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續行訴訟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最高行政法院

耕地三七五租約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2年度上字第495號 上 訴 人 黃國倫 黃頌舜 余靜姬 李維鈞 李武芳 李惠慎 張吳理淑 吳純良 吳裕隆 吳裕盈 吳裕芳 邱秋霞 莊永文 莊咏澂 吳莊月英 吳孟旭 吳孟欣 吳文振 吳文聰 黃吳菊香 吳麗華 吳佩玉 林大鈞 余威志 余遠哲 余文宏 余佩芬 吳偉全 吳偉成 吳偉志 吳靜慈 李應宏 林憲章 林彥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王玉珊 律師 被 上訴 人 桃園市政府 代 表 人 張善政 參 加 人 呂世名(即呂桂英之繼承人) 訴訟代理人 林亦書 律師 參 加 人 李秀菊(即呂桂英之繼承人) 呂秀戀(即呂桂英之繼承人) 李秀珍(即呂桂英之繼承人) 呂秀桃(即呂桂英之繼承人) 李秀蓉(即呂桂英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耕地三七五租約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呂世名、李秀菊、呂秀戀、李秀珍、呂秀桃、李秀蓉為 參加人呂桂英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當事人不 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行 政訴訟法第18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8條分別定 有明文。 二、本件參加人呂桂英(下稱姓名)於民國000年00月00日死亡, 其繼承人呂世名、李秀菊、呂秀戀、李秀珍、呂秀桃、李秀 蓉,均未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有戶籍資料及臺灣桃園地方 法院家事法庭函復結果可憑。雖呂世名主張呂桂英生前透過 代筆遺囑(下稱系爭遺囑)指明將本案之承租權由其一人單獨 繼承,故應僅由其一人承受本件訴訟云云。惟按繼承人有數 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 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分規定之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 分遺產。經查,以形式觀諸系爭遺囑內容,呂桂英係以書立 遺囑之方式就其遺產為分配,縱該遺囑為真正,然其性質可 能為指定遺產分割方法或應繼分之指定,加以呂桂英其他繼 承人陸續具狀向本院陳明不知有系爭遺囑存在,繼承人間尚 未完成呂桂英遺產之分割,不應由呂世名單獨承受訴訟等語 在案,故在呂桂英之遺產分割前,本件仍應由呂桂英之全體 繼承人承受訴訟。復因尚未由呂桂英全體繼承人聲明承受訴 訟,爰依職權裁定該等繼承人應為呂桂英之承受訴訟人,並 續行訴訟。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86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簡 慧 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5-03-06

TPAA-112-上-495-20250306-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存在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252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聖諄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天銘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楊相哲 參 加 人 台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建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應由吳天銘為原告聖諄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理人之承受 訴訟人,續行訴訟。 二、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繳新臺幣69,073元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其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 理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前述規定於有訴訟代理人時 不適用之,但法院得酌量情形,裁定停止其訴訟程序;前述 規定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 ;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 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3條、第175條第1項、 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而訴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後當然停止 者,依同法第177條第3項規定,當事人承受訴訟之聲明,既 應由為裁判之原法院裁定之,則訴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前發生 當然停止之原因,其承受訴訟之聲明,尤應由為裁判之原法 院裁定之。查,本件上訴人聖諄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聖諄公 司)之法定代理人,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8日言詞辯論終結前 之114年1月3日自吳天文變更為吳天銘,惟原告當時有訴訟 代理人吳天銘代理訴訟,訴訟程序不因而當然停止;本院於 114年1月23日判決後,始查悉法定代理人變更事實,並有經 濟部商業司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參,惟因兩造 均未聲明由聖諄公司新任法定代理人承受訴訟,本院即依職 權命吳天銘為原告聖諄公司法定代理人之承受訴訟人,續行 本件訴訟。 二、次按除別有規定外,當事人對於法院之判決不服,得提起上 訴;對於法院之裁定不服,則得提起抗告(參民事訴訟法第 437條、第482條),得提起上訴而誤為抗告者,視為已提起 上訴。又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 定繳納裁判費,向第二審法院上訴,依前述規定加徵裁判費 10分之5,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此為 必須具備之程式。而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 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 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定。上 訴人聖諄公司於114年2月18日具狀表示不服原判決而聲明抗 告,顯見抗告人係誤上訴為抗告,系爭抗告狀即應視為上訴 。又上訴人主張確認所有權存在之系爭81建號房屋拍定價格 為新臺幣(下同)360萬元,則本件訴訟標的核定為360萬元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5,430元及補繳第一審裁判費3,643元 ,共計69,073元。茲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 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3項、第178條、第442條第2項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馨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承受訴訟及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 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 經合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卓千鈴

2025-03-06

CHDV-112-訴-1252-20250306-2

重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8號 原 告 葉青緯 被 告 吳玉財(歿) 被 告 吳潤林(吳玉財之承受訴訟人) 被 告 吳貞儀(吳玉財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吳潤林、吳貞儀為吳玉財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繼承人、 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於得為承受時,應 即為承受之聲明;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 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8條分 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分割共有物事件,吳玉財於起訴後之民國(下同)11 4年1月27日死亡,吳潤林、吳貞儀為吳玉財之繼承人,有卷 附戶籍資料等可佐,其等迄未聲明承受訴訟,爰依前揭規定 ,裁定如主文所示。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林麗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高嘉彤

2025-03-06

SCDV-114-重訴-8-20250306-1

投簡
南投簡易庭(含埔里)

塗銷抵押權設定登記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投簡字第108號 原 告 張含少 訴訟代理人 蕭智元律師 被 告 葉崇慶(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設定登記事件,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有權利能力者,有當 事人能力;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原告之訴,民法第6條、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項、第249條 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亦有適用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定有明文。可知原告起訴時,如 以已死亡之自然人為被告,因無從命補正,法院即應逕以裁 定駁回(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1279號裁定要旨參照) 。且倘被告於原告提起訴訟前,業已死亡,衡之民事訴訟法 第168條所定之承受訴訟,必以當事人於訴訟程序進行中死 亡,始得由法定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若於起訴前死 亡者,原即欠缺當事人能力之要件,亦無從適用上開規定命 其繼承人承受訴訟之旨(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455號裁 定要旨參照),惟原告於法院為駁回裁定前,倘已提出記載 該被告死亡之戶籍謄本,並表明等待法院命其補正,俾利向 戶政機關查明繼承人,而可認定已有變更以該被告之繼承人 為當事人之意思,因該變更後尚未明確表明當事人之訴訟要 件欠缺,非無從命補正,法院自不可再以變更前之被告已死 亡,逕為駁回起訴之裁定(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660號 裁定要旨參照)。 二、原告於民國114年1月22日具狀對被告葉崇慶提起本件訴訟, 有民事起訴狀上本院所蓋收狀日期戳章可參。惟被告葉崇慶 已於92年6月29日死亡,有被告葉崇慶個人基本資料查詢可 稽。而原告於本院裁定駁回本件訴訟前,未提出被告葉崇慶 之戶籍謄本並表明變更以被告葉崇慶之繼承人為當事人,是 原告對無當事人能力之被告起訴,該項欠缺屬不能補正之事 項,原告之起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南投簡易庭 法 官 蔡孟芳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 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蘇鈺雯

2025-03-06

NTEV-114-投簡-108-20250306-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907號 聲 明 人 林岡嶔 訴訟代理人 王正宏 律師 上列聲明人因與被告王其全等人間確認債權不存在事件,聲明承 受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聲明程序費用由聲明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於訴訟繫屬中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 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訴訟以前當然停 止;繼承之拋棄,溯及於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民事訴訟法 第168條、民法第1175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聲明人雖主張訴外人王華國為起訴時被告王其全之繼承 人,聲明由王華國承受訴訟,惟因王華國已向臺灣新北地方 法院(下稱新北地院)聲明拋棄對於王其全之繼承權,並經 新北地院於113年10月11日准予備查在案,有新北地院公告 影本1份在卷可按,揆之前揭規定,王華國應於繼承開始時 起,即非王其全之繼承人。從而,聲明人主張王華國等為起 訴時被告王其全之繼承人,聲明由王華國承受訴訟,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2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張仕蕙

2025-03-06

TNDV-113-訴-907-20250306-1

家繼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遺囑真正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繼訴字第95號 原 告 邱清輝 張婕妤 邱宜芃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穎律師 複 代理人 廖湖中律師 林清汶 被 告 張煜璠 訴訟代理人 林世芬律師 被 告 張岑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遺囑真正等事件,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被告甲○○本人為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 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第170條定有明文。次按第168 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 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當事人 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175條、第178條亦有明定。 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被告甲○○係民國00年0月0日出生,有其戶籍謄本在卷可稽 ,於原告112年7月19日提起本件訴訟時尚為未滿18歲之未成 年人,而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行為。嗣於訴訟繫屬中, 甲○○已成年取得訴訟能力,其法定代理人之法定代理權已消 滅權,因迄今未據兩造提出書狀聲明承受訴訟,揆諸上開規 定,自應由本院依職權裁定命被告甲○○本人承受訴訟,續行 本件訴訟程序。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羅詩蘋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古罄瑄

2025-03-06

TYDV-112-家繼訴-95-20250306-2

桃簡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桃簡字第1618號 原 告 秦祥雲(歿) 被 告 李家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訴訟進行中當事人死亡, 當事人能力即行喪失,如其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得繼承者 ,法律為便宜計,設有當然停止之制度,使當事人之繼承人 得承受訴訟,以免另行開始訴訟,而將已行之訴訟程序作廢 ,藉此保障當事人之訴訟權益。當事人如不承受訴訟時,法 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0 條第1項、第168條、第178條規定即明。惟於當事人死亡後 繼承人均拋棄繼承,親屬會議亦未依限選定遺產管理人,則 應由利害關係人、檢察官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始得為 管理保存遺產之必要行為,此觀民法第1177條、第1178 條 、第1179條規定亦可知悉。又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 書規定,審判長應定相當之期間先命當事人補正,如當事人 逾期未補正,不為此協力,亦無其他利害關係人、檢察官聲 請選任遺產管理人,則訴訟當然停止以待當事人之繼承人、 遺產管理人承受訴訟之目的已不能達成,自無再停止訴訟以 保障當事人權益之必要,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3款規定,以裁定駁回其訴。 二、經查,原告於民國112年7月10日提起本件請求損害賠償之訴 ,嗣於113年1月14日死亡,此有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附卷 可查(置個資卷)。而原告之全體法定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 ,亦未見親屬會議選定遺產管理人乙情,有親等關聯查詢資 料、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公告查詢結果在卷 可稽(見個資卷、本院卷第136頁),並經本院職權調取新北 地院113年度司繼字第415號卷宗查核屬實。又原告之法定繼 承人繼已全數拋棄繼承,致無人承受訴訟,另經本院分別徵 詢利害關係人即被告、原告親屬秦于婷、秦偉倫、秦微雲、 秦美雲及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有無擔任 或為原告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之意願,嗣皆未見上開利害關 係人、桃園地檢署檢察官表示願為原告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 。準此,揆諸前開說明,應認本件訴訟當然停止以待當事人 之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承受訴訟之目的已不能達成,自無再 停止訴訟以保障當事人權益之必要。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駁回本件訴訟。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高廷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帆芝

2025-03-06

TYEV-112-桃簡-1618-20250306-1

桃簡
桃園簡易庭

代位分割遺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桃簡字第2062號 原 告 陳瑞成 上列原告與被告李哲夫等間請求代位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0日內,具狀陳報是否撤回起訴 前已死亡之被告呂王阿蕊及補正本件當事人適格欠缺,並同時按 對造人數檢附更正後之起訴狀繕本,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 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達之 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原告之訴,有原告或被告無當 事人能力、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原告之訴,有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或依其所 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 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 補正,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第7 款及第2項第1款、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死亡者 ,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 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 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 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聲明承受訴訟,應提出書狀 於受訴法院,由法院送達於他造;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 ,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 8條、第175條、第176條、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所列被告呂王阿蕊於起訴前即民國88年2月7日已 死亡,欠缺當事人能力,且無從補正,是原告應具狀加以撤 回(如未撤回,本院則將裁定駁回),並補正本件代位分割 遺產事件之當事人適格,即陳報呂王阿蕊之除戶戶籍謄本、 繼承系統表、拋棄繼承狀況之查詢證明、未拋棄繼承之全體 繼承人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再依前開查得資料 表明是否追加上開繼承人為被告,並確認訴之聲明須否增列 「辦理繼承登記」。 三、又被告李哲夫、被告李素美分別於原告起訴後之113年12月2 7日、同年月1日死亡,是原告亦應提出李哲夫、李素美之除 戶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拋棄繼承狀況之查詢證明、未拋 棄繼承之全體繼承人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再依 前開查得資料補正所有被告姓名、住所,並具狀聲明承受訴 訟。 四、茲依首揭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並 按對造人數檢附更正後之起訴狀繕本,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 完全,即駁回其訴,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高廷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帆芝

2025-03-06

TYEV-113-桃簡-2062-20250306-1

桃小
桃園簡易庭

給付租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桃小字第35號 原 告 李家有 被 告 秦祥雲(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訴訟進行中當事人死亡, 當事人能力即行喪失,如其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得繼承者 ,法律為便宜計,設有當然停止之制度,使當事人之繼承人 得承受訴訟,以免另行開始訴訟,而將已行之訴訟程序作廢 ,藉此保障當事人之訴訟權益。當事人如不承受訴訟時,法 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0 條第1項、第168條、第178條規定即明。惟於當事人死亡後 繼承人均拋棄繼承,親屬會議亦未依限選定遺產管理人,則 應由利害關係人、檢察官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始得為 管理保存遺產之必要行為,此觀民法第1177條、第1178 條 、第1179條規定亦可知悉。又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 書規定,審判長應定相當之期間先命當事人補正,如當事人 逾期未補正,不為此協力,亦無其他利害關係人、檢察官聲 請選任遺產管理人,則訴訟當然停止以待當事人之繼承人、 遺產管理人承受訴訟之目的已不能達成,自無再停止訴訟以 保障當事人權益之必要,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3款規定,以裁定駁回其訴。 二、經查,原告於民國113年1月2日提起本件請求給付租金之訴 ,惟被告於起訴後之同年月14日死亡,此有被告個人基本資 料查詢結果附卷可查(置個資卷)。而被告之全體法定繼承 人均已拋棄繼承,亦未見親屬會議選定遺產管理人乙情,有 親等關聯查詢資料、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公 告查詢結果在卷可稽(見個資卷),並經本院職權調取新北 地院113年度司繼字第415號卷宗查核屬實。又被告之法定繼 承人繼已全數拋棄繼承,致無人承受訴訟,另經本院分別徵 詢利害關係人即原告、被告親屬秦于婷、秦偉倫、秦微雲、 秦美雲及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有無擔任 或為被告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之意願,嗣皆未見上開利害關 係人、桃園地檢署檢察官表示願為被告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 。準此,揆諸前開說明,應認本件訴訟當然停止以待當事人 之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承受訴訟之目的已不能達成,自無再 停止訴訟以保障當事人權益之必要。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駁回本件訴訟。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高廷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王帆芝

2025-03-06

TYEV-113-桃小-35-20250306-1

家親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代墊扶養費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家事裁定      112年度家親聲字第87號 聲 請 人 戊○○(丁○○之承受訴訟人) 甲○○(丁○○之承受訴訟人) 相 對 人 丙○○ 乙○○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張家豪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代墊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戊○○、甲○○為聲請人丁○○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承受訴訟 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 聲明承受訴訟。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 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第17 8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 ,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97條亦有明定。而 非訟事件法第35條之1明文,民事訴訟法第168條至第180條 及第188條規定,於非訟事件準用之。 二、查聲請人丁○○起訴後,於民國113年12月3日死亡,經本院聯 繫其代理人命為承受訴訟,迄未為承受訴訟之聲明,嗣其代 理人於114年2月21日終止代理,有同日家事陳報狀在卷。查 聲請人丁○○離婚,無子女,其父張李傳業於93年1月5日死亡 ,其母己○○則於113年3月2日過世,其繼承人為手足戊○○、 甲○○以及相對人丙○○、乙○○,有戶籍謄本、戶役政資訊網站 查詢-親等關連(二親等)在卷,而依最高法院63年度第4次 民庭庭推總會議決議㈢意旨,本件僅以原非相對人之繼承人 即戊○○、甲○○為承受訴訟人。惟戊○○、甲○○及相對人丙○○、 乙○○迄未具狀聲明承受訴訟。爰依前揭規定,依職權以裁定 命承受訴訟,續行本件訴訟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家事法庭  法 官 梁晉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周儀婷

2025-03-05

CHDV-112-家親聲-87-202503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