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偉銘

共找到 134 筆結果(第 11-20 筆)

消債抗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保全處分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抗字第3號 抗 告 人 即 債務人 汪志勳 代 理 人 蔡昀圻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聲請保全處分事件,對於民國114 年2月8日本院114年度消債全字第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固有明 文。惟同條例第48條第2項及第69條後段亦規定,於法院裁 定開始更生程序後,除有擔保及有優先權之債權外,對於債 務人不得開始或繼續訴訟及強制執行程序;更生程序終結時 ,不得繼續之強制執行視為終結。是於法院裁定准予更生程 序前,除別有緊急或必要情形致更生目的無法達成外,債權 人依法得訴訟及為強制執行之權利均應不受影響。再參以消 債條例第19條第1項所定保全處分,其目的係為防杜債務人 之財產減少,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並使債務人有重建 更生之機會所設,非做為債務人延期償付債務之手段,或有 礙於法院裁准更生或清算後相關法定程序之進行,因此法院 是否核可為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之保全處分,應本諸上開 立法目的及規定,依債務人之財產狀況,就保全處分對債務 人更生或清算目的達成之促進,及保全處分實施對相關利害 關係人所生影響,兼顧債權人權益,避免債務人惡意利用保 全處分,阻礙債權人行使權利,或作為延期償付手段之可能 性,綜合比較判斷,決定有無以裁定為保全處分之必要。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於民國114年2月10日收受臺灣臺南地 方法院(下稱臺南地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62637號執行命 令,就抗告人對第三人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三商美邦壽險公司)之人壽保險契約債權為強制執行,如 遭強制解約,將使抗告人失去保險保障,造成不可抹滅傷害 。又抗告人薪資債權受強制執行僅讓特定債權人收取,為保 障抗告人、其他債權人之權利及為防杜債務人財產減少,維 持債權人公平受償,故有裁定對於抗告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 停止之必要。原裁定駁回保全處分之聲請,容有不當,爰依 法提起抗告,求予廢棄等語。 三、經查:  ㈠債權人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裕融公司)聲請強制執 行抗告人對第三人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 及對三商美邦壽險公司之保險契約債權等情,有本院114年1 月2日雲院仕114司執助丑字第6號執行命令、臺南地院114年 1月24日南院揚113司執源162637字第1144007393號執行命令 影本附卷可佐。另抗告人已於114年1月13日向本院聲請更生 ,經本院以114年度消債更字第5號受理,亦經本院調取前開 案卷宗查明無訛。  ㈡抗告人固稱上開強制執行程序有侵害其權益之虞及為維持債 權人公平受償而有保全必要性等語,惟抗告人並未具體釋明 有何需保全處分之緊急或必要情形、債權人所為如何影響其 重建更生之機會,尚難僅憑抗告人已提出更生聲請之事實、 泛言因此將失去保險保障造成不可抹滅傷害、防杜聲請人財 產減少、為維持債權人公平受償等語,即遽認上開強制執行 程序有礙於抗告人更生程序之進行及其目的之達成,而須以 保全處分停止前揭強制執行程序之必要。況抗告人為全民健 康保險及勞工保險之被保險人,縱不幸發生保險事故,自得 領取相關保險給付,仍有基本之保障,抗告人所稱保險契約 遭強制解約,失去保險保障將造成不可抹滅傷害等語,容有 誤會,且亦與消債條例所設保全處分制度目的無涉。另裕融 公司以外之債權人若欲實現債權,亦得就上開執行事件聲明 參與分配或併案聲請,並不妨礙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亦無 需抗告人為怠於行使權利之債權人考量,限制債權人行使債 權,對於維持債權人間公平受償並無助益,抗告人前揭主張 ,亦屬無據。再者,更生程序係以債務人之薪資或其他收入 作為償債來源,並依更生方案按期清償、分配予各無擔保債 權之債權人,而非如清算程序,係以債務人既有財產為清算 財團以分配予各債權人,則在本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前,債 權人就抗告人之薪資債權、保險契約債權聲請強制執行,並 無礙於嗣後抗告人更生程序之進行與更生目的之達成,反而 抗告人之債務於執行債權人受償時將相對減少,而有利於日 後更生方案之履行,故對抗告人之重建更生應無不利影響。  ㈢綜上,抗告人本件聲請並不符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立法目的 及規定,原法院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核無違誤。抗告意 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消債條例第11條第2項、 第15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449條第1項、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秋如                 法 官 冷明珍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製作。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家莉

2025-03-21

ULDV-114-消債抗-3-20250321-1

苗簡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苗簡字第268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偉銘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緝字第4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黃偉銘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理由、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爰審酌被告黃偉銘係成年且智識健全之人,理應知悉在現代 民主法治社會中,對於任何糾紛之解決,應本諸理性、和平 之方法與手段為之。詎其因故不滿告訴人陳中,竟即漠視刑 法保護他人財產法益之規範,擅持鐵鎚砸毀告訴人所有小客 車之後擋風玻璃及副駕駛座車窗,致其玻璃破裂損壞,所為 誠屬不該。惟念被告並無前科,素行尚可,又其犯後於偵查 中坦承犯行,但迄今尚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所受損害 ,犯後態度尚可。兼衡被告於警詢中自陳高中畢業,現擔任 水電工,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語之智識程度、家庭與生活狀 況,暨告訴人於審理過程中向本院表達之刑度意見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 資警惕。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 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管轄   之第二審合議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呂宜臻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朱俊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均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 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 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鄭雅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2025-03-20

MLDM-114-苗簡-268-20250320-1

小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2號 上 訴 人 黃尚羿 被 上訴人 沈明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19 日本院北港簡易庭113年度港小字第14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關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 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下同)10萬元以下者,適用小額程 序;對於小額訴訟之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 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第436 條之24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判決違背法令,係指依 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所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 適用不當、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 情形,若僅係取捨證據、認定事實等屬於原審法院職權行使 之事項,除有認定違法之情形外,尚不生違背法令之問題。 次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其上訴狀內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 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同法第436 條之25亦定有明文。準此,對於小額訴訟提起第二審上訴, 上訴狀應就原判決如何違背法令為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 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 之旨趣,倘為現存有效或大法官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則應 揭示該判解之字號或其內容,或揭示合於當然違背法令之事 實,上訴狀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原判決之 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不得謂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應認 其上訴為不合法(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314號裁定意旨 參照)。 二、上訴意旨略以:訴外人藍美麗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 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當日是我駕駛的,遭被上訴人追撞 ,我有跟被上訴人說車子修理期間要有代步車載5個小孩上 下課,所以才會去租車。因此向被上訴人請求租車費用新臺 幣(下同)12,350元,車主即我母親藍美麗有同意我跟被上 訴人請求等語。並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 訴人12,350元。 三、查上訴人所執前揭上訴理由,僅係就原審所為事實認定加以 爭執,而未具體指摘原判決如何違背法令,並表明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且就整體訴訟資料亦無從認定原 判決有何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自難認上訴人對該判決如何 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摘,是上訴人以前開上訴理由提起上 訴,顯未合法表明上訴理由,揆諸前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 不合法,自應予駁回。 四、又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 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32 第1項亦有明文;而本件第二審裁判費用為1,500元,應由上 訴人負擔,爰併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 、第436條之19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秋如                    法 官 李承桓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19

ULDV-114-小上-2-20250319-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4號 再 抗告人 曾月貞 代 理 人 陳健通 上列再抗告人與相對人蔡正育間拍賣抵押物事件,再抗告人對於 民國114年3月3日本院所為裁定提起再抗告。按對於非訟事件之 裁定提起再抗告,依非訟事件法第17條、民國113年12月30日修 正發布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 收額數標準第5條規定,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500元。又非 訟事件法第46條規定,非訟事件之抗告及再抗告,準用民事訴訟 法關於抗告程序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規定,關 於第486條第4項之再為抗告,準用第3編第2章之規定。同法第46 6條之1規定: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 理人,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 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法 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院 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及第2項情形 ,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第1項、第2項規定 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 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 ,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本件再抗告人提起再 抗告,未繳納再抗告費用1,500元,且未依上開規定委任律師或 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並提出委任狀,再抗告程式顯有 未合。茲限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翌日起5日內補繳再抗告費用1,5 00元,並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本件再抗告代理 人之委任狀或本人具有律師資格之證明文件,逾期未補正即駁回 再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18

ULDV-114-抗-4-20250318-2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代位分割遺產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70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上列原告請求代位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當事人適格之欠缺,並按被 告人數檢附繕本,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原告之訴當事人不適格者,則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 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均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2項第1款定有明文 。次按「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 以自己之名義,行使其權利。」,民法第242條前段有明文 規定。請求分割公同共有物之訴,訴訟標的對於全體共有人 必須合一確定,屬固有必要共同訴訟,原應由同意分割之共 有人起訴,並以反對分割之其他共有人全體為共同被告,當 事人適格始無欠缺;惟債權人基於民法第242條規定,代位 行使債務人之權利,自無再以被代位人(即債務人)為共同 被告之餘地(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7年法律座談會民 事類提案第12號研討結果參照)。又按民法第1164條所定之 遺產分割,係以整個遺產為一體為分割,並非以遺產中個別 之財產分割為對象,亦即遺產分割之目的在廢止遺產全部之 公同共有關係,而非旨在消滅個別財產之公同共有關係,其 分割方法應對全部遺產整體為之(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 103號判決意旨參照)。末按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 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民 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代位分割被告林逢芃所繼承之雲林 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不動產)之遺產,應以 系爭不動產除被代位之債務人林逢芃即林群喻以外之全部公 同共有人為被告,當事人始屬適格。然本院前曾於民國113 年10月16日函請原告補正系爭不動產之第一類登記謄本、異 動索引及地籍圖,原告迄今未予補正。再於本院向雲林縣臺 西地政事務所調得系爭不動產之辦理繼承登記之相關資料影 本後,函請原告於3日內到院閱卷,並於5日內補正完整之當 事人、聲明及事實,詎原告逾113年11月27日閱卷後,迄今 未為任何補正,原告顯未將林逢芃即林群喻以外之全部公同 共有人列為被告起訴,本件當事人適格即有欠缺。爰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2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本裁 定正本送達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並按被告人數提出繕本或影 本,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17

ULDV-114-訴-70-20250317-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確認債權不存在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32號 原 告 侯以德 上列原告與被告斗六重測辦公室、佳偉科技公司間請求確認債權 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起七日內,具狀補正本件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及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等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 ;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此觀 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21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 6款自明。又法院在特定原告起訴所表明之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法律關係後,應以其依民事 訴訟法第266條第1項第1款規定所主張之「請求所依據之事 實及理由」為據,審查其訴訟上之請求是否具備一貫性。即 法院於行證據調查前,先暫認原告主張之事實係真實,輔以 其主張之訴訟標的法律關係,依實體法予以法律要件評價, 倘其所主張之事實足以導出其權利主張,始具備事實主張之 一貫性;繼而再依實體法予以法律效果評價,倘足以導出其 訴之聲明,始具備權利主張之一貫性。而原告所提起之訴訟 不具備一貫性,經法院闡明後仍未能補正,其主張即欠缺實 體法之正當性,法院可不再進行實質審理,逕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2項規定,以其請求為無理由而予以判決駁回(最 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246號民事判決見解可資參照)。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僅於起訴狀內記載:「緣於該公 司來函交求先父配合重新測量,先父已於114年1月16日病逝 ,已通報地政準備辦理過戶,故繼承人侯以德(即原告)認 為無法配合且其涉及侮辱。特別遞狀確認該公司與重測辦公 室是否有債權,另舍妹侯淑媛已拋繼承。請承審法官明察」 等語。並未具體表明本件請求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及可理解 而具有一貫性之訴訟標的暨其原因事實,揆諸上開規定,本 件起訴程式於法顯有未合。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 起七日內具狀補正如主文所示之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 其訴,特此裁定。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17

ULDV-114-訴-132-20250317-1

勞補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合併請求給付工資)等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補字第8號 原 告 黃家昌 被 告 黃建勝即保證責任雲林縣東明合作農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合併請求給付工資)等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 臺幣12,998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 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 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次因定期給付涉訟,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以權利存續 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 但超過5年者,以5年計算,勞動事件法第11條定有明文。又 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及給付薪資、勞工退休金部分,雖為 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 終局標的範圍,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897號裁定要旨參照)。再按因 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 會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勞動事件法第12條 第1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  ㈠原告訴之聲明為:⒈確認兩造間之僱傭關係存在;⒉被告應自 民國113年7月1日起至原告復職之日止,按月於每月5日給付 新臺幣(下同)46,982元,及自各期應給付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⒊被告應給付原告339,725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⒋被告應自114年1月1日起為原告投保勞工保險、勞工職業 災害保險、健康保險;⒌被告應提繳126,851元及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提繳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至原告 之勞工退休金專戶,並應自114年1月1日起至復職之日止, 按月提繳2,819元至原告勞退專戶。  ㈡就原告請求之聲明第1項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部分,原告 為00年00月0日生,主張每月薪資為46,982元,自原告所稱 被告表示原告已離職而未給付薪資之日即113年7月1日起至 其強制退休65歲為止,已逾5年,依前述規定,原告因本件 訴訟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應以最長期間5年之薪資總 額計算。準此,聲明第1項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818,920 元(計算式:46,982元12月5年=2,818,920元)。而就聲 明第2至5項之請求,除第3項金額中之醫療費用7,530元外, 係以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為前提,與聲明第1項請求確認僱 傭關係存在,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依前揭說明 ,訴訟標的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即應以第1項之 價額2,818,920元定之,此部分原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4,49 4元。惟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規定,得暫免徵收第一審 裁判費2/3,故原告應繳納之裁判費為11,498元(計算式:3 4,494元×1/3=11,498元)。  ㈢另原告訴之聲明第3項請求醫療費用7,530元部分,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此部分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 ,連同上開應先徵收裁判費11,498元,則原告本件合計應繳 付裁判費金額為12,998元(計算式:11,498元+1,500元=12, 998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 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 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07

ULDV-114-勞補-8-20250307-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交付會計資料等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73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天主教中華道明修女會醫療財團法人 法定代理人 徐嘉雯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安聯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麗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交付會計資料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 2月31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31,2 07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第二審裁判 費,應按上訴聲明範圍內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定計算及徵收。又按上訴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 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對本院113年度訴字第273號請求交付會計資料 等事件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上訴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 被上訴人應將原判決附表所示資料交付上訴人。而原判決附 表所示資料部分,係指依兩造訂立之醫療合作契約書第伍條 (四)、第肆條(四)後段之約定交付會計資料等文件,經 核此部分之訴非對於親屬關係及身分上之權利有所主張,應 屬係因財產權涉訟,惟因上訴人倘獲勝訴判決,其所得受之 客觀上利益不能核定,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當以 同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十分之 一定訴訟標的價額。是以,本件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 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65萬元,依上開規定,應徵第二審 裁判費31,207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05

ULDV-113-訴-273-20250305-2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終止借名登記回復股權等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2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周和宗定 周花玩 周君昔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周和宗佑、林嘉盈二人間終止借名登記回 復股權等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為 新臺幣(下同)3,300,0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0,165元,未 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 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05

ULDV-113-訴-126-20250305-2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2號 抗 告 人 許慧滿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許瑞村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8日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逾 期未繳,即駁回抗告。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繳納裁判費新 臺幣(下同)1,000元,此為必備之程式。又抗告有應繳而 未繳裁判費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 間內補正者,其抗告為不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 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8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 82號裁定提起抗告,未據繳納抗告費,茲依前揭規定命抗告 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抗告費1,000元,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其抗告。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2條第2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05

ULDV-113-訴-82-20250305-4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