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于人

共找到 96 筆結果(第 31-40 筆)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上字第432號 上 訴 人 邢涵英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牛建喬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25日本院113年度重上字第432號判 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 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書,並補繳上訴第三審裁判費新臺幣 叁佰捌拾壹萬捌仟貳佰柒拾柒元,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上訴。   理 由 一、按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 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 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 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 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 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定有明文。又向第三審法 院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民國113年12月30日 修正發布,於000年0月0日生效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 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第1項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提起上訴之必要程式。上訴不合程式或有 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命 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 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定。次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 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 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亦有明定。又以一訴主張數項標 的,二者訴訟標的雖不相同,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 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依首揭規定,其訴訟標的價額 應以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最高法院95年台抗字第64號、10 2年度台抗字第458號裁定、104年度第8次民事庭會議㈠決議 參照)。 二、查,被上訴人於原審訴請上訴人應將如附表一所示之不動產 (下稱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及求為確認上訴 人與兩造被繼承人牛惠臨間就如附表二之公司股份(下稱系 爭股份)所為贈與及股權移轉行為均無效,上訴人並應將登 記於其名下之系爭股份移轉登記為兩造公同共有;原審判決 上訴人敗訴,上訴人不服,所為上訴經本院於113年12月25 日以113年度重上字第432號判決駁回。上訴人嗣於114年1月 23日對本院前開判決提起上訴,惟未依規定委任律師或具律 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另其上訴利益關於確認系爭 股份所為贈與及股權移轉行為均無效,及移轉系爭股份登記 為兩造公同共有部分,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 超出終局標的範圍,依上開說明,不重複併算其價額,爰依 附表二價值欄所示,核定為新臺幣(下同)853萬2,924元, 加計塗銷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部分之標的價額3億0,3 79萬7,556元[計算式:110年度公告現值2萬3,292元/每平方 公尺×(6,447+6,596)平方公尺=3億0,379萬7,556元(見原 審士司調字卷第122至124頁土地登記謄本)],共計3億1,23 3萬0,480元(計算式:853萬2,924元+3億0,379萬7,556元=3 億1,233萬0,480元),應預納第三審裁判費381萬8,277元, 惟未據上訴人繳納。茲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10日內補 正,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上訴。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林于人               法 官 江春瑩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 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其餘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學妍伶               附表一: 編號 坐落臺北市北投區八仙段2小段 權利範圍 登記日期 登記原因 原因發生日期 收件字號 1 744地號土地 全部 105年1月30日 夫妻贈與 105年1月21日 臺北市士林事務所105年1月30日北投字第614100號 2 747地號土地 全部 105年1月30日 夫妻贈與 105年1月21日 同上 附表二: 編號 贈與及股權移轉日期 公司名稱 股份 價值 鑑價資料 1 104年11月5日 昇新製衣股份有限公司 2萬股 853萬2,924元 永聯資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鑑定報告書(見原審卷一第96至124頁) 2 104年11月5日 昇茂股份有限公司 2,000股 0元

2025-02-07

TPHV-113-重上-432-20250207-2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上字第510號 上 訴 人 蔡天啟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葉國一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上訴人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31日本院113年度重上字第510號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七日內,補正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 之關係人為代理人之委任書,並補繳第三審裁判費新臺幣肆拾參 萬貳仟壹佰壹拾肆元,如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向第三審法院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 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民事訴訟法第481條、 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 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 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 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 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 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 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審法院應定期 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 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亦為民事訴訟法第466條 之1所明定。另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 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第17次民事庭會議 決議參照)。 二、查上訴人於民國114年1月24日對113年12月31日本院113年度 重上字第510號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亦 未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次查,本 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926萬7700元,上訴人係 在113年12月30日修正發布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 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於000年0月0 日生效後提起本件上訴,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 項前段、第77條之27,及上開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規定 ,納第三審裁判費43萬2114元。茲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7 日內向本院如數繳納,並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 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書,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邱蓮華               法 官 林于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王靜怡

2025-02-06

TPHV-113-重上-510-20250206-2

建上
臺灣高等法院

給付工程款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建上字第18號 上訴人即附 帶被上訴人 信穎營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永標 訴訟代理人 林玉芬律師 複代理人 洪廷玠律師 被上訴人即 附帶上訴人 日商前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小林悟志 訴訟代理人 孔繁琦律師 複代理人 潘玥竹律師 訴訟代理人 李思靜律師 韓念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等事件,上訴人對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於民國111年12月30日所為110年度建字第267號判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提起附帶上訴,本院於114年1月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㈠命上訴人給付超過新臺幣肆佰玖拾貳萬貳仟捌佰 柒拾玖元本息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宣告;㈡駁回被上訴人後開第 三項之訴部分,暨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上開㈠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 上訴人應再給付被上訴人新臺幣肆佰玖拾貳萬貳仟捌佰柒拾玖元 部分自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二十六日起至一百一十一年七月十二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上訴人其餘上訴駁回。 被上訴人其餘附帶上訴駁回。 第一審、第二審訴訟費用,關於本訴部分由上訴人負擔;關於反 訴部分由上訴人負擔百分之七十七,餘由被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訴部分:  ㈠上訴人主張:兩造於民國96年12月20日訂立工程合約,約定 由上訴人承攬被上訴人之「台北捷運松山線CG590A區段標工 程工地之連續壁工程(CG290)」(下稱CG290工程)及「台 北捷運松山線CG590A區段標工程工地之連續壁工程(CG292 )」(下稱CG292工程),另於99年3月30日就「台北捷運松 山線CG590A區段標工程工地之連續壁工程(捷一)」(下稱 捷一工程,與前二項工程合稱系爭工程)訂立合約,兩造並 就系爭工程約定以每期估驗款5%作為保留款,CG290工程合 約約定俟該工程結構體頂版混凝土澆置完成後付款。系爭工 程施工中,被上訴人要求伊追加工程,然迄未給付追加工程 款新臺幣(下同)153萬3,000元(含稅,下稱系爭追加工程 款)。另因餘土處理成本增加,兩造合意由被上訴人貼補伊 餘土運棄費用,被上訴人未貼補之餘土數量在CG290工程為8 ,528.93立方公尺、CG292工程為3,252.76立方公尺,應以每 立方公尺613元計,被上訴人尚積欠伊餘土運棄補貼款722萬 2,175元(計算式:613元/立方公尺8,528.93立方公尺+613 元/立方公尺3,252.76立方公尺=722萬2,175元),伊一部 請求656萬8,123元(下稱系爭貼補款)。又伊於104年間已 完成系爭工程,惟被上訴人尚未返還CG290工程保留款143萬 元(下稱系爭保留款,與系爭追加工程款、系爭貼補款合稱 系爭款項),迄未清償。系爭款項請求權均未罹於時效,系 爭保留款請求條件已成就,卻無端遭被上訴人以工程有瑕疵 剋扣,被上訴人應如數給付系爭款項共計935萬1,123元(計 算式:153萬3,000元+656萬8,123元+143萬元=935萬1,123元 )。爰依民法第505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連續壁餘土處 理單價協議書(原證6,下稱系爭單價協議)、CG290工程合 約第5條第2項、第4項約定、CG290及CG292工程合約第4條、 第10條,請求被上訴人給付935萬1,12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加計之法定遲延利息等語。  ㈡被上訴人則以:兩造訂定之契約均屬實作數量計算之承攬契 約,然上訴人未能提出其實際施作之數量,實無從計算工程 保留款之數額,況CG290工程結算聲明書上記明退還保留款4 8萬3,482元,尚有保留款143萬元,則係兩造合意扣除因上 訴人施工瑕疵造成連續壁需進行瑕疵修繕所支出費用,因此 已無保留款需返還予上訴人。兩造於97年5月22日就餘土運 棄費用合意進行調整,由伊貼補上訴人餘土運棄費用每立方 公尺816元,兩造並於同年8月5日簽訂工程追加(減)合約 書(下稱第1次契約變更),伊並依上訴人實際施作數量計 價且如數給付;嗣於98年12月7日尚合意變更為自97年8月起 之餘土運棄費用每立方公尺貼補464元(下稱第5次契約變更 ),伊亦復如數給付,上訴人自不得再向伊請求系爭貼補款 。又上訴人於102年11月8日發函請求伊返還系爭保留款,斯 時應已完成CG290工程結構體頂版混凝土澆置,上訴人已得 請求承攬報酬,其卻遲至110年5月14日方起訴請求系爭保留 款及貼補款,應均已罹於民法第127條第7款2年時效。另伊 不爭執應給付上訴人系爭追加工程款,惟伊將CG590A區段標 工程之「CG590A標中古覆工版及樑」出售予上訴人,兩造並 於101年6月12日簽訂物料買賣契約(下稱系爭物料買賣契約 ),伊已依約交付上訴人覆工版及樑,上訴人迄未給付買賣 價金788萬5,879元(下稱系爭物料買賣價金),伊自得請求 上訴人如數給付,並以上開價金債權為抵銷等語,資為抗辯 。 二、反訴部分:  ㈠被上訴人主張:伊得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物料買賣價金788萬 5,879元,經與伊應給付之追加工程款153萬3,000元抵銷後 ,伊尚得向上訴人請求給付635萬2,879元。另依系爭物料買 賣契約第5條第1項約定,請款計價方式為每月20日截止計量 ,上訴人應於發票開立當月25日前給付買賣價金予伊。伊以 最後一期買賣價金開立發票之日期103年1月15日計算,上訴 人至遲應於同年月25日前給付價金予伊,伊得請求自同年月 26日起計之遲延利息等語,爰依系爭物料買賣契約第5條第1 項、民法第367條規定,求為命上訴人給付伊635萬2,879元 ,及自103年1月26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  ㈡上訴人則以:若認系爭保留款及貼補款已罹於時效,仍得與 系爭物料買賣價金抵銷,故被上訴人請求數額過高等語,資 為抗辯。 三、原審就本訴部分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就反訴部分判決上訴 人應給付被上訴人620萬1,154元,及自111年7月13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駁回被上訴人其餘之訴。上訴 人就其敗訴部分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就其反訴敗訴部分提起 附帶上訴。本訴部分:㈠上訴人之上訴聲明:⒈原判決廢棄。 ⒉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935萬1,12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⒊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㈡被上訴人答辯聲明:⒈上訴駁回。⒉如 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反訴部分:㈠上訴 人上訴聲明: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被上訴人於原 審反訴之訴暨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被上訴人附帶上訴聲 明:⒈原判決關於駁回被上訴人後開第二、三項之訴部分廢 棄;⒉上訴人應再給付被上訴人15萬1,725元,及自103年1月 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⒊原判決主文第 三項命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620萬1,154元部分之利息,上 訴人應再給付自103年1月26日起至111年7月12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㈢上訴人對附帶上訴答辯聲明:附帶上訴駁回 。被上訴人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被上訴人承攬台北捷運松山線CG590A區段標工程後,再由上 訴人承攬被上訴人之CG290工程及CG292工程,兩造並於96年 12月20日簽訂CG290及CG292工程合約;嗣再於99年3月30日 簽訂捷一工程合約,約定上訴人承攬被上訴人之捷一工程, 有CG290、CG292及捷一工程合約在卷可稽(見原審卷一第41 至78頁)。  ㈡CG290工程、CG292工程、捷一工程均已完工,經兩造自承在 卷(見本院卷一第115頁)。  ㈢系爭工程施工中,被上訴人要求上訴人追加工程,然迄未給 付系爭追加工程款,有信穎支撐覆工系統、型鋼租賃、中間 柱圍苓切段等工程追加數量及總價、統一發票等件在卷可稽 ,並經兩造自承在卷[見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0年度建字第23 號卷(下稱士林地院卷)第94至96頁,本院卷一第115頁]。  ㈣兩造於97年5月22日就餘土運棄費用合意進行調整,由被上訴 人貼補上訴人餘土運棄費用每立方公尺816元,兩造並於同 年8月5日簽訂工程追加(減)合約書;嗣於98年12月7日復 合意變更為自97年8月起之餘土運棄費用每立方公尺貼補464 元,有系爭單價協議、工程追加(減)合約書等件在卷可稽 ,並經兩造自承在卷(見士林地院卷第98頁,原審卷一第34 5至366頁,本院卷四第81頁)。  ㈤兩造於101年6月12日簽訂系爭物料買賣契約,約定被上訴人 將「CG590A標中古覆工版及樑」出售予上訴人,有系爭物料 買賣契約、轉帳傳票、統一發票、請款通知單等件在卷可稽 (見原審卷一第79至128頁)。  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系爭保留款部分:   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尚積欠伊CG290工程之系爭保留款,依C G290工程合約第5條第4項約定、民法第505條第1項及第179 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143萬元本息等情,為被上訴人 所否認。經查:  ⒈CG290工程合約性質為承攬契約:   按所謂買賣者,係指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 方支付價金之契約;而承攬者,乃指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 方完成一定之工作,他方俟工作完成,給付報酬之契約。是 承攬關係重在一定工作之完成,買賣關係則重在財產權之移 轉。上訴人主張CG290工程係由伊提供人力及材料,依被上 訴人指示完成工程後,交付予被上訴人而取得價金或報酬, 應屬承攬與買賣之混合契約云云。惟查,CG290工程合約第3 條約定:「工程範圍:詳合約所附之詳細價目單、圖說及規 範說明書等。」、第4條約定:「…本工程按實作數量計價, 除物價指數之變動外,詳細價目單內之單價一經簽訂即生效 力,包括完成本合約工程所需之工資、材料(端鈑、帆布及 其他乙方施工所必須之零星材料)、機械、工具、設備、運 輸、雜費及政府課收之稅捐(不含加値型營業稅)規費、雜 廢物清理運棄費及其他事務等一切費用在內,將來無論工資 及材料之漲落及其他任何原因之影響,雙方均不得藉詞要求 增減合約單價。…」、第5條約定:「付款辦法:…⒉本工程每 月估驗兩次,於估驗合格後甲方應給付估驗款的百分之九十 五,餘百分之五爲保留款。…⒋於結構體(如工作井、車站、 橫渡線等)底版(或臨時底版)混凝土澆置完成後,甲方應 給付該部分之2.5%保留款,另2.5%保留款則於結構體頂版混 凝土澆置完成後給付。保留款為30天期票或於到期日以現金 匯入乙方(即上訴人)帳戶。…」、第16條約定:「工程各 階段完竣,經甲方及業主監工人員逐項初驗及複驗合格後, 方作正式驗收。甲方及業主進行驗收如發現乙方承攬作業與 工程圖說規定不符時,乙方須於甲方指定期限內修改完成或 拆除重作,不另計費。…」等語(見原審卷一第42、45頁) ,足見本工程乃由被上訴人提供上訴人施作工程之設計圖, 再由上訴人按被上訴人指定之規格,施工完成工程,並因而 受報酬,顯係側重於工作物即CG290工程之完成,又上訴人 負有修復瑕疵義務,核與民法第493條第1、2項規定定作人 對於工作物之瑕疵得定相當期限請求承攬人修補,承攬人不 於前項期限內修補者,定作人得自行修補,並得向承攬人請 求償還修補必要之費用相符。綜上以觀,依上說明,兩造間 之CG290工程合約,應屬重在工作完成性質之承攬契約。  ⒉系爭保留款數額為143萬元:  ⑴按CG290工程合約特訂條款第4條第I項第5款約定:「連續壁 完成後於土方開挖時,若發現因施工不良使壁體產生缺陷漏 水等問題,乙方(即上訴人)須立即進行修補,且應在甲方 (即被上訴人)規定之期限內完成,不得推諉或拖延,若有 違失甲方有權自行處理,其處理費用得自乙方工程款中扣抵 ,…」(見原審卷二第146頁),是若上訴人施作之連續壁工 程有瑕疵,上訴人應立即於被上訴人所定期限內辦理修繕, 否則被上訴人即得自行辦理修繕,因此所支出之相關修繕費 用,則得於系爭工程之工程款中扣抵。又按當事人約定承攬 報酬按工作完成之程度分期給付,於每期給付時,保留其一 部,待工作全部完成驗收合格後始為給付者,係對既已發生 之該保留款債權約定不確定清償期限;倘其併約定工作如有 瑕疵或承攬人有其他債務不履行之情形發生,定作人得逕自 該保留款中扣抵其因此所生之損害,則於該約定扣抵事由發 生時,就應扣抵部分為扣抵後,該部分工程款債權即歸於消 滅。定作人之扣抵權,係本於同一承攬契約相關權利義務關 係所生,為工程款債權、債務綜合結算之約定抵銷權,性質 與法定抵銷權有間,無待定作人另為抵銷之意思表示。倘得 扣抵之事由業已發生,該工程款債權縱經承攬人之債權人扣 押,定作人仍得行使扣抵權以確定實際債權額(最高法院10 9年度台上字第626號判決意旨參照)。再按證明應證事實之 證據資料,並不以可直接單獨證明之直接證據為限。凡先綜 合其他情狀,證明某事實,再由某事實為推理的證明應證事 實,該證明某事實之間接證據,自包括在內(最高法院92年 度台上字第1499號裁判要旨參照)。   ⑵上訴人主張系爭保留款為143萬元等語,被上訴人則抗辯上訴 人迄未能說明上訴人在CG290工程之實作數量,無從計算工 程款及保留款云云。經查,CG290工程合約第4項約定,工程 總價按實作數量計價(見原審卷一第42頁),而上訴人復未 能舉證證明其於CG290工程之實作數量。惟依CG290工程結算 聲明書分別記明合約金額、追加金額、追減金額及結算金額 ,並記載:「茲確認下表所述之工程結算金額無誤,該結算 金額已包含原合約應給付之所有工程款。本公司(即上訴人 )不再就合約內容對日商前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提出任何合約爭議事項。…本期退還保留款(未稅)1,913,4 82元。(手寫文字)實際先行退還金額為NT:483,482元」 等語,並經兩造蓋用各自公司大小章於其上(見原審卷一第 397至398頁),稽之該結算書係經兩造計算原合約金額及追 加減金額後,計算被上訴人應給付予上訴人之款項數額,兩 造對該結算書乃經兩造計算後所書立乙節復無爭執,是堪認 得依CG290工程結算聲明書上記載,被上訴人未退還予上訴 人之保留款數額為143萬元明灼。   ⒊被上訴人抗辯系爭保留款係兩造合意為扣抵上訴人施作工程 瑕疵之修繕費用云云。經查,觀諸CG290工程結算聲明書就 有關系爭保留款部分乃記載:「實際先行退還金額為NT:48 3,482元」等語,此外別無其他揭示施工瑕疵或計算瑕疵修 補金額之文件(見原審卷一第397至398頁),被上訴人辯稱 兩造業就瑕疵修補金額已合意從工程保留款中扣抵143萬元 云云,尚屬無據,應認未退還之保留款僅係暫時保留,尚待 兩造正式結算瑕疵數量及修補數額。被上訴人復抗辯系爭工 程有如附件所示之瑕疵,應由系爭保留款扣抵云云。經查, 附件①、②、⑤所示瑕疵,並非屬CG290工程,有工程項目、賀 群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請款單及估價單、施工圖、施工照片、 備忘錄、臺北捷運松山線CG590A區段標G17站連續壁缺失檢 討會會議紀錄、申議書、堂源營造工程有限公司基樁工程報 價明細表、捷運松山線CG590A區段標CG291B子施工標中山站 施工前會議記錄等件附卷可按(見原審卷一第408至459、47 8至486頁),自無從以CG290工程之保留款扣抵,被上訴人 此部分所辯並無理由;附件③、④所示瑕疵,固據被上訴人提 出G14站體連續壁補強單元相關費用、施工圖、結構止漏相 關費用負擔表、止漏費用統計表Ⅰ(期間每)、現場照片等 件為憑(見原審卷一第462至464、466至475頁),惟被上訴 人迄未能舉證證明該等瑕疵係因上訴人施作CG290工程所致 (見本院卷四第284頁),是被上訴人主張附件③、④所示瑕 疵之修補費用,得自系爭保留款扣抵云云,亦屬無徵,委無 可採。準此,被上訴人未支付予上訴人報酬,作為保留款之 數額為143萬元。      ⒋上訴人之承攬報酬請求已罹於時效:   按承攬人之報酬及其墊款請求權,因2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時效完成後,債務人得 拒絕給付,民法第127條第7款、第128條前段、第144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系爭保留款為CG290工程款一部,兩造依C G290工程合約第5條第2項約定暫不給付予上訴人,作為保留 款。CG290工程合約屬承攬契約性質,亦經本院認定如前, 則上訴人之系爭保留款即屬承攬報酬,請求權之消滅時效期 間應為2年。又上訴人於102年11月8日即曾發函請求被上訴 人返還工程保留款,該函記載:「有關本公司承攬捷運松山 線CG590A區段標CG290-G14站連續壁工程,至今已全部完工 並完成保固責任,依合約規定:五、付款辦法第4項規定, 請貴公司辦理退還連續壁5%保留款(16,299,908元)。」等 語(見原審卷一第391頁),復自認CG290工程已於104年完 工(見士林地院卷第14頁),足認CG290工程至遲業於104年 前全數完工,上訴人自105年1月1日起即得請求被上訴人給 付系爭保留款,2年時效期間於107年12月31日完成,然上訴 人迄至110年5月14日始提起本件訴訟(見士林地院卷第10頁 ),被上訴人以其請求權已罹於時效為由拒絕給付,自屬有 據。  ⒌上訴人不得本於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系爭保留款:   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有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 第179條定有明文。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領有系爭保留款係 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利益云云。經查,兩造間簽訂CG290工 程合約,由上訴人承攬被上訴人之CG290工程,上訴人完成 工程,被上訴人本於承攬法律關係受領該工程,而被上訴人 本應給付上訴人之系爭保留款,係因罹於民法第127條第7款 規定之時效,而免為給付,且上訴人於時效完成前,尚得以 之主張抵銷(詳後述),被上訴人自無不當得利可言,上訴 人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爭保留款,洵屬 無據,不應准許。   ㈡系爭貼補款及系爭追加款部分:  ⒈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尚積欠伊系爭貼補款,依系爭單價協議 、民法第505條第1項及第179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656 萬8,123元本息等情。經查,因系爭合約簽訂後,餘土運棄 成本大幅增加,兩造遂於97年5月22日進行協商,會中達成 合意,由被上訴人貼補上訴人餘土處理單價每立方公尺816 元(即調整後處理單價每立方公尺1,150元-原處理單價每立 方公尺334元=816元/每立方公尺),兩造於97年8月5日辦理 CG290工程、CG292工程之第1次契約變更,新增「餘土處理 補貼費用」工項,以單價816元/每立方公尺及實作實算方式 辦理計價;復於98年12月7日就97年8月後之餘土處理補貼費 用辦理CG290工程、CG292工程第5次契約變更,協議將第1次 契約變更追加給付之餘土運棄處理費用單價,自97年8月1日 起之出土量,補貼費用自816元調降至464元,有系爭單價協 議、工程追加(減)合約書暨前田、長鴻聯合承攬第一次變 更追加減明細表、第五次變更追加減明細表存卷足按(見士 林地院卷第98頁,原審卷一第345至355、357至361、363至3 66頁),並為上訴人所不爭執(見本院卷四第80至81頁)。 而被上訴人業已給付前開第1次及第5次變更後之廢棄餘土補 貼費用,此有被上訴人提出之統一發票、估驗明細表、承包 廠商工程請款單為證(見本院卷三第69至127、169至359頁 ),亦為上訴人所無爭執(見本院卷四第81、255頁),上 情均堪以認定,應認被上訴人已如數依約給付餘土棄運之補 貼款,上訴人自不得再向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雖抗辯伊尚 得向被上訴人請求系爭貼補款云云,並提出餘土運棄補貼款 計算表、協議書等件為憑(見原審卷一第331至333頁,本院 卷四第85至87頁),陳稱:CG290工程實際餘土運棄數量為8 萬5,282.806立方公尺、CG292工程則為2萬4,052.76立方公 尺,被上訴人在CG290工程中尚未補貼之餘土運棄數量為8,5 28.93立方公尺,在CG292工成之未補貼之數量則為3,252.76 立方公尺,應依每立方公尺補貼613元計算,被上訴人尚應 再給付伊722萬2,175元云云[計算式:(8,528.93立方公尺+ 3,252.76立方公尺)613元=722萬2,176元,元以下四捨五 入](見本院卷四第81、89頁),然遍觀餘土運棄補貼款計 算表及協議書,均無從對應上訴人所陳兩造合意貼補餘土運 棄費用為613元,及CG290及CG292工程實際餘土運棄數量及 被上訴人尚未支付之餘土運棄數量,自難認上訴人主張信實 可採。  ⒉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系爭工程進行中追加工程,尚有系爭 追加工程款迄未給付,有統一發票在卷可稽(見原審卷一第 237頁),並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見原審卷一第242頁,本 院卷一第115頁),是上訴人此部分主張洵屬有據,可以採 憑。   ㈢被上訴人所為抵銷抗辯部分:  ⒈按二人互負債務,而其給付種類相同,並均屆清償期者,各 得以其債務,與他方之債務,互為抵銷。但依債之性質不能 抵銷或依當事人之特約不得抵銷者,不在此限;抵銷,應以 意思表示,向他方為之。其相互間債之關係,溯及最初得為 抵銷時,按照抵銷數額而消滅,民法第334條第1項、第335 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債之請求權雖經時效而消滅,如 在時效未完成前,其債務已適於抵銷者,亦得為抵銷,民法 第337條亦有明定。  ⒉經查,被上訴人尚積欠上訴人系爭追加工程款,及系爭保留 款,其中系爭保留款因罹於時效,被上訴人得拒絕給付等節 ,業經認定如上。另兩造於101年6月12日簽訂系爭物料買賣 契約,約定由被上訴人出售覆工版及樑予上訴人,被上訴人 已依約如數交付,上訴人則迄未給付系爭物料買賣價金,有 轉帳傳票、收(付)款憑單、統一發票、請款通知單(見原 審卷一第277至317頁)等在卷可稽,並為兩造所無爭執(見 本院卷一第115頁),是以,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有系爭物料 買賣價金債權788萬5,879元,堪以認定。被上訴人於110年1 1月18日以民事答辯㈠狀及於111年7月11日以民事反訴起訴狀 以系爭物料買賣價金債權向上訴人為抵銷之意思表示,業經 上訴人收受,是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所負之系爭追加工程款, 自得為抵銷;另上訴人之系爭保留款請求權雖已於108年1月 1日罹於時效消滅,但於時效完成前並無不適於抵銷之情, 依上說明,自仍得為抵銷。是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系爭 追加工程款153萬3,000元經抵銷後,已無剩餘,其請求被上 訴人為給付,即無理由。    ㈣被上訴人得請求上訴人給付買賣價金492萬2,879元:   按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及受領標的物之義務 ,民法第367條定有明文。又系爭物料買賣契約第5條第1項 約定:「請款計價方式為每月20日截止計量,當月25日前依 核准數量開立估驗當月發票支付估驗款,估驗款為即期匯款 。」(見原審卷一第83、269頁)。經查,被上訴人得依系 爭物料買賣契約第5條第1項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物料 買賣價金788萬5,879元,再經與被上訴人應給付予上訴人之 系爭追加工程款153萬3,000元及系爭保留款143萬元相抵銷 後,被上訴人尚得請求上訴人給付492萬2,879元(計算式: 7,885,879元-1,533,000元-1,430,000元=4,922,879元)。 故被上訴人依民法第367條之規定,請求上訴人給付492萬2, 879元,自屬有據。  ㈤被上訴人得請求利息自103年1月26日起算:   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 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1 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系爭物料 買賣契約第5條第1項約定:「請款計價方式為每月20日截止 計量,當月25日前依核准數量開立估驗當月發票支付估驗款 ,估驗款為即期匯款」(見原審卷一第83、269頁)。可見 兩造約定上訴人應於每月25日前支付買賣價款予被上訴人, 是系爭物料買賣價金已約定以每月25日為清償期,而最後一 期買賣價金發票開立日期為103年1月15日,為上訴人所不爭 ,從而,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就各期之系爭物料買賣價金統 一給付自103年1月26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見原審卷二第 10頁),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505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系 爭單價協議、CG290工程合約第5條第2項、第4項約定、CG29 0及CG292工程合約第4條、第10條約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9 35萬1,12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加計之法定遲延 利息,並非有理,不應准許;被上訴人依民法第367條之規 定,請求上訴人給付492萬2,879元,及自103年1月2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 範圍之請求,則屬無據,不應准許。從而,原審關於:㈠命 上訴人給付超過492萬2,879元本息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宣 告,尚有未洽,此部分上訴人之上訴為有理由,應將原審關 於此部分之判決及假執行之宣告廢棄,改判如主文第二項所 示;其餘部分,原判決委無不當,上訴非有理由,應予駁回 。又關於㈡命上訴人給付492萬2,879元之金額,自111年7月1 3日起算之利息,較上述上訴人應給付492萬2,879元之金額 自103年1月26日起算之利息,短少自103年1月26日起至111 年7月12日間之利息,此部分利息應再給付被上訴人,被上 訴人此部分之附帶上訴為有理由,爰改判如主文第三項所示 。被上訴人其餘附帶上訴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人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被 上訴人附帶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 第450條、第449條第1項、第79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工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林于人               法 官 江春瑩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 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 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 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學妍伶

2025-02-05

TPHV-112-建上-18-20250205-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25號 抗 告 人 謝諒獲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胡欣怡間請求返還提存物聲明異議事件, 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4日原法院112年度聲字第186號裁定, 提起抗告。查本件應徵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未據抗告人繳納 ,其雖聲請訴訟救助,惟業經本院114年度聲字第25號裁定駁回 其聲請,抗告人仍應依法繳納抗告費。茲限該抗告人於收受本裁 定後5日內向本院如數繳納,逾期即駁回其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林于人 法 官 江春瑩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學妍伶

2025-01-23

TPHV-114-抗-125-20250123-1

臺灣高等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5號 聲 請 人 謝諒獲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胡欣怡間因取回擔保提存物聲明異議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4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聲字第1 8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114年度抗字第125號),聲請訴訟救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 並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 第2項、第284條規定自明。又所謂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係 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而言(最高法院43年台抗字第 152號判例參照)。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 用,專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未提出證據,或 依其提出之證據,未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 實,即應將其聲請駁回,無依職權調查之必要。 二、查聲請人不服原法院112年度聲字第186號裁定提起抗告,並 聲請訴訟救助。惟其就有何窘於生活、缺乏經濟信用,無資 力支出本件抗告費用等情,未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資料以 為釋明,揆諸前揭說明,其聲請自有未合,不應准許。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林于人               法 官 江春瑩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學妍伶

2025-01-23

TPHV-114-聲-25-20250123-1

臺灣高等法院

排除侵害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419號 抗 告 人 杜建平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劉韋吟間排除侵害等事件,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5月2日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3年度補字第93號所為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 述意見之機會,此觀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之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第4項規定自明。查本件抗告人不服原法院核 定訴訟標的價額之裁定提起抗告,以民事抗告狀陳述意見, 相對人嗣於114年1月14日表示意見,是本件已賦予雙方陳述 意見之機會,合於上開規定,先予敘明。 二、抗告人於原法院起訴主張:伊為臺北市○○區○○街0巷0號3樓 之2房屋及其坐落土地之所有權人,相對人為同街巷號4樓之 2房屋所有權人,其明知頂樓違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並 將之出租受有利益,請求命相對人㈠拆除屋頂平台違建,並 將無權占用之頂樓平台返還予全體共有人。㈡給付抗告人新 臺幣(下同)2萬6469元,及自112年9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拆除 平台上地上物及返還平台日止,按月給付抗告人2206元(原 審卷第11至13頁)。原裁定以屋頂平台之價額為210萬元( 土地公告現值每平方公尺24萬元×占用面積35平方公尺÷系爭 建物登記樓層數4層=210萬元),另附帶請求相當於租金之 不當得利不予併算,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210萬元,命 抗告人繳納第一審裁判費2萬1790元。抗告人不服提起抗告 ,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所有4樓之2房屋所有權已於113年1 月25日移轉,伊已無法對相對人請求拆除頂樓平台上之地上 物,請求審理訴之聲明第二點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即可; 且頂樓增建面積非35平方公尺,應為臺北市稅捐稽徵處南港 分處稽查之28.2平方公尺,請按年息10%計算不當得利金額 等語(本院卷第13頁、原審卷第57頁)。   三、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法院因核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得依職權調查證據。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 3項定有明文。再按審判長應向當事人發問或曉諭,令其為 事實上及法律上陳述、聲明證據或為其他必要之聲明及陳述 ;其所聲明或陳述有不明瞭或不完足者,應令其敘明或補充 之,同法第199條第2項亦有明定。經查,抗告人於提起抗告 後減縮其聲明,稱相對人將其房屋出售,僅請求相對人給付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且占用面積為28.2平方公尺等語, 是本件應依其減縮後之聲明據以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又抗 告人112年9月19日起訴狀將其「請求二」金額註記為「111 年起租金」,及自112年9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 之利息,並於計算式中表示「*12個月」(原審卷第13頁) ,嗣於本院主張稱相對人於113年1月25日移轉其房屋所有權 ,請求審理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等語,則抗告人請求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是否因相對人已移轉房屋所有權而得 確定期間,尚有未明,亦即抗告人所表明之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難認已明瞭完足,有待原法院調查審認,並行使闡明權 ,令抗告人敘明補充。原裁定以拆除頂樓平台違建部分核定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難認為適當。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 ,聲明廢棄,非無理由。又抗告人起訴所為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尚難認已明瞭完足,應由原法院調查及闡明,已如前述 ,爰將原裁定廢棄,應由原法院更為適法之處理。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邱蓮華               法 官 林于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王靜怡

2025-01-23

TPHV-113-抗-1419-20250123-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962號 上 訴 人 邱柏簊 被 上訴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訴訟代理人 林敬堯 顧美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4月12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5438號第一審 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114年1月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上訴人邱柏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 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被上訴人之聲請,由 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本件上訴人主張:伊自民國85年起將新臺幣(下同)共250 萬餘元存入伊開立於被上訴人之帳戶(戶名邱柏簊,帳號00 0000000000,下稱系爭帳戶),並開立定期存款,往後陸續 將經營資源回收每月營業賺取之現金存至系爭帳戶內,每年 存入金額至少達數百萬元,至退休之際理應尚有近上億元之 存款,於105年間發現竟僅剩餘500餘萬元,其中似有長期遭 臨櫃人員短少存入及冒名蓋印提領之違法情事。此外,被上 訴人未曾對異常性提款為特別注意及查證,未厲行內部控制 制度,被上訴人之行員未審慎核對提領人是否為本人,及詳 加紀錄提領人之年籍資料等行為,致提款條印文無法判別真 偽時,造成伊無法向冒領者追償之損失,被上訴人顯未盡善 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亦未盡其契約上之保護義務,其對此 短少之數額至少達數千萬元,應負不完全給付之債務不履行 損害賠償責任,爰依民法第227條第1、2項規定,就97年11 月後之損害為一部請求100萬元,求為命被上訴人應給付100 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願供擔保請准為假執行之宣告(原審 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並上 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00萬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 息。 二、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前曾於111年8月間向原法院起訴請求 返還不當得利,經原法院於111年9月13日以111年度北簡字 第9803號(下稱前案)判決上訴人敗訴確定。本件上訴人所 爭執之原因事實與前案係屬同一,訴訟標的為前案確定判決 之既判力所及,應不許上訴人重複起訴。又上訴人固稱其存 款多年來遭冒領,並指摘伊基於善良管理人義務應負契約債 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責任等情,然未就該有利於己之事實主 張盡舉證責任,反要求伊就自85年開戶至今系爭帳戶每一筆 款項均非冒領此一消極事實舉證,顯屬無稽。上訴人未舉證 損失金額、是否確有損失存在等情,所述全係臆測之詞,其 稱總額上億元之存款帳戶,卻於數十年間均未曾留意餘額變 動或異常交易,顯有悖於常理等語,資為抗辯。並答辯聲明 :上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本院卷第79頁):上訴人於85年8月2日向 被上訴人南港分行申請開立綜合存款帳戶000-000-000000之 系爭帳戶。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亦有明定。另給付之訴,須在私法 上對被告有給付請求權,被告有給付之義務者始得為之;請 求履行債務之訴,除被告自認原告所主張債權發生原因之事 實外,應先由原告就其主張此項事實,負舉證之責任,必須 證明其為真實後,被告於其抗辯事實,始應負證明之責任, 此為舉證責任分擔之原則(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377號判 決先例意旨參照)。上訴人主張自85年起存入系爭帳戶內之 現金,有遭被上訴人臨櫃人員短少存入及冒名提領云云,為 被上訴人所否認,自應就此負舉證責任。查上訴人自承系爭 帳戶之存摺及印章均由伊本人保管,自85年至107年間與太 太、3個小孩同住,只有伊知道存摺、印章放何處,太太、 小孩均不知道,從未將存摺印章交予配偶等語(原審卷第61 頁至第62頁)。則系爭帳戶之存摺、印章平日均在上訴人管 理支配中,倘被上訴人臨櫃人員確有在其存款、取款時,為 短少存入或冒名提領之行為,上訴人理應知悉或有所察覺, 殊難想像自85年至107年間,長達近20年之期間,上訴人均 未查覺系爭帳戶內存款金額有異一情。嗣上訴人於本院又改 稱:因伊不識字,伊配偶代伊寫存款條並前往銀行存款云云 (本院卷第80頁),則前後所述不一,更難信其主張屬實。  ㈡再原審勘驗數十筆上訴人主張有異之存取款憑條,其上經辦 人員均非同一人(原審卷第91頁至第119頁),亦難想像被上 訴人之臨櫃人員均有為上訴人所主張之短少存入、冒名提領 行為,且長達近20年來均未遭上訴人或被上訴人稽核人員查 悉,益見上訴人之主張與常情相違。原審復當庭勘驗系爭帳 戶之存款印鑑卡,並詢問上訴人存款印鑑卡上之印章及簽名 是否為其本人所為等情,上訴人先稱:印鑑可能是,名字好 像不是伊簽的等語,經上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認後,上訴 人復改稱簽名跟印章均非伊所有等語,嗣於原審法官詢問「 如果這個帳戶不是你開的,為何每個月會有敬老津貼匯到該 帳戶,且你有提領使用?」之問題時,上訴人訴訟代理人又 改稱:上訴人的意思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上訴人的意思 不確定,但應該是等語(原審卷第76頁),則上訴人就系爭帳 戶之開戶印鑑卡上簽名、印章是否為其所有,前後陳述亦有 不一,益難認其上開主張具有真實性。另經原審勘驗上訴人 所主張90年間至107年間數筆取款憑條原本,其中90年間之 存提款憑條業已銷燬,而其餘部分經勘驗,系爭帳戶開戶印 鑑卡上所蓋印上訴人姓名中「簊」一字因印泥沾染,較為不 清,其餘取款憑條上之印文經肉眼檢視與開戶印鑑卡上之印 文大致相符等情,有原審勘驗筆錄在卷可佐(原審卷第76頁 至第81頁),且自107年起之存摺類取款憑條上,另留有上訴 人本人之簽名(原審卷第117頁至第119頁),則系爭帳戶之取 款憑條上既留有系爭帳戶之開戶印鑑章,且部分有上訴人本 人簽名,足認系爭帳戶存摺及印章平日確由上訴人本人保管 ,倘有遭短少存入、冒名提領,上訴人理應於辦理存提款後 即可知悉,其主張被上訴人有短少存入或冒名提領其存款一 事,自無可採。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之主張既無證據證明,其依民法第227條 第1項及第2項之規定,一部請求被上訴人給付100萬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非屬正當,不應准許。從而原審所為上訴人敗訴 之判決,並無不合。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 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 、第78條、第463條、第385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邱蓮華               法 官 林于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王靜怡

2025-01-23

TPHV-113-上易-962-20250123-1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上字第567號 上 訴 人 黃茂廷 訴訟代理人 呂理銘律師 複代理人 王楷中律師 被上訴人 頂丰開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文灝 訴訟代理人 李承訓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 7日所為判決,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事實及理由欄第4頁第15至16行關於「且系爭 道路用地早於100年9月13日、14日已移轉登記予被上訴人而履約 完畢」之記載,應更正為「且系爭道路用地早於110年9月13日、 14日已移轉登記予被上訴人而履約完畢」。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   文。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 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林于人               法 官 江春瑩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但如對本件判決已合法上訴,則本裁定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學妍伶

2025-01-13

TPHV-113-重上-567-20250113-3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上字第567號 上 訴 人 黃茂廷 訴訟代理人 呂理銘律師 王楷中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頂丰開發有限公司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7日本院113年度重上字第567號判 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補繳上訴第三審裁判費新臺幣伍 萬肆仟柒佰玖拾柒元,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上訴。   理 由 一、按向第三審法院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提起上訴之必要程式。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 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 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8 1條、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 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 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 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第1、2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亦有明定。另裁判費之徵 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 最高法院92年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二、查,上訴人以兩造間之土地買賣專任委託同意書業經合意解 除為由,訴請被上訴人應將附表一所示土地持分(下稱系爭 土地持分)移轉登記返還上訴人,另以被上訴人違約擅將上 訴人提供之土地買賣資料、文件,提供予訴外人楊勝翔,並 將原為其所有如附表二所示土地持分出售予楊勝翔,而就此 損害之一部,請求被上訴人給付其新臺幣(下同)300萬元 本息,嗣經原審及本院先後駁回其訴及上訴,上訴人不服, 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就本院前開判決提起上訴。揆諸上開 規定,其上訴利益應以系爭土地持分起訴年度之公告現值計 算如附表一所示為431萬3,885元,併計關於附表二所示土地 持分買賣所生損害之賠償請求300萬元,共計731萬3,885元 。另上訴人係在113年12月30日修正發布之「臺灣高等法院 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 於000年0月0日生效前提起本件上訴,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 7條之16第1項前段、第77條之27,及上開提高徵收額數標準 修正前第3條規定,預納第三審裁判費11萬0,202元,扣除上 訴人已繳第三審裁判費5萬5,405元,餘5萬4,797元,未據上 訴人繳納。茲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正,如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上訴。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林于人               法 官 江春瑩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 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學妍伶               附表一: 編號 桃園市八德區白鷺段土地 面積(㎡) 權利範圍 112年公告現值(元/㎡) 土地價額 1 1039-1地號 18.69 540分之178 3萬2,600元 20萬0,841元 2 1038-2地號 8.83 3780分之994 3萬2,600元 7萬5,696元 3 1038-4地號 161.48 3780分之994 3萬2,600元 138萬4,302元 4 1037-1地號 66.8 3780分之994 3萬2,600元 57萬2,649元 5 1037-4地號 242.68 3780分之994 3萬2,600元 208萬0,397元 總計 431萬3,885元 附表二: 編號 桃園市八德區白鷺段土地 面積(㎡) 權利範圍 1 1039地號 3,206.84 540分之178 2 1046地號 783.55 3780分之994 3 1038地號 3,615.3 3780分之994 4 1020地號 97.26 3780分之994 5 1022-1地號 23.23 3780分之994

2025-01-13

TPHV-113-重上-567-20250113-2

臺灣高等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2號 聲 請 人 吳郁群 送達地址:新北市○○區○○路000號0樓之二(現於法務部○○○○○○○○羈押中)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吳旦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14年度 重上字第38號),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本文定有明文。又經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下稱法扶會)分會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 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 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明定。參諸法律 扶助法第63條之立法理由,鑑於民事訴訟之訴訟救助亦以無 資力為前提,而法律扶助之申請人,既符合法律扶助法所定 無資力之要件,而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其再向法院聲請訴 訟救助時,法院就其有無資力,允宜無庸再審查,以簡省行 政成本,並強化訴訟救助之功能。   二、本件聲請人就其與相對人吳旦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提起上 訴(本院114年度重上字第38號,下稱本案訴訟),並聲請 訴訟救助。經查,聲請人業經法扶會新北分會審查決定准予 全部法律扶助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上開分會准予扶助證明 書可稽(見本院卷第13頁)。又核閱本案訴訟之卷附資料, 聲請人上訴有無理由,尚待本院調查認定,並非顯無理由。 依上說明,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林于人               法 官 江春瑩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學妍伶

2025-01-10

TPHV-114-聲-12-202501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