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鄰地通行權

共找到 24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929號 原 告 胡哲榮 胡又月 上列原告與被告林金玉間確認通行權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 翌日起1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一、按「因不動產役權涉訟,如係不動產役權人為原告,以需役 不動產所增價額為準;如係供役不動產所有人為原告,以供 役不動產所減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定有明文 。次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 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鄰地 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 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 二、依上開說明,是請查報原告土地(即127地號),因通行被 告土地(即128-1、128-29地號),原告土地所可增價額為 若干(需檢附相關證據資料)?或具狀表示願意付費聲請簡 易鑑定?【註:依現實務作法,建議就此部分作簡易鑑定。 】 三、提出彰化縣○○鎮○○段0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之最新 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地籍圖謄本、使用分區證明書。 四、就原告主張通行路線,請自系爭127→128-1→128-29地號土地 之方向銜接至現行道路(崙子腳路),依序拍攝現況彩色照 片(並說明)。如通行路線上有地上物等,亦應一併查明為 何人所有或使用。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鏡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王宣雄

2024-12-24

CHDV-113-補-929-2024122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存在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455號 原 告 張素玫 訴訟代理人 蕭琪男律師 被 告 詹丁丑祭祀公業 法定代理人 詹明慧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通行權存在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之擴張 ,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是受限制,參照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5規定之法意,鄰地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額,如主張 通行權人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如 否認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則以其土地因被通行所減價額為準(最 高法院78年台抗字第355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原告未提出估價 報告查報其所有甲地通行乙地所增加價額,因鄰地通行權與民法 第851條之不動產役權關於以他人不動產供自己不動產通行性質 相近,可參照土地登記規則第49條第3項關於估算不動產役權價 值之規定,以乙地(供役地)於起訴時之申報地價×○平方公尺( 通行面積)×4%×7年,核定本件甲地(需役地)因通行乙地之訴 訟標的價額(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10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 提案第13號研討結果參照)。經查,本件原告起訴㈠確認原告就 被告所有坐落新北市○○區○○○段○○○段00000地號有通行權存在, 其通行方案請鈞院擇其周圍地損害最小處所為之。㈡被告應容忍 原告通行,並不得於上開土地為營建、設置障礙物或為其他妨礙 原告人車通行之行為。其兩項聲明之利益,均為得以通行被告所 有之上開土地,經濟目的實屬同一,訴訟標的價額應以該土地因 通行被告所有開土地所增價額為準。惟原告未提出任何估價報告 ,則依上開說明,該土地於本件起訴時之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 新臺幣(下同)256元、面積為19,640平方公尺,有土地登記第 一類謄本為證(見板調卷第49頁),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 1,407,795元(計算式:256×19,640×4%×7=1,407,795),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14,95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 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怡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游舜傑

2024-12-23

PCDV-113-補-2455-20241223-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袋地通行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090號 原 告 楊宗桂 楊宗榮 楊舜評 楊易臻 李自蕭 楊佩珊 楊曜仲 被 告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明昌 被 告 凌妤蓁(起訴狀、補正狀誤載為凌妤臻)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袋地通行權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以起訴時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 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 明文。次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為土地所有人所有權之擴 張、鄰地所有人所有權之限制,參照最高法院78年台抗字第 355號判例意旨,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其訴訟標的價 額,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又核定需役地所 增之價額時,客觀地役權權利價值係重要之參考,因此於需 役地所增價額不明者,應可參照土地登記規則第49條第3項 規定,以土地申報地價或當地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房屋現值 4%為其1年之權利價值,並按存續之年期計算,未定期限者 ,則以7年計算之價值標準核定訴訟標的價額(最高法院100 年度台抗字第96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原告起訴主張渠等為附表所示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之所 有權人,請求確認對被告等所有坐落同區段1-3、67地號土 地有通行權存在,被告於該通行權範圍之土地不得為營建、 設置障礙物或其他妨害原告通行之行為,揆諸前揭說明,爰 參照土地登記規則第49條第3項規定,以系爭土地申報地價4 %為其1年之權利價值,並以7年權利價值計算之標準,核定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2,145,848元(計算式 詳如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2,28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張琬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謝群育 附表: 編號 土 地 (高雄市橋頭區 樹林段) 申報地價 (元/㎡) 面 積 (㎡) 價 額 (申報地價×面積×年息4 %×7年) (新臺幣,元以下四捨五入) 1 69地號土地 2,240 558.95 350,573元 2 73地號土地 800 3,484.09 780,436元 3 74地號土地 800 4,530.53 1,014,839元 合 計 2,145,848元

2024-12-23

CTDV-113-補-1090-20241223-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934號 原 告 冠宏輪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維毅 訴訟代理人 李易璋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黃✱✱等間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 送達翌日起1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 訴: 一、按「因不動產役權涉訟,如係不動產役權人為原告,以需役 不動產所增價額為準;如係供役不動產所有人為原告,以供 役不動產所減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定有明文 。次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 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鄰地 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 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 二、依上開說明,是請查報原告土地(即785地號),因通行被 告土地(即790地號)及鋪設柏油路面、埋設管線等後,原 告土地所可增價額為若干(需檢附相關證據資料)?或具狀 表示願意付費聲請簡易鑑定? 【註:依現實務作法,建議就此部分作簡易鑑定。】 三、提出彰化縣花壇鄉北口段783、782、784、785、789、780、 790、810地號之最新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異動索引(地號 含共有人全部、含他項權利部;以上資料均不可遮蔽),及 地籍圖謄本(宜就系爭土地及周邊部分之圖示放大)、使用 分區證明書。 四、依上開資料,查報並補正本件被告姓名及地址後,重新繕寫 民事起訴狀,並按被告人數提供起訴狀繕本(含證物;日後 有相關書狀亦同)。 五、就原告主張通行路線(參起訴書附件1),請自系爭785→789 →790地號土地之方向銜接至現行道路(查報路名、現況道路 照片),依序拍攝現況彩色照片(並說明)。如通行路線上 有地上物等,亦應一併查明為何人所有或使用。及原告現有 土地供何使用? 六、789、780地號土地現況為何? 七、原告主張通行方法,不會切斷790地號成二大區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鏡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宣雄

2024-12-20

CHDV-113-補-934-20241220-1

中簡
臺中簡易庭

確認通行權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簡字第4150號 原 告 戴春儀 訴訟代理人 張禎云律師 被 告 林榮華 訴訟代理人 蕭慶鈴律師 一、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之擴 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是鄰地通 行權訴訟標的之價額,如為原告主張通行權之訴者,應以原 告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 二、本件經本院囑託鴻廣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鑑定原告所有臺中 市○○區○○段00000地號土地(系爭土地)因通行臨地所增加 之價額,其鑑定結果,系爭土地所增加之價值為新臺幣(下 同)3,276,082元,有鴻廣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113年12月17 日鴻廣字第1131217號函檢附不動產估價報告書可參。故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3,276,082元,依臺灣高等法院民事 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2條規定,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33,472元,原告起訴時已先繳納4,630元,尚應 繳納28,84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 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28842元 ,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嘉宏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佩萱

2024-12-20

TCEV-113-中簡-4150-20241220-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袋地通行權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422號 聲 請 人 葉俊峰 上列原告與被告鴻**間請求袋地通行權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 達翌日起14日內,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補正下 列事項,逾期不補,即駁回其訴: 一、坐落臺東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之最新 土地登記登記第三類謄本(姓名及住址勿遮隱),並據此補 正被告之人別資料。 二、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之擴 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有限制,參照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5規定之法意,鄰地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 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 價額為準;如否認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則以其土地因被通行 所減價額為準。本件原告陳報因通行系爭土地並開設道路後 ,其所有之土地因通行所增之價額為新臺幣(下同)500,00 0元,有原告民國113年12月16日民事陳報狀在卷可稽。爰核 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5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400 元,原告應於上揭所示期限補繳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張鼎正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 抗告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戴嘉宏

2024-12-19

TTDV-113-補-422-20241219-1

投簡
南投簡易庭(含埔里)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投簡字第59號 原 告 張訓榮 訴訟代理人 郭瓊茹律師 趙盈晴 被 告 陳姿伶 訴訟代理人 賴思達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 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原告對被告所有坐落南投縣○○鎮○○段000地號土地如附 圖一所示編號A(面積42.97平方公尺)之土地有通行權存在 。 二、被告應拆除前項通行範圍內之地上物,並不得設置地上物、 障礙物或為任何妨害原告通行之行為。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 確,致原告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此種不安 之狀態,能以本件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最高法院52年 度台上字第1240號判決參照)。本件原告起訴請求確認其所 有坐落南投縣○○鎮○○段000地號土地(下稱719地號土地), 對被告所有之同段717地號土地(下稱717地號土地)有通行 權存在,然為被告否認,是原告主張通行被告上開範圍土地 之通行權是否存在即屬不明確,而原告此法律上地位之不安 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依上開說明,原告提起本件 確認訴訟,即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應予准許。 二、另按通行權紛爭事件,當事人就通行權是否存在及其通行方 法,互有爭議,法院即須先確認袋地對周圍地有無通行權, 具有確認訴訟性質。待確認通行權存在後,次就在如何範圍 及方法,屬通行必要之範圍,由法院依社會通常觀念,斟酌 袋地之位置、面積、用途、社會變化等,並就周圍地之地理 狀況,相關公路之位置,與通行地間之距離,周圍地所有人 之利害得失等因素,比較衡量袋地及周圍地所有人雙方之利 益及損害,綜合判斷是否為損害周圍地最少之處所及方法, 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由法院在具體個案中依全辯論意旨 加以審酌後,依職權認定適當之通行方案,具有形成訴訟性 質。經法院判決後,周圍地所有人就法院判決之通行範圍內 ,負有容忍之義務,不能對通行權人主張無權占有或請求除 去;倘周圍地所有人有阻止或是妨害通行之行為,通行權人 得一併或於其後訴請禁止或排除侵害,具有給付訴訟性質。 另倘通行權人係訴請法院對特定之處所及方法確認其有無通 行權限時,因係就特定處所及方法有無通行權爭議之事件, 此類型之訴訟事件乃確認訴訟性質,法院審理之訴訟標的及 範圍應受其聲明拘束(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771號判 決參照)。本件原告於言詞辯論期日陳明,本件訴訟性質屬 形成之訴,是依上開說明,本院裁量之決定即不受當事人聲 明之拘束,先予敘明。   三、又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 之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不甚礙 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者,不在此限;又不變更訴訟標的 ,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變更或 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2款、第3款、第7款 、第256條分別定有明文。此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仍適用之 ,此參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自明。本件原告起訴時訴之聲 明如附表一「起訴時訴之聲明」欄所示。嗣最終變更聲明請 求如附表一「最後訴之聲明」欄所示。核屬基於同一基礎事 實而追加聲明,並補充、更正事實之陳述,不甚礙被告之防 禦及訴訟之終結,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所有之719地號土地(重測前為竹圍子段硘 磘小段123-174地號土地),與被告所有之717地號土地(重 測前為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土地),均係民國71 年4月29日分割自重測前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土地 。而719地號土地上有未保存登記建築物即門牌號碼南投縣○ ○鎮○○○村0巷00號(下稱42號房屋),被告所有之717地號土 地上亦有門牌號碼南投縣○○鎮○○○村0巷00號房屋(下稱46號 房屋)。719地號土地因分割、轉讓成為袋地,周圍與公路 並無任何聯絡,過去均係經由北側之717地號土地連接至巷 道對外通行,原告於81年5月間買賣取得719地號土地及42號 房屋,一直以此方式通行。被告卻於112年5月底間,竟在71 9地號土地與717地號土地南側相鄰處沿717地號土地南側地 界線施作C型鋼及鐵皮之牆面包覆圍住,導致原告無法對外 出入。爰依民法第787條、第789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主 張通行寬度2.5公尺,如南投縣竹山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 號112年10月2日竹丈字第124000號複丈成果圖(下稱附圖一 )所示編號A(面積42.97平方公尺)之土地(下稱原告通行 方案),實屬通行所必要範圍等語。並聲明:如附表一「最 後訴之聲明」欄所示。 二、被告答辯略以:  ㈠原告於75年間購買南投縣○○鎮○○段000號土地(下稱728地號 土地)與其上房屋即門牌號碼南投縣○○鎮○○○村0巷00號(下 稱50號房屋),登記於其母即訴外人蕭錦菊名下,嗣於81年 間再購買相鄰719號土地及其上42號房屋,登記於原告名下 。而原告於88年間購買719號土地時即明知719號土地為袋地 ,及建商於蓋建時已規劃在728號土地與同段727號土地(下 稱727地號土地)交界處留設一條適宜之通道,如南投縣竹 山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2年11月24日竹丈字第148600 號複丈成果圖(下稱附圖二)所示編號A(面積6.4平方公尺 )、編號B(7.88平方公尺)之土地(下稱被告通行方案) ,供719號土地通行至聯外道路,但原告卻堆積雜物於此通 道,捨此通道不走,而將719、728號土地上之兩棟房屋打通 ,原告長久以來均經由728號土地通行至聯外道路,並無窒 礙,原告卻於數十年後突然請求通行被告之土地,影響被告 之權益至鉅,自無理由。  ㈡依最高法院69年度台上字第2672號判決意旨,兩造間並未直 接發生「分割」或「讓與」之行為,自無民法第789條之適 用。  ㈢727、728地號土地係分割自重測前為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 74地號土地,依原告之主張719地號土地含周圍土地,均分 割自重測前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土地。則727、72 8地號土地中間之巷道,亦均屬民法第789條所稱「受讓人或 讓與人或他分割人之所有地」,且得與公路為適宜之聯絡, 是本件縱有民法第789條之適用,法院仍須依民法第787條之 要件為判斷,在通行必要範圍內,擇一損害最小之通路,並 非當然僅能經由被告所有之717地號土地通行。換言之,719 地號土地與周圍之土地,均係由同一筆土地分割而產生,被 告通行方案並不違反民法第789條之規定。縱使假設本件有 民法第789條之適用,仍須擇損害最小之週圍土地通行,並 非當然只得通行被告所有之717地號土地。原告竟稱727、72 8地號土地所有人非本件訴訟當事人,不能列入通行之考量 云云,顯非可採。  ㈣原告可經由727、728地號土地交界之通道,或通行728地號土 地通行至聯外道路,並無窒礙,且727、728地號土地交界之 通道約有2公尺寬,供步行或通行機車均無問題,原告竟將 該通道堆積雜物,捨該通道不通行,卻主張要通行被告所有 之717地號土地,顯非有理。  ㈤原告所提原證11之Google街景圖(下稱Google街景圖)所示 之庭院,係原717地號土地(原717地號土地其後與720、721 地號土地合併為現有717地號土地),連同相鄰之同段718地 號土地(下稱718地號土地)及其上門牌號碼南投縣○○鎮○○○ 村0巷00號房屋(下稱48號房屋),自80幾年間即被告舅舅 即訴外人陳進川所有或共有,並由陳進川管領使用,即移轉 登記予原告之後亦同。陳進川數十年來,將原717地號土地 作為其48號房屋之庭院,供栽種園藝及停車之用,陳進川其 後在該庭院臨路處搭建棚架,足見原717地號土地數十年來 均在陳進川之管領使用之下。原告所指Google街景圖所示之 狀似「通路」,實係陳進川原717地號土地庭院內之一部分 ,供陳進川栽種園藝及停車之用,陳進川並未允許原告通行 該庭院,事實上原告亦非通行原717地號土地之庭院至聯外 道路,而係始終經由728地號土地與727地號土地交界處之通 道(即被告通行方案),或728地號土地通行至聯外道路。 原告提出Google街景圖,主張通行該照片之「通路」至聯外 道路云云,乃純屬臨訟編撰,並非實在。再者,原告通行方 案,其通行位置亦與Google街景圖所示之狀似「通路」之位 置不同,是Google街景圖並無參酌之價值及必要。退萬步言 ,縱認假設原告曾經通行Google街景圖所示空地至聯外道路 ,法院於酌定適當之通行權時,並無須考量原告是否曾經通 行上開空地至聯外道路,而應在通行之必要範圍,擇「現在 」損害最小之通行方案。故原告以Google街景圖,主張「以 前」係通行照片所示空地至聯外道路,對於本件通行權之認 定,並無意義。  ㈥被告所有之717地號土地西側建有被告所有之46號房屋,現由 被告一家人居住,土地東側為房屋大門前之庭院,目前供被 告一家人停車、休憩之用,庭院與聯外道路間並設有鐵柵門 用以防盜,被告日後並有在上開庭院位置蓋建房屋之打算。 倘准原告通行717地號土地,原告將每天經由被告房屋大門 前之庭院進進出出,而迫使被告之住家門戶洞開,且無法供 停車使用,對717地號土地之完整性、隱私、防盜、便利等 ,均造成莫大之損害及影響,尤有甚者,717地號土地為建 地,其上庭院空地將來可供建築房屋使用,如判決准供原告 通行,將使該庭院位置變成無法興建房屋,使被告蒙受嚴重 損失,且使土地之交易價值嚴重減損,顯然不符前述比例原 則,自不應准原告通行被告所有之717地號土地。  ㈦原告引用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工編第2條第1項規定,主張 通路之寬度不得小於3公尺,惟上開建築技術規則係指建築 房屋而私設通路之情形,本件原告僅須得步行至聯外道路即 可,並非須蓋建房屋,自無上開建築技術規則適用之餘地。 所謂通行權之必要範圍,係考量袋地及週圍地之各種情狀, 擇損害周圍地最少之適宜通路,至於袋地之房屋出租予何人 ,承租人有何特殊需求,不應列入擇定通行權所考量之範圍 ,否則原告隨時可更換承租人,難道原告將其房屋出租給貨 運業者,豈非可主張通道須留設大貨車可通行之寬度?其不 合理甚明。原告又主張因消防、醫療、避難之需,留設通路 須有2.5公尺寬云云。惟縱有消防、醫療、避難之需,消防 車、救護車亦只能停於硘磘路上,無論如何無法通行兩造主 張通行方案之通道,是原告主張應留設2.5公尺寬之通道云 云,並非可採。被告所有之717地號土地面臨聯外道路之寬 度僅約4公尺寬,倘採原告通行方案而留設2.5公尺寬之通路 供原告通行,反使被告可主宰之面臨聯外道路之寬度僅餘1. 5公尺,顯有違比例原則及通行權之立法精神與目的。  ㈧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土地因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者,土地 所有人得通行周圍地以至公路,民法第787條第1項有明文。 但若因土地一部之讓與或分割,而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 不能為通常使用者,土地所有人因至公路,僅得通行受讓人 或讓與人或他分割人之所有地。數宗土地同屬於一人所有, 讓與其一部或同時分別讓與數人,而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 致不能為通常使用者,亦同。民法第789條第1項亦有明文。 次按民法第789條之立法意旨,乃因土地所有人讓與土地之 一部或分割土地時,就其可能造成不能與公路為適宜之聯絡 之情形,為其能預見而得事先安排,土地所有人不能因自己 之讓與或分割土地之任意行為,導致對當事人以外之其他土 地所有人造成不測之損害。此法條所規定之通行權性質上乃 土地之物上負擔,隨土地而存在,土地所有人將土地分割成 數筆,同時或先後讓與數人,應仍有該法條規定之適用(最 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756號判決意旨參照)。現行民法第7 89條第1項後段之規定雖係於98年1月23日修正增訂,惟對於 土地所有人於修正前,將其所有之數筆土地,分別轉讓數人 ,致生部分土地與公路無適宜聯絡之狀態延續至新法增訂施 行後之情形,仍有適用(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537號 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查,原告為719地號土地之所有人,被告為717地號土地之 所有人,而719地號土地四周圍均為他人土地所包圍,無法 直接連接道路,屬袋地等情,業據原告提出地籍圖謄本、土 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地籍圖謄本、現場照片等件為證(見本 院卷第19至21、23、33至35、45頁),並經本院會同兩造及 南投縣竹山地政事務所人員至現場履勘測量,有勘驗筆錄、 現場照片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141至142、145至154頁), 可認719地號土地與公路並無聯絡,應屬袋地無疑。被告雖 辯稱719地號土地可經728地號土地與727地號土地交界處之 通道(即被告通行方案),或728地號土地通行至聯外道路 等語。然727地號、728地號土地交界處之通道已有磚造牆面 圍住,而另以728地號土地通行至聯外道路,必須自50號房 屋後門進出,再由50號房屋大門通往硘磘新村1巷,有現場 照片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52至154頁),此通行方式均不 具道路之性質,更非可供公眾通行之公路,並非土地與道路 適宜之聯絡方式。被告據此辯稱719地號土地已有適宜之通 路,並非袋地等語,尚無足採。  ㈢依南投縣竹山地政事務所112年11月10日竹地二字第11200053 26號函檢附土地舊簿資料(見本院卷第167至213頁),717 、719、727、728地號土地之重測前地號、分割情形分別如 附表二、三所示,可知上開4筆土地均分割自重測前竹圍子 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土地,所有人均為訴外人陳木柱, 陳木柱72年2月15日過世後,由其繼承人即訴外人陳進川、 陳進安、陳林寶丹(下稱陳進川等3人)繼承取得所有權, 上開4筆土地除719地號土地為袋地外,其餘土地皆有臨路。 嗣陳進川等3人分別轉讓上開4筆土地予不同人,即可預見其 轉讓後將造成719地號土地不能與公路適宜聯絡之袋地,是 原告主張依民法第789條第1項規定,對鄰地主張袋地通行權 ,即屬有據。又民法第789條規定之鄰地通行權,係為土地 利用之社會經濟目的,所賦予土地所有人之法律上當然負擔 ,原具有準物權之請求權性質,不因嗣後之土地輾轉讓與, 而得使原有通行權消滅(最高法院83年度台上字第2239號判 決意旨參照)。原告所主張之通行權,性質上為717地號土 地之物上負擔,隨土地而存在,被告既身為717地號土地之 所有人,即負有容忍719地號土地所有人通行之義務,此項 義務並不因719地號土地之輾轉讓與而消滅,是被告以兩造 並未直接發生分割或讓與之行為,自無民法第789條之適用 等語,顯有誤會,附此敘明。  ㈣袋地通行之主要目的,既不僅專為調和個人所有之利害關係 ,且在充分發揮袋地之經濟效用,以促進物盡其用之社會整 體利益;復主張通行權之人,將使他人所有權受有限制,故 法院在審酌袋地通常使用所必要之範圍時,自應依土地位置 、地勢、面積、用途及使用之實際情形綜合認定,原告主張 之通行方案,必以達成上開社會利益範圍內,可盡量將所有 人之損害減至最低為要件。查:  ⒈證人何協星於本院審理時具結證稱:原告及隔壁46號房屋林 長祿通行都從本院卷第361頁Google街景圖的汽車停車旁巷 子出來鯉南路1巷;本院卷第33頁上方照片,42號、46號房 屋地上的紅磚水泥通道在去年5月前都是開放可以通行,沒 有封起來;本院卷第361頁Google街景圖這條巷子當初包括 我也有開車進去,從來沒有人阻止等語(見本院卷第473頁 ),又證人廖崇伯於本院審理時具結證稱:我是南投縣竹山 鎮硘瑤里里長,本院卷第33頁上方照片中42號房屋在封住之 前是從水泥地面往左側馬路通行,這二戶的居住人之前就是 二棟房屋(指42、46號房屋)一起蓋的,都是從一個出入口 ;出入口是本院卷第361頁Google街景圖的水泥巷道;42號 房屋住戶都是從水泥巷道出入,因為沒有其他路可以出入等 語(見本院卷第496至498頁)。再觀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 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網站之70年、71年、85年、90年航攝影 像圖,719地號土地上之42號房屋與717地號土地間確實有一 通道通行至717地號土地,有歷年航攝影像圖在卷可證(見 本院卷第351至363頁),又719、717地號土地上有一相連紅 磚水泥磚道及水泥混凝土路面,亦有照片在卷可稽(見本院 卷第33、35頁),而依99年12月、104年10月之Google街景 圖亦可見717地號土地上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連接至硘磘新村1 巷,有Google街景圖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361、363頁)。 綜以上開證據,可知719地號土地原係通行717地號土地連接 至公路對外通行。  ⒉觀諸附圖一所示原告通行方案,係延續過往經由717地號土地 連接至鯉南路1巷對外通行,且其通行路寬為2.5公尺,應屬 供車輛通行適宜之寬度,尚難謂過度增加被告額外負擔,是 原告請求確認對717地號土地有通行權,即屬有據。反觀附 圖二所示被告通行方案,727、728地號土地交界處已有磚造 牆面圍住,有現場照片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53頁),若 採取被告通行方案,必須要打除磚造牆面,該處均為老屋, 勢必有損及現有建物結構安全之虞,所造成損害非微,而該 圍牆外側又有水管設置,走道寬度尚不足1米,顯然不敷通 常使用,致難認已足達成通行目的,被告前詞抗辯,尚無足 採。  ⒊證人陳進川雖於本院審理時證稱:42號房屋從50號房屋出入 ,42號房屋沒路沒人敢買等語(見本院卷第467至468頁)。 然依上開土地舊簿資料(見本院卷第195頁),陳進川等3人 於72年間之住○○○○○鎮○○○村0巷00號(即719地號土地所座落 房屋),而陳進川等3人係於72年12月23日分別將727、728 地號土地轉讓給訴外人葉湖鳳瑛、鄭郭幸,仍保留717、719 地號土地,斯時陳進川等3人仍共有之719地號土地僅能經由 717地號土地對外通行至公路,豈有捨717地號土地不走而經 由727、728地號土地交界處通行至公路之理,證人陳進川前 揭證述顯然違反常理,不可採信。  ⒋至於被告抗辯准許通行717地號土地將導致其無法興建房屋等 語。然被告並未提出任何興建計畫供本院審酌,亦無相關平 面圖可資提供,自難認被告主張在717地號土地興建房屋之 計畫已具體明確,僅空言抗辯,不足採信。  ⒌從而,本院衡諸周圍土地之地形、地理位置、通行使用之方 式、欲通行土地之原使用方式、袋地經濟效用及利益衡平原 則等各情,認原告通行方案,應屬對於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 所及方法,並可達成供原告通行之目的,是原告請求對被告 如附圖一所示編號A之部分土地有通行權存在,洵屬有據, 應為可採。   ㈤按通行權紛爭事件,經法院判決確認有通行權存在暨其通行 處所及方法後,周圍地所有人就法院判決之通行範圍內,負 有容忍之義務;倘周圍地所有人有阻止或妨害通行之行為, 通行權人得一併或於其後訴請禁止或排除侵害(最高法院11 1年度台上字第327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原告對被告所有之 717地號土地如附圖一所示編號A之部分土地有通行權存在, 已如前述,被告依法即負有容忍原告通行之義務。又被告確 有設置障礙物如鋼構牆壁、電動鐵製柵門等地上物,阻礙原 告出入717地號土地,有勘驗筆錄、現場照片在卷可查(見 本院卷第141至142、145至146頁)。且為使719地號土地對 外通行之通常使用,則原告依通行權所生之排除侵害請求權 ,請求被告拆除上開通行範圍內之地上物,並不得設置地上 物、障礙物或為任何妨害原告通行之行為,亦屬有據,應予 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89條第1項規定,請求如主文第1 、2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南投簡易庭 法 官 許慧珍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藍建文 附圖一:南投縣竹山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2年10月2日竹丈 字第124000號複丈成果圖。 附圖二:南投縣竹山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2年11月24日竹 丈字第148600號複丈成果圖。   附表一:                         起訴時訴之聲明 最後訴之聲明 被告坐落於南投縣○○鎮○○段000地號如圖1紅色部分,面積43平方公尺(以實測為準)之土地,提供給原告同地段第719號相鄰土地通行權。 一、確認原告所有坐落於南投縣○○鎮○○段000地號土地對被告所有坐落南投縣○○鎮○○段000地號土地如附圖一(南投縣竹山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2年10月2日竹丈字第124000號複丈成果圖)編號A部分,面積42.97平方公尺之土地,有通行權存在。 二、被告應清除前項通行範圍內之地上物,並不得設置地上物、障礙物或為任何妨害原告通行之行為。   附表二: 編號 重測前地號 重測後地號 登記日期 登記原因 自何地分割 分割增何地 1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2地號 竹山鎮仁德段702地號 68年9月14日 分割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123-110地號共2筆土地 2 72年3月25日 分割 他部分面積因分割移載於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75地號 3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 竹山鎮仁德段717地號 68年9月14日 分割轉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2地號 4 71年4月29日 分割 他部分面積因分割移載於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65至123-174地號等10筆土地 5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74地號 竹山鎮仁德段719地號 71年4月29日 分割轉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 6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68地號 竹山鎮仁德段727地號 71年4月29日 分割轉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 7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67地號 竹山鎮仁德段728地號 71年4月29日 分割轉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 附表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2、123-109、123-174、123-168、123-167地號等5筆土地分割過程 編號 原土地 登記日期 登記原因 變動後土地 1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2地號 36年6月1日 總登記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2地號 2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2地號 68年9月14日 分割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123-110地號 共2筆土地 3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2地號 72年3月25日 分割 他部分面積因分割移載於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75地號 (重測後:竹山鎮仁德段702地號) 4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 68年9月14日 分割轉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 5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09地號 71年4月29日 分割 他部分面積因分割移載於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65至123-174地號 共10筆土地 (重測後:竹山鎮仁德段717地號) 6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74地號 71年4月29日 分割轉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74地號 (重測後:竹山鎮仁德段719地號) 7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68地號 71年4月29日 分割轉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68地號 (重測後:竹山鎮仁德段727地號) 8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67地號 71年4月29日 分割轉載 竹山鎮竹圍子段硘磘小段123-167地號 (重測後:竹山鎮仁德段728地號)

2024-12-18

NTEV-113-投簡-59-20241218-1

潮補
潮州簡易庭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潮補字第1477號 原 告 張秋桃 被 告 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屏東辦事處 法定代理人 林秀娟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 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法院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得 依職權調查證據。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3項分別定 有明文。復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 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 ,參照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規定之法意,鄰地通行權訴訟 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 鄰地所增價額為準;如否認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則以其土地 因被通行所減價額為準(最高法院78台抗字第355號裁判意 旨參照)。法院依職權調查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之價額為何 ,得經由鑑定結果認定之(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596號 裁定意旨),或比較附近有道路通行已實價登錄之土地價額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簡抗字第21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起訴請求確認就被告坐落屏東縣鄉○○鎮○○段0000 00000地號之土地,有通行權存在。準此,原告為主張通行 權之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原告所有坐落屏東縣○○鎮 ○○段000000000地號之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因通行鄰地所 增價額核定之,原告主張應以通行面積計算訴訟標的價額, 顯與上開法文之規定有悖。依前揭說明,請兩造: ㈠於收受本裁定5日內具狀陳報本件訴訟標的之具體價額,並 提出相關估價報告,或陳明是否願支付費用送鑑價機關鑑 價。 ㈡如逾期未陳報、亦未表明願支付鑑價費用,本件即依下列 方式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原告所有系爭土地係坐落於屏東縣潮州鎮非都市土地之一 般農業區農牧用地,面積為1,360.90平方公尺(即411.67 225坪),又以潮州鎮之非都市土地、一般農業區、農牧 用地為搜尋條件於591網站上查詢近一年潮州鎮類似條件 土地交易之實價登錄價格【剔除特殊交易及面積差距過大 (於本件剔除面積100坪以下)交易情形】,並輔以國土 測繪圖資服務雲檢視每筆交易土地臨路與否,有臨路之土 地地號、總價、交易總面積、單坪價格均如附表一所示, 每坪平均單價為1.16萬元(小數點後二位四捨五入);另 未臨路之土地地號、總價、交易總面積、單坪價格均如附 表二所示,每坪平均單價則為0.71萬元(小數點後二位四 捨五入),經計算如附表所示與系爭土地相類條件土地近 一年之交易實價,臨路與否之每坪平均單價價差為0.45萬 元(即1.16萬-0.71萬=0.45萬)。是可合理推論,系爭土 地因主張通行權可對外通行後,所增價額為每坪4,500元 ,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852,525元(計算式:4, 500元/坪×411.67225坪=1,852,525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 入),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9,414元。 三、承前,如原告未能查報本件訴訟標的具體價額,亦不願支付 鑑價費用,即應於收受本裁定10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19,4 14元。如逾期未繳納或繳納不完全,即駁回其訴。 四、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思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 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李家維 附表一(土地有臨路) 編號 地址 總價 交易總面積 單價(每坪) 1 潮州鎮崙新段1067地號 438萬元 572.34坪 0.77萬/坪 2 潮州鎮蓬萊段651地號 920萬元 794.97坪 1.16萬/坪 3 潮州鎮中山段949地號 650萬元 356.9坪 1.82萬/坪 平均 2008萬元 1724.21坪 1.16萬/坪 附表二(土地未臨路) 編號 地址 總價 交易總面積 單價(每坪) 1 潮州鎮崙潮段531-2地號 147萬元 183.82坪 0.8萬/坪 2 潮州鎮中山段165地號 1538萬元 2249.97坪 0.68萬/坪 3 潮州鎮崙潮段439地號 227萬元 253.31坪 0.9萬/坪 平均 1912萬元 2687.1坪 0.71萬/坪

2024-12-18

CCEV-113-潮補-1477-20241218-2

潮補
潮州簡易庭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潮補字第1491號 原 告 潘明章 李麗星 被 告 孫**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 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法院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得 依職權調查證據。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3項分別定 有明文。復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 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 ,參照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5規定之法意,鄰地通行權訴訟 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 鄰地所增價額為準;如否認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則以其土地 因被通行所減價額為準(最高法院78台抗字第355號裁判意 旨參照)。法院依職權調查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之價額為何 ,得經由鑑定結果認定之(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596號 裁定意旨),或比較附近有道路通行已實價登錄之土地價額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簡抗字第21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起訴請求確認就被告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0000 0○000000000地號之土地,有通行權存在。準此,原告為主 張通行權之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原告所有坐落屏東 縣○○鄉○○段000000000○000000000地號之土地(下合稱系爭 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核定之。依前揭說明,請兩造: ㈠於收受本裁定5日內具狀陳報本件訴訟標的之具體價額,並 提出相關估價報告,或陳明是否願支付費用送鑑價機關鑑 價。 ㈡如逾期未陳報、亦未表明願支付鑑價費用,本件即依下列 方式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原告李麗星、潘明章所有系爭土地係坐落於屏東縣新埤鄉 非都市土地之一般農業區農牧用地,面積分別為2,913.62 平方公尺及2,953.27平方公尺(即881.37005坪、893.364 18坪),共計1,774.73423坪,又以新埤鄉之非都市土地 、一般農業區、農牧用地為搜尋條件於內政部不動產交易 實價查詢服務網站上查詢近一年新埤鄉類似條件土地交易 之實價登錄價格【剔除特殊交易及面積差距過大(於本件 剔除面積100坪以下)交易情形】,並輔以國土測繪圖資 服務雲檢視每筆交易土地臨路與否,有臨路之土地地號、 總價、交易總面積、單坪價格均如附表一所示,每坪平均 單價為0.65萬元(小數點後二位四捨五入);另未臨路之 土地地號、總價、交易總面積、單坪價格均如附表二所示 ,每坪平均單價則為0.37萬元(小數點後二位四捨五入) ,經計算如附表所示與系爭土地相類條件土地近一年之交 易實價,臨路與否之每坪平均單價價差為0.28萬元(即0. 65萬-0.37萬=0.28萬)。是可合理推論,系爭土地因主張 通行權可對外通行後,所增價額為每坪2,800元,則本件 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4,969,256元(計算式:2,800元/坪 ×1,774.73423坪=4,969,256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0,203元。 三、承前,如原告未能查報本件訴訟標的具體價額,亦不願支付 鑑價費用,即應於收受本裁定10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50,2 03元。如逾期未繳納或繳納不完全,即駁回其訴。 四、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思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 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李家維 附表一(土地有臨路) 編號 地址 總價 交易總面積 單價(每坪) 1 新埤鄉新力段553-10地號 436萬元 933.36坪 0.5萬/坪 2 新埤鄉上萬安段1235地號 1450萬元 1934.53坪 0.7萬/坪 3 新埤鄉萬隆段811地號 722萬元 1150.03坪 0.6萬/坪 平均 2608萬元 4017.92坪 0.65萬/坪 附表二(土地未臨路) 編號 地址 總價 交易總面積 單價(每坪) 1 新埤鄉餉潭段454-3地號 270萬元 811.30坪 0.3萬/坪 2 新埤鄉南岸段262-1地號 250萬元 812.21坪 0.3萬/坪 3 新埤鄉建功段60地號 651.7萬元 1567.40坪 0.4萬/坪 平均 1171.7萬元 3190.91坪 0.37萬/坪

2024-12-18

CCEV-113-潮補-1491-20241218-2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確認袋地通行權存在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423號 原 告 吳昆霖 被 告 吳婉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袋地通行權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按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所有權 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參照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5規定之法意,鄰地通行權訴訟標的之價額,如 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鄰地所增價額為準; 如否認通行權之人為原告,則以其土地因被通行所減價額為準( 最高法院78年度台抗字第355號裁定意旨參照)。查本件原告聲 明請求㈠確認原告就被告所有坐落臺東縣○○鄉鎮○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365地號土地)如附圖所示,面積69平方公尺範圍,有通 行權存在;㈡被告不得在前項通行範圍內,為設置障礙物或其他 妨礙原告通行之行為。然原告並未陳報其所有坐落臺東縣○○鄉鎮 ○段000地號土地(下稱366地號土地)因通行365地號土地所增價 額,致本院無從核定訴訟標的價額;至聲明㈡係聲明㈠確認通行權 存在之必然結果,無須併計訴訟標的價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陳報366 地號土地因通行365地號土地而增加之價額,並提出證據資料及 計算式為憑,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自行補繳第一審裁 判費;若不予陳報,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即屬不能核定,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訴訟標的價額以新臺幣(下同)165萬 元定之,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萬7,335元;如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朱家寬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 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憶萱

2024-12-17

TTDV-113-補-423-20241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