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廖鈞霖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2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蕭亙凱 代 理 人 王佑如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自民國114年3月21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及第16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約3,761,638元之債務,有 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7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 協商,惟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 總額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 破產,爰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 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等件為證,復經本 院調取其之勞保局電子閘門網路資料查詢表核閱無誤,並有 調解程序筆錄可參,是聲請人既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 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現在收入部分,聲請人現從事司機臨時工,每月 所得約為32,000元,有收入切結書可參,且聲請人現投保勞 保於屏東縣勞動力服務人員職業工會,顯未受僱於任何公司 或商號,堪信屬實。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 必要支出為17,076元,雖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低 於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以114年衛生福利部公 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8,618元,應屬 確實。又聲請人育有未成年子女,分別年約14、12歲,111 、112年無所得,名下無財產,有戶籍謄本、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可參,堪認其等均有受聲請人扶養之必要。而上開扶養 義務應由聲請人及其配偶共同負擔,是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 2第2項規定,以上開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聲請 人應負擔之扶養費為18,618元(計算式:18,618×2÷2=18,61 8),則聲請人主張低於上開金額之扶養費10,000元,應屬 確實。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支出及扶養費後,僅餘4,924 元。聲請人名下固有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單,有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 料查詢結果表可參,惟本院審酌上開保單未解約前尚無法用 以清償,而聲請人積欠之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至少已達9, 922,891元,亦有債權人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之 陳報狀及前置調解債權明細表可稽,堪認聲請人有不能清償 債務之情事,而有更生之原因。此外,本件查無消債條例第 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聲 請,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21

PTDV-113-消債更-124-20250321-1

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1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柯雨柔 代 理 人 杜貞儀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柯雨柔自民國114年3月21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及第16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約1,717,333元之債務,有 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7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 協商,惟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 總額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 破產,爰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 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財團法 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勞保職保被保險人 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並有調解程序筆錄可參,是聲請人既 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現在收入部分,聲請人現受僱於唯豐企業股份有 限公司,每月所得約為32,320元,有薪資單可參,堪信屬實 。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必要支出為17,076 元,雖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與依消債條例第64條 之2第1項規定,以113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 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7,076元相符,應屬確實。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支出後,僅餘15,244元,而 聲請人積欠之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至少已達1,324,233元 ,亦有債權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迪股份有 限公司、廿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大哥大股份 有限公司、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之陳報狀可稽,堪認聲請 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而有更生之原因。此外,本件查 無消債條例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 聲請人所為聲請,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 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21

PTDV-113-消債更-116-20250321-1

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78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林欣燕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林欣燕自民國114年3月21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清理之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 算。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7項定有明文。次按,債務 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於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觀諸同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規定自明。又法院開始更生 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 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 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復為同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 6條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1,872,302元之債務,有不能清 償之情。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 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 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109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保職保被保險人 投保資料表等為證。又聲請人提出之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 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固載聲請人於109年7月10日毀諾,惟 經本院函請當時最大債權金融機構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於文到5日內陳報協商之結果及相關事證,該函 業於114年2月7日送達該公司,惟該公司迄未函覆且聲請人 現無積欠該公司債務等情,有前引聯徵中心資料、收文資料 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可參,堪認聲請人現已無積欠 當時協商之債務,故聲請人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現在收入部分,聲請人現受僱於啄木鳥國際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每月所得約為34,876 元,有薪資明細表及薪資轉帳存摺影本可參,勘信屬實。至 聲請人現在支出部分,聲請人稱每月必要支出17,076元,雖 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低於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 第1項規定,以114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 1.2倍計算之數額18,618元,應屬確實。  ㈢綜上,聲請人現在每月所得扣除所應支出之必要生活費後, 僅餘17,800元。聲請人名下固有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之保單,有該公司保單資料及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 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可參,惟本院審 酌上開保單未解約前尚無法用以清償,而聲請人積欠之無擔 保及無優先權債務至少已達871,166元,有擔保債務為979,5 05元,亦有債權人合迪股份有限公司、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 司、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陳報狀及前置調解 債權明細表可稽,堪認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而有 更生之原因。此外,本件查無消債條例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 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聲請,應屬有據,爰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21

PTDV-113-消債更-78-20250321-1

屏補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屏補字第58號 原 告 邱奕敏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鄧亦婷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依 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規定,在民事起訴狀記載被 告之住居所。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 、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8日 內持本裁定向戶政機關申請被告之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進而補正被告之住居所。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 二、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21

PTEV-114-屏補-58-20250321-2

屏簡
屏東簡易庭

確認通行權存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屏簡字第76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鍾慶源 被 上訴 人 即 原 告 鍾明成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上訴人不服本院民 國114年2月12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二、經查,原判決判命確認被上訴人所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0 00地號土地對上訴人所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 ,如判決附圖編號1131⑴部分、面積88.18平方公尺部分有通 行權存在。被告應容忍原告在前項所示通行權存在範圍之土 地通行,並不得為任何妨害原告之行為。茲上訴人不服提起 上訴,而上開土地於112年1月之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平方公尺 新臺幣(下同)500元,有土地登記第二類謄本在卷可參, 則本件上訴利益應核定為44,090元(計算式:500×88.18=44 ,090),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 ,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上開費用,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上訴利益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正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21

PTEV-112-屏簡-762-20250321-2

屏補
屏東簡易庭

返還土地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補字第538號 原 告 張桂霖 訴訟代理人 張財綬 被 告 張世明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 二、經查,本件原告係請求被告將坐落屏東縣○○市○街段○○段00 地號土地之地上物移除。又上開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平 方公尺新臺幣(下同)21,900元,地上物占用面積約為3.3 平方公尺,有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民事補正狀可參。依此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暫核定為72,270元(計算式:公告土 地現值×土地面積,21,900×3.3=72,270),俟將來測量被告 實際占用之面積後,再詳實核定其訴訟標的之價額。故本件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命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正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21

PTEV-113-屏補-538-20250321-2

屏小
屏東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小字第62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許濟宇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陳晉釧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上訴人 不服本院民國114年2月6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查本件上訴 利益為新臺幣(下同)50,162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第442條 第2項前段規定,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上開費用,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21

PTEV-113-屏小-629-20250321-2

屏補
屏東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屏補字第71號 原 告 屏東縣三地儲蓄互助社 法定代理人 馮德仁 被 告 章雅婷 一、上列原告因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章雅婷及債務 人唐湘屏、唐天秀核發支付命令(113年度司促字第13757號 ),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 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二、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 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 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 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2定有明文。查原告請求被告及債務人唐湘屏、唐天秀應 連帶給付新臺幣(下同)135,000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4%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8月11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上開利率10%計算之違約金。又原告於1 13年12月18日具狀向本院聲請支付命令,有支付命令聲請狀 上本院收文章戳可查,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如附表所 示之137,573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440元,扣除前繳支付 命令裁判費500元後,尚應補繳940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前述裁判費,逾期未繳,即 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請求金額 135,000元 1 利息 135,000元 113年7月10日 113年12月17日 (161/365) 4% 2,381.92元 2 違約金 135,000元 113年8月11日 113年12月17日 (129/365) 0.4% 190.85元 小計 2,572.77元 合計 137,573元

2025-03-21

PTEV-114-屏補-71-20250321-1

屏簡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屏簡字第731號 原 告 江○彬 姓名住籍詳卷 法定代理人 江○楹 姓名住籍詳卷 被 告 康堃恆 康國禎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6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32,250元,及其中被告乙○○部分自民 國114年2月4日起,被告甲○○部分自民國114年2月15日起,均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百分之30,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2,250元供擔 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本法所稱兒童及少年,指未滿18歲之人;司法機關所製作 必須公開之文書,除為否認子女之訴、收養事件、親權行使 、負擔事件或監護權之選定、酌定、改定事件之當事人或關 係人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前項 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 條前段、第69條第1項第3款、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其 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依同法施行細則第21條規定,包括 兒童及少年照片或影像、聲音、住所、親屬姓名或其關係、 就讀學校或其班級等個人基本資料。原告江○彬為民國96年3 月生,其法定代理人即江○楹為其母。為免揭露足資識別原 告江○彬之身分資訊,本件判決書關於原告江○彬及江○楹, 均僅顯露部分姓名,其詳細身分識別資料則詳卷所載,合先 敘明。 二、本件被告乙○○,經本院合法通知,具狀表示不克到庭並同意 一造辯論判決,有本院回覆表1份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41 至42頁);被告甲○○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均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 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乙○○與原告因細故發生糾紛,乙○○心生不滿,竟 基於傷害之故意,於111年7月7日23時許,在位於屏東縣屏 東市自立路「復興公園籃球場」旁之停車場,持甩棍攻擊原 告之手、腰部、腳(下稱系爭事故),致原告受有右側食指 近端指骨閉鎖性骨折、雙手及腰部挫傷、左肘挫傷及擦傷等 傷害(下稱系爭傷害),並受有如下之損害:㈠醫療費用新 臺幣(下同)2,350元;㈡交通費用5,100元;㈢精神慰撫金10 0,000元。又乙○○發生系爭事故時為限制行為能力人,甲○○ 即其父親為其法定代理人,自應與乙○○負連帶賠償責任,爰 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連 帶給付原告107,450元,及自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筆錄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 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經查,原告主張乙○○於上揭時、地,持甩棍攻擊原告之手、 腰部、腳致其受有系爭傷害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臺灣高雄少 年及家事法院少年法庭113年度少調尋字第17號、第18號( 下稱系爭少年案件)裁定為證(見本院卷第9至11頁)。又 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系爭少年案件卷證,於系爭少年案件中, 訴外人蔡佾宸即系爭事故之目擊證人於系爭少年案件中於警 詢時稱:我有全程目擊原告被乙○○毆打的全部過程,乙○○是 以雙手持甩棍公及原告的手及腳等語(見系爭少年案件屏警 分偵字卷第12頁)與原告主張系爭事故發生之經過互核相符 ,另原告於系爭少年案件亦提出與系爭傷害相符之屏基醫療 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下稱屏基醫院)111年7月19日診 斷證明書(見系爭少年案件屏警分偵字卷第25頁),再被告 經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 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 第3項前段準用第1項前段規定,應視同自認,故原告主張之 上開事實,堪信屬實。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 ,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 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時,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 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不 法侵害他人之身體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 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7條第1項、 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 件乙○○故意持甩棍攻擊原告之手、腰部、腳造成原告受有系 爭傷害,堪認乙○○之故意行為與原告受有系爭傷害之之結果 間,具相當因果關係,則乙○○自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又乙○○ 於系爭事故發生時年僅16歲,為限制行為能力人,甲○○為乙 ○○法定代理人,有乙○○之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憑(見個人資 料卷第7頁),且乙○○為本件行為時應具有識別能力,揆諸 前揭規定,原告請求甲○○與乙○○負連帶賠償責任,自屬有據 。茲就原告請求賠償之項目、金額析述如下:  ⒈醫療費用:   原告主張其遭乙○○攻擊而受有系爭傷害,有支出醫療費用2, 350元之必要等語,業據其提出屏基醫院醫療收據為證(見 本院卷第15至25頁),經核原告就診科別與其因系爭事故所 受系爭傷害相符,上開費用自屬必要支出費用,是原告此部 分請求,應屬有據。  ⒉交通費用:   原告主張因系爭事故,須由母親載送自住家往返屏基醫院就 診,支出交通費用16,810元等語,業據其提出前揭診斷證明 書、大連企業社停車場收據、屏東縣計程車費率資料及原告 住家至屏基醫院之Google map距離試算截圖等件為證(見本 院卷第13、63、65頁)。本院審酌原告因系爭事故受傷之情 形認其確有由家人接送往來醫院診療之必要,是其自得請求 被告支付此部分就醫交通費用。復核原告主張其住家至屏基 醫院之距離約13公里,單趟車資為400元(往返800元)等情 ,與其提出前揭計程車費率資料及Goole map截圖相符,再 本院依職權查詢上開路程之計程車費用試算金額為435元, 有優良計程車及大都會車隊試算表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77 至81頁),可認原告主張之就醫車資尚屬合理。基此,原告 請求交通費用部分,就看診期間自住家往返屏基醫院之車資 4,800元部分(計算式:800元/趟×6趟=4,800元)為有理由 。另原告主張每次看診尚須支付50元之停車費部分,經核原 告僅提出前揭111年7月19日與同年8月16日就診時之停車費 收據共計100元,是認其僅於上開兩就診日期有額外支出停 車費之必要,其請求其餘就診日期之停車費則無理由。從而 ,原告請求交通費用部分,於4,900元(計算式:4,800元+1 00元=4,900元)部分為有理由,逾此部分則無理由。  ⒊精神慰撫金:   按精神慰撫金之酌定,除原告所受之傷害程度外,尚應審酌 兩造之身分地位、學識經歷、財產狀況、痛苦程度等節以定 之。次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精神上受有痛 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 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 當之數額,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76年台上字第190 8號裁判意旨參照。經查,本件乙○○因前揭故意攻擊原告行 為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業如前述,為不法侵害原告身體權 、健康權,使其受有身體疼痛及精神上痛苦,其依民法195 條第1項規定請求非財產上之損害,應屬有據。本院審酌原 告自陳國中畢業,目前從事交通管理工作,月收入約25,000 元至30,000元等語(見本院卷第54頁);乙○○目前於明陽中 學,併考量兩造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所示之經濟狀況(見本 院卷證物袋),另衡諸原告所受傷害程度及精神痛苦,其因 系爭事故導致日常生活起居受影響,暨兩造教育程度、經濟 狀況、系爭事故經過等情,認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25,000元 尚屬適當,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尚屬無據。  ⒋基於上開認定,原告所得請求被告連帶賠償之金額共計32,25 0元(計算式:2,350元+4,900元+25,000元=32,250元)。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   32,250元,及均自乙○○自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筆錄繕本送 達翌日起(乙○○部分為114年2月4日、甲○○部分為114年2月1 5日,見本院卷第57、59頁)至清償日止,均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屬 無據,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規定適用簡易程 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應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2 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核與判決結果無影響,毋庸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19

PTEV-113-屏簡-731-20250319-1

屏簡
屏東簡易庭

給付租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屏簡字第713號 原 告 宋孟憲 訴訟代理人 洪杰律師 黃鈺玲律師 被 告 徐志豪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租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6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1,666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2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75,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81,666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1月間經由訴外人林郁舜介紹 ,向原告承租訴外人宋孟翰即原告胞兄所有車牌號碼000-00 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系爭車輛係經宋孟翰委由 原告出租),並約定每月租金新臺幣(下同)24,000元,並 約定強制汽車責任險保險金應由被告繳納。詎被告自112年8 月起即未繳納租金,又原告於112年10月28日經警方通知系 爭車輛因被告涉嫌刑事案件而遭扣押於警察局,並於同年月 30日至警察局將系爭車輛領回,是系爭租約於112年10月30 日即已終止。而被告於前揭租賃關係終止時,尚積欠原告11 2年8月至112年11月之租金96,000元,且受有因使用系爭車 輛,未繳納高速公路通行費2,774元、交通違規罰鍰7,000元 及未繳納強制汽車責任險所生之罰鍰3,000元等費用(下合 稱系爭費用,分別稱系爭通行費、系爭違規罰鍰、系爭汽車 責任險罰鍰)之利益,致原告受有繳納該等費用之損失,爰 依租賃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 告應給付原告108,77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答辯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於前揭時間就宋孟翰所有系爭車輛與原 告締結租賃契約,約定租金每月24,000元,被告未繳納112 年8月至10月之租金等情,業據其提出宋孟翰同意原告出租 系爭車輛聲明書、其分別與林郁舜及被告之LINE對話紀錄及 原告存摺交易明細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19至23、25至 28頁),又參酌對被告期日之通知係以公示送達方式為之, 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 陳述以供本院斟酌,是本綜合各項證據調查結果及全辯論意 旨,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  ㈡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12年8月至11月之租金部分:   按如租金分期支付者,於每期屆滿時支付之;租賃未定期限 者,各當事人得隨時終止契約,民法第439條、第450條第2 項定有明文。經查,兩造約定原告應繳納租用系爭車輛之每 月租金24,000元,足認兩造間就租金之給付方式為分期給付 ,又被告未繳納112年8月至10月之租金等情,業如前述,則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上開期間之租金合計72,000元(計算式: 24,000×3=72,000),自屬有據。至原告另請求被告給付112 年11月份租金24,000部分,因兩造間租賃關係未訂有租賃期 限,揆諸前揭規定,原告自得隨時終止兩造間之租約,而原 告自陳兩造間之租賃關係已於112年10月30日因原告至警察 局取回系爭車輛而終止等語,則兩造間之租賃關係於11月時 即已消滅,其請求被告給付112年11月份之租金自無理由。  ㈢原告請求被告給付代墊之系爭費用部分:   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有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於1 12年8月至112年10月間受有因使用系爭車輛,未繳納系爭費 用而由原告代墊之不當得利等節,業據其提出系爭費用繳費 收據、通行費繳費明細截圖、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通行費通知 單、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補繳通行費及追繳作業費用通知單、 交通違規繳費紀錄查詢截圖、駕駛人違規記點查詢截圖、內 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 單及交通部公路總局高雄區監理所舉發違反強制汽車責任保 險事件通知單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29至31、83至101頁) 。經核系爭費用單據,就系爭通行費於2,666元部分、系爭 違規罰鍰7,000元及系爭汽車責任險罰鍰3,000元,確為系爭 汽車於112年8月至10月份間所生之相關費用。本院審酌112 年8月至10月間仍為被告承租系爭車輛期間,系爭車輛為被 告所使用,因使用系爭車輛而生之通行費與違規罰鍰自應由 被告負擔,是被告未繳納系爭通行費於2,666元部分及系爭 違規罰鍰7,000元即屬受有利益,原告繳納該等費用即屬受 有損失,而被告受有利益與原告受有損失間具有因果關係, 原告請求被告返還該等費用之不當得利合計9,666元部分( 計算式:2,666+7,000=9,666)即屬有據。至系爭通行費108 元部分,依原告提出前揭單據僅能查得原告於112年11月8日 繳納該部分通行費,惟無以查知該費用係於兩造租賃關係期 間或租賃關係消滅後所生,是原告此部分請求自屬無據;再 就系爭汽車責任險罰緩部分,原告就兩造締結租賃契約時有 約定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由被告負擔等節,未提出相關證據以 實其詞,又本院審酌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目的係藉由強制汽車 所有人投保責任保險,於被保險汽車肇事致受害人遭受損害 時,透過保險公司負賠償及給付保險金予受害人之責,使汽 車交通事故受害人之損失獲得基本補償,是以強制汽車責任 險於未特別約定下自應由汽車所有人即被保險人繳納,而本 件系爭車輛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被保險人為宋孟翰,有前揭 違反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事故通知單可稽,自應由宋孟翰繳納 系爭車輛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金,其未遵期繳納保險費所生 罰鍰,自不得轉嫁由承租人即被告負擔,是原告此部分請求 亦屬無據。  ㈣基於上開認定,原告請求被告給付81,666元部分(計算式:7 2,000+9,666=81,666)為有理由,又本件起訴狀繕本已於11 3年11月24日合法送達被告(見本院卷第29頁),是原告請 求81,666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113年11月25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逾此部 分之請求,則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租賃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81,666元,及自113年11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 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規定適用簡易程 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應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2 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核與判決結果無影響,毋庸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19

PTEV-113-屏簡-713-202503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