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洗錢防制法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易字第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呂明慶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
偵字第3271號)及移送併辦(113年度偵字第11669號),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呂明慶犯洗錢防制法第二十二條第三項第二款之無正當理由交付
、提供合計三個以上帳戶予他人使用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呂明慶依其智識程度及一般社會生活之通常經驗,知悉不得將
自己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交付、提供給他人使用,仍
於不符一般商業、金融交易習慣或其他正當理由之情況下,
基於無正當理由交付、提供合計三個以上金融機構帳戶給他
人使用之犯意,於民國112年10月24日21時22分許,在新竹
市○區○○路000○0號1樓之統一超商正國門市,以交貨便寄件
方式,將其所申辦之如附表一所示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帳戶
(下稱渣打銀行帳戶)、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帳戶(下稱郵
局帳戶)、聯邦商業銀行帳戶(下稱聯邦銀行帳戶)、臺灣銀
行帳戶(下稱臺灣銀行帳戶,上開4個帳戶合稱本案帳戶)之
金融卡,提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自稱「鄭道明」之成年
人使用,並以通訊軟體LINE(下稱LINE)將本案帳戶金融卡
密碼告知「鄭道明」,任由「鄭道明」得以任意使用本案帳
戶。嗣「鄭道明」及其所屬不詳詐欺集團成員取得本案帳戶
資料後,即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
意聯絡,於如附表二所示之時間,以如附表二所示之詐欺方
式,如向附表二所示之受騙者施用詐術,致其等因而陷於錯
誤,廖采禾、林意𡝗、陳昶翰、廖彩如、曾雋淼、陳羽琦、
黃雅玲乃於如附表二編號1至7所示之時間,依指示匯款如附
表二編號1至7所示之金額至呂明慶如附表二編號1至7所示之
帳戶,劉玉嬿則提供如附表二編號8所示之資料後,致使不
詳詐欺集團成員得以自劉玉嬿之icash Pay帳戶匯款如附表
二編號8所示之款項至呂明慶如附表二編號8所示之帳戶,旋
遭詐欺集團不詳成員提領或轉匯殆盡。
二、案經林意𡝗、陳昶翰、廖彩如、曾雋淼、陳羽琦、黃雅玲、
劉玉嬿訴由新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報告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1至第159條之4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
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
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
查證據時,知有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
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刑事訴訟法
第159條之5定有明文。查本判決所引用下列具傳聞性質之證
據資料,經本院於審理程序依法踐行調查證據程序,檢察官
、被告呂明慶就上開證據之證據能力均未爭執,於言詞辯論
終結前亦未聲明異議,本院審酌前開證據資料作成或取得之
狀況,並無違法取證或其他瑕疵,亦無顯不可信之情況,且
與待證事實具有關連性,故認為適當而得作為證據,揆諸上
開規定,應具有證據能力。又本判決所引用之其餘非供述證
據,並無證據證明係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因違背法定
程序所取得,依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規定之反面解釋,亦
具有證據能力。
二、事實認定
㈠訊據被告固坦承有於前揭時間、地點提供本案帳戶資料給「
鄭道明」,然矢口否認有何無正當理由而交付、提供合計三
個以上帳戶犯行,辯稱:我認為我有正當理由,對方騙我說
要幫我辦貸款,他說用公司名義匯款進入我的帳戶,包裝我
的帳戶,貸款的公司比較會核可,之後要把公司的錢領回去
,才要我寄金融卡及密碼,是「鄭道明」騙取我的金融卡跟
密碼,我沒有想到變成洗錢云云。
㈡經查,本案帳戶均為被告所申設,被告於112年10月24日21時
22分許,在新竹市○區○○路000○0號1樓之統一超商正國門市
,以交貨便寄件方式,將本案帳戶之金融卡,寄交予「鄭道
明」,並以LINE告知本案帳戶之金融卡密碼。嗣如附表二所
示之受騙者乃於附表二所示之時間,經「鄭道明」所屬詐欺
集團不詳成員,施以如附表二所示之詐術,致其等均陷於錯
誤,被害人廖采禾與告訴人林意𡝗、陳昶翰、廖彩如、曾雋
淼、陳羽琦、黃雅玲乃於如附表二編號1至7所示之時間,依
指示匯款如附表二編號1至7所示之金額至被告如附表二編號1
至7所示之帳戶,告訴人劉玉嬿則提供如附表二編號8所示之
資料後,致使不詳詐欺集團成員得以自告訴人劉玉嬿之icas
h Pay帳戶匯款如附表二編號8所示之款項至被告如附表二編
號8所示之帳戶,所匯款項均旋遭詐欺集團不詳成員提領或
轉匯殆盡等事實,為被告所坦認(本院卷第108頁),並經
證人即被害人廖采禾、證人即告訴人林意𡝗、陳昶翰、廖彩
如、曾雋淼、陳羽琦、黃雅玲、劉玉嬿於警詢時證述明確(
偵3271卷第9-30頁;移歸卷第8-13頁),且有本案帳戶資料
及交易明細(偵3271卷第31-44頁)、LINE對話紀錄中「鄭
道明」身分證正反面、保管書截圖(偵3271卷第183-185頁
)、「鄭道明」收到金融卡後拍照回傳之截圖(偵3271卷第
192-193頁)在卷可稽,及如附表二「證據」欄所示之證據
附卷可佐,上開事實,均堪認定。
㈢按洗錢防制法於112年6月14日修正公布,並於同年月16日施
行,其中增訂第15條之2(於113年7月31日修正改列為第22
條)關於無正當理由而交付、提供帳戶、帳號予他人使用之
管制與處罰規定,並於該條第3項針對惡性較高之有對價交
付、一行為交付或提供合計三個以上帳戶、帳號,及裁處後
5年以內再犯等情形,科以刑事處罰,又該條文立法理由載
明:「有鑑於洗錢係由數個金流斷點組合而成,金融機構、
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之事業以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依
本法均負有對客戶踐行盡職客戶審查之法定義務,任何人將
上開機構、事業完成客戶審查後同意開辦之帳戶、帳號交予
他人使用,均係規避現行本法所定客戶審查等洗錢防制措施
之脫法行為,現行實務雖以其他犯罪之幫助犯論處,惟主觀
犯意證明困難,影響人民對司法之信賴,故有立法予以截堵
之必要。爰此,於第一項定明任何人除基於符合一般商業、
金融交易習慣,或基於親友間信賴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以外
,不得將帳戶、帳號交付、提供予他人使用之法定義務,並
以上開所列正當理由作為本條違法性要素判斷標準。又本條
所謂『交付、提供帳戶、帳號予他人使用』,係指將帳戶、帳
號之控制權交予他人,如單純提供、交付金融卡及密碼委託
他人代為領錢、提供帳號予他人轉帳給自己等,因相關交易
均仍屬本人金流,並非本條所規定之交付、提供『他人』使用
。另現行實務常見以申辦貸款、應徵工作等方式要求他人交
付、提供人頭帳戶、帳號予他人使用,均與一般商業習慣不
符,蓋因申辦貸款、應徵工作僅需提供個人帳戶之帳號資訊
作為收受貸放款項或薪資之用,並不需要交付、提供予放貸
方、資方使用帳戶、帳號支付功能所需之必要物品(例如金
融卡、U 盾等)或資訊(例如帳號及密碼、驗證碼等);易
言之,以申辦貸款、應徵工作為由交付或提供帳戶、帳號予
他人『使用』,已非屬本條所稱之正當理由。惟倘若行為人受
騙而對於構成要件無認識時,因欠缺主觀故意,自不該當本
條處罰。」是行為人交付、提供三個以上帳戶予他人使用罪
(下稱本罪)之客觀構成要件,為①行為人將自己或他人之
帳戶交付、提供給他人使用,即將帳戶之控制權交付、提供
予他人使用、②行為人提供、交付予他人使用之帳戶合計三
個以上。行為人所為符合上開①②客觀構成要件,並對該等客
觀構成要件事實,具主觀故意(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或預
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即具主觀故意),即為
構成要件該當,是倘行為人受騙而就上開該等客觀構成要件
並無認識時,即欠缺主觀故意。
㈣查被告既已將本案帳戶金融卡寄交予「鄭道明」使用,並告
知「鄭道明」金融卡密碼,客觀上已足認定被告將合計三個
以上之自己金融帳戶提供予他人使用;而「鄭道明」取得金
融卡後,倘能得知金融卡密碼,常人皆可知悉「鄭道明」即
取得自由使用該等金融帳戶之控制權,可認被告確實知悉並
有意提供三個以上帳戶供「鄭道明」使用,是認被告已該當
本罪之客觀構成要件並具主觀故意,就構成要件事實明知並
有意而為,並未受騙而誤信對方不會使用其帳戶或受騙誤信
所為並未將帳戶控制權交給他人。
㈤再被告雖辯稱:為辦理貸款,不得已才交付三個以上帳戶,
有正當理由云云(本院卷第104、129頁)。惟前開立法理由
已明示,以申辦貸款為由交付或提供帳戶、帳號予他人「使
用」,非屬該條所稱之正當理由。且被告提供本案帳戶金融
卡、密碼予「鄭道明」時,年已64歲,依其於本院審理時自
陳教育程度為大學畢業,之前是老師,現已退休之情(本院
卷第130頁),可見被告具有相當之智識程度及社會經驗。
參被告於檢察事務官詢問時供稱:我一開始就很反對,但因
為對方堅持不寄金融卡的話就沒辦法美化我的帳戶,對方跟
我說公司匯的錢公司要自己領回去,他不信任我會還給他等
語(偵3271卷第160頁反面);於本院審理時自陳:我有辦
過貸款,我以前辦貸款的時候不用交付帳戶資料,我基本上
不會把帳戶給別人,因為我怕對方會用在違法的地方。我完
全不認識「鄭道明」,可是我為了配合「鄭道明」辦貸款,
才不得不提出,而且他說出事他會負責,為了防範他有不法
行為,我才要他提出保證,就是那張保管書等語(本院卷第
105、129-131頁)。另參酌被告所提出之保管書截圖上記載
:「本人鄭道明協助呂明慶貸款業務 因貸款需求本人鄭道
明有暫時保管呂明慶聯邦、郵局、渣打、台銀共計肆張提款
卡正本 僅供貸款使用 絕無其它用途 若是有一切的法律責
任 遺失情況 皆由我本人鄭道明承擔一切責任 鄭道明Z0000
00000」,此有上開保管書截圖附卷可稽(偵3271卷第185頁
)。是被告知悉金融帳戶為個人理財之工具具有高度屬人性
質,除非本人或與本人關係親密而具信賴外,不能輕易將帳
戶交給他人使用,應妥為保管防止他人任意使用一節,已有
認識,亦對貸款無須交付、提供帳戶給他人控制使用一節知
之甚稔,且已明知辦貸款時對方要求交付、提供帳戶,並不
合理而違反常情,且其與「鄭道明」毫無任何信賴關係,並
已預見若將本案帳戶資料交付他方,即有法律上風險,卻僅
要求對方簽立一紙薄弱之承擔風險證明,即認己可輕易卸責
,故其交付本案帳戶資料,自難認係正當理由,難認符合一
般商業、金融交易習慣而可阻卻違法。
㈥綜上所述,被告所辯無非臨訟卸責之詞,本案事證明確,被
告上開犯行,堪以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於113年8月2日修正施行。修正前洗
錢防制法第15條之2於本次修正後,移列至第22條,並配合
同法第6條之文字將第1項之序文,由「任何人不得將自己或
他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向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
務之事業或第三方支付服務業申請之帳號交付、提供予他人
使用。但符合一般商業、金融交易習慣,或基於親友間信賴
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修正為「任何人不得
將自己或他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向提供虛擬資產
服務或第三方支付服務之事業或人員申請之帳號交付、提供
予他人使用。但符合一般商業、金融交易習慣,或基於親友
間信賴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另因應修正前
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2第6項帳戶帳號暫停限制功能或逕予關
閉管理辦法已於113年3月1日施行,而就第5項酌作文字修正
,並無涉該罪名構成要件之變更,亦無關法定刑之變動,在
本案適用上尚無新舊法比較之必要,應逕行適用裁判時法。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洗錢防制法第22條第3項第2款之無正當理
由而交付、提供合計三個以上帳戶罪。
㈢檢察官移送併辦部分(113年度偵字第11669號),因與本案
起訴之犯罪事實為同一事實,本院自應併予審理,附此說明
。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無正當理由將自己申設
之本案帳戶資料交付、提供給他人使用,致其帳戶淪為詐欺
集團之犯罪工具,危害交易安全,破壞金融秩序,所為實屬
不該。並考量被告犯後否認犯行,迄未與附表二所示告訴人
或被害人成立和解或賠償損害,犯後態度不佳。參以被告前
有多次公共危險前科之前案素行,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在卷可參。兼衡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
生之危害,暨其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之家庭、生活、經濟與工
作狀況(本院卷第130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洪松標提起公訴及移送併辦,檢察官李芳瑜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永楨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
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
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鄭筑尹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22條
任何人不得將自己或他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向提供虛
擬資產服務或第三方支付服務之事業或人員申請之帳號交付、提
供予他人使用。但符合一般商業、金融交易習慣,或基於親友間
信賴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機關裁處告誡。
經裁處告誡後逾五年再違反前項規定者,亦同。
違反第1項規定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期約或收受對價而犯之。
二、交付、提供之帳戶或帳號合計三個以上。
三、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機關依前項或第4項規定裁處
後,五年以內再犯。
前項第1款或第2款情形,應依第2項規定,由該管機關併予裁處
之。
違反第1項規定者,金融機構、提供虛擬資產服務及第三方支付
服務之事業或人員,應對其已開立之帳戶、帳號,或欲開立之新
帳戶、帳號,於一定期間內,暫停或限制該帳戶、帳號之全部或
部分功能,或逕予關閉。
前項帳戶、帳號之認定基準,暫停、限制功能或逕予關閉之期間
、範圍、程序、方式、作業程序之辦法,由法務部會同中央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警政主管機關應會同社會福利主管機關,建立個案通報機制,於
依第2項規定為告誡處分時,倘知悉有社會救助需要之個人或家
庭,應通報直轄市、縣(市)社會福利主管機關,協助其獲得社
會救助法所定社會救助。
附表一:
編號 銀行名稱 帳號 戶名 1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0 呂明慶 2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000-00000000000000 3 聯邦商業銀行 000-000000000000 4 臺灣銀行 000-000000000000
附表二:
編號 受騙者 詐欺方式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新臺幣) 匯入帳戶 證據 1 廖采禾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10月27日18時37分許,以電話佯稱:遭盜刷,需依中國信託銀行專員指示操作云云,致廖采禾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款項至右列帳戶。 112年10月27日(起訴書誤載為10月17日,應予更正) 19時46分許 7萬9,986元(起訴書誤載為8萬1元,應予更正) 渣打銀行帳戶 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大社分駐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大社分駐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偵3271卷第48-52、70-71頁)、手機通話記錄截圖(偵3271卷第53-55頁)、匯款紀錄截圖(偵3271卷第55-56頁)、手機簡訊截圖(偵3271卷第57-59頁)、台北富邦銀行、玉山銀行信用卡正反面截圖(偵3271卷第60頁)、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截圖(偵3271卷第62-64頁)、中國信託銀行方便付新增連結設定截圖(偵3271卷第65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用卡暨金融卡正反面截圖(偵3271卷第66頁)、中國信託銀行三民分行台幣帳戶存款存摺封面暨交易明細(偵3271卷第67-69頁) 112年10月27日 20時7分許 4萬2,068元 聯邦銀行帳戶 2 林意𡝗 (提告)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10月27日18時43分許,以電話佯稱:解除重複購買,需依台新銀行專員指示操作云云,致林意𡝗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款項至右列帳戶。 112年10月27日 19時56分許 4萬7,505元 渣打銀行帳戶 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中和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偵3271卷第73-75頁)、臺幣活存明細截圖(偵3271卷第76頁)、手機通話記錄截圖(偵3271卷第77頁) 112年10月27日 19時58分許 1萬3,750元 3 陳昶翰 (提告)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10月27日19時30分許,以電話佯稱:訂單扣款有誤,需依玉山銀行專員指示操作云云,致陳昶翰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款項至右列帳戶。 112年10月27日 20時27分許 3萬9,985元 聯邦銀行帳戶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店分局江陵派出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偵3271卷第79-82頁)、APP轉帳紀錄、存款交易明細查詢截圖(偵3271卷第83頁)、手機對話記錄截圖(偵3271卷第83頁) 112年10月27日 20時45分許 6,987元 4 廖彩如 (提告)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10月27日18時57分許,以電話佯稱:遭盜刷,需依富邦銀行專員指示操作云云,致廖彩如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款項至右列帳戶。 112年10月27日 20時12分許 5,574元 聯邦銀行帳戶 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金寧分駐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金寧分駐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偵3271卷第86-92頁)、手機對話記錄截圖(偵3271卷第93頁)、匯款紀錄截圖(偵3271卷第93-94頁)、LINE錢包紀錄截圖(偵3271卷第94-96頁)、手機簡訊截圖(偵3271卷第97頁) 112年10月27日 20時15分許 6,012元 5 曾雋淼 (提告)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10月27日20時許,以電話佯稱:遭盜刷,需依台新銀行專員指示操作云云,致曾雋淼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款項至右列帳戶。 112年10月28日 0時16分許 4萬9,989元 臺灣銀行帳戶 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信義分局五分埔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偵3271卷第103-106、116-117頁) 112年10月28日 0時18分許 4萬9,988元 (起訴書誤載為4萬9,989元,應予更正) 6 陳羽琦 (提告)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10月27日22時4分許,以電話佯稱:遭誤刷訂單,需依華南銀行專員指示操作云云,致陳羽琦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款項至右列帳戶。 112年10月27日 22時33分許 4萬9,986元 臺灣銀行帳戶 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樹林分局柑園派出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偵3271卷第120-125頁)、手機通話記錄截圖(偵3271卷第126-127頁)、臺幣活存明細截圖(偵3271卷第128-129頁)、「查看OTP密碼」截圖(偵3271卷第130-131頁)、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截圖(偵3271卷第132-135、140頁)、手機簡訊截圖(偵3271卷第136-139頁) 112年10月27日 22時35分許 2萬986元 7 黃雅玲 (提告)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10月27日21時23分許,以電話佯稱:訂單多訂,需依電商業者指示操作云云,致黃雅玲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款項至右列帳戶。 112年10月27日 21時23分許 4萬9,987元 郵局帳戶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大樹分駐所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偵3271卷第142-143頁)、台新銀行信用卡正反面截圖(偵3271卷第144頁)、手機通話記錄截圖(偵3271卷第145、146頁)、匯款紀錄截圖(偵3271卷第145頁)、「通知中心」截圖(偵3271卷第145-145頁反面) 112年10月27日 21時29分許 4萬9,988元 112年10月27日 21時35分許 1萬3,983元 8 劉玉嬿 (提告)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10月27日16時51分許,假冒網購平台客服人員,以電話佯稱:系統遭駭客入侵而須依指示提供信用卡、證件資料及收受驗證簡訊云云,致劉玉嬿陷於錯誤,依指示提供上開資料,詐欺集團旋將信用卡資料綁定至劉玉嬿所申辦之愛金卡股份有限公司「icash Pay」帳號000-0000000000000000號電子支付帳戶,並儲值多筆款項至上開「icash Pay」電子支付帳戶後,由詐欺集團成員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款項至右列帳戶。 112年10月27日18時9分許 2萬0,030元 渣打銀行帳戶 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八德派出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處)理案件證明單(移歸卷第25-28頁)、手機通話記錄截圖(移歸卷第29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公司存款交易明細(移歸卷第30頁)、通訊軟體訊息截圖(移歸卷第31-36頁)、國泰世華銀行交易明細(移歸卷第37頁)、手機簡訊截圖(移歸卷第38、41頁)、「icash pay」帳戶交易明細(移歸卷第39-40頁)、電支帳號0000000000000000之使用者資料、綁定銀行帳號、綁定信用卡卡號、交易明細、註冊紀錄、APP使用紀錄、IP查詢記錄(移歸卷第42-44頁)、國泰世華商業銀行信用卡作業部112年12月5日國世卡部字第1120002467號函暨函附客戶交易明細表(移歸卷第45-46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12月12日中信銀字第1122017384號函暨函附信用卡於112年10月20日至112年11月20日刷卡消費明細(移歸卷第47-48頁) 112年10月27日18時47分許 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