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云馨

共找到 192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513號 原 告 鄒昀臻 訴訟代理人 李珮瑄律師 被 告 廖哲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2,824,213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25, 051元,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同法第77條之1第1、2項定有明文。次按土地及房屋為各別 之不動產,各得單獨為交易之標的,故房屋所有人對無權占 有人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應以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 準,核定其訴訟標的之價額,而不應將房屋坐落之土地價額 併算在內(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859號裁定意旨參照) 。 二、查本件原告聲明請求被告將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0 號2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遷讓返還予原告,揆諸上開說 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即應以系爭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 準。次參以系爭房屋於民國108年6月28日完工,且位在9層 樓住宅之2樓,為鋼筋混凝土造,建物面積總計62.17平方公 尺【計算式:總面積26.72平方公尺+陽臺面積2.13平方公尺 +雨遮10.19平方公尺+共有部分即臺北市○○區○○路○○段0000○ 號建物面積932.6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2480/100000=62.17平 方公尺,小數點2位數以下四捨五入】,有系爭房屋登記第 一類謄本可考(本院卷第15頁)。再依地價調查估計規則估 算,系爭房屋於本件起訴時即114年3月4日止之建物現值為 新臺幣(下同)2,824,213元,有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建築物 價額試算系統截圖畫面附卷可佐,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 核定為2,824,213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4,611元,原告僅 繳納9,560元,尚有25,051元未繳。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第6款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逕向 本院補繳25,051元,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併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5-03-17

TPDV-114-訴-1513-2025031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376號 聲 請 人 謝昀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870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2月12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規定,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376號 編號 發行公司 受益憑證名稱 受益憑證號碼 張數 單位數 ㈠ 保德信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PGIM保德信金滿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1-0007692-2 1 1972.4

2025-03-14

TPDV-114-除-376-2025031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601號 原 告 于昕成 被 告 黃渝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之法院不能 行使職權者,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轄。訴之原因事實發生於 被告居所地者,亦得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 1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 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 訴訟法第28條第1項亦有明定。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主張:兩造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下午6時 56分進行虛擬貨幣與新臺幣兌換交易時,因伊操作失誤致被 告多取得13萬5,600顆之USDT幣(下稱系爭虛擬貨幣),則 被告無法律上原因受有該利益,自應將系爭虛擬貨幣或與之 等值的新臺幣(下同)4,732,440元(以每顆34.9元換算) 返還予伊等語。經查,被告住所地係在嘉義縣民雄鄉,有被 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而原告所提出幣禾加密 貨幣諮詢服務中心撮合平台服務條款第9章第2點雖載明管轄 法院為本院(見本院卷第29頁),然原告並非該服務條款之 契約當事人,難認兩造業憑此條款合意以本院為管轄法院, 是以,本院既無管轄權,依前揭法條規定,本件自應由被告 住所地法院即臺灣嘉義地方法院管轄。至原告另行提出虛擬 貨幣歸還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第5條雖載明管轄法院 為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惟本院細觀該協議書所載甲方為:「 固特朗有限公司」(見本院卷第15頁)並非原告,可見被告 係與固特朗有限公司簽立該協議書,不因原告嗣後於「甲方 簽章」欄位簽立其名(見本院卷第17頁)而有異,是本院亦 無以憑此認定兩造業已合意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 。從而,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 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之法院即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5-03-14

TPDV-114-訴-1601-2025031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579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被 告 林晉賢(原名:林永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 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 訴訟法第24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民事 訴訟法關於合意管轄之規定,除專屬管轄外,得排斥其他審 判籍而優先適用(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110號裁定意旨 參照)。 二、本件原告係對其與被告間之消費借貸關係有所請求而提起訴 訟,觀諸被告所簽立之借據約定書第13條第2項載明:「立 約人或連帶保證人等因本約定致涉訴訟時,合意以貴行(即 原告)總行所在地之地方法院或台灣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 法院,但法律有專屬管轄之特別規定者,從其規定。」(見 本院卷第17頁)之約定,而原告登記之公司所在地係在「臺 北市○○區○○○路000○000○000○000○000號」,有商工登記公示 資料查詢服務結果在卷可稽,又上開條款所稱「台灣地方法 院」之文義不明,尚難特定為何法院,是以,堪認兩造因上 開法律關係涉訟時,已合意以原告總行所在地之法院即臺灣 士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且除專屬管轄外,得排斥 其他審判籍優先適用。揆諸前揭規定,原告之主張既係因上 開借據約定書所生之爭議,自應由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 玆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 移送於有管轄權之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5-03-14

TPDV-114-訴-1579-2025031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47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陳有延 被 告 陳勝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34,696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211,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以新臺幣634,696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2月1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 位址:110.30.9.14)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710,000元元 ,借款期間自112年2月1日起至119年2月1日止,被告依約應 按月攤還本息,利率自貸放日起按伊公告之定儲利率指數加 週年利率10.42%計算(被告違約時適用利率為12.03%,即1. 61%+10.42%=12.03%);遲延繳納時,除應依上開利率計息 外,如本金有一部分遲延,即喪失期限利益,全部債務視為 全部到期。詎被告未依約攤還本息,尚有借款本金634,696 元,及如主文所示之利息未清償。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 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634,696元,及 如附表所示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中國信託個人信用 貸款申請書、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撥款資訊查詢結果、產 品利率查詢結果、放款帳戶利率查詢結果、放款帳戶還款交 易明細各1份為證(見本院卷第15至27、31至33頁),互核 相符,堪信屬實。從而,被告未依約清償上開借款,經全部 視為到期,尚積欠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及利息迄未清償,揆諸 上開規定,被告自應負清償責任。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所示之本金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原告陳明願供 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核與民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項規定 並無不合,茲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予以准許,併依同法第39 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石珉千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附表: 編號 計息本金 (新臺幣) 週年利率 利息起訖日 ㈠ 634,696元 12.03% 自民國113年4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

2025-03-12

TPDV-114-訴-47-20250312-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098號 原 告 蔡然森 被 告 陳文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13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90,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 被告以新臺幣900,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加入訴外人吳政儀、陳致瑋、任成翰、陳皓 亮、沈易哲、江晟佑,及其他真實姓名不詳成員所組成之詐 欺集團(下稱系爭詐欺集團),嗣系爭詐欺集團成員於民國 112年2月間起,陸續以通訊軟體LINE暱稱「助理陳欣妍」、 「E路發客服」之帳號對原告佯稱:得在「E路發」網站投資 獲利等語,致原告陷於錯誤,遂依該成員指示於112年3月10 日下午12時32分許,在址設臺北市○○區○○○路0段00號之SOGO 忠孝館2樓男廁,將新臺幣(下同)900,000元之款項(下稱 系爭款項)交予被告,被告再將系爭款項交付予系爭詐欺集 團之成員,以此等迂迴層轉之方式,掩飾詐欺犯罪所得之本 質及去向,是被告以上開故意不法行為侵害原告財產權,致 原告受有系爭款項之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件 訴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900,000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 18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有監視 器影像畫面擷取圖片(見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下稱北檢》11 2年度他字第10377號卷《下稱他字卷》第19至21頁)、原告存 摺翻拍照片(見他字卷第309至311、315頁)等件為證,且 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審原訴字第67號、113年度審 訴字第1580號刑案卷宗確認無訛,又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自 認,自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是被告故意不法侵害原告財 產權之事實,堪以認定。而被告上開行為,亦經本院以113 年度審原訴字第67號、113年度審訴字第1580號判決被告犯 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1年5月,亦有上開判 決書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11至34頁)。從而,原告依民法 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其所受之損害即900, 000元,自屬有據。  ㈡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本文、第 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之損害賠償債 權,核屬未定給付期限,且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之債,兩造復 未約定利息,則被告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就 上述得請求之金額,併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 113年7月13日起(見審附民卷第6-1頁)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如主文第1項所 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 假執行,核與民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項規定並無不合,茲酌 定相當擔保金額,予以准許,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 論列,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石珉千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5-03-12

TPDV-113-訴-7098-20250312-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52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黃照峯律師 複 代理人 戴振文 被 告 楊曜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34,885元,及如附表編號㈠至㈡所示之利 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178,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以新臺幣534,885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依序於下述時間向伊借款,其金額及借款期 間暨每月應繳付之利息利率分別如下:㈠於民國112年5月9日 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位址:27.53.107.188)向伊借款新 臺幣(下同)381,441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5月9日起至 119年5月9日止,利息按伊定儲利率指數加週年利率12.99% 計算(被告違約時適用利率為14.6%,即1.61%+12.99%=14.6 %)。㈡於112年5月9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位址:27.53.1 07.188)向伊借款200,000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5月9日 起至119年5月9日止,利息按伊定儲利率指數加週年利率12. 99%計算(被告違約時適用利率為14.6%,即1.61%+12.99%=1 4.6%,以上2筆借款債務下合稱系爭2筆借款債務);遲延繳 納時,除應依上開利率計息外,如本金有一部分遲延,即喪 失期限利益,全部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惟被告均未依約履行 償還系爭2筆借款債務,依約系爭2筆借款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應各按上開利率計息,尚積欠合計534,885元【計算式:3 50,901元+183,984元=534,885元】之借款本金及利息未清償 。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被 告應給付原告534,885元,及如附表編號㈠至㈡所示之利息。㈡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中國信託個人信用 貸款申請書、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 憑單、撥款資訊查詢結果、產品利率查詢結果、放款帳戶利 率查詢結果、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為證(見本院卷第19至 51頁),互核相符,堪信屬實。從而,被告未依約清償系爭 2筆借款債務,經全部視為到期,尚積欠如主文所示之本金 及利息迄未清償,揆諸上開規定,被告自應負清償責任。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所示之本金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原告陳明願供 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核與民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項規定 並無不合,茲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予以准許,併依同法第39 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石珉千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附表: 編號 計息本金 (新臺幣) 週年利率 利息起訖日 ㈠ 350,901元 14.6% 自民國113年4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 ㈡ 183,984元 14.6% 自民國113年4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

2025-03-12

TPDV-114-訴-52-20250312-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國家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78號 原 告 威丞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蕭卉㚬 訴訟代理人 林陣蒼律師 洪嘉祥律師 被 告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法定代理人 簡瑟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306,014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4,2 30元,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同法第77條之 1第1、2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末按原告起訴 不合程式,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 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亦有 明定。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拆除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00 巷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之行為侵害其權利,故聲明請 求被告將系爭房屋回復原狀,可認原告基此聲明所獲之利益 即為系爭房屋拆除前之現值。次查,系爭房屋屬1層樓磚造 住宅、總面積為346.17平方公尺、第一次登記日期為民國64 年12月11日,有第二類謄本可佐,卷內復無其他事證可認系 爭房屋實際完工日期早於前揭登記日期,本院即以該登記日 期作為完工日期為估算,則以地價調查估計規則估算,系爭 房屋計算至原告主張遭被告拆除之時即112年3月間之建物現 值為新臺幣(下同)306,014元,有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建築 物價額試算系統截圖畫面附卷可佐,揆諸上開規定及說明,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即應核定為306,014元,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4,230元,未據原告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逕向本院如 數補繳,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併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5-03-11

TPDV-114-補-478-2025031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9號 原 告 陳惠玲 訴訟代理人 李後政律師 被 告 大台北華城華城特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劉邦能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5,884,851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59, 311元,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 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 價額,同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交易價額,應以市價為準,法院亦非 不得以政府機關逐年檢討調整之公告現值為核定訴訟標的價 額之參考(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683號裁定意旨參照) 。又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 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聲明:㈠被告應將坐落新北市○○區○○○段000○ 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工作物拆除,將土地回復原 狀返還予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966,770 元,並自民國114年1月1日起至上開土地返還予原告為止, 按年給付原告372,854元。則就原告訴請拆除工作物並返還 土地部分,依前揭規定及說明,應以原告主張被告占用面積 即系爭土地總面積4,797.49平方公尺之交易價額為據,又參 酌系爭土地於原告起訴時即113年間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平方 公尺820元,有土地登記第二類謄本可參,是此部分訴訟標 的價額應核定為3,933,942元【計算式:4,797.49平方公尺× 820元=3,933,942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再查,就原告請 求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部分,其所請求起訴前即計至113年1 2月16日止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1,950,909元【計算式:( 20,500元+372,854元)×4年+(20,500元+372,854元)×11月 /12月+(20,500元+372,854元)×16日/31日÷12月=1,950,90 9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仍應併計價額,至起訴後所生相當 於租金不當得利則屬附帶請求不併計之,是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核定為5,884,851元【計算式:3,933,942元+1,950,909元 =5,884,851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9,311元,未據原告繳 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命原告於本 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如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併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5-03-11

TPDV-114-補-9-20250311-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41號 聲 請 人 邱涵 代 理 人 辛佩羿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邱威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訴訟救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 予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 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 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明文 。而所謂顯無理由者,係指依其訴狀內容觀之,不待法院踐 行調查證據、認定事實程序,即知在法律上顯然不能獲得勝 訴之判決者而言(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541號裁定參照 )。準此,當事人依法律扶助法申請法律扶助,經法扶會分 會准許法律扶助,其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該當事人 申請扶助之本案訴訟事件有無須經調查辯論,即知其應受敗 訴裁判之顯無理由情形者外,法院應即准許,無庸就其資力 再為審查,始符法意(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820號裁定 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已向本 院提起訴訟,因聲請人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 (下稱法扶台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予扶助,爰聲 請本院裁定准予聲請人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主張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向法扶台北 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乙節,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 基金會專用委任狀、准予扶助證明書以為釋明,尚無不符法 律扶助事實之情;且聲請人所提損害賠償事件,尚需經調查 審認,始能知悉勝負結果,實難遽認係顯無勝訴之望而顯無 理由,揆諸前開規定及說明,聲請人為本件訴訟救助之聲請 ,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5-03-11

TPDV-114-救-41-202503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