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逾上訴期間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44號 抗 告 人 龔耀文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葉建麟、呂慶釧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17日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209 6號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伊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心律不整、消化道出 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需進行手術始能改善走 路,否則痛苦不堪,始遲至民國(下同)114年2月13日向原 審提起上訴,原裁定駁回伊之上訴,非無違誤,爰依法提起 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提起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但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之上訴,亦有效力。提起上訴,如 逾上訴期間或係對於不得上訴之判決而上訴者,原第一審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0條、第442條第1項定 有明文。   三、經查:  ㈠本件第一審判決於114年1月22日送達抗告人,有原審法院送 達證書可稽(見原審卷第63頁),又以抗告人之住所地為臺 南市安南區,本件亦無扣除在途期間之問題,則自送達翌日 起算20日之上訴不變期間,其上訴期間之末日應為114年2月 11日(週二)。抗告人遲至114年2月13日始提起上訴,有其 上訴狀上原審法院收文戳章可按(見原審卷第67頁)。依上 說明,抗告人上訴已經逾期,應予駁回。  ㈡抗告人雖主張其因上開病情始遲誤上訴期間云云。惟依抗告 人所提出之診斷證明書3紙所示,抗告人於112年12月1日因 僵直性脊椎炎就診;於112年12月4日因心律不整就診追蹤治 療;於113年8月29日因消化道出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急診並於隔日離院(見本院卷第19至23頁),均非在本件上 訴期間內,且均屬慢性疾病,並不影響其於114年2月11日前 提出上訴。是抗告人上開主張,應不足採。 四、綜上所述,抗告人之上訴已逾20日之上訴不變期間,原裁定 以上訴逾期為由,駁回抗告人之上訴,核無不合。抗告意旨 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王金龍                    法 官 洪挺梧                    法 官 施盈志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曹茜雯

2025-03-28

TNHV-114-抗-44-20250328-1

原簡抗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確認事實上處分權存在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原簡抗字第1號 抗 告 人 陳雪琪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盧美珍間請求確認事實上處分權存在事件, 抗告人對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0日所為之裁定(113年度東原簡 字第62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提起上訴,如逾上訴期間或係對於不得上訴之判決而上訴 者,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0條前 段、第44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程序之第 一審裁判之上訴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參 照。又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行之; 送達於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 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送達不能依 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第137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 達地之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 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 一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寄存 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民事訴訟法第136 條第1項本文、第137條第1項、第138條第1項、第2項亦有明 文。又按寄存送達,係以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 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 、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時,送達即為合法,僅送達之效 力延至寄存後10日始發生而已;至應受送達人究於何時前往 領取應受送達之文書,或並未前往領取,於送達之效力均無 影響(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96號、109年度台抗字第6 33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抗告意旨略以:伊未收到任何判決書跟證明,原判決尚未確 定,爰提起本件抗告,聲明廢棄本院113年度東原簡字第62 號民事裁定(下稱原裁定)云云。 三、經查,本件第一審判決(即本院113年度東原簡字第62號民 事判決)於民國113年10月17日寄存送達抗告人住所地之警 察機關,此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憑(見本院113年度東原簡字 第62號卷第103頁),並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即113年10月 27日發生送達效力。則自該判決送達翌日起算20日不變期間 (抗告人之住所地位於法院所在地,無須扣除在途期間), 抗告人之上訴期間於113年11月18日屆滿(期間末日113年11 月16日為星期六,依法遞延至星期一即113年11月18日)。 然抗告人遲至114年1月17日始提起本件上訴,有民事上訴狀 上之本院收文章可佐(見本院113年度東原簡字第62號卷第1 23頁),已逾上訴期間,其上訴自非合法,原裁定以抗告人 上訴逾期,上訴不合法為由,駁回其上訴,核無違誤。抗告 人雖以前詞置辯,然依首開說明,上開第一審判決既於113 年10月27日即發生送達效力,抗告人實際上係於何時受通知 ,於送達之效力均無影響,其前開所辯,於法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審法院以抗告人上訴不合法而裁定駁回其上訴 ,於法並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 法 官 張宏節                    法 官 徐晶純                    法 官 陳建欽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3-27

TTDV-114-原簡抗-1-20250327-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7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許惠姍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史詒君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6日 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 間內為之,提起上訴如逾上訴期間者,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0條前段、第442條第1項定有明 文。 二、本件第一審判決於民國114年2月14日寄存送達,經10日始生 送達效力,此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加計在途期間以後 ,上訴人至遲應於114年3月20日(星期四)提起上訴始稱適 法,是上訴人遲至114年3月21日具狀向臺灣高等法院提起上 訴(後由臺灣高等法院轉送本院;參看本院收狀註記),顯 然已逾20日不變期間,且屬不能補正,故其本件上訴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王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沈秉勳

2025-03-27

KLDV-114-訴-78-20250327-2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5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許惠姍 被 上訴人 原 告 蔡蓁儀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6日 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 間內為之,提起上訴如逾上訴期間者,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0條前段、第442條第1項定有明 文。 二、本件第一審判決於民國114年2月13日寄存送達,經10日始生 送達效力,此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加計在途期間以後 ,上訴人至遲應於114年3月19日(星期三)提起上訴始稱適 法,是上訴人遲至114年3月21日具狀向臺灣高等法院提起上 訴(後由臺灣高等法院轉送本院;參看本院收狀註記),顯 然已逾20日不變期間,且屬不能補正,故其本件上訴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王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沈秉勳

2025-03-27

KLDV-114-訴-55-20250327-2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6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許惠姍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許淑芬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6日 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 間內為之,提起上訴如逾上訴期間者,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0條前段、第442條第1項定有明 文。 二、本件第一審判決於民國114年2月14日寄存送達,經10日始生 送達效力,此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加計在途期間以後 ,上訴人至遲應於114年3月20日(星期四)提起上訴始稱適 法,是上訴人遲至114年3月21日具狀向臺灣高等法院提起上 訴(後由臺灣高等法院轉送本院;參看本院收狀註記),顯 然已逾20日不變期間,且屬不能補正,故其本件上訴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王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沈秉勳

2025-03-27

KLDV-114-訴-67-20250327-2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基小字第5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黃楗森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何心瑜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6日 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 間內為之,提起上訴如逾上訴期間者,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準用同法第440條前 段、第44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第一審判決於民國114年2月11日送達上訴人,此有本院 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加計在途期間以後,上訴人至遲應於11 4年3月7日(星期五)提起上訴始稱適法,是上訴人遲至114 年3月25日具狀上訴(參看本院收狀日期),顯然已逾20日 不變期間,且屬不能補正,故其本件上訴為不合法,應予駁 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第442條第1項、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王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沈秉勳

2025-03-27

KLDV-114-基小-57-20250327-2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7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許惠姍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李德馨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6日 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 間內為之,提起上訴如逾上訴期間者,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0條前段、第442條第1項定有明 文。 二、本件第一審判決於民國114年2月14日寄存送達,經10日始生 送達效力,此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加計在途期間以後 ,上訴人至遲應於114年3月20日(星期四)提起上訴始稱適 法,是上訴人遲至114年3月21日具狀向臺灣高等法院提起上 訴(後由臺灣高等法院轉送本院;參看本院收狀註記),顯 然已逾20日不變期間,且屬不能補正,故其本件上訴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王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沈秉勳

2025-03-27

KLDV-114-訴-77-20250327-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回復原狀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44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劉冠呈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森林法案件,對於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3日所為第一審刑事判決(110年度原訴字第120號),聲請回復原狀併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回復原狀之聲請及上訴均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劉冠呈未於法定期間收執本院 110年度原訴字第120號刑事判決(下稱本案判決),詎料於 民國114年1月間接獲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執行指揮書 ,已剝奪聲請人訴訟之合法權益,爰依法聲請回復原狀並聲 明上訴等語。 二、按上訴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原審法院認為上訴 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 ,應以裁定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及第362條前段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非因過失,遲誤上訴、抗告或聲請再審 之期間,或聲請撤銷或變更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裁 定或檢察官命令之期間者,於其原因消滅後10日內,得聲請 回復原狀;因遲誤上訴或抗告或聲請再審期間而聲請回復原 狀者,應以書狀向原審法院為之,其遲誤聲請撤銷或變更審 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裁定或檢察官命令之期間者,向 管轄該聲請之法院為之;聲請回復原狀,應同時補行期間內 應為之訴訟行為,刑事訴訟法第67條第1項、第68條第1項、 第3項亦有明定。所謂非因過失,係指逾期之原因非可歸責 於當事人而言,若其不能遵守期限係由於自誤,即不能謂非 過失(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1514號裁定意旨參照)。 又刑事訴訟關於文書之送達,除刑事訴訟法第六章有特別規 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62條規定甚明 。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1項規定,送達於住居所、事務所或 營業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 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是倘文書已付與此種有辨別事理能力 之同居人或受僱人,其簽收訴訟文書之效力,應與送達本人 收受相同(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15號裁定意旨參照) 。 三、經查:   ㈠觀諸聲請人所提「刑事聲請回復原狀」之書狀內容,已敘 及不服本案判決對聲請人所為之論罪及科刑,應認聲請人 除聲請回復原狀外,亦一併提起上訴,合先敘明。   ㈡聲請人因違反森林法案件,經本院以110年度原訴字第120 號判決判處罪刑,本案判決正本已於民國113年6月14日合 法送達至聲請人位於桃園市○○區○○街000號10樓住所,雖 職司送達之郵務人員未能會晤聲請人本人,惟已將本案判 決正本交付具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受僱人簽收,有本院送達 證書、聲請人之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憑,揆諸上開規定及 說明,本案判決正本業於113年6月14日發生送達效力(聲 請人當時無遭羈押或刑之執行)。則聲請人之上訴期間應 自翌(15)日起算,加計3日在途期間,上訴期間末日原 為同年7月7日,然該日為星期日,上訴期間延至次日即同 年7月8日屆滿,乃其竟遲至114年1月22日經由法務部○○○○ ○○○向本院聲請回復原狀並補行上訴,有刑事聲請回復原 狀書狀其上戳章可憑,聲請人之上訴顯已逾上訴期間。   ㈢聲請人雖稱其未收受本案判決正本云云。然如前所述,郵 務送達人員因未獲會晤聲請人本人,而將本案判決正本交 付具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受僱人簽收,即與送達聲請人本人 相同,至該受僱人已否轉交,何時轉交,於送達之效力, 不生影響,自難認有何不可歸責於聲請人之事由致其不能 收受送達之情事。   ㈣綜上所述,聲請人所執事由,核與刑事訴訟法第67條第1項 所定「非因過失,遲誤上訴期間」之要件不符,其聲請回 復原狀,顯無理由;而聲請人併補行聲明上訴,亦因遲誤 上訴期間,不合法律上之程式,且無從補正,是聲請人聲 請回復原狀及聲明上訴,均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刑事第十八庭  法 官 羅文鴻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簡煜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2025-03-26

TYDM-114-聲-344-20250326-1

台抗
最高法院

違反洗錢防制法聲請回復原狀並補行上訴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572號 再 抗告 人 梁恩豪 上列再抗告人因違反洗錢防制法聲請回復原狀並補行上訴案件, 不服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中華民國114年1月24日駁回抗告之裁 定(114年度抗字第28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按上訴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刑事訴訟法第349 條前段定有明文;第一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 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第362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刑 事訴訟法第62條規定,送達文書,除刑事訴訟法第一編第六 章有特別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而民事訴訟法第 136條、第137條規定,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事務所 或營業所行之;於應送達處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將 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同法第138條 規定,送達不能依前2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 之地方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 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 一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寄存 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至於應受送達人何 時領取或實際有無領取寄存之應送達文書,於送達之效力不 生影響。再聲請回復原狀,乃救濟非因過失而遲誤上訴、抗 告等法定期間之程序,所謂非因過失,係指逾期之緣由非可 歸責於當事人而言,若其不能遵守期限由於自誤,即不能謂 非過失。 二、本件原裁定以:再抗告人梁恩豪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經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於民國113年7月29日以112年度金訴字第3 86號判決判處罪刑,該判決已依卷存資料,以郵寄方式送達 至再抗告人位於○○市○○區○○路000巷0號0樓之1戶籍地址,因 未獲會晤本人,亦無受領該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而於11 3年8月7日將該判決正本寄存該送達處所轄內之派出所(高 雄市政府警察局鹽埕分局建國四路派出所),並作送達通知 書2份,1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之門首,另置1份於該 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按,是 該判決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即同年8月17日生合法送達效力 ,並自該日起算上訴期間20日,不需加計在途期間,於同年 9月6日(週五,非例假日或休息日)屆滿,惟再抗告人遲至 同年11月14日始具狀向第一審法院聲請回復原狀並補行上訴 ,有聲請狀及第一審收狀章戳在卷足憑,顯已逾法定上訴期 間,並記明依卷證,再抗告人於該案第一審審理期間,迭於 112年6月27日、同年12月11日準備程序、113年5月15日審理 程序到庭時,均陳明住居於○○市○○區○○路000巷0號0樓之1戶 籍地址,上開期日之傳票亦均送達至上揭戶籍地址,於宣判 期日之前,未曾向第一審法院聲請變更送達地址,再抗告人 就該案件審理期間至辯論終結止,係陳明以上開戶籍地址為 其實際居住地,第一審判決正本對上開戶籍地址為送達,即 無違誤,又所陳113年9月19至23日住院治療、同年10月26日 至11月8日接受教育召集期間,已在上訴不變期間後相當時 日,對於上訴期間之遲誤並無影響,再抗告人逾期提起上訴 ,係因其自誤之過失所致。抗告意旨主張曾向法院陳明未實 際居住在上址戶籍地,實際居所地為○○市○○區○○○街00巷00○ 0號,及上開住院及教召期間其行動自由受拘束,非因過失 遲誤上訴期間等旨,為無理由。因認第一審法院裁定駁回其 聲請回復原狀之聲請,並以所補行之上訴,仍逾上訴期間, 且無從補正,而併予駁回,要無違誤,乃駁回再抗告人在第 二審之抗告,經核於法並無不合。 三、再抗告意旨略以:其於警詢、偵查時確曾表示實際住所為○○ 市○○區○○○街00巷00○0號,該筆錄未予記載之不利益不可歸 責於再抗告人,第一審未調查其實際住居所,未將   判決書送達上址居所,自非適法,另居住戶籍地址之祖母未 曾代其收受該判決書,亦未在戶籍地見過張貼於門首之通知 書,不合於寄存送達之規定。 四、經查,再抗告人並未提出其於第一審審理期間曾向法院陳報 其住居所有何異動之事證,則第一審法院依再抗告人之供述 、查詢之戶籍資料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以再抗 告人非在監在押,將判決正本寄存送達至其陳明之戶籍地址 ,並無違誤,且依送達證書上相關欄位之記載,從形式上觀 察,郵務人員已依規定為寄存送達,即生合法送達效力,   無論再抗告人是否確有領取,業經原裁定敘明其裁酌之理由 ,經核再抗告意旨係就原裁定已說明指駁之事項,再事爭執 ,並徒憑己見,任意指為違法,其再抗告難認為有理由,應 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段景榕 法 官 洪兆隆 法 官 何俏美 法 官 林婷立 法 官 汪梅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珈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2025-03-26

TPSM-114-台抗-572-20250326-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20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孫嘉謙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不服本院 中華民國114年1月20日113年度訴字第1203號第一審刑事判決( 起訴案號:112年度偵字第20201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上訴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次按原審法院認為 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 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第362條 前段各有明文。 二、查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孫嘉謙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 ,因上訴人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 告以簡式審判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前經本院合議 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以簡式審判程序審理,並於民國114 年1月20日以113年度訴字第1203號判決在案,且上開判決正 本業於114年2月4日送達至被告位於臺北市萬華區之住所, 由其配偶代為收受等情,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訴卷第 139頁),已發生送達效力。又被告之住所位於臺北市萬華 區,其向本院為訴訟行為,依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 第3條第1款第2目之規定,無需加計在途期間,則被告至遲 應於114年2月24日提起上訴,惟依卷附被告提出之刑事聲明 上訴狀上所蓋本院收狀戳(訴卷第141頁),其於114年2月2 6日始提起上訴。從而,本件上訴已逾上訴期間而違背法律 上之程式,且無從補正,依據前揭說明,應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林承歆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雅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2025-03-26

TPDM-113-訴-1203-20250326-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