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明學

共找到 133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21號 原 告 洪忠誠 訴訟代理人 葉仲原律師 被 告 唐學山 唐鳳苹 賴佑昇 唐維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27,123元,逾 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因債權之擔保 涉訟,以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準;如供擔保之物其價額少於債 權額時,以該物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 第77條之6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 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此為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第6款所明定。又所謂交易價額,應以市價為準。土地 如無實際交易價額,當事人復未能釋明訴訟標的物之市價, 供法院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時,自非不得以政府機關逐年檢 討調整之公告現值,認與市價相當,而為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之參考(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236號裁定意旨參照) 。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其所有坐落臺東縣○○里鄉○○段000地號、2 37、89、343地號土地(下合稱系爭土地)前分別設定擔保 債權總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00萬元、20萬元、300萬元、 100萬元抵押權(下合稱系爭抵押權)予被繼承人唐甲茂。 因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已時效完成,系爭抵押權亦因除 斥期間經過而消滅,而聲明請求被告即唐甲茂之繼承人應於 辦理系爭土地繼承登記後將系爭抵押權設定登記予以塗銷。 核原告本件係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自經濟上觀之,訴訟目 的皆在排除系爭土地上所設定之系爭抵押權,俾維護原告之 所有權,未逸脫終局標的範圍,且所能獲得之訴訟利益應屬 同一。查系爭抵押權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為520萬元,而供 擔保物之價額以系爭土地之面積乘以公告現值計算後為2,18 3,200元【計算式:(3,540㎡+13,880㎡+3,710㎡)×100元/㎡+ (390㎡×180元/㎡)=2,183,200元】,系爭土地價額少於系爭 抵押權擔保債權總額,揆諸前揭規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 以較低之系爭土地價額定之,核定為2,183,200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27,123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2025-03-14

TTDV-114-補-121-20250314-1

東國小
臺東簡易庭

國家賠償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東國小字第2號 原 告 謝清彥 被 告 法務部○○○○○○○ 法定代理人 于淑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自臺灣橋頭地方法院移送前來 (113年度補字第59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 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規定甚明。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9日 以114年度補字第14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命其於裁定送 達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系爭裁定並於114年1月 15日送達於原告,有系爭裁定及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又原告 所聲請訴訟救助,前經本院於113年11月25日以113年度東司 救字第20號裁定駁回,嗣於同年12月12日確定,原告仍應依 法補繳裁判費,惟原告迄今仍未繳納裁判費,有法務部○○○○ ○○○簡復表、送達證書及收狀資料查詢清單、收文資料查詢 清單、多元化案件繳費查詢清單、繳費資料明細在卷可查, 堪認其起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2025-03-14

TTEV-114-東國小-2-20250314-1

東原簡
臺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東原簡字第32號 原 告 楊宗憲 訴訟代理人 林長振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蔡添財 闕廷宇 闕耀良 孫皓祥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傷害案件(112年度原易字第110號),原告 提起附帶民事損害賠償事件(112年度原附民字第132號),經刑 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業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8萬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20%,其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8萬元為原告供擔保 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丙○○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 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丙○○因與訴外人楊義勇(下稱其名)有債權 債務糾紛,竟於民國112年5月15日17時許,邀集被告丁○○、 戊○○、甲○○及訴外人鄭姓限制行為能力人,一同至臺東縣○○ 鎮○○路00號之「重興商號」與楊義勇談判,伊為楊義勇之子 亦陪同在場。嗣被告竟分別以持木棍、徒手等方式,傷害伊 ,致伊受有創傷性硬腦膜下出血、頭痛、頭暈及目眩、頭皮 撕裂傷、頭皮鈍傷等傷害(下稱系爭侵權行為)。伊因系爭 侵權行為支出醫藥費新臺幣(下同)10,500元、交通費2,20 0元、不能工作損失59,800元,且受有精神上與肉體上之痛 苦,請求慰撫金300,000元,總計372,500元,爰依民法第18 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193條第1項及第195 條第1項前段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㈠被告應連帶給付 原告372,500元,及自112年12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之答辯:  ㈠被告丁○○則以:被告丙○○打電話給被告戊○○要去支援,其怕 被告戊○○出事才一起去現場,其沒有出手且其是要去勸阻, 但因腳不方便來不及,否認有共同傷害行為,應該不用負損 害賠償責任。若認定其應負賠償責任,原告提出相關證據部 分,其願意賠償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㈡被告戊○○、甲○○則以:其等坦承有共同傷害之系爭侵權行為 ,願意賠償原告有提出證據之損害,但是當時是原告酒醉摔 酒瓶摔到丁○○,而與其等互毆,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30萬元 不合理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㈢被告丙○○經合法通知,均未於本院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 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 四、兩造經協議後,將下列事實列為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24 8至249頁,並依判決格式增刪修改文句及調整項次),爰採 為本案判決之基礎事實:    ㈠被告丙○○與楊義勇因債權債務糾紛,被告丙○○於112 年5 月1 5日17時許,邀集被告丁○○、戊○○、甲○○及訴外人鄭姓限制 行為能力人,一同至臺東縣○○鎮○○路00號之「重興商號」與 楊義勇談判。原告為楊義勇之子,亦陪同在場,嗣被告丙○○ 、戊○○、甲○○等人共同基於傷害之犯意聯絡,分別以持木棍 及徒手之方式,傷害原告及楊義勇,致原告受有創傷性硬腦 膜下出血、頭痛、頭暈及目眩、頭皮撕裂傷、頭皮鈍傷等傷 害(即系爭侵權行為)。  ㈡臺東醫院成功分院開立原告診斷證明書,經醫囑:病患於112 年5月15日17時38分來本院急診就診,初步診斷有:「疑似 創傷性硬腦膜下出血,未伴有意識喪失之初期照護、頭痛、 頭暈及目眩、頭皮撕裂傷未伴有異物之初期照護約20公分、 頭皮鈍傷之初期照護」,經檢查處置,傷口縫合3 針及換藥 後,於112年5月15日19時30分轉至署立臺東醫院接續治療。  ㈢本件事實刑事責任部分,經本院112 年度原易字第110號刑事 判決被告丙○○、丁○○、戊○○、甲○○成年人與少年共同犯傷害 罪,各處拘役80日、60日、60日、70日。  ㈣原告自112 年5 月25日起任職於「憶展企業社」迄今,投保 薪資36,300元。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告為共同侵權行為人應連帶負損害賠償之責   ⒈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 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次按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對於被害人 所受損害,所以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係因數人之行為共同 構成違法行為之原因或條件,因而發生同一損害,具有行 為關連共同性之故(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39號民事 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原告主張被告共同為系爭侵權行為之事實,業據原 告援引112年度原易字第110號刑事案件卷宗(下稱刑案卷 )及證據為證,且被告均因系爭侵權行為經本院以112年 度原易字第110號刑事判決分別判處拘役80日、60日、60 日、70日,有判決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1至17頁), 核與本院依職權函調刑案電子卷證內容相符(見本院卷第 257至316頁)。且為被告戊○○、甲○○所不爭執,而被告丙 ○○均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 執,復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斟酌,自堪 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實。至於被告丁○○固辯稱其係怕被 告戊○○出事才一起去現場,其沒有出手且其是要去勸阻, 而無共同侵權行為乙節。然查被告丁○○於刑案警詢時自陳 :丙○○叫我們跟去跟朋友拿錢…楊義勇兒子乙○○就出現, 對我兒子(即被告戊○○)大小聲,說三字經罵我兒子在看 三小,然後我兒子作勢要打他,被我攔下來,因為我與楊 義勇有認識,所以我把我兒子檔下來,不要對他動手,然 後他兒子就沒有講話了,…乙○○莫名其妙說幹你娘欠錢講 話都比較大聲,且拿椅子作勢要打丙○○,我看見就衝過去 搶他椅子,我與乙○○扭打在一起,鄭姓限制行為能力人就 來幫我,然後我看見甲○○把乙○○摔倒到一旁,後來現場一 片混亂,我也不清楚是否有人拿棍子或兇器,最後我看見 乙○○頭莫名其妙流血等語(見本院卷第268至269頁),足 見被告丁○○確有共同傷害原告之系爭侵權行為。從而,原 告主張被告共同侵害其身體及健康權,造成其受有損害, 堪信屬實,則其主張被告應連帶賠償其損害,即為有據。  ㈡原告得請求被告連帶賠償8萬元   ⒈原告主張受有下列財產損害:    ⑴醫藥費10,500元:原告未提出實際支出醫療費用之支出 證明,無從認定其受有前開損害,原告此部分請求難認 有憑。    ⑵就醫交通費2,200元:原告固提出112年5月18日及112年5 月22日免用統一發票收據2紙,然原告就醫日期為112年 5月15日(見本院卷第295頁診斷證明書),無從認定上 開收據係治療系爭侵權行為所受傷勢而支出,原告此部 分請求,亦難認可採。    ⑶原告主張1個月不能工作之損失59,800元:系爭侵權行為 發生於000年0月00日,依原告所提之診斷證明書(見本 院卷第295頁),無從認定因原告所受之傷勢而1個月不 能工作,且依原告所提出112 年5 月25日之在職證明及 自112年6月起之勞保投保資料,亦徵原告未有因前開傷 勢而不能工作之情形,故原告此部分請求,亦屬無據。   ⒉原告主張受有非財產上損害:      ⑴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 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 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 法第195 第1項前段亦有明定。又按法院對於非財產上 損害之酌定,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與加害之 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其金額是否相當 ,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 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最高法院85年台上 字第460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    ⑵查原告因系爭侵權行為受有前開傷勢,已如前述,其自 受有身體及精神上之痛苦,是原告據此向被告請求連帶 賠償精神慰撫金,於法有據。爰斟酌原告高中肄業,職 業為吊車司機,本案發生前月入約58,000元,現在約64 ,000元;被告丙○○國中肄業,職業寶石加工業;被告丁 ○○高職肄業,職業是工人,無收入;被告戊○○高中肄業 ,職業為鐵工,月入約4萬多元;被告甲○○高中肄業, 職業為綁鐵,收入不一定,平均4萬元左右;經兩造於 本院審理陳明或於刑案警詢時陳述在卷,並有稅務電子 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68、25 1、264頁及限制閱覽卷內兩造之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資料 等件附卷為證)。併衡量系爭侵權行為之發生原因、被 告可歸責事由及程度、原告所受傷勢,及致原告所受精 神之痛苦程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非財產上之損害 賠償30萬元,尚屬過高,應以8萬元為適當。故原告請 求被告連帶賠償8萬元,洵屬有憑;逾此範圍之請求, 則難認可採。       六、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本文、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原告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非財產上損害, 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無確定給付期限,本件起訴狀繕本 於112年12月6日送達最後一位被告甲○○(本院112年度原附 民字第132號卷第25頁),是原告請求自送達翌日即112年12 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自屬有據 。     七、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 賠償8萬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者,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八、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 為被告部分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 就原告勝訴部分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 項準用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九、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不再逐一論述,附此敘 明。     十、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本件係刑事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案件之附帶民事訴訟,由合議 庭裁定移送民事庭之事件,依刑事訴訟法第505條第2項之規 定,免納裁判費,目前亦無其他訴訟費用支出,本無確定訴 訟費用額必要。惟仍爰依民事訴訟法第87條第1項之規定, 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以備將來如有訴訟費用發生時,得確 定其負擔,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臺東簡易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檢附繕 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2025-03-14

TTEV-113-東原簡-32-20250314-1

東小
臺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東小字第30號 原 告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訴訟代理人 卓定豐 陳威任 被 告 李淑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 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規定甚明。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9日 以114年度補字第85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命其於裁定送 達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系爭裁定並於114年2月 24日送達於原告,有系爭裁定及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惟原告 迄今仍未繳納裁判費,有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收文資料查詢 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等件在卷可查,堪認其起訴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臺東簡易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2025-03-12

TTEV-114-東小-30-20250312-1

消債更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25號 聲 請 人 夏紋霆 代 理 人 許仁豪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請求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補正及陳報如附件所示事項到 院,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又按聲請更生或清算 ,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郵務送達費及法院 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聲請費者 ,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之。前項所需費用及進行 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定期命 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得駁回 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此觀同法第6條規定亦明。再按債務人 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151條第1項聲請法院調解,徵收聲請 費1,000元,債務人於法院調解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 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之聲請,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 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3條之1第1項、 第2項規定甚明。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尚應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爰定期命 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附件: 一、請預納郵務送達費新臺幣(下同)1,560元【暫依聲請人陳 報之債權人5人,連同聲請人即債務人,合計6人,暫以每人 10份,每份51元計算。計算式:6人×10份×51元-已繳交聲請 費1,500元=1,560元】;該筆費用係預繳,如有剩餘則退還 予聲請人。 二、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條規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 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訂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 其債務。故請聲請人「具體釋明」其如何不能清償債務或有 不能清償之虞?並提出證據證明之(應併說明欠債原因)。 三、請補正聲請人之「債務人清冊」(若無亦應具狀陳報無)。 四、請提出聲請人最近6個月薪資單或薪資證明文件,如無薪資 單或薪資證明文件,請出具收入切結書(請註明每月平均薪 資為何)。 五、請聲請人提出本人之「最新」之全戶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 略)。 六、請說明聲請人目前每月必要支出是否依臺灣省當年度每人每 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如否,則請詳實說明目前之必 要支出情形,並應提出實際支出之相關單據以釋明支出情形 及必要性,例如統一發票、消費或繳款收據、轉帳存摺內頁 明細、醫療費用收據、房屋租約等,據實向法院陳報。 七、請說明聲請人有無領取其他社福補助津貼,如租屋津貼補助 、低收入戶補助、國民年金、育兒津貼、身心障礙補助等? 如有,請敘明每月可請領之金額分別為何?並請提出相關證 明文件或領取明細。  八、請說明聲請人應扶養之人有無領取政府補助?如有,補助項 目及每月領取補助金額各為何?另請提出應受扶養人顏竣宸 、顏梓瑜之最近2年所得稅各類所得申報資料、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九、請說明聲請人是否於最近5年內(即114年2月26日回溯5年內 )從事國內外股票、期貨、基金或其他金融商品之投資交易 ?若有,請提出上開投資交易明細及證明文件。 十、請提供聲請人於聲請本件更生前2年起迄今(即自民國114年 2月26日回溯2年內),期間之財產變動狀況(包含不動產、 動產),應詳述其原因情事【即就上開財產之有償、無償( 原始或繼受)取得、移轉予他人、變更或設定負擔等事實或 法律行為致生權利得、喪、變更之情形】,據實向法院陳報 ,並附相關證明(倘該段期間曾經取得或喪失不動產所有權 ,應詳為標明不動產之地號、建號);聲請人如有上開以外 之其他財產(如未辦理保存登記建物、現金、汽機車、金銀 飾品、古董、藝術品、虛擬貨幣等),應陳報財產清單並提 出財產證明(如汽機車行照影本)、照片、價值證明等,如 無其他財產亦請註明。  十一、請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地址:臺北市○○路 000號5樓)申請查詢歷年來包含以聲請人為要保人或受益 人之人壽保險投保紀錄,且其上如有「有效人壽保險契約 」,請向投保之保險公司查詢該等保單現有「保單價值準 備金、解約金」之數額,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一併陳報 本院。  十二、請向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申請查詢聲請 人於各金融機構之存款帳戶,並依循公會所查詢之所有金 融機構,「自行」向各該金融機構申請自112年2月26日起 迄今之交易往來明細(如金融機構存簿內頁明細影本)。 另提出之存款存摺及集保存摺,則請完整影印清楚(須附 完整內頁明細資料,包含金融機構名稱、帳號日期及金額 ,並補登存摺至本裁定送達日之後,且不得以一次彙整方 式為登載)。 十三、若本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其可能之更生方案為何?並請 說明該更生方案有何履行之可能性?

2025-03-10

TTDV-114-消債更-25-20250310-1

消債更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09號 聲 請 人 蘇焜銘 代 理 人 羅文昱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蘇焜銘自民國114年3月10日下午4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本件由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 ,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 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 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定有 明文。再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 本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 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 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 聲請更生;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因生活費用支出積欠債務無 法清償,於民國113年8月19日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調 解,嗣因故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主張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或宣告破產。目前聲請人任職於社團法人臺東縣弱勢者關懷 協會,擔任照顧服務員,每月平均收入約14,180元,扣除聲 請人生活費用支出後尚難有結餘,是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 務或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爰聲請裁定准予更生;並願以每 月償還1,000元至2,000元,作為更生償還計畫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 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111-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 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收入切結書、 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暨明細表、戶籍謄本(現戶全戶) 及金融帳戶存摺影本等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15至45、107 至109、115至123頁),堪信屬實。又聲請人因積欠中國信 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債權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 嗣經本院調解未成立,聲請進入更生程序,業經本院依職權 核閱查明無訛,堪可認定。  ㈡關於聲請人之財產及收入  1.聲請人名下幾無存款,有西元2003年份出廠之車牌號碼0000 -00日產汽車乙輛(下稱系爭汽車),此外無其他財產乙情 ,業據其提出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保險業通報 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回覆書及聲請人金融帳戶明細等 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37、107至123頁)。  2.聲請人陳報其任職社團法人臺東縣弱勢者關懷協會擔任照顧 服務員,每月薪資按服務個案數量計算,平均收入約14,180 元,並提出收入切結書、聲請人陳報狀及金融帳戶明細等為 證(本院卷第39、103至109頁),本院復查無聲請人有其他 收入,堪認聲請人所陳應屬實在。又系爭汽車車齡已達22年 ,幾無殘值,從而,本院認以14,180元【計算式:(9,641 元+9,473元+9,773元+17,933元+20,081元+18,179元)÷6個 月=14,180元】列計其每月收入為適當。  ㈢關於聲請人之必要支出   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 第6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是依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所公告 之114年臺灣省每月最低生活費15,515元之1.2倍計算之,聲 請人之必要生活費用,即應以18,618元之標準認定,則聲請 人陳報其個人每月生活所需18,618元,未逾上開標準,應可 採信。  ㈣準此,聲請人每月收入14,180元扣除每月必要支出18,618元 後已為負數,堪認聲請人已不能清償所積欠債務3,472,610 元【計算式: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75,078元+合 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248,751元+高雄市岡山區農 會48,781元=3,472,610元】,有債權人清冊及經債權人陳報 在卷(見本院卷第19、55至77、101頁)。從而,聲請人主 張其已不能清償債務,聲請本院准予更生,依所舉事證及本 院調查結果,即無不合。此外,債務人尚無經法院裁定開始 清算或宣告破產之情事,復查無債務人有消債條例第6條第3 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列之事由存在,則債務人聲請更 生,即屬有據,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第1項所示。 四、末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 ,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亦有明文,併裁定如主文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2025-03-10

TTDV-113-消債更-109-20250310-2

東原簡
臺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東原簡字第85號 原 告 林恒欽 王碧花 被 告 高修傑 王紹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原 交附民字第1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30,601元, 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對被告王紹湘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法定必須具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 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 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 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 有明文。該條項所定附帶民事訴訟之對象,除刑事被告外, 固兼及於依民法負損害賠償責任之人,惟所謂「依民法負賠 償責任之人」,應以刑事訴訟認定之犯罪事實作為判斷依據 。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所主張之共同加害人,必以在刑事訴 訟程序中經認定係共同侵權行為之人,或依民法第187條第1 項、第188條第1項等規定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之人,始得 謂為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否則對之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即難謂為合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753號、108年度台 附字第5號裁判意旨參照)。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 後,民事庭如認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 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108 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於本院113年度原交易字第13號(下稱系爭刑案 )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被告高修傑、王 紹湘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987,259元。然被告王紹湘 非系爭刑案判決所列被告,亦未經該判決認定為共同侵權行 為人,自非屬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所定得提起附帶民事 訴訟之對象,是原告對被告王紹湘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並非適法;惟依前揭說明,仍應許原告繳納裁判費,以補正 起訴程式之欠缺。故原告請求被告王紹湘給付2,987,259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0,601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 不繳,即駁回其對被告王紹湘之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臺東簡易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2025-03-05

TTEV-113-東原簡-85-20250305-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6號 聲 請 人 江明輝 相 對 人 新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昕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聲請人對於民國113 年12月27日本院113年度東簡字第235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114年度簡上字第8號),並聲請訴訟救助,本院就該聲請部分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 經濟信用,無籌措款項以支出訴訟費用之信用技能而言(最 高法院43年度台抗字第152號裁定要旨參照)。而聲請訴訟 救助,依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條規定,應提出 能即時調查之證據為釋明;如聲請人未提出證據,或依其提 出之證據,未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實,即 應將其聲請駁回;是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 用,專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並未提出證據, 或依其提出之證據,未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 真實,即應將其聲請駁回,並無派員調查之必要(最高法院 107年度台抗字第468號裁定要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本院113年度東簡字第235號第 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惟聲請人因扶養父親及兩名在學子女, 配偶又因開刀需在家靜養,家庭費用支出均仰賴聲請人每月 新臺幣(下同)3萬元收入支應,生活相當艱難,顯無資力 ,爰請求准予暫免繳納上訴第二審裁判費用12,225元,聲請 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以民事聲請訴訟救助狀陳述其無資力等語,惟 並未提出任何得即時調查之證據釋明其財產及信用狀況,有 何窘於生活,並缺乏經濟信用,以致無法籌措款項支出訴訟 費用之情事,是聲請人主張其為無資力之人云云,尚難採信 。揆諸首揭說明,本件聲請訴訟救助,於法不合,不應准許 。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宏節                   法 官 陳建欽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2025-03-04

TTDV-114-救-6-20250304-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變更捐助章程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法字第2號 聲 請 人 黃兆明 代 理 人 劉書念 上列聲請人聲請變更天主教花蓮教區醫療財團法人捐助章程,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民法第62條規定,財團之組織及其管理方法,由捐助人以 捐助章程或遺囑定之。捐助章程或遺囑所定之組織不完全, 或重要之管理方法不具備者,法院得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 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必要之處分。揆諸本條所謂財團之組 織不完全,例如財團內部之董事會或監察人之組織不完全者 是;所謂重要之管理方法,例如董監事之任免方式、董事會 執行事務之決議方法及財團財產之管理方法等是。再財團法 人經設立登記後,如其捐助章程所定之組織不完全或重要之 管理方法不具備,或為維持財團之目的或保存其財產,而必 須變更章程者,應聲請法院為必要之處分,或變更其組織, 不得自行變更,如不屬於上述事項之章程變更,則衹需取得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許可,即可聲請該管法院辦理變更登記 (司法院79秘台廳(一)第01199號函釋及最高法院85年度台 抗字第320號裁定意旨參照)。是依上開規定,聲請法院就 財團之捐助章程為必要處分,或變更其組織者,應以財團組 織不完全或重要管理方法不具備,或為維持財團之目的或保 存其財產為要件。至不屬於上述事項之章程變更,僅需取得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許可,即可聲請該管法院辦理變更登記 ,無庸向法院聲請為必要處分或變更其組織之裁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為天主教花蓮教區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   因登記事項之服務項目縮減變更,擬修正天主教花蓮教區醫 療財團法人捐助章程第4條第4款條文,爰依民法第62條請求 裁定如附表所示之捐助章程准予變更等語,並提出法人登記 證書、修正前後之天主教花蓮教區醫療財團法人捐助章程暨 捐助章程修正對照表、衛生福利部民國114年2月5日衛部醫 字第1140002464號函及天主教花蓮教區醫療財團法人第5屆 第6次董事會會議紀錄等件為證。   三、經查,聲請人聲請准予變更捐助章程如附表所示之修正內容 ,第4條第4款修改「綜合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為「社區長照 機構」,核非屬捐助章程所定之組織不完全,或重要之管理 方法不具備,亦與財團目的之維持或財產之保存而有變更財 團組織之必要者無涉,揆之首揭規定與說明,自無向法院聲 請裁定准予變更之必要(按其情形可逕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備 後,再向法院登記處為變更登記),是聲請人之聲請,於法 洵屬未合,尚難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附表

2025-03-04

TTDV-114-法-2-20250304-1

東簡聲
臺東簡易庭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東簡聲字第6號 聲 請 人 盧潁安 相 對 人 陳清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妨害排除等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26,705元,及自 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 ,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依第1項確定之 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 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兩造間請求妨害排除等事件(下稱系爭事件),經本院 111年度東簡字第123號判決,並於判決主文第5項諭知訴訟 費用由相對人負擔95%,其餘由聲請人負擔,全案業於民國1 13年12月23日確定,此有本院調閱系爭事件訴訟卷宗查核無 誤。又相對人經本院依民事訴訟法第92條第1項規定通知限 期提出費用計算書、釋明費用額之證明書,然相對人迄未提 出而遲誤前開期間,依同條第2項本文規定,本院自得僅就 聲請人一造之費用裁判之。本件訴訟費用為聲請人預納之第 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110元,及坐落臺東縣○○市○○ 段000地號等土地經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鑑測費用27,000元 ,合計為28,110元,並有聲請人提出之收據影本在卷可佐。 是依上開確定判決所諭知訴訟費用負擔之比例核算,相對人 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即為26,705元(計算式:28,110 元×95%=26,70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計算),並應依上揭規定 ,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計按法定利率計算 之利息。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庭   法 官 徐晶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吳明學

2025-03-04

TTEV-114-東簡聲-6-202503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