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國審重訴字第2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來發
選任辯護人 許家豪律師(法律扶助)
滕孟豪律師(法律扶助)
王雅雯律師(法律扶助)
訴訟參與人 陳碧綉 (年籍、住所均詳卷)
上一人 之
代 理 人 林帥孝律師(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扶助律師)
宋穎玟律師(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扶助律師)
上列被告因殺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緝字第246
0號),由國民法官全體參與審判後,本院國民法官法庭判決如
下:
主 文
陳來發共同殺人,處有期徒刑拾伍年。
事 實
一、民國78年間,陳賢忠(綽號「阿丟」)積欠陳桂森(綽號「
阿桂」)新臺幣(下同)25萬元債務,陳桂森則欠陳來發(
綽號「曼波」、「曼莫」)約35萬元債務;後來陳來發因有
資金需求,就向陳賢忠表示:因為陳桂森欠他35萬元,如果
陳賢忠給他10萬元,就可以抵掉陳賢忠欠陳桂森的25萬元債
務。陳賢忠認為這樣的還、抵債條件對他有利,就交付10萬
元予陳來發。
二、88年12月初,陳桂森因有資金需求,就向陳賢忠討債,陳賢
忠告知陳桂森:他以為陳桂森已經同意陳來發向他取款10萬
元,供為抵銷他欠陳桂森債務的約定,應該不用再還錢給陳
桂森了等情,但陳桂森認為這個抵債條件未經其同意,而且
欠陳來發的錢也沒有到35萬元那麼多,所以無法接受。陳賢
忠乃答應陳桂森分期還款15萬元,並約定88年12月10日要還
陳桂森5萬元,另要求陳來發在當天一起至其所經營、位於
臺北市○○區○○街00巷00號的「社子卡拉OK」店三方對帳。
三、嗣陳桂森與友人陳志明於88年12月10日晚間7點40分左右抵
達「社子卡拉OK」店,不久之後,陳來發也帶同年籍不詳、
身高約160公分之成年男子(下稱「甲男」)、身高約174公
分之成年男子(下稱「乙男」)到達卡拉OK店。雙方坐在店
裡唱歌舞台旁的桌位談判未久,即因陳桂森拒絕相互抵債而
發生口角衝突,「甲男」就掏出自行預藏、具殺傷力的手槍
指向陳桂森,陳來發、「乙男」也因陳桂森之態度、口氣感
到不滿,氣憤之下,陳來發、「乙男」遂與「甲男」基於不
確定殺人故意之犯意聯絡,由陳來發取出預藏之開山刀威嚇
,陳來發、「乙男」又一同喝令「甲男」說:「開下去」(
台語),「甲男」即向陳桂森腹部擊發1槍,之後因槍械卡
彈而無法順利接續射擊,排除故障後,「甲男」再對陳桂森
擊發數槍;另陳桂森雖試圖反擊,仍遭陳來發持開山刀持續
揮砍多刀。期間,陳志明雖曾向陳來發搶刀、舉起店內沙發
椅反擊,惟遭「乙男」、陳賢忠攻擊制止遂逃離現場(陳賢
忠之行為,嗣經法院判處幫助殺人罪確定)。陳來發、「甲
男」、「乙男」見陳桂森大量失血、倒地不起,隨即一起逃
離現場,其等行為最終造成陳桂森受有1個子彈傷及計有21
條深淺不一之銳器割傷。刀傷之情形:㈠右前額2條割傷,長
2及1.5公分,左上向右下斜。㈡右手背及前臂各1及3條割傷
,長3至7公分。㈢左手心拇指側,1條7公分割傷。㈣右大腿後
方1條直徑割傷,長3公分,右下腿及右腳前方共7條割傷,
多半橫行或略斜及長2至7公分,其中1條割斷後腳筋,長13
公分。㈤左大腿前方2條及後方1條斜行割傷,長3至7公分。
左下腿及腳背有5條橫及斜行割傷,長4至6公分;槍傷之情
形:由其右下腹側腹股溝最右端(距陰莖15公分處)之腸骨
脊上方入口,以向左向下15度及向後10度之方向,穿過右腹
壁、右骨盆骨中央、骨盆腔軟組織、左骨盆骨下端,從左臀
部側出口,槍傷造成嚴重骨盆腔軟組織出血及下腹壁出血而
休克。嗣陳賢忠打電話叫救護車來將陳桂森送醫急救,然陳
桂森仍因上開傷勢造成出血性休克,於88年12月12日上午11
時20分左右在慶生醫院死亡。
理 由
壹、不爭執事項暨國民法官法庭認定此等事實之證據
一、檢察官、被告陳來發及辯護人對於下列事實均不爭執:
㈠78年間,陳賢忠積欠被害人陳桂森債務,被害人則積欠被告
約35萬元債務。嗣陳賢忠曾交付10萬元予被告,用以抵銷其
積欠被害人之債務。
㈡88年12月初,被害人因有資金需求,就向陳賢忠討債,此時
,陳賢忠告知被害人,他以為被害人已經同意被告向他取款
10萬元,供為抵銷他欠被害人債務的約定,應該不用再還錢
給被害人了;但是被害人認為這個抵債條件未經過他的同意
,而且欠被告的錢也沒有到35萬元那麼多,所以無法接受。
陳賢忠乃答應被害人分期還款15萬元,並約定88年12月10日
要還被害人5萬元。另一方面陳賢忠也要求被告在當天一起
至其所經營、位於臺北市○○區○○街00巷00號的「社子卡拉OK
」店三方對帳。
㈢陳賢忠於88年12月10日晚間7點左右,分別打電話請被害人、
被告到他所經營、位於臺北市○○區○○街00巷00號的「社子卡
拉OK」店。被害人帶同友人陳志明,被告則帶同年籍不詳、
身高約160公分之「甲男」及身高約174公分之「乙男」陸續
到達卡拉OK店。
㈣被告、被害人等人坐在店裡的唱歌舞台旁的桌位談判沒多久
,即發生口角衝突。本案開山刀在「社子卡拉OK」店內一開
始是在被告身上。期間,「甲男」掏出預藏的手槍指向被害
人擊發,擊中被害人腹部,被害人有遭人拿刀揮砍。
㈤被害人於過程中受有右腹溝子彈射入孔(左大腿後側上方射
出孔)及全身21條深淺不一的銳器傷。後來,陳賢忠雖然打
電話找救護車來卡拉OK店,並由救護人員將被害人送醫急救
,但是被害人仍因下腹部槍傷(及多處刀傷)引起出血性休
克,而於案發後2天即88年12月12日上午11時20分左右,在
慶生醫院死亡。
二、國民法官法庭認定上開不爭執事項之證據如下:
㈠證人陳賢忠於警詢、偵查、法官訊問時之陳述及其出具之陳
述狀(檢證27、28、29、30、31、32、33、34、35、36、37
、38)。
㈡證人陳志明於偵查、法官訊問時(檢證22、23、24、25)及
本院審理時之證述(本院卷二第142-178頁)。
㈢證人葉易錐於偵查、法官訊問時(檢證39、40、41)及本院
審理時之證述(本院卷二第97-120頁)。
㈣證人宋坤誠於偵查、法官訊問時(檢證42、43)及本院審理
時之證述(本院卷二第132-141頁)。
㈤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社子派出所88年12月12日相驗案
件初步調查報告表(檢證1)、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8
8年12月13日勘驗筆錄(相驗)(檢證2)、臺灣士林地方檢
察署88年12月17日相驗屍體證明書(解剖鑑定中)(檢證3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88年12月17日驗斷書(含人體正反
面圖)(檢證4)、慶生醫院88年12月12日診斷證明書(檢
證5)、被害人慶生醫院門診病歷表(檢證6)、法務部法醫
研究所89年1月21日法醫所八九理字第166號函文及所附之88
法醫所醫鑑字第1392號鑑定書(含結文)(檢證7)、法務
部法醫研究所89年4月8日法醫所八九理字第574號函暨所附
原鑑定法醫函覆法院問題之補充意見(檢證8)、被害人相
驗及解剖照片(檢證9)。
㈥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履勘筆錄(88年12月13日)(檢證10)
、社子卡拉OK現場草圖(檢證11)、臺北市○○○○○○○○○○○○○○
○○○○○○○街00巷00號」(88年12月10日)(檢證12)、勤務
中心通話紀錄(檢證13)、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治安
情報/一般事故紀錄(通報單)(檢證14)。
㈦證人楊博鈞、陳光治、江啟政於88年12月21日、113年1月23
日之檢察官訊問筆錄(檢證15、16)。
㈧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89年2月2日北市警士分行字第896
0512000號函、臺北市政府警察局89年1月27日北市警鑑字第
8921034300號函暨所附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鑑驗書(影
本)、生物跡證採證一覽表及採證位置圖(檢證17、18)。
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員警於88年12月13日帶同葉易錐
至臺北市○○路0段000號前排水溝尋得彈殼、未擊發子彈各1
顆之照片(檢證44)、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88年12月
14日扣押物品目錄表即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88年度保管字第
4863號保管條(檢證45)、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88年12
月15日刑鑑字第133501號鑑驗通知書(檢證46)、臺北市政
府警察局士林分局三組檢查紀錄表(88年12月17日19時30分
)(檢證47)、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88年12月23日刑鑑
字第0000000號鑑驗通知書(檢證48)。
㈩證人周繼發113年1月25日之偵訊筆錄(檢證49)、證人林煒
騰113年1月26日之偵訊筆錄(檢證50)。
被告於偵查(檢證51、52、53、54、55)及本院準備程序(
檢證56)、審理時(本院卷二第204-224頁)之供述。
貳、關於爭點判斷之理由
一、被告於案發時是否有持開山刀揮砍被害人成傷?或曾對持槍
之「甲男」說「開下去」?
㈠本院國民法官法庭綜合前開證人陳志明、葉易錐、宋坤誠於
偵查、法官訊問、本院審理時之證述、證人陳賢忠於警詢、
偵查、法官訊問時之陳述及其出具之陳述狀(檢證22-25、2
7-38、39-43、本院卷二第97-120、132-141、142-178頁)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履勘筆錄(88年12月13日)、社子卡
拉OK現場草圖、臺北市○○○○○○○○○○○○○○○○○○○○○街00巷00號
」(88年12月10日)(檢證10-12)、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
林分局89年2月2日北市警士分行字第8960512000號函、臺北
市政府警察局89年1月27日北市警鑑字第8921034300號函暨
所附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鑑驗書(影本)、生物跡證採
證一覽表及採證位置圖(檢證17-18)、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士林分局員警於88年12月13日帶同葉易錐至臺北市○○路0段0
00號前排水溝尋得彈殼、未擊發子彈各1顆之照片、臺北市
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88年12月14日扣押物品目錄表即臺灣士
林地方檢察署88年度保管字第4863號保管條、內政部警政署
刑事警察局88年12月15日刑鑑字第133501號鑑驗通知書、臺
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三組檢查紀錄表(88年12月17日19
時30分)、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88年12月23日刑鑑字第
0000000號鑑驗通知書(檢證44-48)、證人陳志明於89年2
月9日之偵訊筆錄(未具結)、檢察事務官於113年1月16日
所製作陳志明於89年2月9日偵訊筆錄之(0209.mp3)勘驗報
告、警察人員常年訓練手槍操作使用手冊內就故障排除程序
之說明(檢證19-21),認定被告與「乙男」均確曾對持槍
之「甲男」說「開下去」,被告並持開山刀揮砍被害人成傷
,理由如下:
⒈依前開不爭執事項㈠、㈡可知,被告自承案發當天與被害人、
陳賢忠三方對帳,係因「陳賢忠曾交付10萬元予被告,用以
抵銷其積欠被害人債務」之抵債條件未經被害人同意,故需
三方相約談判,又陳賢忠歷次陳述亦均提及糾紛係起於被害
人不讓被告扣抵帳目而與被告發生口角爭執乙情一致(檢證
27、29、32、34),且陳志明於本院審理時證稱「甲男」、
「乙男」並未參與商討債務之細節(本院卷二第145頁),
足認被告確為該等債務糾紛之直接當事人,且「甲男」、「
乙男」為其帶同前往助勢之第三人,自有因談判不成而攻擊
被害人之動機。
⒉證人陳志明為被害人帶往談判之友人,證人陳賢忠則為被害
人之債務人,二人於債務談判中之立場、利害不盡相同,卻
就被告、「乙男」曾於現場喝令甲男持槍對被害人「開下去
」乙情所述互核相符,應可採信。陳賢忠雖於自身遭訴案件
一審中稱係「乙男」喝令「開下去」(檢證28、29、32、34
),至該案二審程序中始指稱係「被告」喝令「開下去」(
檢證37)等情,然較之陳賢忠最終經判處幫助殺人罪、有期
徒刑5年6月之確定判決結果(檢證61、62),其原於一審獲
判較輕之「傷害」罪名、有期徒刑4月之刑度(檢證38、60
),實無在二審翻異前詞、誣指當時仍未通緝到案之被告的
必要,且證人陳志明始終證稱當時有複數人喊「開下去」等
情一致(檢證22-25、本院卷二第149頁),堪認陳賢忠係於
二審中補充說明此部分實情,要難逕謂其前後不一之陳述均
不足採。
3.證人陳志明所證「甲男」開槍射擊後槍枝「卡彈」乙節,係
於89年案發未久之偵查中即有敘及(檢證19、20),該說法
與證人葉易錐證稱曾於案發現場先撿到4顆未擊發之子彈交
給陳賢忠,再後續清出未擊發之子彈、彈頭丟到水溝內等情
(檢證39、41),及槍枝排除「卡彈」之操作經驗(檢證21
)相符,並核與檢證44-46員警所製作之文書內容一致。而
陳志明歷次證稱其見「甲男」槍枝卡彈後,始向被告搶刀、
拿椅子反擊,並於逃離現場時聽見多起槍聲等節(檢證22-2
5),亦與「常人在危急時為求生存,必定先將當時最危險
、致命之因素排除(在本案槍枝卡彈後,最危險之因子即為
被告手中之開山刀)」之經驗法則相符,且與刑事警察局鑑
驗通知書中之記載無悖(檢證48),當可採信。
4.關於被告是否持刀揮砍被害人乙節,被告已自承本案開山刀
在「社子卡拉OK」店內一開始是在其身上(不爭執事項㈣)
,且曾亮刀對陳志明、被害人等人威嚇(本院卷二第208、2
13頁)等情,而被告確為本案債務糾紛之事主,亦經認定如
前,是其自有攻擊被害人之動機。而證人陳志明業於本院審
理時證稱被告當時係持開山刀連續砍殺被害人等語歷歷(本
院卷二第151-155頁),證人陳賢忠亦於歷次證述中證稱等
待將被害人就醫期間,被害人有對其稱「這個曼波(即被告
),好好」等臨終陳述(檢證27、29、32、37、38),自堪
認定。況且,被告自承與陳賢忠並無仇怨,陳志明亦不認識
被告、「甲男」、「乙男」等人,若被告確實未喝令「甲男
」開槍,亦未持刀揮砍被害人,為何陳志明、陳賢忠不指認
其餘未到案之「乙男」為行為人,反指稱被告?基上,堪認
被告確有持刀揮砍被害人之行為無疑。
㈡被告及辯護意旨雖辯稱:本案起源於78年間被害人向被告借
錢,85年間,被告在社子碰到陳賢忠,陳賢忠主動詢問被害
人是否有欠被告錢之事,並提出前開抵債方案,經被告同意
後才收取陳賢忠交付之10萬元;本案三方對帳談判時,因當
初借被害人之款項中有部分是向「乙男」借得,故被告邀同
「乙男」前往現場,被告只是到場幫被害人及陳賢忠做公親
協調,不知道「乙男」會再帶同被告也不認識之「甲男」到
場;進店前,「乙男」交付開山刀1把給被告,對帳談判過
程中,被害人自己無話可說,才惱羞成怒拍桌,衝突之際,
「甲男」掏槍指向被害人,「乙男」則命被告對被害人、陳
志明搜身,被告才取出開山刀助威對之搜身,搜到被害人時
,被害人不從,向被告搶刀,陳志明則翻桌、舉起椅子反抗
後跑出店外,陳賢忠即追出店外,而被告一不注意遭被害人
搶走刀鞘,被害人雙手抓住被告持刀之手砍向被告頭部,使
被告受傷,「乙男」見情勢不對,才要「甲男」對被害人腳
部開槍,「甲男」第1槍打到沙發下面,第2槍打到上面牆壁
,又湊近被告與被害人中間,朝被害人大腿開槍,但因後座
力過強而擊中被害人腹部,被害人中槍後與被告一起倒地,
被告擔心被害人搶刀故將開山刀丟到一旁,卻遭被害人掐住
脖子,「乙男」見狀要被害人放手,被害人不從,反持續大
罵,並以腳踢中「乙男」的臉,「乙男」才陸續持開山刀揮
砍被害人成傷;後來「甲男」、「乙男」離店乘計程車離去
,陳賢忠打電話叫救護車,被害人還有要水喝,陳賢忠有倒
水給被害人喝,但被害人還一直亂罵被告,陳賢忠要被告乾
脆離開,被告才離開現場走路回家等節,惟經本院國民法官
法庭綜合卷證資料評議後所不採,理由如下:
1.被告於本案112年通緝到案後,就被害人積欠債務之對象為
何人乙節,或稱「乙男」拿開山刀砍被害人,因為被害人也
有欠「乙男」錢(檢證51),或稱係其借錢給被害人時,「
乙男」也在場,其在對帳時才帶同「乙男」前去作證(檢證
52),前後已有不一,尚顯情虛。而被告所稱係陳賢忠主動
提出抵債方案乙節,不僅與陳賢忠前開所證內容相左,且依
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承:當時被害人在監所執行,並未向陳
賢忠討債等情(本院卷二第211頁),更難認陳賢忠積欠被
害人多年債務後,在未經在監之被害人催討之情況下,有主
動向被告提出本案抵債方案之動機與必要,被告所辯,實不
符常理。
2.被告所辯搜身、被害人搶刀、掐脖子、「乙男」持開山刀揮
砍等節,均未經在場證人陳賢忠、陳志明提及,而其所辯曾
與陳賢忠留現在現場等待救護乙節,亦與證人葉易錐證稱衝
突後進店時,僅看見傷者即被害人躺在舞台下的地上,剩老
闆陳賢忠1人在場等情(本院卷二第111頁)相悖,核無證據
釋明該等事後辯詞乃屬真實。再者,被害人腹部中彈後,既
已造成嚴重骨盆腔軟組織及下腹壁大量出血,則被害人是否
仍能如被告所辯用力掐住被告脖子致「乙男」不得不以開山
刀揮砍以制止被害人反擊行為,或被害人是否在身受槍傷、
刀傷後仍能用力踢踹乙男臉部,亦非無疑。而被告辯稱「甲
男」是在被告與被害人扭打搶刀期間,湊近被告與被害人中
間,朝被害人大腿開槍乙情,亦與前開法務部法醫研究所88
法醫所醫鑑字第1392號鑑定書所載:槍入口處無煙暈,係遠
距離(100公分以上)所為等節(檢證7)不符,且與常理有
違,蓋依被告所述情節,當時被告與被害人近身扭打,「甲
男」豈敢冒著誤傷被告之危險挨近開槍?且若如被告所辯,
陳志明、陳賢忠於被害人開始搶刀後即陸續跑出店外,其等
2人豈可能同時聽見在店內之人等喝令「開下去」之情,陳
志明又豈能得知槍擊之後曾「卡彈」之情況?況若被告僅係
到場幫被害人及陳賢忠做公親協調債務,何以任令「甲男」
、「乙男」分別攜帶致命槍械、刀具前往現場,而在「甲男
」亮槍威嚇、「乙男」持刀揮砍時,均不制止或勸阻?凡此
,均足認被告所辯上情,與常理有違,不足採信。
二、被告與陳賢忠、「甲男」、「乙男」等人是否有犯意聯絡?
㈠按共同正犯之成立,祇須具有犯意之聯絡,行為之分擔,既
不問犯罪動機起於何人,亦不必每一階段犯行,均經參與。
共同實行犯罪行為之人,在合同意思範圍內,各自分擔犯罪
行為之一部,相互利用他人之行為,以達其犯罪之目的者,
即應對於全部所發生之結果,共同負責。共同正犯間,非僅
就其自己實行之行為負其責任,並在犯意聯絡之範圍內,對
於他共同正犯所實行之行為,亦應共同負責。又共同正犯不
限於事前有協議,即僅於行為當時有共同犯意之聯絡者亦屬
之,且表示之方法,不以明示通謀為必要,即相互間有默示
之合致亦無不可。本院國民法官法庭承前開結論,認定被告
與「乙男」確實均曾對持槍之「甲男」說「開下去」,其等
雖未自己實行開槍之行為,仍應對「甲男」開槍所生之結果
共同負責,而被告案發過程實行持開山刀揮砍被害人之行為
並成傷之結果,自亦為一同前往談判之「甲男」、「乙男」
所預見,則其等間至少有默示之意思合致,因認被告、「甲
男」、「乙男」間有犯意聯絡、行為分擔。
㈡關於陳賢忠參與部分,本院國民法官法庭認為依陳賢忠前開
陳述情節,其已陸續償還被害人並約定後續清償方案,並無
逃避、抵賴債務致與被害人衝突之動機;衡情陳賢忠為案發
地點卡拉OK店之老闆,亦無於自己店內生事或容任他人無端
生事之可能,此由證人葉易錐證稱在談判時陳賢忠是在勸架
(檢證39)等情即明;且依證人陳志明前開證述,陳賢忠於
本案期間並未對被害人出手攻擊,葉易錐亦證稱陳賢忠後續
有救護被害人之舉動(檢證39),與陳賢忠在自身被訴案件
中所供相符,難認陳賢忠當場有與被告、「甲男」、「乙男
」合意利用彼此行為下手攻擊被害人之意。至陳志明雖曾證
稱在場之人包含被告在內均有對「甲男」喊「開下去」等語
(檢證23),惟經陳賢忠否認,且無其他補強,自無從以該
等單一指訴逕認陳賢忠有何與被告、「甲男」、「乙男」犯
意聯絡、行為分擔之情,而認定其為共同正犯。
三、被告所為,是否構成共同殺人罪?或構成共同傷害致人於死
罪?
㈠按刑法上之故意,可分為直接故意與不確定故意,所謂「不
確定故意」,係指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
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刑法第13條第2項定有明文。
本院國民法官法庭經討論後,認為被告行為當時為智識正常
之成年人,對於槍彈朝人射擊之殺傷力,自應知之甚詳,且
可預見在激烈衝突情境中若貿然擊發槍彈,將無法準確控制
彈著位置,猶喝令「甲男」朝被害人開槍,並擊中人體脆弱
之腹部,造成嚴重骨盆腔軟組織出血及下腹壁出血之傷勢;
被告亦可預見被害人遭槍擊大量失血後,將逐漸喪失抵抗能
力,若不及時救治,可能因失血性休克而生死亡之結果,仍
持金屬材質製成,刀刃尖銳鋒利之開山刀持續朝被害人身體
多處揮砍,造成被害人全身受有21處深淺不一之銳器割傷,
被害人之傷勢雖集中於四肢,但遍及四肢前、後方之位置,
其中亦包含左手心拇指側、割斷右後腳筋等較嚴重傷勢,足
認該等傷勢,是在被害人倒地後揮舞四肢抵抗,並企圖逃離
現場時遭被告持續砍擊所生;參以被告砍擊後,又隨同「甲
男」、「乙男」逃離現場,未對被害人施以救護等防果措施
,認被告係因先前與被害人間之衝突怨隙,而恣意宣洩自己
不滿之情緒以報復被害人,雖無證據足證本身係持刀朝人體
致命部位攻擊,仍足認被告主觀上已置是否造成被害人發生
死亡之結果而不論。另考量被告停止攻擊被害人時,被害人
尚有生命跡象,被告並未持續追擊,亦未阻止陳賢忠救護被
害人,以確保死亡結果發生,主觀上應未達到殺人直接故意
之程度。
㈡經國民法官法庭評議投票結果,最終認定被告主觀上具有縱
使被害人因槍擊及受其砍擊而死亡亦不違背其本意之殺人不
確定故意犯意聯絡,且該等行為與被害人之死亡間,顯然具
有相當因果關係,評議後投票決定被告係成立刑法第271條
第1項之殺人既遂罪。
叁、論罪科刑之理由
一、論罪部分
本院國民法官法庭評議投票結果,認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
271條第1項之殺人罪。被告與「甲男」、「乙男」間有犯意
聯絡、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二、科刑部分
㈠處斷刑範圍之說明
刑法第271條殺人罪之法定刑係死刑、無期徒刑與10年以上
有期徒刑。而刑法第33條第3款係規定,有期徒刑之範圍,
為2月以上,15年以下,因被告並無刑之加重、減輕事由,
因此,被告本案所犯殺人罪之處斷刑為:「死刑、無期徒刑
、10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㈡國民法官法庭審酌刑法第57條所規定之各種情狀,基於下列
理由為量刑
1.行為屬性事由
⑴犯罪之動機、目的及犯罪時所受之刺激
被告因被害人積欠其30餘萬元之債務多年,案發當天,被
告會同陳賢忠、被害人等就其私下與陳賢忠抵債之約定進
行三方談判,期間因被害人拒絕相互抵債發生口角衝突,
被告因對被害人之態度、口氣不滿,氣憤難平,遂與「甲
男」、「乙男」起意攻擊。
⑵犯罪手段及參與程度
被告與「乙男」一同喝令「甲男」開槍射擊被害人,使被
害人右下腹側腹股溝最右端之腸骨脊上方遭子彈擊穿通至
左臀部側出口,造成嚴重骨盆腔軟組織出血及下腹壁出血
,被告明知被害人中槍失血已無抵抗能力,仍持續持鋒利
、具高度危險性之開山刀對被害人猛力揮砍數刀,造成被
害人身體受有21處銳器傷,其中最嚴重之1刀割斷後腳筋
、長達13公分,手段兇殘,雖緊急送醫,仍使被害人於2
日搶救過程中,因出血性休克而發生死亡之結果,讓被害
人在遇害過程中遭受極大痛苦。
⑶被告與被害人之關係
被告係被害人之友人,雙方有多年債權債務關係。
⑷犯罪所生之損害
被告之殺人行為,除了剝奪正值壯年被害人之生命法益外
,更使被害人家屬包括配偶陳碧綉、父母、當時未成年之
3名兒子頓失依靠,不僅需承受與至親天人永隔之慟,更
需自立求生,對被害人家屬情感、生活所造成之創傷甚鉅
(檢證57、58;本院卷二第262-270頁),犯罪所生之損
害嚴重,無從回復。
2.行為人屬性事由
⑴被告之生活狀況
被告年逾65,現無正當職業、與同居人育有1子、已成年
、通緝期間仍化名在社子地區生活(本院卷二第273-286
頁、被證5)、現罹患心衰竭等多種慢性疾病(被證2、3
)。
⑵被告品行
案發後迄至被緝獲為止之24年間,從事薑母鴨料理等工作
,無穩定長久之職業(本院卷二第280、282-284頁),並
無前科;案發前之76年間有詐欺前案經法院判處罰金刑;
於本案羈押期間在看守所表現正常(被證4)。
⑶被告之智識程度
自承國中肄業,已具備一定智識程度及辨別是非之能力,
社會生活理解能力在一般正常人範圍。
⑷犯罪後之態度
被告自承與被害人交情甚篤,於案發後見被害人倒臥血泊
、性命垂危,卻未留在現場救助,逕行逃亡藏匿,隱姓埋
名長達24年後始經緝獲,對司法釐清犯罪事實、節省成本
等節均造成極大負面效益,到案後迄至本院辯論終結前均
矢口否認犯行,飾詞狡辯,審理中屢稱自己一生仁義、僅
在場協調、是被害人吸毒後態度不佳、情緒失控始遭「甲
男」開槍、「乙男」砍殺等情,表現出全然歸責於他人、
事不關己之態度,迄未對被害人家屬為任何道歉、賠償,
於審理中猶辯稱自己有恩於被害人一家,未取得被害人家
屬之諒解宥恕,毫無悔意。
3.本院國民法官法庭綜合考量被告上開事由,經討論評議後投
票決定應判處被告有期徒刑15年,故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國民法官法第86
條、第87條、第8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啟文提起公訴,檢察官薛雯文、陳韻中、劉畊甫
到庭執行公訴職務,並經國民法官全體參與審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三庭審判長法 官 張兆光
法 官 卓巧琦
法 官 張毓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黃佩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1條
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SLDM-113-國審重訴-2-2025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