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確認所有權

共找到 151 筆結果(第 21-30 筆)

司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1號 聲 請 人 陳莊淑貞 陳右卿 游豐燦 陳瀅伃 陳正澤 陳正杰 陳頌文 何陳正櫻 陳正勲 陳正欽 陳正憲 陳竑成 陳佳妤 陳正達 陳正鑫 彭陳正梅 陳正森 陳正枝 陳正強 陳正美 陳正麗 陳文彬 林陳金枝 陳杏花 盧素英即陳文郎繼承人 陳宇澤即陳文郎繼承人 陳建丞即陳文郎繼承人 陳宥庭即陳文郎繼承人 陳品妍即陳文郎繼承人 住苗栗縣○○鎮○○里0鄰○○○路0000號0樓之0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間請求確認所有權事件, 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民事訴訟法第 40條第1項   規定有明文。次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 ,於訴訟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 依第1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 、3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間請 求確認所有權事件,經本院110年度訴字第20號、臺灣高等 法院臺中分院110年度上字第394號、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 字第1405號判決確定,其訴訟費用由相對人負擔,為此依民 事訴訟法第91條之規定,聲請本院裁定確定訴訟費用云云。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 審查後,其中原告陳文郎業已於民國110年4月15日死亡即判 決前死亡而無從送達,是該判決尚未確定,此有原告陳文郎 之除戶謄本附卷可稽,揆諸首揭說明,本件聲請於法未合, 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謝宛君

2025-03-13

MLDV-114-司聲-21-20250313-1

士簡
士林簡易庭

確認所有權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士簡字第306號 原 告 陳清容 許沈米妹 兼 上二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許木良 被 告 顏王清雪 顏文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等事件,本院不經言詞辯論,判決 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顏文崇代理被告顏王清雪就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71年度民執庚字第4216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 爭執行事件)於民國70年8月31日執行筆錄之查封物品清單 編號1、3分別標示「惠而浦冰箱ECMF-5雙門985102號新品」 、「惠而浦自動單槽洗衣機351342新品」,被告於72年9月2 7日執行筆錄則將系爭冰箱、洗衣機標示為「已換上舊品, 並變造系爭洗衣機之警語,違反商品標示法、強制執行法第 54條規定,依民法第71條規定,當然無效等語,並聲明如附 件所示。 二、按原告之訴,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院 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 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2款 定有明文,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於簡易訴訟事件準用 之。次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 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 明文。 三、經查,原告起訴聲明第1項、第2項、第3項,其內容均針對 系爭執行事件所為查封、拍賣或筆錄製作等程序有所爭執, 既非以私法法律關係為確認標的,其提起確認之訴即與民事 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規定不符,應予駁回。次查,原告 起訴已主張被告顏文崇僅係於系爭執行事件代理被告顏王清 雪,自難認被告顏文崇為系爭執行事件當事人,原告以其為 被告訴請確認,亦無理由。原告提起本件確認所有權等訴訟 ,依其所訴事實,顯不能獲勝訴判決,且無從補正,爰不經 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2項第2款、第78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歐家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若羽  附件: 一、先位聲明:確認被告顏文崇代理被告顏王清雪就台灣台北地方法院71年度民執庚字第4216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於70年08月31日執行筆錄之查封物品淸單編號第1、3號分別標示「惠而浦冰箱ECMF-5双門985102號新品」、「惠而浦自動單槽洗衣機351342新品」、及被告顏王清雪就台灣台北地方法院71年度民執庚字第4216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於72年9月27日執行筆錄標示「惠而浦冰箱ECMF-5双門已換上舊品」等電器商品,依序標示之「ECMF-5双門985102號」、「351342新品」、及「ECMF-5双門已換上舊品」等唯一特定惠而浦電冰箱、惠而浦洗衣機,無效。 二、備位聲明:確認被告顏文崇代理被告顏王清雪就台灣台北地方法院71年度民執庚字第4216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於70年08月31日執行筆錄之查封物品淸單編號第1ヽ3號分別標示「惠而浦冰箱ECMF-5双門985102號新品」、「惠而浦自動單槽洗衣機351342新品」、及被告顏王清雪就台灣台北地方法院71年度民執庚字第4216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於72年9月27日執行筆錄標示「惠而浦冰箱ECMF-5双門已換上舊品」等電器商品,依序標示之「ECMF-5双門985102號」、「351342新品」、及「ECME-5-双門已換上舊品」等文、數字,應不能標示為原告許木良所有、及原告陳清容所保管查封、拍賣唯一特定惠而浦電冰箱、及惠而浦洗衣機。 三、確認被告顏王清雪就台灣台北地方法院71年度民執庚字第4216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於72年9月27日執行筆錄標示「惠而浦冰箱ECMF-5双門已換上舊品」、及「惠而浦自動單槽洗衣機也換了MODELLHB5500DI C00000000 STOCK LH550」等拍賣唯一特定惠而浦電冰箱、惠而浦洗衣機,應是原告許沈米妹依序於71年8月27日、及同年同月29日取得笙源電器企業公司核發第NN00000000、及NN00000000號等統一發票各一張、及RCA Whirlpool台灣總代理久裕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依序於71年8月27日、同年同月29日核發第000000000、及000000000號等保用卡各一張等消費文書證據所購買,並經由笙源電器企業有限公司依據原告許沈米妹之戶口名簿,分別於71年8月27日、同年同月29日安裝於台北市○○區○○街000巷00○0號。原告許沈米妹應依序於71年8月27日、同年同月29日取得標示「惠而浦冰箱ECMF-5双門已換上舊品」、及「惠而浦自動單槽洗衣機也換了MODELLHB5500D1 C00000000 STOCK LH550」等電器商品之所有權。

2025-03-11

SLEV-114-士簡-306-20250311-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不存在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85號 原 告 鍾明城 訴訟代理人 梁繼澤律師 陳為勳律師 被 告 承益資融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佩芳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所有權不存在等事件,原告應於5日內補正下 列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訴訟: 一、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6,242元。 二、系爭車輛之買賣契約書、貸款契約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蔡孟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 記 官 白瑋伶

2025-03-10

SCDV-114-補-285-2025031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存在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59號 原 告 賴進昌 訴訟代理人 賴季倉律師 蔡杰廷律師 被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法定代理人 曾國基 被 告 臺中市停車管理處 法定代理人 盧佳佳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存在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裁判費。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 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 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 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 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請求:⒈確認如附表所示土地(下 稱系爭土地)為原告所有。⒉被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應將附 表編號2、3所示土地,於民國45年12月22日以總登記為登記 原因之所有權登記予以塗銷。⒊被告臺中市停車管理處應將 附表編號1所示土地,於45年12月22日以總登記為登記原因 之所有權登記予以塗銷等語。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確認 系爭土地為原告所有,聲明第2、3項係請求將系爭土地所有 權登記予以塗銷,核其目的均係回復對系爭土地之所有權, 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 以聲明第1項為準,第2、3項聲明不併算其價額。是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49,617,994元【計算 式:(114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82,800元/㎡×附表編號1土地面 積1545.64㎡)+(114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62,300元/㎡×附表編 號2土地面積1480.38㎡)+(114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28,722元 /㎡×附表編號3土地面積1024㎡)=249,617,994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2,062,574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 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院補繳,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昱翔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許瑞萍 【附表】 編號 原告請求確認所有權存在即塗銷國有登記之土地地號 權利範圍 面積(㎡) 目前管理機關 1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1分之1 1545.64 臺中市停車管理處 2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1分之1 1480.38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3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1分之1 1024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2025-03-07

TCDV-114-補-459-20250307-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存在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1417號 原 告 蘇庭芳 訴訟代理人 林石猛律師 高鈺婷律師 被 告 黃品義(原名黃益豐) 蘇浩志 洪福基 張亞志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曾胤瑄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存在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1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車牌號碼000-0000號(廠牌:TOYOTA,出廠年月:民國 106年11月,排氣量:3456CC)自用小客車為原告所有。 二、確認被告洪福基就本判決第1項所示自用小客車之動產抵押 權不存在。 三、被告黃品義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65,000元,及自民國112年10 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四、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五、訴訟費用由被告蘇浩志、洪福基、張亞志各負擔21%,餘由 被告黃品義負擔。 六、本判決第3項於原告以新臺幣221,000元為被告黃品義供擔保 後,得假執行。但被告黃品義如以新臺幣665,000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存否不明確 ,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此種 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最高法院42年 台上字第1031號判決參照)。查本件原告主張其為車牌號碼 000-0000號(廠牌:TOYOTA,出廠年月:民國106年11月, 排氣量:3456CC)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自小客車)之所有 權人,被告洪福基於系爭自小客車之動產抵押權不存在等節 ,既為被告蘇浩志、洪福基、張亞志(下稱被告蘇浩志等3 人)所否認,原告法律上地位即處於不安之狀態,而此不安 狀態可藉由確認判決除去,應認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有確 認利益。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與被告黃品義(原名黃益豐)原為夫妻,現 於112年2月13日已離婚;被告蘇浩志為高家當鋪負責人,被 告洪福基及被告張亞志為高家當鋪員工。被告黃品義於108 年11月15日未經原告同意,擅自拿取原告之身分證,偽造原 告之委託書(下稱系爭委託書),以原告所有之系爭自小客 車為擔保物,向高家當鋪典當借款。被告洪福基及張亞志明 知系爭自小客車非被告黃品義所有、被告黃品義亦未持有系 爭自小客車之行照(該行照一直由原告持有中),竟未向車 主本人即原告查明是否同意設定動產抵押,逕至監理站辦理 系爭自小客車行照補發,同日再持該補發之行照設定動產抵 押予被告洪福基(下稱系爭抵押權)。被告黃品義偽造系爭 委託書、以原告名義將系爭自小客車設定系爭抵押權予被告 洪福基,屬無權代理,未經原告承認,系爭抵押權設定對原 告不生效力。被告黃品義之行為既屬無權代理,而非無權處 分,則被告洪福基無從善意取得系爭抵押權,況動產抵押係 以不以移轉占有為特徵,無法類推適用動產抵押權之善意取 得,是不論被告洪福基善意與否,均無從善意取得系爭抵押 權,系爭自小客車仍為原告所有,系爭自小客車自被告黃品 義設定系爭抵押權予被告洪福基起迄今,均停放在原告家中 車庫内,被告洪福基僅持系爭自小客車流當證明向監理所申 請辦理過戶,然小客車為動產,其讓與須依民法第761條規 定為之,被告洪福基既自始未曾占有系爭自小客車,無從將 系爭自小客車交付於第三人,第三人亦無從依民法第801條 、第948條善意取得系爭自小客車之所有權,故系爭自小客 車仍屬原告所有。又原告因系爭自小客車(價值新臺幣【下 同】1,950,000元)現登記為被告洪福基所有而無法使用, 因而以665,000元購入二手汽車一輛;系爭自小客車之牌照 遭註銷,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第1項第4款規定, 原告不得將系爭自小客車駕駛上路,則原告使用系爭自小客 車之權利受侵害,係因被告黃品義前揭行為所致,被告黃品 義對原告應成立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之侵權行為 ;被告張亞志承辦黃品義借款業務,及被告洪福基登記為系 爭自小客車抵押權人時,未向原告確認即受理黃品義之借款 ,並為系爭抵押權之設定,渠等應與被告黃品義間成立民法 第185條第1項共同侵權行為;被告蘇浩志為高家當舖負責人 ,被告洪福基及張亞志為其受僱人,被告洪福基及張亞志執 行當舖業務,不法侵害原告權利,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規定 ,被告蘇浩志應與被告洪福基及張亞志連帶負賠償責任,即 被告應連帶賠償原告占有、使用利益之損害665,000元,如 認被告善意取得系爭自小客車之所有權,則應連帶賠償原告 喪失系爭自小客車所有權之損害1,950,000元。爰依前揭規 定提起本訴,並先位聲明:㈠確認系爭自小客車為原告所有 。㈡確認被告洪福基就系爭自小客車之動產抵押權不存在。㈢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6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 一位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㈣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備位聲明:㈠被告應連帶給付 原告1,95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位被告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黃品義部分:伊同意原告訴之聲明及其主張之事實,並 願意與其他被告連帶賠償。是當舖人員即被告蘇浩志等3人 叫伊這麼做,他們都知道伊是偽造文書,因為伊急用錢,所 以伊認為伊四人應該連帶負責等語。  ㈡被告蘇浩志等3人部分:108年11月間,被告黃品義持原告之 證件正本(含行照正本)、系爭自小客車前來與被告張亞志 接洽借款,並以系爭自小客車作為動產抵押擔保品。當時被 告張亞志發現被告黃品義並非系爭自小客車登記所有人,故 要求被告黃品義撥打電話與原告進行確認,原告在電話中即 與被告張亞志核對其身分,並表明同意授權以其系爭自小客 車擔保被告黃品義借款,且當時被告張亞志要求原告書立委 託書,故由被告黃品義將系爭委託書攜回給原告簽署,嗣被 告黃品義再度持系爭委託書、原告之身分證、行照正本及系 爭自小客車向被告張亞志辦理借款及動產擔保設定事宜。上 開借款相關手續完成後,被告黃品義稱其有使用系爭自小客 車之需求,故由其簽立典當車輛借車切結書、車輛取回同意 書後,將系爭自小客車借出使用。至被告黃品義如何取得上 開證件,渠等2人既為夫妻,且經被告電話確認,應係得原 告同意。被告黃品義既持相關證件正本、出具系爭委託書, 並經被告以電話向原告查證,其非無權代理,且被告黃品義 與原告為夫妻,外觀上已足使人認定被告黃品義有權代理原 告以系爭自小客車為擔保品設定動產抵押,且原告嗣後更出 面承認債務、協調還款,原告至少應負表見代理責任。再者 ,被告黃品義於108年11月15日將系爭自小客車駕至高家當 舖完成借款、質當、設定動產抵押契約等程序後,被告蘇浩 志等3人即已取得系爭自小客車之占有,嗣後被告黃品義再 另行借用,係依使用借貸關係占有使用系爭自小客車,則依 民法第941條之規定,被告蘇浩志等3人即屬間接占有人,其 將系爭自小客車辦理過戶,係合法有效。至被告黃品義行為 是否成立侵權行為與被告蘇浩志等3人無關,自無損害賠償 責任可言。系爭自小客車目前由原告占有中,倘原告先位聲 明第1、2項為有理由,其再請求先位聲明第3項應為重複請 求等語為辯,並聲明:⒈原告之訴及假執行聲請均駁回。⒉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及本件爭點(訴字卷第292至294、463頁) :  ㈠兩造不爭執事項:  ⒈原告與被告黃品義(原名:黃益豐)前為夫妻,嗣於112年2 月13日離婚;被告蘇浩志為高家當鋪負責人,被告洪福基及 張亞志為高家當鋪員工。  ⒉被告黃品義於108年11月間持原告之身分證、系爭委託書,以 原告所有之系爭自小客車為擔保物,向高家當鋪典當借款, 並由被告張亞志辦理借款及設定系爭抵押權事宜。  ⒊原告於110年9月對被告黃品義、蘇浩志、洪福基提出偽造文 書、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之告訴,被告黃品義業經系爭刑 事判決判處行使偽造私文書有罪確定;被告蘇浩志及洪福基 部分因罪嫌不足,經高雄地檢署檢察官作成111年度偵字第3 4104號不起訴處分,現由原告向臺灣高等檢察署高雄檢察分 署聲請再議中;被告張亞志部分,原告接獲前揭不起訴處分 書後亦對被告張亞志提出刑事告訴,並請臺灣高等檢察署高 雄分署合併發回續行偵查。  ⒋被告黃品義前於108年5月間盜取過其母親即訴外人周玫君之 小客車,偽造系爭委託書至高家當鋪典當借款,犯案手法均 與本件相同,經本院109年度簡字第3980號刑事判決確定, 周玫君嗣與被告洪福基於110年11月間成立和解,約定塗銷 該車之動產抵押登記。  ⒌系爭自小客車於被告黃品義向高家當舖借款提供擔保物時, 原為原告所有,嗣系爭自小客車於108年11月19日設定系爭 抵押權予被告洪福基,111年8月3日註銷系爭抵押權,111年 8月3日過戶登記予高家當鋪、再過戶予被告洪福基,現經監 理所登記為被告洪福基所有,其補換照日期登記為「000000 0(0000000過)」、牌照狀態登記為「拒不過戶註銷」。  ㈡本件爭點:  ⒈系爭自小客車是否為原告所有?系爭抵押權之設定是否有效 ?  ⒉原告主張被告黃品義、張亞志、洪福基共同侵害其權利,是 否有據?原告主張被告蘇浩志應與被告張亞志、洪福基連帶 負損害賠償責任,有無理由?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185條第1項、第188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原 告無法使用系爭自小客車之損害665,000元,有無理由?  ⒊如上開先位之訴均無理由,備位之訴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 段、第185條第1項、第188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 原告喪失系爭自小客車所有權之損害1,950,000元,有無理 由?   四、本院之判斷:  ㈠本件無民法第169條規定之適用,原告毋庸負授權人之責任:  ⒈按由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或知他人表示為其 代理人而不為反對之表示者,對於第三人應負授權人之責任 。但第三人明知其無代理權或可得而知者,不在此限,民法 第169條定有明文。又稱表見代理者,即代理人雖無代理權 而因有可信其有代理權之正當理由,遂由法律課以授權人責 任者(最高法院55年度台上字第1054號判決意旨參照)。故 本人就他人以其名義與第三人所為之代理行為,應負授權人 之責任者,須以他人所為之代理行為,係在其曾經表示授與 他人代理權之範圍內為其前提要件。本人將印章、身分證交 付他人,委託該他人辦理特定事項,除該特定事項外,該他 人以本人名義所為其他法律行為,尚難僅憑其持有本人之印 章、身分證,即認須由本人負表見代理授權人之責任(最高 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610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依系爭抵押權契約書所示,立契約書人僅記載原告及 被告洪福基,全無代理人之記載(審訴卷第91頁),則被告 黃品義蓋用原告之印章(訴字卷第462頁),是否出於代理 之意思,而有代理相關規定(含表見代理)之適用,已非無 疑。次查被告黃品義於110年9月20日警察詢問時陳稱:我有 表示我並未跟我太太蘇庭芳(即原告)商量便擅自竊取她的 身分證跟車輛行照來借錢,因此該名員工便要我在委託書的 部分,偽造原告的簽名,空白本票則由我本人簽名及寫下金 額80萬元,車輛借款同意書也是簽署我本人的名字等語(警 字卷第4頁);於110年12月2日檢察官訊問時陳稱:我承認 竊取原告的身分證、駕照去當鋪抵押借款80萬元,一開始原 告不知道,後來因為被當鋪攔車後,她才知道,委託書上面 「黃庭芳」的簽名是我簽的等語(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下 稱高雄地檢署】110年度偵字第24979號卷【下稱偵一卷】第 67至68頁)。檢察官因而就被告黃品義涉犯偽造文書罪乙事 向本院聲請簡易判決處刑,嗣經本院刑事庭以111年度簡字 第199號簡易判決判處被告黃品義犯行使偽造私文書有罪確 定,此復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⒊)。此亦與被告 黃品義於113年9月25日本院行當事人訊問時陳稱:提出給高 家當舖的資料都是我親自在高家當舖裡面的櫃台簽名及蓋章 ,我太太(即原告)完全不知道。張亞志知道車子不是我的 。張亞志叫我裡面簽署的讓渡書、委任書都是我簽名幫我老 婆蓋章按捺我的手印,我剛才所述蓋章指的是按捺我的手印 ,之後去辦理抵押權有我老婆署名的印章並不是我老婆所有 的,是他們自己拿出來蓋的。從頭到尾張亞志都知道,我老 婆沒有同意我拿汽車去抵押借款。取得系爭小客車的行照及 原告的身分證沒有得到原告同意,張亞志都知道是我自行取 得相關證件且未得原告同意或委託,這些資料包含借款同意 書、委託書、本票都是張亞志叫我自己簽的等語(訴字卷第 350至352頁),情節一致,應為可採。由此可見,被告黃品 義是以原告的名義,未經同意擅自持原告之身分證件、系爭 自小客車行車執照,及偽造原告之簽名及指印之行為辦理系 爭抵押權之設定,既非以原告代理人之身分為系爭抵押權之 設定行為,亦難遽論原告有何授權行為可言,揆諸前揭說明 ,自無成立表見代理之餘地。至被告蘇浩志等3人抗辯曾要 求被告黃品義撥打電話向原告確認,既經原告否認(訴字卷 第170頁),被告蘇浩志等3人迄未提出證據以實其說,且被 告黃品義於偵查中及本院審理中均稱:張亞志完全沒有用任 何手機或市話撥打給原告確認,沒有打電話照會車主蘇庭芳 等語(訴字卷第350頁、高雄地檢署111年度偵字第34104號 卷【下稱偵二卷】第31頁),此部分即無法為有利被告蘇浩 志等3人之認定,併此敘明。  ㈡確認系爭自小客車為原告所有及系爭抵押權不存在部分:  ⒈按無權利人就權利標的物所為之處分,經有權利人之承認始 生效力,民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民法善意取得之規 定,均以受讓占有動產而受關於占有規定之保護為要件,此 觀民法第801條、第948條、第886條規定自明。另動產擔保 交易法第15條規定,稱動產抵押者,謂抵押權人對債務人或 第三人不移轉占有而就供擔保債權之動產設定動產抵押權, 於債務人不履行契約時,抵押權人得占有抵押物,並得出賣 ,就其賣得價金優先於其他債權而受清償之交易。同法第5 條第1項規定,動產擔保交易,應以書面訂立契約;非經登 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是動產抵押不以移轉占有為特徵 ,應訂立書面契約,法律創設以登記為對抗效力,核與民法 善意取得規定,均以受讓占有動產而受關於占有規定之保護 ,二者並不相同,自無從類推適用民法善意取得規定使第三 人取得動產抵押權(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2413號民事判 決參照)  ⒉經查,兩造對於系爭自小客車原為原告所有,嗣108年11月19 日設定系爭抵押權予被告洪福基,111年8月3日註銷系爭抵 押權,111年8月3日過戶登記予高家當鋪、再過戶予被告洪 福基,現經監理所登記為被告洪福基所有,其補換照日期登 記為「0000000(0000000過)」、牌照狀態登記為「拒不過戶 註銷」等情並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⒌),又系爭自小客車 之所有權為原告所有,而被告黃品義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 ,將系爭自小客車設定動產抵押予被告洪福基,即屬無權處 分,依民法第118條第1項之規定效力未定,復因原告拒絕承 認而確定無效。被告洪福基雖辯以:被告黃品義出示系爭自 小客車行照正本、身分證件正本、印章等,將系爭自小客車 設定動產抵押予伊,作為擔保,伊善意受讓而取得系爭抵押 權,嗣原告、被告黃品義未依約償還借款,伊依法取得系爭 自小客車之所有權,系爭自小客車由被告黃品義直接占有, 被告蘇浩志間接占有云云。被告黃品義於偵查中及準備程序 中均證稱:系爭自小客車是原告購買,平時都是原告在使用 ,我印象中我沒有開車去,也沒有將系爭自小客車收當等語 (偵二卷第29頁、訴字卷第349、354頁),足認系爭自小客 車均由所有人即原告直接占有、使用,被告黃品義非直接占 有人,縱認被告蘇浩志為間接占有人,其與原告間亦無移轉 占有關係,揆諸前揭說明,被告蘇浩志自無善意取得系爭抵 押權之餘地,更無從因實行系爭抵押權而取得系爭自小客車 之所有權,自不待言。從而,原告依系爭自小客車所有權、 動產抵押權等法律關係,請求確認系爭自小客車為原告所有 及系爭抵押權不存在,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㈢侵權行為部分:  ⒈被告黃品義部分: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 ,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 他人者亦同;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 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 4第1、2項定有明文。查原告請求被告黃品義賠償665,000元 部分,經被告黃品義陳稱:對於原告請求不論先位或備位聲 明均同意等語(訴字卷第416頁),此部分請求,既經被告 黃品義認諾明確,則原告先位依民法第184第1項後段、第2 項規定,請求被告黃品義應給付原告665,000元,洵屬有據 。  ⒉被告蘇浩志等3人部分:原告固主張被告蘇浩志等3人侵害系 爭自小客車「占有」之行為是辦理系爭抵押權及拒不過戶註 銷,使原告無法駕車上路之行為(訴字卷第462頁),惟原 告已於本院審理時自陳:系爭自小客車自黃品義設定系爭抵 押權予洪福基起迄今,均停放在原告家中車庫内,原告占有 使用,車子平常都是由原告載送小孩使用等語(訴字卷第92 、418頁),足認原告從未喪失系爭自小客車之占有,且原 告仍得就系爭自小客車使用、收益,其所有權完整行使之狀 態尚未遭破壞,原告主張其無法使用系爭自小客車,受有至 少665,000元之損害云云,尚乏其據。此外,原告既不能舉 證被告蘇浩志等3人有與被告黃品義共同侵害系爭自小客車 占有之行為,則原告依據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 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188條第1項,請求被告蘇浩志等3人 與被告黃品義應連帶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難認有據。 原告另主張被告黃品義前於108年5月已曾盜取其母即訴外人 周玫君之自小客車,偽造其委託書至高家當鋪典當借款,犯 案手法均與本件一致,前經本院109年度簡字第3980號刑事 判決確定,周玫君嗣與被告洪福基成立和解,約定塗銷該車 之動產抵押登記,被告蘇浩志等3人明知被告黃品義於本件 亦為偽造原告之委託書,應連帶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云 云,惟查前揭刑事判決係於110年1月11日宣判、和解筆錄則 於110年11月1日所簽署,此有刑事判決、和解筆錄等件為佐 (審訴卷第37至41頁),足認被告蘇浩志等3人於被告黃品 義於108年11月15日提出系爭委託書時,被告蘇浩志等3人對 於系爭委託書為被告黃品義所偽造乙情未必知情,原告此部 分主張難認可採。又原告另引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上字第4 37號民事判決,然查該案為所有權人與侵權行為人間具有借 名登記關係,登記名義人擅自註銷牌照而來,惟本件原告與 被告蘇浩志等3人間並無借名登記等關係,被告蘇浩志等3人 係因債務人黃品義既未清償借款,系爭自小客車復由被告黃 品義取回(審訴卷第161頁),為免承受系爭自小客車之罰 單等負擔,始由被告洪福基辦理新車主拒不過戶註銷之登記 ,此經被告蘇浩志等3人陳述明確,並有交通部公路局高雄 區監理所114年1月23日高監車二字第1140004171號函暨所附 資料在卷可稽(訴字卷第437至440頁)。從而,原告引用之 另案情節與本件迥然不同,自難比附援引,併此敘明。 五、綜上所述,原告先位依系爭自小客車所有權、動產抵押權等 法律關係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請求:㈠確 認系爭自小客車之所有人為原告;㈡被告洪福基對系爭自小 客車之動產抵押權不存在;㈢被告黃品義應給付原告665,000 元,及自112年10月28日(審訴卷第135頁,依民事訴訟法第 138條第2項規定: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 力,即同年000年00月00日生效)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原告先位請求被 告蘇浩志等3人連帶給付665,000元本息部分,及備位請求被 告蘇浩志等3人連帶給付1,950,000元本息部分,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六、原告於本判決主文第1、2項之勝訴部分,屬於確認之訴,並 無假執行之問題,自無民事訴訟法第390條之適用;本判決 主文第3項之勝訴部分,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分別請求准 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之宣告,經核於法均無不合,依民事訴 訟法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 額併准許之。至原告就其敗訴部分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 執行,已因訴之駁回而失所依據,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與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述,併此敘 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前 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王耀霆                   法 官 賴寶合                   法 官 周玉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希潔

2025-03-07

KSDV-112-訴-1417-20250307-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存在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252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聖諄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天銘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楊相哲 參 加 人 台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建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應由吳天銘為原告聖諄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理人之承受 訴訟人,續行訴訟。 二、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繳新臺幣69,073元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其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 理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前述規定於有訴訟代理人時 不適用之,但法院得酌量情形,裁定停止其訴訟程序;前述 規定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 ;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 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3條、第175條第1項、 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而訴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後當然停止 者,依同法第177條第3項規定,當事人承受訴訟之聲明,既 應由為裁判之原法院裁定之,則訴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前發生 當然停止之原因,其承受訴訟之聲明,尤應由為裁判之原法 院裁定之。查,本件上訴人聖諄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聖諄公 司)之法定代理人,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8日言詞辯論終結前 之114年1月3日自吳天文變更為吳天銘,惟原告當時有訴訟 代理人吳天銘代理訴訟,訴訟程序不因而當然停止;本院於 114年1月23日判決後,始查悉法定代理人變更事實,並有經 濟部商業司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參,惟因兩造 均未聲明由聖諄公司新任法定代理人承受訴訟,本院即依職 權命吳天銘為原告聖諄公司法定代理人之承受訴訟人,續行 本件訴訟。 二、次按除別有規定外,當事人對於法院之判決不服,得提起上 訴;對於法院之裁定不服,則得提起抗告(參民事訴訟法第 437條、第482條),得提起上訴而誤為抗告者,視為已提起 上訴。又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 定繳納裁判費,向第二審法院上訴,依前述規定加徵裁判費 10分之5,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此為 必須具備之程式。而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 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 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定。上 訴人聖諄公司於114年2月18日具狀表示不服原判決而聲明抗 告,顯見抗告人係誤上訴為抗告,系爭抗告狀即應視為上訴 。又上訴人主張確認所有權存在之系爭81建號房屋拍定價格 為新臺幣(下同)360萬元,則本件訴訟標的核定為360萬元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5,430元及補繳第一審裁判費3,643元 ,共計69,073元。茲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 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3項、第178條、第442條第2項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馨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承受訴訟及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 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 經合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卓千鈴

2025-03-06

CHDV-112-訴-1252-20250306-2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存在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1332號 原 告 賴信忠 訴訟代理人 鄭弘明律師 梁家豪律師 被 告 賴建翰 訴訟代理人 李進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存在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坐落彰化縣○○市鎮○段0000○0地號土地上之同段343建號 建物即門牌號碼彰化縣○○市○○路0段000號(權利範圍全部)之所 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所有。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坐落彰化縣○○市鎮○段0000○0地號土地上之同段3 43建號即門牌號碼彰化縣○○市○○路0段000號建物(下稱系爭 建物)為原告原始出資興建,僅係借用被告名義申請建照執 照及為使用執照之起造人,原告始為系爭建物之實際所有權 人,然被告於系爭建物完工後將系爭建物之第一次所有權登 記名義登記在被告名下,爰依民法第767條之規定,請求確 認系爭建物為原告所有,及被告應將系爭建物移轉登記予原 告名下等語,並聲明:㈠確認系爭建物之所有權為原告所有 。㈡被告應將前項所示建物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 二、被告則以:本件係原告委任被告興建房屋並為貸款及支出, 亦由原告提供土地作為貸款之抵押保證。既然原告終止借名 登記,被告對於原告之主張均不爭執,本件被告認諾全部訴 之聲明,且被告自始同意原告之聲明,本件為家庭糾紛毋庸 起訴等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確認證書真偽或為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 之訴,亦同,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確認之 訴,以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方有保護之必 要。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 否不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 危險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最高法院42年 台上字第1031號裁判參照)。至所謂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 ,則指法律關係之存否處於不明確之狀態,而當事人兩造就 其存否發生爭執者。如法律關係之存否為兩造所不爭執者, 則不許提起確認之訴。又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為提 起確認之訴保護必要之要件,原告起訴如欠缺此項要件,法 院即不得就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為有無理由之判決,縱當事 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仍應以其訴欠缺 確認利益為理由駁回之。查原告聲明第一項固起訴請求確認 系爭建物為原告所有,惟被告於本件訴訟中自始即不爭執系 爭建物為原告所有(見本院卷第131、195、206頁),則雙 方間就此法律關係之存否即無不明確之處,則依據前揭說明 ,原告提起此部分訴訟欠缺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自 應就此為原告敗訴之判決。   ㈡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所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乃指被告對於原告依訴 之聲明所為關於某法律關係之請求,向法院為承認者而言, 其承認須於言詞辯論時為之,始生訴訟法上認諾之效力;又 被告既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法院即應不調查原 告所主張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是否果屬存在,而以認諾為 該被告敗訴之判決基礎(最高法院45年度台上字第31號判決 、85年度台上字第153號判決參照)。經查被告於本院114年 2月19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表示同意本件原告訴之聲明全 部請求,對於原告主張亦不爭執(見本院卷第206頁),經 核應屬被告為訴訟標的之認諾,依上揭規定,自應本於其認 諾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不另調查審酌原告主張之法律關係是 否存在。從而,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請求被告將系爭 建物移轉登記予原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被告於本案 第一次言詞辯論時即到庭陳稱本件並無訴訟必要,同意原告 主張,書狀及言詞辯論亦均表明同意原告請求,並願以和解 筆錄載明將系爭房屋返還原告即可等語(見本院卷第195、2 06頁),惟原告仍請求以判決方式解決,應認本件被告對於 原告訴訟標的之主張逕行認諾,且已證明毋庸起訴,則民事 訴訟法第80條之規定,認為原告勝訴部分,其訴訟費用仍應 由原告負擔,併予敘明。 四、本件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 項第1款之規定,本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惟按強制執行法 第130條第1項規定,就命債務人為一定之意思表示之執行名 義,視為自判決確定或執行名義成立時,已為意思表示,使 之與債務人現實上已為意思表示具有相同之效果,以實現債 權人之請求,而達執行之目的,故債權人無開始強制執行程 序之必要,不得據以聲請強制執行。又宣告假執行之前提, 須該判決內容得為強制執行者,故命被告為意思表示之判決 如許宣告假執行,將使債務人即被告意思表示之效力提前發 生,與強制執行法第130條規定不合。故本件判決主文第1項 性質上係命被告為一定意思表示,揆諸前揭說明,不得宣告 假執行,併予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80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馨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卓千鈴

2025-03-06

CHDV-112-訴-1332-20250306-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存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33號 原 告 林獻堂 上列原告與張銘俊間確認所有權存在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 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如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 駁回原告之訴: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依原告陳報 估價資料為新臺幣(下同)1,190,442 元,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15,540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依前開期限補繳之。 二、原告應提出被告張銘俊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均勿省略) 。另起訴狀所載原告為「林獻堂」,然所附證據資料之記載 均為「林憲堂」,請確認原告名字之記載是否有誤,如是, 應一併更正之。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薛侑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李佩玲

2025-03-05

PTDV-114-補-133-20250305-1

重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存在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重訴字第122號 上 訴 人 薛國良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薛國利間確認所有權存在等事件,上訴人 提起上訴到院,未據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431萬3,800元(審重訴卷第101頁)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66,77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 之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勞動法庭法 官 鍾淑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有不服,得於收受裁定送 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 1,500元;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蔡蓓雅

2025-03-05

KSDV-111-重訴-122-20250305-3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不存在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339號 原 告 楊雅雯 訴訟代理人 許立功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葉智臣間確認所有權不存在等事件,原告應於本 裁定送達翌日起14日內,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補正下列事項,逾期不補,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應補正事項: 一、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確認其對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 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之所有權不存在,並確認系爭車輛 為被告所有;訴之聲明第2項請求被告應協同原告辦理系爭 車輛之車籍過戶登記予被告,請陳報系爭車輛於起訴時之客 觀交易價值為何?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 二、被告葉智臣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宋國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廖翊含

2025-03-04

MLDV-113-補-2339-202503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