定,本件肇事機車修理費用並無道德上義務之問題,如 原告主觀上誤信有此義務而為給付,自仍得請求返還其利益 ,是被告無法律上原因受有原告代墊肇事機車修理費用之利 益甚明。從而,被告撤銷自認,並未舉證證明其自認與事實 不符,或經原告同意,依上規定,被告不得撤銷自認,所為 抗辯,尚難採信。原告主張依不當得利,請求被告返還其代 墊之機車修理費用25,350元之請求,為有理由。 ㈥、綜上,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合計為43,023元【計算式 :17673+25350=43,023】。    四、綜上所述,原告本於侵權行為及債權讓與、不當得利之法律 關係訴請被告給付43,02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 113年12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而為被告敗訴之判 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併依職權為被告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宣告。  七、按於小額訴訟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費 用額;又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 法院酌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 各自負擔其支出之訴訟費用,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 、第79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核本件訴訟費用額為第一審裁判 費1,000元,爰依兩造之勝敗比例,認其中百分之73即730元 應由被告負擔,其餘270元應由原告負擔。  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 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 於判決送達後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附表 -----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17,607×0.369=6,497 第1年折舊後價值  17,607-6,497=11,110 第2年折舊值    11,110×0.369=4,100 第2年折舊後價值  11,110-4,100=7,010 第3年折舊值    7,010×0.369=2,587 第3年折舊後價值  7,010-2,587=4,423 第4年折舊值    4,423×0.369=1,632 第4年折舊後價值  4,423-1,632=2,791 第5年折舊值    2,791×0.369=1,030 第5年折舊後價值  2,791-1,030=1,761 第6年折舊值    0 第6年折舊後價值  1,761-0=1,761 第7年折舊值    0 第7年折舊後價值  1,761-0=1,761 第8年折舊值    0 第8年折舊後價值  1,761-0=1,761 第9年折舊值    0 第9年折舊後價值  1,761-0=1,761 第10年折舊值    0 第10年折舊後價值  1,761-0=1,761

2025-02-14

TCEV-113-中小-4500-20250214-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4846號 原 告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訴訟代理人 吳念芷 被 告 許寧俙即許嘉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1,834元,及自民國113年3月1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2.345計算之利息,並自民國113年4 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 ,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1,834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4

TCEV-113-中小-4846-20250214-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給付電話費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中小字第27號 原 告 裕邦信用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載霆 訴訟代理人 郭書妤 被 告 林伯信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話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4,292元,及其中新臺幣4,090元自民國  114年1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4,292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4

TCEV-114-中小-27-20250214-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4960號 原 告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自明 訴訟代理人 陳冠雲 凃福仁 林語彤 被 告 張高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 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390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26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4

TCEV-113-中小-4960-20250214-1

中建簡
臺中簡易庭

給付工程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中建簡字第48號 原 告 趙文俊即一欣工程行 訴訟代理人 趙啟勝 被 告 上慶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潘誌益 訴訟代理人 許建東 潘雅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18,940元本息(見本院卷㈠第17頁) ;嗣於民國113年11月29日言詞辯論期日以言詞變更訴之聲 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288,824元本息(見本院卷㈡第30頁) ,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合於前開規定,先予敘明 。 二、原告主張:   原告於109年3月間,承攬被告所發包之「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下稱勤益科大)新校區運動場看臺新建工程」(下稱新建 工程)中之「鋼筋綁紮」部分(下稱系爭工程),並簽訂工 程承攬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訂承攬總金額為2,849, 280元(含營業稅),並依實作數量及工程合約明細表或估 價單內單價結算【每公噸(也稱為噸)給付單價為5,300元 】,而每期請領工程款時,須扣除10%作為工程保留款,待 工程結構體完成經被告及業主確認無誤3個月內無息核退, 原告已依約完成系爭工程,新建工程亦已於110年11月2日經 勤益科大完工驗收,被告亦已領得勤益科大給付之工程款, 詎原告於完更後3個月向被告請求給付工程保留款遭拒,屢 經催討亦未獲置理,依勤益科大結算之鋼筋數量為512公噸 計算,原告得請求之保留款為【計算式:(519*5300*0.1=2 75070,加計5%營業稅合計為288,824,計算式:275070*1.0 5=288824】。爰依承攬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288,82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則以:   系爭工程約定以實作數量計價,惟進場之鋼筋數量係被告依 原告所提出之數量向廠商訂購後送至系爭工程工地,因施工 時會產生賸餘而無法供綁紮用之鋼筋(俗稱下腳料),兩造 於系爭契約第33條「特別約定」第37款約定「工程產生之下 腳料待工程結束後,雙方過磅,原價扣回」,嗣被告依原告 提出之需求,向廠商以每公噸16,100元購入鋼筋556.705公 噸,惟依勤益科大結算結果,系爭工程結算之實作鋼筋數量 為519公噸,相差之鋼筋數量為37.705公噸,上開數量原告 並未使用於系爭工程,即屬系爭契約約定之下腳料,然原告 僅繳回下腳料出售之金錢114,352元,而下腳料之扣回應以 被告向廠商購買單價為計算標準,原告共需扣回之下腳料金 額為607,051元(計算式:37.705*16100=607051,元以下4 捨5入,下同),扣除原告已繳回之下腳料金錢114,352元, 尚積欠462,699元(計算式:000000-000000=462699),另 被告代原告墊付清安基金1,108元,合計被告得向原告請求4 63,807元(計算式:462699+1108=463807),被告以上開金 額與原告請求之保留款288,824元予以抵銷,經抵銷後,原 告已無工程款可向被告請求等語置辯。並聲明:⑴原告之訴 駁回;⑵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四、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兩造於109年3月間,簽訂系爭契約,由原告承攬系 爭工程,約定工程款係依原告實作數量及工程合約明細表或 估價單內單價結算(每公噸給付單價為5,300元),而每期 請領工程款時,須扣除10%作為工程保留款,待工程結構體 完成經被告及業主確認無誤3個月內無息核退,原告已依約 完成系爭工程,新建工程亦已於110年11月2日經勤益科大完 工驗收,被告亦已領得勤益科大給付之工程款,原告尚未給 付總工程款10%之工程保留款與原告等事實,業據提出系爭 契約、小包合約明細表、存證信函、統一發票、使用執照查 詢結果(見本院卷㈠第25-65頁)為證,而系爭工程最後經監 造之建築師結算結果為519公噸,此有勤益科大113年7月16 日勤益科大總字第1130000823號函、113年10月29日勤益科 大總字第1130001230號函附卷(見本院卷㈡第221、355頁) ,且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㈠第102頁、卷㈡第369-370頁 )。本件兩造有爭執者為⑴系爭工程「鋼筋綁紮」之實際施 作數量為何?⑵被告抗辯系爭工程原告應原價扣回之下腳料 金額,並以之與原告請求之保留款抵銷,有無理由? ㈠、經查,依勤益科大於112年10月4日以勤益科大總字第1120001 166號函復本院所附工程結算明細表所載(見本院卷㈠第97頁 ),系爭工程(鋼筋綁紮)之結531公噸(項次編號1.1.3.4 為519公噸,1.1.3.13為9公噸,1.1.3.14為3公噸,合計531 公噸),嗣該校於113年7月16日以勤益科大總字第11300008 23號函、113年10月29日以勤益科大總字第1130001230號函 復本院之結算數量則為519公噸,後者依監造人吳嘉栩建築 師事務函復勤益科大之理由為「二、㈡斜撐柱及屋頂版梁鋼 筋:施工過程中因現場施工略有瑕疵(現場施工未符合發包 圖S1-4"樑筋須確實錨錠至入柱"),本所與複委託結構技師 現勘後要求改正及補強,相關改正及補強鋼筋要由承攬商自 行負擔,故不涉及變更加減帳」、「三、旨揭工程看台區鋼 筋工程經查原契約數量512噸,於第二次變更時辦理追加經 查係因立面造型弧牆、穿堂兩旁造型及打網牆..等原契約數 量未列,經檢核相關數量並按契約相關規定核計後同意於第 二次變更設計追加7噸鋼筋(即變更後519噸鋼筋),並依51 9噸鋼筋辦理工程結算」等語(見本院卷㈡第221-223、355-3 57頁)。依上開說明,系爭工程之鋼筋結算數量應為519公 噸,即被告得向勤益科大請請之新建工程款應以519公噸為 基準,而原告係向被告承攬新建工程中之系爭工程,且系爭 契約就工程款之計價,係以實作且經被告及業主核對之鋼筋 數量為計價基準,因此系爭工程計價基準之鋼筋數量應以51 9公噸為是,此亦為兩造所不爭執,已如前述。依此鋼筋數 量計算,原告得請求之工程保留款為288,824元【519*5300* 1/10=275070,加上5%營業稅後為(計算式:275070*1.05=2 88823.5)】。 ㈡、次查,被告抗辯依原告提出之需求向廠商訂購鋼筋之數量總 數為556.705公噸,並提出地磅紀錄單附卷可佐(見本院卷㈠ 第281-333頁),而證人林勝吉即被告派駐系爭工程之工地 主任於本院證稱:「(有無在勤益科大擔任工地主任嗎?) 有,全程參與」、「(原告施工前會送施工料單給被告工地 主任核對?)有」、「(經過工地主任核對後的料單,是否 會拿給被告公司交給業主核對?)工地主任核對沒有錯,核 定之後,將一份料單的備份交給被告公司的行政人員黃先生 ,請黃先生傳真送給原鋼筋廠,定尺、做料」、「(原告施 工完成後,被告和業主是不是會完工驗收核對?)我將現有 的下腳料數量及原來進場的總數量,送給公司去做驗收核對 數量,下腳料的數量跟原來進場的總數量我都有清點」、「 (原告每期施工完成後,是不是會和被告公司確認本期施工 鋼筋數量?)原告每期施工完成後,會把施工的數量交給我 ,我再轉交給公司確認,我會比對原告提出的施工數量跟我 自己記下來的數量,如果相差不多,我就會轉交給公司請款 。我自己記下來的數量都交回公司,我的計算是打在電腦裡 面,都會交給公司,我是用施工圖裡面所標示的鋼筋數量做 計算」、「(有關於進場數量是否與設計契約數量做核對? )有核對」、「(原告申請進場數量加下腳料之數量,是否 有與設計數量比對?)沒有辦法比對。地下室地板、靠北邊 擋土牆、斜撐柱、屋頂板樑本來的數量沒有設計進去,有跟 監造單位追加,被告沒有算在裡面不知道」、「(有關原告 所提每一期計價數量可以當做業主結算數量嗎?)不可能。 因為被告那邊會寫一些折讓,我不知道被告為什麼會有折讓 」、「(原告所提之每一期計價數量,是否有完全綁紮到結 構體裡面?)應該都有,因為原告提出的計價數量,我們會 減少一些再提供給被告」、「(依照勤益科大提供的數據, 結算的數量是531噸,原告累計1到8期請款的噸數540.631噸 ,被告抗辯原告有溢領9.631噸是否如此?)我不知道,因 為我核算的部分是進場的數量與下腳料加原告提出的施作數 量是否相符,但勤益科大結算的數量有可能是用圖面下去計 算,勤益科大不可能去算現場的數量」、「【(提示本院卷 第281-333 頁)你是否有在過磅記錄單上簽名?記錄單所表 示的意思是什麼?】過磅記錄單有的是我簽的,有的是工地 的水電主任劉增源或其他人簽的,過磅單是原料從工廠出來 的時候過磅,這些過磅的材料是要進到工地的」、「(原告 提出的施工數量跟下腳料的數量是否跟定料進場的數量相符 ?)沒有核對」、「(為何要在過磅單上面簽名?)地磅場 過磅的時候,我有在現場看數量對不對,才會在上面簽名, 而且有過磅單的那一天就是要綁鋼筋」、「(下腳料如何認 定?下腳料的數量有沒有經過過磅?)就是進場的鋼筋原告 用於綁紮後多餘的就是下腳料,下腳料的過磅是由劉增源跟 原告一起去過磅,下腳料的過磅是全部鋼筋綁紮工程完成後 才會一起去過磅」、「(你怎麼確認過磅單上面的料的數量 都有進到工地現場去?)有,都有進到工地,因為我就跟著 運送鋼筋的卡車一路從地磅場進到工地」、「(加工廠的鋼 筋裁切的尺寸是以幾公分為單位?是10公分還是5公分?) 是10公分」、「(證人剛才所講的下腳料是不是經過現場施 工裁切所剩餘的鋼筋?)下腳料有的是沒有用完,有的是可 以使用的鋼筋,經過原告裁切以後,可以使用的鋼筋就用於 工地,剩下的也是叫下腳料」、「(有關於原告所提的鋼筋 料單,送交鋼筋廠申請,鋼筋廠加工如有5公分及10公分的 尺寸問題,是否會通知你修正?)有」、「【有關於鋼筋現 場綁紮產生之下腳料,是否有加工成型料(經由鋼筋加工定 型的材料)?】也有。原因是原告就所需的鋼筋數量向鋼鐵 廠提出申請後,因為鋼鐵廠在裁切的過程不會給剛好的數量 ,通常會多一點,比如說多20公斤左右送到工地去,工地在 使用的時候,如果有不足,會拿加工成型的料去裁切」等語 (見本院卷㈡第137-142頁),且為兩造均不爭執(見本院卷 ㈡第142頁)。 ㈢、再查,依上開證人之證言所示,被告依原告提出之需求向廠 商訂購鋼筋之數量總數為556.705公噸,此由地磅紀錄單上 均由林勝吉及工地另位水電主任劉增源簽名自明(見本院卷 ㈠第281-333頁),惟被告向訂購鋼筋之數量並非兩造約定工 程款之計價方式,工程款之計價方式係以實作且經被告及業 主核對之鋼筋數量為計價基準,系爭工程計價基準之鋼筋數 量應以519公噸,此為兩造所不爭執,並經本院認定如前。 至勤益科大結算數量519公噸與上開被告意原告需求訂購之 鋼筋數量556.705公噸間之差距,有部分係原告確實有施作 ,惟因「施工過程中因現場施工略有瑕疵(現場施工未符合 發包圖S1-4"樑筋須確實錨錠至入柱")」,而經勤益科大不 列入實作數量(見上開㈠之說明),此部分之數量應為公噸 (9+3=12),此部分既不列入實作數量,被告無法向勤益科 大請領工程款,而依兩造於系爭契約約定,原告工程款之計 價方式,亦係以「實作且經被告及業主核對之鋼筋數量」為 計價基準,因此原告雖有施作但勤益科大不列入實作數量部 分,原告亦不得向被告請領工程款,此部分自無保留款可得 請求 ㈣、又查,依勤益科大提出之工程結算明細表(見本院卷㈠第97頁 ,尚未經監造之建築師為最後結算)所載,原告實際施作數 量為531公噸(519+9+3=531),雖其中12公噸係可歸責原告 而不列入實作及請款之數量,惟原告實作之數量應為531公 噸,而被告依原告提出之需求向廠商訂購鋼筋之數量總數55 6.705公噸扣除原告實際施作數量531公噸後,所餘數量25.7 05公噸則係俗稱之下腳料,又依兩造就下腳料之約定:「工 程產生之下腳料待工程結束後,雙方過磅,原價扣回」。上 開約定中之「原價」扣回之原價究指原告主張之系爭工程價 價之單價5,300元,或係被告抗辯之向廠商單價16,100元, 系爭契約並未明定,惟下腳料既係工程未使用之材料,不在 被告應給付原告工程款之計算範圍內,復係因原告估算逾公 差值所賸而係可歸責於原告,則應以被告購入之16,100元/ 公噸計算較為合理,否則被告就下腳料部分既無法向勤益科 大請領工程款,復由原告出售與第三人,豈非兩頭損失,被 告抗辯以16,100購買價格計算下腳料之「扣回價」,較符合 經驗法則而堪採信。本件原告應扣回之下腳料金額為413,85 1元(計算式:25.705*16100=413850.5),扣除原告已繳回 之下角料金額114,352元(見本院卷㈠第265頁)後,原告尚 積欠被告之下腳料應繳回費用為299,499元(計算式:00000 0-000000=299499)。     ㈤、末按二人互負債務,而其給付種類相同,並均屆清償期者, 各得以其債務,與他方之債務,互為抵銷,民法第334條第1 項定有明文。末查,被告抗辯以原告積欠之下腳料金錢299, 499元與原告請求之保留款288,824元互為抵銷,且依系爭契 約約定,保留款及下腳料扣回款,均已屆清償期,被告自得 抗辯抵銷,經抵銷後,原告已無保留款可向被告請求。 五、綜上,原告依承攬契約之法律關請求被告給付系爭工程之保 留款288,824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4

TCEV-112-中建簡-48-20250214-4

中簡
臺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4204號 原 告 何睿奕 被 告 曾紹傑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本院113年度中簡字第1381號),原告 提起損害賠償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移送前來(11 3年度中簡附民字第87號),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0,400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2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0,400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方面: ㈠、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00,400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16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見附民卷 第5頁);嗣於113年12月20日言詞辯論期日以言詞變更利息 起算日期為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43頁),核屬減縮應受 判決事項之聲明,合於前開規定,先予敘明。 ㈡、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   被告於113年2月15日下午19時9分許,在臺中市○區○○路000 號,因債務糾紛與原告發生爭執,被告竟向原告恫稱:要給 你死,讓你沒辦法做生意,你哪一隻腳不要等語後,再徒手 掐住原告之頸部,及持球棒毆打原告之膝蓋,致原告受有頸 部及左側膝部鈍挫傷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原告受傷後 支出醫藥費新臺幣(下同)400元,且因身心痛苦,受有非 財產上損害而得請求精神慰撫金300,000元。爰依侵權行為 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00, 4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刑事訴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固非當然有拘束民事訴訟判 決之效力,但民事法院調查刑事訴訟原有之證據,而斟酌其 結果以判斷事實之真偽,並於判決內記明其得心證之理由, 即非法所不許(最高法院49年度台上字第929號、67年度台 上字第2674號判決意旨參照);是本院自得調查系爭刑案中 原有之證據,斟酌其結果以判斷其事實,合先敘明。 ㈡、原告主張因被告之傷害行為受有系爭傷害等情,引用本院113 年度中簡字第1381號刑事判決(下稱1381號刑事案件)所載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1381號刑事案件卷( 含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並有現場監視器畫面截圖 、原告之林新醫院113年2月15日診斷證明書各乙份)核閱屬 實。又被告上開傷害之不法侵權行為,刑事部分亦經本院13 81號刑事案件判處罪刑在案。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既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以為爭執, 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 ,視同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正。 ㈢、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應負損害賠償責 任;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 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 第1項前段及第195條第1項前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恐 嚇及傷害原告,致侵害原告之自由及身體健康,依前揭規定 ,原告自得請求被告賠償所受損害。茲就原告得請求賠償之 金額,分述如下: 1、醫療費用部分:   原告主張因被告傷害身體之不法侵權行為,前往林新醫療社 團法人林新醫院(下稱林新醫院)就診,支出醫療費用400 元等情,業據提出醫療費用收據為證(見附民卷第21頁)。 而由上開醫療收據所載治療項目及明細觀之,核屬治療原告 所受傷害之必要花費,係因被告之侵權行為所生財產上損害 ,是原告此部分之請求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2、精神慰撫金部分:   按人格法益被侵害者所得請求非財產上損害之慰撫金數額, 既無任何客觀標準可資為據,則法院量定此項金額,即應斟 酌實際加害情形、所造成影響、被害人痛苦程度、兩造之身 分地位、經濟狀況等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47年 度台上字第1221號、51年度台上字第223號判決意旨參照) 。本件原告因被告之恐嚇及傷害不法侵權行為,侵害原告之 自由及身體健康權,業經本院認定如上,而原告因上開侵權 行為影響生理、心理非輕,其受有肉體及精神上受有痛苦, 至為明顯,其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洵屬有據。又原告 為大學畢業,從事餐飲業,月薪150,000元,名下無財產, 業據原告陳明在卷(見本院卷第44頁);被告則自陳為高職 畢業,職業自由業,小康之家庭經濟狀況(見偵卷第39頁被 告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並有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 件明細表附卷足憑(置於證物袋)。爰審酌兩造之教育程度 、身分地位、經濟狀況、被告不法行為態樣、原告所受之痛 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60,000元為 適當;原告逾此範圍之請求,尚屬無據。 ㈣、從而,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為60,400元(計算式:400 +60000=60400)。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60,4 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6月2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2款 所定適用簡易程序訴訟事件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 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依職權為 被告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宣告。原告就此勝訴部分陳明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僅係促使本院職權發動,毋庸為准駁 之諭知。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應予 駁回。 七、本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由本院刑事庭依刑事訴 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前來,依同條第2項規定 免繳納裁判費,其於本院審理期間,亦未滋生其他訴訟必要 費用,並無訴訟費用負擔問題,附予敘明。     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4

TCEV-113-中簡-4204-20250214-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4892號 原 告 泰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樹鈺 訴訟代理人 林奕勝 吳倚丞 被 告 黃聰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 114年1月1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7,302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2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7,302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5,045元本息(見本院卷第13頁); 嗣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10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變更訴之聲明 為:被告應給付原告37,302元本息(見本院卷第94頁),核 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合於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   被告於113年2月20日下午,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 型機車(下稱肇事機車),沿臺中市南區復興路1段由西往 東方向(由大慶街2段往德富路)行駛於外側第2車道(同向 4車道之第2車,中外車道),於同日下午17時45分許,行經 復興路1段與文心南路口時準備左轉彎時,因未依規定進行 二段式左轉,而逕自中外車道向左橫越中內車及左轉彎專用 車道,致與原告所承保、訴外人徐珮珮所有及由訴外人楊宸 箖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保車) 發生碰撞,致系爭保車受損(下稱系爭事故)。原告已依保 險契約之約定賠付徐珮珮修理費用85,045元(含零件費用53 ,050元、工資烤漆費用31,995元,經扣除零件部分之折舊後 ,修理費用37,302元),被告自應負賠償責任。爰依民法第 184條、保險法第53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 告應給付原告37,30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則以:   系爭事故已在臺中市南區調解委員會調解成立,並簽立調解 書(下稱系爭調解書),而臺中市政府警察局(下稱臺中市 警局)警員未考量被告行車方向為綠燈,且被告亦受傷,所 製作之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係錯誤,況被告所駕駛之肇 事機車修復費僅100元,原告請求之修復費用過高等語置辯 。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臺中市警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 人登記聯單、初步分析研判表、現場圖、行車執照、駕駛執 照、理賠計算書、電子發票證明聯、估價單、車損照片為證 (見本院卷第15-31頁),並經本院依職權向臺中市警局第 三分局調取系爭事故之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談話紀錄表、 調查報告表、初步分析研判表、補充資料表、車損及現場照 片查閱屬實(見本院卷第41-52頁)。被告對初判表雖有爭 執,惟並未舉證以實其說,且依GOOGLE地圖所示,事故地點 為同向4車道,最內側車道為左轉彎車道,中間2車道均為直 行車道,最外側車道未劃設行向標誌,路口復設有機車二段 式轉彎之標誌,被告駕駛肇事機車行經事故點時,應遵循二 段式轉彎之標誌,詎被告竟自中外車道向左橫越中內車進行 左轉,致與行駛在左轉彎專用車道由楊宸箖駕駛之系爭保車 發生碰撞,警員製作之初判表記載被告「左轉彎未依規定」 ,與事實相符,應可採信,被告之抗辯,尚難採信。況初步 分析研判表係警察機關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所為 之初步分析研判,而前揭辦法第1、2項規定:「警察機關對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應就下列事項詳加勘察、蒐證、詢問關 係人,據以分析研判:一、事故地點、通向、交通情況及周 圍環境狀況。二、地面因事故形成之各項痕跡及散落物狀況 。三、駕駛人身心狀況與人、車損傷之痕跡、程度及附著物 之狀況。四、事故當事人、車輛位置及形態。五、事故過程 中之人、車動態及各關係地點。前項各款之勘察、蒐證,應 儘量使事故當事人及證人在場說明,並以現場圖及攝影作成 紀錄,詳實填寫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對事故當事人及 證人陳述作成紀錄或筆錄。現場圖由當事人或在場人簽名」 。本件警員製作之初判表係到場處理之警員本於職權依上開 規定所列事項而為綜合判斷,應無偏頗任何一方之虞,且當 事人若對於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有所爭執,其仍可向臺 中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申請交通事故鑑定,則被告抗 辯初判表記載錯誤云云,被告既未能舉證以實其說,所為抗 辯,殊難採信。本院依上開證據之調查結果,堪信原告所陳 上情為真正,本院即採為判決之基礎。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復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應向被害人賠償其物因毀損所 減少之價值,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及第196條分別定有明 文。再按物被毀損時,被害人依民法第196條規定請求物被 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必要之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最 高法院77年5月17日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系 爭保車之修復所需費用共85,045元,其中零件費用為53,050 元,有前揭估價單在卷可參,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 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之規定,系爭保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 ,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369,另依營利事業所得 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 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 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 計」,系爭保車自出廠日104年2月,迄本件車禍發生時即11 3年2月20日,已使用9年1月,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 估定為5,307元(詳如附表之計算式),復加計不生折舊問 題之工資烤漆費用31,995元,是系爭保車之合理修復費用為 37,302元(計算式:5307+31995=37302)。 ㈢、至被告抗辯修理費用過高云云,惟依原告提出之前揭估價單 所載受損更換零件位置,係系爭車輛右側車身桿相關,與警 員拍攝系爭車輛受損相片所示位置相符,堪認估價單所載與 事實相符,勘予採信,而被告並未提出具體之事證供本院調 查,所辯洵無足採。 ㈣、次按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 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 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但其所請求之數額, 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甚明。又損 害賠償祇應填補被害人實際損害,保險人代位被害人請求損 害賠償時,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如其損害額超過或 等於保險人已給付之賠償金額,固得就其賠償之範圍,代位 請求賠償,如其損害額小於保險人已給付之賠償金額,則保 險人所得代位請求者,應祇以該損害額為限(最高法院65年 度台上字第2908號判決意旨參照)。查本件原告因承保之系 爭保車遭被告過失不法毀損,固有賠付85,045元予被保險人 ,但因系爭保車實際得請求被告賠償之修復金額為37,302元 ,故原告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代位請求被告賠償之 範圍,亦僅得以該等損害額為限。從而,原告請求被告賠償 37,302元,自屬有據。 ㈤、至被告抗辯系爭事故已經和解,並提出系爭調解書(見本院 卷第97頁)為證,然系爭調解書已明確記載「㈠⒈聲請人1( 即系爭保車車主徐珮珮)車損部份,另案處理。聲請人2體 傷部份自行處理,不另向對造人請求。⒉對造人體傷部份逕 向保險申請強制險理賠。(除兩造車損外);㈡兩造願意拋棄 有關本案(除兩造車損外)其餘一切民事請求權,刑事部分 不予追究」等語,系爭事故所成立之系爭調解書範圍並不含 系爭保車車損甚明,徐珮珮既未放棄系爭保車車損部分之權 利,自然得請求原告給付,而原告於給付後,仍得代位向被 告請求,故被告所辯,應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37,30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12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本件係依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依職權為被告 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宣告。 八、本件係小額訴訟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 ,確定本件訴訟費用為1,000元,由敗訴之被告負擔。 九、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 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 於判決送達後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附表 -----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53,050×0.369=19,575 第1年折舊後價值  53,050-19,575=33,475 第2年折舊值    33,475×0.369=12,352 第2年折舊後價值  33,475-12,352=21,123 第3年折舊值    21,123×0.369=7,794 第3年折舊後價值  21,123-7,794=13,329 第4年折舊值    13,329×0.369=4,918 第4年折舊後價值  13,329-4,918=8,411 第5年折舊值    8,411×0.369=3,104 第5年折舊後價值  8,411-3,104=5,307 第6年折舊值    0 第6年折舊後價值  5,307-0=5,307 第7年折舊值    0 第7年折舊後價值  5,307-0=5,307 第8年折舊值    0 第8年折舊後價值  5,307-0=5,307 第9年折舊值    0 第9年折舊後價值  5,307-0=5,307 第10年折舊值    0 第10年折舊後價值  5,307-0=5,307

2025-02-14

TCEV-113-中小-4892-202502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