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俞亦軒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3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陳雅芳 代 理 人 陳寶華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郵務送達費用新臺幣4 ,590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郵 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 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 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 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 ,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 條定有明文。再按債務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 項聲請法院調解,徵收聲請費1,000元,債務人於法院調解 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之聲請 ,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第153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規定向橋頭地方法院聲請調解(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1003號)未能成立,並經聲請人當庭以言詞聲請更生程序,有本院114年2月17日調解程序筆錄附於上開調解卷可憑,則依上開規定,本件不另徵收聲請費,然經本院調查後,認有命債務人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依聲請人所陳報之債權人及債務人之人數,連同聲請人合計9人,暫以每人10次,每次郵務送達費51元估算,應預納4,590元【計算式:9×51×10=4590】。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3-18

TNDV-114-消債更-134-20250318-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41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張凱智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郵務送達費用新臺幣3 ,570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郵 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 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 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 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 ,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 條定有明文。再按債務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 項聲請法院調解,徵收聲請費1,000元,債務人於法院調解 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之聲請 ,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第153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規定向橋頭地方法院聲請調解(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1029號)未能成立,並經聲請人當庭以言詞聲請更生程序,有本院114年2月18日調解程序筆錄附於上開調解卷可憑,則依上開規定,本件不另徵收聲請費,然經本院調查後,認有命債務人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依聲請人所陳報之債權人及債務人之人數,連同聲請人合計7人,暫以每人10次,每次郵務送達費51元估算,應預納3,570元【計算式:7×51×10=3570】。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3-18

TNDV-114-消債更-141-20250318-1

南秩
臺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南秩字第16號 移送機關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 被移送人 陳凱叡 鄭力瑋 葉志偉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2月17日南市警一偵字第114011709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凱叡、鄭力瑋、葉志偉共同藉端滋擾公司行號,各處罰鍰新臺 幣6,000元。   事實及理由 一、上列被移送人陳凱叡、鄭力瑋、葉志偉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 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一)時間:民國114年1月25日18時12分許。 (二)地點:臺南市○區○○路○段000號 (三)行為:陳凱叡、鄭力瑋、葉志偉於上開時、地,將沙拉油 、雞蛋、麵粉等物,朝被害人黃天旗經營之「日昇汽車美 研坊」店內及門口丟擲、潑灑,以此方式藉端滋該店之營 業及安寧。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一)被移送人陳凱叡、鄭力瑋、葉志偉於警詢時之供述。 (二)證人即被害人黃天旗於警詢時之證述。 (三)現場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 三、按「二人以上,共同實施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分別處罰」、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一萬二 千元以下罰鍰:二、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 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社會秩序維護法第15條前段、 第68條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藉端滋擾」,係指行 為人有滋擾場所之本意,以言語或行動等方式,逾越一般社 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安寧秩序致 難以維持而言。又共同正犯間,非僅就其自己實施之行為負 其責任,並在犯意聯絡之範圍內,對於他共同正犯所實施之 行為,亦應共同負責;意思之聯絡並不限於事前有所謀議, 即僅於行為當時有共同犯意之聯絡者,亦屬之,且其表示之 方法,亦不以明示通謀為必要,即相互間有默示之合致,亦 無不可。 四、經查,被移送人於前揭時地,因被移送人陳凱叡與店家黃天 旗有債務糾紛,不思以適當及適法方式溝通處理糾紛,竟以 沙拉油、雞蛋、麵粉朝店內及門口潑灑,除足以干擾「日昇 汽車美研坊」之正常營業,並使在該店工作之員工受到驚嚇 外,亦影響其他欲前來消費之顧客的意願,足見被移送人之 行為實已超越一般人所容許之合理範圍,擾及「日昇汽車美 研坊」店內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是核被移送人所為,係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藉端滋擾公司行號之行為 ,且依前揭說明,其等間有違序之意思聯絡及行為分擔,係 為共同違序行為,均應依法論處。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 ,審酌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動機、目的、所受之 刺激、手段、生活狀況、品行、智識程度、違反義務之程度 及所生之危害,各裁處如主文所示之罰鍰。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3-18

TNEM-114-南秩-16-20250318-1

南簡補
臺南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簡補字第113號 原 告 林助信律師即楊萬來之遺產管理人 被 告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同上 一、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 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 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定有 明文。又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 法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 異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97年 度台抗字第389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起訴聲明:㈠確認被告所持高雄地方法院101年度 司執字第154330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所示之本 票債權,對原告不存在;㈡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85511號所 為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雖為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 上觀之,二者之訴訟目的既均在於消滅阻卻前揭強制執行程 序,其訴訟利益並無不同,仍為單一,故訴訟標的價額應擇 其最高者核定之。而上開訴之聲明第1項訴訟標的價額應為 新臺幣(下同)475,979元【即系爭債權憑證所載之執行名義 ,計算式:債權本金200,000元+利息275,979元=475,979元 ,利息計算式詳見附表,小數點以下均四捨五入)】,訴之 聲明第2項訴訟標的價額則為192,000元(即被告聲請強制執 行之金額),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475,979元,應 徵收第一審裁判費6,44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 日內如數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於本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 元; 本裁定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幣別均為新臺幣)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利息 166,940元 101年6月29日 114年3月10日 (計至本件起訴日之前一日止) 4,638日 13.01% 275,979元

2025-03-17

TNEV-114-南簡補-113-20250317-1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49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陳冠升即陳永彬 代 理 人 林家綾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冠升即陳永彬自民國114年3月17日上午11時起開始清算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已知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新 臺幣(下同)4,475,868元,前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 之前置調解,惟伊每月收入僅25,000元,扣除個人生活必要 支出17,076元後,僅餘7,924元,實無力負擔任何清償方案 ,以致調解不成立。又伊僅係一般消費者,未從事營業,且 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之規定,聲請准予裁定清算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於法院裁定開始 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 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 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 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人 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 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 或影本;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 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3條、第151條第1項、第2項、第80條、第83條第1項、 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 所定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或破產 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 第23至26頁、第35至37頁),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在 卷足憑(見本院卷第63至93頁)。而聲請人於民國113年8月 27日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向本院聲請調解,經本院 以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683號受理在案,惟調解並未成立 等情,有調解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本院卷第21頁)。又聲 請人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依據各債 權人陳報之債權(如附表所示,違約金、費用不計),合計共 約12,759,429元。從而,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達1,200萬元,且提起本件清算聲 請前,已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之事實,應堪認定 。 四、綜合聲請人之全部收支、財產狀況、債務總額等一切情狀, 以評估是否不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 不能清償之虞之情狀,本院調查及判斷如下:  ㈠聲請人之收入狀況:   聲請人主張其自113年9月起任職○○水果行,每月薪資約25,0 00元等語,業據提出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收入切結書為證(見 本院卷第23至26、35至37、第275頁)。聲請人名下復無其 他財產,有全國財產稅總額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本院卷第2 3頁)在卷可憑。本院審酌上情,認應以聲請人每月收入所得 25,000元,核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之基礎。  ㈡聲請人必要支出狀況:   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 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 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 明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 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 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施行 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定 有明文。又臺南市政府所公告113年度臺南市最低生活費每 人每月為14,230元,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出 依上開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計算,核與 維持基本生活所必要無違,應堪採認。  ㈢基上,聲請人每月收入25,000元,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支出1 7,076元後,僅餘7,924元,可供清償債務。則聲請人需償還 約134年【即:12,759,429÷7,924元÷12月≒134】,始能將債 務清償完畢,以聲請人為00年0月出生,現年50歲,縱使清 償至勞動基準法第54條第1項第1款所定強制退休年齡即年滿 65歲為止,亦不可能清償全部債務。是聲請人主張有不能清 償債務之虞等語,應堪信為實在。     五、綜上所述,審酌聲請人之財產、信用、勞力及生活費用支出 等狀況,堪認聲請人客觀上經濟狀況已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 ,而有藉助清算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 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自應許聲請人得藉由清算程序清理債 務。此外,本件復查無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 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 聲請清算,核屬有據,爰依首揭規定,應予開始清算程序, 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 編號 債權人 本金(新臺幣) 利息(新臺幣) 頁數 0 台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556,794元 本院卷第157頁 0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9,700元 160,711元 本院卷第159頁 0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36,708元 1,962,546元 本院卷第195頁 0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95,345元 676,034元 本院卷第199頁 0 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58,401元 506,202元 本院卷第203頁 0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06,609元 本院卷第211頁 0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55,918元 971,128元 本院卷第215頁 0 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9,918元 74,369元 本院卷第239頁 0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497,737元 973,250元 本院卷第249頁 00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717,778元 本院卷第257頁 00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40,281元 本院卷第18頁 (聲請人陳報) 小計7,435,189元 小計5,324,240元 合計12,759,429元

2025-03-17

TNDV-113-消債清-149-20250317-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3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巫國想(即林青憓之繼承人) 巫承勲(即林青憓之繼承人) 巫文傑(即林青憓之繼承人) 巫佳芸(即林青憓之繼承人) 共 同 送達代收人 林俊雄 視同上訴人 (即 被 告) 王世杰 王敏容 王金嬌 王伯勛 王偉誠 陳瑛媛 王勝弘 王廷宇 王秀卉 被 上訴 人 (即 原 告) 王春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2 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831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 按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時,其訴訟標的價額及上訴利益額, 均應以「原告起訴時」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為準,不因被 告或原告提起上訴而有所歧異(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146號 裁定意旨參照)。查本件上訴訴訟標的價額(即被上訴人起訴時 之應有部分價值,詳附表)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331,855元, 上訴人之上訴利益為1,331,855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5,767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 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 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 編號 不動產標示 被上訴人應有部分之價值(新臺幣) 0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 17,287元(起訴時每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616.35平方公尺×1/8(被上訴人應有部分)=1331,855元

2025-03-17

TNDV-113-訴-831-20250317-2

南簡
臺南簡易庭

代位分割遺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簡字第1954號 原 告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上旗 訴訟代理人 陳家富 被 告 郭春木 郭敏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代位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與被代位人郭于瑄公同共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應有部分537070分之40320,按如附表所示之應繼分比例, 分割為分別共有。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分之1,餘由被告按如附表所示之應繼 分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代位人郭于瑄(原名郭碧惠,下稱郭于瑄)積 欠伊公司借款新台幣(下同)637,447元本息(下稱系爭債權 )未清償,業經伊公司取得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5年度執字第6 1079號債權憑證。又郭于瑄之母邱貴美於民國89年9月16日 死亡,遺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應有部分537070分之 40320(下稱系爭應有部分),由郭于瑄及被告共同繼承而 公同共有(每人應繼分3分之1),於113年4月26日辦畢登記 。系爭應有部分現登記為被告與郭于瑄公同共有,每人應繼 分各3分之1。伊公司已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19726 號民事執行事件,對郭于瑄之財產為強制執行,惟因郭于瑄 怠於行使請求分割遺產之權利,以致伊公司無法就其所繼承 邱貴美之遺產換價取償,依民法第242條前段及第1164條規 定,伊公司得代位郭于瑄,請求將被告與郭于瑄公同共有之 系爭應有部分,按被告應繼分各3分之1,分割為分別共有等 情,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 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借據、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5年 度執字第61079號債權憑證、繼續執行紀錄表、土地登記謄 本、本院111年度再字第4號民事判決及郭于瑄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等件為證(見本院調卷第15至29頁), 並有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嘉義縣分局114年1月2日南區國稅嘉 縣營所字第1142240232號函附之邱貴美遺產稅逾核課期間證 明書可佐(見本院卷第121至123頁),復經本院依職權查詢 郭于瑄之最新財產、所得及勞保資料核閱無訛(見本院卷第 21至35頁)。又被告非經公示送達,且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 ,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 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 1項規定,應視同自認,則原告主張之事實,自堪信為實在 。 (二)按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以自己 之名義,行使其權利;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 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242條本文 及第1164條定有明文。又繼承人如欲終止其間之公同共有關 係,惟有以分割遺產之方式為之。終止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 ,應以分割方式為之,將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終止,改為分 別共有關係,性質上屬分割遺產方法之一(最高法院82年度 台上字第748號判決參照)。經查,原告已取得對於郭于瑄 財產強制執行之名義,且郭于瑄於112年度無所得申報資料 ,且名下除公同共有系爭應有部分外,僅有2018年出廠及19 89年出廠之汽車2台(見本院卷第21、27頁),堪認郭于瑄 之責任財產,實不足以清償系爭債權,則原告因郭于瑄怠於 行使其請求分割遺產之權利,依民法第242條本文及第1164 條規定,代位郭于瑄,請求分割系爭應有部分,於法即屬有 據。又原告請求將被告與郭于瑄公同共有系爭應有部分,按 如附表所示各繼承人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並不影 響被告與郭于瑄之利益,且其等對於分割後所得之應有部分 得自由單獨處分,亦可避免公同共有關係長久存續,而妨礙 繼承人權利之行使,本院審酌系爭應有部分之性質、經濟效 用及被告之利益等情狀,因認採用此一分割方法,應屬適當 。 五、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民法第242條本文及第1164條規定, 代位郭于瑄請求按如主文第1項所示分割方法分割系爭應有 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0條之1、第8 5條第1項但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及訴訟費用比例 0 郭春木 1/3 0 郭敏秀 1/3 0 郭于瑄 1/3

2025-03-14

TNEV-113-南簡-1954-2025031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0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徐有駐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 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6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向本院聲請更生程序事件,未繳聲請費用1, 000元。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聲 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3-13

TNDV-114-消債更-100-20250313-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27號 聲 請 人 蘭家瑋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言 詞辯論,判決如下:   主 文 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以:聲請人持有如附表所示之證券,因不慎遺失, 前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90號裁定公示催告,並於民國 113年7月29日刊載於本院網站公示催告程序專區,現申報期 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證券,為此,依民事訴訟法第54 5條第1項規定,聲請宣告證券無效等語。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民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本院113年度司 催字第190號民事裁定影本及本院網站公示催告公告各1件為 證,核與本院調閱上開公示催告卷宗相符,可信為真正。又 附表所載之證券,前經本院於113年7月10日裁定准予公示催 告後,已於同年月29日刊登於本院網站,申報權利期間已經 屆滿,期間內無人向本院申報權利及提出原證券。從而,本 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            113年度司催字第190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受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支票號碼 001 臺南市善化區公所代收款專戶 臺南市善化區農會 蘭家瑋 113年6月3日 15,000元 SA2783835

2025-03-13

TNDV-114-除-27-20250313-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48號 原 告 楊巧晞 訴訟代理人 翁羚喬律師 被 告 執守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20, 805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2節相關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不 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 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亦為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 款所明定。又董事身分係基於與所屬法人間之委任關係而生 ,而委任關係依其權利義務之內涵,仍屬財產權之性質,顯 非對於親屬關係及身分上之權利有所主張,是原告起訴請求 確認董事委任關係不存在,性質上屬因財產權而起訴。如無 法認定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利益之價額時,致其訴訟標的價 額不能核定,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應以第466條 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定之,訴訟 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65萬元(臺灣高等法院暨 所屬法院9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23號研討結果參照) 。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確認其與被告公司間之監察人關係 不存在,核屬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之訴訟,依上開說明,性 質上屬因財產權而起訴,而觀諸原告所提出民事起訴狀之內 容,尚難認定其就訴訟標的所有利益之價額,亦無其他證據 得據以認定原告如獲勝訴判決所得受之客觀利益為何,堪認 其訴訟標的價額不能核定,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 以165萬元核定其價額。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 65萬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20,80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 數補繳,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3-13

TNDV-114-補-248-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