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正禧

共找到 148 筆結果(第 11-20 筆)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拆屋還地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上字第79號 上 訴 人 邱太賢 邱太能 共同送達代收人 廖君育 住○○市○區○○街00號0樓之0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祭祀公業邱傳萬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 ,對於民國114年2月13日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79號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起5日內,向本院補繳第三審裁 判費新臺幣31萬3,578元,並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 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逾期裁定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若 未依上開規定繳納裁判費者,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 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8 1條、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 ,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 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 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 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 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 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訴 訟代理人,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審 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 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66 條之1亦有明定。又依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規定,民國1 12年11月4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施行前已繫 屬之事件,仍適用修正前規定,即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 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另裁判費之徵 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高 法院92年度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二、查本件上訴人上訴第三審之上訴利益,應為繼續使用坐落○○ 市○○區○○段000地號土地(面積1,186.39㎡;下稱系爭土地), 自應以系爭土地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未鑑定時得以公 告現值為交易價額;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1033號裁定 參照),至於被上訴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部分屬附帶請求, 故不併算其價額;是本件上訴利益為2,028萬7,269元(計算 式:面積1,186.39㎡×公告現值17,100元/㎡=2,0287,269元), 而上訴人係於114年3月3日提起第三審上訴,依000年0月0日 生效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 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第1項規定,應徵第三審裁判費31 萬3,578元,未據上訴人繳納;上訴人復未依前揭規定提出 委任律師或具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2項規定資格者為 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茲依前揭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 定正本之日起5日內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即裁定駁回其上 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廖純卿                  法 官 陳正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玉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CHV-112-重上-79-20250317-5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確認界址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548號 上 訴 人 羅俊義 羅元宏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見軍律師 羅淑慧 被 上訴 人 林政權 林宏政 林雅惠 林玉純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張智翔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界址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29 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127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114年2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判決廢棄。 二、確定上訴人共有坐落○○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與被   上訴人共有坐落同上段0-00地號土地之界線為如後附內政部 國土測繪中心民國113年5月14日鑑定圖所示A-B-C-D連接黑 色實線。 三、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2分之1,餘由被上訴人負 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因定不動產之界線或設置界標涉訟者,不問其標的金額或 價額一律適用簡易程序,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5款規 定甚明,所謂「因定不動產界線之訴訟,或設置界標涉訟者 」,係指相鄰地所有人間,關於所有權並無爭執,惟其經界 不明,或就經界有爭執而求定其界線所在之訴訟,其性質屬 形成之訴,土地所有人起訴祇須聲明請求定其界線之所在即 可,無須主張特定之界線,縱有主張一定之界線而不能證明 ,法院不能以此駁回其訴,仍應本於調查結果定不動產之經 界(最高法院111年度台簡抗字第134號裁定,及111年度台簡 上字第10號、112年台簡上字第00號判決意旨參照)。又應適 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第二審法院不得以第一審法院行通 常訴訟程序而廢棄原判決。前項情形,應適用簡易訴訟事件 第二審程序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參照)。 二、查上訴人主張其共有坐落○○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 下稱甲地),與被上訴人共有0-00地號土地(下稱乙地)相鄰 ,其界線應為如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下稱國測中心)民國11 3年5月14日鑑定圖(下稱鑑定圖)所示A-G-H-I-J-D黑色連接 點線,而提起本件訴訟,應無關乎所有權爭執,是依前開規 定與說明,本件屬不動產界線訴訟,故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 。原法院誤行通常訴訟程序審結,有誤用訴訟程序之瑕疵, 應由本院適用簡易訴訟事件第二審程序之規定審理,合先敘 明。 貳、實體方面: 一、上訴人主張:   甲地與東側之乙地、西側之0-00號土地(如附表三所示,下 稱丙地)之界線,均由當時共有人以其上房屋(如附表三所示 )為指界,即伊等房屋(如附表三所示編號2所示甲屋),與東 側房屋(即如附表三所示編號3所示乙屋)、西側房屋(即附表 三編號1所示丙屋),均以房屋邊牆(壁心)為界,再加上伊等 未曾改建或增建甲屋,則與甲、乙地之界線應係甲屋外牆為 即鑑定圖所示A-G-H-I-J-D黑色連接點線,而非鑑定圖所示A -B-C-D連接黑色實線。爰本於甲地共有人之地位,請求確定 甲、乙地界線為如鑑定圖所示A-G-H-I-J-D黑色連接點線。 二、被上訴人則以:   上訴人未能證明甲屋現有東側牆壁為61年地籍圖重測當時之 舊牆,難保事後增建或改建,而有逾越界線之情事,自不得 僅以甲屋東側現存牆壁作為界線之認定依據。況甲、乙地經 地籍圖重測後,其界線為鑑定圖所示A-B-C-D連接黑色實線 ,業已確定。上訴人所主張前開界線,並無依據等語,資為 抗辯。 三、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前開請求,上訴人不服,而提起本件上 訴;兩造聲明如下:  ㈠上訴人之上訴聲明:  ⒈原判決廢棄。  ⒉確定甲、乙地之界線如鑑定圖所示A-G-H-I-J-D黑色連接點線 。  ㈡被上訴人之答辯聲明:   確定甲、乙地之界線如鑑定圖所示A-B-C-D連接黑色實線。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81-88頁,並依卷證文義略作文 字調整):  ㈠甲地(面積90平方公尺)為上訴人共有,其等應有部分詳如附 表一所示〈見原法院臺中簡易庭111年度中簡字第1025號卷( 下稱中簡卷)中簡卷第75頁〉。  ㈡乙地(面積1,371平方公尺,並合併0-00、0-00等地號)為被上 訴人共有,其等應有部分詳如附表二所示(見中簡卷第69-73 頁)。  ㈢甲屋(坐落甲地、門牌○○市○○區○區○○路000巷00弄0號;舊門 牌○○○巷00號)為上訴人共有。  ㈣甲屋與其東、西側各2、1棟房屋門牌、坐落土地位置詳如附 表三所示(見原審卷一第137-143頁)。  ㈤林政權先前本於乙地共有人,請求上訴人拆屋還地事件(案號 :原法院109年度訴字第2611號、本院110年度上易字第247 號),經原法院判命上訴人應拆除如臺中市中山地政事務所( 下稱中山地政)收件日期文號109年11月19日山土測字第1351 00號土地複丈圖所示編號A部分面積14平方公尺之甲屋。嗣 經上訴人提起上訴,尚未審結(見原審卷一第221-312頁)。  ㈥國測中心就甲、乙地間之界線,其鑑定與及補充鑑定結果詳 如附表四、五所示(見原審卷二第239-243、287-291頁)。 五、兩造爭執事項:  ㈠甲、乙地之界線為何?  ㈡上訴人請求確定甲、乙地之界線為鑑定圖所示A-G-H-I-J-D黑 色連接點線,有無理由? 六、本院之判斷:  ㈠按不動產經界訴訟為形式形成之訴,涉及地籍重測之國家土 地行政及稅收利益之公益性質,本質上應屬非訟事件,故法 院確定經界時,應不受當事人所聲明界址之拘束,斟酌具體 情形,秉持公平之原則認定之,本不以當事人之指界位置為 唯一之認定標準(最高法院110年度台簡上字第38號判決意旨 參照)。又臺灣地區之地籍原圖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 ,無法再行複製。光復初期乃暫以日據時期地籍圖測量成果 辦理土地總登記,因該地籍圖年代久遠致圖紙伸縮、破損已 達不堪繼續使用之地步,且原比例尺亦不敷實際需求,必須 辦理地籍圖重測,建立新地籍測量成果,以杜絕界址糾紛。 故重測後,除指界錯誤或測量時確有技術上誤差之情形外, 自不得以重測後之地籍圖與重測前不一,即任意指摘測繪錯 誤(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2452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⒈上訴人主張甲、乙地之界線以甲屋東側邊牆位置,即鑑定圖 所示A-G-H-I-J-D黑色連接點線,無非以其等與當時鄰地所 有人指界以甲屋邊牆為準(見原審卷第299-301頁),及其等 未曾改建或增建甲屋東邊牆壁,為其最主要之依據。  ⒉惟上訴人不否認甲屋屬未保存登記建物,且於61年間地籍圖 重測前即已存在,並無當時建物設計平面圖、竣工圖與建物 登記謄本,可供比對事後有無改建或增建等情。又甲屋與東 側乙屋建築當時,雙方有無申請地政機關鑑界再為建造,因 時年代久遠,已無從可考究。是甲屋東側現存牆壁是否係甲 、乙地界線實際位置,尚非無疑。  ⒊況當事人之指界位置既不得作為認定界線之唯一標準,則甲 、乙地之界線何在,仍應審酌具體情形,秉持公平之原則以 為認定。  ⒋原法院囑託國測中心鑑定甲地界線位置,嗣經國測中心使用 精密電子測距經緯儀檢測中山地政104年補設之圖根點,經 檢核合格後,施測導線測量並布設圖根導線點,以各圖根點 及圖根導線點為基點,再以精密電子測距經緯儀分別施測甲 地及附近各界址點,並計算其坐標值輸入電腦,以自動繪圖 儀展繪於鑑測原圖上,再依據中山地政所保管之修測後地籍 圖及圖解地籍圖數值化成果,修測前地籍圖等資料,展繪本 案有關土地地籍圖經界線,與前項成果核對檢核後測定於鑑 測原圖,作成鑑定書及鑑定圖,其上載明鑑定結果:甲、乙 地重測前界線為鑑定圖所示A-G-H-I-J-D黑色連接點線,重 測後界線為鑑定圖所示A-B-C-D連接黑色實線。依此,可見 國測中心所為施測,已有效排除過往地政機關於辦理地籍測 量時所生錯誤,其鑑測結果,應可供審酌作為甲、乙地之界 線之判斷參考。  ⒌再參酌鑑定書與鑑定圖內容,可知如依上訴人指界位置,即 以甲屋現況東側邊牆為界,核算出甲地面積為104平方公尺 ,較甲地登記面積90平方公尺,增加14平方公尺;並核算出 乙地面積為1,001平方公尺,與乙地登記面積1,371平方公尺 ,減少10平方公尺。由此,可見依上訴人指界位置,甲、乙 地面積有增減,即甲地增加14平方公尺,較其登記面積增加 15%以上(90÷14≒0.1555),而乙地面積則減少10公尺,難謂 符合公平原則,應非可採。  ⒍承上,反觀如依被上訴人指界位置,核算出甲地面積與登記 面積並無增減,上訴人就甲地之權利尚無影響;並核算出乙 地面積為1,375平方公尺,與乙地登記面積僅減少4平方公尺 ,並於被上訴人就乙地權利之影響甚微。據此,可知依被上 訴人指界位置,甲、乙地面積增減較少,較符合公平原則, 應屬可採。  ㈡此外,本件並無證據證明國測中心所為施測,有何技術上誤 差之情形。爰此,本院斟酌具體情形,秉持公平之原則,因 此認定被上訴人指界鑑定圖所示A-B-C-D連接黑色實線,始 為甲、乙地之界線。 七、綜上所述,甲、乙地之界線應係在鑑定圖所示A-B-C-D連接 黑色實線,而為上訴人所否認,其經界自有不明,即有確定 界址之必要,惟上訴人主張應係在鑑定圖所示A-G-H-I-J-D 黑色連接點線,殊不足取,已如前述,本院不受其主張之拘 束,爰確定係在新地籍線即如鑑定圖所示A-B-C-D連接黑色 實線。從而,原審僅判決駁回上訴人之敗訴,並未確定其界 線究竟何在,自有未洽,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 棄改判,為有理由,爰改判如主文第一、二項所示。 八、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   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   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查本件屬經界事件,爰斟酌兩造在本件訴訟中之利害關係 ,就訴訟費用負擔判決如主文第五項所示。 九、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十、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廖純卿                  法 官 陳正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僅得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提起上訴。 如不服本判決,須於收受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 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具有民事訴訟法 第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之情形為訴訟代理人者,另應附具 律師及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該條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 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書記官 林玉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附表一(甲地:○○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面積90㎡) 編號 共有人 ⑵應有部分 1 羅俊義 100分之55 2 羅元宏 100分之45 附表二(乙地:○○市○區○○○段0000地號、面積1,371㎡)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 1 林政權 100000分之93598 2 林玉純 100000分之2134 3 林雅惠 100000分之2134 4 林宏政 100000分之2134 附表三(○○市○區○○○段): 編號 土地 ⑴地號 ⑵代稱   門牌 ⑴舊門牌(○○○巷) ⑵新門牌(○○路000巷00弄) ⑶代稱  備註 1 ⑴0-00 ⑵丙地 ⑴00號 ⑵0號 ⑶丙屋  2 ⑴0-00 ⑵甲地 ⑴00號 ⑵0號 ⑶甲屋  3 ⑴0-00 ⑵乙地 ⑴00號 ⑵0號 ⑶乙屋  0-00地號為0-00地號合併 4 ⑴0-00 ⑵丁地 ⑴00號 ⑵0號 ⑶丁屋  0-00地號為0-00地號合併 附表四: 編號 内政部國土測繪中心之鑑定意見 1 圖示⊙小圓圈係圖根導線點。 2 圖示—黑色實線係○○○段地籍圖經界線,其中A—B—C—D連接黑色實線,係被上訴人主張○○○段0-00地號與同段0-00地號土地間修正測量後之地籍圖經界線位置。 3 圖示A…G…H…I…J…D黑色連接點線係以修正測量前○○○段地籍圖(比例尺1/1200)測定系爭土地間界址,並讀取其坐標後,展點連線於修正測量後地籍圖比例尺1/600鑑測原圖上之位置,即上訴人主張0-00地號與同段0-00地號土地間之修測前地籍圖經界線位置。圖示G、J點為修正測量後之地籍圖經界線延長線與修正測量前地籍圖經界線之交點。 4 圖示紅色連接虛線為系爭土地上建物外緣位置,其中K、N點係紅色連接虛線與地籍圖經界線之交點;Q點係紅色連接虛線與修測前地籍圖經界線之交點。 5 以被上訴人主張修正測量後之地籍圖經界線為準,圖示著黃色甲區域(M--N—D…Q--M)及著綠色乙區域(Q…D—K--L--Q),係系爭建物使用○○○段0-00地號土地範圍,其面積合計為12平方公尺,該逾越尺寸如放大略圖所標註。 6 以上訴人主張修正測量前之地籍圖經界線為準,圖示著黃色甲區域(M--N—D…Q--M)係系爭建物使用○○○段0-00地號土地範圍,其面積為3平方公尺,該逾越尺寸如放大略圖所標註。 7 圖示0--P藍色連接虛線係系爭土地上建物之東側牆心位置。有關法官指示標示上訴人所指○○○段0-00地號土地地籍調查表略圖東側實線與虛線之距離(即建物之牆心與外圍距離),為0.13公尺,該區域如放大略圖L--M--P--0--L所圍區域,其面積為1平方公尺。有關法官指示標示被上訴人所指建物牆心至○○○段0-00地號東側與同段0-0地號土地地籍線之距離,分別為16.22公尺、16.54公尺,如鑑定圖上所示。 附表五: 編號 内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補充鑑定意見 1 圖示—黑色實線係○○○段地籍圖經界線,其中W-E 連接黑色實線,係0-00地號與同段0-00地號土地間修正測量後之地籍圖經界線。 2 圖示I…J1、Y…Z1黑色連接點線係○○○段0-00地號與同段0-00及0-00地號土地間之修正測量前地籍圖經界線。 3 法院囑託補充鑑定第1點,修正測量前○○○段0-00地號南側面寬如圖示Y…I黑色連接點線,其寬度為8.24公尺。 4 法院囑託補充鑑定第2點(依法院傳真修正),圖示S--R藍色連接虛線係○○○段0-00地號建物西側牆壁中心,T、U點係S--R藍色連接虛線及其延長線與修正測量後地籍圖經界線之交點。依T--U藍色連接虛線與0-00地號西側實線(修正測量後地籍線)E-W計算長度、寬度、面積結果,長度T--U為10.12公尺、寬度U-W為1.16公尺、面積(T—E—W—U--T所圍橙色丙區域)為11平方公尺。 5 法院囑託補充鑑定第3點(依法院傳真修正),圖示S--R藍色連接虛線係○○○段0-00地號建物西側牆壁中心,V點係S--R藍色連接虛線延長線與修正測量前地籍圖經界線之交點。依T--V藍色連接虛線與○○○段0-00地號西側修正測量前地籍線Z…Y計算長度、寬度、面積結果,長度T--V為9.56公尺、寬度Y…V為0.43公尺、面積(T--V…Y…Z-T所圍紅色丁區域)為4平方公尺。 6 法院囑託補充鑑定第4點,○○○段0-00地號與毗鄰同段0-00地號土地間之修正測量前地籍圖經界線如圖示Y…Z1黑色連接點,Z點為Y…Z1黑色連接點與修正測量後地籍圖經界線之交點。 7 法院囑託補充鑑定第5點,依修正測量前地籍圖繪測○○○段0-00、0-00、0-00、0-00地號土地面積如下: ⒈○○○段0-00地號如著灰色戊區域,其面積為95平方公尺。 ⒉○○○段0-00地號如著粉紅色己區域,其面積為92平方公尺。 ⒊○○○段0-00地號如著藍色庚區域,已合併於2之24地號,其面積為 89平方公尺。 ⒋○○○段0-00地號如黃色辛區域 ,已合併於0-00地號,其面積為88平方公尺。 法院囑託補充鑑定第6點,建物東西兩側牆壁中心線為基準,南側面寬如圖示R--0紅色連接虛線,其寬度為8.51公尺。

2025-03-12

TCHV-113-上易-548-20250312-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6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再審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陳宏益等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對於 中華民國113年12月26日本院裁定(113年度聲再字第28號),聲 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費用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應於裁定確定時起30日之不變期間 內提起,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同法第500條第1項規 定自明。查再審聲請人於民國114年2月13日具狀對本院113 年12月28日所為113年度聲再字第28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 定裁定)聲請再審,有其民事再審聲請狀上所蓋本院收狀章 戳日期可憑(見本院卷第3頁),而原確定裁定係於114年1 月8日寄存於聲請人住所地派出所,有送達證書可稽(見原 確定裁定卷第27頁),故本件再審之聲請,未逾30日不變期 間,合先敘明。 二、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款 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 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 ,始為相當;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最高 法院107年度台聲字第643號裁定同此意旨)。 三、再審之訴,法院認無再審理由,判決駁回後,不得以同一事 由,對於原確定判決或駁回再審之訴之確定判決,更行提起 再審之訴,民事訴訟法第498條之1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 同法第507條規定,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者準用之。聲請 人主張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110年度救字第1號裁定 已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原確定裁定違反同法第496條第1項第 12款規定云云,惟其已於原確定裁定程序中以此同一事由主 張為再審理由(見原確定裁定卷第3至4頁),違反第498條 之1規定,於法不合。 四、當事人聲明係對某件再審裁判為再審,但審查其再審訴狀理 由,實為指摘原確定裁判或前次之再審裁判如何違法,而對 該聲明不服之再審裁判,則毫未指明有如何法定再審理由。 此種情形,可認為未合法表明再審理由,逕以其再審為不合 法駁回之(最高法院109年度台聲字第1546號、113年度台抗 字第493號裁定意旨同此)。再審聲請人主張原確定裁定漏 未及斟酌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113年度中救字第54 號裁定,有違反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規定之再審 事由云云。惟其持上開證物所為主張,無非仍在指摘前訴訟 程序之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65號確定裁定駁回其請求之理由 ,就原確定裁定究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則 未據指明。聲請人就原確定裁定表明之其餘再審理由,核均 係指摘原確定裁定前之裁判如何違法,依前揭說明,此部分 聲請均不合法,且無庸命其補正,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再審聲請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何佳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1

TCHV-114-聲再-16-20250311-1

上更一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上更一字第66號 上 訴 人 王繹熏(即王永良之承當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與被上訴人黃政皓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4年2月12日本院111年度上更一字第66號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提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 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第三審上 訴。   理 由 一、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第2項 規定,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其代理人,此為必 須具備之程式。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未依上開規定委任 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其代理人者,原第二審法院應 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依同法第481條準用 第442條第2項規定,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人不服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所為判決,提起第三審 上訴,未依前開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 其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正本翌日 起5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何佳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1

TCHV-111-上更一-66-20250311-3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07號 抗 告 人 謝靜宜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謝整宗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12月26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裁定(113年度訴字第30 61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訴訟標的金額明確,法院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僅屬訴訟費 用之計算及徵收,無涉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乃訴訟程序進 行中所為之裁定,依民事訴訟法第483條規定,不得抗告。 又對於不得抗告之裁定提起抗告者,其抗告不合法,依同法 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之規定,應以裁定駁回 之。至訴訟事件得否上訴、抗告、再抗告,均係基於法律之 規定,殊不因法院書記官於裁判正本上有無記載或其記載是 否錯誤,而得變更法律之規定(最高法院109年度台聲字第1 052號裁定同此意旨)。 二、查本件抗告人對原法院判命其給付新臺幣(下同)60萬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元之判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未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經 原法院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裁定命抗告人繳納第二審裁判 費9,750元。惟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明確,無待法院核定,而 與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無關,且屬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 定,依前揭說明,自不得抗告。茲抗告人對該裁定提起本件 抗告,即有未合,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何佳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1

TCHV-114-抗-107-20250311-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法官迴避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9號 聲 請 人 黃僈芛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曾漢棋(即曾漢棋綜合醫院)等間請求損害 賠償事件(本院113年度醫上易字第2號),聲請法官迴避,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伊與相對人曾漢棋(即曾漢棋綜合醫院)、張華莉間本院113 年度醫上易字第2號損害賠償事件,承審法官許秀芬、吳國 聖、戴博誠(下合稱承審法官)未依伊聲請調查證據,於民國 114年2月19日第一次言詞辯論後即終結辯論程序,並定於同 年3月12日宣判,漏審聲明證據,隱匿湮滅證據,包庇圖利 相對人,足認承審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爰依民事訴訟 法第33條等規定,聲請承審法官迴避等語。 二、按法官有民事訴訟法第32條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 務有偏頗之虞者,當事人得聲請法官迴避,司法事務官、法 院書記官及通譯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第 39條固有明文。惟所謂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係指法官 對於訴訟標的有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 交誼或嫌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 者而言。若僅憑當事人之主觀臆測,或不滿意法官進行訴訟 遲緩、不就當事人聲明之證據為調查,或認法官行使闡明權 、指揮訴訟失當,則不得謂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且上開 迴避之原因,依同法第34條第2項、第284條之規定,應提出 能即時調查之證據釋明之(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431號 裁定意旨參照)。 三、查聲請人前揭聲請意旨,無非係以承審法官未就其聲明之證 據為調查,即終結言詞辯論程序並定期宣判,進而認為承審 法官有其指摘情形,核屬對於承審法官所為訴訟指揮、調 查證據取捨之當否加以指摘,並憑其主觀臆測認系爭司法人 員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依照前揭說明,自與民事訴訟法第 33條第1項第2款所定法官迴避事由不符。此外,聲請人復未 能提出其他能即時調查之證據,釋明承審法官對於訴訟標的 有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嫌怨, 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之事。從而, 本件無從認承審法官有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執行職 務有偏頗之虞之情形,則聲請人之聲請,應無理由,不予准 許。    四、末按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各款情形之一,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固應定 期間先命補正,惟法院認已有無從補正訴訟要件情形之一者 ,縱先命補正其餘訴訟要件,於當事人已無實益,即可以裁 定駁回之,無庸先命當事人補繳裁判費後再予駁回(司法院1 08年12月2日院台廳民一字第1080032302號函參照)。準此意 旨,聲請人固未繳納裁判費,惟因有前述無法補正不合法之 情,爰先不命補繳裁判費,併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廖純卿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玉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1

TCHV-114-聲-49-20250311-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5號 聲 請 人 劉正能 訴訟代理人 楊俊樂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林清榮間請求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事件,聲 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於聲請人繳納費用後,交付本院112年度上字第518號請求塗銷 最高限額抵押權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20日準備程序期日之法庭錄 音光碟。 聲請人就前項所示法庭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 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證人邵秀琴在本院112年度上字第518號請求 塗銷最高限額抵押權登記事件(下稱本件)於民國114年2月 20日準備程序受訊問時,因其證述反覆,筆錄未能將其證述 過程詳細紀錄,且筆錄無法呈現其作證之態度,故聲請交付 系爭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等語。 二、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 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聲 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持有法庭錄音、錄影 內容之人,就所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 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 段、第90條之4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 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 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 ;第1項聲請經法院裁定許可者,每張光碟應繳納費用新臺 幣50元,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3項亦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件當事人,為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 其持上開理由,聲請交付本院114年2月20日準備程序期日之 錄音光碟。本院審酌其聲請合於首揭規定之期限,復已敘明 聲請交付法庭錄音以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理由,且本件並無 得不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等應保密 之事項,核無不合,應予准許(聲請人並應依前開規定支付 費用)。惟聲請人依法就取得之法庭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 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併予諭知以促其 注意遵守。 四、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2025-03-06

TCHV-114-聲-45-20250306-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52號 聲 請 人 新國開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文栢 訴訟代理人 黃聖棻律師 相 對 人 臺中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盧秀燕 訴訟代理人 柯瑞源律師 許涪閔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12月16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裁定(113年度重訴字第60 6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伊前依民法第840條第2項、第 1項規定,向相對人先位訴請延長如附表所示土地(下稱系 爭土地)之地上權(下稱系爭地上權),備位則請求相對人 按伊所有建築物(下稱系爭地上物)之時價,補償伊新臺幣 1億7,278萬1,910元,自民國112年11月間即繫屬於原法院以 112年度重訴字第721號(下稱另案)審理中。詎相對人未於 另案提起反訴,選擇另行提起本件訴訟,請求伊拆除系爭地 上物並返還系爭土地予相對人,惟伊如於另案獲得勝訴判決 ,自得本於延長後之系爭地上權占有系爭土地,而屬本件訴 訟之前提要件。原裁定駁回伊依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1項規 定所為停止訴訟之聲請,於法未合,故提起本件抗告,聲明 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相對人則以:系爭地上權業經兩造預先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 延長,伊亦不同意延長系爭地上權,抗告人另案主張顯無理 由。況法院於本件訴訟本得自行調查審認系爭地上權得否延 長,無待另案判決之必要,故另案非本件訴訟之前提,抗告 人聲請停止訴訟,無非利用訴訟期間冗長,持續對外收取高 額租金營利,實已嚴重影響市政規劃並損及公共利益等語。 三、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1項固規定訴訟全部或一部之裁判,以 他訴訟之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為據者,法院得在他訴訟終結前 ,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惟法院應否裁定停止,本有自由裁 量之權,並非一經當事人聲請,即應裁定停止(最高法院11 0年度台抗字第1404號意旨相同)。且為本訴訟先決問題之 法律關係是否成立,在本訴訟法院本可自為調查審認,若因 停止訴訟程序,當事人將受延滯之不利益時,仍不宜裁定停 止其訴訟程序(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417號、107年度 台抗字第489號裁定同此意旨)。查本件訴訟相對人係本於 所有權排除侵害之法律關係,請求抗告人拆除系爭地上物及 返還系爭土地,法院應審斷之先決問題,乃相對人是否為系 爭土地所有權人,及抗告人以系爭地上物占用系爭土地有無 合法權源。惟抗告人是否有權占有,原法院非不可自為調查 審認。況另案仍在第一審法院審理中,本件倘停止訴訟程序 待其確定,將曠日費時,使相對人蒙受訴訟延滯之不利益, 是抗告人之聲請,自不應准許。原法院以另案非本件訴訟之 先決問題,以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理由雖有不同,但結 論並無二致,仍應予維持。抗告論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 明廢棄,非有理由。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再為抗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如提起再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 之關係人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 ),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TCHV-114-抗-52-20250305-1

上更一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上更一字第66號 上 訴 人 許品萱(原名許阿蜂) 梁鐶耀 黃嫦足 上列當事人與被上訴人黃政皓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4年2月12日本院111年度上更一字第66號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提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 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及具狀表明對於第二審判決不服 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逾期未補正其一,即駁回其 第三審上訴。   理 由 一、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第2項 規定,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其代理人,此為必 須具備之程式。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未依上開規定委任 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其代理人者,原第二審法院應 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依同法第481條準用 第442條第2項規定,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人不服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所為判決,提起第三審 上訴,未依前開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 其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亦未於民事聲明上訴狀表明對於本 院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茲命上訴人 於收受本裁定正本翌日起5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其一,即 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5

TCHV-111-上更一-66-20250305-2

重勞上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勞上字第4號 上 訴 人 蔡垂彰 上列當事人與被上訴人特許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僱 傭關係存在等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15日本院113年度重 勞上字第4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提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 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及具狀表明對於第二審判決不服 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並按上訴聲明之價額補繳第 三審裁判費(倘係對第二審判決全部不服,應繳納第三審裁判費 新臺幣15萬7,392元),逾期未補正其一,即駁回其第三審上訴 。   理 由 一、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徵收裁判 費,並依同法第466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律師或具 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其代理人,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當事 人提起第三審上訴,未依上開規定繳納裁判費或委任律師或 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其代理人者,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 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依同法第481條準用第442條 第2項規定,應以裁定駁回之。又因定期給付涉訟,其訴訟 標的之價額,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 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但超過5年者,以5年計算。又因確 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 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勞動事件法第11條 、第1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且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及 給付薪資,雖為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 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 價額較高者定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897號裁定同此 意旨)。 二、上訴人不服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5日所為判決,提起第三審 上訴,未依前開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 其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亦未於民事聲明上訴狀表明對於本 院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復未據繳納 上訴第三審之裁判費【倘係對第二審判決全部不服,上訴人 之上訴利益額為新臺幣(下同)883萬8,960元(計算式如附 表),應繳納第三審裁判費15萬7,392元】。茲命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正本翌日起5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其一,即駁 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其餘部分不得抗 告。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附表】(單位:新臺幣) 編號 二審聲明 金(價)額 1 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 8,838,960元(計算式:月薪147,316元×12月×5年) 2 自113年1月1日起至上訴人復職之日止,按月於當月25日給付上訴人薪資14萬7,316元本息 同上 3 自113年1月1日起至上訴人復職之日止,按月提撥勞工退休金9,000元至上訴人勞工退休金專戶 540,000元(計算式:9,000元×12月×5年) 4 自113年1月1日起至上訴人復職之日止,按年度於當年1月25日前給付上訴人年度獎金24萬7,500元本息 1,237,500元(計算式:247,500元×5年) 5 依股權售予計畫約定之期日、股數,向上訴人給付或賠償Alphabet Inc.Class C (GOOG)302股 1,399,037元(美金146.67元×302股×匯率31.585,元以下四捨五入) 備註 如上訴人就編號1部分提起上訴,因編號2至5所示給付之經濟目的與之相同,均不併計;如上訴人未就編號1部分提起上訴,則應視上訴人就編號2至5部分之上訴範圍合併定其上訴利益。

2025-03-05

TCHV-113-重勞上-4-20250305-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