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民事訴訟法第51條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家聲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字第46號 聲 請 人 甲○○ 乙○○ 共同 非訟代理人 徐翊昕律師 相 對 人 丙○○ 特別代理人 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免除或減輕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丁○○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應減輕為每月給付扶養費新 臺幣3,000元。 二、聲請人戊○○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應減輕為每月給付扶養費新 臺幣1,500元。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按對於無非訟程序能力人為非訟程序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 得聲請法院選任特別代理人。此觀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 訟事件法第11條,再準用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規定自明 。經查,相對人甲○○因腦梗塞等疾病,現於衛生福利部臺東 醫院附設護之家受照護中,目前精神意識狀況雖清楚,但只 能使用簡單語句與他人溝通及對話,對於較複雜及難澀之詞 彙及問題,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及理解他人的意思等情 ,有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113年8月2日東醫社字第113080043 0號函附之診斷證明書在卷可憑,足認,相對人應無程序能 力及訴訟能力,業經本院裁定由相對人之配偶丙○○擔任相對 人之特別代理人。 貳、實體方面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甲○○為聲請人丁○○、戊○○之母親,於 民國69年間離家,嗣於70年9月15日與聲請人丁○○、戊○○之 父親離婚,相對人自離婚後迄至聲請人丁○○、戊○○成年為止 ,期間均未曾探視聯繫,致使親子關係疏離,相對人亦不曾 扶養聲請人。相對人於72年10月8日與丙○○再婚另組家庭, 僅於聲請人成年後遇年節偶有聯繫,日常鮮少有互動,日前 聲請人2人經社福單位通知,始得知相對人目前臥床無法自 理生活,現安置於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聲請 人2人並有參與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召開之親屬會議,可認相 對人已不能維持生活。然查,相對人既為聲請人2人之母, 在聲請人2人成年前,依法對其負有扶養之義務,然相對人 卻忽視當時年幼之聲請人2人亟需母親提供生活扶助及照料 ,從聲請人2人幼年時起,長期未能克盡母親之扶養照料責 任,甚至於聲請人2人分別未滿9歲、6歲之際,竟棄聲請人2 人不顧,且未對聲請人2人之生活、成長加以關心或參與, 又相對人在離家之前,時常對相對人2人有家暴,將相對人2 人關在小房間內長期處罰,顯已構成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 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且情節重大,如強令聲請人2人負擔與 其長期感情疏離之相對人的扶養義務,顯有失事理之衡平。 從而,聲請人2人請求免除其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於法應 無不合,爰依民法第1118條之1規定,請求免除聲請人2人對 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等語。並聲明:請求准予免除聲請人丁○○ 、戊○○對於相對人之扶養義務。 二、相對人甲○○因腦梗塞等疾病,現於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附設 護理之家受照護中,無法親自為答辯或陳述,特別代理人丙 ○○則經2次合法傳喚未到庭,亦未提出任何書狀答辯。 三、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 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受扶養權利 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 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民法第1114條第1款 、第1115條第3項、第1117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受扶養 權利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 公平,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㈠對負扶 養義務者、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 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㈡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 由未盡扶養義務。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項各款 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民法第 1118條之1第1項、第2項亦有明定。核其立法理由係民法扶 養義務乃發生於有扶養必要及有扶養能力之一定親屬之間, 父母對子女之扶養請求權與未成年子女對父母之扶養請求權 各自獨立(最高法院92年度第五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 ),父母請求子女扶養,非以其曾扶養子女為前提。然在以 個人主義、自己責任為原則之近代民法中,徵諸社會實例, 受扶養權利者對於負扶養義務者本人、配偶或直系血親曾故 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1款所定 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或對於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 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之情形,例如實務上對於負扶養義務者施 加毆打,或無正當理由惡意不予扶養者,即以身體或精神上 之痛苦加諸於負扶養義務者而言均屬適例(最高法院74年臺 上字第1870號判例意旨參照),此際仍由渠等負完全扶養義 務,有違事理之衡平,爰增列第1項,此種情形宜賦予法院 衡酌扶養本質,兼顧受扶養權利者及負扶養義務者之權益, 依個案彈性調整減輕扶養義務。至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 務者有第1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例如故意致扶 養義務者於死而未遂或重傷、強制性交或猥褻、妨害幼童發 育等,法律仍令其負扶養義務,顯強人所難,爰增列第2項 ,明定法院得完全免除其扶養義務。可知增訂之民法第1118 條之1規定於99年1月29日施行後,扶養義務從「絕對義務」 改為「相對義務」,賦予法院得斟酌扶養本質,兼顧受扶養 權利者及負扶養義務者之權益,依個案彈性調整減輕或免除 扶養義務,而請求法院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乃屬扶養義務 者之形成權,而非抗辯權。再家事非訟事件之審理程序,原 則上應依非訟事件之法理,即依自由證明之證據調查,重新 定義蓋然性之評估要求,並據而形成法院所確信之真實,為 適當之裁量決定,以達成立法者就此非訟程序所為迅速、經 濟之程序利益之要求。然家事非訟事件,既係當事人基於權 利主體之地位,依其個別特殊之功能性目的,請求國家予以 保護,則基於權利主體之地位,當事人自仍負有一定之協力 義務,以釋明保護之必要及促進程序之進行。家庭紛爭事件 有其不同之感情繫屬、權力分配、經濟依賴、資源利用、傳 統父權及社會觀念、其它利害交涉等複雜情狀,當事人間亦 或可能以訴訟權之行使為其家庭糾紛爭鬥之工具,此間兩造 既處於相對立之立場,其陳述之內容即未必完全真實,是若 其指述有瑕疵、缺乏其它佐證或與卷內證據不符,基於司法 對事實之認定應依憑證據,復於證據之證據力上亦應有一定 之要求,則法院於家事非訟事件事實之認定上,即難以此等 存有瑕疪或無法為相當證明之證據,逕為對造不利事實之認 定。 四、本院之判斷: (一)相對人甲○○與聲請人丁○○、戊○○之父談○○結婚後育有聲請人 2人,嗣相對人與談○○於70年9月15日離婚,相對人離婚後復 於72年10月8日與丙○○結婚,婚後再育有乙○○等情,有戶籍 謄本、戶役政資訊網站全戶戶籍資料、二親等查詢結果等在 卷可憑,堪予認定。 (二)相對人有不能維持生活,而有受扶養之權利:相對人現年71 歲,名下無財產,於110年至112年間之所得均為0元,有稅 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在卷足憑,堪認相對人現已 無法以自己財產維持生活,有受扶養之必要,而聲請人2人 既為相對人之已成年子女,正值壯年,復無事證可佐其等無 扶養能力,是聲請人2人依民法第1114條第1款、第1117條規 定,應按受扶養權利者即相對人之需要,依其等經濟能力負 擔扶養義務。 (三)聲請人2人主張相對人在其成年前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 ,且情節重大,故應免除其等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經查: 1、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於70年9月15日與聲請人之父親談○○離 婚前,於69年間即離家,且離家前時常對相對人2人有家暴 ,將相對人2人關在小房間內長期處罰等情,僅有聲請人2人 之指述,聲請人未能提出任何證據證明之,尚難僅憑聲請人 2人片面之指述而認此部分之主張屬實。 2、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於70年9月15日與談○○離婚後至聲請人2 人成年為止,期間均未曾探視聯繫,致使親子關係疏離,相 對人於離婚後亦不曾扶養聲請人等情,依聲請人2人所提出 之離婚協議書所載「甲(即談○○)乙(即甲○○)雙方所生長子丁 ○○、長女戊○○之一切教育撫養及監護權等,均由甲方負責及 一切權力」、「爾後乙方不能探望上列子女,更不可竊走上 列子女」,且相對人於72年10月8日與丙○○再婚另組家庭, 足認,相對人於70年9月15日與談○○離婚後,至聲請人2人成 年止,對聲請人2人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 3、聲請人丁○○為00年00月00日出生,戊○○為00年0月00日出生 ,相對人於70年9月15日離婚時,丁○○與戊○○分別為滿9歲及 6歲,從而,相對人離婚前對聲請人2人生活及成長,仍有承 擔部分之扶養責任,對於聲請人2人之成長並非毫無貢獻, 故難認相對人對聲請人2人未盡扶養義務有達「情節重大」 之情事,從而聲請人2人請求免除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應 無足採。 4、聲請人2人聲請免除扶養義務,雖不應准許,惟相對人對於 聲請人2人有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之情形,如由聲請人2 人負擔全部扶養義務,顯然有失公平,依民法第1118條之1 第1項規定,自應減輕聲請人2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為當。    5、按「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負扶養義務 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 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民法第11 19條、第1115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相對人名下無財 產亦無所得已如上述,然相對人自112年11月24日起經由桃 園市政府社會局協助安置於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附設○○之家 迄今,自113年5月1日起,為桃園市失能老人接受長期照顧 機構服務務補助對象,每月補助22,000元,每月尚餘18,000 元,由桃園市社會局墊付,又相對人為低收入戶,惟因受公 費安置未領有低收補助款,現每月領有國保老人年金5,312 元,有桃園市政府社會局113年7月1日桃社老字第113005683 3號及113年12月31日桃社老字第1130119352號函復本院之資 料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95-97頁、第267-269頁),是以,相 對人現經由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協助安置中,每月除補助款外 ,平均尚應另支付18,000元之費用,現由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代墊中,扣除相對人每月可支領之國保老人年金5,312元, 相對人每月所需之扶養費用為12,688元。而相對人之扶養義 務人為其子女及配偶,即聲請人2人、女兒乙○○、配偶丙○○ ,聲請人丁○○為高中畢業,任職科技公司擔任作業員,月薪 約3萬元,名下財產有房屋及土地各1筆、110年至112年之所 得分別為383,132元、524,782元及594,893元,為2名子女助 學貸款之連帶保證人,其子談○○雖已成年,但未滿20歲,目 前就學中,且經鑑定有智能障礙;聲請人戊○○為大學畢業, 擔任全家便利商店之派遣計時人員,月薪約25,000元至3萬 元,名下財產有股票等投資34,680元,110年至112年之所得 分別為26,132元、118,955元及227,980元,有貸款及保單借 款分別為334,027元及413,427元,每月需繳納9,848元之貸 款;乙○○現年39歲,名下無財產,110年至112年之所得分別 為0元、239,000元及380,332元;黃春明現年72歲,名下無財 產,110年至112年之所得分別為0元、0元及60,000元,有稅 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臺灣銀行貸款資料、桃園 市政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證明、台北富邦銀行貸款資料及保 單借款資料等在卷可憑。依上開扶養義務人之經濟能力、身 分,及相對人2人減輕扶養義務之事由及程度,本院認聲請 人丁○○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減輕為每月3,000元,聲請人戊○ ○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減輕為每月1,500元為適當,爰裁定如 主文所示。 五、綜上所述,相對人對聲請人2人未善盡保護教養義務之情形 業已符合減輕扶養義務之要件,本院爰依民法第1118條之1 第1項第2款之規定,酌定聲請人2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應 減輕如主文所示。又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乃法院依職 權衡量,不受聲請人聲明之拘束,故無庸就聲請人2人之請 求內容與本院核定相異部分另為駁回之諭知,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馬培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鄭志釩

2025-02-05

TTDV-113-家聲-46-20250205-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704號 原 告 莊志清 訴訟代理人 蘇錦霞律師 趙偉傑律師 被 告 清隆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特別代理人 張孟權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董事關係不存在等事件(本院113年度訴 字第7048號),原告聲請選任被告之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選任張孟權律師(事務所地址:臺北市○○區○○○路000號11樓)於 本院一一三年度訴字第七○四八號確認董事關係不存在等事件, 為被告清隆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 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 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又所謂無訴訟能力人,非僅指無訴訟能力之自 然人,法人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之情 形,亦屬之。次按公司與董事間訴訟,除法律另有規定外, 由監察人代表公司,公司法第213條前段亦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原告於民國108年12月11日遭他人冒用名義 登記為被告公司董事暨股東,並變更被告公司原名稱捷蒂企 業有限公司為清隆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嗣即停業而遭解 散登記,原告並成為被告公司之清算人,惟原告未同意擔任 被告公司之董事暨股東或清算人,原告係遭他人偽造冒用, 且為本件確認董事委任關係不存在等訴訟之原告,是被告公 司有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之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1 條第1項規定,聲請為被告選任張孟權律師為特別代理人等 語。 三、經查,本件原告主張遭他人冒用名義登記為被告公司之董事 暨股東,爰訴請確認其與被告間董事、股東、清算人關係不 存在,惟被告公司目前登記之董事為本案原告,有被告公司 之公司變更登記表在卷可稽,基於訴訟兩造之對立性及利害 衝突,本院認原告已無從代表被告公司進行本件訴訟。準此 ,因無人得為被告之法定代理人而代為訴訟行為,自有為被 告選任特別代理人之必要,故原告之聲請,核與民事訴訟法 第52條準用第51條第1項所定要件相符,其聲請應予准許。 四、本院依臺北律師公會願任特別代理人名冊所載律師,已確認 張孟權律師表示願意擔任被告之特別代理人,有公務電話紀 錄在卷足憑,是本院認選任張孟權律師為被告之特別代理人 ,應屬適當。爰以本裁定選任張孟權律師為被告之特別代理 人,以保障雙方權益,並利於本件訴訟之進行。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熊志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蔡斐雯

2025-02-05

TPDV-113-聲-704-20250205-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借名登記房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613號 聲 請 人 劉慧儀 訴訟代理人 謝協昌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甲○等間請求返還借名登記房地事件,聲 請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楊珮君律師於本院一一三年度重訴字第六一三號請求返還借 名登記房地事件,為被告甲○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者,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 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聲請人以其配偶童文欣於民國112年間過世,童文欣 之繼承人為聲請人、童文欣與聲請人所生未成年子女甲○( 於103年間出生)、童文欣與前妻所生子女乙○○計3人。聲請 人前就臺北市○○路000號10樓房地所有權之5分之1(下合稱 系爭房地)借名登記於童文欣名下,關於請求童文欣之繼承 人返還借名登記房地事件,因聲請人為甲○之法定代理人, 與甲○有利益衝突,聲請為甲○選任特別代理人,合於前揭規 定,應予准許。按前揭規定所謂受訴法院,係指該訴訟將來 應繫屬或現在已繫屬之法院而言。聲請人提出之本院113年 度家親聲字第49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依系爭裁定之理 由,係選任丙○○為未成年人甲○於辦理被繼承人童文欣遺產 繼承事宜等家事事件之特別代理人,本件非屬家事事件,系 爭裁定之家事庭尚非前揭規定之受訴法院。又系爭裁定選任 為未成年人甲○特別代理人之丙○○,與聲請人為同父異母之 姊妹關係(見系爭裁定第2頁第13行),丙○○於本院表明: 「這個(按指系爭房地)本來就是聲請人買的,應照事實陳 述,我相信甲○長大後會理解這是否為事實。」等語(見本 院113年10月22日言詞辯論筆錄),逕行認諾聲請人之請求 ,由其擔任本件被告甲○之特別代理人尚非適宜,聲請人另 提供特別代理人人選之洪錦芳固有兒少安置及自立服務、非 營利組織管理等專長,但本件所涉借名登記法律關係存否等 法律爭議非其專長,應由具法學智識經驗之專業人士擔任為 宜,本院審酌台北律師公會願任法院指定特別代理人之律師 名冊中所列楊珮君律師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與兩 造無利害關係,其經徵詢表明有意願擔任未成年被告甲○之 特別代理人,有本院公務電話記錄在卷可稽,認由其擔任為 本件被告甲○之特別代理人應屬適當。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謝宜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張韶恬

2025-02-05

TPDV-113-重訴-613-20250205-1

家繼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56號 原 告 曾○○ 兼法定代理 人 曾黃○○ 前列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劉興文律師 被 告 曾○○ 曾○○ 曾○○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遺產事件,原告曾黃○○聲請為原告曾○○選任特 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江昱勳律師為原告曾○○於本院113年度家繼訴字第56號分割 遺產事件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均係被繼承人曾昆幫之繼承人,原告曾 ○○因受監護宣告,無意思能力與陳述能力,爰依民事訴訟法 第51條之規定,聲請就本件分割遺產訴訟為原告曾○○選任特 別代理人等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三、經查,原告曾○○於113年間受監護宣告,並選定其母親即原 告曾黃○○為其監護人,有本院113年度監宣字第174號民事裁 定在卷可參,是原告曾黃○○聲請為原告曾○○選任特別代理人 ,核屬有據。本院乃轉介嘉義律師公會,經該公會推派江昱 勳律師,而江昱勳律師並無不適任本件特別代理人之情形, 爰選任江昱勳律師為原告曾○○於本院113年度家繼訴字第56 號分割遺產事件之特別代理人。 四、至於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民事訴訟法第483條定有明文;又訴訟程序進行中,受訴 法院所為關於選任特別代理人之裁定,同法第51條並無得抗 告之規定,則本裁定即不得抗告,附此敘明(最高法院85年 度台抗字第215號、87年度台抗字第670號號民事裁定、88年 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仁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 記 官 劉哲瑋

2025-02-05

CYDV-113-家繼訴-56-20250205-1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29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正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國揚 訴訟代理人 林柏廷 余晟宏 相 對 人 即 上訴人 台灣燎原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代理人 谷元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貨款案件,聲請人聲請選任相對人即上訴人之 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谷元(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本院113年度簡 上字第29號給付貨款事件,為相對人即上訴人台灣燎原照明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因相對人即上訴人(下稱相對人)台灣燎原 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法定代理人谷方過世,為免訴訟久 長,遂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等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第40條第3項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第4項 機關之代表人及依法令得為訴訟上行為之代理人準用之,民 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解散之 公司除因合併、分割或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解散之公 司,於清算範圍內,視為尚未解散;公司經中央主管機關撤 銷或廢止登記者,準用前開規定;公司之清算人,在執行職 務範圍內,為公司負責人;股份有限公司之清算,以董事為 清算人,公司法第24條、第25條、第26條之1、第8條第2項 、第322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是股份有限公司解散或 廢止登記,公司章程就清算人無特別規定,亦無向法院聲請 清算,股東會亦無選任清算人,即應以全體董事為公司清算 人。 三、查相對人為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114年1月6日經新北市政 府命令解散,而相對人章程未就清算人另為規定,股東會亦 未另行選任清算人,有本院依職權調閱相對人登記案卷及本 院民事記錄科查詢表可稽,是依上開規定,相對人應以全體 董事為公司清算人,然相對人經命令解散時,僅有董事即法 定代理人谷方一人,然谷方業已於113年6月25日過世,有谷 方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基本資料附卷可考,故相對人現 確無法定代理人得行使代理權,則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選任 特別代理人,當屬有據。又谷元為谷方之繼承人,且無拋棄 繼承,有本院民事記錄科查詢表在卷可考,而谷方生前具有 上訴人共390萬7,500股份,有相對人變更登記表在卷可考, 自應由其繼承人繼承,是本院認由谷元為相對人特別代理人 ,應屬適當,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五庭審判長法 官 黃信樺                            法 官 張惠閔                            法 官 陳囿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董怡彤

2025-02-05

PCDV-113-簡上-29-20250205-2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31號 聲 請 人 蔡友能 劉麗鈴 共 同 代 理 人 鄭弘明律師 相 對 人 葉森龍 利害關係人 葉生錦 葉雅吉 葉麗珍 葉生福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112年度訴 字第737號),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葉雅吉於本院112年度訴字第737號拆屋還地事件,為相對人 葉森龍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相對人葉森龍請求拆屋還地事件, 由本院以112年度訴字第787號拆屋還地事件受理在案,惟相 對人葉森龍自110年12月2日入住護理之家,目前屬失智第一 類,又極重度肢障,屬無訴訟能力之人,爰依法聲請准予為 相對人葉森龍選任特別代理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前開主張,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2年度 訴字第737號案卷,經核無誤,而相對人目前長期臥床、無 法走路、生活無法自理、寡言、跟他說話幾乎不會回答,僅 會點頭、搖頭等情,並有本院與福星護理之家113年11月18 日之公務電話紀錄單附於上開卷宗可稽,堪認聲請人前開主 張為實在。經查,利害關係人四人為相對人葉森龍子女,此 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及親屬系統表可參,經本院發函尋 問利害關係人四人對於選任相對人葉森龍特別代理人之意見 ,利害關係人葉麗珍、葉生福均具狀表明拒絕擔任特別代理 人,而葉生福具狀表示相對人葉森龍之長子葉生錦已失聯多 年,而相對人葉森龍之次子葉雅吉及其配偶、子女之前均與 相對人葉森龍居於系爭房地,近年來有關相對人葉森龍之事 宜均由次子葉雅吉處理,而葉雅吉並未具狀表示意見。本院 審酌相對人葉森龍之事宜,近來既均由次子葉雅吉處理,其 應較清楚相對人葉森龍之狀況,爰依聲請人聲請,選任葉雅 吉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以利程序之進行。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詹秀錦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施惠卿

2025-02-05

CHDV-113-聲-131-20250205-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719號 聲 請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訴訟代理人 游鴻巍 相 對 人 佑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林溪水為相對人佑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本院一一三年度重 訴字第一零九四號清償借款事件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 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起訴請求相對人清償借款事件(案列 :113年度重訴字第1094號,下稱系爭事件),因相對人原 臨時管理人經解任後,相對人迄今未補選董事,致無人得為 相對人為系爭事件之訴訟行為,而林溪水為相對人之監察人 及股東,亦擔任系爭事件所涉借款之連帶保證人,對於兩造 間借款有充分之了解,由其擔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足以保 障相對人之權益,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之 規定,請求為相對人選任林溪水為特別代理人,以利訴訟進 行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列聲請事項,業據其提出本院112年度司字 第30號裁定為證,並經本院查詢相對人商工登記公示資料在 卷可稽,系爭事件之相對人確無人得以代表應訴,聲請人聲 請本院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於法尚無不合。又經本院 徵詢林溪水之意願,其雖表示無意願擔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 人,然本院僅係就系爭事件選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除系 爭事件外無涉其餘相對人之公司事務,審酌林溪水為相對人 之監察人、股東,且擔任兩造間借款之連帶保證人,其就兩 造間借款關係亦應知悉,且尚查無有何不利於當事人之情事 ,是本院認選任林溪水為系爭事件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堪 以保障相對人之權益,應屬適當,爰依法選任之。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蔡世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黃文誼

2025-02-04

TPDV-113-聲-719-20250204-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6787號 原 告 台中銀租賃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賈德威 訴訟代理人 李維倫 被 告 大瑞榮企業社 兼法定代理 人 邱靜宜 被 告 旺榮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兼特別代理 人 邱佳霖(即邱明文之繼承人) 被 告 高奕加(即邱明文之繼承人) 高佩珊(即邱明文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高奕加(即邱明文之繼承人)、被告高佩珊(即邱明文之繼 承人)、被告邱佳霖(即邱明文之繼承人)應於繼承被繼承人邱 明文之遺產範圍內,與被告大瑞榮企業社、被告邱靜宜、被告旺 榮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36,598,000元,及其 中新臺幣12,198,000元自民國113 年2 月12日起,另新臺幣24,4 00,000元自民國113 年2 月1 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 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334,080元由被告連帶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6,598,000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為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兩造所簽訂之買賣合約書第5條均約 定,兩造合意以本院為本契約涉訟時之第一審管轄法院,是 原告向本院提起本件訴訟,核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又被 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無民事訴訟法第 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二、原告法定代理人變更為賈德威,有公司變更登記表在卷可稽 ,並經其聲名承受訴訟(見本院卷第83、93至96頁),核無不 合,應予准許。 三、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第40條第3項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第4項 機關之代表人及依法令得為訴訟上行為之代理人準用之,民 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定有明文。查原告對被告旺 榮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起本件給付票款訴訟,被告旺榮利 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原法定代理人邱明文於起訴前死亡,無人 得以承受訴訟,有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所定對於無訴訟 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恐致久延而受損害 之情形,經原告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已於113年9月30 日裁定選任邱佳霖為被告旺榮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之特別代 理人,合先敘明。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先後於民國112年4月10日及同年8月25日向 原告申請各以分期付款方式購買物件一批,合約編號分為: 00000000000及00000000000,買賣價金總額各為新臺幣(下 同)19,516,800元與29,280,000元,並共同簽發同面額之本 票2紙(內載免除做成拒絕證書,約定利息均自到期日起按 年息16%計付,下稱系爭本票);且均分24期,前者每期應 繳813,200元,後者每期應繳1,220,000元。詎被告履行至11 3年2月11日當期無力清償,依買賣契約書第3條(見本院卷第 15、25頁)約定已喪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到期,爰依買賣 契約書、票據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票款等語。並 聲明:如主文第1、2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答辯。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票據法第5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又發票人、承兌人、背書人及其他票據債務人 ,對於執票人連帶負責;執票人向匯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 ,得要求左列金額:一、被拒絕承兌或付款之匯票金額,如 有約定利息者,其利息。二、自到期日起如無約定利率者, 依年利六釐計算之利息,票據法第96條第1項、第97條第1項 第1款、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124條之規定,此 於本票準用之。另按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 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 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民法第1148條第2項 、第1153條第1項亦有明定。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系爭契約 、本票、授權書、退票理由單、票據異動明細、公司變更登 記表、繼承系統表及除戶戶籍謄本等件等件為證(見本院卷 第15至46頁),核屬相符,且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 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 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法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本院審酌原 告所提證據,堪認原告前開之主張為真實。是原告請求被告 連帶給付如主文第1、2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併依職權諭知被告得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另依職權 按民事訴訟法第78條,確定訴訟費用額為334,080元(第一 審裁判費),由被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林振芳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0段 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蔡凱如

2025-02-04

TPEV-113-北簡-6787-20250204-1

花簡聲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花簡聲字第29號 聲 請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代 理 人 張美琴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錡聖土木包工業有限公司間請求清償借款事 件(113年度花簡字第446號),聲請人聲請選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 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選任陳博文律師為本院113年度花簡字第446號清償借款事件 相對人錡聖土木包工業有限公司之特別代理人。 二、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預納特別代理人代為 訴訟所需費用新臺幣2萬元,逾期不預納,即駁回其選任特 別代理人之聲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稱:兩造間清償借款事件,因相對人法定代理人 曾德閔業於民國113年4月23日死亡,公司無董事、監察人或 其他股東,且曾德閔之法定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依民事訴 訟法第51條規定聲請選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等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 ,及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費用,得命聲請人墊付。本法 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於法人之代表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 第51條第1、5項、第52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訴訟行為須支 出費用者,審判長得定期命當事人預納之。當事人不預納者 ,法院得不為該行為。但其不預納費用致訴訟無從進行,經 定期通知他造墊支亦不為墊支時,視為合意停止訴訟程序。 前項但書情形,經當事人於4個月內預納或墊支費用者,續 行其訴訟程序。其逾4個月未預納或墊支者,視為撤回其訴 或上訴,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1亦有明定。 三、經查:聲請人訴請相對人清償借款,惟相對人法定代理人死 亡,現無法定代理人可代表進行訴訟,致涉訟案件需選任特 別代理人乙節,有戶籍謄本、經濟部函、有限公司變更登記 表及經調得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263號拋棄繼承卷宗可憑, 則聲請人為相對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於法相符,應予准 許。本院依聲請函詢花蓮律師公會,該會回函表示陳博文律 師有意願擔任本件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有函足憑(卷87頁) 。考量陳博文律師具備法律專業,熟稔民事訴訟程序,亦表 明有意願擔任特別代理人,則選任其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 ,應屬妥適,並參酌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 給標準第4條第1項第1款規定、本件請求清償借款之繁雜程 度,預估本件選定特別代理人之酬金為2萬元,命聲請人於 收受本裁定日起5日內向本院預納上開金額;如逾期不預納 ,即駁回其選任特別代理人之聲請,並按民事訴訟法第94條 之1規定,進行訴訟程序。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2-04

HLEV-113-花簡聲-29-20250204-3

桃簡
桃園簡易庭

給付租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簡字第73號 原 告 聖諄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天銘 上列原告與被告新翰實業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陳報被告新翰實業有限 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之姓名、住所或居所,或具狀表明是否聲請為 被告新翰實業有限公司選任特別代理人,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 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依其 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 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起 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原因 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同法第244條第1項亦有明定。 而前開規定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準用之 。次按有限公司應至少置董事一人執行業務並代表公司,最 多置董事三人,應經三分之二以上股東之同意,就有行為能 力之股東中選任之;董事有數人時,得以章程特定一人為董 事長,對外代表公司;執行業務之董事請假或因故不能行使 職權時,指定股東一人代理之;未指定代理人者,由股東間 互推一人代理之,公司法第108條第1項、第2項分別有明文 規定。而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 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 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則為民事訴訟法第 51條第1項所明定。 二、經查,本件原告對被告新翰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新翰公司) 起訴請求給付租金事件,惟被告新翰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周昇 輝已於起訴前死亡,而新翰公司股東迄未選任新任董事為法 定代理人,有戶役政資訊個人基本資料、經濟部商工登記公 示資料、有限公司變更登記表在卷可稽,是被告新翰公司之 法定代理人即有所不明,爰命原告補正之。又被告新翰公司 如無法定代理人,原告亦應具狀表明是否聲請為被告選任特 別代理人,以進行訴訟。準此,原告之起訴程式尚有欠缺, 然非不能補正,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主文所示之事項, 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陳振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潘昱臻

2025-02-04

TYEV-114-桃簡-73-202502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