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粘柏富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79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劉秋雯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公共危險案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 (114年度執字第71號)為不當,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甲○○前因公共危險 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嘉交簡字第867號判處有期徒刑3月( 得易科罰金)確定。聲明異議人聲請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 動,嗣經檢察官否准聲請易刑,惟聲明異議人因前配偶不給 付扶養費,為扶養3名未成年子女,而至夜店陪酒謀生,近 日尚骨折忍痛上班賺錢養家,若入監執行,家庭將陷入困境 ,請准予聲明異議人易刑等語。 二、按刑法第41條第2項、第3項之規定,因身心健康之關係,執 行顯有困難者,或易服社會勞動,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 法秩序者,不適用之。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 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 法院應就疑義或異議之聲明裁定之,刑法第41條第4項、刑 事訴訟法第484條、第486條分別定有明文。法院判決確定後 ,受刑人僅取得聲請易科罰金之資格,檢察官對於得易科罰 金案件之指揮執行,仍應依具體個案,考量犯罪特性、情節 及受刑人個人特殊事由等因素,如認受刑人確有因不執行所 宣告之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自得不准 予易科罰金,此乃檢察官指揮執行時依職權裁量之事項,倘 其未濫用權限,不得任意指摘為違法。 三、經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前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13 年度嘉交簡字第867號判處有期徒刑3月(得易科罰金)確定 ,聲明異議人聲請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嗣經檢察官否 准聲請易刑等節,此經本院核閱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114年 度執字第71號執行卷宗、法院前案紀錄表確認無訛。又檢察 官閱覽聲明異議人之書狀後,以聲明異議人已第四度犯不能 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有不執行所宣告之刑,難收矯正 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之事由,否准聲明異議人聲請易刑, 此有聲請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審查表存卷可考,實難信 無再犯之虞,是認檢察官指揮執行未濫用權限,本件聲明異 議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黃莉君

2025-03-17

CYDM-114-聲-179-20250317-1

重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14號 原 告 呂玉治 呂秀眞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翁千惠律師 被 告 侯仁癸 兼 輔助人 侯仁和 被 告 黃慈芬 侯軒益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呂宗達律師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113年度易字第360號),經原告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本件被告侯仁癸等因公共危險案件,經原告呂玉治等附帶提起民 事訴訟,本院認其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 本院之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黃莉君

2025-03-14

CYDM-113-重附民-14-20250314-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檢閱卷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65號 聲請人 即 選任辯護人 王聖傑律師 黃昱凱律師 被 告 黃亞均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本院113年度訴 字第61號),聲請閱卷,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繳付相關費用後,准予付與如附表所示卷證影本(經遮 隱黃亞均以外之第三人個人資料),且就所取得之卷證影本內容 不得散布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並禁止為訴訟外之利用。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受被告之委任,對本院113年度訴字 第61號刑事判決向最高檢察署請求聲請非常上訴,為完整提 出非常上訴請求意旨,以及確實釐清案件全貌之需,聲請人 有閱覽全卷卷宗之必要,請准予閱覽卷宗等語。 二、按辯護人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 。被告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但 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之偵 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者,法院得限 制之。上開持有卷宗及證物內容之人,不得就該內容為非正 當目的之使用,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2、5項分別定有明 文。又刑事被告透過檢閱卷宗及證物之方式,獲得充分資訊 以有效行使其防禦權,乃源自於聽審原則之資訊請求權,係 憲法第16條保障人民訴訟權之一,具體規定見刑事訴訟法第 33條,明文賦予被告得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權利,以利其 防禦權及各項訴訟權之行使,並於同條第2項但書針對特別 列舉之事由,規定得由法院就閱卷範圍及方式為合理之限制 外,原則上即應允許。該條規定審判中被告之卷證資訊獲知 權,至於判決確定後,被告得否以聲請再審或聲請提起非常 上訴等理由,向法院聲請獲知卷證資訊,法無明文,致生適 用上之爭議,立法者遂於108年12月10日增訂,109年1月8日 公布同法第429條之1第3項:「第33條之規定,於聲請再審 之情形,準用之。」以補充規範之不足。基此,刑事訴訟法 第33條之卷證資訊獲知權不應拘泥於文義,窄化侷限於「審 判中」之被告始得行使,應從寬解釋包括判決確定後之被告 ,因訴訟目的之需要,而向判決之原審法院聲請付與卷證影 本,受理聲請之法院不能逕予否准,仍應審酌個案是否確有 訴訟之正當需求及聲請付與卷證影本之範圍有無刑事訴訟法 第33條第2項但書規定應予限制之情形,而為准駁之決定(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551號裁定參照)。 三、經查,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前經本院以113 年度訴字第61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年7月確定,有法院前案 紀錄表在卷可憑。茲聲請人以其受被告之委任為辯護人,陳 明係為研議非常上訴,而提出本件聲請,本院審酌聲請人主 張情節具有訴訟之正當需求,揆諸前揭說明,爰准予聲請人 預納費用後,交付如附表所示之卷證影本,然被告以外之個 人資料涉及隱私,難認與被告被訴事實之認定相關,爰以部 分遮隱之方式限制之,並依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5項規定, 諭知聲請人不得就該卷證影本內容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及禁 止為訴訟外之利用。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粘柏富                   法 官 孫偲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李珈慧 附表:(經遮隱黃亞均以外之第三人個人資料) 編號 1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3956號偵查卷宗 2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112年度他字第711號偵查卷宗 3 本院111年度訴字第406號刑事卷宗 4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901號偵查卷宗 5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110年度他字第839號偵查卷宗 6 雲林縣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雲警刑二偵字第1101901578號刑案偵查卷宗 7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5008號偵查卷宗 8 雲林縣警察局刑案偵查卷宗 9 本院113年度訴字第61號刑事卷宗

2025-03-14

CYDM-114-聲-165-20250314-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10號 原 告 賴信宏 被 告 葉玉婷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968號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 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粘柏富 法 官 孫偲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李珈慧

2025-03-14

CYDM-114-附民-10-20250314-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360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侯仁癸 輔佐人 即 被告之姪女 侯庭芳(年籍詳卷) 指定辯護人 曾錦源律師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6 03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侯仁癸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侯仁癸獨居在嘉義市○區○○街000巷00號鐵皮浪板屋架下,於 民國112年3月6日15時20分前某時,午睡甦醒後,在上址夾層 臥室木床附近抽菸,本應徹底熄滅菸蒂,避免失火侵害他人 之權利或致生公共危險,依當時情形,無不能注意之情事, 竟疏未注意及此,隨手棄置菸蒂,於同日15時26分許,騎乘 腳踏自行車外出。旋於同日15時29分許,菸蒂引燃周圍雜物 ,火勢擴大致上揭鐵皮浪板屋架扭曲變形倒塌,並蔓延燒燬 附表所示之住宅、動產,致生公共危險。 二、案經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報告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 者外,不得作為證據。被告以外之人於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 之陳述,除顯有不可信之情況者外,得為證據,刑事訴訟法 第159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火災原因調查鑑定書,依消防法 施行細則第14條之規定,係由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本 於消防法第26條第1項規定製作而移送當地警察機關處理之 文書,內容包括現場人證(關係人之訪查、火災出動觀察紀 錄)、現場勘驗(現場燃燒及火流痕跡結果之紀錄〈照相、 錄影〉、現場平面圖)、證物鑑定(火災證物鑑定)等調查 所得資料,及依消防機關火災調查人員之學經驗、專業知識 及經驗研判結果所得之火災原因研判,實質上兼具調查與鑑 定之內涵。若實際負責鑑定之人已於審判中到庭依法具結並 就鑑定內容接受詰問,所出具之火災原因調查報告書與言詞 陳述,均具有證據能力(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831號 刑事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一)證人許順良、林佳宜、呂宗勳、郭邱桂葱、郭柳棠、呂玉 治、呂秀眞、李昆献於警詢之陳述,係被告侯仁癸以外之 人於審判外之言詞陳述,不得作為證據。 (二)至於,證人李政憲、郭邱桂葱、吳曉龍、呂玉治、呂秀眞 於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陳述,因檢察官通常能遵守法律 程序規範,無不正取供之虞,且接受偵訊之被告以外之人 ,已依法具結(偵卷第91頁至第95頁、第125頁至第127頁 ),以擔保其係據實陳述,如有偽證,應負刑事責任,有 足以擔保筆錄製作過程可信之外在環境與條件,自得為證 據,特此說明。 (三)末證人即火災原因調查鑑定書承辦人李政憲業於本院審判 期日到庭依法具結並就鑑定內容接受詰問,所出具之火災 原因調查報告書與言詞陳述,均具有證據能力,附此說明 。 二、訊據被告固坦承,伊獨居在嘉義市○區○○街000巷00號鐵皮浪 板屋架下,於112年3月6日15時20分前某時,午休甦醒後抽菸 ;知悉應徹底熄滅菸蒂,避免失火侵害他人之權利或致生公 共危險,且依當時情形,無不能注意之情事;於同日15時26 分許,騎乘腳踏自行車外出。再於15時29分許,上址鐵皮浪 板屋架下,起火引燃周圍雜物,致上揭鐵皮浪板屋架扭曲變 形倒塌,並蔓延燒燬附表所示之住宅、動產,致生公共危險 等節,惟矢口否認有何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如附表 所示之物犯行,辯稱:伊在房屋外抽菸云云;辯護人則以, 被告獨居在上址,固未申辦裝表通(自來)水,惟仍至附近 宮廟取水,居所有水,證人李政憲證稱現場無水,與事實不 符;微小火源起火點附近小範圍內會有特別深的碳化現場, 然證人李政憲證述菸蒂經大火燃燒,不會留在現場,違反論 理法則;鑑定書認起火點在浴室上方木床,但實際上木床不 在浴室上方,且上址四周無圍牆,任何人均可輕易拋擲物品 進入;菸蒂與電線短路引燃僅是概率些微差別,亦非百分之 百確定,復無監視器錄影確認被告抽菸,是否是被告失火燒 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容有合理懷疑等語,資為辯護。經查: (一)被告獨居在嘉義市○區○○街000巷00號鐵皮浪板屋架下,於 112年3月6日15時20分前某時,午休甦醒後抽菸;知悉應徹 底熄滅菸蒂,避免失火侵害他人之權利或致生公共危險, 且依當時情形,無不能注意之情事;於同日15時26分許, 騎乘腳踏自行車外出。再於15時29分許,上址鐵皮浪板屋 架下,起火引燃周圍雜物,火勢擴大致上揭鐵皮浪板屋架 扭曲變形倒塌,並蔓延燒燬附表所示之住宅、動產,致生 公共危險等節,為被告所不爭執,核與證人郭邱桂葱、吳 曉龍、呂玉治、呂秀眞於偵訊、證人李政憲於本院審判期 日之證述大致相符,並有嘉義市政府消防局火災原因調查 鑑定書存卷可佐,此部分首堪認定。 (二)又嘉義市○區○○街000巷00號鐵皮浪板屋架下夾層臥室燬損 情形,以樓地板嚴重受燒碳化塌陷掉落情形較劇,又以南 側相鄰之○○街000號外牆東端附近碳化燒失情形最為嚴重 ,火勢呈由該處原木床架附近為低點向四周擴大燃燒之火 流灼燒痕跡。清理起火處周遭附近空間(直下方浴室及北 側客廳鐵梯直下方空間)時,發現多個打火機及空菸盒, 依被告於消防局調查供述:「我有抽菸習慣,抽菸後有時 會在外面抽,抽完菸後就將菸蒂踩熄或丟入水溝中,我的 臥室那邊也有放一個小的電鍋内鍋當菸灰缸處理菸蒂,今 天午覺醒來我最後一次在家門口那邊抽菸,抽完就將菸蒂 丟在水溝内。」,惟當日監視器畫面被告於宣信街東端門 口出現後随後騎車離去,未見其抽菸動作,與伊所述不相 符。然於離去後3分多鐘即見○○街000巷00號西南側角落附 近冒出微微白煙,研判被告於午覺起床後有抽菸習慣,惟 當日並非在門口路邊抽菸,又臥室内處理菸蒂之内鍋周遭 置放大量衣物及被褥,且東側置有紙箱裝毛刷工具原料等 大量易燃物。如離開臥室時未注意使用後之菸蒂有無完全 熄滅時,恐不慎引燃周遭大量易燃物,又臥室木床架嚴重 碳化燒失及下方夾層木板碳化燒蝕垮落該處火勢係受長時 間高溫醞釀燃燒所致,故本案不排除菸蒂醞釀引燃周遭衣 物、被褥等易燃物之可能性,研判本案火災以菸蒂醞釀之 可能性較大。綜合以上火災現場燃燒情形、火災出動觀察 紀錄與搶救時觀察,並佐以監視器影片,分析研判起火處 為嘉義市○區○○街000巷00號鐵皮浪板屋架下夾層臥室(浴 室直上方)木床架附近空間首先起燃,此有嘉義市政府消 防局火災原因調查鑑定書存卷可考。 (三)被告固以前詞置辯,辯護人則以前揭理由資為辯護,然觀 諸上揭火災原因調查鑑定書,依當日監視器錄影,被告於 宣信街東端門口出現後,随即騎車離去,未見其抽菸動作 ,甚且清理起火處周遭附近空間(直下方浴室及北側客廳 鐵梯直下方空間)時,確實發現多個打火機及空菸盒,符 合被告於消防局調查供述,伊有抽菸習慣,臥室有放電鍋 内鍋當菸灰缸處理菸蒂等語,無法排除被告在室內起居處 抽菸之可能。另被告未申辦裝表通(自來)水,為被告所 不爭執。是證人李政憲於本院審判期日之證述,推論被告 在室內起居處抽菸,火場無水,難認有何違背經驗法則或 論理法則。另證人李政憲已依火流灼燒痕跡及碳化燒失情 形,推論起火處為嘉義市○區○○街000巷00號鐵皮浪板屋架 下夾層臥室(浴室直上方)木床架附近空間,確實無違火 災調查鑑識實務,縱參諸辯護人提出之「火災調查與鑑識 實務」一書,亦論述微小火源具有「現場無殘留起火物」 、「起火點碳化特別嚴重」之燃燒特性,是證人李政憲證 述菸蒂經大火燃燒,不會留在現場,並未違反論理法則。 至於,木床是否位於浴室直上方,觀諸照片(即GOOGLE街 景圖),嘉義市○區○○街000巷00號係鐵皮浪板屋架搭建而 成,無圍牆,屋架下方堆置大量雜物,從外觀本無從判定 木床位置,證人李政憲既依被告於消防局調查之供述,認 定木床位置,自無違背論理法則。再嘉義市○區○○街000巷 00號係鐵皮浪板屋架固無圍牆,然依當日監視器錄影,並 無名籍不詳之人拋擲物品進入之情形,另嘉義市○區○○街0 00號與嘉義市○區○○街000巷00號相鄰,嚴重燒燬,難以想 像鄰居甘冒玉石俱焚風險,拋擲物品進入嘉義市○區○○街0 00巷00號引燃火勢,是辯護人此抗辯僅存假設情形,欠缺 實證支持。末現場採電源線路殘骸,依據内政部消防署11 2年3月27日消署調字第1120900163號函鑑定案件編號第00 00000號鑑定報告,鑑定結果:取樣標示熔痕A、B、C依熔 痕巨觀及微觀特徵與導線受電弧燒熔所造成之通電痕相同 ,固有電線短路之情形,惟電源線路經火燃燒後,熔痕巨 觀及微觀特徵與電線短路同,尚難遽認確因電線短路蓄熱 引燃火勢,況觀諸照片,發現電線線路殘骸之位置,尚非 燃燒最劇之處,縱如辯護人之辯護,本件係電線短路蓄熱 引發火勢,惟被告設置電線,亦應對於設置或保管無欠缺 ,或注意防止損害之發生,無解於被告過失之刑事責任。 (四)被告前固受輔助宣告,本院依被告之聲請,囑託臺中榮民 總醫院嘉義分院鑑定被告之責任能力,鑑定意旨略以:就 精神醫學觀點而言,被告於本案行為時,其臨床表現雖符 合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所定義「另一身體病況引起的特定精神疾病」之診斷,但 應未致使其辨識能力或控制能力達到不能或顯著低於一般 人之水準。被告在「行為時」辨識能力及控制能力應無顯 著低於一般之人,更無達到不能(缺陷)之程度。根據鑑 定晤談及病史蒐集,(1)被告否認行為時、鑑定時或過 去有幻覺或妄想等與現實脫節之精神症狀,現實感整體而 言應無異常,不足以致使其在感知周邊客觀情境有出現扭 曲或與現實脫節之情形,故無法推論其在行為當下進行決 策判斷時有受到精神症狀之影響,意即其行為時之判斷應 非精神症狀之結果。(2)又根據鑑定晤談之觀察及心理 衡鑑結果,侯員總智商84,為中下智力水準(仍屬正常範 圍,未落入障礙範疇),與其學術成就相較無明顯退化傾 向。邏輯推理能力表現在平均水準。就其智力程度,在臨 床經驗上不足以認定其在理解「煙蒂棄置前應將殘留在煙 蒂之火苗徹底熄滅」、「該火苗若未熄滅可能釀禍」等行 為是否違反一般社會常識之能力有不能或顯著低於一般之 人,且在根據前述判斷下,進行「如何將煙蒂火苗熄滅」 之處置能力有不能或顯著低於一般人。又在班達完形測驗 中,侯員雖然對處理細節之態度較不謹慎,但計畫安排能 力尚可,亦無法認定其在經過判斷後,在擬定決策行為有 不如一般之人。綜上,侯員之其他心智缺陷應不影響其辨 識「被起訴之行為」是否違反一般規範或常識,亦不至於 影響其忍耐延遲之能力,亦不影響其取得不違法之應對策 略以及從中進行選擇之能力。(3)雖鑑定時,侯員否認 未將煙蒂熄滅等行為,僅表示其去買東西後回家方得知失 火。但鑑定晤談中,侯員能主動描述自己一般抽菸後丟棄 於水溝或會以鐵罐等容器裝水來熄滅煙蒂之火苗,因為未 熄滅之煙蒂可能釀成火災,亦能主動清楚描述若火苗未熄 滅會造成火災之後果;倘若其他調查證據亦能支持侯員平 時亦有依照如此認識而行為,實難認侯員在辨識能力及控 制能力有顯著不如其他之人。由於侯員近幾年之精神狀態 表現大致穩定(理由如前述),可推論若被起訴之行為為 真,侯員行為時之辨識能力。 (五)綜上所述,被告所辯無非飾卸之詞,無足可採,本案事證 明確,其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失火燒燬刑法第17 3條、第174條以外之他人所有物犯行堪以認定,應依法論 科。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73條第2項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 住宅罪、刑法第175條第3項之失火燒燬刑法第173條、第174 條以外之他人所有物罪。被告以一行為觸犯上揭數罪名,為 想像競合犯,從一重之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處斷。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考量被告始終否認犯罪,犯罪後之態度非佳 ,兼衡犯罪所生之損害嚴重,復未與被害人調解,末斟酌犯 罪行為人之品行(詳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生活 狀況、智識程度(本院卷一第23頁至第25頁、本院卷二第15 8頁),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以示懲儆。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173條第2 項、第175條第3項、第55條、第41條第1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睿明提起公訴,檢察官吳咨泓、蕭仕庸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黃莉君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73條 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或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礦坑、火車 、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無 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前項之物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 下罰金。 第1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1項之罪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 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175條 放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他人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1年以 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自己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3年以 下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拘役或9千元以 下罰金。 附表 編號 燒燬之物 所有(使用)人 損壞情形 1 嘉義市○區○○街000號、376號房屋、378號房屋及屋內財物(含牌照號碼MRU-7627號重型機車等物) 呂玉治、呂秀眞、呂宗勳 燒燬。 2 嘉義市○區○○街000號、374號房屋 呂玉治、呂錦榮、呂秀眞、呂家瑋 1.房屋一樓受煙燻、部分木質天花板受燒碳化剝落。 2.屋內部分財物遭燒燬。 3 嘉義市○區○○街000號房屋 郭柳棠、郭邱桂葱、郭書萍 外牆磁磚燻黑、剝落。 4 嘉義市○區○○街000號之5房屋 李崑献、林麗月 一樓落地窗玻璃、採光罩、排水管;二樓空調室外機、玻璃、紗窗遭燒燬、外牆磁磚剝落。 5 嘉義市○區○○街000○0號房屋 江姿穎 房屋南側雨遮軟化變形。 6 牌照號碼L7B-255號重型機車 陳賽琴 燒燬。 7 牌照號碼9D-8697號自用小客車 朱若瑄、蘇鴻元 燒燬。 8 牌照號碼5T-7186號自用小客車 吳曉龍 燒燬。

2025-03-14

CYDM-113-易-360-20250314-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26號 原 告 詹尤娜 被 告 陳松澤 上列被告因本院114年度金訴字第6號加重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 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 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粘柏富 法 官 孫偲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李珈慧

2025-03-14

CYDM-114-附民-26-20250314-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易字第360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侯仁癸 輔佐人 即 被告之姪女 侯庭芳(年籍詳卷) 指定辯護人 曾錦源律師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6 03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延展至民國一一四年三月十四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宣判。   理 由 一、按期日,除有特別規定外,非有重大理由,不得變更或延展 之。期日經變更或延展者,應通知訴訟關係人,刑事訴訟法 第64條定有明文。法院有被告人數眾多、案情繁雜等重大理 由而無法如期在宣示判決期日準時宣判,自得裁定變更或延 展前所定宣示判決之期日(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1年 法律座談會刑事類臨時提案第2號研討結果參照)。 二、本件被告侯仁癸因公共危險案件,前於民國114年2月5日辯 論終結,原定於114年3月12日16時30分宣判,茲因案情繁雜 ,為求妥適製作完成判決書,無法如期宣判。茲為免再開辯 論之程序繁複,當事人往返奔波,並為節省司法資源,本院 基於此事由,認為有必要延展宣判期日,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64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莉君

2025-03-12

CYDM-113-易-360-20250312-2

嘉交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嘉交簡字第1039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振祿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1138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振祿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於本判決確 定之日起壹年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伍萬元。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林振祿於民國113年8月25日13時許,在嘉義縣○○鄉○○村○○○○ 號住所,飲用藥酒2杯後,仍駕駛牌照號碼ADH-3269號重型 機車上路。嗣因不注意來、往車輛,擅自迴轉,於同日18時 21分許,在嘉義縣新港鄉月潭村縣道159線公路8公里處,與 顏○賢駕駛之牌照號碼AHV-9650號自用小客車發生碰撞(過 失傷害罪嫌未據告訴)。再於同日18時39分,在上揭事故地 點,警察對林振祿測試吐氣所含酒精濃度為每公升0.54毫克 。 二、證據名稱:(一)被告林振祿於偵查之自白;(二)證人顏 ○賢於偵查之陳述;(三)酒精測定紀錄表、嘉義縣警察局 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診斷證明書、調解筆錄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調查報告表(一)(二)、肇事人 自首情形紀錄表、車輛詳細資料報表、查駕駛、駕籍詳細資 料報表;(四)照片。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不能安全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罪。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法院前 案紀錄表存卷可稽,經此教訓應知所警惕,信無再犯之虞, 本院認上開有期徒刑之宣告,以暫不執行為適當,併宣告緩 刑2年,以啟自新。又為促其記取教訓、避免再犯,爰依刑 法第74條第2項第4款規定,酌命被告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 1年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下同)50,000元。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1項,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第41條第1項前段、第74條第1 項第1款、第2項第4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 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七、如不服本判決,得自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八、本案經檢察官周欣潔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莉君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5-03-12

CYDM-113-嘉交簡-1039-20250312-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11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江姿賢 (現在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114年度執字第44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江姿賢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拘役柒拾日,如易科 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江姿賢因竊盜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6款、 第53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之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五、宣告多數有期徒 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 刑期。但不得逾30年。六、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 刑期。但不得逾一百二十日。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 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1項 前段、第51條第5款、第6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江姿賢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經本院判處如附表 所示之刑,均確定在案,此有附表所示案號之刑事(簡易) 判決、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經核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 係於附表編號1所示判決確定前所犯,是附表所示各罪皆合 於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之規定,檢察官依刑事訴 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應予准許。定本 件應執行之刑,應於各刑中之最長期(即拘役50日)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即拘役80日)以下,定其刑期。斟酌本件 定應執行之刑,可資酌定之幅度顯然有限(拘役50日以上, 拘役80日以下),本院認顯無必要於裁定前予受刑人以言詞 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特此說明。綜合考量附表所示之數 罪侵害法益異同、對侵害法益之加重效應及時間、空間之密 接程度等事項,兼衡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及行為人所 生痛苦程度隨刑期而遞增之情形,裁定如主文所示應執行之 刑,及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前段、第51條第6 款、第53條、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莉君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竊盜未遂罪 搬運贓物罪 宣告刑 拘役30日 拘役50日 犯罪日期 民國112年1月22日至24日間某時 111年9月17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6753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7335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2年度易字第724號 113年度朴簡字第390號 判決 日期 113年7月12日 113年10月14日 確 定判決 法院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2年度易字第724號 113年度朴簡字第390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年8月9日 114年1月13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罪 是 是

2025-03-12

CYDM-114-聲-111-20250312-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080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高聖 (現在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113年度執字第409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高聖犯如附表一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貳月; 又犯如附表二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拘役捌拾日,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高聖因侵占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一、二所示,應依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5款、第6款 、第53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之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前 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刑法 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 款定其應執行者:五、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 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三十 年。六、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一 百二十日。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 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1款、第2項 、第51條第5款、第6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數罪併 罰中之一罪,依刑法規定得易科罰金,若因與不得易科罰金 之他罪併合處罰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時,原可易科部分所處 之刑,自亦無庸為易科折算標準之記載(司法院釋字第144 號、第679號解釋意旨參照)。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之事項 ,並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自由裁量係於法律一定之外部性 界限內(以定執行刑言,即不得違反刑法第51條之規定), 使法官具體選擇以為適當之處理;因此在裁量時,必須符合 所適用之法規之目的,更進一步言,須受法律秩序之理念所 指導,此亦即所謂自由裁量之內部性界限;關於定應執行刑 ,既屬自由裁量之範圍,其應受此項內部性界限之拘束,要 屬當然(最高法院80年台非字第473號判例意旨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高聖犯如附表一、二所示各罪,經本院判處如 附表一、二所示之刑,均確定在案,此有附表一、二所示案 號之刑事(簡易)判決、裁定、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附表一編號1至3為得易科罰金之罪,附表一編號4為不得易 科罰金之罪,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規定之情形,須經 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刑,而受刑人已向檢察官 請求就附表所示各罪聲請定應執行刑,此有「臺灣嘉義地方 檢察署定刑聲請書」存卷可考,故依刑法第50條第2項規定 ,應依同法第51條規定定之。經核附表一編號2至4所示之罪 係於附表一編號1所示判決確定前所犯,是附表一所示各罪 皆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之規定,檢察官依刑 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應予准許。 次核附表二編號2至3所示之罪係於附表二編號1所示判決確 定前所犯,是附表二所示各罪皆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 、第53條之規定,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 請定其應執行刑,應予准許。附表一定應執行刑時,揆諸前 揭判例意旨,除不得逾越刑法第51條第5款所定法律之外部 性界限外,亦應受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內部性界限拘束, 即不得重於附表一編號1至3所示應執行之刑(即有期徒刑9 月)及附表一編號4所示宣告刑(即有期徒刑7月)之總和。 附表二定應執行刑時,揆諸前揭判例意旨,除不得逾越刑法 第51條第5款所定法律之外部性界限外,亦應受不利益變更 禁止原則之內部性界限拘束,即不得重於附表二編號1至2所 示應執行之刑(即拘役50日)及附表二編號3所示宣告刑( 即拘役40日)之總和。斟酌受刑人已於「臺灣嘉義地方檢察 署定刑聲請書」陳述對定應執行刑之刑度「請從輕定刑」一 語,及本件定應執行之刑,可資酌定之幅度顯然有限(有期 徒刑9月以上,1年4月以下;拘役50日以上,拘役90日以下 ),本院認顯無必要於裁定前再重複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 陳述意見之機會,特此說明。綜合考量附表一、二所示之數 罪侵害法益異同、對侵害法益之加重效應及時間、空間之密 接程度等事項,兼衡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及行為人所 生痛苦程度隨刑期而遞增之情形,分別裁定如主文所示應執 行之刑。附表一編號1至3為得易科罰金之罪,因與不得易科 罰金之他罪(即附表一編號4)併合處罰結果而不得易科罰 金,原可易科罰金部分所處之刑,無庸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 之記載。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但書第1款、第2項 、第51條第5款、第6款、第53條、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莉君 附表一 編號 1 2 3 罪名 業務侵占罪 竊盜罪 侵占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2月 犯罪日期 民國113年2月2日 113年5月22日 113年5月22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2942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6176號、第6284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637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851號 判決 日期 113年5月27日 113年7月8日 確 定判決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637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851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年7月2日 113年8月6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罪 是 是 是 備註 編號1至3,業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8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9月確定。 編號 4 罪名 踰越安全設備侵入住宅竊盜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13年5月23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7017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易字第803號 判決 日期 113年8月30日 確 定判決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易字第803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年10月1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罪 否 備註 無 附表二 編號 1 2 3 罪名 竊盜罪 竊盜罪 竊盜罪 宣告刑 拘役15日 拘役40日 拘役40日 犯罪日期 113年2月12日 113年5月1日 113年5月22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2579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6176號、第6284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6957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477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851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1126號 判決 日期 113年5月8日 113年7月8日 113年9月12日 確 定判決 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477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851號 113年度嘉簡字第112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年6月11日 113年8月6日 113年10月21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罪 是 是 是 備註 編號1至2,業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88號裁定應執行拘役50日確定。 無

2025-03-12

CYDM-113-聲-1080-202503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