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

共找到 199 筆結果(第 11-20 筆)

原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原簡字第1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羅○成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4年度偵緝字第14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屆期不履行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處 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第4行「104年7月18 日」應更正為「104年2月6日」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加害人 屆期不履行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又完成本件處遇計畫原 須接受多次輔導,被告經新北市政府113年4月18日以新北府 社家字第1133371882號函、113年9月5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 133389618號函通知前往指定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 教育,被告多次無正當理由未依通知前往指定處遇機構接受 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係基於單一犯罪決意,在密切接近之 時間實施,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 ,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應視為數個 舉動之接續施行,屬接續犯,僅論以一罪。另被告前於107 年、109年、111年間分別經新北市政府發函通知應至指定處 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仍未依規定履行之部分, 已經本院以109年度原簡上字第3號、110年度原簡字第99號 、112年度原簡上字第15號判刑確定,是本案被告再經新北 市政府於113年4月18日、113年9月5日發函通知應至指定處 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仍未依規定履行,顯係另 一通知被告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程序,應履行之期限 有所區隔,在時間上已屬明顯可分,顯屬犯意另起,與本案 犯意各別,本案自得依法審理,併此敘明。爰審酌被告有於 5年內因詐欺案件經法院論罪科刑及執行完畢之紀錄,以及 前已有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前科,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1份可參,暨其未依通知到場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 教育,復對主管機關科處罰鍰並命限期履行之處分,亦置若 罔聞,漠視國家公權力之行使,影響性侵害犯罪之防治,所 為造成主管機關管理上之困擾,且對於社會亦生潛在危害, 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智識程度、生活經濟狀況 ,以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31條第1項、第4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 、依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及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1萬 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 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查訪。 依第41條第5項準用同條第4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2款規定 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1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及第42條規定辦理。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緝字第143號   被   告 甲○○ 男 35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籍設新北市○○區○○路0號(新北      ○○○○○○○○)             現居新北市○○區○○路00巷0號9樓     之4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      犯罪事實 一、甲○○前因妨害性自主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原名臺灣 板橋地方法院)以96年度訴字第4572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7年 10月,嗣提起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以97年度上訴字第4289 號駁回上訴而確定,於民國104年7月18日縮刑期滿執行完畢 出監後,經新北市政府依修正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0條第 1項之規定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應接受身心治療 或輔導教育,嗣新北市政府於113年4月18日以新北府社家字 第1133371882號函通知甲○○自113年5月19日起至指定處遇機 構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因甲○○未依規定按時出席, 經新北市政府於113年6月25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80342 號函給予被告陳述意見之機會,甲○○未於限期內提出陳述, 再經新北市政府於113年9月5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8961 8號函,依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1項第1款規定, 裁處甲○○罰鍰新臺幣1萬元,並令其應於113年10月24日起至 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詎甲○○基於屆期仍不 履行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犯意,屆期仍未履行,致未完 成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事宜。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訊中坦承不諱,並有新北 市政府於113年4月18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71882號函暨公 告、送達證書、113年6月25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80342號 函暨公告、送達證書、113年9月5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89 618號函暨公告、送達證書、出席暨聯繫紀錄各1份在卷可佐 ,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罪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第1項第 1款之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限期命 其履行仍未報到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檢 察 官  黃鈺斐

2025-03-17

PCDM-114-原簡-14-20250317-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上易字第343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紫進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不服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113年度易字第45號,中華民國113年11月13日第一審判決 (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29779號),提 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吳紫進前因性騷擾防治法案件,經臺灣 臺北地方法院以108年度簡字第2772號判決處拘役40日確定 ,明知其前所涉性騷擾防治法之罪,業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依修正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0條第1項評估認有繼續追蹤 輔導之必要,並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定期命其進行身心治療及 輔導教育,於民國111年9月2日以北市衛心字第0000000000號 函,通知被告應於同年月3日起,前往指定處所接受身心治療 及輔導教育課程,惟被告均未依時前往,經臺北市政府衛生 局於111年10月20日以北市衛心字第0000000000號裁處書處被 告罰鍰新臺幣(下同)1萬元,並通知被告應於111年11月5 日起至112年5月6日間所載時段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詎 被告基於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犯意,於111年11月5日起 仍無正當理由未到場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而違反性侵 害犯罪防治法之規定。因認被告涉犯修正前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21條第2項之罪。 二、犯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之罪經判處拘役或罰金確定, 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規定,加 害人經評估認有施以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必要者,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令其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 於判決確定時執行之。前開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執行期 間為3年以下。執行期間屆滿前,經評估認有繼續執行之必 要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延長之,最長不得逾1 年;其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得停止其處分之執行。前項經 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於其登記、報到期間,經評估 認有施以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必要,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令其再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其執行期間 應予併計,且不得逾前項執行期間之規定,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7條第1項、第31條第1項、第3項至第5項定有明文。又 加害人依第31條第1項及第4項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 經第33條評估小組評估認有再犯之風險者,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檢察官依刑法第91條 之1規定聲請強制治療或繼續施以強制治療。加害人依第31 條第1項及第4項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後,經評估認有 再犯之風險,而不適用刑法第91條之1規定者,由檢察官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檢具相關評估報告聲請法院裁定 命其進入醫療機構或其他指定處所,施以強制治療,則據性 侵害犯罪防治法第36條、第37條第2項規定甚明。易言之, 犯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之罪經判決有罪確定,加害人 經評估認有施以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必要者,應由主管 機關為令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處分,此為性侵害犯 罪防治法第31條第1項規定賦予加害人之作為義務(誡命規 範),其執行期間為3年以下,加害人於執行期間內,應負 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作為義務,與主管機關通知履 行次數無關,此由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1項、第3項( 即修正前第21條第1項、第2項)採行「先行政後司法」原則 ,加害人經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絕接受評 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經主管機 關處以罰鍰,令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即科以刑罰, 相較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51條規定體例,就犯該條 例第36條第3項之罪與犯第31條第2項、第36條第1項、第38 條第1項、第39條第1項、第2項、第4項、第44條之罪者,分 別準用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31條、第33條至第35條、第42條 、第43條、第50條、第51條規定,或逕適用兒童及少年性剝 削防制條例第51條第2項規定,後者由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對其實施8小時以上50小時以下之輔導教育,無正當 理由不接受上開輔導教育,或拒不完成其時數者,依同條第 4項處以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而無刑責規定,可知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之立法,對加害人違反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 育之作為義務,並非藉由按次處罰方式使其履行,而是以「 先行政後司法」方式課以罰緩與刑責,並明定受該法第50條 第1項至第3項處分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規定辦理,其 經評估認有再犯之風險者,則依第36條、第37條規定施以強 制治療。 三、經查:  ㈠被告犯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之罪,前經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以108年度簡字第2772號判處拘役40日確定,經臺北市政 府衛生局評估認有施以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之必要,命至指 定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課程,被告無正當理由 不按時到場,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以111年6月30日北市衛心 字第0000000000號裁處書處罰鍰1萬元,命於111年7月2日、 7月16日、8月20日、9月3日、9月17日、10月1日、10月15日 至指定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課程,被告無正當 理由仍未履行,致未完成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所犯修正前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1條第2項之罪,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以111年度易字第777號判處拘役50日,並經本院於113年3月 28日以112年度上易字第1259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下稱前 案),有前案卷宗(電子卷證)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本 院卷第25至29頁)附卷可資佐證。  ㈡而被告因同一事由,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11年9月2日以北 市衛心字第0000000000號函命自111年9月3日起至指定處遇機 構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課程,被告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到 場,再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11年10月20日以北市衛心字 第0000000000號裁處書處罰鍰1萬元,命於111年11月5日至1 12年5月6日間之指定日期,至指定之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 及輔導教育課程,被告仍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致未完成身心 治療及輔導教育,則有前揭函文、送達證書、臺北市政府衛 生局113年4月11日北市衛心字第0000000000號函暨被告身心 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相關資料在卷足稽(臺灣臺北地方檢 察署112年度他字第234號偵查卷宗第4至11、14至19、26至4 2頁、原審113年度易字第45號刑事卷宗【下稱原審卷】第57 至117頁)。     ㈢被告於前案及本案雖二度經裁處罰鍰並限期接受身心治療及 輔導教育而不履行,然被告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性侵害加害 人評估小組會議決議評估認有施以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之必 要,命至指定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自110年4 月26日起進入第一階段團體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每月2次 ,為期3個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依序於110年5月18日、110 年9月13日、111年3月25日、111年6月30日、111年9月20日 、111年10月20日、112年3月14日、112年8月11日、113年2 月6日通知被告到場,被告就前述第一階段身心治療課程6堂 僅參加3堂,110年4月26日至113年1月22日歷次評估小組均 決議持續本階段課程並補足缺課次數,有原審公務電話紀錄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3年4月11日北市衛心字第0000000000 號函暨被告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相關資料存卷為憑( 原審卷第55、57至117頁)。準此,被告經臺北市政府衛生 局依性侵害犯罪加害人身心治療輔導及教育辦法所定身心治 療、輔導教育內容(第一階段團體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每 月2次,為期3月,共6堂課),於第4堂後即處於不作為狀態 ,且被告於本案未遵期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之時間係在 前案判決確定前,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4項規定之 情形有別,難認其主觀上有另起違反作為義務之故意,及客 觀上有另一獨立之違反作為義務行為,自為前案確定判決效 力所及,不得再行處罰。 四、綜上,被告犯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之罪,經評估認有 施以身心治療、輔導教育之必要,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通知 無正當理由不到場,並經裁處罰鍰並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 行,其違反作為義務之行為業經前案判決確定,應依刑事訴 訟法第302條第1款規定,為免訴之判決。 五、維持原判決之理由:  ㈠原審同此認定,諭知本件免訴,經核並無違誤,應予維持。  ㈡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加害人經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 不到場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 數不足者,主管機關得處罰鍰並限期履行,主管機關各次限 期履行,均構成一行政法上之義務,行政機關得就每次違反 作為義務行為加以裁罰,本案並非以前案違法情節為基礎, 而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被告前次違反作為義務予以裁罰後 ,再次通知被告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教育,時間明確可分, 被告再度違反,應認係另行起意之不作為,否則將造成行為 人一經追訴,其後所有違反上開規定之行為均無從處罰之窘 境,顯然悖於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立法目的。  ㈢經查:  ⒈刑法上之構成要件行為,包含作為犯、不作為犯,行為人唯 有以不作為之方式才能實現構成要件之犯罪類型,謂之純正 不作為犯。而純正不作為犯,係因法律賦予行為人某一作為 義務(誡命規範),於相當時期內,行為人應作為而仍不作 為時,其構成要件行為即屬既遂,其後行為人雖仍處於消極 不作為狀態之下(應作為而不作為),然其至多僅屬結果狀 態之繼續,難認屬另行起意而違反另一作為義務(本院暨所 屬法院105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案第28號研討結果參照) 。被告涉犯修正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1條第2項之罪係純 正不作為犯之犯罪類型,且被告於前案迄至後案遭函送,始 終處於應作為而不作為之狀態(即未前往指定處所接受身心 治療及輔導教育),外觀上並無另一行為出現,自無從使原 本違反義務之狀態因而中斷,主觀上難認其有另起一個違反 作為義務之故意,基於罪刑相當原則及刑罰謙抑思想,自應 論以一罪(本院暨所屬法院112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案第1 0號研討結果參照)。  ⒉本件被告犯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之罪經判處罪刑確定後 ,經評估有施以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之必要,由臺北市政府 衛生局辦理身心治療課程,自110年4月26日起進入第一階段 團體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每月2次,為期3個月,共計6堂 課,而被告於110年5月18日至113年2月6日迭經通知,僅參 加其中3堂,110年4月26日至113年1月22日歷次評估小組均 決議持續本階段課程並補足缺課次數,已如前述,被告所應 接受之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程序實屬同一,而於第4堂後處 於不作為狀態,其應作為而不作為之際,構成要件即已該當 並既遂,其後之消極不作為狀態,僅屬結果之繼續,外觀上 並無另一行為出現,無從使原本違反義務狀態因而中斷,主 觀上難認有另起違反作為義務之故意,客觀上亦無另一違反 作為義務之行為,倘按主管機關通知或限期履行次數計算罪 數,實有就同ㄧ違反應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義務之行為 重複評價之虞。  ⒊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4項規定,加害人不因曾受該條 第1項之處分或第3項之刑罰而解免繼續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 教育之義務,且相較於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51條規 範體例,就犯該條例之罪分別準用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31條 令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適用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 制條例第51條第2項規定實施輔導教育,後者就無正當理由 不接受或拒不完成其時數者,處以行政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而無刑責規定,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就加害人違反該法第31 條作為義務,則非藉由按次處罰之方式使其履行,而是以「 先行政後司法」方式課以該法第50條第1項至第3項罰緩及刑 責,且經評估認有再犯之風險者,即應依同法第36條、第37 條規定施以強制治療,即加害人縱遭裁罰或追訴處罰,仍應 繼續完成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其未完成之情狀同屬是否施 以強制治療可得評估事項,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對加害人進行 身心矯治、治療及預防再犯之目的不至落空。  ㈣從而,檢察官仍執前詞提起上訴,指摘原審判決不當,洵非 有據。本件檢察官上訴為無理由,爰不經言詞辯論,駁回其 上訴。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第372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惠立                    法 官 楊仲農                    法 官 廖怡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劉芷含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2025-03-14

TPHM-114-上易-343-20250314-1

聲保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聲請停止強制治療事件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16號 聲 請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處分人 林金雄 上列聲請人因受處分人妨害性自主案件,聲請停止強制治療(11 4年度執聲字第9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金雄停止強制治療。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處分人林金雄因妨害性自主案件,經本院 以99年度訴字第358號判決處有期徒刑5年確定,復經本院以 108年度聲療字第1號裁定令入相當處所施以強制治療,經本 院以112年度聲保字第39號裁定自民國112年7月21日起算1年 繼續執行強制治療,再經本院以113年度聲保字第14號裁定 自113年7月21日起算延長1年繼續執行強制治療。嗣經秀傳 醫療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下稱彰濱秀傳醫院)114 年度第2月份刑後強制治療評估小組會議,決議受處分人無 繼續治療之必要等情,有彰濱秀傳醫院114年2月27日濱秀( 醫)字第1140092號函暨檢附之刑後強制治療鑑定及評估結果 報告書為據,爰依刑法第91條之1、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 項之規定,聲請裁定停止強制治療。 二、按犯第221條至第227條、第228條、第229條、第230條、第2 34條、第332條第2項第2款、第334條第2項第2款、第348條 第2項第1款及其特別法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令入 相當處所,施以強制治療:一、徒刑執行期滿前,於接受輔 導或治療後,經鑑定、評估,認有再犯之危險者。二、依其 他法律規定,於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後,經鑑定、評 估,認有再犯之危險者,刑法第91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而 強制治療執行中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停止治療之 執行,並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定之 ,刑法第91條之1第2項但書、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 款亦規定甚詳。 三、經查:  ㈠受處分人因犯刑法第222條第2項、第1項第7款之罪,經本院 以99年度訴字第35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年確定在案,有該 案判決、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足稽。是本院為受處分人犯罪 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核與前揭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 2款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㈡受處分人因犯刑法第222條第2項、第1項第7款之罪,經本院 以99年度訴字第358號判決處有期徒刑5年確定,並經本院以 99年度聲字第587號裁定與他罪合併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7 月確定,於108年11月21日縮短刑期執行完畢,復因強制治 療案件,經本院以108年度聲療字第1號裁定令入相當處所施 以強制治療,經本院以112年度聲保字第39號裁定自112年7 月21日起算1年繼續執行強制治療,再經本院以113年度聲保 字第14號裁定自113年7月21日起算延長1年繼續執行強制治 療,有上開裁定及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保安處分執行 指揮書在卷可稽。  ㈢茲受處分人接受強制治療後,經彰濱秀傳醫院114年2月份刑 後強制治療處所評估小組會議決議,認無繼續治療之必要, 轉銜至後續社區處遇追蹤等情,有該院114年2月27日濱秀( 醫)字第1140092號函暨所附該醫院刑後治療鑑定評估會小 組會議114年2月20日會議紀錄、刑後強制治療鑑定及評估結 果報告書等在卷可佐。本院審酌上開文件,認聲請意旨主張 受處分人無繼續執行強制治療之必要,聲請裁定停止強制治 療,核屬有據,應予准許。 四、本件聲請意旨已詳載受處分人應停止強制治療之依據,而停 止強制治療係有利於受處分人之事項,是本件顯無再傳喚受 處分人陳述意見之必要,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刑法第91條之1 第2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簡廷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抄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瑋庭

2025-03-13

HLDM-114-聲保-16-20250313-1

中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中簡字第470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順承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4 年度偵緝字第1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三項之加害人屆期不履行身 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累犯,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與量刑: ㈠、核被告甲○○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 項之加 害人屆期不履行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 ㈡、被告有處刑書所載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情形,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被告於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 年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已構成累犯。審酌被告所犯前案,與本案罪質雖不相同,但均屬故意犯罪,被告於前案執行完畢後,未能戒慎其行,記取教訓,再為本案犯罪,足見其漠視法律禁制規範,前案之徒刑執行成效不彰,其對於刑罰之反應力顯然薄弱,且綜核全案情節,縱依刑法第47條第1 項規定加重法定最低本刑,亦無司法院釋字第775 號解釋所闡述之所受刑罰超過所應負擔罪責,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侵害之罪刑不相當情形,爰依刑法第47條第1 項規定加重其刑。 ㈢、爰審酌被告:⒈明知應依通知所定時間前往主管機關指定之醫 療機構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竟無故未按時到場,漠視 國家公權力之行使,並有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對於預防性侵 害犯罪加害人再犯之防治目的達成,且對社會秩序產生潛在 危害,所為實屬不該;⒉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⒊犯後 坦承犯行,態度尚可;⒋其自述高中肄業之教育程度、職業 為工、家庭經濟貧寒、已婚之生活情況(見被告警詢調查筆 錄受詢問人欄、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之記載)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1 項前段、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張雅晴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建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何惠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31條第1項、第4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 、依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及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1萬 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 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查訪。 依第41條第5項準用同條第4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2款規定 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1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及第42條規定辦理。 【附件】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緝字第1號   被   告 甲○○ 男 23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5           樓之3             居彰化縣○○鎮○○路0段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     犯罪事實 一、甲○○前因妨害性自主案件,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以111年度 侵易字第4號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於民國112年11月11日 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接續執行拘役,於112年12月29日徒 刑執行完畢出監。詎猶不知悔改,其因前開妨害性自主案件 ,經臺中市政府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由臺中市 政府於112年10月4日以府授衛心字第1120288929號函通知其 應於113年1月7日上午8時30分許,前往一心心理諮商所(臺 中市○區○○街00號)至指定地點報到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 育3個月(每月2次,每次2小時),復於113年1月26日以府授 衛心字第1130025057號函通知其應於113年2月4日上午8時30 分許,至上開一心心理諮商所接受上開課程,惟甲○○均無故 未到;經臺中市政府於113年2月19日以府授衛心字第113003 7190號函通知,應於113年3月8日前以書面陳述回復,然甲○ ○提供之請假證明即診斷證明書及預約回診單,均與安排處 遇時間無直接關聯,且未依約於下次報到時補陳請假證明; 嗣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應甲○○要求函請新竹縣政府衛生局協助 安排上課地點,新竹縣政府衛生局故於113年5月8日以新縣 衛毒防字第1135006353號函復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甲○○之課程 時間、地點,並由臺中市政府於113年5月10日以府授衛心字 第1130126446號函,通知甲○○應於113年5月21日晚間7時許 ,至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重症大樓1樓第二會議室(新竹 縣○○鎮○○路0段00號)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處遇,然甲○○ 仍無故未到;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遂於113年6月18日以中市衛 心字第1130082730號函裁處罰鍰新臺幣(下同)1萬元,並限 定甲○○於113年8月6日晚間7時許,至上開臺北榮民總醫院新 竹分院重症大樓1樓第二會議室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處 遇,且於同年7月29日以中市衛心催字第1130082730號通知 催繳上開1萬元罰鍰,惟甲○○屆期仍未前往報到或繳納上開 罰鍰,而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規定。 二、案經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本署偵查中坦承不諱,且有 臺中市政府112年10月4日府授衛心字第1120288929號函暨送 達證書、臺中市政府113年1月26日府授衛心字第1130025057 號函暨送達證書、臺中市政府113年2月19日府授衛心字第11 30037190號函暨送達證書及國內快捷/掛號/包裹查詢、臺中 市政府衛生局與被告之聯繫紀錄、指定門號之發訊結果清單 狀態、與被告之對話紀錄截圖、被告提出之診斷證明書及預 約回診單翻拍照片、新竹縣政府衛生局113年5月8日新縣衛 毒防字第1135006353號函、臺中市政府113年5月10日府授衛 心字第1130126446號函、臺中市政府衛生局113年6月18日中 市衛心字第1130082730號函暨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行政處分書 、送達證書、臺中市政府衛生局113年7月29日中市衛心催字 第1130082730號行政罰鍰催繳通知暨送達證書、性侵害犯罪 加害人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紀錄表各1份附卷可稽,本件事 證明確,被告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屆期 不履行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嫌。被告前有犯罪事實欄所載 之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完整矯 正簡表在卷可考,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5年以內,故意再 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為累 犯。被告所犯前案之犯罪類型、罪質、手段與法益侵害結果 雖與本案犯行不同,然二者均屬故意犯罪,且本案係因前案 強制猥褻案件執行完畢而須接受上開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 ,兩者具有關連,而被告未按時接受上開課程,彰顯其法遵 循意識不足,佐以本案犯罪情節、被告之個人情狀,依累犯 規定加重其刑,並無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 指可能使被告所受刑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疑慮,故請依刑 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檢 察 官 張雅晴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周香谷 附錄所犯法條: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 31 條第 1 項、第 4 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 確定者、依第 7 條第 1 項準用第 31 條第 1 項及第 4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 1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 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 41 條第 1 項、第 2 項、第 4 項或第 4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 查訪。 依第 41 條第 5 項準用同條第 4 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 2 款規定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 1 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 31 條、第 32 條、第 41 條及第 42 條規定辦理。 當事人注意事項: (一)本件係依據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 喚被告、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 刑。 (二)被告、告訴人、被害人對告訴乃論案件,得儘速試行和解 ,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請告訴人寄送撤回告 訴狀至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簡易庭。 (三)被告、告訴人、被害人對本案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 見之必要時,請即以書狀向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簡易庭陳明 。

2025-03-13

TCDM-114-中簡-470-2025031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62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羅○逢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偵緝字第630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三項之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 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除下列事項應予補充、 更正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 載:  ㈠犯罪事實欄一、第3行及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第2行所載「 新北府社第0000000000號函」,均應更正為「新北府社家字 第0000000000號函」。  ㈡犯罪事實欄一、第12、13行所載「惟上開通知函經送達,甲○ ○仍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應更正 為「惟上開通知函經送達,且經承辦人致電、傳送文字簡訊 予甲○○持用之行動電話門號,甲○○除於113年5月6日、同年6 月3日按時出席外,其餘時間甲○○仍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接受 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二、本院審酌被告甲○○未依通知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復對主管機關科處罰鍰並命限期履行之處分置若罔聞,漠視 國家公權力之行使,影響性侵害犯罪之防治,所為除造成主 管機關管理上之困擾,對社會秩序亦生潛在危害,實應予非 難,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兼衡其犯罪動機、目的 、手段、違反義務之程度與犯罪所生危害,暨被告於警詢中 自陳高中肄業之智識程度、貧寒之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承翰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潘 長 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廖 郁 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31條第1項、第4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 、依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及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1萬 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 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查訪。 依第41條第5項準用同條第4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2款規定 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1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及第42條規定辦理。 --------------------------------------------------------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6306號   被   告 甲○○ 男 38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住○○市○○區○○街○0巷0號4樓             居新北市○○區○○街00弄00號5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 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經新北市政府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評估有施以身心治療 或輔導教育之必要,而經新北市政府於民國113年1月18日以 新北府社第0000000000號函命甲○○於113年2月5日起,至處遇 機構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但甲○○自113年3月4日起未依 規定按時出席。新北市政府又於113年3月25日以新北府社家字 第1133369168號函,給予甲○○陳述意見之機會,惟甲○○並未 於期限內提出陳述書。嗣新北市政府遂於113年4月23日以新北 府社家字第1133372110號函通知甲○○因未按規定按時出席身 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規定,處以新臺幣1 萬元之罰鍰,並命甲○○於113年5月6日、5月20日、6月3日及6 月17日至處遇機構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惟上開通知函 經送達,甲○○仍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查中坦承不諱,並有新北 市政府於113年1月18日新北府社第0000000000號函暨送達證 書、113年3月25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69168號函暨送達證書 、113年4月23日新北府社家字第1133372110號函暨送達證書及 出席暨聯繫紀錄各1份等資料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 相符,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加 害人屆期不履行接受治療教育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檢 察 官 林承翰

2025-03-13

PCDM-114-簡-626-20250313-1

豐原簡
豐原簡易庭

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豐原簡字第1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昊麟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偵字第5749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三項之加害人屆期不履行罪 ,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加害人 屆期不履行罪。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因妨害性自主案件,   經依法評估認有施以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之必要,應依通知 遵期到場履行,且其前已因未遵期到場,經裁處罰鍰,竟不 知警惕,猶未依主管機關指定之時間,至指定之地點接受身 心治療及輔導教育,顯漠視國家公權力之行使,影響性侵害 犯罪之防治,對社會亦生潛在危害,實有不該;惟念其犯後 已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兼衡本案之動機、手段、目的、犯 罪情節所生之危害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性侵 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41條第1項 前段,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書送達後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須附繕本),經本庭向本院管轄第二審之合議庭提出   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黃永福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劉敏芳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書送達後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 (須附繕本),經本庭向本院管轄第二審之合議庭提出上訴。                書記官 蔡伸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31條第1項、第4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 、依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及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1萬 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 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查訪。 依第41條第5項準用同條第4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2款規定 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1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及第42條規定辦理。

2025-03-12

FYEM-114-豐原簡-13-20250312-1

中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3241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俊傑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113年度偵字第5878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三項之加害人屆期不履行身 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罪,累犯,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一、甲○○前於民國109年間,因妨害性自主案件,本院以109年度 侵訴字第131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確定,嗣接續另案入 監執行,於111年8月22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其因前開案件 經臺中市政府評估決議其出監後應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 ,並於112年2月11日簽立「進階一年團體身心治療及輔導教 育合約書」,已知悉應接受24次共48小時身心治療及輔導教 育,如未按時上課或請假將遭受裁罰及限期履行,臺中市政 府並於113年4月12日以府授衛心字第1130094086號函通知甲 ○○接受處遇之時間為113年4月23日,後續處遇時間為同年5 月7日、5月21日、6月4日、6月18日、7月2日、7月16日、8 月6日、8月20日、9月3日、9月24日、10月8日,再於113年5 月20日以府授衛心字第1130135052號函通知甲○○接受處遇之 時間為113年5月21日,後續處遇時間為同年6月4日、6月18 日、7月2日、7月16日、8月6日、8月20日、9月3日、9月24 日、10月8日,而甲○○於113年7月2日、8月20日均未出席亦 未請假,經臺中市政府於113年8月21日以府授衛心字第11302 38226號函通知甲○○陳述意見,另於113年9月20日以中市衛心 字第1130127398號函、行政處分書通知甲○○裁罰新臺幣2萬 元並限期於113年11月19日9時許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大 樓3樓精神科門診3號門團體治療室接受處遇,上開函及處分 書寄到桃園市○○區○○路0段0000號由甲○○之祖母王秀琴收受 ,詎甲○○屆期仍未依規定報到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而 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規定。 二、案經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函送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 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查中坦承其知悉上課時間 ,未上課要請假,並有收到裁處書仍未按時上課等情不諱( 偵卷第97-99頁),復有本院109年度侵訴字第131號判決書( 見偵卷第107-108頁)、臺中市政府112年4月12日府授衛心 字第1130094086號函及送達證書(見偵卷第32-34頁)、112 年5月20日府授衛心字第1130135052號函及送達證書(見偵 卷第37-39頁)、112年8月21日府授衛心字第1130238226號函 暨陳述意見回覆單及送達證書(見偵卷第55-59頁)、113年9 月20日中市衛心字第1130127398號函、行政處分書及送達證 書(見偵卷第73-77頁)、被告本人於112年2月11日簽立之 進階一年團體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合約(見偵卷第43-44頁 )、被告113年7月2日、8月20日未出席之性侵害加害人未到 達執行機構通報書(見偵卷第51-53頁)、被告電話聯繫紀 錄(見偵卷第65-68頁)各乙份在卷可稽,本案事證明確, 被告犯行堪以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加害人屆 期不履行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罪。被告前因詐欺、侵占等案 件,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108年度金上訴字第2490、2 493號、本院以108年度金訴字第39、50號、108年度金訴字 第137號、109年度金訴字第114號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1月( 2次)、7月、1年6月、9月(2次)、8月(2次)月、7月(1次)、1 年1月(1次)確定,嗣經本院以109年度聲字第3841號裁定應 執行刑有期徒刑2年4月確定(下稱甲案),復因妨害性自主案 件,本院以109年度侵訴字第131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2 次),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確定(下稱乙案),上開甲、乙兩案 接續入監執行,於111年8月22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於111 年12月7日縮短假釋付保護管束期滿視為執行完畢,此有臺 灣臺中地方檢察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見偵卷第5-13頁;本院卷第13-21頁) ,其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 刑以上之罪,為累犯。本院審酌被告本案所犯即係因其涉犯 乙案,而依性侵害犯罪防制法規定,經評估認有施以身心治 療、輔導或教育之必要者,令其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 ,是本案屬乙案所衍生之相關處置,則被告雖就甲、乙案已 執行完畢,惟卻未能記取甲、乙案執行之教化,於甲、乙案 執行完畢後並未遵循相關機關之處置,猶仍故意再為本案犯 罪,其對於刑罰之反應力顯屬薄弱,可見甲、乙案執行顯無 成效,被告具有特別之惡性,且因此加重其本案所犯之刑, 應不致生行為人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及其人身自 由因此有遭受過苛之侵害,而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或牴觸 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之情形,依前揭說明,自應依刑法第47 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㈡、爰審酌被告前因妨害性自主案件,經法院判處罪刑確定,於 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經主管機關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 導教育之處分,竟未依臺中市政府所指定之上開時間,至指 定之地點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影響性侵害犯罪加害人 再犯之防治目的達成,對社會亦生潛在之危害;惟念其犯後 已坦承犯行,態度尚可,暨斟酌其本案之犯罪動機、手段、 目的、犯罪所生之危害、智識程度、家庭生活及經濟狀況與 前科素行(累犯部分不重複評價)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1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劉志文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培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羿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31條第1項、第4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 、依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及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1萬 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 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查訪。 依第41條第5項準用同條第4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2款規定 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1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及第42條規定辦理。

2025-03-11

TCDM-113-中簡-3241-2025031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02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蘇達鴻 籍設新北市○○區○○路00號0樓(新北○○○○○○○○)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偵緝字第363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三項之加害人屆期不履行罪 ,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犯罪事實欄第1列所載之「甲○○明知前所涉妨害性自主罪 」,更正為「甲○○明知其為性侵害犯罪之加害人」。  ㈡附件犯罪事實欄第3列至第4列所載之「並經新北市政府於民 國112年7月11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234111576號函」,更正 為「並經新北市政府於民國112年7月11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 123411576號函」。  ㈢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2列所載之「112年7月11日以新北府 社家字第11234111576號函」,更正為「112年7月11日以新北 府社家字第1123411576號函」。  ㈣補充「新北市性侵害犯罪加害人限期履行通知查訪紀錄表」 為證據。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甲○○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加害 人屆期不履行罪。  ㈡按被告是否構成累犯,性質上係屬刑罰加重事實(準犯罪構 成事實),除與其被訴之犯罪事實不同,無刑事訴訟法第26 7條規定之適用外,亦與起訴效力及於與該犯罪事實相關之 法律效果(諸如沒收、保安處分等)有別,自應由檢察官於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內加以記載,法院始得就累犯加重事項 予以審究,方符合控訴原則。經查,檢察官於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內,並無記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依上揭說明,被 告可能構成累犯之事實,既未經檢察官控訴,本院自無從審 究是否構成累犯,乃至裁量是否依刑法第47條第1項累犯之 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可能構成累犯之前科及其餘前科紀錄 等素行資料,仍得列為刑法第57條第5款所定「犯罪行為人 之品行」之科刑審酌事項,以充分評價被告所應負擔之罪責 ,附此敘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其有依法遵期到場 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之法定義務,猶對主管機關 命其至指定處所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之函文置若 罔聞,並放任上開義務違反之狀態,所為誠屬不該;兼衡被 告不僅漠視國家公權力之行使,影響性侵害犯罪防治成效, 尚且徒增主管機關對性侵害犯罪加害人施以上開處遇之障礙 ,對於社會亦生潛在危害,犯罪所生之損害與危險均非輕微 ;併考量被告於偵訊時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復斟酌被告前 科紀錄所徵之素行(見本院卷第13至16頁),暨其為大學畢 業之智識程度,未婚,從事工業,家庭經濟狀況小康之生活 狀況(見偵緝3633號卷第8頁,本院卷第19頁)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承翰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 31 條第 1 項、第 4 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 確定者、依第 7 條第 1 項準用第 31 條第 1 項及第 4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 1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 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 41 條第 1 項、第 2 項、第 4 項或第 4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 查訪。 依第 41 條第 5 項準用同條第 4 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 2 款規定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 1 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 31 條、第 32 條、第 41 條及第 42 條規定辦理。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3633號   被   告 甲○○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明知前所涉妨害性自主罪,經新北市政府依性侵害犯罪 防治法第31條第1項之規定進行評估後,認有施以身心治療 、輔導或教育之必要,並經新北市政府於民國112年7月11日 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234111576號函命甲○○應於112年10月18 日起,前往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接受身心治療、輔導 或教育,惟甲○○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到場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教 育,新北市政府復於112年12月27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23432 177號函裁處罰鍰新臺幣1萬元,並令其應於113年1月3日起至 上開醫院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詎甲○○屆期仍無正當 理由未履行,致未完成個別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查中坦承不諱,並有112年7 月11日以新北府社家字第11234111576號函暨送達證書、112 年11月21日新北府社家字第1123427420號函暨送達證書、112年 12月27日新北府社家字第1123432177號函暨送達證書及出席 暨聯繫紀錄各1份等資料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 ,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加害人 屆期不履行接受治療教育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0  日                檢 察 官 林承翰

2025-03-10

PCDM-113-簡-4024-20250310-1

花原簡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花原簡字第163號 聲 請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余智葦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偵字第526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余智葦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 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罪,處拘役4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1千元折算1日。   事實及理由 一、余智葦前因妨害性自主案件,經本院以110年度原侵訴字第1 1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嗣經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以11 1年度原侵上訴字第15號判決駁回檢察官上訴,並諭知余智 葦附條件緩刑2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確定,故余智葦為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加害人。嗣經花蓮縣衛生局評估認有施 以身心治療、輔導及教育之必要,由花蓮縣衛生局先後以11 2年12月29日花衛心字第1120043542D號函,依性侵害犯罪防 治法第31條第1項規定,命其於113年1月16日、1月23日、1 月30日、2月6日、2月20日、2月27日、3月5日、3月12日、3 月19日、3月26日、4月2日、4月9日、4月16日、4月23日、4 月30日、5月7日、5月14日、5月21日、5月28日、6月4日、6 月11日、6月18日、6月25日及7月2日之晚間6時30分至8時30 分,至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1樓教室接受進階身心 治療輔導及教育課程,詎其無正當理由均未出席上開課程。 嗣花蓮縣政府於113年4月25日以府社工字第1130078861號裁 處書裁罰余智葦新臺幣(下同)1萬元,並以113年5月16日花 衛心字第1130016508C號函文再次命其於113年6月4日、6月1 1日、6月18日、6月25日、7月2日、7月9日、7月16日、7月2 3日、7月30日、8月6日、8月13日、8月20日、8月27日、9月 3日、9月10日、9月24日、10月1日、10月8日、10月15日、1 0月22日、10月29日、11月5日、11月12日、11月19日之晚間 6時30分至8時30分,至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1樓教 室接受進階身心治療輔導及教育課程,上開裁處書及函文皆 業已合法送達余智葦,惟余智葦竟基於違反接受身心治療、 輔導或教育命令之犯意,仍無故未於指定日期到場接受上揭 課程。 二、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余智葦於偵查中坦承不諱,復有臺 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111年度原侵上訴字第15號刑事判決、 花蓮縣政府性侵害加害人未到達執處遇機構通知書、花蓮縣 衛生局112年12月29日花衛心字第1120043542D號函、113年1 月19日花衛心字第1130002583A號函、花蓮縣政府113年2月1 6日府社工字第1130029781號函、113年4月25日府社工字第1 130078864號函、花蓮縣政裁府裁處書、花蓮縣性侵害加害 人未到達執行處所機構通知書、花蓮縣衛生局113年5月16日 花衛心字第1130016508C號函、113年6月5日花衛心字第1130 01905C號函及各該函文之送達證書、電話聯繫紀錄在卷可稽 (見他卷第5-15、18-47頁),足徵被告上揭任意性自白核與 事實相符,堪以採信。從而,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洵堪 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加害人屆 期仍不履行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罪。  ㈡被告經花蓮縣政府裁處罰鍰並以113年5月16日花衛心字第113 0016508C號函再次命於指定期日接受進階身心治療輔導及教 育課程,惟其屆期俱未到場,係基於單一犯罪決意,在密切 接近之時間實施,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 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 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 為合理,故各應論以接續犯之一罪。  ㈢爰審酌被告無正當理由未到場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 程後,嗣經花蓮縣政府裁罰並通知後,仍未到場接受課程, 漠視國家公權力之行使,影響性侵害犯罪之防治,所為應予 非難;惟念其坦承犯行,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以資懲儆。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1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黃曉玲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李立青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判決不服,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抄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張賀凌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31條第1項、第4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 、依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及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1萬元 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絕 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 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查訪。 依第41條第5項準用同條第4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2款規定 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2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3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及第42條規定辦理。

2025-03-07

HLDM-113-花原簡-163-20250307-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884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唯豪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偵字第3186號、113年度偵字第14343號、113年 度偵字第2836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王唯豪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三項之屆期不履行身心治 療或輔導教育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第19行至末行補充更正 更正為「復經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以113年1月19日性侵害加害 人評估小組會議決議應重新執行第一階段處遇課程,並以113 年1月24日高市衛社字第11330906500號函通知王唯豪,並多 次以電話聯繫之,惟其僅出席113年3月20日處遇課程,而未 依規定按時出席其他課程。又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以113年4月 24日高市衛社字第11334192500號函通知王唯豪應重新執行第 一階段處遇課程,惟其僅出席113年5月9日處遇課程,迄至1 13年8月期間,基於屆期不履行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課 程之犯意,持續無故缺席,無正當理由而屆期仍未履行,致無 法完成身心治療輔導教育課程」;證據部分補充「高雄市政 府衛生局114年2月7日高市衛社字第11431225300號函及所附 附件、樂安醫院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辦理性侵害社區處遇課程 簽到表」,並補充不採被告王唯豪辯解之理由如下外,其餘 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訊據被告固坦承未依指定時間、處所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 育等情,惟辯稱:之前因為我沒有社會局、衛生局的聯絡電 話,或已經下班了,不是無法聯絡,就是打電話過去無人接 聽,所以無法聯絡他們說無法上課云云。然觀諸高雄市政府 衛生局、高雄市加害人鑑定評估及處遇機構電話聯繫紀錄( 見偵三卷第9至13頁),被告及被告母親均有當天以電話聯 繫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請假之紀錄,並非其所稱無法聯絡請假 ;況被告既明知其有按期前往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義 務,而仍於更換處遇機構後亦未按時出席課程,多次無故不 到場,甚自113年8月6日起,被告及被告母親均聯繫無著等 情,有上開高雄市政府衛生局114年2月7日高市衛社字第114 31225300號函及所附附件、樂安醫院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辦理 性侵害社區處遇課程簽到表、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高雄市加 害人鑑定評估及處遇機構電話聯繫記錄在卷可查,則被告主 觀上顯有違反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命令之犯意無訛。綜 上,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屆期不 履行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被告多次無正當理由未遵期前 往執行機構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係基於單一犯罪決意 ,於密接時空實施,且侵害相同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 弱,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 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故應論以接續犯之一罪。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應依通知所定時間 前往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教育,竟未按時到場,漠視國家公 權力之行使,並有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對於預防性侵害犯罪 加害人再犯之防治目的達成,且對社會秩序產生潛在危害, 所為誠屬不該;兼衡被告自陳之犯罪動機、未完成身心治療 或輔導教育之情節,及其前科素行(見卷附法院前案紀錄表 )、教育程度(見本院卷內之個人戶籍資料)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判決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起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威呈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洪韻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周耿瑩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31條第1項、第4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 、依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及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1萬 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 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查訪。 依第41條第5項準用同條第4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2款規定 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1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及第42條規定辦理。 附件: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186號 113年度偵字第14343號 113年度偵字第28366號   被   告 王唯豪 (年籍資料詳卷) 上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以簡 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王唯豪前因妨害性自主案件,經法院判刑確定並執行完畢,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31條第1項之規定 進行評估後,認有施以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必要,命其施 以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詎其明知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以民國 112年6月27日高市衛社字第11236302500號函通知,其應接 受第一階段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自112年7月5日起 ,為期3個月(每月2次,每次2小時,共6次,另含1次個別 評估),至高雄市立凱旋醫院1樓治療室接受身心治療、輔 導或教育課程,並於112年6月28日已通知王唯豪,其竟僅出 席112年7月19日,未依規定按時出席其他課程,無正當理由 拒不到場。嗣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以112年9月8日高市衛社字 第11239507600號函給予其陳述意見機會,其仍未於期限內 提出陳述書。經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以112年11月1日高市社家 防字第11271911100號函,對其裁處新臺幣1萬元罰鍰,並命 其應於112年11月15日至高雄市立凱旋醫院1樓團體治療室報 到,且於3個月內完成第一階段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課程 (每月2次,每次2小時,共6次,另含1次個別評估)。惟王 唯豪仍基於屆期不履行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犯意,無 正當理由屆期未履行。復經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以113年1月24日性 侵害加害人評估小組會議決議王唯豪應再次接受晤談評估及 重新執行第一階段處遇課程(每月2次,每次2小時,共6次, 另含1次個別評估),並於113年1月29日再次函知王唯豪應於 指定時間至指定地點參加處遇課程,並以電話聯繫之,王唯 豪仍無正當理由缺席上開處遇課程。又於113年4月29日,高雄 市政府衛生局再以113年4月24日高市衛社字第11334192500 號函通知,其應接受晤談及第一階段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 課程,詎其仍無正當理由屆期未履行。 二、案經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一)被告王唯豪之於偵查中之供述。 (二)高雄市政府衛生局112年6月27日高市衛社字第11236302500 號函及送達證書、高雄市政府衛生局112年9月8日高市衛社 字第11239507600號函及送達證書、高雄市政府衛生局113年 1月24日高市衛社字第11330906500號函及送達證書、高雄市 政府衛生局113年4月24日高市衛社字第11334192500號函及 送達證書、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輔導教育出席簽到單、高雄市 政府衛生局112年10月25日高市衛社字第11241361700號函、 高雄市政府函送性侵害加害人未完成處遇案件檢核表、高雄 市政府衛生局性侵害社區處遇送達通知書、電話紀錄、高雄 市政府社會局112年11月1日高市社家防字第11271911100號 處理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裁處書及送達證書。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性侵害 犯罪加害人屆期不履行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檢 察 官 陳威呈

2025-03-05

KSDM-113-簡-4884-202503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