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中簡
臺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1272號 原 告 詹焜鄗 訴訟代理人 林宏鈞律師 被 告 林文雅 林文政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閻道至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 114年3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林楊隨之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新臺 幣209,29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於繼承被繼承人林楊隨之遺產範圍內,連帶負擔 百分之22,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09,290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不甚礙被告之 防禦及訴訟之終結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 項第2、3、7 款,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原聲明:被 告林文雅於繼承被繼承人林楊隨遺產範圍內,應連帶給付原 告新臺幣(下同)806,9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等語(見本院 卷第13頁),於民國113年3月15日具狀擴張訴之聲明(見本 院卷第40頁),復於113年5月8日再具狀追加林文政為被告 ;迭經變更聲明,嗣於民國113年8月1日言詞辯論期日更正 聲明為:被告林文雅、林文政於繼承被繼承人林楊隨遺產範 圍內,應連帶給付原告935,500元,及自民事陳報二暨追加 被告狀繕本送達最後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等語(見本院卷第165頁)就追加被告部分 ,因林文政同為林楊隨之繼承人,原告依法請求連帶賠償, 請求之事實與起訴之基礎事實同一,證據資料亦可援用,至 於變更請求金額部分,則屬擴張請求金額應受判決事項之聲 明,是原告之追加被告、擴張本金、減縮利息之聲明,均合 於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林楊隨於111年3月9日17時7分許,騎乘車牌號碼 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肇事機車),沿臺中市西屯 區市政北二路慢車道逆向由西往東方向行駛,行經市政北二 路與河南路3段交岔路口時,又驟然往右偏駛,適原告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順向沿市 政北二路快車道由東往西方向行駛至此,見狀避煞不及,2 車因而發生碰撞(下稱本件事故),致系爭車輛毀損。林楊 隨因過失撞毀系爭車輛,依法自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又林楊 隨於本件事故後經送醫急救無效而死亡,林文雅、林文政為 其子女,且均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於林楊隨死亡時,林文雅 、林文政均未為拋棄繼承,自應於繼承林楊隨之遺產範圍內 ,就上開債務負清償責任,爰依侵權行為及繼承之法律關係 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林文雅、林文政於繼承被繼承 人林楊隨遺產範圍內,應連帶給付原告935,500元,及自民 事陳報二暨追加被告狀繕本送達最後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林楊隨死亡後之喪葬費用支出大於遺產,已無遺 產可清償;另系爭車輛零件部分應折舊等語資為抗辯。並聲 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金源汽車修 配廠委修單、行車執照、除戶戶籍謄本、戶籍謄本、繼承系 統表、家事事件(繼承事件)公告查詢結果為證(見本院卷 第27、43、45、113至123頁),並經本院向臺中市政府警察 局調取本件事故之調查卷宗查閱屬實(見本院卷第59至98頁 )。又原告因上開行為涉犯過失致死罪,經臺灣臺中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偵查終結,認原告罪嫌不足以111年度偵字第275 40號為不起訴之處分,嗣林文雅聲請再議後,臺灣高等檢察 署臺中檢察分署以111年度上聲議字第2746號處分書駁回在 案,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1至25、19 7至201頁),且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偵查卷宗查閱屬實, 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受之損害;汽車在設有 慢車道之雙向二車道,除應依前項各款規定行駛外,於快慢 車道間變換車道時,應顯示方向燈,讓直行車先行,並注意 安全距離;機車行駛之車道,應依標誌或標線之規定行駛,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道路交通安全規 則第97條第2項、第99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查林楊隨 騎乘肇事機車,本應依標誌或標線之規定行駛,疏未注意及 此,貿然逆向行駛車道至設有行車管制號誌之交岔路口,驟 然往右偏向駛入對向快車道,適依順向由原告駕駛系爭車輛 行駛而至,因閃避不及而與林楊隨發生碰撞,致系爭車輛損 害,為本件事故之肇事原因,原告則無肇事因素,此有臺中 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函及中市車鑑0000000案鑑定意 見書及臺中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覆議委員會函及覆議字第00 00000案覆議意見書在卷可查(本院卷第204至206、208至21 0頁),顯見林楊隨就本件事故之發生確有過失甚明,且其 過失行為與原告所受損害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依上開規定 ,原告自得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林楊隨賠償其所受損 害。  ㈢次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 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 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民法第1148條第1項 前段、第115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繼承人於繼承開始時 ,仍應繼承被繼承人之一切債務,僅係就超過繼承所得遺產 部分之債務得拒絕清償,而非謂繼承人就其繼承之債務於超 過繼承所得遺產部分當然消滅,債權人對之無請求權存在(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447號判決參照)查林楊隨已於 本件事故日即111年3月9日過世,繼承人林文雅、林文政為 其子女,且均未拋棄繼承,有前揭除戶戶籍謄本、戶籍謄本 、繼承系統表、家事事件(繼承事件)公告查詢結果附卷可 稽,依前揭規定及說明,則就林楊隨死亡前對原告已發生之 損害賠償責任,林文雅、林文政應於繼承林楊隨所得遺產範 圍內負連帶清償責任。至被告雖稱喪葬費用支出大於林楊隨 遺產,已無遺產可清償,然依前揭民法繼承之規定,繼承人 僅於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林楊隨是否確已無 遺產可供清償,則僅係嗣後強制執行之問題,尚不損及原告 請求債權之存在,亦無礙於其起訴請求被告在繼承林楊隨遺 產之範圍內,清償本件債務之權利;是被告此部分之抗辯, 殊有誤解。  ㈣再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 減少之價額,民法第196條定有明文。而物被毀損時,被害 人依民法第196條規定請求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必 要之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原告陳明系爭車輛尚未修理, 仍非不得請求被告賠償。查系爭車輛因本件事故後送金源汽 車修配廠估修,修理費用935,500元(含工資費用128,600元 、零件費用806,900元),有前揭金源汽車修配廠委修單在 卷可參。而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 舊率之規定,自小客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依定率遞減法每 年折舊千分之369,其最後1年之折舊額,加歷年折舊累計額 ,其總和不得超過該資產成本原額10分之9,故已逾耐用年 數之自小客車仍有相當於新品資產成本百分之10之殘值。參 以卷附系爭車輛之行車執照(見本院卷第45頁),該車出廠 日為97年1月,據此計算,系爭車輛迄至本件侵權行為時間 即111年3月9日,實際使用期間顯已逾5年折舊年數。經扣除 折舊後,原告得請求之零件費用應為80,690元(計算式:80 6,900×0.1=80,690),再加計不計折舊之工資費用128,600 元,原告得請求系爭車輛之修復費用為209,290元(計算式 :80,690+128,600=209,290)洵屬有據,逾此範圍之請求, 應屬無據。  ㈤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 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 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對被告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債權,核屬無確定期 限之給付,自應經原告之催告而未為給付,被告始負遲延責 任。準此,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民事陳報二暨追加被告狀送 達最後被告之翌日即113年5月28日起(送達證書見本院卷第 141頁)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洵屬 可採,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於 繼承被繼承人林楊隨之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209,290元及 自113年5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1款 所定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 項第3款之規定,自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又被告陳明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經核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 金額准許之。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雷鈞崴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錢 燕

2025-03-14

TCEV-113-中簡-1272-20250314-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264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賴榮治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 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5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賴榮治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稱:受刑人賴榮治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法院各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0月、4年確定後,移送接續 執行,茲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4年3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 11401361300號函核准假釋,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 本院(99年度上訴字第984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 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張靜琪                   法 官 簡婉倫                   法 官 黃小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鄭淑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CHM-114-聲保-264-20250314-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245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志健 上列受刑人因詐欺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束(114年度執聲 付字第22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志健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吳志健因詐欺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1年3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人以受刑人業經法務部矯正署 於民國114年3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401400880號函核准假釋 ,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院(112年度原金上訴字 第4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本院審核有關文 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 項、刑法第93 條第2 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郭 瑞 祥                 法 官 陳 宏 卿                 法 官 陳 玉 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書記官 吳 姁 穗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CHM-114-聲保-245-20250314-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263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張朝棟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 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5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朝棟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稱:受刑人張朝棟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法院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16年10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受刑 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4年3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61300 號函核准假釋,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院(102年度 上訴字第1701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本院審 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 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張靜琪                   法 官 簡婉倫                   法 官 黃小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鄭淑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CHM-114-聲保-263-20250314-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262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湯史銘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 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4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湯史銘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稱:受刑人湯史銘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法院各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18年6月確定後,移送接續執 行,茲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4年3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 401352740號函核准假釋,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 院(101年度上訴字第1457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 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張靜琪                   法 官 簡婉倫                   法 官 黃小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鄭淑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CHM-114-聲保-262-20250314-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23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趙振華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 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4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趙振華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稱:受刑人趙振華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判處有期徒刑17年4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人以受刑 人業經法務部矯正署於民國114年3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 60520號函核准假釋在案,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 院(100年度上訴字第229、231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 管束等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 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郭瑞祥                 法 官 陳玉聰                 法 官 胡宜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詹于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CHM-114-聲保-236-20250314-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265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羅國銘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 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5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羅國銘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稱:受刑人羅國銘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法院各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6月、18年確定後,移送接續執 行,茲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4年3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 401351630號函核准假釋,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 院(102年度上訴字第1019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 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張靜琪                   法 官 簡婉倫                   法 官 黃小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鄭淑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CHM-114-聲保-265-20250314-1

單禁沒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單獨宣告沒收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8號 聲 請 人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政男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0年度毒偵字 第743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物(114年度執聲沒字第9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沒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附件「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書」所   載。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罪 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亦有規定。 三、經查,被告劉政男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南投地方檢察 署(下稱南投地檢署)檢察官以110年度毒偵字第743號案件 為緩起訴處分,並由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以112年 度上職議字第2438號駁回再議確定,緩起訴期間1年,嗣於 民國113年5月21日緩起訴期滿未經撤銷等情,有上開緩起訴 處分書、再議駁回處分書、南投地檢署觀護人室簽呈、法院 前案紀錄表存卷為憑。而扣案之疑似含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成分之注射針筒1支,經送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鑑驗,認 確實含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此有卷附該院鑑驗書可證 (警卷頁19),是上開扣案之含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之 注射針筒1支,乃違禁物無訛,聲請人據此聲請單獨宣告沒 收銷燬,要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育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儀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外觀 數量 檢出結果 1 注射針筒 1支 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2025-03-14

NTDM-114-單禁沒-18-20250314-1

小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小上字第179號 上 訴 人 陳宥慈 被 上訴人 陳思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 月9日本院臺中簡易庭113年度中小字第2141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及假執行之宣告均廢棄。 前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 第一、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500元由被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方面: (一)按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被告住所 、不動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其他據以定管轄法院之地 ,跨連或散在數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法院俱有管轄權 ;同一訴訟,數法院有管轄權者,原告得任向其中一法院 起訴,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第21條、第22條分別定 有明文。又按所謂行為地,凡為一部實行行為或行為結果 發生地皆屬之,即除實行行為地外,結果發生地亦包括在 內(最高法院56年度台抗字第369號判例意旨參照)。查 :本件被上訴人起訴主張其係於臺中市南屯區住所透過電 腦設備連上網際網路,因「英雄聯盟」遊戲產生口角衝突 而遭上訴人公然留言辱罵侵害名譽及人格尊嚴等情,則位 於本院轄區之被上訴人住所即為一部行為結果發生地,揆 諸前揭規定,本院自有管轄權。故上訴人主張原審法院於 審判權之有無辨別不當而有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3款之當 然違背法令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請求將原判決廢棄並移轉管轄至臺灣新竹地方法院云 云,即屬無據,要難准許。   (二)又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 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 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及依訴訟資料可認 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 4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而依民事訴訟法第4 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 不當、法院於審判權之有無辨別不當或違背專屬管轄之規 定者,為違背法令。查:上訴人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已 於上訴理由狀中,具體指摘原審判決就設籍於彰化縣之上 訴人在新竹居所於臉書粉絲專頁之留言,並無管轄權,且 認定其有妨害被上訴人名譽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亦 有違誤,而有民事訴訟法第468條、第469條第3款之違法 等情,則其提起本件上訴程序得認係合法。 (三)本件上訴人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 6條所列各款事由,故依被上訴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上訴人主張: (一)本件係上訴人於民國111年11月24日16時28分許,在新竹 市北區現居所,於臉書粉絲專頁「Master Yi Or Feed」 以暱稱「樂正千語」張貼留言「這種白癡總是很多」,且 上訴人戶籍地址為彰化縣埔心鄉,而上訴人於原審未到庭 參與本案之辯論,亦非不抗辯法院無管轄權,故原審法院 並無管轄權,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因維持審級制度認有必要,將原判決廢棄發回。   (二)上訴人當時係就該臉書粉絲專頁「Master Yi Or Feed」 之管理者發表評論留言,並非針對被上訴人,且當時有很 多人對於該遊戲玩家之現象發表評論留言,上訴人之留言 內容亦未標註被上訴人,而兩造並不認識,亦無共同進行 過該「英雄聯盟」遊戲,不知被上訴人與該粉絲專頁管理 者間發生爭執,自不可能與被上訴人因該遊戲產生口角衝 突,更無辱罵上訴人之動機及理由。況且,被上訴人對上 訴人告訴公然侮辱之刑事案件,業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被上訴人不服聲請再議後,亦經臺 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駁回確定。故上訴人並無妨害 被上訴人名譽之侵權行為。 三、被上訴人起訴主張及上訴抗辯: (一)上訴人前於111年11月間,透過網際網路臉書與被上訴人 因討論網路遊戲「英雄聯盟」產生口角衝突,上訴人乃於 111年11月24日16時28分許,在臉書粉絲專頁「Master Yi Or Feed」以暱稱「樂正千語」留言:「這種白癡總是很 多」等語,公然留言辱罵被上訴人,足以貶損被上訴人名 譽及人格尊嚴。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起訴請求:上 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55,100元,即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本件被上訴人係在臺中市南屯區住處,透過網際網路與上 訴人進行爭論且遭受公然侮辱,故被上訴人向侵權行為地 之原審法院起訴應係合法。又依民事訴訟法第447條之規 定,上訴人不得於第二審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則上訴 人經合法通知不於原審到庭應訴,故其上訴請求及新增之 攻擊或防禦方法,即無理由,應予駁回。退步言,上訴人 提出刑事不起訴處分書為新事證,惟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 檢察分署並無重啟調查,僅依現有事證進行審核認定不起 訴,與地檢署見解一致,不應認定為新事證。      四、原審為被上訴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決,判命上訴人應 給付被上訴人8,000元及自113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上訴人 就判決不利於己之部分聲明不服,提起上訴,並聲明:㈠原 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及假執行之宣告均廢棄;㈡前開廢棄 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被上訴人則答辯聲明: 駁回上訴。 五、本院所為之判斷: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而按言論可分為「 事實陳述」及「意見表達」,前者有真實與否之問題,具 可證明性,行為人應先為合理查證,且應以善良管理人之 注意義務為具體標準,並依事件之特性分別加以考量,因 行為人之職業、危害之嚴重性、被害法益之輕重、防範避 免危害之代價、與公共利益之關係、資料來源之可信度、 查證之難易等,而有所不同;後者乃行為人表示自己之見 解或立場,屬主觀價值判斷之範疇,無真實與否可言,行 為人對於可受公評之事,如未使用偏激不堪之言詞而為意 見表達,可認係善意發表適當評論者,不具違法性,非屬 侵害他人之名譽權,即不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又 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有促進民主政治發展、實現 多元社會價值之功能。對於自願進入公眾領域之公眾人物 ,或就涉及公眾事務領域之事項,個人名譽對言論自由應 為較高程度之退讓。另解讀爭議之言詞時,除不得任意匿 飾增刪外,應綜觀該言詞之全文,以免失真(最高法院99 年度台上字第792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二)本件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於111年11月24日16時28分許,在臉書粉絲專頁「Master Yi Or Feed」,以暱稱「樂正千語」留言「這種白癡總是很多」等情,業據提出管理員發文截圖(見原審卷第21頁)、上訴人留言截圖(見原審卷第23、35頁)為證,並有管理員貼文內容(見本院卷第15頁)在卷可稽,上訴人對此事實固不爭執,然否認有何妨害名譽之情,並以前詞置辯。經查:觀諸該臉書粉絲專頁「Master Yi Or Feed」管理者之原始貼文內容,並無指名或特別標註被上訴人之情,則上訴人就該管理者於前開貼文中所提及「…還說台服四排全都是白癡噴子,…」等語(見本院卷第15頁)發表「這種白癡總是很多」之言論,主張僅係發表個人評論意見等情,即非無據。再者,由上訴人之系爭留言內容,並無隻字片語提及被上訴人,亦無特別標註被上訴人之情,且該留言並非緊接在被上訴人發文留言之後,而由被上訴人所提出之兩造對話紀錄(見原審卷第25至27頁、本院卷第67至71頁),亦無從認定上訴人於留言時即已知悉管理者前開貼文所指涉之對象即為被上訴人,尚難據此認定係針對被上訴人所為妨害名譽之侵權行為。復以,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所提之公然侮辱刑事告訴部分,亦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認為上訴人並無在該臉書粉絲專頁刻意發文以系爭言詞侮辱被上訴人之名譽,主觀上亦無侮辱被上訴人之犯意,而為不起訴處分,被上訴人不服聲請再議後,亦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認為再議無理由而為駁回處分在案,此有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0213號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見本院卷第19至23頁)、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113年度上聲議字第3244號處分書(見本院卷第51至54頁)在卷可稽。從而,上訴人系爭留言內容,係屬意見表達之評論,為其主觀意見、價值判斷之表達,尚難謂係不法侵害被上訴人之名譽及人格尊嚴而令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責。  (三)綜上所述,上訴人抗辯系爭留言係屬意見表達,並無妨害 被上訴人名譽之意圖等情,自屬可信,被上訴人主張上訴 人公然留言辱罵之行為侵害其名譽及人格尊嚴等情,尚難 採信。從而,被上訴人基於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上 訴人給付55,100元之非財產上損害,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法定遲延 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判命上訴人給付8,000 元及自113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並依職權為假執行之宣告,自有未洽,上訴意 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應由本院 予以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與 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450條、第78條、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巫淑芳                             法 官 謝慧敏                             法 官 賴秀雯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克雯

2025-03-14

TCDV-113-小上-179-20250314-1

聲自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自字第5號 聲 請 人 即 告訴人 呂嘉蓁 被 告 李德鴻 李德恩 林亭婷 上列聲請人即告訴人因告訴被告等詐欺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長於民國114年1月8日以114年度上聲議字第190號駁回再議之處分(原不起訴處分案號: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9799號),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對各種訴訟行為,所作成的決定或作為有所不服時,其救 濟、審查機制,並不盡相同,故究竟其性質如何,攸關權益 保障,自當審慎、清楚分辨。從而,於司法實務運作上,就 所受理當事人或其相關人員的請求、聲明或聲請案,概不受 其所用詞文拘束,亦即仍應尋繹其意涵,探求真意,而後依 法律規定適切處理(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408號裁定意 旨參照)。查聲請人即告訴人呂嘉蓁(下稱聲請人)於民國 114年2月17日向本院提出之書狀狀首固記載為「刑事告訴理 由自訴狀」,經本院確認聲請人提出本件書狀之真意,聲請 人向本院陳稱:我收到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114年 度上聲議字第190號處分書後,上面有跟我說可以在接受處 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向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 提起自訴,我提出的刑事告訴理由自訴狀,真正的意思是要 向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等語(參本院114年度自字第1號卷 附之114年3月12日訊問筆錄),可認聲請人應係就臺灣高等 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114年度上聲議字第190號駁回聲請再議 之處分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合先敘明。 二、次按告訴人不服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認再議為無理 由而駁回之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提出 理由狀,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法院認准許 提起自訴之聲請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駁回之,刑事訴訟法 第258條之1第1項、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是 以,聲請准許提起自訴,除應遵守10日之不變期間,向該管 第一審法院為之外,並應「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此乃強 制律師代理制度,倘未經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即屬聲請程 序不合法。而「准許提起自訴」係自交付審判制度轉型而來 ,觀諸交付審判制度即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1之立法理由意 旨:「為防止濫行提出聲請,虛耗訴訟資源,明定交付審判 之案件,必須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程序始稱合法。」足見 交付審判所以採行律師強制代理制度,其目的無非在使經由 具法律專業之律師細研案情而認有聲請交付審判之必要之情 形下,始由其代理而提出聲請,以免發生濫訴而浪費國家訴 訟資源之弊;是此項律師強制代理之旨既係在避免濫訴,自 須於提出之時即已具備,茍僅於提出聲請後始補行委任,實 僅徒具律師代理之形式,而無法達成上開防止濫行提出聲請 ,虛耗訴訟資源之立法意旨,此立法意旨於交付審判制度轉 型為准許提起自訴制度時,仍應一體適用,從而,此項程式 上之欠缺係屬不可補正之情形,告訴人未經委任律師代理提 出理由狀而聲請准許提起自訴者,即屬聲請程序不合法,應 逕予駁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以被告李德鴻、李德恩、林亭婷(下稱被告3人)涉犯 詐欺罪嫌,向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出告訴,經該署 檢察官偵查後,認被告3人均犯罪嫌疑不足,而以113年度偵 字第9799號為不起訴處分(下稱原不起訴處分),聲請人不 服,聲請再議,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長認再 議無理由,而於114年1月8日以114年度上聲議字第190號處 分書駁回再議(下稱駁回再議處分),因郵務人員在聲請人 居所即苗栗縣○○鎮○○里000○0號不獲會晤本人,亦無有辨別 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依法於114年2月6日將駁回再 議處分書寄存苗栗縣警察局通霄分局白沙派出所,嗣聲請人 於114年2月6日至白沙派出所親領而發生送達效力等情,業 據聲請人自承在卷(參本院114年度自字第1號卷附之114年3 月12日訊問筆錄),並有原不起訴處分書、駁回再議處分書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公文封、通霄分局白沙派出 所受理司法訴訟文書寄存、銷毀登記表在卷可稽。足認駁回 再議處分書確已於114年2月6日合法送達並生效,是本件聲 請准許提起自訴之不變期間,自114年2月7日(送達聲請人 翌日)起算10日,並加計2日在途期間(因聲請人居所在苗 栗縣通霄鎮,依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規定,在途期 間為2日),應於114年2月18日屆滿。  ㈡聲請人於114年2月17日具狀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雖未 逾不變期間,惟未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且觀諸聲請人提出 之書狀內容(即「刑事告訴理由自訴狀」、「刑事告訴理由 暨調查據聲請狀」),全無委任律師為代理人之內容,亦未 隨狀檢附委任律師為代理人之委任狀,加以聲請人於本院訊 問程序時陳稱:我認為我不用請律師,我可以自己答辯等語 (參本院114年度自字第1號卷附之114年3月12日訊問筆錄) ,顯見本件聲請於提出時即未具備委任律師之合法要件,自 難認本件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符合應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之 法定程式,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聲請自屬違背法律上之程 式,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魏正杰                    法 官 顏碩瑋                   法 官 劉冠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韋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MLDM-114-聲自-5-202503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