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新臺幣50,000元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41-25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36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姜義信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廖彥傑 上列被告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 訴(112年度偵字第32890號、112年度偵緝字第3965號),本院 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姜義信共同犯踰越牆垣攜帶兇器竊盜罪,處有期徒刑8月; 又犯未經許可寄藏非制式手槍罪,處有期徒刑5年4月,併科 罰金新臺幣50,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 折算1日。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5年10月。 二、扣案如表A編號13-17所示之物(子彈僅沒收5顆)均沒收。   事 實 姜義信分別為下列犯行: 姜義信及張智先(經本院判決有罪確定)共同基於意圖為自己 不法所有踰越牆垣攜帶兇器竊盜之犯意聯絡,由張智先於民國 112年6月30日23時許,駕駛6098-GN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甲車 )搭載姜義信,一同前往址設桃園市○○區○○路000巷000號之良 益交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良益公司)並翻越上址圍牆, 分持美工刀、電纜剪及鋸刀等客觀上足以作為兇器之工具,割 斷、裁剪林鋕松管理之電纜線竊取之,嗣姜義信因故中途駕甲 車前往他處搭載不知情之張兆鈞(經不起訴處分確定) 續於1 12年7月1日1時許返回上址,再度翻越圍牆進入良益公司與張 智先竊取電纜線69KV(1000平方)6米得手(已發還),其2人欲 將電纜線移置甲車而自上址圍牆翻出,適警巡經上址察覺有異 ,先盤查在甲車上的張兆鈞,繼查獲正走回甲車之姜義信及張 智先,始悉上情。 姜義信明知具殺傷力之非制式手槍及子彈,為槍砲彈藥刀械管制 條例(下稱槍砲條例)第4條第1項第1、2款之管制物,非經主 管機關許可不得寄藏。姜義信竟基於未經許可寄藏具殺傷力之 非制式手槍及非制式子彈犯意,於109年間某日在不詳地點,受 友人「陳世文」(已歿,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所託,收受具殺 傷力如表A編號15-16所示非制式手槍1枝(槍枝管制編號:0000 000000號)及如表A編號17所示子彈8顆(下合稱本案槍彈), 並將本案槍彈裝於黑色提袋內,自該時起寄藏之,嗣上開竊 盜犯行於112年7月1日1時許遭查獲,因警就甲車實施附帶搜索 而扣得置放甲車上之本案槍彈,方悉上情。    理 由 一、認定事實所憑證據及理由  ㈠事實欄部分   被告姜義信就事實欄所載犯行,於警詢(偵卷29-34頁)、 偵查(偵卷245-246頁、偵緝卷55-56頁)及審理(訴卷118 、213頁)中均坦承不諱,核與共犯張智先於警詢及偵查之 證述(偵卷72-76、245-246、385-389頁)、證人張兆鈞於 警詢之證述(偵卷107-124頁)、告訴人林鋕松於警詢之證 述(偵卷145-147頁)相符,復有贓物認領保管單(偵卷189 頁)、刑案現場照片(偵卷191-199、203-205頁)、扣案如 表A編號1-14所示之物可證,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 相符,可以採信。是以,被告有事實欄所載犯行事證明確 ,應依法論科。  ㈡事實欄部分   被告就事實欄所載犯行,於警詢(偵卷28-29、41-43頁) 、偵查(偵卷245-246頁、偵緝卷55-56頁)及審理(訴卷11 8、213頁)中均坦承不諱,核與張智先於警詢之證述(偵卷 81、245-246、389頁)相符,另扣案之本案槍彈經鑑定後均 具殺傷力,亦有刑事警察局鑑定書(偵卷271-276頁)可證 ,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可以採信。是以,被 告有事實欄所載犯行事證明確,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  ㈠核被告於事實欄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2、3款之踰 越牆垣攜帶兇器竊盜罪;於事實欄所為,係犯槍砲條例第7 條第4項未經許可寄藏非制式手槍罪及同法第12條第4項未經 許可寄藏非制式子彈罪。又被告與張智先就事實欄之犯行 ,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另被告於109 年間某日起同時寄藏本案槍彈至遭查獲止,屬繼續之一行為 ,且同時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犯,應從重依未經許可寄藏 非制式手槍罪處斷。再被告係於不同時、地,基於不同之犯 意犯加重竊盜罪與未經許可寄藏非制式手槍罪,自應分論併 罰(2罪)。   ㈡起訴書於犯罪事實欄中詳載被告翻越圍牆此踰越牆垣之事實 ,卻於論罪欄漏論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2款,惟此僅係加重 要件之增加,與變更法條無涉,且本院已於審理時告知被告 及辯護人此情(訴卷214頁),無礙被告防禦,本院自得就 事實欄部分以上開方式論罪,附此敘明。   三、科刑   審酌被告未尊重他人財產權及經營商業辛勞,遽為竊盜犯行 ,又未經許可寄藏本案槍彈,埋藏社會治安風險,所為十分 不該,自應非難。次審酌被告所竊財物價值、寄藏本案槍員 期間非短、未賠償告訴人之情,兼衡被告犯後態度、年齡、 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自陳家境勉持、婚姻家庭狀況及前科 素行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就罰金部分 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就有期徒刑部分,併定應執行之 刑,以資懲儆。 四、沒收  ㈠扣案如表A所示之物是否沒收,詳表A「沒收與不予沒收之理 由」欄所示。     表A: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所有人 卷頁 沒收與不予沒收之理由 1 防割手套 1雙 張智先 偵卷161頁 張智先所有之物,已於對張智先之判決中論斷,不重複於本判決中說明 2 鋸刀 1把 3 蘋果手機 1支 4 電纜剪 1支 5 防割手套(新) 1雙 偵卷173頁 偵卷175頁 張智先所有之物,已於對張智先之判決中論斷,不重複於本判決中說明 6 望遠鏡 1個 7 鋸子 (未含刀片) 1枝 8 美工刀(含刀片) 1個 9 防割手套 1雙 10 鑷子 1個 11 螺絲起子 1個 12 鋸子支架 1個 13 防割手套 1雙 姜義信 偵卷153頁 被告所有,分別為預備犯罪工具及聯繫本案工具,業據被告供述明確(訴卷120頁),應依刑法第38條第2項規定宣告沒收 14 智慧型手機 1台 15 手槍 1枝 偵卷173頁 被告寄藏之本案槍彈,屬違禁物,應依刑法第38條第1項宣告沒收(惟子彈部分僅沒收5顆,已試射完畢之3顆子彈為金屬殘骸,不宣告沒收) 16 彈匣 1個 17 子彈 8顆 18 子彈(不具殺傷力) 2顆 被告持有之物,經鑑定後不具殺傷力(偵卷327頁),不宣告沒收 19 安非他命 1包 被告所有之物,但與本案犯行無關,不宣告沒收 20 吸食器 2組 21 玻璃球 2顆  ㈡被告竊得之6米電纜線已發還告訴人,有贓物領據可證(偵卷 189頁),毋庸宣告沒收犯罪所得。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于庭提起公訴,檢察官張羽忻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法條: 刑法第321條 犯前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 未經許可,製造、販賣或運輸制式或非制式火砲、肩射武器、機 關槍、衝鋒槍、卡柄槍、自動步槍、普通步槍、馬槍、手槍或各 類砲彈、炸彈、爆裂物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併 科新臺幣3千萬元以下罰金。 未經許可,轉讓、出租或出借前項所列槍砲、彈藥者,處無期徒 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自己或他人犯罪之用,而犯前二項之罪者,處死刑或無期 徒刑;處徒刑者,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以下罰金。 未經許可,持有、寄藏或意圖販賣而陳列第1項所列槍砲、彈藥 者,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自己或他人犯罪之用,以強盜、搶奪、竊盜或其他非法方 法,持有依法執行公務之人所持有之第1項所列槍砲、彈藥者, 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1項至第3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1-10

TYDM-113-訴-236-20250110-2

桃小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桃小字第2010號 原 告 游阿梅 被 告 邱俊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就本院113年度易字第17 號刑事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113年度附民字第845號),業經 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1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 四、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理由要領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 見桃小卷第21頁),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因伊之子即訴外人陳龍馳積欠被告債務,為表 達不滿,遂於民國112年5月27日凌晨1時10分許,由被告駕 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訴外人林叡則前往 伊住處即桃園市○○區○○路0段000巷00號前施放沖天炮,伊適 時正前往房間陽台前,而遭被告所施放之沖天炮衝擊,致伊 受有左手腕多處傷害(下稱系爭傷勢)等情,業據本院調取 本院刑事庭113年度易字第17號刑事案件電子卷宗核閱屬實 ;又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猶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 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予以爭執,是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23、第436條第2項適用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應 視同自認,是本院綜合本件調查證據之結果及全辯論意旨, 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 三、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為民法第184條 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又慰撫金之多寡, 應斟酌雙方之身份、地位、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 形核定相當之數額,該金額是否相當,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 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份、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 決定之(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字第223號判決意旨參照)。 經查,被告以上開侵權行為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勢,則原告受 有身體及精神痛苦,堪可認定,是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被告 賠償慰撫金,自屬有據。本院審酌被告上開行為情節及原告 所受傷勢程度,兼衡兩造智識程度、經濟狀況(見個資卷) 等一切情狀,原告得請求之精神慰撫金,以新臺幣50,000元 為適當。逾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四、又本件損害賠償債權係以金錢為標的,並無確定期限,亦未 有約定利息,則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 第203條規定,被告應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 就上述得請求之金額,併請求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 達被告之翌日即113年5月7日(見附民卷第13頁)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同為有據。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 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同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即 失所附麗,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林宇凡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楊上毅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71條第1項:(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   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   ,提出理由書於原第二審法院;未提出者,毋庸命其補正,   由原第二審法院以裁定駁回之。

2025-01-10

TYEV-113-桃小-2010-20250110-1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3555號 債 權 人 陳沛吟 債 務 人 胡金銀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50,000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賠 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受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異議。 四、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司法事務官 高于晴

2025-01-10

PTDV-113-司促-13555-20250110-1

司促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5058號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務 人 鄭百山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陸萬捌仟玖佰伍拾陸元,及如 附表所示之利息,並負擔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 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㈠債務人鄭百山於民國94年1月31日向債權人借款新臺幣136, 000元,約定借款最高限額新臺幣500,000元 (註:雙方同 意日後聲請人得視債務人信用狀況隨時調整借款額度), 自民國94年1月31日起至民國114年1月31日止按月清償本 息,利息按年利率百分之15採固定計付,並約定如有停止 付款或拒絕承兌或付款者,或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 金或付息者......等情形,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此有相對 人立具同一內容之借據暨約定書交與債權人收執為證。詎 債務人未依約履行債務依雙方所立借據約定當即喪失期限 之利益,上述借款視為全部到期,債務人至民國113年12 月18日止累計新臺幣25,606元正未給付,其中新臺幣23,9 16元為本金;新臺幣1,563元為利息;新臺幣127元為依約 定條款計算之其他費用,債務人依約除應給付上開款項外 ,另應給付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利息。 ㈡債務人鄭百山於民國94年11月25日向債權人借款新臺幣50, 000元,約定自民國94年11月25日起至民國112年10月1日 止按月清償本息,利息按年利率百分之16採固定利率計算 ,依約定如有停止付款或經票據交換所通知拒絕往來者, 或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者等「喪失期限利 益之加速條款」情形之一時,借款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此 有借據為證。詎債務人未依約履行債務依雙方所立借據約 定當即喪失期限之利益,上述借款視為全部到期,債務人 至民國113年12月18日止累計新臺幣10,087元正未給付, 其中新臺幣9,282元為本金;新臺幣647元為利息;新臺幣 158元為依約定條款計算之其他費用,債務人依約除應給 付上開款項外,另應給付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利息。 ㈢債務人鄭百山於民國94年1月28日向債權人借款新臺幣250, 000元,約定自民國94年1月28日起至民國112年10月1日止 按月清償本息,利息按年利率百分之10採固定利率計算, 依約定如有停止付款或經票據交換所通知拒絕往來者,或 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者等「喪失期限利益 之加速條款」情形之一時,借款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此有 借據為證。詎債務人未依約履行債務依雙方所立借據約定 當即喪失期限之利益,上述借款視為全部到期,債務人至 民國113年12月18日止累計新臺幣33,263元正未給付,其 中新臺幣31,653元為本金;新臺幣1,379元為利息;新臺 幣231元為依約定條款計算之其他費用,債務人依約除應 給付上開款項外,另應給付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利息。 ㈣本件係請求給付一定數量之金額債務,而所請求之標的, 茲為求清償之簡速,以免判決程序之繁雜起見,特依民事 訴訟法第五○八條之規定,狀請鈞院依督促程序迅賜對債 務人發支付命令,實為法便。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 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雅芳 編 號 金 額 (新 臺 幣) 利 息 違 約 金 起 迄 日(民 國) 週年利率 起 迄 日(民 國) 計 算 方 式 1 23,916元 113年12月19日起 至清償日止 15% 無 無 2 9,282元 113年12月19日起 至清償日止 16% 3 31,653元 113年12月19日起 至清償日止 10%

2025-01-08

TTDV-113-司促-5058-20250108-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塗銷抵押權登記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3012號 原 告 陳瑋鋼 陳籽庭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蘇得鳴律師 被 告 陳姝瑾(即倪二媽之遺產管理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等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18 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倪二媽就原告陳瑋鋼、陳籽庭所有之新北市○○區○○段○○○地 號土地,於民國五十九年一月二十日以板登字第OO一二OO號設定 抵押權登記,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伍萬元,債權額比例為全部 之抵押權及其所擔保之債權,均不存在。 被告應就前項所示之抵押權設定登記予以塗銷。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 實 及 理 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等二人為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系爭土地上存有訴外人倪二 媽(已亡,遺產管理人為被告)於民國59年1月20日以板登 字第001200號設定抵押權登記,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50,0 00元(下稱系爭抵押權),然迄今年代久遠,縱認系爭抵押 權所擔保之債權曾經存在,惟債權之請求權已超過15年未行 使而消滅,依民法第125條及第880條規定,請求權已消滅且 抵押權亦未實行而罹於時效。原告基於所有權人地位,及兩 造間就抵押權及其所擔保債權之請求權是否存在有爭執,原 告為回復所有權之完整性而有確認利益,並依民法第767條 第1項規定提起本案訴訟,請求如訴之聲明之判決。 二、被告則以:對於原告的請求不爭執。  三、按民法第125條規定「請求權,因十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但法律所定期間較短者,依其規定」,第307條規定「債之 關係消滅者,其債權之擔保及其他從屬之權利亦同時消滅」 ,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所有人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 請求除去之」,第880條規定「以抵押權擔保之債權,其請 求權已因時效而消滅,如抵押權人,於消滅時效完成後,五 年間不實行其抵押權者,其抵押權消滅」。經查:原告主張 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土地謄本( 舊薄人工登記簿)、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2273號民事裁定等 件為證,且為被告不爭執,堪信為真。從而原告本於所有權 人之地位,請求判決如主文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結論: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呂安樂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魏賜琪

2025-01-08

PCEV-113-板簡-3012-20250108-1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29148號 聲 請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鄭聖錞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112年2月19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聲請人新 臺幣120,000元,其中之新臺幣5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2月19日簽發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120 ,000元,到期日113年8月1日。詎於屆期提示後,尚有票款 本金50,000元未獲清償。為此提出本票原本1紙,聲請裁定 准許強制執行等情。 二、經查,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收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蔡佳吟

2025-01-06

SLDV-113-司票-29148-20250106-1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3786號 債 權 人 邱勝貞 債 務 人 郭智偉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50,000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賠 償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受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異議。 四、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2025-01-03

PTDV-113-司促-13786-20250103-1

司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強制執行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2號 聲 請 人 林冠良 上列聲請人對相對人陳彩鳳聲請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陳彩鳳簽發之本票乙 紙,內載金額新臺幣50,000元,到期日為民國111年8月29日 ,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聲請人向相對人提示未獲付款 ,為此提出該本票乙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按票據法第123條所定執票人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 事件,係屬非訟事件,故法院於為准駁之裁定時,就須形式 上審查聲請人是否為本票執票人、能否行使追索權,相對人 是否為本票發票人、是否有當事人能力等項而定。經查本件 本票發票人陳彩鳳已於民國113年10月12日死亡,此有本院 依職權調閱其電子戶籍資料乙份在卷。是相對人既已死亡無 當事人能力,執票人對之行使追索權,聲請法院對相對人陳 彩鳳裁定強制執行,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 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司法事務官 孫慈英

2025-01-03

TNDV-114-司票-12-20250103-2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27717號 聲 請 人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陳鳳龍 相 對 人 呂孟濬即吳孟濬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110年12月21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聲請人 新臺幣50,000元,其中之新臺幣14,040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15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 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0年12月21日簽 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5 0,000元,到期日113年6月15日。詎於屆期提示後,尚有票 款本金14,040元未獲清償。為此提出本票原本1紙,聲請裁 定准許強制執行等情。 二、經查,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收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5-01-03

SLDV-113-司票-27717-20250103-1

金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金訴字第117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雨蓁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 字第17445、1744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蔡雨蓁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蔡雨蓁明知國內從事虛擬通貨與新臺幣 、外國貨幣及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發行之貨幣間交換之經 營事業,應依照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頒行之「虛擬通 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辦理註冊 ,且依據該辦法確認客戶身分,如有提供文件資料可疑、模 糊不清,不願提供其他佐證資料或提供之文件資料無法進行 查證時,均應予以婉拒建立業務關係或交易,且其為規避虛 擬貨幣交易帳戶之各項確認程序、帳戶管制上限、營業稅和 所得稅稽查,以及現金交割帳戶所設每日提領現金之上限, 竟於民國110年6月間某日,以每月新臺幣(下同)5,000元為 代價,在新竹縣○○鎮○○路0段000號附近某處,向證人即共同 被告林新峻(下稱證人林新峻,所涉幫助洗錢等罪,由本院 另行判決)租用其名下所有之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帳號000000 00000000號金融機構帳戶(下稱上海銀行帳戶),而取得上 開帳戶之存摺、金融卡、密碼及網路銀行帳號、密碼,旋基 於與詐欺集團向不特定人共犯詐欺取財及洗錢之不確定犯意聯 絡,由被告提供其所租來之他人人頭帳戶,依詐欺集團成員 之指示買進USDT虛擬貨幣,再轉交付予詐欺集團成員所引介 之受騙被害人開設的虛擬貨幣錢包,從事如附表一所示之詐 騙行為,致如附表一所示之被害人匯入款項至上開銀行帳戶 ,該被害人於匯款後,無法支配該等USDT虛擬貨幣,並由詐 欺集團成員立即取走;嗣如附表一所示之被害人發覺有異, 報警始悉上情。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 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起訴書記載為刑法第30條第1項 、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惟業經公訴檢察官當庭 更正)、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起 訴書記載為刑法第30條第1項、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項之幫助洗錢罪,惟業經公訴檢察官當庭更正)、修正前洗 錢防制法第15條之特殊洗錢罪等罪嫌。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 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認 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據亦 包括在內,然而無論直接證據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 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 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 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而無從使事實審法院得有罪之確信 時,即應由法院諭知被告無罪之判決(最高法院76年台上字 第4986號判例意旨參照)。 三、公訴意旨認被告涉犯上開罪嫌,無非係以被告於偵查中之供 述、證人林新峻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證人即告訴人胡家 萍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告訴人與被告、詐欺集團成員通 訊軟體LINE(下稱LINE)對話紀錄截圖、告訴人向LINE暱稱 「優良USDT幣商」之被告購買虛擬貨幣之對話紀錄截圖、內 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 便格式表、上海銀行帳戶開戶基本資料暨交易明細表、虛擬 貨幣公開帳本等件為主要論據。訊據被告固坦承向證人林新 峻租用上海銀行帳戶,用以收受告訴人胡家萍匯入之款項, 並有買進USDT虛擬貨幣匯入告訴人所交付之虛擬貨幣錢包之 事實,惟堅詞否認有何詐欺取財、一般洗錢之犯行,辯稱: 我是虛擬貨幣幣商,告訴人匯款給我後,我有把虛擬貨幣轉 到他們的電子錢包,他們也說有收到,當下我們的交易確實 有完成,我沒有詐騙,是因為帳戶交易有限額,交易金額愈 來愈高,我就開始跟別人租用帳戶使用等語。經查:  ㈠被告以每個月5,000元之代價,向證人林新峻租用上海銀行帳 戶作為其交易虛擬貨幣匯入帳戶之用,並與告訴人為虛擬貨 幣交易,惟告訴人係因遭詐欺集團成員以如附表一所示之方 式行騙,乃與被告交易虛擬貨幣而於如附表一所示之時間, 匯款至上海銀行帳戶等情,為被告所不否認(本院金訴117 卷一第221頁),並經證人林新峻、告訴人於警詢及偵查中 檢察事務官詢問時證述明確(偵863卷第7-9、92-93、197-1 98、213-214頁),且有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台北票據匯款處 理中心110年8月16日上票字第1100018035號函暨函附上海銀 行帳戶開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偵863卷第40-48頁)、被 告與告訴人間LINE對話紀錄截圖、告訴人與詐欺集團成員對 話紀錄截圖、「omgfin」APP截圖(偵863卷第14-16、245-2 61、215-244頁)、華銀隨行保鑣即時轉帳成功交易結果截 圖(偵863卷第12頁)、告訴人提供APP畫面截圖(偵863卷 第13頁)、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西區派出所受理詐騙 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 錄表、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西區派出所受(處)理案 件證明單、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偵863卷第19-21、81、83 頁)等件附卷可考,前開事實首堪認定。  ㈡被告於本案實際上有從事虛擬貨幣之真實交易  1.由告訴人與被告之LINE對話紀錄(偵863卷第238-242頁), 可知被告與告訴人間,有下述交易過程:  ⑴告訴人於110年7月1日22時56分,主動傳訊給被告表示:「你 好。我要對(應為『兌』之誤)換5000台幣的usd 」,被告先 行確認告訴人的身分證件並要求告訴人提供虛擬貨幣錢包地 址,告訴人乃傳送健保卡照片與存摺封面照片予被告,被告 續提供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予告訴人匯款 ,並告知「5000/31.5=158.7USDT」,即5,000元可兌換得15 8.7顆泰達幣之意,經告訴人傳送匯款截圖而確認告訴人匯 款後,被告傳送成功將158.7顆泰達幣轉入告訴人提供虛擬 貨幣錢包地址之截圖予告訴人確認,而經告訴人傳訊確認收 到。  ⑵告訴人於110年7月2日0時4分,傳訊給被告表示「你好。我要 對(應為『兌』之誤)換50000台幣的usd」,被告乃提供上海 銀行帳戶之帳號予告訴人請告訴人匯款,並告知「50000/31 .5=1587USDT」,即50,000元可兌換1587顆泰達幣之意,經 告訴人傳送匯款截圖而確認告訴人匯款後,被告傳送成功將 1587顆泰達幣轉入告訴人提供虛擬貨幣錢包地址之截圖予告 訴人確認,而經告訴人傳訊確認收到。  ⑶告訴人於110年7月2日0時55分,傳訊給被告表示「我要賣幣3 27.6 給我地址謝謝」,被告告知「收價28.5」及其虛擬貨 幣錢包地址予告訴人,後告知收到326.6顆泰達幣,並詢問 告訴人之匯款帳號,經告訴人傳送帳戶照片後,傳訊告知告 訴人已轉帳9,308元,麻煩告訴人查收後,告訴人傳訊「謝 謝 辛苦您了」。  ⑷告訴人於110年7月3日15時35分,傳訊給被告表示「我要賣幣 2000 給我地址,謝謝」,被告告知「收價28.5」及其虛擬 貨幣錢包地址予告訴人,告訴人傳訊「抱歉。今天好像提不 了。謝謝」。  ⑸告訴人於110年7月3日20時50分,傳訊給被告表示「我要賣幣 500 給我地址,謝謝」,被告告知「收價28.5」及其虛擬貨 幣錢包地址予告訴人,後被告告知收到499顆泰達幣,經告 訴人傳送帳戶照片後,傳訊告知告訴人已轉帳14,221元,麻 煩告訴人查收後,告訴人傳訊「收到 謝謝」。  ⒉依上述對話紀錄顯示,被告與告訴人間之交易,係告訴人主 動傳訊被告欲購買或販賣虛擬貨幣,而被告亦確實有移轉虛 擬貨幣或轉帳款項予告訴人,並確認告訴人是否確實收到虛 擬貨幣或款項,上開對話紀錄,核與告訴人於警詢時證稱: 我在7月2日0時16分,轉到歹徒提供的帳戶,轉帳新台幣50, 000元。一開始有提領成功,是轉326元「USDT泰達幣」,大 約有新台幣9,000元,之後想要提領的時候,客服只讓我提 領499元的「USDT泰達幣」出來,大約新台幣14,000元。後 來我就越想越奇怪,想要從裡面提錢出來,第三次我想要提 領的時候,客服就不讓我提領了,然後就消失了等語(偵86 3卷第8頁)相符,並有虛擬貨幣公開帳本之交易紀錄在卷可 佐(本院金訴117卷二第203、209頁),堪認被告與告訴人 買賣虛擬貨幣,確實有交付貨幣與款項予告訴人,被告辯稱 其單純為買賣虛擬貨幣,確實有進行交易等語(本院金訴11 7卷一第109頁),尚非無稽。  ⒊公訴意旨固以個人幣商在虛擬貨幣交易中,無獲取較高利益 及承擔較低風險之空間,個人幣商並無存在之必要為由,認 被告應係詐欺集團洗錢之共犯(本院金訴117卷二第189頁) 。惟依被告與告訴人間上開對話紀錄,被告確實是以31.5之 匯率,賣出泰達幣予告訴人,並以28.5之匯率,向告訴人收 購泰達幣,其買賣價格既有落差,理應存有獲利之空間,自 難僅以個人幣商無存在必要為由,逕認被告為詐欺集團之共 犯。  ㈢另被告固有向證人林新峻租用帳戶之情,惟依證人林新峻於 檢察事務官詢問時證稱:我以1個月5,000元代價租借帳戶存 摺、金融卡給蔡雨蓁小姐,是我朋友的朋友,手機0000-000 -000,我可以找到對方。對方說是用以買賣虛擬貨幣,其他 用途我不清楚等語(偵863卷第92頁)。是被告既於租借帳 戶時,明確告知證人林新峻其真實姓名與聯絡方式,故上開 資金流向即便轉到不同帳戶,均能輕易追査到被告,此顯與 一般詐欺集團之車手、水房不敢使用真實姓名,僅透過網路 購買人頭帳戶之情不同,若被告真與詐欺集團有犯意聯絡, 被告理應與詐欺集團一樣,以隱匿身分收購上開人頭帳戶, 即可降低其為警查獲之風險,但被告卻用真實姓名收購,反 造成自己容易被查緝的風險,則被告是否真有與詐欺集團共 犯詐欺及洗錢之犯意,並非無疑。至公訴意旨固認被告收入 每月僅10,000多或20,000多元,依被告遭起訴之案件可見被 告租賃80個左右之帳戶,且每月至少花費40,000元之代價租 賃帳戶,殊難想像被告並非為特定人掩飾或隱匿詐欺不法犯 罪所得(本院金訴117卷二第189頁)。惟查,被告租借大量 帳戶固不尋常,但依被告經起訴並判決之如附表二所示之案 件中,可見被告確有與大量詐欺集團之受騙者交易虛擬貨幣 之情,此有如附表二所示之刑事判決在卷可查,足信被告實 有大量資金流動之交易需求,可認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供稱: 一開始的買賣金額當然沒有那麼多,是後來客人比較穩定, 金額才會愈來愈大,因為銀行存取限制,才會需要那麼多帳 戶等語(本院金訴117卷二第178頁),尚非虛詞。是依被告 交易大量虛擬貨幣之狀況,足信被告確有租用他人帳戶之需 求,自難逕以被告有租用大量帳戶之情,即驟認被告有與詐 欺集團共犯洗錢之犯意。  ㈣至被告手機內固留存有疑似教戰守則之記事內容,其內容略 以:「2.掛賣app內我稱是『勢在幣得』、『泰達熊』、『發財金 』(其中1個,看警察透露哪1個,沒有其他)」、「4.交易 通訊軟體使用LINEid:99usdt暱稱『優良USDT幣商』掛賣app 暱稱:勢在幣得…(以上看警察透露哪個,在對應筆錄,只 有這3個,其他都不是)」、「5.客戶從掛賣app上掛賣區得 知我,有意購買會在平台上點選購買,進而加我的LINE進行 交易」、「6.交易前會和買家核對身份證正反面,及與我交 易之存摺封面,以確認是否為本人在進行交易」、「7.確認 後我會提供銀行帳號給買家進行匯款,確認收到款項後會請 買家提供虛擬錢包地址,再次與買家確認虛擬錢包地址後, 就立即在app上進行轉幣」、「8.所有的交易在平台上都有 記錄,我也會存留買家與我的所有對話紀錄,包含他匯款我 確認,我轉幣他收到的對話」、「9.我泰達幣都是從大盤商 中購買,從中賺取價差。(大盤商在火幣平台上找,量大更 優惠)(如:我向大盤商購入一個台幣29元的泰達幣,我轉 賣給買家台幣31.5圓,一顆泰達幣獲利新台幣2.5元)」、 「10.泰達幣價差會跟著美金漲跌下去調整換算」、「11.我 在平台上算優良賣家,近日也有買家告知我,有不肖人士利 用我的優良賣家名義騙取其他買家的信任進而詐騙其他被害 人投資」、「後續,很重要!!記下提告人是誰、交易日期 及金額,以利提供買家與我銀貨兩訖的記錄給警方」等語, 此有上開「教戰守則」在卷足憑(本院金訴127號卷一第305 -306頁),而被告就此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說明:那不 是教戰守則,那是我自己紀錄,那陣子我一直在做筆錄,我 是把我遇到的問題紀錄起來,租借帳戶給我的人也會要去做 筆錄,他們會問我為什麼要作筆錄之類的,我就要跟他們講 可能會問到什麼問題,但我不會整份傳給他們,因為那是我 自己做的紀錄,他們問我的時候,我就會提供我之前作筆錄 遇到的問題,跟他們說怎麼回答,我也是照實回答,因為確 實是我跟他們租借,並非教他們騙等語(本院金訴117卷一 第220頁;本院金訴117卷二第187頁)。而被告、人頭帳戶 提供者確實因為買賣虛擬貨幣而多次前往警詢製作筆錄,被 告所述與上開記載內容相符,堪認上開「教戰守則」確為被 告供其與人頭帳戶提供者經警詢問時答訊所用之筆記,自難 以上開「教戰守則」,驟認被告與詐欺集團間有共犯詐欺、 洗錢之犯意聯絡。  ㈤公訴意旨固以告訴人係因受詐欺集團成員指示方刻意與被告 交易虛擬貨幣,詐欺集團大費周章對告訴人施用詐術,在至 關重要之實現詐騙所得環節上,為確實掌控風險,應事先已 與被告有所聯繫且達成一定共識為由,認被告與詐欺集團確 實具備犯意之聯絡(本院金訴117卷二第189頁)。惟究告訴 人遭詐之過程,固係「kk」提供被告所申設之「優良USDT幣 商」LINE帳號予告訴人,並要求告訴人向被告兌換虛擬貨幣 ,惟被告既於告訴人購幣後,隨即交付相應數量之虛擬貨幣 至告訴人指定之虛擬貨幣帳戶,業如前述,是被告領受告訴 人所給予之50,000元,乃保有其匯款虛擬貨幣予告訴人之對 價相當之給付,僅因告訴人之虛擬貨幣錢包遭詐欺集團所控 制,而難以將虛擬貨幣錢包內之虛擬貨幣變現,惟詐欺集團 既嗣後仍得將其所掌握之錢包內之虛擬貨幣轉出兌現,自難 認定被告於受領金錢時乃係實現詐欺集團之犯罪所得。再詐 欺集團雖傳送被告之LINE帳號予告訴人要求告訴人向被告兌 換虛擬貨幣,然實務上並不乏詐欺集團以三角詐欺方式實現 其等犯罪所得之情況,是在於無具體證據足認被告確有與詐 欺集團成員具備犯意聯絡之情況下,無法排除被告可能是遭 詐欺集團利用之無辜第三人,自難逕以被告係詐欺集團成員 所推薦予告訴人之幣商,即驟認被告與詐欺集團成員有詐欺 及洗錢之犯意聯絡,檢察官前開認定,應屬推測之詞,難以 為不利被告之認定。    ㈥公訴意旨固提出被告、告訴人及詐欺集團所使用之虛擬貨幣 錢包之公開帳本交易紀錄(本院金訴117卷二第191-234頁) ,認被告之虛擬貨幣錢包與詐欺集團操控之虛擬貨幣錢包密 切往來,被告顯然有參與操控告訴人之虛擬貨幣錢包,而與 詐欺集團共犯洗錢、詐欺犯行(本院金訴117卷二第189頁) 。惟查,被告確實曾與大量遭詐欺集團詐欺之被害人進行買 進及賣出虛擬貨幣交易之情,業如前述,是被告之虛擬貨幣 錢包確然會呈現與詐欺集團操控之虛擬貨幣錢包交易頻繁之 狀況,逕以此頻繁交易之事實,即認被告有參與操控告訴人 之虛擬貨幣錢包,似有過於推論之嫌,另參酌虛擬貨幣錢包 地址均為英文之大小寫及數字隨機組成之亂碼,單憑記憶及 印象顯難辨別數次交易間之錢包地址是否相同,故被告雖與 詐欺集團所控制之虛擬貨幣錢包及告訴人之虛擬貨幣錢包頻 繁交易,其於交易時是否能察覺有異,尚屬有疑,是難以驟 認被告為詐欺集團洗錢、詐欺犯行之共犯,公訴意旨尚難採 信。  ㈦再按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特殊洗錢罪,係在無法證明 前置犯罪之特定不法所得,而未能依洗錢防制法第14條之一 般洗錢罪論處時,始予適用。倘能證明人頭帳戶內之資金係 前置之特定犯罪所得,即應逕以一般洗錢罪論處,自無適用 特殊洗錢罪之餘地(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744號、第3 086號判決意旨)。查告訴人匯入上海銀行帳戶內之金流, 既可特定係告訴人因受詐欺集團所騙而匯入之款項,而屬可 得證明人頭帳戶內之資金係前置之特定犯罪所得之情形,揆 諸前開說明,自與洗錢防制法第15條規定之要件不符,是亦 難以該條規定之特殊洗錢罪嫌相繩於被告。 四、綜上所述,被告於告訴人付款後,已有將相應數量之虛擬貨 幣轉至告訴人所指定之錢包地址,而實際從事虛擬貨幣之真 實交易,本案亦無充足之證據可認定被告與對告訴人為詐欺 之詐欺集團成員間有犯意之聯絡,再被告所為亦與修正前洗 錢防制法第15條之構成要件有間,是本案證據尚有未足,無 從依檢察官所提出之各項證據,而達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 有所懷疑,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自不得以此遽論以被告 有何詐欺、洗錢之犯罪,自應為無罪判決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奕彣提起公訴,檢察官馮品捷、周佩瑩、李芳瑜 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 法 官 廖素琪                    法 官 楊惠芬                    法 官 江永楨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 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 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鄭筑尹 附表一: 編號 被害人 詐騙方式 匯款時間及金額 人頭帳戶 1 胡家萍 (提告) 於110年7月1日某時,由所屬詐欺集團成員使用tinder網路交友軟體暱稱「carl」及LINE通訊軟體暱稱「KK」、「李明飛」,向胡家萍介紹投資名義,誘騙下載「omgfin」APP投資虛擬貨幣並依指示匯款至指定帳戶內,致胡家萍陷於錯誤,依指示匯款。 110年7月2日0時16分,匯款新臺幣5萬元。 被告林新峻之上海銀行帳戶 附表二: 編號 一審判決 二審判決 三審判決 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111年度金訴字第127、171、190號(本院金訴117卷二第23-90頁) 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上訴字第3369號刑事判決(本院金訴117卷一第261-278頁)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111號刑事判決(本院金訴117卷一第255-259頁) 2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12年度金訴字第183、216、271、332、342、351、362、433號刑事判決(本院金訴117卷一第279-296頁) 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上訴字第2884號刑事判決(本院金訴117卷二第5-22頁) -- 3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2年度金訴字第61號刑事判決(本院金訴117卷一第297-326頁) -- --

2025-01-02

SCDM-112-金訴-117-2025010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