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唐千雅

共找到 101 筆結果(第 11-20 筆)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重訴字第28號 原 告 陳傳盛 陳傳男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崔駿武律師 楊承叡律師 被 告 長興婚禮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翠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坐落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上,於民國96年 以內湖字第255130號收件、於民國96年8月23日登記、權利範圍 全部、設定權利範圍1323.76平方公尺之地上權登記予以塗銷。 被告應將坐落前項土地上臺北市○○區○○段○○段0000○號如附圖所 示編號A部分面積226.75平方公尺之建物、及同段同小段2588建 號如附圖所示編號A、B部分面積969.90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將 該占用部分之土地返還原告。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 實 及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解散之公司除因合併、分割或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 解散之公司,於清算範圍內,視為尚未解散;前開規定,於 公司經中央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登記者,準用之。公司法第 24條、第25條、第26條之1 分別定有明文。又有限公司之清 算,以全體股東為清算人;但本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經股東 決議,另選清算人者,不在此限;公司之清算人,在執行職 務範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公司法第113 條準用第79條、 第8 條第2 項亦規定甚明。查被告於民國99年2 月8 日經主 管機關為廢止登記,惟經該公司股東會議選任陳翠紅為清算 人,並向本院呈報就任清算人,經本院准予備查,迄今尚未 清算完結等情,有公司基本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 20頁),且經本院依職權調取101 年度司司字第14號呈報清 算人事件卷宗核閱屬實,依前揭法條規定,應以陳翠紅為被 告之法定代理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原告2人為坐落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下稱 系爭土地)所有權人,與被告就系爭土地簽訂租地建屋之 租賃契約書、及設定地上權之登記契約書,並經完成公證 ,被告於96年8月23日,在系爭土地上設定權利範圍1323. 76平方公尺之地上權登記(下稱系爭地上權登記),而系 爭地上權登記之存續期間至103年2月28日屆滿,業已當然 消滅,迄未塗銷登記,為此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第 839條第1項規定訴請被告塗銷系爭地上權登記。 (二)被告於系爭土地上,建有臺北市○○區○○段○○段0000○號如 附圖所示編號A部分建物,面積226.75平方公尺、及同段 同小段2588建號如附圖所示編號A、B部分地下建物,面積 969.90平方公尺(以下合稱系爭建物),為此依民法第76 7條第1項中段、第839條第2項規定訴請被告拆除系爭建物 ,將該部分占用土地返還原告。 (三)聲明:如主文第1、2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其2人為系爭土地所有權人,被告於96年8月23日 在系爭土地上設定系爭地上權登記,而系爭地上權登記之 存續期間至103年2月28日屆滿,迄未塗銷,且被告於系爭 土地上,蓋有系爭建物等情,業據原告提出系爭土地登記 第一類謄本、系爭建物登記第二類謄本等件為證(見本院 卷第32至37頁、40至46頁),並經本院依職權勘驗現場, 囑託臺北市中山地政事務所派員測量後作成複丈成果圖在 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32至144頁),而被告經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加 以否認爭執,堪信原告上開主張均為真實。 (二)按稱普通地上權者,謂以在他人土地之上下有建築物或其 他工作物為目的而使用其土地之權;民法第832條定有明 文。次按法律關係定有存續期間者,於期間屆滿時消滅, 期滿後,除法律有更新規定外,並不當然發生更新之效果 ,地上權並無如民法第451條之規定,其期限屆滿後自不 生當然變更為不定期限之效果,因而應解為定有存續期間 之地上權於期限屆滿時,地上權當然消滅(最高法院70年 台上字第3678號判決意旨參照)。查系爭地上權之存續期 間自96年7月29日起至103年2月28日止,期限業已屆滿, 應已當然消滅,然迄未塗銷登記,有上開土地登記謄本附 卷可憑(見本院卷第32至33頁),揆諸前揭法條規定及說 明意旨,原告訴請被告塗銷系爭地上權登記,自屬有據。 (三)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 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地上權消滅時,地上權人得取回 其工作物。但應回復土地原狀。地上權人不於地上權消滅 後一個月內取回其工作物者,工作物歸屬於土地所有人。 其有礙於土地之利用者,土地所有人得請求回復原狀。民 法第767條第1項、第839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查系 爭地上權既已因存續期間屆滿而當然消滅,然被告所有之 系爭建物迄今仍占有使用系爭土地,復未說明有何合法占 用之權源,係屬無權占有,則原告本於前揭法條規定,訴 請被告拆除系爭建物,將所占用該部分之土地返還原告, 亦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本於所有權人之地位,依前揭法條規定, 訴請被告塗銷系爭地上權登記,並將系爭建物拆除後,將 該占用部分之土地返還原告,均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所提其餘攻擊方法及證據,經本院 審酌後,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 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21

SLDV-114-重訴-28-2025032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139號 聲 請 人 林光煜 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0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亞太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即與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 司合併後之消滅公司)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727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2月17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21

SLDV-114-除-139-2025032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優先購買權存在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39號 原 告 張建發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 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之1條 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土地法 第104條第1項前段所定地上權人、典權人或承租人有依同樣 條件優先購買之權,係指基地出賣時,其地上權人、典權人 或承租人,對於其出賣人有請求以同樣條件訂立買賣契約之 權而言,所謂「同樣條件」乃包含約定之買賣價格在內。而 「優先承買權」為財產權之一,其價額為行使該權利可獲得 之利益,自應以同樣應買條件為計算(最高法院101年度台 抗字第874號、105年度台抗字第636號、107年度台抗字第18 4號裁定意旨參照)。是在執行法院拍賣基地之情形,如由 主張就該基地有優先承買權之人提起確認優先承買權存在之 訴訟,自應按該基地拍定或債權人承受之價格核定訴訟標的 價額。 二、上列原告與被告尉榮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江海全聯股份 有限公司間確認優先購買權存在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 抗字第408號裁定核定為新臺幣(下同)340,148,912元,並 經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992號裁定駁回原告之抗告確定 在案,是本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759,655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三、另查原告前曾就本件訴訟標的之一部,提起相同請求之訴訟 ,經本院112年度訴字第65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上 字第120號判決、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156號裁定駁回 原告之請求確定在案,請原告自行斟酌是否繳納本件裁判費 ,或撤回本件起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 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20

SLDV-114-補-139-20250320-1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67號 原 告 李楨英 訴訟代理人 許育碩律師 複代理人 項慶文律師 被 告 吳碧月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 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住所地設於臺北市○○區○○○路○段00巷0號7樓   ,此有被告之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稽(見限制閱覽卷宗),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玆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壹仟伍佰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18

SLDV-114-重訴-67-20250318-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124號 聲 請 人 余慧芸 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3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聯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聯華實業控股 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661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1月9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14

SLDV-114-除-124-20250314-1

全聲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聲字第4號 聲 請 人 陳姵妤 相 對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振芳 上列當事人間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聲請人聲請撤銷假處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三月十四日所為之111年度全字第30號 假處分裁定撤銷之。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假扣押之原因消滅、債權人受本案敗訴判決確定或其他命 假扣押之情事變更者,債務人得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民事 訴訟法第530 條第1 項定有明文。而前開規定,依同法第53 3條本文所示,於假處分準用之。 二、經查,相對人聲請本院111年度全字第30號假處分裁定後, 因相對人對聲請人所提起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之本案訴 訟,經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111號裁定駁回相對人之 上訴,其已受敗訴判決確定在案等情,業經聲請人提出前揭 本院假處分裁定、最高法院裁定影本等件為證,並經本院調 閱上開事件卷宗查核屬實。從而,聲請人本件聲請,於法並 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 法 官 邱光吾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壹仟伍佰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14

SLDV-114-全聲-4-20250314-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0號 原 告 許朱雯玉 兼 上 訴訟代理人 許銘發 被 告 朱秀珠 訴訟代理人 朱一品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 實 及 理 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訴外人朱來傳為原告許朱雯玉與被告之父,朱來傳、訴外 人朱朝進於民國78年間共同出資購買坐落宜蘭縣○○鄉○○段 ○000○000地號土地,因朱來傳無自耕農身分,雙方約定將 朱來傳所有上開土地應有部分2分之1(下稱系爭土地)借 名登記於朱朝進名下,此經朱朝進親口證實,並有朱朝進 與見證人朱水清、朱賴麗美簽立之102年9月25日證明書( 下稱系爭證明書)為證。嗣朱來傳於79年間死亡,被告竟 以記載上開土地係其與朱朝進共同出資購買等不實內容之 82年7月31日協議書、96年7月18日公證書(以下合稱系爭 協議書)為據,要求朱朝進於108年9月18日將系爭土地所 有權移轉登記予被告,原告許朱雯玉及其他繼承人曾為此 向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對被告、朱朝 進提出偽造文書及背信罪之刑事告訴(下稱背信案)。 (二)除背信案外,原告許朱雯玉及其他繼承人就系爭土地所有 權糾紛對被告提起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之民事訴訟,經臺 灣宜蘭地方法院(下稱宜蘭地院)以109年度重訴字第62 號受理在案(下稱所有權移轉登記案),被告於該案審理 程序中自承朱朝進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至其名下時 ,其並未另外支付價金;證人朱水清於該案審理程序中證 稱其簽署系爭協議書之目的,係為證明上開土地所有權為 朱朝進與朱來傳之子女各半,被告及朱朝進之訴訟代理人 均就朱水清之證詞當庭答覆無意見;證人朱賴麗美於該案 審理程序中證稱其有向朱朝進說明系爭證明書之內容,朱 朝進認為系爭土地本為朱來傳所有,理應於朱來傳死亡後 交還予其子女,進而簽立系爭證明書,朱朝進之訴訟代理 人就朱賴麗美之證詞當庭答覆無意見。是以,被告及朱朝 進既於所有權移轉登記案為上述自認,即表示上開土地係 朱來傳與朱朝進共同出資購買,系爭土地應為朱來傳所有 。 (三)嗣被告於背信案獲不起訴處分,其對原告2人提出誣告罪 之刑事告訴,惟檢察官偵查後,認定原告2人並無故意虛 構事實,而以臺北地檢署113年度偵字第20109號對原告2 人為不起訴處分,經臺灣高等檢察署以113年度上聲議字 第8516號處分書駁回被告之再議確定在案(下稱誣告案) 。 (四)原告許銘發並未對被告提起背信案之告訴,於背信案之身 分為告訴代理人、再議代理人,僅係受原告許朱雯玉之委 任代為訴訟行為,卻無端遭被告提出誣告案之告訴,徒增 訟累。綜上,被告提出誣告刑事告訴之行為,侵害原告2 人之名譽權及人格法益,使原告2人受有精神上之痛苦, 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 告賠償原告2人精神慰撫金各新臺幣(下同)250萬元及法 定遲延利息。 (五)聲明:   1.被告應給付原告許銘發2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2.被告應給付原告許朱雯玉2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抗辯: (一)被告與朱朝進間就系爭土地有借名登記法律關係存在,此 有系爭協議書可資為憑,朱朝進依約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 轉登記予被告,並無不法侵害原告許朱雯玉及其他繼承人 之財產利益。原告許銘發策畫並撰擬刑事告訴狀,以原告 許朱雯玉為告訴人、原告許銘發為告訴代理人,對被告提 出背信案之刑事告訴,業經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另原告 所提起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案亦經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重 上字第731號判決敗訴確定在案,足證原告2人所言全屬虛 構,而被告檢視上開訴訟之證據後,認原告2人應為共同 正犯,始對原告2人提出誣告案之刑事告訴,係在相當理 由之確信下,所為正當行使權利之行為,縱誣告案偵查終 結後為不起訴處分,亦不得遽此認定被告對原告等人有侵 權行為。 (二)聲明:駁回原告之訴。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兩造間因系爭土地移轉登記之紛爭,雙方先後提 出前開背信案、所有權移轉登記案、誣告案等民刑事訴訟 等情,為被告所不爭執,並有兩造所提出前揭民刑事案件 之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臺灣高等檢察署處分 書、宜蘭地院與臺灣高等法院之民事判決書影本在卷可稽 (見本院113年度湖司補字第169號卷第25至35頁、本院卷 第38至42頁、60至104頁),應堪信為真實。    (二)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固有明文。惟侵權行為之成立 ,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之 行為須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 關係,始能成立,且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 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0年 度台上字第328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憲法第16條規定 人民有訴訟之權,其旨在確保人民有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 及受公平審判之權利,是除有法定限制事由或對他人誣告 之情形外,不應對人民之訴訟權作任何不當之限制。而法 律暨訴訟程序等規定因屬專業領域,除非受有相當程度之 訓練,實無法強求一般人民對之具有專業程度之認知,倘 因對法律之誤認或不知,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就其 與對造間私權上之爭執而為裁判;或直接、間接提起刑事 訴訟(直接,自訴;間接,告訴或告發,欲由檢方偵查後 提起公訴),請求偵審機關就對造侵害法益之行為進行訴 究以確定國家之具體刑罰權存在,均仍屬憲法保障人民基 本權之範圍。審判、偵查制度各賦予法官、檢察官就調查 所得之證據而為取捨判斷,當事人及各該關係人對於其所 主張之事實,得各舉證以實其說,真偽則由法院、檢方判 斷而為之取捨,不能單純因其後受民事、刑事敗訴判決或 所為告訴或告發獲不起訴處分,即推定係利用訴訟程序故 意不法侵害他造權利,或逕認有使對造當事人之名譽受有 侵害之可能,否則無異對人民訴訟權作不當限制。而侵權 行為需具有不法性,所謂不法,係指無阻卻違法之情形而 言,憲法上保障人民之訴訟權,非僅單純提供法院或其他 機關之救濟途徑而已,國家尚須建構完整之訴訟制度,使 人民受正當法律程序之保障,人民如認其權利受侵害,自 得依據訴訟法之規定,於法院之審判中而為權利之主張, 是行為人正當行使其權利者,即非不法行為,不符侵權行 為之成立要件。 (三)經查:原告認系爭土地應為朱來傳借名登記於朱朝進名下 ,朱來傳於79年間死亡後,被告以系爭協議書為據,要求 朱朝進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告,涉嫌背信及使 公務員登載不實,原告許朱雯玉乃向臺北地檢署對被告提 出背信案之刑事告訴,嗣經檢察官偵查後,以被告犯罪嫌 疑不足而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其後被告認原告2人明知系 爭土地確為被告所購買而借名登記於朱朝進名下,卻對被 告提出背信案之刑事告訴,涉嫌誣告,且由原告許銘發策 畫撰擬刑事告訴狀,並擔任告訴代理人,均為共同正犯, 而對原告2人提出誣告案之刑事告訴,亦經檢察官偵查後 以犯罪嫌疑不足而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觀諸前揭不起訴處 分書之內容,足知兩造係因對於系爭土地究為朱來傳或被 告出資購買乙節,彼此主觀上之認知不同,而衍生上開民 刑事訴訟,經核被告對原告2人提起誣告案之刑事告訴, 係基於其個人主觀對於事實及法律之認識,請求檢察機關 就原告2人之行為進行追訴,以確定國家之刑罰權是否存 在,係屬憲法保障人民訴訟權之範圍,為合法正當權利之 行使,雖其後原告2人獲不起訴處分確定,亦難認為被告 有何不法侵害原告2人權利之情事,揆諸前揭法條規定及 說明意旨,核與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未符,是原告2人前 開主張,尚非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2人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 原告2人精神慰撫金各2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所提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附此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1項前 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14

SLDV-114-訴-30-20250314-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74號 抗 告 人 劉星安即金士頓實業 相 對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1 2日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27601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執票人向本票發 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票據法第 5 條第1 項、第123 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 法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 訟事件程序,法院僅就形式上審查是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 裁定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 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 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於原審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所簽發如原裁定所示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1紙,詎屆期提 示後僅獲部分付款,爰依票據法第123 條規定,聲請裁定許 可就系爭本票為強制執行,並據其於原審提出與所述相符之 系爭本票為證,經原審審核後認為系爭本票之票據債務確已 屆期,相對人得對發票人即抗告人行使追索權,而裁定准許 強制執行。 三、抗告意旨略以:不服本票裁定,票款本金未獲清償部分與事 實不符,為此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云云。 四、經查,相對人於原審所提出之系爭本票,已具備本票應記載 事項,而屬有效之本票,抗告人依法應給付全數票款,相對 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原審據以准許,於法核無不合。 抗告人前揭主張,係屬實體爭執,縱係為真,抗告人應另行 提起實體訴訟,以資解決,並非本件本票裁定之非訟程序所 得審究。從而抗告人以前揭情詞,提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 原裁定,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僅得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以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附繕本一份及繳 納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500 元),經本院許可後始可再抗告。 再抗告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 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間有 民事訴訟法第466 條之1 第1 項但書或第2 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 書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 記 官 唐千雅

2025-03-14

SLDV-114-抗-74-20250314-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36號 原 告 楊張彬 訴訟代理人 楊博宇 潘辛柏律師 被 告 張雅雯 楊忠勝 宋浩宇 宋誌恒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 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 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 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 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至4項請求被告等4人將坐落於臺北市○○區○○ 段0○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之各車輛及車棚(下合 稱系爭地上物)遷移,並將系爭土地返還予原告及其他共有人, 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地上物占用系爭土地面積於起訴時之交 易價值為準,而系爭土地於起訴時之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新臺 幣(下同)32,200元,本件暫以原告陳報被告等4人占用系爭土 地面積共60平方公尺(計算式:15平方公尺×4=60平方公尺)計 算,則被告等4人占用系爭土地於起訴時之交易價值為1,932,000 元(計算式:32,200元×60平方公尺=1,932,000元),是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932,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206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 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 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10

SLDV-114-補-236-20250310-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380號 原 告 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潘代鼎 訴訟代理人 何彥臻 被 告 廖書明 馮華雯 上列原告與被告廖書明等人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足額裁判費。按債權人主張債務人詐害其債權 ,依民法第244條規定提起撤銷詐害行為之訴者,債權人行使撤 銷權之目的,在使其債權獲得清償,故應以債權人因撤銷權之行 使所受利益為準,原則上以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計算其訴訟標 的價額;但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低於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 時,則以該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計算(最高法院99年度台 抗字第222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撤銷之訴,其所得之利益為債 權人對債務人之債權,而此債權包括消費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 在內,債權人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自應全部計入訴訟標的價額 ,並應併計至起訴時止之利息及違約金(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 院109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7號研討結果參照)。查原告 訴之聲明:㈠被告間就附表所示不動產(下合稱系爭房地),於 民國109年10月28日所為之贈與行為及同年11月27日之所有權移 轉登記行為,均應予撤銷;㈡被告馮華雯應將系爭房地,於109年 11月27日以配偶贈與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而系爭房地 中就土地部分之價值為新臺幣(下同)6,460,804元【計算式:6 4,300元×(78.47+52.6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4+1,300元×(1, 499+1,154+296+2,245+1,50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6,460,80 4元】,顯高於原告對被告廖書明之債權額併計至起訴前一日即1 13年10月23日之利息、違約金合計為2,291,490元(計算式:617 ,071元+1,399,409.33元+3,691.68元+271,318.05=2,291,490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揆諸前揭說明,應以原告主張之債權額為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291,490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3,770元,扣除原告已繳納6,720元(見本院 卷第10頁),尚應補繳17,05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 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附表: 土地 編號 土地坐落 權利範圍 1 新北市○○區○○段000地號 4分之1 2 新北市○○區○○段000地號 4分之1 3 新北市○○區○○○段○○○段000地號 2分之1 4 新北市○○區○○○段○○○段000○0地號 2分之1 5 新北市○○區○○○段○○○段000○0地號 2分之1 6 新北市○○區○○○段○○○段000○0地號 2分之1 7 新北市○○區○○○段○○○段000○0地號 2分之1 建物 編號 建號 基地坐落 建物門牌 權利範圍 1 新北市○○區○○段000○號 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 新北市○○區○○街00巷0號2樓 全部

2025-03-10

SLDV-113-補-1380-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