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簡光昌

共找到 152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454號 原 告 司正欣 被 告 張貴財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 二、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及 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本件原告起 訴後,臺灣高等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7授權規定,於 113年12月30日以院高文莊字第1130045236號令修正發布「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 額數標準」(原名稱: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 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及全文7條,並自發布日施行。其中 第2條就起訴裁判費為加徵之調整,揆諸前揭說明,本件仍 應依起訴時之標準徵收第一審裁判費,先予敘明。 三、本件原告起訴聲明:㈠被告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地 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如起訴狀附圖1所示編號甲部分面 積8,872.9平方公尺土地、附圖2所示編號乙部分面積10,849 .9平方公尺土地(面積及位置以實測為準)及附圖3所示編 號丙部分面積126.6平方公尺土地上之地上物清除,並將上 開土地返還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190,554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被告另應給付自113年7月18日起至返還 上開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3,232元。經查: 1.上開聲明第1項之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原告主張系爭土地 遭被告無權占用部分,於起訴時之交易價值為準,而系爭 土地113年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平方公尺100元,有「公告土 地現值及公告地價查詢表」在卷可參,則此部分訴訟標的 價額應核定為198萬4,940元【計算式:公告土地現值×合 計占用面積,100×(8,872.9+10849.9+126.6)=0000000】 。 2.上開聲明第2項前段部分,係原告以一訴附帶請求起訴「 前」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依修正後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2第2項規定,應與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返還土地部 分,併算價額,即應併算起訴日前之不當得利及法定利息 。至上開聲明第2項後段部分,乃原告請求被告自起訴後 至返還土地之日止,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依 修正後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不併算其附帶請 求部分之價額。 3.是以,原告請求起訴前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部分價額應 為190,554元。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定為217萬5, 494元【計算式:0000000+190554=0000000】,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另經臺灣高等法院報請司法院核准 加徵10分之1),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2,582元。 四、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第一審裁判費,逾期未繳,即駁回 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簡光昌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鍾思賢

2025-03-10

PTDV-113-補-454-20250310-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70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訴訟代理人 郭律讌 被 上訴 人 即 被 告 蔡永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3 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上訴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 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此為上訴所必備之程式 ;而上訴不合程式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 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3款及第444條第1項規定至明。又 第二審上訴,為當事人對於所受不利益之第一審終局判決聲 明不服之方法,在第一審受勝訴判決之當事人,自無許其提 起上訴之理。且上訴制度乃不服下級法院之判決,請求上級 法院救濟之程序,當事人利用此項程序應具必要性,此即上 訴利益。而此上訴利益原則上採形式不服說,亦即當事人僅 得對於第一審受敗訴判決部分提起上訴,而不允許當事人對 其勝訴之判決提起上訴。另判斷上訴利益之有無,原則上應 於上訴時,對照當事人於原審之聲明與判決主文為形式上之 觀察,其聲明為原審法院所容許者,即無上訴利益,反之則 為有上訴利益。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於第一審聲明:㈠被上訴人應將坐落屏東 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如民國113年8月26日複丈成果圖( 下稱成果圖)所示編號1562部分面積4,970.64平方公尺及編 號1562⑴部分面積160.3平方公尺上之地上物除去,並將土地 返還上訴人;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台幣2,448元,及自 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㈢被上訴人應自113年1月1日起至返還第1項土 地之日止,按年給付上訴人依如成果圖所示編號1562部分面 積4,970.64平方公尺按當期正產物單價乘以正產物收穫量乘 以千分之250,暨依如成果圖所示編號1562⑴部分面積160.3 平方公尺按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金額。由上 開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聲明與原判決主文對照觀之,原判決主 文已依上訴人之聲明為其全部勝訴之判決,是上訴人既已獲 得全部勝訴之判決,而無受有不利益判決可言,則揆諸前揭 規定及說明,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於法即有未合,應予駁 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規定,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凃春生                    法 官 簡光昌                    法 官 劉千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莊月琴

2025-03-10

PTDV-113-訴-270-20250310-2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70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訴訟代理人 鄭植元律師 蔡文健律師 相 對 人 即 被 告 蔡永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聲請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3 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270號判決,聲請裁定更正,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270號判決理由欄記載坐 落屏東縣○○鄉○○段0000地號如附圖所示編號1562面積4,970. 64平方公尺土地上,有相對人開闢之土堤蝦池,惟於判決主 文欄第1項漏未記載相對人應除去上開土堤蝦池,而有漏寫 之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規定,聲請法院裁定 更正如附表所示等語。 二、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準此,得以裁定更正之前 提,以判決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為限。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歷次提出之書狀、準備程序及言詞辯論程 序中,均未請求被告將土堤蝦池填平,有民事起訴狀、113 年2月27日民事訴之變更追加狀、113年3月18日民事陳報狀 、113年8月4日民事陳報狀、113年10月9日民事訴之變更追 加狀、民事聲請狀、準備程序筆錄及言詞辯論筆錄在卷可稽 (本院卷第19頁至27頁、第75頁至81頁、第95頁至97頁、第 129頁至131頁、第149頁至155頁、第193頁至195頁、第115 頁至116頁、第163頁至166頁、第201頁至204頁),是本件 判決即無誤寫、誤算或其他顯然錯誤之情形,而無以裁定更 正之餘地。從而,聲請人聲請裁定更正,於法尚有未合,應 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凃春生                    法 官 簡光昌                    法 官 劉千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莊月琴 附表:     判決主文第1項 請求更正之內容 被告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如附圖所示編號1562部分面積4,970.64平方公尺及編號1562⑴部分面積160.3平方公尺上之地上物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 被告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如附圖所示編號1562部分面積4,970.64平方公尺之『蝦池填平回復原狀』及將編號1562⑴部分面積160.3平方公尺上之地上物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

2025-03-10

PTDV-113-訴-270-20250310-3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撤銷遺產分割登記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552號 原 告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被 告 郭富鑫(兼吳素碧之承受訴訟人) 郭玟妗(兼吳素碧之承受訴訟人) 郭馨蔚(兼吳素碧之承受訴訟人)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遺產分割登記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足裁判費。 二、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第2項定有明文。又債權人主張債務人詐害其債權, 依民法第244條規定提起撤銷詐害行為之訴者,債權人行使 撤銷權之目的,在使其債權獲得清償,故應以債權人因撤銷 權之行使所受利益為準,原則上以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計 算其訴訟標的價額;但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低於債權 人主張之債權額時,則以該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計算 (最高法院97年度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次按債權 人代位債務人對於第三債務人起訴,代位權僅為債權人對於 債務人與第三債務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非構成訴訟標的之 事項,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應就債務人與第三債務人間之 權利義務關係定之(最高法院93年度台抗字第696號判決意 旨參照)。又本件原告起訴後,臺灣高等法院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27授權規定,於113年12月30日以院高文莊字第113 0045236號令修正發布「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 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原名稱:臺灣高等法 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及全文7條 ,並自發布日施行。其中第2條就起訴裁判費為加徵之調整 ,揆諸前揭說明,本件仍應依起訴時之標準徵收第一審裁判 費,先予敘明。 三、查本件原告聲明請求撤銷被告間就被繼承人郭春成所遺如附 表所示財產,於民國112年1月15日所為分割協議之債權行為 ,及112年10月18日所為分割繼承登記之物權行為,並將上 開分割繼承登記予以塗銷。查被繼承人郭春成所遺財產現值 如附表所示,而原告主張之債權額為新臺幣(下同)175萬6 ,999元,顯低於前揭請求撤銷標的之價額,是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核定為175萬6,999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 另經臺灣高等法院報請司法院核准加徵10分之1),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18,424元,扣除原告已繳裁判5,950元,尚應補 繳12,474元。 四、茲依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簡光昌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其餘部 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鍾思賢 附表: 編號 種類 財產所在或名稱 (土地均坐落屏東縣恆春鎮) 土地面積 (平方公尺) 公告土地現值 (平方公尺/元) 應有部分 財產現值 (新臺幣) 土地 一心段958地號土地 5,084.38 1,200 4分之1 1,525,314 土地 一心段959地號土地 1,503.65 1,200 4分之1 451,095 土地 一心段960地號土地 5,603.09 1,200 4分之1 1,680,927 土地 一心段961地號土地 4,702.97 1,200 4分之1 1,410,891 土地 一心段965地號土地 8,679.83 1,200 12分之1 867,983 土地 一心段966地號土地 3,251.91 1,700 12分之1 460,687 土地 一心段967地號土地 898.46 1,700 12分之1 127,282 土地 一心段968地號土地 1,211.62 1,700 12分之1 171,646 土地 一心段1164地號土地 935.86 11,000 4分之1 2,573,615 土地 一心段1284地號土地 11,340.64 1,200 12分之1 1,134,064 土地 一心段1287地號土地 3,758.59 1,700 12分之1 532,467 土地 一心段1288地號土地 3,017.71 1,700 12分之1 427,509 土地 鼻子頭段211-2地號土地 66 1,200 12分之1 6,600 土地 鼻子頭段211-3地號土地 521 1,200 12分之1 52,100 土地 鼻子頭段211-4地號土地 1,592 1,200 12分之1 159,200 存款 台灣土地銀行鳳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 47 存款 台灣土地銀行三民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 564 存款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前鎮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0) 100 存款 高雄銀行草衙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 328 存款 中華郵政公司義民郵局 (帳號00000000000000) 17 存款 元大商業銀行前鎮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 100 動產 儲值卡一卡通票證股份有限公司(00000000000) 190 合計 11,582,726

2025-03-04

PTDV-113-補-552-2025030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93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謝佩容 被 告 鞠琮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06萬130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 約金。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10月4日向伊銀行借款2筆,金 額共新臺幣(下同)327萬3,144元(下稱系爭借款)。系爭借款 約定利息,均以伊銀行定儲利率指數加週年利率0.6%機動計 算,目前週年利率為2.34%,並約定按月攤還本息,如未依 約清償債務,即視為全部到期,除應依原約定利率計算利息 外,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超過6個月部分 按上開利率20%,加計違約金。詎被告自113年4月4日起即未 依約清償本息,其債務均已視為全部到期,依消費借貸之法 律關係,原告得請求被告返還本金306萬130元,並給付如附 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及第478條前段分別定 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貸款契 約、切結書、撥款委託書及放款戶帳號資料查詢單等件附卷 為證(見本院卷第21至61頁),並經本院核對無訛,且被告 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 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 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前段規定,應視同自認, 則原告主張之事實,自堪信為實在。從而,原告依民法第47 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簡光昌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鍾思賢 附表:(新台幣/元) 編號 本金 利息 違約金 1 281萬7,493元 自113年3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2.34%計算 (利率按原告定儲利率指數加週年利率百分之0.6機動調整) 自113年4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開利率10%計算。 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開利率20%計算。 2 24萬2,637元 自113年6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2.34%計算 (利率按原告定儲利率指數加週年利率百分之0.6機動調整) 自113年7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開利率10%計算。 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開利率20%計算。

2025-03-04

PTDV-113-訴-593-20250304-2

原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原訴字第14號 原 告 郭雯婷 訴訟代理人 黃君介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卓筱明 訴訟代理人 陳家宜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8萬9,249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23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原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 下同)105萬9,24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嗣於訴訟中減縮請求 金額為98萬9,249元(見本院卷第205頁),核屬減縮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依上開規定,於法自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兩造於108年間開始交往,因伊有穩定工作,被 告遂借用伊名義向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申請信用貸款45萬962 元(下稱系爭信用貸款),並借用伊名下車牌號碼000-0000 自小客車,向合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古車買賣之方式,融資 貸款83萬元,每期本息攤還15,438元,共72期,合計111萬1 ,536元(下稱系爭融資貸款),並經兩造同意系爭信用貸款 及系爭融資貸款所應繳納之本金、利息、違約金及一切費用 ,均由兩造各負擔2分之1,惟被告迄未給付其應分擔之部分 。又伊於交往期間,曾幫被告代墊房屋貸款共16萬(下稱系 爭房貸),另被告於交往期間向伊分別借款18,000元及3萬 元(下合稱系爭借款),各用以購買機車及繳納小客車及貨 車駕訓班費用。伊曾以LINE向被告傳送欠款明細並要求被告 清償,然被告僅允諾會分期償還,但迄今仍未給付,為此, 爰依兩造間之協議,請求被告清償上開欠款共98萬9,249元 【計算式:(450962+0000000)/2+160000+18000+30000=9892 49,下稱系爭款項】,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等語,並聲明:如主文 所示。 三、被告則以:否認伊有以原告名義向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或合迪 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對於系爭房貸及系爭借款部分,均係原 告之贈與,並非伊向原告借款。另對於原告主張之LINE對話 紀錄,伊僅係因情感及道義責任,願意於能力範圍內為原告 分擔系爭款項,伊並非對系爭款項承認等語為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債務承認契約乃承認一定債務存在之無因契約,民法雖未 明認上述契約,但依契約自由原則,於不背於法律強行規定 及公序良俗之範圍內,當事人間自可有效成立(最高法院11 2年度台上字第2447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債務承認契約之 成立,固不以具備一定形式要件為必要,惟仍須契約當事人 互相表示意思一致,始足當之(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4 23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貸款申請 書、債權讓與同意書、手寫債務明細及LINE對話紀錄等件附 卷為證(見本院卷第25至38頁),被告對原告主張之金額未 表示異議,僅辯稱其於LINE對話紀錄中就系爭款項之回復並 非承認債務云云,惟觀諸兩造LINE對話紀錄內容,原告於11 1年9月27日傳送其手寫之被告應清償的債務明細《內容:一、 中國信託信貸450962÷2 =225481元。二、車貸(第2次買增貸 車子)共貸83萬、72期、日付15438元,15438元x6年=000000 0÷2人=1人各繳555768元,我已付了12個月共182556,故卓 給555768元。三、幫卓付房貸每月1萬元,從2019年11月-20 21年9月共23個月,我已付230000元。四、野狼我付18000元 (刷卡)。五、卓考駕照2次約30000元。全部共欠0000000元 )》。隨即傳送「以上有問題嗎」、「你不繳錢也都是我一 個人在繳」,被告回覆「知道」,原告復傳送「以上這些費 用不是我亂打的都有證據的貸多少寫的很清楚」,被告又回 「我知道」,原告再傳「那你要怎麼處理這些錢還我」、「 既然你都知道」、「總是要想辦法吧」,被告則回覆「慢慢 還阿」、「不然怎麼辦」。原告嗣於111年10月3日傳送「那 講清楚每個禮拜給多少」、「最少8000元」,被告則表示「 八千太多」,原告又傳送「如果你沒辦法守錢就每個禮拜給 3375元」、「剛好一個月13500」,被告回覆「一個月五千 八千可以」(見本院卷第31、33、34頁),顯見被告對於上開 手寫之債務明細內容並不爭執,並就系爭款項如何還款與原 告有所討論後,回覆每月可還款金額為五千至八千元,勘認 被告就上開手寫之債務內容已經承認,則原告主張之事實, 自堪信為真實。被告雖辯稱未明確承認上開手寫明細之債務 ,且中國信託借款、代墊房屋貸款、購買機車及駕訓班費用 均是贈與,其僅因情感及道義責任,願意於能力範圍內為原 告分擔系爭款項云云,尚不足採信。是本件原告依兩造間之 債務承認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98萬9,249元,即屬有據 。  ㈢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 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 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 段、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98萬9,2 49元,有如前述,該給付並未確定期限,而本件起訴狀繕本 已於113年6月12日寄存送達被告(見本院卷第145頁送達證 書),經10日寄存送達生效,生催告之效力,則原告請求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6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即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債務承認法律關係,請求判決如主文 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簡光昌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鍾思賢

2025-02-27

PTDV-113-原訴-14-2025022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7號 聲 請 人 柯素娥 柯素玉 相 對 人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勝宏 上列當事人間因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即本院114年度補字第114 號),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柯素娥供擔保新臺幣36萬968元後,本院113年度司執 字第82714號民事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就聲請人柯素 娥之部分,於本院114年度補字第114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 終結確定前,應暫予停止。 二、聲請人柯素玉供擔保新臺幣58萬5,731元後,本院113年度司 執字第82714號民事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就聲請人柯 素玉之部分,於本院114年度補字第114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 件終結確定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以本院111年度司執字第21430號債權 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就伊所 投保之人壽保險為強制執行,現由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8 2714號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執行中。惟伊就系爭 執行案件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即本院114年度補字第114號 ,下稱系爭異議事件),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如繼續進 行,伊恐受有難以回復之損害,伊願供擔保請求依強制執行 法第18條第2項規定,裁定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等 語。 二、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 定,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法院依強制執行 法第18條第2項定擔保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 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 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 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 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最高法院86年度 台抗字第442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相對人以系爭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聲請對聲請人為強制執 行,現由本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中,執行程序尚未終結, 聲請人業已提起異議之訴等情,經本院職權調取系爭異議事 件卷查閱屬實。又聲請人所提異議之訴,形式上難認有何不 合法、顯無理由之情形,而聲請人所投保之人壽保險若經執 行法院強制執行,縱將來異議之訴獲得勝訴判決,亦有難以 回復原狀之情,是聲請人聲請於異議之訴終結前,停止系爭 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依前開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 許。  ㈡又相對人就附表一第一項部分請求聲請人與第三人僑葳企業 有限公司、王薈茹、王麒維、王信凱連帶負擔如附表第一項 部分所示金額、利息及違約金,並就附表一第二、三項部分 請求聲請人柯素玉與第三人陳威甫連帶負擔如附表一第二、 三項部分所示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爰審酌相對人聲請強制 執行之債權金額截至各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時(均即自98年 3月28日起至114年2月16日止)之金額如附表總計欄所示, 倘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相對人因停止執行可 能遭受之損害,應為上開債權額因無法即時受償所產生之利 息損失(即停止執行期間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 )。復衡諸聲請人所提本案訴訟,屬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 參之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所定民事通常程序第一、二 、三審審判案件之辦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月、1年6月, 推估系爭執行事件停止執行因而致相對人上開債權額延宕受 償之期間約為6年。準此,揆諸前開說明,相對人因停止執 行未能即時受償上開債權額所遭受之損害如附表二所示,故 酌定聲請人應提供擔保金額如主文所示。 四、據上論結,聲請人之聲請有理由,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   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簡光昌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鍾思賢 附表一:債權金額表(自98年3月28日起至114年2月16日止,小 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第一項部分:請求金額483,997元 計算本金(新臺幣/元) 計算基數(年) 利率 金額(新臺幣/元) 利息 448,415 (15+326/365) 8.41% 599,358 違約金 1.682% 119,872 合計 719,230 第二項部分:請求金額111,947元(聲請人柯素玉與第三人陳威甫連帶負擔) 計算本金(新臺幣/元) 計算基數(年) 利率 金額(新臺幣/元) 利息 111,230元 (15+326/365) 4.32% 76,369 違約金 0.864% 15,274 合計 91,643 第三項部分:請求金額334,531元(聲請人柯素玉與第三人陳威甫連帶負擔) 計算本金(新臺幣/元) 計算基數(年) 利率 金額(新臺幣/元) 利息 332,873元 (15+326/365) 3.325% 175,906 違約金 0.665% 35,181 合計 211,087 總計: ⑴聲請人柯素娥部分:120萬3,227元。(計算式:483997+719230=0000000) ⑵聲請人柯素玉部分:195萬2,435元(計算式:483997+719230+111947+91643+334531+211087=0000000)。 附表二:相對人未能即時受償所遭受之損害額(小數點以下四捨 五入) 計算債權額(新臺幣/元) 計算基數(年) 利率 金額 (新臺幣/元) 柯素娥 1,203,227 6 5% 360,968 柯素玉 1,952,435 585,731

2025-02-27

PTDV-114-聲-17-20250227-1

重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89號 原 告 屏東縣東港區漁會 法定代理人 蕭文明 訴訟代理人 黃聖智 被 告 蔡文龍 林麗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1,140萬7,156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其新台幣(下同)1,140萬7 ,156元本息及違約金;訴狀送達後,關於違約金部分,分別 改為自民國113年7月12日及113年5月31日起算,核屬縮減應 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規定 ,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又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 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 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蔡文龍、林麗秋原為夫妻關係,於109年11 月19日與伊簽訂農業發展基金貸款約定書,嗣後被告蔡文龍 邀同被告林麗秋擔任連帶保證人,於110年1月11日向伊借款 2筆,金額分別為648萬及750萬元(詳如附表編號1、2備註欄 所示),又於111年5月31日向伊借款290萬元(詳如附表編號3 備註欄所示),並約定如附表所示之利息及違約。惟其中第3 筆借款,被告蔡文龍自113年5月30日該期起,即未依約清償 本息,依兩造間簽訂之農業發展基金貸款約定書第6條第1款 約定,上開3筆借款全部均已視為到期,伊得依消費借貸及 連帶保證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140萬7,156元,及 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等情。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 示。 三、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農業發展基金貸款約定書、 全國農業金庫利率表、催告函、農業發展基金貸款借據、 放款戶全部清償查詢單及聯合授信合約書為證。又被告對 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而於言詞辯 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 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應視同自認,則原告之 主張,自堪信為實在。   ㈡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 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及第478條前段 分別定有明文。又稱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 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保證 債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包含主債務之利息、違約金、 損害賠償及其他從屬於主債務之負擔;連帶債務之債權人 ,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 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分別為民法第739條、第740條及第 273條第1項所明定。經查,被告林麗秋為被告蔡文龍向原 告借款之連帶保證人,而被告蔡文龍積欠原告借款本金1, 140萬7,156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則原告依消 費借貸及連帶保證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上開本金 、利息及違約金,即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連帶給付1,140萬7,156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 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85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凃春生                    法 官 簡光昌                    法 官 劉千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莊月琴 附表: 編號 本金 利息 違約金 備註 1 242萬2,156元 自113年1月11日起至113年7月10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3.6399,自113年7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3.9624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7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週年利率百分之0.36399,超過6個月部分按週年利率百分之0.79248計算之違約金。 ⒈原借款金額648萬元,期間自110年1月11日至121年1月11日。 ⒉約定利息:按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加(減)碼年率標準機動計息,嗣後隨前述指標利率及加減碼年率標準變動而調整,並自調整日起,按調整後之年利率計算。 ⒊約定違約金: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違約金。 ⒋特約條款:  借款本金及利息逾期未按期繳納且超過6個月者,喪失專案貸款利率之權利,利率改按原告基準利率百分之3.302加百分之20即百分之3.9624計息,逾期利息部分按同標準計收違約金。 2 637萬5,000元 自113年1月11日起至113年7月10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3.6399,自113年7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3.9624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7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週年利率百分之0.36399,超過6個月部分按週年利率百分之0.79248計算之違約金。 ⒈原借款金額750萬元,期間自110年1月11日至121年1月11日。 ⒉利息及違約金部分同附表編號1。 3 261萬元 自112年11月30日起至113年5月29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3.6399,自113年5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3.9624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5月31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週年利率百分之0.36399,超過6個月部分按週年利率百分之0.79248計算之違約金。 ⒈原借款金額290萬元,期間自111年5月31日至121年11月30日。 ⒉利息及違約金部分同附表編號1。

2025-02-26

PTDV-113-重訴-89-20250226-1

聲再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20號 再審聲請人 汪道輝 再審相對人 周淮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押租金事件,再審聲請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5月20日本院113年度小上字第6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程序費用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前項期間自裁定 確定時起算,裁定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民事訴 訟法第507條準用同法第500條第1項、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 又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496條第1項或第497條之情形者, 得準用第5編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民事訴訟法第507 條亦設有明文。 二、次按對於第二審判決於上訴期間內提起上訴,第三審法院以 其上訴另有其他不合法情形,以裁定駁回其上訴者,對原判 決提起再審之訴時,其再審不變期間固應自裁定確定之翌日 起算。但對於第二審判決已逾上訴期間後之上訴,第三審法 院以上訴逾期為不合法裁定駁回者,其再審不變期間仍應自 原判決確定之翌日起算,不得自駁回上訴裁定確定翌日起算 再審不變期間(最高法院78年台抗字第49號判例參照)。 三、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就本院112年度屏小字第599號民事判 決提起上訴,經本院以其上訴不合法,於民國113年5月20日 以113年度小上字第6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駁回其上訴 ,聲請人於113年5月27日收受送達,有送達證書可稽(見本 院113 年度小上字第6號卷第63頁)。嗣聲請人對上開裁定 提起抗告,經本院以其抗告不合法,於同年6月27日駁回其 抗告,聲請人於同年7月2日收受送達,有送達證書可稽(見 本院113 年度小上字第6號卷第93頁)。是聲請人對本院113 年度小上字第6號原確定裁定得聲請再審之法定不變期間, 應自其收受原確定裁定之翌日即113 年5 月28日起算30日之 不變期間,並於113 年6 月26日屆滿。惟聲請人遲至同年7 月19日始對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復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其 再審事由知悉在後,依前開說明,其聲請再審,顯已逾首揭 30日之不變期間,其再審之聲請,自屬不合法,應予駁回。 此外,本件係針對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聲請再審意旨指摘 原確定裁定以前之再審裁判如何違法部分,不能認係對原確 定裁定聲請再審之理由,本院無一一論斷之必要,附此敘明 。 四、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32第4項、第507條、第50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凃春生                    法 官 劉千瑜                    法 官 簡光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鍾思賢

2025-02-26

PTDV-113-聲再-20-20250226-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5號 異 議 人 李春木 相 對 人 李俊慶 上列異議人對於本院提存所民國114年2月10日114年度存字第22 號函准予相對人李俊慶提存之處分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本件異議意旨略以:相對人即提存人李俊慶辦理提存時未檢 附異議人與張黃雨梅所簽立之契約書,亦未檢附公同共有人 同意出售之同意書、名冊及土地買賣契約書,且相對人一人 無法代表全體共有人辦理提存。又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項、 第3項明定土地移轉係指對價補償,非指地上物搬遷,本件 提存之事實與法不合,若准予提存,應以新台幣(下同)52 0萬元並以對價補償方式辦理提存。況提存人之代理人未具 地政士資格,不能執行代書業務,因認本院提存所不應准予 提存。為此,依提存法第24條之規定,提出異議,狀請裁定 命提存所更為相當之處分等語。 二、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法第24條第1項定 有明文。查本件提存所所為准予提存之處分通知書,於民國 114年1月21日送達於異議人住居所,有本院送達證書1紙附 於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77號提存卷宗(下稱提存卷)內(見 提存卷第18頁)。惟異議人於114年2月3日提出本件異議, 有本院收文章附於聲明異議狀(見本院卷第7頁),因期間 之末日為休息日,依民法第122條規定,以休息日之次日即 同年2月3日代之,是本件異議未逾10日不變期間,合先敘明 。 三、次按依民法第326條規定,債權人受領遲延者,清償人得將 其給付物,為債權人提存之。提存法第9條規定,提存書應 記載提存人之住居所、提存金額、提存原因、提存物受取權 人。提存乃債務人將其應為之給付,提存於提存所,以代清 償等,性質屬於非訟程序,提存所僅得依提存法及其施行細 則為形式上審查,當事人實體事項之爭執,應由當事人另行 以訴訟方式解決,提存所並無審查權限(臺灣高等法院98年 度抗字第279號、106年度抗字第606號裁定意旨參照)。準 此,提存所僅得由提存書之記載形式上審查,至於提存是否 依債之本旨而為清償、其清償是否應由全體公同共有人為之 ,是否檢附公同共有人同意出售之同意書、名冊、買賣契約 書等關於實體之原因事實,提存所並無權審酌。 四、經查,本件異議人拒絕受領搬遷費50萬元,相對人以存證信 函通知異議人領取,因異議人未領取,故向本院提存所聲請 就異議人應取得之搬遷費為清償提存,經本院提存所114年 度存字第22號清償提存事件准予辦理在案,業經本院調閱提 存卷核閱無誤,本院提存所審核相對人已提出提存書,提存 書記載提存人住居所、提存金額、提存原因、提存物受取權 人等,合於提存要件,准予提存,自無不合。至異議意旨核 屬兩造間權利義務之實體爭執,揆諸前揭說明,異議人自應 另以訴訟解決,提存所並無審查權限。從而,原處分准許相 對人提存,經核並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處分不當,求予 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提存法第25條第1項後段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簡光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佳惠

2025-02-25

PTDV-114-聲-15-202502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