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民事訴訟費用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家親聲抗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交付子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抗再字第3號 再審聲請人 乙○○ 上列再審聲請人因與再審相對人甲○○間請求交付子女事件聲請再 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 元。   理 由 一、按「關於非訟事件標的金額或價額之計算及費用之徵收,本 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費用有關之規定。」,非訟事件 法第19條定有明文,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之。又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7第2項規定,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再審者, 徵收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另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 為(例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 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定參照)。 二、經查,再審聲請人對本院111年度家親聲抗字第53號確定裁 定聲請再審,然未依上開規定繳納裁判費,為此命再審聲請 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請 。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家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康存真                   法 官 曹惠玲                   法 官 李政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劉春美

2025-01-20

PCDV-113-家親聲抗再-3-20250120-1

家他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他字第63號 聲 請 人 林美蘭 相 對 人 古進法 古千幼 古峻于 上列聲請人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113年度家非調字第69號), 前經本院准予非訟救助後(113年度家救字第34號)程序終結, 本院依職權確定程序費用額,茲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向本院繳納之程序費用額確定為如附表所示。   理 由 一、本案請求經准予訴訟救助後程序終結:   聲請人林美蘭請求相對人古進法、古千幼及古峻于給付扶養 費事件,前經本院113年度家救字第34號裁定准予非訟救助 ,並由本院以113年度家非調字第69號調解成立而終結程序 (見本院卷附民事裁定書及調解筆錄)。 二、本件適用之法律: (一)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 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 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其因訴訟救助暫免而應由受 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民 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又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主要為聲請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 程序費用(例如非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 ),故民事訴訟法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 立法理由)之立法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 於一般及家事非訟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 定經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 助之規定觀之,亦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 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相同結論,參最高法院10 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註1】。 三、聲請人應向本院繳納之程序費用額: (一)本件聲請人請求相對人給付扶養費,係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 ,且聲請人係請求相對人古進法、古峻于及古千幼分別自民 國113年10月、10月及11月起,按月分別給付新臺幣(下同 )1,500元、1,000元及1,200元之扶養費,依家事事件法第9 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9條遞行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0 之規定,本件係因定期給付涉訟,而聲請人係00年0月0日生 ,於113年10月4日及11月14日調解成立時係74歲,參酌112 年臺東縣簡易生命表,74歲之女性平均餘命為13.36年,堪 認聲請人之權利存續期間超過10年。故以10年計算聲請人請 求相對人古進法、古峻于及古千幼給付扶養費之程序標的金 額分別為180,000元【計算式:1,500元×12月×10年=180,000 元】、120,000元【計算式:1,000元×12月×10年=120,000元 】及144,000元【計算式:1,200元×12月×10年=144,000元】 。  (二)又上開請求依家事事件法第23條第1、2項之規定,均為調解 前置事件,且聲請人之請求視為調解之聲請,依家事事件法 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9條遞行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20第1項前段規定,應各徵收1,000元之調解聲請費(合計共 3,000元【註2】)。    (三)因聲請人及相對人於調解筆錄約定「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 負擔」,依家事事件法第32條第3項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23條 第2項遞行準用民事訴訟法第84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上開程 序費用自應由聲請人負擔。爰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14條 第1項之規定,諭知聲請人應向本院繳納之程序費用額確定 為如附表所示【註3】。 (四)至於111年12月1日修正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雖然 規定:「依第1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 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惟:  ⒈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係規定:「非訟事件程序費用,除法 律另有規定外,由聲請人負擔。檢察官為聲請人時,由國庫 支付。」且第23條另規定:「民事訴訟法第85條之規定,於 應共同負擔費用之人準用之。」第24條亦有確定程序費用額 之規定,可見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之準用範圍,僅限於 關於當事人間訴訟費用負擔之規定—亦即民事訴訟法第78條 至第82條與第93條—,至於民事訴訟法第91條關於確定訴訟 費用額之規定則不在準用之列。  ⒉退步言之,縱認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之規定亦得準用(依 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及家事事件法第97條)或類推適用 於家事非訟事件。惟:  ⑴參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前略)除第1項所規定之情形外, 其他關於確定訴訟費用額之裁判(例如:第114條第1項、第 249條之1第3項、第436條之19第1項),亦宜命加給利息, 以促使當事人早日自動償付其應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並將 利息起算日一致規定自裁判確定之翌日起算,爰修正第3項 (後略)。」可見確定訴訟費用額應加給利息之制度目的, 乃係為促使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儘速償付應賠償對造之 訴訟費用,與法院能否早日徵收當事人暫免繳納及國庫墊付 之訴訟費用無關。  ⑵況且,因法院就應由受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 證書人為強制執行(參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而依民 事訴訟法第109條第3項之規定,保證書內僅載明具保證書人 係「於聲請訴訟救助人負擔訴訟費用時,代繳暫免之費用。 」故如認於確定受救助人暫免繳納或國庫墊付之訴訟費用額 時,應一併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無異係將受救助人 遲延給付或依強制執行程序對其徵收未果之時間成本轉嫁予 具保證書人負擔,使其承受具保證書所載「代繳暫免費用」 以外之不利益,對於具保證書人實屬不公。  ⑶故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之適用範圍應為目的性限縮解釋, 而僅適用於訴訟費用係由當事人預納之情形,並不適用於訴 訟費用係受救助人暫免繳納及由國庫墊付(參民事訴訟法第 110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等情形【註4】。  ⑷從而,附表之程序費用既然均係聲請人暫免繳納之程序費用 ,基於上開說明,自無庸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 之規定,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簡大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慧芬 【註1】 至於法律扶助法第63條規定:「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 ,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 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 」未見「非訟救助」一語,應係立法疏漏。 【註2】 至於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雖然規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 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 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 惟參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定 ,均係關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合併規 定之,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顯見民事訴訟法關 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之規定,不僅並不適用 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形(如身分關係訴訟),亦 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註3】 家事事件法第30條第4項雖然規定:「調解成立者,原當事人得 於調解成立之日起3個月內,聲請退還已繳裁判費2/3。」惟參酌 其立法理由敘明:「為鼓勵當事人成立調解,以減輕訟累,並增 進當事人間之和諧,爰於第4項規定原當事人得聲請退還裁判費2 /3之規定。惟因已由法院循調解程序促成調解,前開退費,應將 調解聲請費扣除。」顯見當事人得聲請退還者應僅限於「裁判費 」而不包含「調解聲請費」。故聲請人自不得依上開規定,於繳 納程序費用之同時聲請折算2/3(即僅繳納1/3)或於繳納之日起 3個月內聲請退還已繳聲請費之2/3。 【註4】 即便於法院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之事件,亦可能有應由受救助人負 擔且非國庫墊付之訴訟費用(例如他造當事人聲明人證或聲請鑑 定而預納證人日旅費或鑑定費用),就此部分之訴訟費用,即應 依民事訴訟法第93條第3項之規定,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 附表: 項目 金額(新臺幣) 請求古進法給付扶養費之裁判費 1,000元 請求古千幼給付扶養費之裁判費 1,000元 請求古峻于給付扶養費之裁判費 1,000元

2025-01-20

TTDV-113-家他-63-20250120-1

家他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他字第54號 聲 請 人 丁○○ 乙○○ 丙○○ 兼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戊○○ 相 對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請求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等事件(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42號),前經本院准予非訟救助後(113年度 家救字第15號)程序終結,本院依職權確定程序費用額,茲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戊○○應向本院繳納之程序費用額,確定為如附表所示。   理 由 一、本案請求經准予非訟救助後程序終結:   聲請人丁○○、乙○○、丙○○及戊○○與相對人甲○○間請求改定對 於未成年子女即聲請人丁○○、乙○○及丙○○權利義務之行使或 負擔(下稱親權人)等事件,前經本院113年度家救字第15 號裁定准予非訟救助,並經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9日和解成 立而終結程序(見本院卷附和解筆錄及民事裁定書)。 二、本件適用之法律: (一)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 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 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其因訴訟救助暫免而應由受 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民 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又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主要為聲請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 程序費用(例如非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 ),故民事訴訟法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 立法理由)之立法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 於一般及家事非訟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 定經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 助之規定觀之,亦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 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相同結論,參最高法院10 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註1】。 三、聲請人戊○○應向本院繳納之程序費用額: (一)本件聲請人戊○○同時以自己及聲請人丁○○、乙○○及丙○○之法 定代理人名義,請求改定聲請人丁○○、乙○○及丙○○等3人之 親權人,並請求相對人應自聲請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分別 至聲請人丁○○、乙○○及丙○○成年之日止,按月各新臺幣(下 同)9,722元之扶養費(見本院113家親聲42審理卷第1-3頁 ):  ⒈就請求改定親權人之部分,係因非財產權關係之聲請,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應按 子女之人數分別徵收裁判費1,000元【註2】(合計共3,000 元【註3】)。 ⒉就請求人給付扶養費部分,因係於改定親權人之請求並為此 一財產上之請求,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 條2項之規定,不另徵收費用。 (二)因聲請人戊○○與相對人於和解筆錄第4項約定「程序費用由 聲請人戊○○負擔」,且本件並無其他應由聲請人或相對人負 擔之程序費用支出,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 21條第2項遞行準用民事訴訟法第84條第1項之規定,附表之 程序費用自應由聲請人戊○○負擔。爰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 114條第1項之規定,諭知聲請人戊○○應向本院繳納附表之程 序費用額。 (三)又聲請人戊○○雖然應向本院繳納附表之裁判費3,000元,惟 應得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遞行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84條第2項之規定,於繳納之同時聲請折 算2/3(即僅繳納1/3)或於繳納之日起3個月內聲請退還已 繳裁判費之2/3【註4】。 (四)至於111年12月1日修正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雖然 規定:「依第1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 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惟:  ⒈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係規定:「非訟事件程序費用,除法 律另有規定外,由聲請人負擔。檢察官為聲請人時,由國庫 支付。」且第23條另規定:「民事訴訟法第85條之規定,於 應共同負擔費用之人準用之。」第24條亦有確定程序費用額 之規定,可見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之準用範圍,僅限於 關於當事人間訴訟費用負擔之規定—亦即民事訴訟法第78條 至第82條與第93條—,至於民事訴訟法第91條關於確定訴訟 費用額之規定則不在準用之列。  ⒉退步言之,縱認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之規定亦得準用(依 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及家事事件法第97條)或類推適用 於家事非訟事件。惟:  ⑴參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前略)除第1項所規定之情形外, 其他關於確定訴訟費用額之裁判(例如:第114條第1項、第 249條之1第3項、第436條之19第1項),亦宜命加給利息, 以促使當事人早日自動償付其應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並將 利息起算日一致規定自裁判確定之翌日起算,爰修正第3項 (後略)。」可見確定訴訟費用額應加給利息之制度目的, 乃係為促使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儘速償付應賠償對造之 訴訟費用,與法院能否早日徵收當事人暫免繳納及國庫墊付 之訴訟費用無關。  ⑵況且,因法院就應由受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 證書人為強制執行(參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而依民 事訴訟法第109條第3項之規定,保證書內僅載明具保證書人 係「於聲請訴訟救助人負擔訴訟費用時,代繳暫免之費用。 」故如認於確定受救助人暫免繳納或國庫墊付之訴訟費用額 時,應一併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無異係將受救助人 遲延給付或依強制執行程序對其徵收未果之時間成本轉嫁予 具保證書人負擔,使其承受具保證書所載「代繳暫免費用」 以外之不利益,對於具保證書人實屬不公。  ⑶故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之適用範圍應為目的性限縮解釋, 而僅適用於訴訟費用係由當事人預納之情形,並不適用於訴 訟費用係受救助人暫免繳納及由國庫墊付(參民事訴訟法第 110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等情形【註5】。  ⑷從而,附表之程序費用既然均係聲請人暫免繳納之程序費用 ,基於上開說明,自無庸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 之規定,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簡大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慧芬 【註1】 至於法律扶助法第63條規定:「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 ,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 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 」未見「非訟救助」一語,應係立法疏漏。 【註2】 依114年1月1日修正施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 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5條規定,非訟事件法第1 4條規定之費用額雖然應再加徵5/10(亦即提高為1.5倍),惟因 聲請人係於上開標準修正前提出本件聲請,自不適用上開規定加 徵本件裁判費。 【註3】 至於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雖然規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 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 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 惟參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定 ,均係關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合併規 定之,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顯見民事訴訟法關 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之規定,不僅並不適用 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形(如身分關係訴訟),亦 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註4】 就原告撤回起訴之情形,雖然有見解認為:「原告本為無資力之 受訴訟救助者,既未預納裁判費,自無從聲請退還第一審裁判費 2/3,參照訴訟救助制度之立法精神及民事訴訟法第83條第1項之 規定意旨,僅徵收1/3。故法院應依職權逕行扣除2/3裁判費後, 確定原告應繳納之訴訟費用。(參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2 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26號甲說、審查意見及研討結果)」 惟是否依民事訴訟法第83條、第84條第2項、第420條之1第3項及 家事事件法第30條第4項等規定,聲請退還已繳裁判費2/3,既然 係由諸當事人或關係人之選擇,且訴訟及非訟救助制度僅係賦予 無資力之當事人或關係人得暫免繳納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各 款所列費用、擔保或律師酬金,以保障其使用訴訟或非訟制度之 權利(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並非謂獲准訴訟或非 訟救助者得享有較其他當事人或關係人更為優渥之權利(即裁判 費當然折算為1/ 3),故法院自不得代當事人或關係人選擇是否 依上開規定聲請折算或退還。 【註5】 即便於法院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之事件,亦可能有應由受救助人負 擔且非國庫墊付之訴訟費用(例如他造當事人聲明人證或聲請鑑 定而預納證人日旅費或鑑定費用),就此部分之訴訟費用,即應 依民事訴訟法第93條第3項之規定,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 附表: 項目 金額(新臺幣) 請求改定丁○○親權人之裁判費 1,000元 請求改定乙○○親權人之裁判費 1,000元 請求改定丙○○親權人之裁判費 1,000元

2025-01-20

TTDV-113-家他-54-20250120-1

司家他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他字第11號 相對人即原 非訟聲請人 陳炘宏 陳枋妘 兼 上二人 法定代理人 王麗秋 相對人即原 非訟相對人 陳崇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應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即原非訟相對人陳崇偉向本院繳納之程序費用額確定為新 臺幣貳仟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五% 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 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 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依第一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 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定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 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第91條第3項分別定有 明文。次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 件法之規定。關於非訟事件標的金額或價額之計算及費用之 徵收,本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費用有關之規定,家事 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9條亦定有明文。 二、經查,相對人即原非訟聲請人(下稱聲請人)與相對人即原 非訟相對人(下稱相對人)間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前經本 院以113年度家救字第150號裁定准對聲請人予以訴訟救助在 案。嗣上開事件經本院以113年度家親聲字第469裁定諭知聲 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確定,是本件聲請人因訴訟救助暫 免繳納之程序費用自應由相對人負擔。經本院調卷審查,本 件聲請人請求(一)相對人應給付王麗秋代墊扶養費新台幣( 下同)6萬5,768元。2、相對人應自113年4月起至陳炘宏、陳 枋妘年滿18歲止,按月於每月5日前分別給付陳炘宏、陳枋 妘扶養費各1萬6,442元,如有一期未給付,其後12期視為到 期。查陳炘宏、陳枋妘分別為102年2月6日、000年0月0日生 ,本件聲請時年約為11、10歲,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 事件法第19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0之規定,因定期給 付或定期收益涉訟,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 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但其期間超過十年者,以十 年計算。則據此核算本件標的價額應為3,025,328元【計算 式:(1萬6,442元×12月×7年)+ (1萬6,442元×12月×8年)+6萬 5,768元】,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3條規定 ,應徵第一審程序費用2,000元,應由相對人負擔。是以, 本件相對人即原非訟相對人陳崇偉沅應向本院繳納之程序費 用額確定如主文所示,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劉玉川

2025-01-20

PCDV-114-司家他-11-20250120-1

投簡
南投簡易庭(含埔里)

分割共有物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簡易裁定                   112年度投簡字第49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沈悅姬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李振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7 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訴訟費用之裁判,非對於本案裁判有上訴時,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第88條)。而民事訴訟費用之裁判對本案之裁 判有從屬性,不能脫離本案之裁判而單獨存在,是以非對本 案之裁判有上訴時,不得對訴訟費用之裁判單獨聲明不服( 最高法院73年度台抗字第370號裁定要旨參照)。又提起上 訴,如逾上訴期間或係對於不得上訴之判決而上訴者,原第 一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上開規定,於簡易程序第一審裁 判之上訴亦有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2條 第1項)。 二、查上訴人對原審判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其所提出之上訴 狀雖未記載上訴聲明,然觀其上訴理由為:「原告敗訴,由 原告當事人負擔全部訴訟費用,顯失公平,判由兩造土地11 96地號及1405地號,土地持分人互為分擔不服,不應以持分 比例來計算分擔訴訟費比例,建議以持分共有人數來計算分 擔兩造土地訴訟費才公平」,綜觀上訴意旨係僅針對原判決 主文第3項由兩造以其應有部分比例負擔訴訟費用部分不服 ,未就其餘判決內容有何指摘,故依其上訴狀之文義,應認 本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僅針對原判決有關訴訟費用之判決聲 明不服,揆諸首揭規定,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又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敗 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 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是訴訟 費用之裁判屬法院之職權,法院依職權酌量情形而為裁量, 是上訴人以持分共有人數計算分擔訴訟費用,亦核屬無據, 附此敘明。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2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南投簡易庭 法 官 陳怡伶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十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 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洪妍汝

2025-01-20

NTEV-112-投簡-495-20250120-4

新簡補
新市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新市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新簡補字第10號 原 告 Lungcay Romnuck Crue 凱亞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及臺灣高等 法院民事訴訟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徵收裁判費,此為起訴 必要程式。又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則有同法 第249條第1項可資參照。 二、上原告與被告謝瑞瑜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起訴程式顯有不備,應先定期命補正 。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90,000元,應徵 裁判費1,500元。爰限原告於民國114年2月3日前向本院(臺 南市○市區○○路00號)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 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新市簡易庭 法 官 許蕙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繕 本)及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柯于婷

2025-01-20

SSEV-114-新簡補-10-20250120-1

家補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補字第47號 聲 請 人 洪O苡 洪O岑 洪O倢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洪O輝 相 對 人 樊O玲 上列聲請人請求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民國114年2月7日前,繳納調解聲請費新臺幣3,000元 ,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本件適用之法律:  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 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定有明文。又因定期給付或定期收益涉訟,以權利存 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 。但其期間超過10年者,以10年計算,同法第77條之10另定 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及非訟事件法第 19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  ㈡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按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以新臺幣 依下列標準徵收費用:一、未滿100,000元者,500元;二、 100,000元以上未滿1,000,000元者,1,000元;三、1,000,0 00元以上未滿10,000,000元者,2,000元;四、10,000,000 元以上未滿50,000,000元者,3,000元;五、50,000,000元 以上未滿100,000,000元者,4,000元;六、100,000,000,00 0元以上者,5,000元,非訟事件法第13條定有明文。而上開 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 。  ㈢至於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雖然規定:「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 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 之。」惟:  ⒈參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 定,均係關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 合併規定之,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  ⒉顯見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 之規定,不僅並不適用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 形(如身分關係訴訟),亦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二、聲請人應繳納之裁判費:  ㈠本件聲請人丙○○、甲○○、乙○○請求相對人丁○○給付未成年子 女扶養費,因未成年子女於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義務主體 ,故聲請人請求相對人各別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自屬不 同之程序標的。  ㈡故本件係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且聲請人係請求相對人自民 國113年11月26日起至各聲請人成年之日止(即121年11月15 日、124年5月9日、125年11月3日),按月共給付新臺幣( 下同)10,000元之扶養費,應認係請求相對人每月應給付各 聲請人3,333元之扶養費【計算式:10,000元×1/3=3,333元 ,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則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 事件法第19條遞行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0之規定,本件 係因定期給付涉訟,而聲請人丙○○係民國000年00月00日生 ,至其成年121年11月15日止計算聲請人丙○○請求相對人給 付扶養費之程序標的金額為316,635元【計算式:113年11月 26日起至121年11月15日共經過95月,3,333元×95月=316,63 5元】;聲請人甲○○係000年0月0日生、聲請人乙○○係000年0 0月0日出生,至其2人成年之日之權利存續期間均超過10年 ,故以10年計算,故聲請人甲○○、乙○○請求相對人給付扶養 費之程序標的金額各為399,960元【計算式:3,333元×12月× 10年=399,960元】。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 13條第2款之規定,應各徵收裁判費1,000元,合計共3,000 元,且聲請人並未繳納。。  ㈢另依家事事件法第23條第1、2項規定,因本件為調解前置事 件,且聲請人之請求視為調解之聲請,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 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9條遞行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第1 項前段規定,本件應先徵收與裁判費同額之調解聲請費3,00 0元。  ㈣又民事訴訟法及家事事件法就當事人或關係人未繳納調解聲 請費之處理雖然漏未規範,惟因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 6款及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對於訴訟事件及非訟事件未 繳納費用之處理均有類似之規範。故上開基於訴訟或非訟程 序有償原則之規定,亦應類推適用於調解程序。爰類推適用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及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 規定,限聲請人應於114年2月7日前繳納調解聲請費,如逾 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請求。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5-01-17

TTDV-113-家補-47-20250117-1

臺灣高等法院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709號 上 訴 人 黃泳木 訴訟代理人 彭翠華 上開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鄭仁開等人間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上訴 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月19日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9 49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壹仟玖佰陸拾肆萬玖仟貳佰捌拾 元。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七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壹 拾陸萬柒仟伍佰捌拾伍元、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貳拾叁萬零肆佰 叁拾玖元。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向第二審法院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 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 其補正,同法第444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核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 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訴訟標的 之價額合併計算之,同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 定有明文。又鄰地通行權之行使,在土地所有人方面,為其 所有權之擴張,在鄰地所有人方面,其所有權則因而受限制 ,參照民事訴訟費用法第九條規定之法意,鄰地通行權訴訟 標的之價額,如主張通行權之人為原告,應以其土地因通行 鄰地所增價額為準(最高法院78年台抗字第355號裁判先例 參照)。又管線安設權與鄰地通行權均係利用鄰地而增加自 己土地之利益,而在鄰地地面下安設管線與在地面上通行之 位置又大致相近,應採用與前述袋地通行相同計算標準核定 。且袋地通行權部分與管線安設權部分,乃不同訴訟標的, 其價額應合併計算(本院暨所屬法院10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 類提案第16號研討結果、110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3 號研討結果參照)。   二、本件上訴人於原審主張,其所有坐落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係袋地,需通行鄰地即被上訴人鄭仁開、 鄭仁德、鄭仁友、鄭仁灶等4人(下稱被上訴人)共有之同 段83地號土地(下稱83地號土地),並有在系爭83地號土地 埋設電線、水管、煤氣管或其他管線之需求,請求通行被上 訴人土地如原判決附圖所示B1、B2、B3部分等語,於原審聲 明請求:㈠確認上訴人所有坐落系爭土地對被上訴人所共有 系爭83地號土地如新竹市地政事務所112年10月24日土地複 丈成果圖(即附圖)所示B1、B2、B3部分有通行權;㈡被上 訴人應容忍上訴人在系爭83地號土地範圍内鋪設四米寬水泥 道路,以供通行;並應容忍上訴人設置電線、水管、煤氣管 或其他管線,且不得為任何妨礙上訴人通行之行為。原審為 上訴人全部敗訴判決,上訴人提起上訴,上訴聲明:㈠原判 決廢棄。㈡確認上訴人所有系爭土地對被上訴人共有系爭83 地號土地有通行權並請酌定通行權之範圍。㈢被上訴人應容 忍上訴人在系爭83地號土地範圍內鋪設至多四米寬水泥道路 ,以供通行;並應容忍上訴人埋設電線、水管、煤氣管或其 他管線,且不得為妨礙上訴人通行之行為。上訴人於起訴後 ,自行預納第一審裁判費新台幣(下同)1萬7,335元(見原 審卷第6、35頁),且於提起上訴時,自行預納第二審裁判 費2萬6,002元、2萬939元,合計4萬6,941元(見本院卷第15 、64頁)。 三、經查,上訴人主張其名下系爭土地為袋地,有就鄰地即被上 訴人共有之系爭83地號土地範圍內通行及埋設相關管線之必 要,而為上述聲明,其訴訟標的包含確認有袋地通行權及確 認有管線安設權在內,依上開說明,兩者訴訟標的價額應合 併計算,另聲明請求被上訴人不得為妨礙上訴人通行之行為 ,此應屬就袋地通行權經確認存在之結果,無須另計訴訟標 的價額。經本院委請凱信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鑑定系爭 土地如能通行系爭83地號土地以及如能在該土地設置電線等 相關管線所得增加之價額,鑑定結果:㈠系爭土地因通行所 增價值為1,337萬280元。㈡系爭土地因設置管線所增價值為6 27萬9,000元,合計所增價值為1,964萬9,280元,此有凱信 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114年1月9日不動產估價報告書可 憑(見上開估價報告書第53-55頁)。是以,關於本件上訴 人請求袋地通行權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337萬280元 ,另關於請求在系爭83地號土地安設管線部分,訴訟標的價 額核定為627萬9,000元,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共計1,96 4萬9,28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8萬4,920元、第二審裁判 費27萬7,380元,扣除上訴人已繳納之第一審、第二審裁判 費,上訴人尚應補繳第一審裁判費16萬7,585元、第二審裁 判費23萬439元。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起7日內 補正前述事項,如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范明達                法 官 黃珮禎                法 官 張嘉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 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余姿慧

2025-01-17

TPHV-113-上-709-20250117-1

家補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補繳裁判費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21號 聲 請 人 甲○○ 乙○○ 丙○○ 丁○○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戊○○間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未據 其等繳納聲請費用。按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依家事事 件法第3條第5項第12款、第74條及第125條第1項第2款規定,為 家事非訟事件。又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 事件法之規定;關於非訟事件標的金額或價額之計算及費用之徵 收,本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費用有關之規定,家事事件法 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9條分別定有明文。而因定期給付或定期 收益涉訟,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 推定其存續期間,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0亦有明定。本件聲請人 請求免除其四人對於相對人之扶養義務,係屬因財產權關係而為 聲請,且屬因定期給付涉訟,其標的金額應以其四人免除扶養費 所可獲之利益即其四人應按期給付相對人之扶養費用為計算標準 。查相對人為民國00年0月0日生,現年65歲餘,依據內政統計資 訊服務網112年臺灣地區簡易生命表所示,66歲女性平均餘命為2 0.96年。又審酌行政院主計處就我國各縣市所為之家庭收支調查 報告中「消費支出」之項目,計有食品費、飲料費、衣著及鞋襪 費用、燃料及水電費、家庭設備及家事管理費、保健醫療費用、 運輸通訊費用、娛樂教育及文化服務費用與其他雜項支出,已包 含日常生活所需之食衣住行育樂各項費用在內,故該項消費支出 應可涵蓋相對人所需之各項費用在內,而相對人住於新北市,依 行政院主計處調查統計之112年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資料 ,新北市平均112年度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為新臺幣(下同)26,22 6元。又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有4名子女,依法應平均分擔相對人之 扶養費,據此計算,本件標的金額即聲請人四人因免除扶養義務 而各可得之利益為786,780元{(26,226元×12月×10年)÷4=786,7 8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依家事事件審理細則第41條第2項、家 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2款規定,應各徵收裁 判費1,000元。茲限聲請人四人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各補繳 1,000元(總計4,000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四人之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家事庭法 官 王美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繳 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胤竹

2025-01-17

KLDV-114-家補-21-20250117-1

司家他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他字第5號 受裁定人即 相 對 人 乙○○ 代 理 人 林彥苹律師 上列受裁定人即相對人乙○○與聲請人甲○○間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 ,因裁判確定而終結,應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受裁定人即相對人乙○○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 2,000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家事事件法就費用之徵收及負擔等項並無規定,其中家事 訴訟事件,固得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家 事非訟事件,僅於該法第97條規定準用非訟事件法,而非訟 事件法對訴訟救助則漏未規範,自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以下有關訴訟救助之規定(最高法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 庭會議決議參照)。次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 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 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依 第一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 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 前段、第91條第3項規定甚明。 二、復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 規定;家事非訟事件應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繳納裁判費; 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為100萬元以 上未滿1,000萬元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2,000元;關於 非訟事件標的金額或價額之計算及費用之徵收,本法未規定 者,準用民事訴訟費用有關之規定;因定期給付或定期收益 涉訟,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 推定其存續期間。但其期間超過十年者,以十年計算,家事 事件法第97條、家事事件法審理細則第41條第2項、非訟事 件法第13條第3款、非訟事件法第19條、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0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本件聲請人甲○○與相對人乙○○間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前 由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經本院以112年度家救字第124號 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在案,而暫免繳納聲請費用。原聲請人 聲明為:相對人應自本書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聲請人死亡 之日止,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付聲請人11,711元。如有一 期遲延給付,其後六期視為亦已到期。嗣本案經本院112 年度家親聲字第511號於民國113年7月31日裁判,並諭知 「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全案於113年8月23日確定等 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屬實,堪予認定, 是本院應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㈡本件給付扶養費事件,核屬因財產權而為聲請之家事非訟 案件,且聲請人係00年0月00日生,聲請時為滿53歲之男 性,居住於桃園市,依桃園市53歲男性平均餘命約為27.5 年,其對相對人之請求期間逾10年,且本件為因定期給付 而涉訟,給付期間超過10年以10年計,故核其非訟標的價 額合計為1,405,320元(計算式:11,711元12個月10年= 1,405,320元)。揆諸首揭規定,本件給付扶養費事件應 徵收之聲請費用為2,000元。從而,本件聲請人因訴訟救 助暫免之聲請費用即確定為2,000元,經本院112年度家親 聲字第511號裁定諭知應由相對人負擔,爰依職權確定受 裁定人即相對人乙○○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為2,000元 ,並應加給自本裁定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 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曾美慈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1-17

TYDV-114-司家他-5-202501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