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邱璿如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分割共有物(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04號 再 抗告 人 李 世 森 李 亭 玉 李 世 泉 李 世 琪 李陳秀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詹 基 益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李俊良等間請求分割共有物(核定訴訟 標的價額)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22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762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應由臺灣高等法院更為裁定。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李俊良、李俊楠、李惠雅起訴請求判決分割其與 再抗告人共有之新北市○○區○○段1069地號土地全部(下稱系 爭土地)及其上門牌號碼○○市○○區○○街000號○○○樓未辦所有 權第一次登記之建物全部(下稱系爭房屋,與系爭土地合稱 系爭房地),第一審法院核定其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 )1,284萬7,933元。再抗告人不服,對之提起抗告,原法院 以:系爭房地於民國111年9月30日起訴時並無實際交易亦無 估價報告,參考與系爭房屋客觀條件相當之鄰近房地於113 年3月間出售之實際登錄交易價格,系爭房地於起訴時之客 觀交易價格應為2,336萬4,722元。又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課 稅現值為8萬2,600元,系爭土地於111年度之土地公告現值 為1,901萬1,098元,合計1,909萬3,698元,房屋占房地價額 之比例為0.43%,則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交易價格應為10萬4 68元,按其面積比例計算,系爭房屋一、二層樓之價格為7 萬6,601元。相對人起訴請求分割系爭土地及系爭房屋一、 二層之應有部分,其所受之客觀價值為958萬5,150元(即上 開系爭房屋一、二層價格與系爭房地價格1,909萬3,698元之 總和,按相對人應有部分共3/6計算)。爰廢棄第一審裁定, 改裁定核定訴訟標的價額為958萬5,150元。抗告人不服,提 起再抗告。 二、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 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 段、第77條之11分別定有明文。查相對人於起訴時聲明:兩 造共有之系爭房地,准予變價分割,系爭土地及系爭房屋一 、二層所得價金由兩造依起訴狀附表1所示之比例分配價金 ,系爭房屋三層所得價金由被告依起訴狀附表2所示比例分 配價金(見一審調解卷第9-10頁)。則其請求判決分割之標的 究為系爭房地全部,抑或系爭土地及系爭房屋一、二層,自 應先予釐清。又原法院認本件係於111年9月30日起訴,竟未 敘明理由,逕以113年3月間鄰近房地之實價登錄交易價格作 為認定系爭房屋起訴時交易價額之依據,於法已有未合;且 其先認系爭房地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2,336萬4,722元,繼 又謂應為1,909萬3,698元,所為認定前後不一,亦有可議。 再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求予廢棄,非 無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77條第1項、第47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李 國 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2024-10-30

TPSV-113-台抗-804-20241030-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1629號 上 訴 人 羅淑蕾 訴 訟代理 人 施宣旭律師 溫育禎律師 上 訴 人 郭新政 盛竹如 上列2 人共同 訴 訟代理 人 謝協昌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兩造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6月4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字第981號), 各自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兩造上訴均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兩造各自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又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 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 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70條第2項 、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規定,判決 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是 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及第469條之 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有關之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或成 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 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 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 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 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 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兩造對於原判決關於其敗訴部分各自提起上訴,雖以各 該部分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 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郭新 政明知對造上訴人羅淑蕾之助理於民國103年5月23日在大展 當舖現場僅拍攝當票上聯,並未取得或變造當票,亦無10多 位黑衣人在場脅迫之事實,卻拍攝系爭影片,以原判決附表 (下稱附表)甲、丙所示言論,指涉時任立法委員之羅淑蕾 與黑道人士掛勾,施壓大展當舖違法取得當票後予以變造; 上訴人盛竹如(與郭新政合稱郭新政等2人)未為任何查證 ,與郭新政共同製作該影片,並於107年9月間上傳至YouTub e頻道,其等所為客觀上足使一般人對羅淑蕾在社會上之人 格產生不良評價而貶抑其名譽。羅淑蕾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及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郭新政 等2人連帶賠償精神慰撫金新臺幣200萬元為適當。至系爭影 片如附表乙、丁至辛所示言論,或無法證明係在指涉羅淑蕾 ,或有相當理由確信該部分事實為真實,且非以損害羅淑蕾 名譽為唯一之目的,兼有明確公益考量之合理關聯,可認係 出於善意且屬合理之評論,難認郭新政等2人就此部分共同 不法侵害羅淑蕾之名譽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 斷者,泛言未論斷,而非表明各該部分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 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 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 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兩造上訴均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兩造上訴均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邱 璿 如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媖 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2024-10-30

TPSV-113-台上-1629-20241030-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假處分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694號 再 抗告 人 陳景華 訴訟代理人 劉彥伯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陳吳美滿等間聲請假處分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6月6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 143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應由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更為裁定。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主張:坐落高雄市○○區○○段0小段000地號土地及 其上同段000建號建物(合稱系爭房地)係第三人陳山銘(民 國84年2月20日死亡)所有,於78年間借用其子即第三人陳 景琳(111年2月16日死亡)及伊等之被繼承人陳景森(103 年6月14日死亡)名義登記,應有部分各1/2。陳景琳嗣於85 年2月8日將其應有部分移轉登記至陳景森名下,陳景森再於 103年間將系爭房地移轉登記予再抗告人,惟上開所有權移 轉登記均僅為登記名義人之變更,系爭房地之實質所有權人 仍為陳山銘。前述借名登記契約已終止,伊等對系爭房地有 繼承權,已訴請再抗告人移轉系爭房地所有權應有部分(下 稱本案訴訟)。惟再抗告人竟將其與相對人陳甲寅共有坐落 高雄市○○區○○段0小段0000地號(下稱0000地號)土地應有 部分1/2出售並移轉登記予第三人宸臻建設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下稱宸臻公司),足見其正處分其財產,伊恐日後有不 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爰聲請供擔保後,對系爭房地 應有部分即相對人陳吳美滿1/9,陳甲寅及陳櫻仁各3/18之 範圍內為假處分。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下稱高雄地院)裁定 予以駁回,相對人提起抗告。原法院以:關於假處分之請求 ,相對人業據提出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土地異動索引、 土地登記申請書、不動產買賣契約、死亡證明書及民事起訴 狀等以為釋明。雖0000地號土地與本件請求假處分之標的無 涉,但再抗告人處分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予宸臻公司,於 一般社會通念上,堪認其有處分名下財產之虞。如再抗告人 處分系爭房地應有部分,將使其現狀變更,致相對人有日後 不能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堪認相對人就假處分之原因已為 相當之釋明,雖釋明尚有未足,惟供擔保得以補足,其聲請 假處分,應予准許。又本件聲請之標的範圍,雖與本案訴訟 請求移轉之應有部分比例略有不同,惟合計均為1/2,仍無 礙於本件聲請。爰廢棄高雄地院所為裁定,改裁定准相對人 分別供擔保後,得就系爭房地應有部分各1/9、3/18、3/18 為假處分。 二、按假處分係保全程序,假處分裁定具隱密性,為防止債務人 隱匿或處分財產,以保全債權人之強制執行,其執行應依強 制執行法第132條第1項規定,於裁定送達債務人之同時或送 達前為之,是於假處分裁定前,債務人並無提出事實、證據 之機會。惟對於假處分聲請之裁定抗告者,為保障債權人及 債務人之程序權,並使法院能正確判斷原裁定之當否,應賦 予債權人及債務人於抗告法院裁定前有陳述意見之機會,此 觀民事訴訟法第533條準用第528條第2項規定自明。是雖假 處分裁定基於其隱密性,於作成裁定前無法令債務人有陳述 意見之機會,但為確保其有參與程序之機會,仍應使當事人 於抗告審之裁定作成前,得就其權利伸張與防禦具重要性之 事項為充分陳述,其內涵應包括當事人得對事實有所主張, 並得提出證據,方能使當事人藉其陳述以影響法院心證之形 成。然若債權人聲請假處分後,未獲第一審法院准許,債權 人對駁回其假處分聲請之裁定提起抗告,考量假處分隱密性 仍應予維持,抗告法院固無先使債務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如抗告法院認抗告有理由,改為准予假處分而自為裁定者, 審酌此時已無妨礙假處分制度目的之情形,倘於債務人提起 再抗告程序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76條第1項規定,致不得提出 新事實、新證據,將使其權利遭受侵害,而無事實審之審級 ,形同無依正當法律程序請求救濟之途徑。職是,於類此假 處分事件之債務人,對准許假處分之抗告裁定提起再抗告事 件,除其聽審權曾受保障外,按其性質,不得逕依民事訴訟 法第495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476條第1項規定,否准債務 人提出影響裁判結果之新事實、新證據,以符憲法保障訴訟 權之意旨。再抗告意旨以:系爭房地為伊唯一住居所,伊無 處分之計畫或行為;伊出售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予宸臻公 司,係因該公司主動與伊聯繫表示欲收購該道路用地,伊多 方考慮後始同意出售,非伊主動促成,與債務人為脫產主動 積極尋求買家、倉促出售之情形有別,不得以此遽認系爭房 地有何現狀之變更,而有假處分之必要等語,攸關相對人已 否釋明假處分原因之判斷,自待調查釐清。原法院基於假處 分程序之隱密性,於裁定前未使再抗告人有陳述意見、提出 事證之機會,致未及審酌該事實證據,固無不合,惟為保障 再抗告人之程序權,仍應認其於再抗告程序中得提出新事證 ,無民事訴訟法第476條第1項規定適用。而本院為法律審, 原則上不得自行調查證據、認定事實,關於假處分裁定之事 實認定,應由原法院為之。再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聲明廢棄,非無理由。末查相對人本案訴訟請 求移轉之系爭房地應有部分各為1/12、5/24、5/24(見一審 卷第83至84頁),合計1/2,而本件聲請為假處分之應有部 分則各為1/9、3/18、3/18,共計4/9,原法院認二者合計均 為1/2,似有誤算,案經發回,應併予釐清。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77條第1項、第47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邱 璿 如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媖 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2024-10-30

TPSV-113-台抗-694-20241030-1

台聲
最高法院

強制執行聲明異議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072號 聲 請 人 李維敏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鍾清榮等間強制執行聲明異議事件(本院 112年度台抗字第241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一萬五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蘇 芹 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2024-10-30

TPSV-113-台聲-1072-20241030-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運費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1859號 上 訴 人 紀宏昌即嘉貽托運行 訴訟代理人 蕭棋云律師 彭彥植律師 謝欣翰律師 被 上訴 人 台利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端芳 訴訟代理人 張齡方律師 謝以涵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運費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 月27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字第56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 第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 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 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 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 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 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 背法令。是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 及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 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有關之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 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 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 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 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 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 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 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 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 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 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被上訴人與訴外人禮和有限公 司及廈門隆益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合稱禮和等2公司)間 分別訂有採購合約,約定貨品之運送、報關等相關費用由禮 和等2公司負責,該2公司再委由訴外人運發(廈門)物流有限 公司(下稱運發公司) 處理承攬運送事宜,運發公司再委由 第一審共同原告原騰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原騰公司)負責處理 出口部分之定艙、報關及運送等事宜,原騰公司再將貨品運 送事宜委由上訴人負責。上訴人於民國109年3月至同年12月 9日期間縱有運送被上訴人出售予禮和等2公司之貨品,惟上 訴人所提證據均不足證明兩造間存有運送契約關係,及被上 訴人就上開運送費用有為付款承諾或債務承擔之情事。又上 訴人係基於其與第三人間之契約關係而運送上開貨品,對被 上訴人不構成不當得利、無因管理。是其依運送契約、無因 管理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給付運費為無理 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為辯論及已論斷者,泛言 謂為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 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 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   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李 國 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2024-10-30

TPSV-113-台上-1859-20241030-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協同辦理合夥清算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1853號 上 訴 人 林德交 訴訟代理人 陳樹村律師 曾浩銓律師 李育錚律師 蔡宜靜律師 被 上訴 人 林欣潔 訴訟代理人 張啟祥律師 蔡宜真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協同辦理合夥清算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6月11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字 第300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又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 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 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70條第2項 、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規定,判決 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是 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及第469條之 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有關之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或成 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 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 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 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 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 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 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 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兩造與訴外人林季靜於民國91 年7月16日簽立系爭契約,約定由上訴人出資新臺幣(下同 )250萬元、被上訴人出資100萬元、林季靜出資150萬元, 共同經營昱泰診所。兩造於同年7月間分別依約將出資額入 帳,林季靜迄至同年9月30日未履行其出資義務,兩造同意 其退夥,並同意將上訴人出資之250萬元,改為由訴外人黃 文德向其借款而由黃文德單獨經營昱泰診所。依上訴人所提 證據,均不能證明兩造有合夥經營昱泰診所之事實,則其依 民法第694條、第701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協同清算昱泰診 所之合夥財產,不應准許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 論斷者,泛言未論斷,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 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 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 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 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法院就調查證 據之方法原可衡情取捨,不受當事人聲明所拘束。原審已說 明無必要訊問證人李華誠之理由,上訴人就此指摘原判決違 背法令,不無誤會,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媖 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2024-10-30

TPSV-113-台上-1853-20241030-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工程款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1916號 上 訴 人 華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邦福 訴訟代理人 張衞航律師 被 上訴 人 明勇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志明 訴訟代理人 劉慶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 月9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0年度建上字第48號),提起 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之上訴及該訴訟費用部分廢棄,發回臺灣 高等法院。 理 由 一、本件被上訴人主張:伊於民國106年10月24日承攬上訴人所 承作訴外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電公司)台南七 股太陽光電新建工程中之土建工程(下稱系爭工程),兩造 簽訂華城約字第ST00000-00號施工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 。伊已完工,惟上訴人尚欠尾款新臺幣(下同)49萬元、保留 款182萬6,731元及黑網費追加款6萬5,000元,共計238萬1,7 31元,經上訴人以反訴請求其中8萬4,816元為抵銷後,上訴 人尚應給付229萬6,915元等情。爰依民法第490條、第505條 規定,及於原審追加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5條第1項第1款約 定,求為命上訴人如數給付,及加付自108年9月13日起算法 定遲延利息之判決。對上訴人所提反訴則以:系爭契約無履 約期限,107年2月5日施工進度檢討會議(下稱系爭會議)所 定之同年3月24日,僅係竣工目標,且伊自同年1月18日方得 進場施作工程,已延宕121天,不可歸責於伊。另上訴人因 擋風牆工程修圖、送審,均影響伊施作擋風牆上之格柵,加 上不可歸責於伊之氣候因素,上訴人不得請求懲罰性違約金 。又發電發生異常之電纜毀損處非伊施作電纜線而掀起手孔 蓋所致等語,資為抗辯(未繫屬本院部分,不予贅述)。 二、上訴人則以:㈠被上訴人就混凝土配比飛灰比例未符系爭契 約約定、未依約派環保人員進駐,致伊遭台電公司扣款1萬4 ,816元(下稱混凝土配比罰款)、7萬元(下稱未派駐環保人員 罰款);㈡被上訴人應於107年3月24日完成全部支架基礎,然 進度落後,訴外人承太豐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承太豐公司) 遲至同年4月30日始能進場施工,致初始發電逾期37日,伊 因而遭台電公司罰款125萬8,000元;㈢被上訴人應於107年8 月28日進行48小時初始發電試驗,然因被上訴人之疏失,於 同年9月1日發生跳機事故(下稱系爭跳機事故),迄同年月7 日始得重新進行,致伊遭台電公司罰款34萬元;㈣被上訴人 應於107年10月20日申報竣工,惟遲至同年11月12日始完成 ,遲誤23日,致伊遭台電公司罰款27萬6,000元(下稱逾期 申報竣工罰款);㈤被上訴人施工時掉落手孔蓋而刮破3條電 纜線,致發生系爭跳機事故,伊因而支出電纜線費用及工資 13萬7,760元,伊得依系爭契約第11條第3項、第17條第4款 、第18條第1項、第3項第2款、第22條第6款約定(第17條第4 款、第18條第3項第2款係於原審追加),請求被上訴人賠償 上開損害,及給付懲罰性違約金120萬元,共計329萬6,576 元,扣除伊同意給付被上訴人黑網費用6萬5,000元、尾款49 萬元、保留款182萬6,731元,被上訴人尚應給付91萬4,845 元等情,資為抗辯。並據以提起反訴,求為命被上訴人給付 91萬4,845元,及加付自民事反訴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算 法定遲延利息之判決。 三、原審維持第一審就上開部分所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駁回其 上訴。理由如下: ㈠被上訴人於107年11月12日完成現場工程,依系爭契約得向上 訴人請求給付尾款49萬元及保留款182萬6,731元,為兩造所 不爭執,堪信為真實;又上訴人同意給付新增工程項目黑網 費用6萬5,000元,合計238萬1,731元。  ㈡被上訴人同意給付上訴人混凝土配比罰款1萬4,816元。被上 訴人因控管預算不當,致環保設施預算提前用罄,於系爭工 程施作期間未派駐環保人員,致上訴人遭台電公司以未派駐 環保人員罰款7萬元,上訴人得依系爭契約第11條第3項約定 扣減工程款。   ㈢系爭契約第6條第1項約定工程期限:依甲方(指上訴人)通知 日期交貨及施工,但乙方(指被上訴人)應依照甲方之需求 ,提出工程進度及時程表由甲方及業主核准。核准後,該進 度表即成為本合約之一部分。但甲方亦得依業主規定期限與 乙方協調工程期限;乙方應於雙方同意之期限內完工等語。 並未明訂系爭工程應完工之期限,而係由被上訴人先提出時 程,經上訴人及台電公司核准,或上訴人依台電公司之規定 ,與被上訴人協調同意後,始得作為拘束兩造之完工期限。 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依系爭會議之決議,應於107年3月24日 完成全部支架基礎云云。然被上訴人之代理人僅於該會議紀 錄「出席者」欄簽名,並無在「擔當」欄簽名,核與兩造於 同年9月14日以後所召開之工地進度會議紀錄,被上訴人之 代理人林正智除在「出席者」欄簽名外,均在每項議題之「 擔當」欄簽名,表明同意及負責之意,顯有不同。且未見兩 造於該次會議後有何進行協調工程期限之事證,難認被上訴 人應受上開會議決議完工日即107年3月24日之拘束。上訴人 請求被上訴人賠償其遭台電公司因初始發電逾期37日之罰款 125萬8,000元,亦屬無據。  ㈣兩造對於系爭工程最後竣工期限,經歷107年9月14日、10月1 3日、10月20日、10月26日會議決議,不斷延後竣工日期, 被上訴人甚於最後1次會議明確表達無法於同年10月30日竣 工,堪認兩造間對於系爭工程應竣工期限未達成共識,難認 被上訴人同意以107年10月20日為竣工日。上訴人請求被上 訴人賠償逾期申報竣工罰款27萬6,000元,亦屬無據。  ㈤107年9月4日XLPE電纜25kv 80m㎡短路事故原因檢討會議(下稱 跳機事故會議)紀錄記載:另一處位於手孔內,應是被上訴 人之前手孔蓋掉下去刮破皮所造成,共有5條電纜受損,其 中3條受損嚴重必須更換等語。然手孔蓋究係如何掉落?手 孔蓋掉落後是否確有刮破電纜,上開會議究如何推導該檢討 結果,不無疑問。況會議決議僅要求被上訴人開立保固切結 書,而無請求被上訴人給付更換3條電纜線之費用,上訴人 再行請求被上訴人給付更換該電纜線之費用,並無理由。另 系爭跳機事故檢討結果為:2處發生短路:⒈「一處位於#3變 流器正下方之鋁線槽(一條電纜線破損),為攻牙螺絲造成 」、⒉「另一處位於手孔內,應是明勇公司之前手孔蓋掉下 去刮破皮所造成」等語。惟兩造對於因攻牙螺絲掉落致生電 纜發生短路,以及該攻牙螺絲之掉落與被上訴人並無關連, 均無爭執,難認系爭跳機事故均可歸責於被上訴人。縱認被 上訴人有將手孔蓋掉落造成電纜線破損致生短路,然上訴人 未舉證其占系爭跳機事故之比例為何?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 就系爭跳機事故負全部損害賠償之責,難謂有理。 ㈥綜上,被上訴人本訴依民法第490條、第505條規定,系爭契 約第4條、第5條第1項第1款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238萬1,7 31元,經上訴人以反訴請求混凝土配比罰款、未派駐環保人 員罰款合計8萬4,816元為抵銷後,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給付 229萬6,915元本息,為有理由。上訴人反訴依系爭契約第11 條、第17條第4款、第18條第1項、第18條第3項第2款、第22 條第6款約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91萬4,845元本息,為無理 由,不應准許。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固屬事實審法院之職權,但法院為判 決時,應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以判斷事實之 真偽。苟其判斷竟與論理或經驗法則不符,即屬於法有違。 所謂全辯論意旨,舉凡辯論主義範圍內,言詞辯論中影響法 院心證之一切訴訟資料均屬之。且應綜合全部證據之價值為 判斷,以形成心證,而非單獨分離各個證據為評價。又解釋 契約,固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不能拘泥於契約之文 字,但契約文字業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者,即 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  ㈡系爭契約第6條第1項約定工程期限:依甲方(指上訴人)通知 日期交貨及施工,但乙方(指被上訴人)應依照甲方之需求 ,提出工程進度及時程表由甲方及業主核准。核准後,該進 度表即成為本合約之一部分。但甲方亦得依業主規定期限與 乙方協調工程期限;乙方應於雙方同意之期限內完工等語。 似已約明工程期限係依上訴人通知,或上訴人依「業主規定 期限」與被上訴人協調之期限。果爾,系爭會議紀錄記載: 「3/24完成全部支架基礎供景新組裝支架」(見一審卷㈠第27 3頁),縱代理被上訴人出席該會議之人未於會議紀錄「擔 當」欄簽章,是否不得謂上訴人已通知被上訴人完成支架基 礎工程之期限?能否僅因被上訴人未依上開約定提出「工程 進度」及「時程表」,即認其不受上開會議紀錄所載期限之 拘束?原審未予釐清,逕謂系爭契約工程期限應由被上訴人 「先」提出時程,經上訴人及台電公司核准而定云云,自嫌 速斷。參酌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因無法達到上開進度,乃於 107年2月27日函催被上訴人增派人力,並提出改善;復於同 年3月16日施工進度檢討會議中,再請被上訴人於同年3月17 日提出施工進度表,並重申於3月24日完成全區基礎工程; 及因初始發電逾期37天,遭台電公司罰款125萬8,000元,並 舉證人邱茂雄、王文忠為證。承太豐公司亦因支撐架基礎進 度嚴重落後,秉承系爭會議協議,於同年2月27日函請上訴 人盡速協調解決等情(見一審卷㈠第271、404至405、407頁 ,卷㈡第41、44、369、536頁,卷㈢第149至150頁,原審卷㈠ 第30至31、38至39、153、184、190頁),倘若為實,上訴人 主張被上訴人已同意於107年3月24日完成支架基礎,是否全 然無可採?非無再斟酌之餘地。原審就上開事證恝置不論, 逕認被上訴人不受系爭會議決議定於107年3月24日完成支架 基礎之拘束,於法自有未合。  ㈢查107年9月14日、10月13日工進收工會議、工地進度會議紀 錄記載:以10月20日為目標完成報竣,而該會議紀錄「擔當 」欄均經被上訴人與會代表林正智簽名(見一審卷㈠第287至2 89頁),似見被上訴人同意以107年10月20日為竣工日。而 依同年10月20日七股工地會議之會議紀錄記載:「因貴公司 無人控管,造成備料不足,衍生工期延誤,已超過期程…以1 0/26竣工為目標」,10月26日七股工地會議紀錄記載:「… 仍屬落後狀態,依昨日會議結論以10/30為完成目標恐難達 成」,均經被上訴人公司代表林正智於該會議紀錄「擔當」 欄簽名(見同上卷第291、299頁),似係因被上訴人未於10 7年10月20日完工,上訴人乃再定期催請被上訴人完工,於 此情形,能否因被上訴人嗣表達無法於同年10月30日竣工, 遽推翻兩造原定於10月20日竣工之合意,非無疑義。乃原審 未遑調查審認,徒以兩造不斷延後竣工日期,遽認被上訴人 未同意於107年10月20日竣工,進而為不利於上訴人之認定 ,於法亦有未合。  ㈣上訴人於事實審主張:被上訴人已承認僱用之山貓施工不慎 ,使鑄鐵蓋板不慎掉落至手孔,壓壞電纜,致發生系爭跳機 事故,經比對電纜破皮與手孔蓋掉落位置及方向吻合,被上 訴人工地主任方會在跳機事故會議紀錄簽名,臺南市土木技 師公會之鑑定報告認為被上訴人應負50%責任,應變更為100 %等情,並提出兩造工地主任對話內容、照片、保固切結書 為證(見原審卷㈡第49至54、219至222頁),此攸關被上訴人 就系爭跳電事故是否有可歸責事由及其責任比例若干?上訴 人得否請求被上訴人賠償初始發電試驗遲延之損害及其金額 若干?為上訴人之重要攻擊方法,乃原審對此恝置不論,遽 為上訴人不利之認定,亦有判決理由不備之違法。  ㈤被上訴人是否有遲誤支架基礎工程、竣工、初始發電試驗之 期限,既待釐清,則上訴人得否請求被上訴人給付懲罰性違 約金及其金額若干,亦待調查審認,乃原審未附理由即駁回 上訴人違約金之請求,亦有未合。  ㈥上訴人反訴請求有無理由及其得與被上訴人本訴請求抵銷之 金額若干,既待調查審認,原審就上開部分所為判決即無從 維持。上訴論旨,指摘關此部分之原判決違背法令,求予廢 棄,非無理由。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第47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蘇 芹 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2024-10-30

TPSV-113-台上-1916-20241030-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075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A女 (真實姓名及年籍資料詳卷) 上列聲請人因與上訴人○○○○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 在等事件(本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535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 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勞動法庭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蘇 芹 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2024-10-30

TPSV-113-台聲-1075-20241030-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等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936號 聲 請 人 陳樹木(原名陳鵬仁) 訴訟代理人 林明信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江木清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等事件,對 於中華民國113年2月29日本院裁定(111年度台上字第906號),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人以本院111年度台上字第906號確定裁定(下稱原 確定裁定)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定情形,對 之聲請再審,係以:伊就前訴訟程序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 重上更一字第199號判決(下稱原二審判決)提起第三審上 訴,業已陳明該判決未查明本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15號判 決發回意旨所指應調查事項,僅依民國88年6月4日借款契約 書而為事實認定,理由籠統矛盾,且在無抵押權登記契約之 書面、無具體證據文件及相對人自認抵押權形式不符合之情 形下,未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所定舉證責任分配原則,要 求主張有抵押權存在之相對人舉證證明該抵押權存在,逕認 伊就原二審判決附表(下稱附表)1所示10筆土地(下稱系爭土 地),所設定如附表2所示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係為擔 保伊就第三人豐鵬欣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豐鵬公司)於87年 12月5日、88年6月4日向相對人借款新臺幣(下同)8,000萬元 、6,000萬元所負保證債務(下合稱系爭保證債務),明顯不 備理由。另當事人訂立新契約,同時將舊契約廢除,嗣新契 約經雙方解除,除有回復舊契約效力之特別約定外,舊契約 不因新契約之解除而復活,兩造於91年2月22日簽署之協議 書固經合法解除,惟該協議書並無約定解約後得回復原各項 契約之法律關係,原二審判決認生回復效力,明顯違背法令 。87年12月7日切結書並未記載伊提供系爭土地設定抵押權 作為豐鵬公司借款之擔保,且伊未於連帶保證人欄簽名,未 載有連帶保證債務之約定,原二審判決逕認有由伊為豐鵬公 司借款擔任連帶保證人之合意,顯違背論理法則及適用法規 不當。原二審判決依爭點效所認豐鵬公司借款之事實與伊是 否提供系爭土地設定抵押權擔保豐鵬公司之借款,並非絕對 相符,原二審法院逕依爭點效認定伊有提供系爭土地抵押擔 保豐鵬公司之借款,自屬消極不適用法規且不備理由等情, 惟原確定裁定竟謂伊未合法表明上訴理由,消極不適用民事 訴訟法第222條第1項、第226條第1項第3款、第2項、第3項 規定,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等語,為其論據。 二、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係指確定判決所適用之法規,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 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意旨顯然違反,或消極不適 用法規,顯然影響判決者而言。又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屬於 第二審法院之職權,若其認定並不違背法令,即不許任意指 摘其認定不當,以為上訴理由。查原二審判決係以:聲請人 將其所有系爭土地設定系爭抵押權予相對人,係債務人兼義 務人,惟系爭抵押權公示登記內容未明載聲請人所負債務性 質,因申辦設定抵押權之書面資料已銷毀,兩造又未提供, 綜觀兩造間87年12月5日切結書、88年6月4日借款契約書、8 9年6月8日及同年10月11日協議書、89年10月24日協議書等 文件,聲請人所負系爭保證債務,為系爭抵押權設定時已存 在之特定債務,係該抵押權擔保之債務範圍。豐鵬公司為上 開8000萬元之借款人,業經兩造於前案(臺灣桃園地方法院9 7年度重訴字第282號、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重上字第689號) 盡攻防能事,並經法院判決理由中認定明確,發生爭點效, 兩造及法院不得為相反主張及判斷,聲請人未舉證證明系爭 保證債務因清償而消滅,則相對人對聲請人之該保證債權自 仍存在,系爭抵押權並未消滅。從而,聲請人依民法第767 條第1項中段規定,請求確認相對人就系爭抵押權擔保之債 權不存在,並請求相對人塗銷系爭抵押權登記,均為無理由 ,不應准許。因而維持第一審所為聲請人敗訴之判決,駁回 其上訴。聲請人對於原二審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無非係就 原二審判決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為 論斷,指摘為不當,並就原二審判決已論斷,泛言理由不備 或矛盾,違反證據及經驗法則,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法令 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 訴理由。從而,原確定裁定認聲請人之上訴為不合法而予以 駁回,核無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情形。聲請人指摘原確定裁 定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定再審事由,對之聲 請再審,難謂有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李 國 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麗 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2024-10-30

TPSV-113-台聲-936-20241030-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759號 再 抗告 人 祭祀公業賴日生祀 法定代理人 賴寬仁 訴訟代理人 劉 楷律師 黃智靖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謝國金等間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26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6 78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謝國金、林振村、陳金生主張:伊等與再抗告人 間請求塗銷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經本院以112年度 台上字第2524號裁定駁回再抗告人之上訴確定(下稱本案) 等語,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下稱桃園地院)聲請確定訴訟 費用額。該院司法事務官裁定確定再抗告人應給付相對人之 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下同)256萬3,455元本息。再抗告人 不服,提出異議,桃園地院裁定予以駁回,再抗告人對之提 起抗告。 二、原法院以: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2項規定,聲請確定訴訟費 用額者,應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他造之計算書繕本或影本 及釋明費用額之證書,旨在方便法院為費用之計算及相對人 陳述意見。若因訴訟所生之費用,其支付及應負擔情形,資 料齊全,計算簡明,即無要求聲請人提出費用計算書繕本之 必要。依本案歷審裁判書,法院最終判命再抗告人負擔各審 級訴訟費用,故本件僅須計算相對人預納之訴訟費用額。查 相對人繳納第二審裁判費共256萬3,455元,有自行收納款項 收據可稽,其計算簡明,毋須於裁定前命相對人交付計算書 繕本或影本予再抗告人,爰維持桃園地院所為駁回再抗告人 異議之裁定,駁回其抗告,經核於法並無違誤。再抗告意旨 指摘原法院未命相對人交付計算書繕本或影本予伊,即逕為 裁定,不符上開規定,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云云,聲明廢棄 原裁定,非有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 第2項、第481條、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彭 昭 芬 法官 蘇 芹 英 法官 李 國 增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邱 璿 如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劉 祐 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2024-10-17

TPSV-113-台抗-759-202410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