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謝榕芝

共找到 154 筆結果(第 31-40 筆)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258號 上 訴 人 桃園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張 善 政 訴訟代理人 謝 勝 隆律師 被 上訴 人 曾 增 錰 曾 增 寶 曾 增 彬 曾黎金順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李 茂 禎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8月23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字第1146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 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 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 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 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 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 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 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 職權行使所論斷:坐落○○市○○區○○段(下稱○○段)1152、11 62、1171地號土地為被上訴人曾增錰所有,1172地號土地為 被上訴人曾增寶、曾黎金順共有,1174地號土地為曾增寶與 被上訴人曾增彬共有,上訴人不符合公用地役關係之成立要 件,無權占有如原判決附圖(下稱附圖)1152⑵、1162⑵、11 71⑵、1172⑵、1174⑵所示部分土地,於其上鋪設柏油路,曾 增錰請求上訴人刨除如附圖1152⑵、1162⑵、1171⑵所示部分 土地上柏油路面;曾增寶、曾黎金順請求刨除如附圖1172⑵ 所示部分土地上柏油路面;曾增寶、曾增彬請求刨除如附圖 1174⑵所示部分土地上柏油路面,並返還各該占用之土地, 得從事農用,亦非不能與未遭占用之土地合併利用。上訴人 返還如附圖1152⑵所示部分土地後,僅使用大湖段1175地號 國有土地,亦可保持通行之狀態;返還如附圖1162⑵、1171⑵ 、1172⑵、1174⑵所示部分土地,所餘路寬足供公眾通行,被 上訴人所為請求,對於公眾通行之損害不大,非權利濫用, 應予准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泛言未論 斷或論斷矛盾、違法,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 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 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 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又原審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就本件所涉爭點 ,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真偽,俱已說明心證之所由得,對其 餘無礙判決結果而未詳載部分,亦表明不逐一論駁之旨,尚 非判決不備理由,附此說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 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2025-02-26

TPSV-113-台上-2258-20250226-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履行協議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70號 上 訴 人 A01 訴訟代理人 郭怡妏律師 被 上訴 人 A02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0月30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2年度重家上更一字第 3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 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 意旨,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 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 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上開規定,依家事事 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不利於其部分提起上訴,雖以該部分 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 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 於兩造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簽立系爭切結書,締約真意係預防 上訴人違反貞操義務,造成被上訴人精神上痛苦之填補與慰 撫目的,自非無效。嗣上訴人於民國104年1月18日起與訴外 人甲○○發生外遇,違背婚姻之貞操義務,上訴人依系爭切結 書應負金錢給付義務所附停止條件業已成就,依約應給付至 被上訴人按內政統計通報算至平均餘命之83.7歲即145年6月 為止。審酌各情,認為系爭切結書約定上訴人應按月給付被 上訴人新臺幣(下同)20萬元至被上訴人老死為止之給付義 務,其金額對上訴人顯然過苛,應酌減至每月10萬元等情, 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違法, 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 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 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上-270-20250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不動產移轉登記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72號 上 訴 人 游玉緒 訴訟代理人 黃心賢律師 被 上訴 人 游佳子 訴訟代理人 陳玉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動產移轉登記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2月3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2年度重上更一字 第77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 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大法官解釋字號、憲法法庭裁判意 旨,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暨 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 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 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坐落宜蘭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同縣宜蘭市○○○段00地號土地及其上門牌號碼同市○○街000號 房屋所有權(下合稱系爭不動產)均係被上訴人所有,兩造 間就系爭不動產並無借名登記關係存在。從而,上訴人不得 以終止借名登記契約為由,請求被上訴人移轉登記系爭不動 產所有權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命為辯論及已論斷者 或其他與判決結果無礙事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違法,而非 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 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原審就證人之證述, 依證據評價判斷其事實之真偽,核屬原審證據取捨及認定事 實之職權行使,並無違反證據法則可言;且證據調查原由審 理事實之法院衡情裁量,若認事實明瞭,自可即行裁判,毋 庸再為調查。原審已敘明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 方法及證據,經斟酌後,不足以影響判決之結果,自非判決 不備理由。均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上-272-20250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拆屋還地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74號 上 訴 人 李宣槿 訴訟代理人 戴勝利律師 林仲豪律師 吳佳龍律師 被 上訴 人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法定代理人 陳育琳 訴訟代理人 林志宏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1月1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字第222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 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大法官解釋字號、憲法法庭裁判意 旨,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暨 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 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 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訴外人謝素蘭於民國72年7月受讓配 住系爭土地上陸軍精忠九村眷舍編號000號房屋(下稱舊眷 舍),而與系爭土地管理機關成立未定借用期限之土地使用 借貸契約,謝素蘭於78年7月簽署同意書,拆除舊眷舍改建 為系爭房屋,依行為時國軍在臺軍眷業務處理辦法規定(嗣 更名為國軍軍眷業務處理辦法,並於91年12月30日廢止), 系爭房屋應列為公產管理,不准出賣。謝素蘭將系爭房屋出 賣予上訴人,違反上開辦法第131條第1項規定,且依借貸之 目的已使用完畢,該土地使用借貸契約因而消滅,謝素蘭應 返還系爭土地,上訴人並未繼受上開土地使用借貸契約。系 爭房屋並無占用系爭土地之權源,被上訴人提起本件訴訟, 屬權利之正當行使,亦無違反誠信原則及權利濫用情事。從 而,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拆屋還地,並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 當得利,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 命為辯論及已論斷者或其他與判決結果無礙事項,泛言未論 斷或論斷違法,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 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 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至上訴 人於上訴第三審後,提出上證1與上證2,核屬新證據,依民 事訴訟法第476條第1項規定,本院不得審酌。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上-274-20250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服務費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73號 上 訴 人 蔡吉豐 訴訟代理人 吳登輝律師 被 上訴 人 建竑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揚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服務費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1月6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字第82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 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 意旨,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 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 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取得訴外人吳幸、 胡吳美代及王吳春英(下稱吳幸等3人)之書面授權,於民 國110年9月11日與被上訴人簽訂系爭銷售契約,約定由被上 訴人居間銷售上訴人及吳幸等3人所有或與訴外人吳金獅共 有如原判決附表所示5筆土地(下合稱系爭土地),銷售底價 為新臺幣(下同)1億6000萬元,服務費以實際成交價4%收 取,銷售期間自110年9月11日起至111年3月31日止,並就上 訴人未取得吳金獅授權之問題,議定以土地法第34條之1規 定方式解決,仍將吳金獅名下土地應有部分納入居間銷售之 標的。嗣兩造合意展延委託期間至111年6月30日,並於同年 月6日簽立契約變更附表(下稱系爭附表),變更銷售底價 為1億4316萬元,服務報酬為500萬元(下稱系爭服務費)。 上訴人經被上訴人仲介,於111年6月7日與訴外人圓禾建設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圓禾公司)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由 圓禾公司以1億4316萬7200元購買系爭土地,已達兩造約定 銷售底價,上訴人並簽立確認單承諾給付系爭服務費,且該 服務費並非損害賠償或約定罰金性質,無從予以酌減。從而 ,被上訴人依系爭附表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服務費 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 已論斷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 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 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上-273-20250219-1

台抗
最高法院

清償債務強制執行聲明異議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41號 再 抗告 人 王道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彭德亮 代 理 人 胡峰賓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債權人虹達開發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等與債務 人建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聲明異議,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31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裁定(113年 度抗字第286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程序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法第113條、第63條規定,執行法院應通知債務 人於不動產拍賣期日到場,旨在增進債務人到場行使強制執 行法所規定與拍賣程序有關權利之程序權,債務人對於相關 程序進行之資訊,除由執行法院通知外,亦非不得經拍賣公 告得悉。次按強制執行貴在執行名義內容之迅速實現,債務 人基於誠實履行債務之義務,就執行程序亦應予以協力,倘 未盡協力義務,其程序權因此受影響之不利益及風險,應由 債務人承擔,無由執行法院耗費資源窮盡調查能事以過度保 護債務人之正當性基礎,僅為增進未盡協力義務債務人之程 序權,而增加執行成本,降低執行效益,難謂符合經濟效益 而無違公平正義原則。而公司設立登記後,已登記之事項有 變更而不為變更登記者,不得以其事項對抗第三人,為公司 法第12條所明定。故已完成設立登記之公司為執行債務人, 登記董事長者,執行法院依強制執行法第113條、第63條對 其所為通知,應依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27條第 1項規定,對於該董事長為送達。倘董事長已有變更而不為 登記,除新任法定代理人已依法聲明承受執行程序,或有其 他執行法院明知新任法定代理人而惡意不對其送達之情形外 ,執行法院仍對於登記之董事長為送達,所踐行之通知債務 人程序,即難謂為違法,俾免執行程序因債務人不盡協力義 務而延滯,阻礙迅速實現執行名義內容目的之達成。 二、本件再抗告人對於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下稱橋頭地院)107 年度司執字第63605號執行事件於民國112年6月14日就債務 人建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台公司)所有不動產進行 第2次拍賣(下稱系爭拍賣),聲明異議,聲請撤銷系爭拍 賣程序,經橋頭地院司法事務官駁回,再抗告人不服,提出 異議,橋頭地院亦予駁回,再抗告人仍不服,提起抗告,原 法院以:依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建台公司於112年6月 13日之董事長登載為陳德信,再抗告人雖主張陳德信於同年 5月8日辭任董事,然因無從查明其辭任之意思表示已到達建 台公司,難認陳德信與建台公司間董事委任關係於斯時終止 ,系爭拍賣通知於同年5月送達陳德信,已合法通知債務人 即建台公司,因認橋頭地院駁回再抗告人之異議,核無違誤 ,爰以裁定駁回其抗告,依照首揭說明,核無適用法規顯有 錯誤之情形。再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非 有理由。至原裁定贅述系爭拍賣通知,縱未合法送達債務人 ,亦不違反執行公開、公示、公正之目的等詞,無論當否, 要與裁判之結果不生影響,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第481條、第449條第1項、 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抗-141-20250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71號 上 訴 人 劉宗霖 訴訟代理人 陳欽煌律師 何星磊律師 被 上訴 人 莊周文 訴訟代理人 羅閎逸律師 廖學能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 月20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重上字第161 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 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 意旨,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 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 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被上訴人於民國110年1月間因另案在 監所羈押,經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下稱臺中地檢署)准以 新臺幣(下同)1億5000萬元解除如原判決附表一所示跑車 (下稱系爭車輛)之扣押,旋透過律師囑託訴外人詹士毅協 助籌款,詹士毅向被上訴人嘉義友人借得款項後,輾轉透過 訴外人蔡明志徵得訴外人威登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威登公司 )負責人李冠濰同意,允以該公司名義於同年1月21日如數 匯款至臺中地檢署設於臺灣銀行臺中分行之專戶。被上訴人 提供臺中地檢署解除扣押系爭車輛之公文影本,僅係供李冠 濰匯款以解除系爭車輛之扣押,李冠濰擅將該資料傳送予上 訴人,並邀上訴人投資或匯款,與被上訴人無涉。上訴人係 因李冠濰以投資為名,以自己或訴外人羽含興業有限公司、 宗霖國際開發有限公司(下合稱羽含等2公司)名義匯入威 登公司分別設於合作金庫銀行、上海銀行之帳戶共5480萬元 (下稱系爭款項),給付關係存在於上訴人(或羽含等2公司 )與李冠濰(或威登公司)間,兩造間就系爭款項並無給付關 係存在,被上訴人亦未因此受有利益。從而,上訴人依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或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系爭款 項本息,為無理由,不應准許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 審所為論斷或其他贅述而於判決結果無影響者,泛言未論斷 、論斷違法或違反經驗法則、論理法則、證據法則,而非表 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 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 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 為不合法。末查,上訴人於原審所為之聲明或陳述,並無不 明瞭或不完足之情,參酌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長之闡明義務 或闡明權之行使,應限於辯論主義之範疇。上訴人既未於事 實審主張無因管理之法律關係,審判長自無闡明、調查義務 。上訴人論旨,就此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不無誤會。附此 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上-271-20250219-1

台簡上
最高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簡上字第4號 上 訴 人 賴菲利 訴訟代理人 賴季倉律師 被 上訴 人 李容榕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1月29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簡上字第51 8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判決,其上訴利益逾民事訴訟 法第466條所定之額數者,當事人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為理由,逕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且須經原裁判法院之許 可,而該項許可,以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 之重要性者為限,此觀同法第436條之2第1項及第436條之3 第1項、第2項規定自明。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原第 二審判決就其取捨證據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而言 ,不包括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及認定事實錯誤之情形在 內。又前開上訴,為判決之原法院認為應許可者,應添具意 見書,敘明合於首揭規定之理由,逕將卷宗送交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審查原法院添具之意見書,認上訴不應許可者,仍 應裁定予以駁回,不受該意見書所載許可理由之拘束,民事 訴訟法第436條之5第1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第二審法院所為其敗訴判決,逕向本院提 起上訴,係以:原審未調查伊聲請傳喚證人郭孟松、郭俊一 、陳宥均等重要證據方法,率認本件應受原法院110年度簡 上字第58號確定判決爭點效之拘束,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云云 。惟原第二審以:被上訴人簽發如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 編號二、三、四所示本票(下合稱系爭本票)交付上訴人, 係因兩造約定被上訴人應於系爭本票所載到期日前,陸續覓 得新買主承買上訴人前向訴外人龍巖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子公 司宇錡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合稱龍巖等2公司)購買之「 光之映象寶山」12個塔位(下稱系爭塔位),如被上訴人屆 期未能覓得新買主,願給付新臺幣450萬元向上訴人購買系 爭塔位(下稱系爭買賣契約),嗣被上訴人未依約覓得新買 主,系爭本票即為被上訴人購買系爭塔位之對價。其後,上 訴人與龍巖等2公司簽立和解書,將系爭塔位權利繳回龍巖 等2公司,系爭買賣契約之標的已陷於給付不能,經被上訴 人合法解除系爭買賣契約,自不負給付價金之義務,故系爭 本票債權不存在。從而,被上訴人訴請確認如附表編號三、 四所示本票債權不存在,為有理由,因而維持第一審法院所 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駁回其上訴,經核並無適用法規顯有 錯誤之情形。上訴理由所陳各節,係屬原第二審判決認定事 實當否或裁判理由是否完備之問題,要與適用法規是否顯有 錯誤無涉,亦無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情事 ,上訴人逕向本院提起上訴,不合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第 1項及第436條之3第2項之規定而不應許可。本院尚不受原第 二審法院添具意見書許可其上訴之拘束,應認其上訴為不合 法。末查,原判決贅論「爭點效」之理由,無論當否,要與 本件裁判結果不生影響,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5第 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簡上-4-202502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貨款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69號 上 訴 人 精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鍾麗珠 訴訟代理人 王中平律師 參 加 人 煥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孔嘉業 訴訟代理人 張訓嘉律師 鄭天瀚律師 被 上訴 人 Uneka Inc.(Uneka Concepts,Inc.之承受訴訟人) 法定代理人 Jeremy Green 訴訟代理人 吳榮庭律師 趙相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 月13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3年度上更二字第72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參加訴訟費用由參加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 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 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 意旨,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 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 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於民國103年6月24 日以系爭採購單向被上訴人訂購系爭貨品5萬件,約定總價 美金(下同)25萬1500元(下稱系爭交易)。系爭交易側重 於系爭貨品財產權之移轉,自應適用買賣之規定。被上訴人 於103年8月8日交付1萬5360件,尚有3萬4640件(下稱系爭 餘貨)未交付。上訴人之員工鄭又寧於103年8月21日以電子 郵件向被上訴人之員工Ivy表示:客戶需求有下修,後續需 求未明朗,半成品部分是否請先停止作業,請問後續啟動需 要提前多久通知等語。被上訴人則於103年8月21日、同年11 月1日、104年3月27日、同年5月6日依序以電子郵件告知上 訴人:系爭餘貨中半成品也就是外盒未包,其他組裝件已經 全部完成;系爭餘貨在工廠的半成品,因為放置的時間太長 ,已無法再使用,請告知應如何處理;寄送庫存半成品及成 品的發票,請幫忙安排付款事宜;請確認半成品和成品的庫 存問題,現在工廠已經沒有地方放置等語,可見被上訴人業 已通知上訴人準備給付系爭餘貨之情事,且其係因可歸責於 上訴人之事由而停工,就半成品自無繼續施作完成之必要。 系爭餘貨之成品、半成品均處於得受領之狀態,堪認被上訴 人已依債之本旨實行,而生提出之效力,上訴人未予受領, 自應負遲延之責。系爭貨品為包裝紙盒,保管不易且紙張易 變質,系爭餘貨中成品為1萬200件、半成品為2萬4440件, 半成品僅差組裝,是被上訴人主張成品以每件5.03元、半成 品以每件4.53元計價,即無不合。準此計算,被上訴人原得 請求上訴人賠償損害共16萬2019.2元,然因已交付之貨品有 瑕疵,其中無法修補部分應退款3938.49元,得修補部分應 賠償512.55元,經抵銷後,被上訴人得請求上訴人給付15萬 7568.16元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所為論斷或其他 贅述而於判決結果無影響者,泛言未論斷、論斷違法或違反 論理法則、證據法則,而未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 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 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 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 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所謂「自認 」,係指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不利於己之事實,於訴訟上承 認其為真實而言。當事人有無「自認」,法院應審酌該當事 人之訴訟行為、相關訴訟資料及全辯論意旨為判斷。被上訴 人於事實審迭主張其依系爭採購單約定,僅須將系爭貨品製 造完成,通知上訴人前往工廠受領,即完成給付義務(見原 審上字卷㈠52頁、卷㈡165頁、上更一字卷215頁、原審卷31、 268頁),並陳明未自認系爭貨品之收件地點、交貨地點係 在上訴人公司址,僅在說明貨運單的收件地點在上訴人公司 ,貨運是上訴人所安排(見原審上字卷㈡207頁、原審卷268 頁),對照系爭採購單記載「FOR工廠交貨(未出港)」及 聲證4載貨證券內容(分見司促字卷第10、11頁),亦無不 合。上訴人執此指摘原判決違反民事訴訟法第279條第1項規 定,容有誤會。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第86條第1項前段,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上-269-20250219-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房屋等再抗告而聲請選任律師為其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65號 聲 請 人 謝治平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黃愛森間請求返還房屋等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10月17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1174號) ,提起再抗告,而聲請選任律師為其第三審訴訟代理人,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再抗告人無資力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者,固得依訴訟救 助之規定,聲請再抗告法院以裁定為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 理人,惟關於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 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調查之證據,釋明之,此觀民事訴 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第466條之2第1項、第107條第1項、 第109條第2項、第284條規定自明。又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 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者而言。本件聲請人對於原法院113 年度抗字第1174號裁定,提起再抗告,以其無資力為由聲請 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惟未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 濟信用,致無資力委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復未獲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士林分會准予法律扶助,有該分會回函可 憑。依上說明,其聲請即屬不應准許。 二、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謝 榕 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聲-165-202502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