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意定監護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監宣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076號 聲 請 人 鄧張孝慈(原名:張孝慈) 相 對 人 張劉貴珠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係相對人之子女。相對人因智能障礙 ,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 之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 事事件法第164條之規定,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並選 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又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精神或心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 得為監護之宣告。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鑑定應有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並出 具書面報告,家事事件法第167條亦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固據其提出兩 造之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同意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 明等件為證,且經本院訂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下午2時30分 ,在聯新國際醫院進行訊問與精神鑑定,惟聲請人未帶相對 人到場鑑定,嗣經書記官與聲請人聯繫,則據聲請人之女表 示聲請人已無意願聲請,此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且經本院 於114年1月14日發函並寄撤回狀予聲請人,然迄今未接獲聲 請人撤回本件聲請之書狀,而本件因聲請人未使相對人在精 神科醫師前接受本院訊問並配合精神鑑定,未能盡其當事人 所應協力之行為,致本院未能依前揭規定進行本件監護宣告 之程序。因此,本件既無從依卷內資料認相對人之精神或心 智狀況已達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 示之效果者顯有不足之程度,聲請人復未能盡其當事人所應 協力之行為,使精神科醫師對相對人為精神或心智狀況之鑑 定,則相對人是否有為監護宣告之必要,即屬無法認定,故 本件聲請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姚重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王小萍

2025-02-07

TYDV-113-監宣-1076-202502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61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甲○○○之監護人。 指定丙○○(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甲○○○之次子,相對人 因阿茲海默症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 條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 告之人,並提出戶籍謄本、身心障礙證明、親屬系統表及同 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相對人於民國109年8月11日即經鑑定有極重度第1類身心障礙 (本院卷第23頁),故本件無於鑑定人前訊問相對人之必要。 又鑑定人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醫師方勇駿於 113年12月17日實施鑑定後,依相對人之病史、個人生活史 、身體理學檢查、精神狀態檢查及日常生活能力,鑑定結論 認為:相對人之精神狀態相關診斷為「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其因前述診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 思表示之效果,亦不能管理處分自己之財產,且預後差、預 期將繼續惡化等語,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113年12月20日北 市醫陽字第1133079829號函覆之精神鑑定報告書為憑(本院 卷第35至39頁)。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於97年間因腦幹中風導致右側肢體無力、言 語功能喪失,經治療、復健仍未能改善,自112年起日常生 活均完全依賴家人及外籍看護協助照顧,且其於113年12月1 7日鑑定時,對於叫喚已無回應或眼神接觸,語言、經濟活 動能力及社會性亦完全缺損(本院卷第37至38頁),足認相對 人確實已因前述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 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應准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之 配偶戊○○已死亡(本院卷第41頁),尚生存之最近親屬為子女 丙○○、丁○○及聲請人,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 及由丙○○擔任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卷第15至21 、25、31至32頁),足認上開人選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 爰依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聲請人於本件監護開始時,應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丙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5-02-07

SLDV-113-監宣-561-202502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86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甲○○之監護人。 指定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甲○○之長女,相對人因 失智症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 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 事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並提出淡水馬偕紀念醫院乙種診斷證明書、身心障礙證明 、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及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相對人罹患腦梗塞及血管性失智症,其於民國109年5月15日 進行心理衡鑑時,臨床失智評估量表分數為2分(CDR=2),達 中度失智程度,且合併第1、7類身心障礙取得重度身心障礙 證明(本院卷第15至17頁),並據相對人之配偶丙○○陳明相對 人目前中風昏迷臥床、已不認得人等語(本院卷第25頁),故 本件無於鑑定人前訊問相對人之必要。又鑑定人即淡水馬偕 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邱于峻於113年11月14日實施鑑定後, 依相對人之過去生活疾病史、心理衡鑑結果、身體及精神狀 態檢查,鑑定結果認為:相對人之主要精神障礙為因失智症 所引發之認知功能與心智狀態缺損,目前受損程度已達極重 度障礙,無法自理生活,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及辨識 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均因前述狀態而缺乏,亦無管理處分自 己財產之能力,且依一般醫學經驗判斷,此一狀態應難以回 復,此有淡水馬偕紀念醫院114年1月7日馬院醫精字第11300 06076號函覆之鑑定報告書可以參考(本院卷第37至43頁) 。  ㈡本院審酌前述鑑定結果,有相對人簡短式智能評估0分(MMSE= 0)及臨床失智症評估量表3分(CDR=3)之心理衡鑑結果可以佐 證,且相對人於鑑定時對於叫喚已無言語或表情反應,對於 詢問及指示亦無回應(本院卷第40頁),足認相對人確實已因 前述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效果,應准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尚 生存之最近親屬為配偶丙○○、長女即聲請人、胞弟丁○○、胞 弟庚○○,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由丙○○擔任 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卷第19至23、33、45至49 頁),堪認上開人選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依前述規定 選定之。 四、聲請人於本件監護開始時,應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丙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5-02-07

SLDV-113-監宣-486-202502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41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乙○○(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甲○○○(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乙○○之監護人。 指定丙○○(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乙○○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係相對人乙○○之母親,相對人 因重度身心障礙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 思表示之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 1條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 告之人,並提出戶籍謄本、身心障礙證明、親屬系統表及同 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相對人於民國113年8月26日鑑定後取得重度身心障礙證明(本 院卷第13頁),故本件無於鑑定人前訊問相對人之必要。又 鑑定人即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毛衛中於113年11月22日實施 鑑定後,依相對人之個案史、精神狀態檢查、身體及神經學 檢查、心理衡鑑,鑑定結果認為:相對人認知功能及自我照 顧能力自2年前開始有愈加明顯之退化,其言語、思考、執 行、判斷、解決問題能力、人際應對與基本生活自理等功能 皆已受損,自我照顧及人際溝通等能力極差,生活須由他人 協助,診斷為重度失智症,對外界事物之知覺、理會、判斷 作用及自由決定意志能力已大部分受損,恢復可能性極低, 目前之精神狀態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 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監護宣告標準等語,有振興醫院11 3年12月16日振醫字第1130008051號函覆之精神鑑定報告書 可以參考(本院卷第27至33頁)。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於113年11月22日鑑定時,簡短智能評估為0 分(MMSE=0)、臨床失智症評估量表為3分(CDR=3),僅可簡單 回應自身過去工作地點,難以切題回應複雜語句,記憶力、 注意力及語言理解能力皆明顯受損,且其人事物定向力混亂 ,無法進行書寫,語言表達亦受限,僅偶爾使用肢體表達需 求,整體認知及日常功能表現落於重度失智水準(本院卷第3 0至31頁),足認相對人確實已因前述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 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應准宣告為受 監護宣告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未 婚、無子女,父親丁○○已死亡,最近親屬僅有母親即聲請人 (本院卷第11、15、35頁),且聲請人及相對人之堂弟丙○○分 別有意願擔任本件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卷 第9至10、19頁),堪認上開人選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 依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聲請人於本件監護開始時,應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丙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5-02-07

SLDV-113-監宣-541-202502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62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甲○○之監護人。 指定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甲○○之長子,相對人於 民國112年7月13日因腦溢血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 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 0條、第1111條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 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提出戶籍謄本、身心障礙證明、親屬 系統表及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本院依家事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規定,於113年12月26日在鑑 定人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醫師楊逸鴻前訊問 相對人時,相對人對於提問未予以回應(本院卷第39頁)。嗣 鑑定人依相對人之生活史、病史、身體檢查、神經學檢查及 精神狀態檢查,鑑定結論認為:相對人於112年7月12日深夜 被發現倒臥在自家廁所前,被送往三軍總醫院急診,經診斷 為大腦血管梗塞,之後因肝膿瘍、呼吸衰竭再度在三軍總醫 院治療,自此之後,對於外界刺激不具任何有意義之反應, 整體功能嚴重退化,目前已不具個人健康照顧能力、社會性 、交通能力、財經理解及獨立生活之能力,其大腦皮質之高 等功能有極嚴重障礙,臨床診斷為「血管性失智症;極重度 」,病因為「大腦血管梗塞」,惡化因素為「呼吸衰竭」, 其因極嚴重之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亦 不具管理財產之能力,推斷符合監護宣告之資格,此有臺北 市立聯合醫院114年1月2日北市醫陽字第1133082155號函覆 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可以參考(本院卷第47至52頁)。  ㈡本院審酌前述鑑定結果,與本院訊問相對人時所見情況相符 ,足認相對人確實已因上開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 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應准宣告為受監護宣告 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之 父親己○○、母親庚○○○均已死亡,四女辛○○已出養(本院卷第 9、31頁),其餘最近親屬為配偶壬○○、長女丙○○、長子即聲 請人、次女丁○○、三女戊○○,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 監護人及由丙○○擔任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卷第9 至17、21至23頁),堪認上開人選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 爰依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聲請人於本件監護開始時,應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丙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5-02-07

SLDV-113-監宣-562-202502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42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乙○○(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為甲○○之監護人。 指定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甲○○之長子,相對人因 失智症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 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 事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並提出臺北榮民總醫院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身心障礙 證明、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及親屬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本院依家事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規定,於民國113年12月5日 在鑑定人即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胡力予前訊問相對人 時,相對人能回答自身姓名,但對於其餘問題之回答含糊不 清或答非所問(本院卷第35頁)。嗣鑑定人依相對人之個人生 活史、病史、目前社會功能及精神狀態檢查,鑑定結果認為 :相對人自113年5月出現言語模糊、記憶力減退、定向感差 、情緒不穩定之症狀,其整體臨床症狀、病程及簡易智能狀 態測驗、知能篩檢測驗結果,符合失智症之診斷,且病程發 展快速,目前已至生活無法自理程度,行動、進食及大小便 等基本日常活動皆需他人協助,言語表達鬆散,鮮少切題回 答,亦鮮少出現有意義之自發性語言或動作,目前精神狀態 已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此有臺 北榮民總醫院113年12月13日北總精字第1132400405號函覆 之精神狀況鑑定書可以參考(本院卷第43至46頁)。  ㈡本院審酌前述鑑定結果,與本院訊問相對人時所見情況相符 ,且相對人於113年9月25日接受簡易智能狀態測驗檢查結果 僅有2分(MMSE=2),對於鑑定人之詢問亦僅對少數簡單問題 在多次重申及給予充足時間思考之情況下,偶可切題回答( 本院卷第46頁),足以佐證相對人確實已有重度認知功能缺 損,應准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之 配偶丁○○已死亡(本院卷第17頁),尚生存之最近親屬即長女 戊○○、次女己○○、長子即聲請人,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 人之監護人及由相對人之配偶丙○○擔任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本院卷第9至11、17至22頁),足認上開人選符合相 對人之最佳利益,爰依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聲請人於本件監護開始時,應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丙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5-02-07

SLDV-113-監宣-542-202502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59號 聲 請 人 闕素玲 相 對 人 王清良 上列聲請人對於相對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王清良(男、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闕素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人王清良之監護人。 三、指定王嘉宏(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王清良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闕素玲為相對人王清良之配偶, 相對人因顱內動脈瘤破裂致蜘蛛網膜下腔出血併四肢癱瘓及 失語症,現已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 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受監護宣告之程度,爰依法聲請准予 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等語,並提出親屬會議同意書 、親屬系統表、戶籍謄本、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診斷證明書、身心障礙證明影本等件為證。 三、次按,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精神或心 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得為監護之宣 告。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家事事件法 第16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所謂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 ,亦即經醫師診斷或鑑定明顯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者 ,例如:植物人、重度精神障礙或重度智能障礙者,明顯不 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意思表示之效果者為之, 此觀該條之立法理由即明。查相對人經主管機關鑑定為重度 身心障礙人士,且聲請人已向本院陳明:相對人插鼻胃管、 無法講話、只能臥床等語,有身心障礙證明、本院審理單在 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1、23頁)。堪認相對人為明顯不能為 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意思表示之效果者,已無在鑑 定人前訊問相對人之必要,先予敘明。 四、本院依職權函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醫師方勇 駿對於相對人之心神狀況進行鑑定並提出報告,據覆略以: 「鑑定結論:㈠王員之精神狀態相關診斷為『血管性認知障礙 症』。㈡王員因前項診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不能受意思表 示、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亦不能管理處分自己之財 產。㈢王員所患上述診斷之預後差,已無法改善」等語,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113年12月27日北市醫陽字第1133081277 號函附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35至38頁)。 堪認相對人因其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等情為真正。故本件聲請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宣告相對人王清良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 五、末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 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 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 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 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 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又法院選定監護人時 ,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 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 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之 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 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 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經查,相對人王清良既經宣告為受 監護宣告之人,本院應依職權為其選定監護人。本院審酌相 對人與其配偶即聲請人闕素玲育有2名子女王嘉宏、王俞晴 ,上開人等即為相對人之最近親屬,渠等已自行商議由聲請 人擔任監護人、由王嘉宏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 卷第11至12頁同意書)。本院綜核上情,認由聲請人擔任監 護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闕素玲為受監護人 之監護人,併指定王嘉宏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六、另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之規定,於監護開始時 ,監護人闕素玲對於受監護人王清良之財產,應會同王嘉宏 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林妙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李苡瑄

2025-02-07

SLDV-113-監宣-559-20250207-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30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男,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甲○○之監護人。 指定丙○○(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甲○○之次子,相對人因 中風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 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事 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並提出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診斷證明書、身心障礙證明、   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及親屬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相對人因中風及肺阻塞合併呼吸衰竭,經氣切手術及長期使 用呼吸器後,已完全無法表達,此有臺北市立關渡醫院113 年6月20日診斷證明書可以參考(本院卷第11頁),故本件無 於鑑定人前訊問相對人之必要。又鑑定人即臺北市立聯合醫 院陽明院區精神科醫師方勇駿於113年10月30日實施鑑定後 ,依相對人之病史、個人生活史、身體理學檢查、精神狀態 檢查及日常生活能力,鑑定結論認為:相對人之精神狀態相 關診斷為「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其因前述診斷致不能為意 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亦不能管理 處分自己之財產,且預後差、預期無法改善等語,有臺北市 立聯合醫院113年11月5日北市醫陽字第1133068435號函覆之 精神鑑定報告書可以參考(本院卷第31至35頁)。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曾有中風及呼吸衰竭病史,依賴人工呼吸器 維生,自111年起即無法言語,日常生活完全依賴家人照顧 協助,且其於113年10月30日鑑定時,對於叫喚已無任何反 應,語言、經濟活動能力及社會性均完全缺損(本院卷第33 至34頁),足認相對人確實已因上開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 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應准宣告為受 監護宣告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之 配偶子○○○、長女丑○○○、三女寅○○均已死亡(本院卷第15、4 5至47頁),尚生存之其餘子女即丁○○、戊○○、己○○、庚○○、 辛○○、聲請人,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由聲 請人之配偶丙○○擔任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卷第1 5至20、43、49至53頁),足認上開人選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 益,爰依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聲請人於本件監護開始時,應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丙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5-02-07

SLDV-113-監宣-430-20250207-1

監宣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309號 聲 請 人 陳瑞華 相 對 人 陳美幸 關 係 人 吳德昌 陳美惠 住屏東縣○○鄉○○村○○路○段000 號 陳美足 住屏東縣里○鄉里○路000巷00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陳美真 陳詩靜 曹陳美俐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陳美幸(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人。 選定陳瑞華(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人之監護人。 指定陳詩靜(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陳瑞華為相對人陳美幸之長女, 相對人因智能障礙,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 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爰依法聲請宣告相對人陳美幸為受 監護宣告人,並選任聲請人陳瑞華為監護人,關係人陳詩靜 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並提出最近親屬同意書、親屬系 統表、戶籍謄本、陳美幸中度身心障礙證明影本等件為證。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女,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在卷 可稽,是聲請人為有權提起本件聲請之人。又相對人於民國 114年1月8日在屏東縣長治鄉屏安醫院,由鑑定人即屏安醫 療社團法人屏安醫院醫師黃文翔就其現況進行鑑定會談。經 鑑定人就相對人之鑑定結果認:個案自幼即被發現有發展遲 緩之現象,以至無法就學;曾於113年12月26日發生跌倒導 致大腿骨折,隨後經過屏東基督教醫院緊急住院開刀治療, 目前出院後由家人接回家中,由家人在自家自行照顧迄今。 個案身材中等、下肢肌肉萎縮、無力,有多顆牙齒脫落,走 路需他人攙扶或使用四腳型助走器協助。會談中個案因智能 不足程度嚴重,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皆明顯受損,無法 正確了解他人之意思表達,對他人之意思表達也無法正確回 應。個案除了自己姓名可以回答,其餘有關個人基本資料的 所有問題全部都無法回答或回答錯誤。個案不會認字、寫字 ,長短期記憶能力極差、注意力不集中、個位數及兩位數加 減計算皆無法執行,現實判斷能力不佳,一般性社會知識極 度貧乏,對於金錢與數字無概念,其心理衡鑑結果簡短心智 狀態檢核表(MMSE)=3,落在「非常低下」範圍,由臨床經 驗以及個案平日所表現之生活功能來判斷已經達到中度以上 趨近重度智能不足之程度;個案意識清醒,可以簡短與人交 談,但答話內容簡短,僅能使用簡短詞彙回答,無法對事情 做清楚完整之陳述,講話時會咬字不清,因此與人言 語溝 通時必須反覆詢問與澄清,說話速度緩慢,認知功能受損, 行為退化,也無法識字,因此也無法筆談,現實判斷能力不 佳,對於時間、地方之定向能力不佳,對於人物之定向能力 ,僅能辨識少數家人;日常生活自理情形,可以自己進食( 由他人將食物端到個案面前,個案用湯匙進食)、翻身、大 小便、移動身體,但沐浴、更衣...等皆需他人協助無法獨 力完成;無法自行購物,因為無行動能力,不會計算該找回 之零錢、無法做個位數與兩位數之加減計算、可以辨識不同 錢幣、紙鈔之幣值、不會做不同紙鈔兌換之計算、不會到金 融機構辦理存款提款、不知如何保管與儲存自己之財物,完 全無處理財產之能力;無職業功能、無社交功能、無法自行 搭乘或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無法自行認路回家、無自我安排 休閒活動之功能;個案各項功能退化嚴重,生活完全無自理 能力,必須長期依賴家人、醫療或養護機構照顧,個案目前 已經處於先天性中度以上趨近重度智能不足狀態,因而導致 個人之認知功能嚴重失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 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完全喪失,可以判定為無意思能力, 無法獨力處理個人法律事務與從事個人財務管理,也無法主 張或維護個人權益,建議該個案應該已經達到監護宣告之標 準等情,有屏安醫院114年1月13日屏安管理字第1140700022 號函暨檢附之精神鑑定報告書1份在卷足憑,堪認相對人係 因先天性中度以上趨近重度智能不足態,致不能為意思表示 、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至明。從而, 聲請人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核無不合,應予 准許。   四、次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   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   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民   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 項定有明文。查聲請人為相對人   之長女,其表示同意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且相對人之長子 即關係人吳德昌、相對人之姊即關係人陳美惠、相對人之妹 即關係人陳詩靜、曹陳美俐亦表同意,此有最近親屬同意書 2份附卷可參。又關係人陳詩靜為相對人之妹,其同意擔任 相對人之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聲請人陳瑞華、關係人陳 美惠、曹陳美俐、吳德昌均表示同意,有上開最近親屬同意 書2份附卷可佐,爰並指定關係人陳詩靜為相對人之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以維護相對人之利益。 五、據上論結,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家事法庭法 官 林美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莊惠如

2025-02-06

PTDV-113-監宣-309-20250206-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81號 聲 請 人 A1 相 對 人 A03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A03(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A1(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A03之監護人。 指定A2(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 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A03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係相對人之女,相對人於民國113年5月30 日因罹患腦中風,現已不能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爰聲 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並提出戶籍謄本、診斷證明書、 親屬系統表、同意書等為證。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三、本件依家事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但書規定,毋須由本院在實 施精神鑑定時,到場在鑑定人前訊問鑑定人與相對人,合先 敘明。再經鑑定人審酌相對人之生活史及病史,並實施身體 及神經學、精神狀態等檢查後,業據覆鑑定結論略以:「綜 合謝員(按即相對人)之生活史、病史及鑑定時臨床所見,   謝員目前已不具生活功能及社會功能,復參酌其大腦皮質之 高等功能有嚴重障礙,其臨床診斷為『血管性失智症:重度 至極重度』,病因為小腦『動脈瘤破裂』。謝員於113年5月小 腦動脈瘤破裂,整體功能嚴重退化,目前已不具生活功能及 社會功能,不具財經理解能力及個人健康照顧能力,不具交 通能力及獨立生活之能力,不具社會性。其因嚴重之心智缺 陷,致其大多時候不能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大多時候 無法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目前不具管理財產之能力,故 推斷謝員符合監護宣告之資格」等語,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114年1月14日北市醫陽字第1143004592號函附之精神鑑定報 告書在卷可憑(卷第35-39頁)。綜上,堪認相對人確因心 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 思表示之效果等情為真。是依上揭規定,本件聲請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爰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次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關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 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 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受監護宣 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 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 關係。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 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 11條第1項及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五、本件相對人既經為監護之宣告,已如上述,自應依上開規定 ,為其選定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審酌 相對人之配偶、全體子女及兄弟姊妹等最近親屬,均一致表 明願推舉聲請人擔任監護人,並由其子A2擔任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有同意書可證(卷第11-12、31頁)。再參以聲 請人、A2分別為相對人之女兒、兒子,均為至親關係,彼此 間應具有一定之信賴感及依附感,堪信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 之監護人,及由A2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符合相對 人之最佳利益,爰裁定如主文第2項及第3項所示。末依民法 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規定,於監護開 始時,監護人A1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即相對人之財產,應會 同A2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另於開具財產 清冊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產,僅 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併此指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姜麗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李姿嫻

2025-02-06

SLDV-113-監宣-581-202502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