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曾羽薇

共找到 188 筆結果(第 21-30 筆)

家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48號 聲 請 人 A01 代 理 人 詹素芬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A02 上列當事人間因交付子女事件(本院114年度家親聲字第131號)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交付子女事件,現由本 院以114年度家親聲字第131號受理在案,因聲請人無資力支 出程序費用,業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准予法 律扶助,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及法律扶助法第63條規定 ,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 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 108條規定之限制,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及法律扶 助法第6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家事事件法就費用之徵收及 負擔等項並無規定,其中家事訴訟事件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 定(該法第51條規定),固得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救助 之規定,惟家事非訟事件,僅於該法第97條規定準用非訟事 件法,而非訟事件法對訴訟救助則漏未規範,自應類推適用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以下有關訴訟救助之規定,此有最高法 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可資參照。 三、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台北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以為釋明,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 院114年度家親聲字第131號交付子女事件案卷,核對卷內財 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專用委任狀等件確認無訛,且依該交 付子女案件聲請狀所載內容及所提證據資料,尚非顯無理由 ,是其聲請訴訟救助,經核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27

PCDV-114-家救-48-2025022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亡字第6號 聲 請 人 A01 相 對 人 A02(已歿) 上列聲請人聲請相對人A02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A02均為被繼承人甲○之繼承 人,因A02於日治時期經徵召至南洋從軍作戰,即未再歸返 ,經聲請人查詢後,確認A02已經戰歿無誤,因無明確死亡 時間之證明,無法辦理甲○遺產繼承登記,故聲請宣告A02死 亡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 難終了滿1年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第2項、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上開民法所設死亡宣告制度,乃係 因失蹤人失蹤後,其法律關係即陷於不確定之狀態,此種狀 態長期繼續,對於利害關係人及社會秩序均有相當之影響, 乃於一定時間經過後可由法院宣告該失蹤人死亡,終結此種 不確定狀態,故此制度對於失蹤人始應適用。又所謂失蹤乃 指失蹤人離去其最後住所或居所,而陷於生死不明之狀態, 若確定已經死亡者,自無所謂陷於生死不明之狀態,法院亦 無予以宣告死亡之餘地。 三、經查,依聲請人所提出之中華民國紅十字會113年12月10日 號函附臺籍原日本兵建檔資料畫面,可知依據日本國所提供 之「舊日本軍在籍台灣出生死沒者名簿」,可查得A02弔慰 金申請紀錄,且依建檔之戰歿者資料,核與A02之年籍資料 相符,是A02因於日治時期經徵召至南洋從軍作戰,已經戰 歿等情,堪以認定,故A02既已死亡,揆諸前開說明,自無 死亡宣告程序之適用,是本件聲請於法尚有未合,自應予駁 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27

PCDV-114-亡-6-20250227-2

家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聲字第15號 聲 請 人 A01 上列聲請人因本院111年度婚字第675號離婚等(含夫妻剩餘財產 分配等)事件,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為鈞院111年度婚字第675號離婚等 (含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等)事件,曾於民國112年3月1日到 庭,經承辦法官當庭詢問本件聲請人是否要離婚,聲請人曾 回答不要離婚,但當日言詞辯論筆錄記載法官問被告答辯卻 為「?」之問號,為了解真相,爰依法庭錄音及其利用辦法 ,聲請自費交付法庭錄音光碟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聲請法院許 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 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 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院組 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 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 ,依該條文立法理由揭示,如核對更正筆錄訴訟所需,或認 法院指揮訴訟方式對其訴訟權益有影響之虞等固屬之,惟仍 須欲用以保障其法律上利益為必要請求交付法庭錄音光碟者 ,應以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有必要者為限,且於聲請時 ,應敘明其理由。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院111年度婚字第675號離婚等(含夫妻剩 餘財產分配等)事件之被告,其曾於112年3月1日4時50分經 傳到庭行言詞辯論程序等情,有聲請人所提言詞辯論筆錄附 卷可稽,堪認屬實。然而聲請人雖主張其有向法官表明不要 離婚,言詞辯論筆錄卻記載法官問被告答辯為「?」之問號 ,故為了解真相需調閱當日法庭錄音云云,但依照聲請人所 提出的言詞辯論筆錄所載,聲請人所指稱僅記載被告答辯為 「?」問號部分筆錄之內容,實際上是承審法官詢問聲請人 即該案被告有何答辯之問句,因此方有「被告答辯?」之記 載,之後被告訴訟代理人也已經明確回答「如答辯狀所載。 」等語為聲請人答辯,並未害及聲請人利益,可見聲請人主 張有了解真相、維護法律上權益之必要等情,實際上是因為 聲請人對言詞辯論筆錄之記載內容有所誤解或誤讀所導致, 不足以認定有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必要。況且法庭程 序專以筆錄證之,法庭錄音之目的僅在輔助筆錄之製作,以 提升筆錄製作之效率及正確性,並非取代筆錄,故聲請人之 聲請,並無理由,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於法尚有未合, 不應准許,應予駁回。 四、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26

PCDV-114-家聲-15-20250226-1

監宣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監宣字第244號 聲 請 人 A01 相 對 人 A2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關於聲請監護宣告事件,專屬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住所地或 居所地法院管轄。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 轄者,除當事人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 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1項第1款、第6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相對人即應受監護宣告之人A2 設籍於新北市○○ 區○○路000號00樓之0,此有戶籍謄本、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 果在卷可稽,又相對人現居桃園市○○區○○○路000號00樓等情 ,為聲請人家事聲請狀所明載,足認相對人於本件聲請時之 住居所均非本院管轄區域,茲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 ,容有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管轄相對人實際居所地 之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26

PCDV-114-監宣-244-20250226-1

家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確認和解債權不存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簡上字第4號 上 訴 人 A01 訴訟代理人 張琬萍律師 被 上訴人 A02 追加被 告 兼 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A03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和解債權不存在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7月12日本院113年度家簡字第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並為訴之追加,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第二審追加之訴裁判費新 臺幣1,00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追加部分之訴。   理 由 一、於簡易程序之第二審為訴之變更、追加者,其變更或追加後 訴訟標的之價額超過原訴訟標的之價額者,就其超過部分補 徵裁判費,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77條之16第2項 前段、第77條之15第3項各有明文,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 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 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63條、第249條第1項第1項亦規 定甚明。 二、經查,上訴人A01與被上訴人A02間請求確認和解債權不存在 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於民國113年7月12日113年度家簡字 第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於113年11月25日具狀追加A03 為被告,並於114年1月21日確認其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 確認被上訴人A02、追加被告A03於112年4月、6月至9月對上 訴人之扶養費債權不存在。㈢被上訴人A02應返還上訴人第一 項執行所得款項新臺幣(下同)57,500元,此有民事上訴變 更追加狀、民事訴之變更追加(二)狀、本院114年1月21日 準備程序筆錄在卷可稽。就上開上訴部分,本件上訴訴訟標 的金額為80,500元,應徵收第二審裁判費用1,500元,上訴 人業於113年8月23日繳納1,500元;就上開追加被告A03之確 認扶養費債權不存在之請求,已超過原請求訴訟標的,依前 揭法律規定,就其超過部分補徵裁判費,依上訴人所提111 年度家上字第99號離婚等事件和解筆錄第五項所載(見原審 卷第37頁),上開確認112年4月、6月至9月之扶養費金額各 為11,500元、合計為57,500元(計算式:11,500元×5月=57, 500元);就上開追加返還執行款項之請求,因為原審確認 請求之訴訟標的範圍,無超過原訴訟標的之價額,不另徵收 裁判費,是追加超過之訴訟標的金額為57,500元,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6第1項、第2項前段、第77條之 15第3項、第436條之1第3項等規定,應徵收追加部分裁判費 1,000元。茲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追加之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家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李美燕                            法 官 謝茵絜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原本係照正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有不服,得於收受裁定送 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 1,500元。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24

PCDV-113-家簡上-4-20250224-1

家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44號 聲 請 人 A01 代 理 人 陳瑋博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A02 上列當事人間因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親權酌定、扶養費等)事 件(本院114年度婚字第120號),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 親權酌定、扶養費等)事件,現由鈞院以114年度婚字第120 號受理在案,因聲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業經財團法人 法律扶助基金會新北分會(下稱法扶新北分會)准予法律扶 助,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及法律扶助法第63條規定,聲 請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次按無資力或因其他原因無 法受到法律適當保護者,得申請法律扶助;經分會准許法律 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 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法律扶助法第 13條、第63條亦分別定有明文。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 據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專用委任狀、法扶新北分會 准予扶助證明書以為釋明,並經本院調取114年度婚字第120 號案件卷宗,認依起訴狀所載內容及所提證據資料,尚非顯 無理由,是其聲請訴訟救助,經核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家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李美燕                                      法 官 謝茵絜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21

PCDV-114-家救-44-2025022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96號 聲 請 人 新北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受 安置人 A 真實姓名及住居所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B 真實姓名及住居所均詳卷 委託監護人 C 真實姓名及住居所均詳卷 關 係 人 D 真實姓名及住居所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A(真實姓名及年籍資料詳卷)延長安置3個月至民 國114年5月27日止。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 辦理家庭寄養,或交付適當之親屬、第三人、兒童及少年福 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 ,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 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 ,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 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 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項、第57條第1項、第2項分 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A遭其父B經常性且無理由施暴,包 含對A掐脖、毆打頭部、用腳踢頭等,致其受有極大恐怖經 驗,且其父B會對周遭親友遷怒施暴與情緒控制周遭親友, 雖已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遭羈押,但親友均老邁無法照顧 受安置人A外,又提及無法介入其父B施暴行為,評估其父B 親職功能不彰,親屬已無力協助照顧及保護受安置人,為維 護兒童之人身安全及最佳利益,聲請人於113年11月25日15 時40分將受安置人A予以緊急安置保護,並經鈞院裁定繼續 安置3個月,考量監護人持續羈押中且無適當親屬可照顧受 安置人,評估受安置人暫不適合返家,聲請人將持續評估監 護人及相關親屬之親職能力,並提供相關協助,爰依兒童及 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准予延 長安置3個月至114年5月27日,以維護受安置人之利益等語 。 三、經查,受安置人為000年生,現年0歲,前經本院以113年度 護字第740號裁定准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至114年2月27日止 ,此有聲請人所提出之新北市政府兒童少年保護案件第1次 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新北市政府兒童少年保護案件緊急暨 繼續安置法庭報告書及本院113年度護字第740號裁定等件為 證,自堪認定。而受安置人經聯合評估鑑定有發展遲緩 , 語言部份經數月的早療及幼兒園教學後,已進步至能說日常 用語;且受安置人安置約一週後開始有夜驚情形,故於113 年12月5日轉換安置至護苗保母,照顧期間適應佳,觀察夜 驚為不固定之行為反應,有時也不會發生,若有發生則約5 至10分鐘,再考量受安置人有持續安置之需求,於114年2月 5日轉換安置至新寄養家庭,初步觀察受安置人與同年齡的 另一寄養童互動狀況佳;目前已協助受安置人轉學籍不轉戶 籍至新寄養家庭學區學校,並協助申請特教身份相關資源, 以利受安置人適應就學,早療部分已由寄媽安排至寄家附近 復健診所進行早療課程,並由早資中心追蹤及提供親職技巧 諮詢。其父情緒控管不彰、疑有權控議題,坦承有使用大麻 ,亦曾持有安非他命遭拘捕之紀錄,現從新北市土城看守所 移至新店戒治所接受勒戒中,待其父勒戒及服刑結束後,將 安排其父進行諮商及親職教養課程,透過諮商讓其父調整情 緒狀況、穩定身心,並提升其父親職技巧,引導建立合宜的 教養觀念,配合本中心後續安置處遇,以及強化受安置人未 來返家後的受照顧狀況;又其母即關係人D於112年7月遭其 父施暴後帶其弟接受庇護,於113年1月10日離婚後單獨監護 其弟,庇護期間接受職業及自立訓練,剛於113年底搬至自 立宿舍,並於長照機構任職迄今,其母期待未來能同時照顧 受安置人及其弟,但其母評估目前自身尚未有足夠能力負荷 ,其母於114年1月19日與受安置人會面時,能於遊戲期間陪 伴受安置人手足探索所有設施,引導受安置人手足正確的操 作教材,並主動與社工討論受安置人未來學習及發展狀況。 綜上,其父親職能力及身心狀態尚須持續觀察穩定與否,現 因無合適親屬替代照顧資源,故聲請裁定延長安置,以維護 受安置人最佳利益等情,有上開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臺灣 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存卷可查。本院審酌上開事證 ,考量受安置人有受不當對待之風險,而其年紀尚幼,缺乏 自我保護能力,仍須穩定、安全之照顧環境,其父有經常性 實施家庭暴力之情事,其母過往亦曾受暴,雖已離婚,惟其 自身尚難承擔照顧受安置人及其弟之能力,二人親職及教養 能力皆仍待提升,又暫無其他親屬資源得以協助照顧,為維 護受安置人身心發展及安全,基於其最佳利益,認非延長安 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人,本件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爰 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以利後續處遇工作之進行。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21

PCDV-114-護-96-2025022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57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御股)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失蹤人A01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A01(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最後設籍地址:新北市○○區○○○路000號)於中華民 國113年1月6日下午12時死亡。 聲請程序費用由A01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A01於民國00年00月00日生,為80歲 以上之人,因行方不明,自110年1月6日起經列為失蹤人口 協尋後,迄今已逾3年仍未尋獲,爰依法聲請宣告失蹤人死 亡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 難終了滿一年後,為死亡之宣告。受死亡宣告者,以判決內 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前項死亡之時,應為前條 各項所定期間最後日終止之時。但有反證者,不在此限,民 法第8條、第9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失蹤人自110年1月6日起失蹤,失蹤時為8 0歲以上之人,迄今生死不明已逾3年,前經本院於113年8月 7日裁定准予對其為死亡宣告之公示催告乙節,有本院113年 度亡字第57號裁定及公示催告公告附卷可稽,堪信為實。又 經本院公示催告後,現申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 存,或知失蹤人生死者陳報其所知乙節,亦有本院公務電話 紀錄、收狀收文清單在卷可參。而聲請人為臺灣新北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依前揭規定,於失蹤人失蹤滿3年後提出本件 聲請,本院自得因聲請人之聲請,為死亡宣告。本件失蹤人 失蹤時為80歲以上之人,自110年1月6日失蹤,計至113年1 月6日屆滿3年,自應推定其於是日下午12時為死亡之時,准 予依法宣告。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21

PCDV-113-亡-57-20250221-2

監宣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601號 聲 請 人 A01 相 對 人 A02 關 係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A02(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A01(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甲○○(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A02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母即相對人A02於民國111年12月19 日因失智,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 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受監護宣告之程度,爰依民法第14條 第1項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以下之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 受監護宣告之人,併選定聲請人A01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 護人、關係人甲○○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民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 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 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 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 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 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 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 ,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 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 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 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 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之1亦有相關規定。 三、本院之判斷:  ㈠聲請人主張相對人A02於111年12月19日因失智,致不能為意 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 受監護宣告之程度等情,業據提出同意書、親屬系統表、中 度身心障礙證明、戶籍謄本為證,並有親等關聯(二親等) 、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本院監護及輔助宣告事件聯絡紀 錄表附卷可憑,復經鑑定人新莊仁濟醫院黃暉芸醫師鑑定相 對人之心神狀況,其鑑定結果認:相對人目前之認知及生活 功能達中度退化程度,記憶力、定向力、社區活動能力、家 居嗜好、個人衛生以及與執行功能相關的問題解決、計畫執 行、邏輯判斷等事務能力,均已顯著退化至影響日常生活, 需他人給予提醒與協助。認目前相對人因中度認知障礙症, 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和辨識其意思表示之能力已達 完全不能之程度,可為監護之宣告,且相對人之中度認知障 礙症,為腦部退化性疾病,無回復可能性等情,此有該院11 4年2月4日函文暨精神鑑定報告書、鑑定人結文在卷可稽。 從而,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㈡本件相對人既為監護之宣告,已如前述,自應為其選定監護 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本件相對人未指定意定 監護人,有司法院意定監護契約管理系統查詢結果在卷可參 ;相對人之最近親屬為其子女即聲請人、其子媳即關係人甲 ○○,而聲請人及關係人甲○○願分別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有前揭同意書、親屬系統表、戶籍謄 本、親等關聯(二親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等件在卷 可參,本院審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子,份屬至親,有意願擔 任相對人之監護人,且經相對人之媳同意,是由聲請人擔任 監護人,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 監護人。併參酌關係人甲○○為相對人之媳,亦屬至親,且有 意願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並經相對人之子同意,爰併 依上揭規定,指定關係人甲○○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㈢末按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未成年人 監護之規定,民法第1113條定有明文;又監護開始時,監護 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遺囑指定、當地直轄 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 產清冊,並陳報法院。前項期間,法院得依監護人之聲請, 於必要時延長之。於前條之財產清冊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 ,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 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亦有明定。是聲請人既擔任相 對人之監護人,依前揭規定,於監護開始時,對於相對人之 財產,應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即關係人甲○○,於2個月內 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19

PCDV-113-監宣-1601-20250219-1

監宣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251號 聲 請 人 A01 相 對 人 A02 關 係 人 甲○○ 乙○○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A02(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A01(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A02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母即相對人A02經診斷有腦出血併 腦室出血、腦動靜脈畸形,已無法自理生活,致不能為意思 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受 監護宣告之程度,爰依民法第14條第1項及家事事件法第164 條以下之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併選定 聲請人A01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指定關係人甲○○為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民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 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 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 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 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 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 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 ,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 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 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 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 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之1亦有相關規定。 三、本院之判斷:  ㈠聲請人主張相對人A02經診斷有腦出血併腦室出血、腦動靜脈 畸形,已無法自理生活,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受監護宣告之程度等情 ,業據提出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同意書、中度身心障礙 證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病症暨失 能診斷證明書為證,並有親等關聯(一親等)、個人戶籍資 料查詢結果、本院監護及輔助宣告事件聯絡紀錄表附卷可憑 ,復經鑑定人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趙哲毅醫師 鑑定相對人之心神狀況,其鑑定結果認:施測時相對人意識 清楚坐於輪椅上,右側身體動作偏癱,互動時尚可維持一定 程度眼神接觸,一定程度尚可適當切合詢問題目回答,但若 詢問的語句結構、内容較複雜或其無法理解,有時可見其僅 重複適才問題,而未繼續做出回應。尚具適當數字概念及物 品名稱指認命名能力,其為右撇子然目前因偏癱,可嘗試使 用左手書寫,然所寫的文字難以辨識。目前未見顯著情緒低 落或高亢等情緒波動,否認曾有妄想等思考障礙短期記憶不 佳,短時間便會遺忘剛才的事件或對話,提醒後亦難以回憶 ;即使經提示亦難以辨識時間及地點的定向,對熟識的人之 定向尚可;可判斷所見物品的大概價值,然缺乏適當處理解 決問題策略能力;居家及社區生活部分尚可理解購物相關流 程、如何操作電視遙控器等;可理解自我清潔流程但執行品 質不佳,需他人協助方能完成盥洗、如廁、進食等生活功能 。鑑定結果:其因神經認知障礙症,致其無法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符合監護宣告之條件。無管理處分自己財產之 能力。回復可能性低等情,此有該院民國114年2月5日耕醫 醫務字第1140000976號函文暨精神鑑定報告書、鑑定人結文 在卷可稽。從而,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㈡本件相對人既為監護之宣告,已如前述,自應為其選定監護 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本件相對人未指定意定 監護人,有司法院意定監護契約管理系統查詢結果在卷可參 ;相對人之最近親屬為其子女即聲請人、關係人甲○○、乙○○ ,而聲請人及關係人甲○○願分別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會同 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且乙○○經本院合法通知後並未表示意見 等情,有前揭同意書、親屬系統表、戶籍謄本、親等關聯( 一親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本院113年9月25日函稿 及送達回證等件在卷可參,本院審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次女 ,份屬至親,有意願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且經關係人甲○○ 同意,又關係人乙○○經合法通知未向本院表示意見,是由聲 請人擔任監護人,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 相對人之監護人。併參酌關係人甲○○為相對人之三女,亦屬 至親,且有意願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並經聲請人同意 ,關係人乙○○則經合法通知未向本院表示意見,爰併依上揭 規定,指定關係人甲○○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㈢末按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未成年人 監護之規定,民法第1113條定有明文;又監護開始時,監護 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遺囑指定、當地直轄 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 產清冊,並陳報法院。前項期間,法院得依監護人之聲請, 於必要時延長之。於前條之財產清冊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 ,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 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亦有明定。是聲請人既擔任相 對人之監護人,依前揭規定,於監護開始時,對於相對人之 財產,應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即關係人甲○○,於2個月內 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2-19

PCDV-113-監宣-1251-202502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