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民法第15條之1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監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856號 聲 請 人 劉美倫 相對人 即 應受監護宣 告之人 李天翔 關 係 人 李克敏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李天翔(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劉美倫(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李天翔之輔助人。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受輔助宣告之人李天翔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李天翔之母,相對人因罹患 思覺失調症,語言能力有障礙,複雜財產交易理解力較低, 為避免相對人在外受欺騙,爰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 之人,並為其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及指定關係人為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如相對人之精神狀態未達監護宣告之程度 ,請求改為聲請輔助宣告,並選定聲請人為相對李克敏之輔 助人等語。 二、本院之判斷:  ㈠法律依據: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 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 足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 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 聲請,為輔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受輔 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而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職 權就配偶、4親等內之親屬、最近1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1人或數 人為輔助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 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輔助之聲請人 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 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 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 (一)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 )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 情感狀況。(三)輔助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輔助 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輔助人時,其事業之種 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同條第2項準用民法第1111條及第1 111條之1亦分別有明文。 ㈡本件相對人有受輔助宣告之必要:   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親屬系統表、戶籍謄本、親屬 同意書、願任書、身心障礙證明影本等件為證。又本院於民 國114年1月8日在鑑定人即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 臺安醫院黃國洋醫師前審驗相對人之心神狀況,相對人能回 答自己年籍資料、簡單減法運算、現任總統為何人,然對於 自己身心症狀名稱及為何領取身心障礙證明表示不知道,另 同意由聲請人、關係人擔任其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 人。鑑定報告略以:「相對人於鑑定時有服用精神藥物但意 識狀態清醒,注意力持續度佳,眼神接觸品質良好,配合度 高,可部分理解問話,回答切題,能理解並遵循口頭指令, 精神症狀控制良好,症狀穩定時有基本自我照顧能力,有合 乎年齡之生活基本常識與休閒活動,有基本金融常識與運算 能力,有基本問題解決能力。鑑定結果認:相對人之主要精 神障礙為思覺失調症,發作時有聽幻覺,判斷能力及認知能 力皆降低,且缺少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及辨識意思表示 效果之能力,也欠缺管理處分財產之能力,經調整藥物得到 控制,但仍因精神症狀起伏而有變化,建議為輔助宣告,另 因思覺失調症為一終生持續性精神疾病,未來回復性極有限 ,需長期服藥控制」等語,有鑑定人出具之精神鑑定報告書 一份可資為憑。顯見相對人現尚未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 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 示之效果,並不符合監護宣告之情形。惟依上開鑑定結果, 可認相對人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 果之能力顯有不足,符合受輔助宣告之要件,爰宣告相對人 為受輔助宣告人。  ㈢為相對人最佳利益考量,選定聲請人為其輔助人:   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並有意願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亦 經家屬同意推舉為輔助人等情,有上開戶籍謄本、同意書暨 願任書附卷可憑。本院審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份屬至親 ,並有意願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故由聲請人擔任輔助人, 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陳苑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劉文松

2025-02-03

TPDV-113-監宣-856-20250203-1

監宣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112號 聲 請 人 鄭○芬 相 對 人 陳○臨 關 係 人 陳○慈 ○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陳○臨(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人。 選定鄭○芬(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人陳○臨之輔助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人陳○臨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鄭○芬為相對人陳○臨之母。相對 人因中度智能障礙,已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 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家 事事件法第164條第1項規定,聲請本院准予對相對人為監護 宣告,並依民法第1111條規定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 暨指定關係人陳○慈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若本院認相 對人尚未達可宣告監護之程度,則請依民法第14條第3項、 第15之1條第1項、家事事件法第177條之規定為輔助宣告, 並提出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同意書、身心障礙證明等件 為證。 二、按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民法第14條第1項之程度 者,得依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所謂「 輔助宣告」係指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 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 不足者而言,此與「受監護宣告」者,須其心智缺陷之程之 程度已達「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 意思表示之效果者」,兩者顯有程度上之差異,此觀諸民法 第14條第1項、第15條之1第1項規定自明。又受輔助宣告之 人,應置輔助人。另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 、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 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輔助 人。法院為選定輔助人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 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 輔助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 ,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 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 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輔助人之職業、經 歷、意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輔助 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 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第3項、第1113條之1第1項、 第1113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第1項、第2項前段、第 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經其提出上開書證為證,且經本 院於鑑定機關即林口長庚醫院鑑定醫師沈信衡前詢問相對人 姓名年籍,相對人呈站立姿勢、戴口罩、意識清醒,對於所 詢有關生日、年齡、指出左耳指令、現所處時間、地點、衣 服顏色等問題時,相對人多能正確回答,亦可辨識百元及千 元紙鈔,對簡易數字計算如:1+1、2+3、8-7、2×2、10×2、 13×3均能正確計算,但無法計算64÷8之結果。鑑定人沈信衡 醫師對相對人心神及身體狀況初步診斷結果表示:相對人為 智能不足,其餘詳如鑑定報告等語,有本院民國113年12月1 6日訊問筆錄附卷可稽。另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所出具精神 鑑定報告結果略以,結論:個案之精神科臨床診斷為「智能 不足」。目前認知功能有部分障礙,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推測其 回復之可能性低。鑑定結果:相對人有智能不足。其障礙程 度為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其預 後及回復之可能性低等語,有林口長庚紀念醫院113年12月3 1日長庚院林字第1131151434號函及所附精神鑑定報告書在 卷可稽。綜上,本院審酌相對人現狀於訊問時多能切題回答 ,且對簡易數字加減乘法仍具有運算能力,然因其患有自智 能不足情形,並參酌鑑定人之意見,認相對人顯因此精神障 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之能力顯較通常人較低 ,並已達對於處理自己事務之能力顯然不足之情形,但尚未 達完全不能為意思能力或受意思能力及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 效果之程度,並未受監護宣告之必要,故聲請人聲請法院對 相對人為監護宣告,於法不合;惟相對人為意思表示、受意 思表示及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實有賴他人 輔助之必要,自已符合受輔助宣告之要件,揆諸上開規定及 說明,爰依法宣告相對人為受輔助宣告人。 四、次按「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監護之宣 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 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 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 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 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 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民法第1113條 之1第1項、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亦有明定。又受輔助宣 告之人並不因輔助宣告而喪失行為能力,僅於其為民法第15 條之2第1項各款列舉之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且參 酌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規定,亦未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 1099條之1、第1101條及第1103條第1項之規定,顯見受輔助 宣告之人之財產,無須由輔助人管理,自毋庸宥於準用之規 定而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五、本院斟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現主責相對人醫療安排,並 負責處理相對人相關事宜,有意願擔任輔助人,且聲請人又 無不適或不宜擔任輔助人的積極、消極原因,如由聲請人為 受輔助宣告人陳○臨之輔助人,應能符合受輔助宣告人之最 佳利益,爰依法選定聲請人為受輔助宣告人陳○臨之輔助人 。至聲請人聲請另選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揆諸上開說 明,核無必要,爰不另為駁回之諭知,併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1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文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1  日                 書記官 黃偉音

2025-01-31

TYDV-113-監宣-1112-20250131-1

監宣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955號 聲 請 人 許秀琴 相 對 人 楊映樺 關 係 人 楊鴻彬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事件,經臺灣新北 地方法院裁定(113年度監宣字第1023號)移送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相對人楊映樺(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 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聲請人許秀琴(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 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楊映樺之輔助人。 三、受輔助宣告人楊映樺為下列行為,應經輔助人許秀琴之同意 :㈠金融機構之開戶、信用卡、金融卡或行動支付及其相關 金融帳戶管理事宜;㈡申辦電信商手機門號、電信帳戶及其 相關管理事宜。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民法第14條第1項之程度 者,得依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所謂「 輔助宣告」係指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 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 不足者而言,此與「受監護宣告」者,須其心智缺陷之程之 程度已達「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 意思表示之效果者」,兩者顯有程度上之差異,此觀諸民法 第14條第1項、第15條之1第1項規定自明。又受輔助宣告之 人,應置輔助人。另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 、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 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輔助 人。法院為選定輔助人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 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 輔助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 ,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 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 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輔助人之職業、經 歷、意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輔助 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 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第3項、第1113條之1第1項、 第1113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第1項、第2項前段、第 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係相對人之母,相對人因罹患思覺失 調症,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 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之規定,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 並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暨指定關係人即相對人哥 哥楊鴻彬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若法院認相對人尚未達 可監護宣告之程度,則請依民法第14條第3項、第15條之1第 1項、家事事件法第177條之規定為輔助宣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提出兩造之戶籍謄本及 相對人之親屬系統表、身心障礙證明申請表、身心障礙鑑定 報告、新北市土城醫院診斷證明書等資料為證。經本院於民 國113年12月30日在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下稱長庚醫院)之鑑定醫師沈信衡前訊問相對人,相對人意 識清醒,能回答其身體狀況、過去住院原因、到醫院之目的 、同住家人、平時活動、是否按時服藥等問題,而鑑定人所 屬鑑定機關長庚醫院提出鑑定報告記載略以:相對人之精神 科臨床診斷為「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目前認知功能有部分 障礙,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 果之能力,顯有不足。推測其回復之可能性低等語,有長庚 醫院114年1月6日長庚院林字第1131151419號函暨所附之司 法精神鑑定報告書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4至46頁)。 四、本院審酌上開情事,認相對人因情感性思覺失調症,致其為 意思表示之能力顯較通常人較低,雖已達處理自己事務之能 力顯然不足之情形,但未達完全不能為意思能力或受意思能 力及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尚無受監護宣告之必 要,故聲請人聲請法院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於法不合;然 相對人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及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 力既顯有不足,實有賴他人輔助之必要,自已符合受輔助宣 告之要件,爰依首揭法律規定,宣告相對人為受輔助宣告人 。茲審酌聲請人為相對人母親,現與相對人同住,有擔任相 對人輔助人之意願,且相對人手足楊鴻志、楊鴻彬已出具同 意書,表示同意推舉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輔助)人( 見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監宣1023號監護宣告事件卷第2 5頁)等一切情狀,認聲請人並無明顯不適任的情形,是由 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 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至聲請人原聲請指定關係人楊鴻彬 為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乙節,因受輔助宣告人並未喪 失行為能力,對其財產仍具處分權能,僅於其為民法第15條 之2第1項各款列舉之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相對人 既未受監護之宣告,自無指定會同開具財產之人之必要,是 不予指定,併此敘明。  五、末按「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 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 不在此限: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二、 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為訴訟行 為。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五、為不動 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 、買賣、租賃或借貸。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 或其他相關權利。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 ,所指定之其他行為」,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又 參諸民法第15條之2之立法理由可知,受輔助宣告人並不因 受輔助宣告而喪失行為能力,惟為保護其權益,於其為重要 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是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列舉 第1款至第6款等行為應經輔助人之同意,而為免上揭列舉有 掛一漏萬之虞,另於同項第7款授權法院得依聲請權人或輔 助人之聲請,視個案情況,得指定上揭6款以外之特定行為 亦須經輔助人同意,以保護受輔助宣告之人。本院依受輔助 宣告人之疾病情形,並參酌聲請人於本院訊問時表達希望聲 請增加限制受輔助宣告人從事如主文所示第3項行為應經輔 助人之同意等語,相對人就此亦表同意,故認除前揭民法第 15條之2第1項第1至6款所定之行為外,有另增列受輔助宣告 人從事如主文所示第3項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之必要,以 求周延保護受輔助宣告人,爰依聲請人之聲請,裁定如主文 第3項所示。 六、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1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蘇昭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1  日                  書記官 劉信婷

2025-01-31

TYDV-113-監宣-955-20250131-1

監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監宣字第495號 聲 請 人 甲00 相 對 人 乙00 關 係 人 丙00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乙00(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甲00(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對於監護宣告之聲請,認為未達民法第14條第1項之 程度者,得依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所 謂「輔助宣告」係指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 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 顯有不足者而言,此與「受監護宣告」者,須其心智缺陷之 程之程度已達「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 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兩者顯有程度上之差異,此觀諸 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5條之1第1項規定自明。又受輔助宣 告之人,應置輔助人。另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 輔助人。法院為選定輔助人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 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 依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 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輔助人之職業 、經歷、意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 輔助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 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第3項、第1113條之1第1 項、第1113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第1項、第2項前段 、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相對人因中度智能不 足,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 思表示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家事事件 法第164條第1項規定,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並選定聲 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暨指定關係人丙00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若認相對人未達可監護宣告之程度,則請依民法 第15條之1、第1113條之1及家事事件法第174條規定為輔助 宣告。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前揭事實,業經提出戶籍謄本、診斷證明 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願任職務同意書、同意書為證 ,並有本院依職權調取相對人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 明細表及勞保網路資料查詢表可參。且相對人經本院勘驗其 精神狀況,於鑑定人張芳瑜醫師面前點呼相對人,並詢問其 出生年月日、目前歲數、工作或是就學、當前位置及前往醫 院之目的,相對人對於問題均能切題回答,惟無法理解監護 宣告之意義(見本院卷第51頁至第52頁),復經鑑定機關佛教 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下稱:台北慈濟醫院)之鑑 定醫師張芳瑜對相對人心神及身體狀況評估鑑定後認,鑑定 時,相對人在父母陪同下步入診間,可以獨立行走,但步行 速度較緩慢,過程中態度可配合評估,情緒可維持穩定,對 於指令可以理解,可以切題回應,然相對人難以理解抽象或 複雜問題。心理衡鑑部分,相對人的認知功能低下,其各分 面的認知能力皆弱,可能影響其工作或生活適應,需要家屬 依據其能力提供適當的協助。綜合臨床病症、精神狀態評估 、心理衡鑑、過往病史、病例、相關陳述等資料,相對人就 主客觀之資訊符合「中度知能障礙」,相對人自小問題解決 能力不佳,自小需他人監護及指導之下基本生活可自理,其 他需概念和溝通技巧的工作亦需家屬協助,語文能力、非語 文操作能力、工作記憶能力及處理速度等認知功能低下,在 判斷及決策能力及抽象思考能力有所減損,因此相對人對於 自己財產管理及認知功能、限時獨立判斷能力、訊息處理能 力,均呈現障礙。就精神醫學專業判斷,相對人整體致能表 現之狀況,部分影響認知與行為功能,其對於外界訊息接受 能力、意思感受、理解、獨立判斷與問題解決能力有限,對 於財務管理及複雜行政事務之理解能力及應對能力差。綜上 所述,相對人與他人溝通貨對於他人表達的意思了解程度, 顯著較弱,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貨辨識其意思表 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並且考量其心智能力、本人意願 及人權權益,相對人應符合「輔助宣告」之要件,目前依相 對人智能表現及臨床病程判斷,其回復可能性低等語,有台 北慈濟醫院114年1月7日慈新醫文字第1140000055號函暨所 附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本院審酌相對人精神障礙狀態及心 智缺陷之程度等情,並參諸上揭精神鑑定報告書之意見,認 相對人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 之能力,顯有不足,符合受輔助宣告之要件,是本件聲請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爰依法宣告相對人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四、本件相對人既經宣告為受輔助宣告之人,本院自應為其選定 輔助人。本院參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為相對人至親,有 相當之信賴關係,適於執行輔助人之職務,並有擔任輔助人 之意願,認由聲請人相對人之輔助人,最能符合受輔助宣告 之人之最佳利益,爰依上開規定,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 助人。至於聲請人原聲請指定關係人丙00為本件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部分,因相對人僅受輔助之宣告,其對其個人財 產仍具處分權能,輔助人僅於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等事件對 於輔助宣告之人之行為具有同意與否之權限,是本件輔助人 無須開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亦無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 人之必要,至輔助人之職務,可參照民法第1113條之1之規 定,並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職務,附此敘明。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謝伊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 記 官 杜 白

2025-01-24

TPDV-112-監宣-495-20250124-1

輔宣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184號 聲 請 人 A01 相 對 人 A02 上列聲請人聲請輔助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A02(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A01(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三、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A02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A01為相對人A02之母,相對人因情感 思覺失調症雙相型,其為意思能力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 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已達受輔助宣告之程 度,依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及家事事件法第177條以下之相 關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併選定聲請人 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 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 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 輔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 三、本院之判斷: (一)相對人有受輔助宣告之必要:   本件經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附設新莊仁濟醫院之 黃暉芸醫師前訊問相對人之身心狀況,相對人意識清楚,與 人溝通及交流無明顯困難,目前生活可自理;經濟活動能力 上,在契約理解能力有限且欠缺金錢能力、多次受騙;社會 性活動力上多利用交友軟體認識他人,交友情況複雜;交通 事務能力上,可騎機車通勤、交通事務能力佳;在健康照顧 能力上,無病識感,需其母親監督服藥與返診;鑑定結果認 「目前陳女因情感思覺失調症,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 示和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已達『顯有不足』程度,但未 達到『完全不能』之程度,可為『輔助宣告』」等語,有財團法 人臺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附設新莊仁濟醫院之黃暉芸醫師出 具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本院審酌上開鑑定意見,足 認相對人因情感思覺失調症,意思能力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故聲請人聲請對 相對人為輔助之宣告,有理由,應予准許,裁定如主文第一 項所示。 (二)本院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 1、按「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輔助之宣 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 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 ,選定一人或數人為輔助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 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 。輔助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 法院斟酌。」、「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 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 活及財產狀況。二、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 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輔助人之職業、經歷、意 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輔助人時 ,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同條第2項準用 民法第1111條及第1111條之1分別有明文。  2、查聲請人A01為相對人即受輔助宣告人A02之母,有上開戶籍 謄本在卷可稽,且相對人之最近親屬皆已同意由聲請人擔任 相對人之輔助人,有卷附同意書可考,審酌兩造關係份屬至 親,聲請人亦有意願擔任輔助人,且現相對人之部分財務亦 係由聲請人代為保管,評估聲請人能力確實適於任之,由其 擔任輔助人,符合受輔助宣告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 為輔助人,並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三)毋庸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的說明   按「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 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 在此限: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二、為 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為訴訟行為 。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五、為不動產 、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 買賣、租賃或借貸。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 其他相關權利。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 所指定之其他行為。」,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是 受輔助宣告之人並未喪失行為能力,且依法並未完全剝奪其 財產處分權。復參酌同法第1113條之1規定,並無準用同法 第1094條、第1099條及第1099條之1、第1103條第1項等規定 ,亦即輔助人對於受輔助宣告人之財產,並無規定應與經法 院或主管機關所指定之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故本件毋庸指 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附此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許珮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宜欣

2025-01-24

PCDV-113-輔宣-184-20250124-1

監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變更為監護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785號 聲 請 人 甲oo 0000000000000000 相 對 人 乙oo 0000000000000000 關 係 人 丙o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變更為監護宣告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乙oo(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甲oo(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丙oo(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受輔助宣告之人有受監護之必要者, 法院得依民法第14條第1項規定,變更為監護之宣告,民法 第15條之1第3項亦規定甚明;受輔助宣告之人,法院認有受 監護之必要者,得依聲請以裁定變更為監護宣告,亦為家事 事件法第175條第1項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子,相對人現領有身心障 礙證明,病患有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生活無法自理,需要 他人協助,是其已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 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而相對人前於民國99年12月15日經本 院監宣字第280號判決為輔助宣告,並指定相對人之配偶鄭 美萊為輔助人,惟鄭美萊亦患有失智症,爰依民法第14條第 1項、第15條之1第3項規定、第1110條、第1111條、家事事 件法第175條第1項規定,聲請變更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並 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暨指定關係人丙oo為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前揭事實,業經提出戶籍謄本、親屬系統 表、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同意 書為證,並有本院依職權調取相對人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 得調件明細表及勞保網路資料查詢表可參。且相對人經本院 勘驗其精神狀況,於鑑定人廖泊喬醫師面前點呼相對人,並 詢問其出生年月日、目前歲數、當前位置,相對人皆無反應 及沉默無法應答,僅能認得聲請人(見本院卷第67頁至第68 頁),復經鑑定機關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下稱: 國泰醫院)之鑑定醫師廖泊喬對相對人心神及身體狀況評估 鑑定後認,鑑定時相對人坐於輪椅,由家人推行入室。外觀 簡潔無明顯異常,多數時候發出不自主聲音,身體具尿布。 相對人意識清醒,注意力不佳,情感表現貧乏,眼神較難以 對焦,對鑑定人之提問部分可回應。當日米你精神狀態檢查 為10分,已達重度失智程度。綜合相對人過去生活史、疾病 史與精神狀態檢查結果,本院認為相對人為失智症患者,目 前已達重度失智程度,其認知、語言及判斷力有顯著缺損, 在辨識、理解或知悉其行為所代表之法律意義能力上已達無 法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失智症為一慢性退化性疾病 ,相對人之病史顯示其認知功能逐漸退化,依臨床常理推論 ,回復可能性不高等語,有國泰醫院114年1月7日管歷字第2 025000033號函暨所附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本院審酌相對 人因精神障礙已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 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是聲請人向本院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 告,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再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 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 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 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 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 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 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之職業 、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 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 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 之1分別定有明文。查,相對人未指定意定監護人,有司法 院意定監護契約管理系統查詢結果在卷可參;聲請人為相對 人之長子,相對人的醫療決定、照顧安排均由聲請人幫忙處 理,而聲請人亦具有擔任監護人之意願,另參酌社工訪視報 告結果,亦建議由聲請人擔任監護人,是聲請人無不宜擔任 監護人之原因,認聲請人應熟知相對人之生活事務,能善盡 照顧相對人之責,故如由聲請人擔任受監護宣告人之監護人 ,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關係人丙oo為相對人的次子, 具擔任本案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意願,且查無明顯不適任 之情形,衡情當可善盡監督相對人財產狀況之責,得保障相 對人之財產受到妥適處理,是由關係人丙oo擔任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應屬適當,爰依前揭規定,指定關係人丙oo為本 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又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 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 監護宣告人之財產,應會同關係人丙oo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 清冊,並陳報法院,於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 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附此敘明 。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謝伊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 記 官 杜 白

2025-01-24

TPDV-113-監宣-785-20250124-1

輔宣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73號 聲 請 人 甲○○ 相對人即應 受輔助宣告 之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輔助宣告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為相對人即應受輔助宣告之人乙 ○○(下稱相對人)之父,相對人因自閉症,致其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爰依法 聲請准予對相對人為輔助宣告,並選定聲請人擔任輔助人等 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 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 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 輔助之宣告」、「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 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 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 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輔助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 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 告及建議。輔助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 證據,供法院斟酌」、「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 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 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 人之負責人。二、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 託。三、為訴訟行為。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 契約。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 之處分、設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六、為遺產分割、 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 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民法第15條之1 第1 項、第1113條之1 第1 項、第1113條之1 第2 項準用同 法第1111條、第15條之2 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上揭主張,業據其提出診身心障礙證明、親屬 系統表、親屬會議同意書、戶籍謄本等為證。又經鑑定人即 蔡宗翰醫師鑑定結果:相對人臨床上符合自閉症,獨立生活 和財務管理能力欠缺,而需他人協助及提醒,致其為意思表 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 等語,有鑑定人出具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佐。準此,相 對人因上開病症致其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 能力顯有不足,然尚未達於完全喪失之程度,應堪認定,爰 依法宣告相對人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四、又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父,有戶籍謄本在卷可查。本院審酌其 與相對人關係密切,情屬至親,並有意願擔任輔助人,爰選 定聲請人擔任輔助人。 五、法院為輔助宣告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對其財產仍具處分權能 ,輔助人僅於民法第15條之2 第1 項等事件對於輔助宣告之 人之行為具有同意與否之權限。從而,本件輔助人無須開具 財產清冊陳報法院,附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文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易佩雯

2025-01-24

TNDV-113-輔宣-73-20250124-1

監宣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87號 聲 請 人 胡淑霞 丁秀蘭 柯登賢 兼應受輔助 宣 告之 人 胡榮興 關 係 人 黃鵬軒 胡榮响 胡榮池 (現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胡榮興(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胡淑霞(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胡榮興之輔助人。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胡榮興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胡淑霞、丁秀蘭、柯登賢分別為聲請 人兼應受輔助宣告之人胡榮興(下稱胡榮興)之胞姊、表姊 及堂兄。緣胡榮興於民國112年7月17日,因失憶,致其為意 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 不足,爰依法聲請對胡榮興為輔助宣告,並選任聲請人胡淑 霞、柯登賢為輔助人等語(聲請人等原聲請監護宣告,惟本 件經鑑定僅達輔助宣告程度,爰依職權按輔助宣告聲請程序 處理)。 二、按法院對於監護宣告之聲請,認為未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 ,而有輔助宣告之原因者,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輔助 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3項、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定有 明文。次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 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 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 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 請,為輔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又按法 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精神或心智狀況, 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得為監護之宣告。但有 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鑑定應有精神科專科 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並出具書面報告,亦分別為 家事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第2項所明定,此規定依同法第1 78條第2項規定,於聲請輔助宣告事件準用之。再按受輔助 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並準用民法第1111條至第1111條之 2規定,此觀民法第1113條之1自明。亦即法院為輔助之宣告 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 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 定一人或數人為輔助人。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 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 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心狀 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 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輔助人之職業、經 歷、意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輔 助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輔助宣 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三、經查:  ㈠胡榮興因失憶,且有失智症,未伴有行為障礙情形,並持有 輕度身心障礙證明等情,業據聲請人等具狀陳明綦詳,並提 出胡榮興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及身心障 礙證明影本為證,堪認胡榮興之認知能力應有缺陷,且有事 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再者,胡榮興之精神、心智狀況,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下稱陽大醫院)精神科趙醫師 又麟鑑定結果略以:胡榮興(下稱胡員)經於陽大醫院精神 科門診接受精神科醫師當面問診鑑定其心神狀態後,經參考 胡員之相關病歷資料、胡員、胡員之胞姊胡淑霞、堂兄柯登 賢、表姊丁秀蘭等資料,並評估胡員個人生活史及病史、精 神狀態檢查及心理衡鑑等項,臨床診斷:認知障礙症(失智 症),併有情緒行為障礙,輕至中度。鑑定結果:綜合上述 資料,胡員目前因前述精神障礙影響認知功能,涉及高階認 知能力的任務(例如:財務規劃處理、法律判斷及決策等) ,需要他人協助方能妥善處理,故判定胡員目前因精神障礙 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 力顯有不足,但未達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 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的程度等節,有該院以113年7月31日 陽明交大附醫精字第1137300121號函所附精神鑑定報告書1 份附卷可稽。基上所查,本院認胡榮興尚非完全不能為意思 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是尚未達應受 監護宣告之程度,惟其因「認知障礙症(失智症),併有輕 至中度情緒行為障礙」等影響,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 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而有得輔助宣 告之原因,爰依首揭法條規定,宣告胡榮興為受輔助宣告之 人。 ㈡關於選任胡榮興輔助人乙事,經查:  ⒈胡榮興及其手足即聲請人胡淑霞與關係人黃鵬軒、胡榮响、 胡榮池,除關係人胡榮池因查無戶籍資料而無法通知其表示 意見,有卷附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戶籍資料可證以外, 其餘均同意由聲請人胡淑霞擔任本件監護人,有渠等出具之 同意書附卷可稽。除此之外,胡榮興及聲請人胡淑霞與胡榮 興之堂兄柯登賢、表姐丁秀蘭另同意由柯登賢共同擔任本件 監護人,亦有渠等出具之同意書附卷可考。  ⒉茲考量由聲請人胡淑霞擔任本件輔助人之事,既已徵得胡榮 興及其手足之同意,故應符合胡榮興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 請人胡淑霞為胡榮興之輔助人。至於聲請人柯登賢雖有意願 擔任胡榮興之監護人,惟聲請人柯登賢僅為胡榮興之堂兄, 關係人黃鵬軒、胡榮响並未同意上情,且本件若由聲請人胡 淑霞與柯登賢擔任胡榮興之共同輔助人,則聲請人胡淑霞與 柯登賢於執行輔助事務時,均須共同為之,將徒增諸多不便 ,恐非符合胡榮興之最佳利益。從而,本件不予選任聲請人 柯登賢為共同輔助人。 四、又受輔助宣告之人並不因輔助宣告而喪失行為能力,僅於其 為民法第15條之2列舉之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參 酌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並未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 之1、第1101條及第1103條第1項之規定,顯見受輔助宣告之 人之財產,並不由輔助人管理,依家事事件審理細則第145 條第1項之規定,自無庸併選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附 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映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惠茹

2025-01-24

ILDV-113-監宣-87-20250124-1

家聲抗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抗字第35號 抗 告 人 洪士超 非訟代理人 魏正棻律師 複 代理人 丁韋介律師 蔡思葦律師 受監護宣告 之 人 洪何碧嬌 非訟代理人 呂聿雙律師 關 係 人 洪玉玲 上列抗告人因監護宣告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8日本院112 年度監宣字第12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合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裁定廢棄。 二、宣告乙00(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三、選定甲00(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乙00之監護人,並指定監護方 法與執行職務範圍如附件所示。 四、指定丙00(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五、抗告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乙00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為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乙00(下逕稱其 名)之子,乙00前經原審囑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 進行精神鑑定,鑑定結果認乙00為阿茲海默症患者,且已達 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詎原審再度囑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 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進行精神鑑定,逕認乙00符合 受輔助宣告之要件,並未考量乙00之精神、心智狀況將持續 退化之情,顯不足以保障乙00之權益。又原裁定並未斟酌家 事調查官於原審提出調查報告建議由抗告人與關係人甲00( 下逕稱其名)為共同監護人及定監護方法與執行職務範圍, 以建立監督制衡機制,避免濫用之虞,並清楚分配監護事務 ,達抗告人與甲00分工合作照顧模式,同時減輕甲00代墊支 出受監護人相關費用之經濟負擔,保障乙00之最佳利益。今 抗告人與甲00及乙00之非訟代理人呂聿雙律師協商後達成由 甲00擔任乙00之監護人,並定如附件所示監護方法與執行職 務範圍之合意。為此,爰請求廢棄原裁定,宣告乙00為受監 護宣告之人,並選定甲00為擔任乙00之監護人,指定抗告人 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並定監護方法與執行職務範圍如 附件所示等語。  二、按受輔助宣告之人有受監護之必要者,法院得依民法第14條 第1項規定,變更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第3項定有 明文;受輔助宣告之人,法院認有受監護之必要者,得依聲 請以裁定變更為監護宣告,亦為家事事件法第175條第1項所 明定。又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 ,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 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 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 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 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 ,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 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 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之 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 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及第11 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抗告人為乙00之子,前向本院聲請對乙00為監護宣告,經原 審審酌乙00精神障礙狀態及心智缺陷之程度等情,並參諸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醫院(下稱馬偕醫院 )民國113年1月16日馬院醫字第1120007272號函附鑑定報告 書(見原審卷第401頁至第404頁),認乙00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符合 受輔助宣告要件,而於113年3月8日以112年度監宣字第127 號裁定宣告乙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並選定甲00為乙00之輔 助人。惟前開馬偕醫院鑑定報告書於鑑定結果已載明乙00「 在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及解決問題能力、社區活動能力、 居家嗜好以及自我照顧均達輕度障礙程度,其中以記憶力功 能受損較為嚴重;過去研究發現大約有10~15%以記憶下降為 主的輕度認知障礙症會在一年內轉變為重度認知障礙症,四 年內轉為重度障礙症的機率達50%」等語;參以乙00為00年0 月0日生,現高齡93歲,有乙00之戶籍謄本在卷為憑(見原 審卷第11頁),乙00前經原審囑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就其精 神狀況進行鑑定,經鑑定人陳大申醫師綜合乙00之家族史、 過去生活及疾病史、身體狀況、精神狀態檢查及臨床心理衡 鑑結果認為:乙00於108年4月22日和平院區神經內科初診時 已罹患阿茲海默氏病與老年失智症,108年7月1日門診開立 家庭申請聘僱外籍監護工用診斷書,診斷為失智症,並開始 接受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之藥物治療,112年6月27日精 神鑑定當日,乙00定向力與記憶力障礙,自我照顧、溝通、 一般智能及判斷力、思想知覺及日常生活等功能均達認知功 能損害(cognitive function impairment)程度,且其認 知功能隨年齡逐漸老化而有下降傾向,又因乙00無病識感, 對本身已罹患失智症與乳房惡性腫瘤等病情無法完全了解, 其精神狀態及認知能力顯著退化,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致無法處理自己 事務之程度,無法管理自己財產與進行財務處理等活動,需 由專人監護為宜,且乙00阿茲海默氏病與失智症應無回復可 能等語,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112年7月7日北市醫忠字第123 042544號函附精神鑑定報告書存卷可稽(見原審卷第63至72 頁),復核與乙00於114年1月8日準備程序到庭陳述顯現之 精神狀態相符,並經乙00之子女即抗告人及甲00暨何碧嬌之 非訟代理人呂聿雙律師當庭陳明乙00應受監護宣告等語,有 本院114年1月8日準備程序筆錄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82至 189頁)。據上各情,堪認乙00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 ,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 之效果,而有受監護之必要。  ㈡關於受監護宣告人乙00之監護人選定部分,經原審職權委請 家事調查官進行訪視調查,於訪視後出具報告略以:㈠甲00 對於應受監護宣告之人生活狀況、醫療使用掌握度較抗告人 高,雖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主要照顧者為外籍看護,然對於 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醫療狀況,甲00亦會向外籍看護了解, 並提供更方便外籍看護照料方式。㈡自2、3年前,應受監護 宣告之人銀行帳戶由甲00保管至今,經家事調查官查看應受 監護之人銀行帳戶,以乙00富邦帳戶有較大資金流動,為買 賣中正區房屋之金錢、及贈與金錢部分;其他資金流動小, 尚屬合理。㈢建議由抗告人、甲00共同擔任應受監護宣告之 人監護人,並以甲00負責生活照顧、醫療決策,抗告人與甲 00共同負責財產管理,銀行帳戶、存摺、金融卡、及印章平 時由甲00管理,除每月提領6萬元之生活、重大醫療花費不 需抗告人同意,超過6萬元之生活花費得抗告人同意方能提 領,且甲00每月需提供記帳、帳戶明細,以達到互相監督之 責等語,有本院家事調查官出具調查報告附卷可考(見原審 卷第115頁至第139頁)。惟抗告人與甲00均為乙00與配偶洪 裕華之子女,前因由何人擔任乙00之監護人及監護事務迭有 爭執,嗣於本院114年1月8日準備程序經協商後達成由甲00 擔任乙00之監護人,並定如附件所示監護方法與執行職務範 圍之合意,有本院114年1月8日準備程序筆錄在卷可稽(見 本院卷第188至189頁)。本院綜合全部事證及調查結果,並 審酌乙00因罹患阿茲海默氏病與老年失智症,致不能為意思 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而甲00 為乙00之女,長期為乙00之主要照顧者,對於乙00之生活照 顧甚為熟悉,並具備長期就養規劃,有完整監護能力及監護 意願,並於前開準備程序中經乙00之子即抗告人同意由甲00 擔任乙00之監護人,抗告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復 以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如不積極執行職務,或消極不願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監護人將無法順利執行監護職務 ,則受監護人之安養與照護,勢必因此受影響等情,本院認 由甲00擔任乙00之監護人,並指定監護方法與執行職務範圍 如附件所示,及指定抗告人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較 符合乙00之最佳利益。   四、綜上所述,原審雖據乙00精神障礙狀態及心智缺陷之程度等 情,並參諸馬偕醫院113年1月16日出具之精神鑑定報告書, 裁定宣告乙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惟於原審112年6月27日在 鑑定人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陳大申醫師面前訊問乙00時,乙 00已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而有受監護 之必要。是原審漏未審酌上情而裁定宣告乙00為受輔助宣告 之人,容有未洽,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為廢棄,為 有理由,應由本院將原裁定廢棄,並依前揭規定裁定變更為 監護宣告,及選定甲00為監護人,暨指定監護方法與執行職 務範圍如附件所示,另指定抗告人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以保障受監護宣告之人乙00之權益。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李莉苓                 法 官 陳香文                 法 官 周玉琦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黃郁庭 附件: 一、受監護人乙00之居住、日常生活照顧方法、醫療事項、   身分代理由監護人甲00單獨執行。 二、受監護人乙00之財產管理事項:  ㈠身分證件、帳戶存摺、印鑑章、提領部分由監護人甲00保   管及單獨執行,但每月提領帳戶(限於乙00名下之合作   金庫銀行及台北富邦銀行)金額超過新臺幣(下同)45,000 元(但住院費、手術費、外籍看護仲介費、外籍看護機票不 在此限)者,需經丙00同意。  ㈡監護人甲00應開立乙00名下之合作金庫銀行及台北富   邦銀行之網路銀行,並提供帳號、密碼供丙00閱覽交易明   細。  ㈢除上開帳戶外,受監護人之其他財產,如須處分應經甲00   、丙00共同同意。 三、受監護人乙00由甲00或甲00指定之子女申報扶養。 四、甲00至民國113年12月31日為止代墊之父母生活費1,210,778 元(114年度另計),雙方同意於本案裁定確定日後即乙00 之台北富邦銀行帳戶解除管制後,可以動用返還給甲00。

2025-01-24

TPDV-113-家聲抗-35-20250124-1

監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監宣字第493號 聲 請 人 甲OO 相 對 人 乙OO 關 係 人 丙OO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乙OO(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甲OO(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聲請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對於監護宣告之聲請,認為未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 ,而有輔助宣告之原因者,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輔助 之宣告,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對於因精 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 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助之宣告。 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輔助人。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告之人之 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 ,並注意下列事項: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 產狀況、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 人間之情感狀況、輔助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輔助 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第1113條之1 第1項、同條第2項準用第1111條第1項、第1111 條之1第1款 至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相對人因有輕度智能 不足,時常被騙錢,是其已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 110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1項規定,聲請對相對人為監 護宣告,並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暨指定關係人丙 OO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前揭事實,業經提出戶籍謄本、診斷證明 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願任職務同意書、親屬系統表 為證,相對人經本院勘驗其精神狀況,於鑑定人陳益乾醫師 面前點呼相對人,並詢問其出生年月日、目前歲數、當前位 置、前往醫院之目的及是否有被騙,相對人皆能清楚回答, 否認有被騙錢一事,並表示不願意受監護宣告(見本院卷第5 7頁至第60頁),復經鑑定機關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 濟醫院(下稱:台北慈濟醫院)之鑑定醫師陳益乾對相對人心 神及身體狀況評估鑑定後認,相對人由母親陪同進入診間, 可以獨立行走,講話咬字較不清楚,有時會口吃,可以理解 其意思。相對人可維持生理功能及自我照顧,應足以對基本 生活所需。但對訊息的接收、自己認知功能獨立判斷能力、 複雜訊息處理能力,均呈現部分障礙,心理測驗結果呈現中 度智能障礙(全智商=46),綜合發展史及病程應符合中度智 能障礙不足之診斷。相對人因判斷能力不足,先後簽訂多項 合約,但未能履行付款義務,累積多起財務糾紛。面對欠款 問題,相對人認為只需更換電話門號便能解決,顯示對法律 責任的理解不足。對合約義務與經濟責任缺乏基本理解,且 衝動性高,易受外界影響。家人則擔心其判斷力不足,容易 遭人利用或陷入財務困境,認為需要法律保護。依現有智能 與臨床表現,回復可能性低,需長期支持。就精神醫學專業 判斷,相對人整體智能表現之狀況,部分影響認知與行為功 能,其對於外界訊息接收能力、意思感受、理解、不利判斷 與問題解決有所下降,但不致於完全喪失;對於財務管理能 力、衝動控制部分也較差。綜合上述,相對人與他人溝通或 對於他人表達的意思的瞭解程度,比一般人稍顯弱,致其為 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便是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有 所不足;並考量其心智能力、本人意願及人權權益,其判斷 能力與行為能力部分受限,但未完全喪失,相對人應符合「 輔助宣告」之要件,但未達「監護宣告」之要件等語,有台 北慈濟醫院114年1月7日慈心醫文字第1140000071號函暨所 附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是本院審酌相對人精神障礙狀態及 心智缺陷之程度等情,並參諸上揭精神鑑定報告書之意見, 認相對人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 果之能力,顯有不足,符合受輔助宣告之要件,是本件聲請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依法宣告相對人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 四、本件相對人既經宣告為受輔助宣告之人,本院自應為其選定 輔助人。本院參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為相對人至親,有 相當之信賴關係,適於執行輔助人之職務,並有擔任輔助人 之意願,認由聲請人任相對人之輔助人,最能符合受輔助宣 告之人之最佳利益,爰依上開規定,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 輔助人。至於聲請人原聲請指定關係人丙OO為本件會同開具 財產清冊之人部分,因相對人僅受輔助之宣告,其對其個人 財產仍具處分權能,輔助人僅於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等事件 對於輔助宣告之人之行為具有同意與否之權限,是本件輔助 人無須開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亦無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之必要,至輔助人之職務,可參照民法第1113條之1之 規定,並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職務,附此敘明。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謝伊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 記 官 杜 白

2025-01-24

TPDV-112-監宣-493-202501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