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蔡儀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板小
板橋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板小字第312號 原 告 賴常偉 指定送達:新北市○○區○○○道0段 被 告 第一銀行帳戶00000000000帳號所有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有權利能力者,有當 事人能力;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原告之訴,為民法第6條、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項及同法第 249條第1項第3款所明定。可知原告起訴時,如以已死亡之 自然人為被告,因無從命補正,法院即應逕以裁定駁回(參 看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1279號裁定意旨)。又起訴, 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提出於法院為之;當事人書狀,除 別有規定外,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書狀內宜記 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之性別、出生年月日、 職業、國民身分證號碼、營利事業統一編號、電話號碼及其 他足資辨別之特徵;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以上亦分別為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 項、第116條第1項第1款前段、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 所明定。 二、經查,本件原告於民國113年11月13日具狀對「第一銀行帳 戶00000000000帳號所有人」提起本件訴訟,有本院民事起 訴狀收狀戳存卷可按。嗣經第一商業銀行板橋分行函復本院 有關上開帳戶之客戶基本資料姓名為俞鴻甲,身分證統一編 號為Z000000000號,有該行函復資料在卷可稽(見限閱卷) ,惟俞鴻甲業已於起訴前之106年7月13日死亡,亦有戶役政 資訊網站查詢-個人基本資料附卷可參(見限閱卷),揆諸 上揭說明,原告以已死亡之自然人為被告,因被告死亡後即 喪失權利能力,而無當事人能力且無從補正,本院原即應逕 以裁定駁回。又原告經本院於114年3月6日裁定命於7日內提 出被繼承人俞鴻甲之除戶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及全體繼承 人之最新戶籍謄本,並提出載明全體被告姓名、住居所、適 當明確應受判決事項聲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之更正後 起訴狀,暨按被告人數檢附起訴狀繕本或影本到院,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然原告逾期逾今仍未補正,其起訴 程式亦顯不合而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4-板小-312-20250331-2

板小
板橋簡易庭

給付電信費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4412號 原 告 億豪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念華 訴訟代理人 理勤孝 潘品樺 被 告 林宜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萬8,924元,及自民國105年12月10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小-4412-20250331-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4265號 原 告 東元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佳琳 訴訟代理人 吳世璋 被 告 楊竫瑭 楊雅帆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2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楊竫瑭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萬0,782元,及自民國113年3 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楊竫瑭負擔,並應自本判決 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被告楊竫瑭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楊竫瑭前於民國112年10月12日邀同被告楊 雅帆為連帶保證人,以分期付款買賣方式向原告之特約商星 旺通訊行購買iphone14 pro 256手機一支,總價金為新臺幣 (下同)5萬2,434元,約定自112年11月17起至114年4月17 日,分18期,每期應繳2,913元方式給付價金,並簽訂分期 付款申購契約暨商品交付書(下稱系爭契約)。詎被告楊竫 瑭僅繳付4期後,自第5期即113年3月17日起即未依約繳款, 依系爭契約第10條約定,其餘未到期價款共計4萬0,782元視 為全部到期,並按年息16%計算遲延利息;另被告楊雅帆則 為連帶保證人,應負連帶清償責任;原告業經特約商星旺通 訊行讓與對被告之上開買賣價金債權,爰依系爭契約、連帶 保證及債權讓與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連 帶給付原告4萬0,782元,及自113年3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楊雅帆則以:系爭契約書上的連帶保證人簽名不是我簽 的,我不同意原告的請求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 訴駁回。 四、被告楊竫瑭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 明或陳述。 五、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請求被告楊竫瑭給付4萬0,782元本息,為有理由:   原告主張被告楊竫瑭簽訂系爭契約,而以分期付款方式申購 iphone14 pro 256手機一支,約定總價金為5萬2,434元,自 112年11月17起至114年4月17日分18期,每期應繳2,913元, 及被告楊竫瑭僅繳付4期後,自113年3月17日起即未依約繳 款,尚欠價款4萬0,782元已視為全部到期,並應按年息16% 計算遲延利息,原告業經受讓系爭契約對被告楊竫瑭之買賣 價金債權等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契約及繳款紀錄為證(本 院卷第13至15頁),而被告楊竫瑭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 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 法視同自認,堪認原告就上開部分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 告本於系爭契約及債權讓與關係,請求被告楊竫瑭給付如主 文第1項之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㈡原告未舉證被告楊雅帆簽名之真正或同意擔任連帶保證人, 被告楊雅帆不負連帶保證人責任:  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 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 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 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 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本 件原告主張被告楊雅帆為系爭契約之連帶保證人,既為被告 楊雅帆所否認,依上開說明,自應由原告就連帶保證契約之 成立,負舉證責任。  ⒉經勘驗被告楊雅帆於114年3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書寫之 之簽名(本院卷第59頁),與系爭契約連帶保證人欄位之簽 名字跡,相互檢視比對,以肉眼觀察,其筆順、運筆等筆跡 特徵並無任何類似之處,尤以其中「帆」字之書寫方式,系 爭契約連帶保證人欄位之「帆」字右側之「凡」,其關於「 几」字上下大小比例相同,然原告當庭所書寫簽名「帆」字 右側之「凡」,其關於「几」字則為上半部比例較大,下半 部比例較小;另關於「楊」之書寫方式,系爭契約連帶保證 人欄位之「楊」字右側之「易」,其下方「勿」書寫工整且 筆畫清楚,然原告當庭所書寫簽名「楊」字右側之「易」, 其下方之「勿」之寫法外型則與「而」甚為相似,在在可見 二者筆跡有明顯之不同 ,因此系爭契約書上連帶保證人欄 是否為被告楊雅帆之簽名,尚有疑義。  ⒊原告固另提出被告楊雅帆之身分證與健保卡正面照片,及被 告楊雅帆與其身分證正面合照之照片各1張,惟該照片均未 顯示拍攝日期,亦未註明證件用途,原告亦稱其並無照片之 拍攝日期等語(本院卷第62頁),是本院無從得知該照片係 原告於何時、基於何種場合而取得,即難遽以佐證係被告楊 雅帆同意擔任本件契約之申請人連帶保證人。  ⒋此外,原告未能舉證明系爭契約連帶保證人欄簽名確為被告 楊雅帆所簽署,亦未能提出其他事證供本院調查被告楊雅帆 有同意擔任系爭契約之連帶保證人,應認為原告就此部分之 舉證尚有未足,是原告本於系爭契約之連帶保證關係,請求 被告楊雅帆負連帶保證責任,核屬無據。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契約及債權讓與關係,請求被告楊竫 瑭給付如主文第1項之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 分之請求,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小-4265-20250331-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2917號 原 告 錢彥嘉 被 告 吳碩瑍(原名吳囿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8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3月16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自民國111年9月起加入姓名年籍不詳之人所 組成之詐欺集團,嗣竟與不詳詐欺集團成員基於意圖為自己 不法所有之三人以上詐欺取財及違反洗錢防制法之犯意聯絡 ,而將其擔任負責人之勤澤聯合規劃顧問公司所申設永豐商 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案永豐銀行帳戶 )交付上開詐欺集團使用,由該詐欺集團成員向原告佯稱可 加入投資平台(網站名稱:不詳,網址:https://www.gate ioplus-trade.com)教導投資「虛擬通貨」賺錢等語,致原 告陷於錯誤,而於112年1月18日上午12時57分許,匯款新臺 幣(下同)50萬元至本案永豐銀行帳戶,再由被告依指示提 領或轉匯贓款,層層轉交詐欺集團上手,以此方式掩飾或隱 匿犯罪所得來源及去向,致原告受有50萬元財產上損害,爰 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事實,業據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被告所為涉犯違反 洗錢防制法等案件而移送本院刑事庭併辦,嗣被告於準備程 序認罪,由本院以112年度金訴字第1160號刑事判決判處被 告幫助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刑在案,此經本院依職權 調取上揭刑事案件電子卷證核閱屬實,並有併辦意旨書及上 開刑事判決各1份附卷可稽。另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 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依法視同自認,自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 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 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被告提供本案永豐銀行帳戶予上開詐欺集團使用,嗣該 不詳詐欺集團成員詐欺原告,致原告陷於錯誤,而匯款50萬 元至本案永豐銀行帳戶,並旋遭被告轉帳提領一空,原告因 而受有財產上損害,有如前述,堪認被告與該不詳詐欺集團 成員均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自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是原告請求被告賠償50萬元,核屬正當,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本於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50萬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3月16日(註:繕本於 同年3月15日送達,見附民卷第7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簡-2917-20250331-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給付信用卡帳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4297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訴訟代理人 林純瀅 廖士驊 被 告 呂宏範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信用卡帳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4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萬1,645元,及其中新臺幣5萬9,466 元自民國113年10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3.75%計算利 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原告主張被告向其申辦信用卡使用及民國113年6月17日繳納 最低應繳金額新臺幣(下同)3,053元後,即未再繳付,截 至113年10月2日尚欠6萬1,645元消費帳款未清償,依約應按 年息13.75%計付遲延利息之事實,業據其提出信用卡申請書 、信用卡約定條款、歷史帳單、消費明細表及繳款明細表等 件為證,核認無訛,堪信為真實。 二、至被告雖以支付命令異議稱欲與債權人申請協商,在協商程 序未完成前應暫緩支付命令之執行等語(板小卷第9頁), 惟按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對於債務人不得開始或繼續 訴訟及強制執行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48條第2項固 有明文,然依上開規定可知,必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 本院始得依法停止訴訟程序,而本件被告尚未經法院裁定准 許更生或清算程序,本院自無須停止訴訟程序。從而,原告 依信用卡使用契約法律關係,求為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小-4297-20250331-2

板簡
板橋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2958號 原 告 鄭泯松 被 告 曾淑芳 訴訟代理人 謝建弘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5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00萬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伊執有被告於民國113年11月5日所簽發並背書交 付之面額新臺幣(下同)200萬元支票1紙(下稱系爭支票) ,詎屆期提示,竟未獲付款,屢經催討,被告仍置之不理, 爰依票據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 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伊為訴外人昭和園餐飲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昭和 園公司)負責人,於112年間因昭和園公司營運困難,斯時 有民間資金業者主動上門邀約表示願意借款,利息為月利率 8%,當時迫於資金壓力,確實有向不明人士融資50萬元,並 陸續給付高額利息,嗣因不堪利息負荷,遂於113年10月22 日簽發系爭支票交付該不明人士,兩周後,該不明人士又至 昭和園公司換票,而由昭和園公司財務主管持公司負責人小 章在系爭支票發票日更改為113年11月5日後用印。而系爭支 票直接前後手為昭和園公司與被告,應由原告證明取得系爭 支票之基礎原因關係存在,伊否認昭和園公司與原告間有消 費借貸關係存在。又系爭支票經變造發票日為113年11月5日 ,伊僅就原有文義即發票日113年10月22日負責,惟原告遲 至113年11月5日為付款提示,已逾發票日後7日,已喪失對 於伊之追索權,伊亦得拒絕給付等語,資為抗辯。其聲明為 :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 行。 三、票據為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行為一經成立發生票據債 務後,票據上之權利義務悉依票上所載文義定之,與其基礎 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執票人行使票據上權利,就其基礎之 原因關係存在,不負舉證責任。倘票據債務人以自己與執票 人間就票據原因關係所生之抗辯事由對抗執票人,依票據法 第13條規定觀之,固非法所不許,惟應先由票據債務人就該 抗辯事由之存在負主張及舉證之責。必待票據基礎之原因關 係確立,法院就此項原因關係進行實體審理時,當事人就該 原因關係之成立及消滅等事項有所爭執,方適用各該法律關 係之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參看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906 號判決意旨)。又票據經變造時,簽名在變造前者,依原有 文義負責;簽名在變造後者,依變造文義負責;不能辨別前 後時,推定簽名在變造前。前項票據變造,其參與或同意變 造者,不論簽名在變造前後,均依變造文義負責。票據法第 16條定有明文。票據上應記載事項,並不以發票人親自記載 為限,如經他人記載後,發票人於其上用印時,即表示同意 該記載內容,仍應發生票載之效力。 四、經查:  ㈠系爭支票係由被告代表昭和園公司簽發,並由被告背書後交 付原告,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67頁),則兩造為系爭 支票之前後手,堪予認定。而原告主張系爭支票係因其現金 200萬元借款交付給被告,後由被告簽發並背書交付其系爭 支票等語(本院卷第32頁),為被告所否認,辯稱係因昭和 園公司營運困難,而向不明人士(非本件原告)融資50萬元 ,並陸續給付高額利息,嗣因不堪利息負荷,遂於113年10 月22日簽發系爭支票交付該不明人士等語(本院卷第46頁、 第67頁),而否認系爭票據之原因關係為消費借貸,依上說 明,兩造就系爭支票之原因關係是否為消費借貸既有爭執, 即應由被告就交付系爭支票之原因關係負主張及舉證責任。 惟被告就其交付系爭支票之原因關係,僅係片面提出上開主 張,而並未提出任何證據供本院調查審酌,是被告辯稱原告 未證明基礎原因關係存在,不得請求給付票款云云,即非可 採。  ㈡被告雖另辯稱系爭支票發票日原為113年10月22日,而後由昭 和園公司財務人員未經告知被告即逕行蓋用被告印章,而變 造發票日為113年11月5日云云,此節亦為原告所否認,並稱 被告對於票據更改發票日期已有所知悉,並提出對話紀錄、 照片及紙張明細為證。本院查:  ⒈觀諸原告所提出而為被告所不爭執真正之兩造間對話紀錄內 容,原告於113年11月4日向被告表示:「我先票進去」,經 被告回覆稱:「票進去也沒有,也會是跳的」「約洽,我又 沒機會跟銀行班前了」「跟銀行拿錢了」,而後被告又表示 :「票進去,你明天自己想辦法先過一過」,經被告回覆稱 :「好」,而後原告於113年11月5日向被告表示:「各位債 權人好:本公司因資金問題,加上債務龐大,現已無法負荷 ,經過與友人商量,本人及公司債務,交由友人肖先生統一 回覆。電話...」(本院卷第55至57頁),可知被告就原告 向其表示將於113年11月5日(即系爭支票更改後之發票日) 提示兌現系爭支票乙節,未陳稱系爭支票有何未經其同意而 變造發票日等情或提出反對或表達異議之意。  ⒉再觀諸原告所提出之紙張明細所列載其中一筆票據資料為「G Z0000 000 兌現日113.11.05 金額2,000,000 備註阿富(已 改)」(本院卷第61頁),與系爭支票之票號、塗改後發票日 、票面金額均相同(本院卷第37頁),而對照系爭紙張之背 景為木紋桌面,與原告所提出被告在場之照片內容亦係有一 張木紋桌面擺放紙張之情形相同(本院卷第59頁),則原告 主張該紙張為被告命其公司財務會計人員列出債務明細,其 中一筆即為本件系爭支票等語,即非不可採信,由此益徵被 告應已知悉並同意系爭支票發票日更改為113年11月5日,否 則被告豈有任由其公司財務會計人員列出未經其同意更改之 系爭支票發票日(即兌現日113.11.05)之理?  ⒊又被告既不否認系爭支票係昭和園公司財務主管持公司負責 人小章在發票日更改為113年11月5日後用印,並辯稱「實則 是以昭和園公司名義為更改」等語(本院卷第52頁),則昭 和園公司自應依民法第169條規定,負表見代理授權人之責 任,被告辯稱此部分變造未經其同意,其僅依原有文義負責 云云,並非可採。  ⒋綜上,被告既已知悉並同意系爭支票之發票日更改為113年11 月5日,依票據法第16條第3項規定,被告自仍應依變造文義 負責,是原告於113年11月5日為付款之提示,係在發票日後 7日內,未逾期提示而喪失對發票人以外之前手追索權,被 告抗辯其依票據法第16條第1項規定,僅就變造前文義負責 ,原告已喪失對其之追索權云云,尚屬無據。 五、末按支票不獲付款時,執票人於行使或保全支票上權利之行 為後,對於背書人、發票人及支票上其他債務人得行使追索 權;另執票人向支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請求自為付款 提示日起之利息。如無約定利率者,依年利6釐計算,票據 法第144條、第85條第1項、第133條分別定有明文。從而, 原告本於票據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票款,及自提示日即113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6% 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用證據,核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又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而 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另被告聲請免為 假執行,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之。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華民國114年4月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簡-2958-20250331-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3179號 原 告 胡育寅 被 告 黃玉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8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0萬元,及自民國112年12月10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依其智識及社會生活之通常經驗,可預見提 供金融帳戶帳號及密碼予他人使用,極有可能遭他人作為詐 欺犯罪或其他財產性犯罪之使用,且明知姓名年籍不詳、綽 號「小胖」之人向其借用金融帳戶乃作為洗錢之用,竟為獲 取所需款項,基於幫助洗錢及幫助詐欺取財之不確定故意, 於民國111年12月14日13時29分前之某時某地點,將所其申 辦之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帳戶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 案富邦銀行帳戶)提供予「小胖」使用。嗣「小胖」取得本 案富邦銀行帳戶資料後,先後於111年12月16日某時許,以 假投資可獲利之方式詐騙原告,致原告陷於錯誤,而於111 年12月18日15時43分、15時44分及111年12月19日13時40分 、13時41分許,各匯款新臺幣(下同)10萬元,合計40萬元 至本案富邦銀行帳戶,旋遭不詳人士提領轉匯,以此方式掩 飾、隱匿詐欺取財犯罪所得之去向,而致原告受有40萬元財 產上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求為判決被告應給付如 主文第1項所示之事實,業據其提出並引用檢察官起訴書為 證,而被告所為涉犯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臺灣新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訴後,嗣由本院以112年度金訴字第1 728號刑事判決判處被告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 錢罪刑,被告不服提起上訴,復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13年度 上訴字第5138號刑事判決判處被告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 第1項之洗錢罪刑,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揭刑事案件電子 卷證核閱屬實,並有該刑事判決2份附卷可稽。另被告已於 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 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法視同自認,自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 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 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 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被告雖未直接參與實施詐欺原告之行為,惟被告依姓名 年籍不詳之「小胖」指示,提供本案富邦銀行帳戶而容任他 人操作使用,依一般社會通念,被告可預見本案富邦銀行帳 戶得供詐欺集團作為詐欺取財、洗錢之用,嗣該不詳詐欺集 團成員詐欺原告,致原告陷於錯誤,而於上揭時地匯款40萬 元至本案富邦銀行帳戶內,原告因而受有40萬元之財產上損 害,有如前述,堪認被告與該不詳詐欺集團成員為共同侵權 行為人,自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是原告請求被告應 賠償40萬元,核屬正當,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本於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0萬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2月10日(繕本於同 年11月29日寄存送達,經10日即同年00月0日生送達效力, 見附民卷第9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簡-3179-20250331-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3646號 原 告 吳元培 訴訟代理人 李美珍 被 告 黃宏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萬元,及自民國114年2月2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原告主張其遭詐騙而於民國111年8月19日13時55分轉帳匯款新臺 幣(下同)3萬元至被告所申辦並交付詐騙集團使用之中國信託 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致原告受有上開3萬元款項 財產損害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轉帳交易明細表及臺灣高等檢察署 函各1紙為據(基院卷第15至17頁),並有嘉義縣警察局水上分 局檢送交易明細資料(基院卷第29至31頁),及臺灣基隆地方檢 察署檢送刑事案件報告書、調查筆錄、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 專線紀錄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金城派出所受理詐騙帳 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及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各1份附卷可稽( 置證物袋);另被告則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 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法視同自認,堪認原 告之主張為真實;是被告所為與其他詐騙集團共犯乃原告受有財 產損害之共同原因,自應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從而 ,原告本於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3萬元及遲延利息, 核屬正當,應予准許。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小-3646-20250331-2

板小
板橋簡易庭

給付信用卡帳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4335號 原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訴訟代理人 湯鈞賀 被 告 林炳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信用卡帳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4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萬7,468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1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8.63%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小-4335-20250331-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3172號 原 告 李耕宇 被 告 呂美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4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23萬2,221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12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可預見將金融機構帳戶存摺、提款卡及密碼 提供不相識人使用,可能幫助他人利用該帳戶作為從事詐欺 取財犯罪提款之工具,且款項遭提領後即遮斷金流軌跡,達 到掩飾、隱匿犯罪所得之目的,竟仍基於幫助詐欺及幫助洗 錢之不確定故意,而於民國112年12月18日某時,將其所申 辦之中華郵政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 交予姓名年籍不詳之人,嗣該人及所屬詐欺集團成員取得系 爭帳戶後,即共同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詐欺取財及洗 錢犯意聯絡,而以假投資手法詐騙原告,致原告陷於錯誤, 於112年12月20日14時18分及15時19分許,分別匯款新臺幣 (下同)200萬元、123萬2,221元(註:起訴書及判決誤載 為123萬221元,而與匯款單及系爭帳戶交易明細不符,應予 更正),合計323萬2,221元至被告所提供系爭帳戶內,旋遭 該詐欺集團成員轉帳提領一空,致原告受有323萬2,221元財 產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如主文第 1項所示之事實,業據其提出並引用起訴書為據,而被告所 為涉犯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後,被告於偵查及審判 中均坦承認罪,嗣由本院以113年度審金簡字第124號刑事判 決判處被告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刑確定 在案,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揭刑事案卷電子卷證核閱屬實 ,並有該刑事判決1份附卷可稽。另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 執,依法視同自認,自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 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 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被告雖未直接參與實施詐欺原告之行為,惟被告任意將 系爭帳戶交予姓名年籍不詳之人,而容任他人操作使用,依 一般社會通念,被告可預見系爭帳戶得供詐欺集團作為詐欺 取財及洗錢之用,嗣該不詳詐欺集團成員詐欺原告,致原告 陷於錯誤,而於上揭時地共計匯款323萬2,221元至系爭帳戶 並旋遭轉帳提領一空,原告因而受有財產上損害,有如前述 ,堪認被告與該不詳詐欺集團成員均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自 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是原告請求被告賠償323萬2,2 21元,核屬正當,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本於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23萬2 ,221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7月12日(註:繕 本於同年7月11日直接送達被告,見審附民卷第5頁)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3-31

PCEV-113-板簡-3172-202503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